CN113970382A -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70382A
CN113970382A CN202010642012.XA CN202010642012A CN113970382A CN 113970382 A CN113970382 A CN 113970382A CN 202010642012 A CN202010642012 A CN 202010642012A CN 113970382 A CN113970382 A CN 113970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ime
real
trend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20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70382B (zh
Inventor
汪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20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70382B/zh
Priority to US18/004,388 priority patent/US20230277066A1/en
Priority to EP20944316.7A priority patent/EP4177583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39177 priority patent/WO202200734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970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0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70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70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3/00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 G01K3/08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giving differences of values; giving differentiated values
    • G01K3/10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giving differences of values; giving differentiated values in respect of time, e.g. reacting only to a quick change of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21Determining signal validity, reliability or qua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71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 A61B5/7275Determining trends in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data; Predicting development of a medical condition based on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e.g. determining a risk fac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71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 A61B5/7282Event detection, e.g. detecting unique waveforms indicative of a medical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20Clinical contact thermometers for use with humans or anim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42Circuits effecting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inertia; Circuits for predicting the stationary value of a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4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 A61B2560/0247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 A61B2560/0252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to measure environmental factors, e.g. temperature, pollution for compensa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value using ambient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04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hysiological signal transmitted
    • A61B5/0008Temperature sign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2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tion of moving bodies
    • G01J5/0025Living bod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J5/026Control of working procedures of a pyrometer, other than calibration; Bandwidth calculation; Gain contro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根据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通过执行本方案,可以到提高人体温度检测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人体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一些场景中,对于人体进行非接触式测温显得非常重要。
传统非接触式人体测温方法,一般是使用额温枪进行人体测温。而在室外场景下,由于人体的体表温度受环境影响波动较大,需要在一定时间才能够恢复正常体表温度,这就导致额温枪得到的温度测量结果往往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人体的温度。而由于一些场景的限制,如车站、商场以及写字楼的出入口,不能够对每个人采用足够长的时间进行测试,也就无法保证体温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进行温度趋势检测,从而推算出热平衡温度值,进一步根据热平衡温度值与报警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人体温度检测结果,以达到提高人体温度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
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小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时,则确定为高温异常;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时,则确定为体温正常;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小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时,则确定为高温异常;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时,则确定为体温正常。
进一步的,在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平衡时间上限值和平衡时间下限值;
相应的,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且小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则确定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的关系;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持续测温;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发出温度不稳定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且小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则确定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的关系;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持续测温;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时间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发出温度不稳定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
热平衡温度上限值为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的和;
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为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的和;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
热平衡温度上限值为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的差;
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为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的差。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与预先设置的上限系数的乘积,确定速度变化上限;以及,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与预先设置的下限系数的乘积,确定速度变化下限。
