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919A -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919A
CN113965919A CN202111545676.5A CN202111545676A CN113965919A CN 113965919 A CN113965919 A CN 113965919A CN 202111545676 A CN202111545676 A CN 202111545676A CN 113965919 A CN113965919 A CN 113965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fid
module
electronic tag
inform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56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65919B (zh
Inventor
杨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hanghai ICT Co Ltd
CM Intelligent Mobility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hanghai ICT Co Ltd
CM Intelligent Mobility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Shanghai ICT Co Ltd, CM Intelligent Mobility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56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5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5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65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919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0061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35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该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RFID功能模块通过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进行移动通信,该方法包括:在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将所述信号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发送给所述RFID功能模块;通过所述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标签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少对RFID系统的部署,降低部署成本。

Description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制造业,利用RFID技术为智能化车间、仓储、工业产线中的产品进行信息检测如位置检测是当前应用较多的场景之一。
目前,对于一些场景,需要额外部署RFID系统,以针对电子标签进行信息检测,部署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额外部署RFID系统,以针对电子标签进行信息检测,而导致的部署成本高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RFID功能模块通过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进行移动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将所述信号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发送给所述RFID功能模块;
通过所述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RFID功能模块通过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进行移动通信;
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在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所述接口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发送给所述RFID功能模块;
所述RFID功能模块,用于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RFID功能模块与通信基站进行融合,具体可以将RFID功能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通信基站中的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来实现融合,这样在电子标签处于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射频拉远模块接收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将所述信号通过接口模块发送给RFID功能模块;通过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如此,通过将通信基站与RFID功能模块进行融合,并使RFID功能模块复用通信基站的射频拉远模块,从而使通信基站具有了RFID系统的相关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对RFID系统的部署,降低部署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数字化室分系统中通信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pRRU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对电子标签进行定位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RFID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制造业,利用RFID技术为智能化车间、仓储、工业产线中的产品进行信息检测如位置检测是当前应用较多的场景之一。
比如,将单体物料、箱体物料、转运托盘等物品上贴上电子标签,通过RFID技术进行电子标识,通过电子仓储,实现出入库管理的自动化、自动识别并处理物料出入货架、快速拣货和存货、支持整库/分类/分区的快速电子盘存、以及存量预警并支持对货单的管理与补给。
然而,对于一些场景,如大型工业现场,在进行信息检测时需要额外部署RFID系统,如需要额外部署发射器,读写器,编码器及天线等设备,导致部署成本高昂。并且,RFID技术进行信息检测时存在覆盖范围小,功率消耗大,易受干扰,定位精度不稳定的特点。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检测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对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RFID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在不接触电子标签的情况下快速实现信息交换和存储,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结合数据访问技术连接数据库系统,加以实现非接触式的双向通信,从而可以达到识别的目的,其可以用于数据交换,来串联起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
在识别系统中,可以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图1是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RFID系统可以包括RFID读写器101、电子标签102和数据管理系统103三部分。RFID读写器通过其天线1011向外发送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当电子标签进入到RFID读写器天线的工作范围内后其内部产生感应电流而被激活,于是将其存储的信息通过内部天线发送出来,RFID读写器的天线接收到来自电子标签的载波信号,将其传送给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与解码处理。而数据管理系统与RFID读写器可以通过无线访问接入点进行通信,交互终端可以通过访问RFID读写器并获得信息。
基于RFID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物流仓储以及智能生产车间管理。