进一步的,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对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进行采样;
通过预先设置的温度趋势检测窗口确定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采样点的平均斜率;
若平均斜率大于0,则确定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若平均斜率小于0,则确定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则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内的温度增加速度为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若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则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内的温度降低速度为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实时温度变化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限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温差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热平衡温度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
检测结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通过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进行温度趋势检测,从而推算出热平衡温度值,进一步根据热平衡温度值与报警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人体温度检测结果,以达到提高人体温度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趋势检测窗口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趋势检测窗口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申请提出的原理在于:
人体的体表温度和体温之间存在一个对应关系,基于这个对应关系可以通过测量体表温度来计算对应的人体温度。市场上销售的额温枪、耳温枪都是基于这个原理工作的。
人体的体表温度会随着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环境风力、人体体表衣物覆盖状况以及人体运动状态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上述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存在测温不准的现象。
比如人员在从高温的室内走到相对低温的大门口测温时,人体的体表温度会相对较高,人体从低温的室外走到室内测温时,人体的体表温度会相对较低。此时人体的体表温度处于非热平衡状态,这时对体表测温,会得到相对不准的温度值。
人体的体表温度,受体内产热和体表散热的影响。人体产热的方式有基础代谢产热、运动产热、人体血管收缩和舒张的产热、人体战栗产热等,人体的散热方式有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辐射散热、蒸发散热等。当影响上述产热和散热的因素出现时,都会导致人体体表温度的变化。当人体体内产热大于体表散热时,人体体表温度就会上升。当人体体内产热小于体表散热时,人体体表温度就会下降。当人体体内产热等于体表散热时,人体体表温度就会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值,此时,体表温度才能相对准确的表征人体温度。
为了更好的测量人体温度,需要根据体表温度变化的趋势,实现不同的测温策略,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测温应用中,测温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会影响实际使用的感受,比如在上下班高峰期间的测温打卡时,较慢的测温速度会导致排队过长,一方面会影响上下班速度,一方面会导致人员大量聚集,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因此需要综合体温变化趋势和测温速度,得到一个两方面都能很好兼顾的测温方案。本方案中,体温检测都是通过检测体表温度来预测人体体温,下面流程描述的都是体表温度。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体温检测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具有相应运算能力的电子设备中。
如图1所示,所述温度检测方法包括:
S110、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其中,被检测人员可以是工作人员,学生以及旅行人员等。可以通过体温枪等,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其实时温度可以是一个温度值,还可以是多个温度值,例如,控制体温枪按照预设频率进行提问的采集,就可以获得多个体温值,例如每0.2秒采集一次,则在两秒钟的采集时间中,可以获得10个实时温度的值。
在采集到多个实时温度的温度值之后,可以根据其变化规律,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变化趋势。具体的可以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势和持平趋势。由于如果被检测人员体温如果处于持平的趋势,则说明测量得到的实时温度与其实际热平衡温度一致,则可以直接进行判断。
其中所说的实时温度变化速度,可以是根据多个温度值之间的斜率来确定的,例如可以是根据相邻两个温度值之间的斜率的平均值。如温度值1与温度值2构成的斜率,温度值2与温度值3构成的斜率,以此类推,然后将所有得到的斜率取平均值,即可以得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在本方案中,由于是对采集到的多个温度值进行分析,确定温度变化规律,所以也可能存在一种多个温度值不稳定的情况,如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交替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提示,告知工作人员被检测人员的温度进行重新检测,或者,检查设备连接和工作状况,排除设备带来的误差,和采集过程中人为操作实物造成的误差。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对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进行采样;
通过预先设置的温度趋势检测窗口确定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采样点的平均斜率;
若平均斜率大于0,则确定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若平均斜率小于0,则确定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
其中,预设周期可以是0.2秒,0.5秒,或者更长或更短的时间。采样之后,可以将温度采样点现实与温度趋势检测窗口中。其中,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可以设置于体温枪上面,还可以设置于与体温枪进行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上,如智能移动终端、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等。
图2和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趋势检测窗口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在逐渐增加,则平均斜率大于0,说明被检测人员的体表温度的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反之,则为下降趋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则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内的温度增加速度为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若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则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内的温度降低速度为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其中,在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中,可以通过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中的增加速度或者降低速度,作为温度变化速度。
例如,如果温度处于上升趋势,则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内的平均温度增加速度SpeedTempInc。
如果温度处于下降趋势,则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内的平均温度降低速度SpeedTempDec。
S120、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其中,可以根据实时温度变化速度与预先设置的经验系数,来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与预先设置的上限系数的乘积,确定速度变化上限;以及,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与预先设置的下限系数的乘积,确定速度变化下限。
具体的,可以取取温度变化速度SpeedTempInc或SpeedTempDec的绝对值SpeedTemp,计算得到温度变化速度下限SpeedTempLow和温度变化速度上限SpeedTempHig:
SpeedTempLow=SpeedTemp*KLow;
SpeedTempHig=SpeedTemp*KHig;
KLow为小于1的经验系数,KHig为大于1的经验系数。
通过经验系数来对温度变化速度进行控制,可以实现通过范围值进行计算,可以确保最终解析出的热平衡温度更加准确的效果。
S130、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其中,温差值可以是热平衡温度与实时温度的差值。可以根据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温差值越大,速度变化越快的特点,构建速度变化的大小与温差值的映射关系的表格。可以根据得到的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从该表格中查找来确定各自对应的温差值。
具体的,可以分别用温度速度下限SpeedTempLow和温度速度上限SpeedTempHig采用线性插值方法查表得到当前速度下的温差值TempDiffCurLow和TempDiffCurHigh。
S140、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
本方案中,可以根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当前测得的实时温度,与前面确定的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来确定热平衡温度。
具体的,根据TempDiffCurLow、TempDiffCurHigh、当前温度TempCur,计算得到热平衡下的温度值TempHeatBalanceLow和TempHeatBalanceHig:
如果温度处于上升趋势,则
TempHeatBalanceLow=TempCur+TempDiffCurLow;
TempHeatBalanceHig=TempCur+TempDiffCurHig;
如果温度处于下降趋势,则
TempHeatBalanceLow=TempCur-TempDiffCurHig;
TempHeatBalanceHig=TempCur-TempDiffCurLow;
通过上述运算,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温度变化趋势,分别求出平衡温度上限和平衡温度下限。
S150、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
其中,由于人体发烧报警的体温阈值一般是37.3度,但是对应的体表温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环境温度到报警体表温度的映射关系表。
环境温度到报警体表温度的映射关系表可以通过实验方式建立。
根据当前环境温度TempEnv通过线性插值的方式查表得到当前环境温度下的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例如环境温度为20度,报警体表温度阈值可以是低于37.3度的,如37度。
此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
因为本方案的目标是对于热平衡温度超过报警温度阈值的人员的检测,即对存在高烧现象的人员的检测。因此,在上升趋势,可以判断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热平衡温度下限值如果超过报警温度阈值,则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高烧的状态。在下降阶段,可以判断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热平衡温度下限值如果超过报警温度阈值,则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高烧的状态。
在本方案中,具体的,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小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时,则确定为高温异常;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时,则确定为体温正常;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小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时,则确定为高温异常;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时,则确定为体温正常。
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根据报警温度阈值与热平衡温度限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确定被检测人员是否处于高烧发热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通过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进行温度趋势检测,从而推算出热平衡温度值,进一步根据热平衡温度值与报警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人体温度检测结果,以达到提高人体温度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在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平衡时间上限值和平衡时间下限值;
相应的,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且小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则确定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的关系;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持续测温;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发出温度不稳定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且小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则确定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的关系;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持续测温;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时间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发出温度不稳定的提示信息。
其中,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可以是根据检测环境确定的,例如在火车站,由于乘客非常多,往往可以设置的短一些,例如10秒。如果在办公了,由于工作人员的进出情况较少,则可以设置的长一些,例如25秒。
又由于前面已经确定了上升状态和下降状态分别对应的平衡时间,则可以根据该平衡时间与测量时间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等待平衡时间的时长再对该被检测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如果为上升趋势时,并且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且小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则确定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的关系;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持续测温;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发出温度不稳定的提示信息;
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被检测人员进行不同的处理,以便提高体温检测的准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充分的考虑到体温检测的时间效率,可以更好的为各种环境的体温检测进行部署。
具体的,体温处于上升趋势时:
如果温度已经大于温度报警阈值ThrTempAlm,则提示高温告警;
如果温度低于温度报警阈值ThrTempAlm,且判断:
如果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小于TempHeatBalanceLow,则直接输出高温报警;
如果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大于TempHeatBalanceHig,则直接输出正常测温结果;
如果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介于TempHeatBalanceLow和TempHeatBalanceHig之间,根据TempHeatBalanceHig时的温度达到平衡时间TimeHeatBalanceHig,按照匀减速公式计算到达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时的最大时间TimeAlarmHeatBalanceMax,判断:
如果TimeAlarmHeatBalanceMax小于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ThrTimeWait,则,保持持续测温状态;
如果TimeAlarmHeatBalanceMax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ThrTimeWait,则提示温度不稳定,稍后测量。
体温处于下降趋势时:
如果温度已经低于温度报警阈值ThrTempAlm,则直接输出正常测温结果;
如果温度大于温度报警阈值ThrTempAlm,且判断:
如果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小于TempHeatBalanceLow,则直接输出高温报警;
如果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大于TempHeatBalanceHig,则直接输出正常测温结果;
如果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介于TempHeatBalanceLow和TempHeatBalanceHig之间,根据TempHeatBalanceLow时的温度达到平衡时间TimeHeatBalanceLow,通过匀减速公式计算到达报警温度阈值ThrTempAlm时的时间TimeAlarmHeatBalanceMax,判断:
如果TimeAlarmHeatBalanceMax小于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ThrTimeWait,则保持持续测温状态;
如果TimeAlarmHeatBalanceMax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ThrTimeWait,则提示温度不稳定,稍后测量。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
实时温度变化速度获取模块410,用于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限值确定模块420,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温差值确定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热平衡温度范围确定模块440,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
检测结果确定模块450,用于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
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温度检测操作,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可集成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500,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20;存储装置510,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20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2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