数字化室分系统可以包括通信基站,该通信基站可以为皮基站,其为分布式基站,如图2所示,通信基站可以包括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201、室内型射频拉远单元(Pico Remote Radio Unit,pRRU)202和汇聚单元203。该通信基站可以为第4代4G通信基站,也可以为第5代通信基站,亦或是更新一代的通信基站,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BBU的主要作用是集中管理整个基站系统,包括操作维护、信令处理,并完成上、下行用户数据基带处理功能,提供基站与传输网络的接口,完成信息的交互。汇聚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多个pRRU和BBU之间汇聚连接, 接收BBU发送的下行数据转发给各pRRU,并将多个pRRU的上行数据转发给BBU,并向pRRU供电。pRRU的主要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调制到发射频段,经滤波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从天线接收射频信号,经滤波放大后,将射频信号经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发送给BBU进行处理。
BBU和汇聚单元之间通过光纤204连接,最大拉远距离约为2-15KM之间,汇聚单元与pRRU之间通过光电混合缆205连接,最大拉远距离约为200m。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检测方法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检测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场景中。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检测系统执行,信息检测系统可以为数字化室分系统,包括通信基站,该数字化室分系统可以为包括4G通信基站的数字化室分系统,也可以为包括5G通信基站的数字化室分系统,亦或是包括更新一代通信基站的数字化室分系统。以下实施例中,基站将以5G基站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3,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RFID功能模块通过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进行移动通信,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基站可以为通信基站,可以称之为皮基站,该通信基站可以为分布式基站。该基站可以为数字化室分系统中的基站,用于将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实现比较好的信号覆盖。
该基站可以包括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RFID功能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该基站可以包括pRRU,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可以部署在pRRU。
参见图4,图4是pRRU的结构示意图,pRRU中可以包括RFID功能模块401、接口模块402和射频拉远模块403,射频拉远模块403可以包括射频模块4031、天线4032和信号处理单元4033,该射频拉远模块403用于进行移动通信。
也就是说,射频拉远模块403是建立蜂窝网络基础上,其用于进行移动通信,该射频拉远模块403继承了pRRU的原有功能,可以通过射频模块4031和信号处理单元4033将数字信号调制到发射频段,经滤波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从天线接收射频信号,通过射频模块4031和信号处理单元4033经滤波放大后,将射频信号经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发送给BBU进行处理。
RFID功能模块结合射频拉远模块可以实现RFID技术,即可以通过电磁波实现电子标签的读写与通信,在实际应用中,基于RFID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物流仓储以及智能生产车间管理。
RFID功能模块可以包括RFID控制模块和RFID应用模块,RFID控制模块可以包括RFID读写器,RFID控制模块可以负责信号编码和解码、执行防碰撞算法、对RFID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可以进行RFID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身份验证、以及与RFID应用模块进行通信。而RFID读写器可以负责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RFID应用模块可以具备协议处理、事件生成、命令处理、控制监听等功能。
RFID控制模块可以包括RFID激励器,也可以不包括RFID激励器,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接口模块可以为使用串行通信RS-232通信接口的模块,也可以为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通信接口的模块,还可以为使用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通信接口的模块,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RFID功能模块可以通过接口模块与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在RFID功能模块与接口模块进行对接时,RFID功能模块如RFID读写器可以建立在诸如串行通信RS-232、TCP或IP等通信接口上,通过数据交换协议和应用程序实现与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从而可以实现RFID功能模块与5G pRRU互通,即可以实现RFID功能模块与pRRU进行融合。
电子标签可以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可以包括可写入的存储空间,附着在物体上可以用于标识该物体。
该电子标签可以为无源电子标签,即需要受到RFID激励源激励后才能发送信号,也可以为有源电子标签,即可以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RFID功能模块可以包括RFID激励源,在电子标签为无源电子标签的情况下,RFID激励源可以控制RFID读写器通过射频拉远模块进行磁场辐射,当电子标签进入至RFID读写器的磁场辐射范围内时,即说明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此时,电子标签可以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进行信号发送,以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标签信息,该标签信息可以包括所标识物体的标识信息和相关产品信息等。
在电子标签为有源电子标签的情况下,RFID功能模块也可以不包括RFID激励源,电子标签可以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当电子标签进入至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时,可以通过射频拉远模块接收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如智能化工业生产线上,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中的多个pRRU部署于周边,以在室内区域实现比较好的信号覆盖,包括室内区域中的该智能化工业生产线,同时可以将电子标签贴于智能化工业生产线中生产的产品上,这样,可以通过该基站实现对电子标签的识别和定位,以进行产品的智能化生产管理。
步骤302,将所述信号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发送给所述RFID功能模块。
该步骤中,射频拉远模块可以通过接口模块实现与RFID功能模块的互通,射频拉远模块可以通过天线和射频模块接收信号,并在通过信号处理单元进行信号处理后,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该接口模块发送给RFID功能模块。
具体的,RFID功能模块可以包括RFID应用模块,RFID应用模块可以与接口模块进行对接,当RFID应用模块与接口模块进行对接时,可以将RFID读写器建立在诸如串行通信RS-232、TCP或IP等通信接口上,通过数据交换协议和RFID应用模块中的应用程序实现与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相应的,射频拉远模块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该接口模块和RFID应用模块发送给RFID读写器。
该步骤中,RFID功能模块可以复用射频拉远模块中的射频模块和天线来接收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由于5G基站的覆盖范围远,当RFID功能模块与5G基站融合时,可以使得信号覆盖范围宽,连续覆盖效果更好;并且,复用pRRU中的射频模块,由于5G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的多天线技术,容量更高,能够满足应用场景密集的热点区域覆盖,RFID功能模块复用pRRU中的射频模块后产生高频发射能量,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并传输给电子标签,可以达到对电子标签更好地识别和定位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pRRU可以采用MIMO多天线技术,如4根发射天线和4根接收天线的天线灵活配置,在负荷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中的1根发射天线和1根接收天线划分给基于RFID功能模块所构建的子系统,以实现RFID功能,并可以节省资源。