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520还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
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20、存储装置51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电子设备中处理器5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20为例;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520、存储装置51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550连接为例。
存储装置51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单元,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温度检测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
存储装置51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5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51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2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语音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40可包括显示屏、扬声器等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进行温度趋势检测,从而推算出热平衡温度值,进一步根据热平衡温度值与报警温度阈值之间的关系,确定人体温度检测结果,以达到提高人体温度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温度检测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度检测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温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
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小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时,则确定为高温异常;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时,则确定为体温正常;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小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时,则确定为高温异常;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时,则确定为体温正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平衡时间上限值和平衡时间下限值;
相应的,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且小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则确定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的关系;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持续测温;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上升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发出温度不稳定的提示信息;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
若报警温度阈值大于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且小于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则确定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平衡时间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的关系;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时间小于或者等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持续测温;
若由所述实时温度下降至报警温度阈值的时间大于可接受测量时间阈值,则发出温度不稳定的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包括: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时,
热平衡温度上限值为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的和;
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为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的和;
当所述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时,
热平衡温度上限值为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的差;
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为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的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包括:
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与预先设置的上限系数的乘积,确定速度变化上限;以及,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与预先设置的下限系数的乘积,确定速度变化下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对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进行采样;
通过预先设置的温度趋势检测窗口确定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采样点的平均斜率;
若平均斜率大于0,则确定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若平均斜率小于0,则确定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则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内的温度增加速度为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若温度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则计算温度趋势检测窗口内的温度降低速度为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8.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实时温度变化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被检测人员的实时温度;并确定被检测人员处于温度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或者为下降趋势,并获取实时温度变化速度;
限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变化速度,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
温差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速度变化上限和速度变化下限,分别确定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
热平衡温度范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时温度与速度变化上限对应的温差值和速度变化下限对应的温差值,以及根据温度变化趋势,确定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
检测结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热平衡温度上限值和热平衡温度下限值与报警温度阈值的关系,确定被检测人员的温度检测结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检测方法。
CN202010642012.XA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970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012.XA CN113970382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8/004,388 US20230277066A1 (en) 2020-07-06 2020-12-24 Temperatur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0944316.7A EP4177583A1 (en) 2020-07-06 2020-12-24 Temperatur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PCT/CN2020/139177 WO2022007348A1 (zh) 2020-07-06 2020-12-24 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012.XA CN113970382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70382A true CN113970382A (zh) 2022-01-25
CN113970382B CN113970382B (zh) 2023-01-10

Family

ID=7955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2012.XA Active CN113970382B (zh) 2020-07-06 2020-07-06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7066A1 (zh)
EP (1) EP4177583A1 (zh)
CN (1) CN113970382B (zh)
WO (1) WO20220073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4963A (zh) * 2022-12-08 2023-01-06 南京智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ot技术的无线温采系统及温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0939B (zh) * 2023-04-12 2023-06-23 山东民生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供应链内问题产品识别跟踪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8235A (ja) * 1986-11-19 1988-05-31 Terumo Corp 電子体温計
TW393572B (en) * 1999-11-30 2000-06-11 Taidoc Technology Co Ltd Fast clinical thermometer and its forecast method
WO2006103923A1 (ja) * 2005-03-29 2006-10-05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電子体温計
JP2010122163A (ja) * 2008-11-21 2010-06-03 Citizen Systems Japan Co Ltd 電子体温計
US20110057803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Fujitsu Limited Temperature predi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1036884A1 (ja) * 2009-09-28 2011-03-31 テルモ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及び電子体温計の制御方法
JP2015045602A (ja) * 2013-08-29 2015-03-12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温度計及び温度計の温度予測方法
CN105342579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5956399A (zh) * 2016-04-29 2016-09-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预测方法及电子体温计
CN106037676A (zh) * 2016-05-19 2016-10-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19152172A1 (en) * 2018-01-31 2019-08-08 Embr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sipating thermal loads in wearable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8982A (ja) * 2003-08-21 2005-04-14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電子体温計
CN101435727B (zh) * 2007-11-12 2011-01-26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JP5757856B2 (ja) * 2011-12-27 2015-08-05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
CN105371968B (zh) * 2015-11-20 2018-03-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US20180008149A1 (en) * 2016-07-06 2018-01-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N108201440B (zh) * 2016-12-20 2020-12-22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生理参数的报警装置及方法、医用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28235A (ja) * 1986-11-19 1988-05-31 Terumo Corp 電子体温計
TW393572B (en) * 1999-11-30 2000-06-11 Taidoc Technology Co Ltd Fast clinical thermometer and its forecast method
WO2006103923A1 (ja) * 2005-03-29 2006-10-05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電子体温計
JP2010122163A (ja) * 2008-11-21 2010-06-03 Citizen Systems Japan Co Ltd 電子体温計
US20110057803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Fujitsu Limited Temperature predi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1036884A1 (ja) * 2009-09-28 2011-03-31 テルモ株式会社 電子体温計及び電子体温計の制御方法
JP2015045602A (ja) * 2013-08-29 2015-03-12 シチズ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温度計及び温度計の温度予測方法
CN105342579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5956399A (zh) * 2016-04-29 2016-09-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预测方法及电子体温计
WO2017185796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预测方法及电子体温计
CN106037676A (zh) * 2016-05-19 2016-10-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17197891A1 (zh) * 2016-05-19 2017-11-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体温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19152172A1 (en) * 2018-01-31 2019-08-08 Embr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ssipating thermal loads in wearable devic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4963A (zh) * 2022-12-08 2023-01-06 南京智联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ot技术的无线温采系统及温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77066A1 (en) 2023-09-07
CN113970382B (zh) 2023-01-10
EP4177583A1 (en) 2023-05-10
WO2022007348A1 (zh) 2022-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70382B (zh) 一种温度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42270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ody temperature of a human body
CN105807685B (zh) 一种智能监测型幕墙系统
WO2016008430A1 (zh) 一种人体检测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08172288A (zh) 医疗设备智能监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160945B2 (ja) 室温推定装置、プログラム
US20150177716A1 (en) Occupancy detection
KR20150072349A (ko) 모바일 기기의 주변 온도 측정 방법
Burzo et al. Multimodal sensing of thermal discomfort for adaptive 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s
CN112178785A (zh)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及除湿控制设备
US20200056797A1 (en) Area-specific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JP4111660B2 (ja) 火災検出装置
CN114519304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多目标火场温度预测方法
CN107843811B (zh) 一种电网设备在线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4049605A (zh) 智能监测方法、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TW202014674A (zh) 建築物結構安全的偵測系統及方法
CN203677065U (zh) 一种红外体温监测自动校准系统
CN107669282A (zh) 基于面部识别的测谎仪
CA3138000A1 (en) A method for detecting fall of a user
JP2014175478A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異状判定装置、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異状判定方法
KR20180073939A (ko) 전자직물 구조에서의 생체환경정보 측정 및 보정 방법
JP6024510B2 (ja) 消費エネルギー分析装置、消費エネルギー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hitu et al. Predictive modeling of occupancy patterns in smart buildings
CN111486990A (zh) 一种人体状态监测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84890B (zh) 一种利用多传感器融合的人体跌倒检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