步骤303,通过所述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该步骤中,可以通过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该目标信息可以包括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以实现对电子标签的信息识别。
该目标信息也可以同时包括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和用于检测该电子标签位置的第一定位信息,该第一定位信息可以为电子标签与接收电子标签信号的该pRRU之间的距离,该第一定位信息用于对电子标签进行定位,如可以基于电子标签与接收该电子标签信号的多个pRRU之间的距离,采用三点定位方式对电子标签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电子标签所标识的物体进行定位。
该第一定位信息可以通过解析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来确定,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确定,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总之,可以通过解析接收到的信号,得到第一定位信息,以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定位,从而可以通过部署该基站实现对电子标签所标识的物体进行定位。
之后,该RFID功能模块可以将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具体可以通过RFID应用模块将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其中,RFID服务器可以集成在基站内,也可以不集成在基站内,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RFID服务器可以根据逻辑运算判断电子标签的合法性,根据不同的设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并进行数据处理。同时,RFID服务器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多个pRRU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定位,达到定位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RFID功能模块与通信基站进行融合,具体可以将RFID功能模块通过接口模块与通信基站中的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来实现融合,这样在电子标签处于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射频拉远模块接收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将所述信号通过接口模块发送给RFID功能模块;通过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如此,通过将通信基站与RFID功能模块进行融合,并使RFID功能模块复用通信基站的射频拉远模块,从而使通信基站具有了RFID系统的相关功能,从而可以减少对RFID系统的部署,降低部署成本。
并且,pRRU可以接入运营商的网络管理系统,支持每一级的状态监控,有问题更容易排查,易于维护,这就相当于基于RFID功能模块所构建的子系统也可以被监控,同时5G支持MIMO多天线技术,容量更高,能够满足应用场景密集的热点区域覆盖,使得覆盖范围更广,可以达到对电子标签更好地识别和定位效果。
可选的,所述RFID功能模块包括RFID控制模块和RFID应用模块,所述RFID控制模块包括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和所述RFID应用模块接收所述信号;所述步骤303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RFID读写器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通过所述RFID应用模块发送给RFID服务器。
本实施方式中,RFID功能模块可以包括RFID控制模块和RFID应用模块,RFID控制模块可以包括RFID读写器,RFID控制模块可以负责信号编码和解码、执行防碰撞算法、对RFID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可以进行RFID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身份验证、以及与RFID应用模块进行通信,而RFID读写器可以负责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
RFID应用模块可以与多个不同类型的后端应用程序衔接,具备设备管理、数据处理、事件集成和应用集成等功能,可以支持新增应用系统开发、原有应用系统功能的增强和延伸,采用了功能模块化进行设计,具备协议处理、事件生成、命令处理、控制监听等功能。
RFID功能模块可以通过该RFID应用模块与接口模块进行对接,当RFID应用模块与接口模块进行对接时,RFID读写器可以建立在诸如串行通信RS-232、TCP或IP等通信接口上,通过数据交换协议和RFID应用模块中的应用程序实现与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从而可以实现RFID功能模块与5G pRRU互通,即可以实现RFID功能模块与pRRU进行融合。
射频拉远模块中的天线接收电子标签发出的信号,经天线的调节器传输给RFID读写器,相应的,RFID读写器借助于RFID应用模块和接口模块接收射频拉远模块发送的电子标签的信号,并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之后可以将目标信息通过RFID应用模块发送给RFID服务器。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RFID读写器和RFID应用模块,并借助于接口模块,来实现与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从而可以实现RFID功能模块与5G pRRU互通,进而通过pRRU中的射频拉远模块和融合在pRRU中的RFID功能模块实现RFID功能。
可选的,所述RFID控制模块包括RFID激励器,所述步骤3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FID激励器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以使所述电子标签在所述RFID读写器辐射的磁场激励下进行信号发送。
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子标签为无源电子标签的情况下,RFID控制模块中还可以包括RFID激励源,RFID读写器和RFID激励源均可以集成在pRRU中,RFID激励源可以控制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相应的,RFID读写器可以通过射频拉远模块发送电磁波。
当电子标签进入至RFID读写器的磁场辐射范围内时,即说明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此时,电子标签可以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进行信号发送,以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标签信息。如此,可以使电子标签在RFID读写器辐射的磁场激励下进行信号发送,从而实现对电子标签所标识的物体进行信息检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通道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
通过第二通道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信号接收;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异步。
本实施方式中,pRRU中的协议处理器是以异步方式通过两个通道分别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和信号接收。具体的,pRRU中的协议处理器可以通过第一通道控制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通过第二通道控制RFID读写器进行信号接收,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以异步方式传输数据,这样可以使上传数据和下发数据能够以两个通道实现异步传送。
相对于轮流检测的方式,可以实现RFID读写器的收发分离,实现收发解耦,从而可以提高RFID读写器的抗干扰能力,简化基于RFID功能模块的子系统在pRRU内的融合部署。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基带处理模块,所述基带处理模块集成有基带单元BBU,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子标签位置的第一定位信息,所述通过所述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发送给BBU,所述BBU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二定位信息通过核心网上传至云平台,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解算得到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本实施方式中,基站中还可以包括基带处理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包括BBU,BBU可以通过传输网将数据传输至核心网,并到达云平台。
第二定位信息可以基于第一定位信息确定,具体的,第二定位信息可以包括不同pRRU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即包括通过射频拉远模块发送给BBU的第一定位信息,在该种场景下,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可以由云平台基于BBU发送的第二定位信息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得到,以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定位功能,如采用三点定位方式基于不同pRRU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进行电子标签的位置解算。
第二定位信息也可以为基于不同pRRU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所解算出来的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在该种场景下,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可以由BBU基于不同pRRU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以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定位功能,如采用三点定位方式基于不同pRRU发送的第一定位信息进行电子标签的位置解算,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射频拉远模块并借助于光电混合缆由汇聚单元集线器传输给基带处理模块,以传输给BBU。BBU可以通过网络切片划分的独立频段上传第二定位信息到5G核心网,最后送至云平台进行有关数据处理,以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定位功能,从而复用数字化室分系统达到电子标签所标识物体的定位效果。
可选的,所述RFID服务器集成在所述基带处理模块中,即基带处理模块可以集成BBU和RFID服务器,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RFID系统的部署成本。
参见图5,图5是对电子标签进行定位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数字化室分系统中的通信基站501、电子标签502和云平台503,该通信基站501可以包括pRRU5011、汇聚单元5012和基带处理模块5013,pRRU5011中集成有RFID功能模块,RFID功能模块可以包括RFID读写器50111和RFID激励源50112,基带处理模块5013集成有RFID服务器50131和BBU50132。基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子标签进行定位。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进行说明。
参见图6,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6所示,基站600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模块601、接口模块602和射频拉远模块603,RFID功能模块601通过所述接口模块602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603进行通信,所述射频拉远模块603用于进行移动通信;
所述射频拉远模块603,用于在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603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所述接口模块602,用于将所述信号发送给所述RFID功能模块601;
所述RFID功能模块601,用于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可选的,所述RFID功能模块601包括RFID控制模块和RFID应用模块,所述RFID控制模块包括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所述接口模块602和所述RFID应用模块接收所述信号;
所述RFID读写器,用于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
所述RFID应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RFID控制模块包括RFID激励器;
所述RFID激励器,用于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以使所述电子标签在所述RFID读写器辐射的磁场激励下进行信号发送。
可选的,基站600还包括:
协议处理器,用于通过第一通道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通过第二通道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信号接收;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异步。
可选的,所述基站600还包括基带处理模块,所述基带处理模块集成有基带单元BBU,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子标签位置的第一定位信息;
所述射频拉远模块603,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发送给BBU;
所述BBU,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二定位信息通过核心网上传至云平台,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解算得到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RFID服务器集成在所述基带处理模块中。
基站600能够实现上述信息检测方法实施例中实现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7,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7所示,基站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用户接口703和总线接口704。所述基站还包括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RFID功能模块通过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进行移动通信。
处理器701,用于读取存储器7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在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将所述信号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发送给所述RFID功能模块;
通过所述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704提供接口。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703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7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02可以存储处理器7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RFID功能模块包括RFID控制模块和RFID应用模块,所述RFID控制模块包括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和所述RFID应用模块接收所述信号,处理器701,还用于:
通过所述RFID读写器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通过所述RFID应用模块发送给RFID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RFID控制模块包括RFID激励器,处理器701,还用于:
通过所述RFID激励器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以使所述电子标签在所述RFID读写器辐射的磁场激励下进行信号发送。
可选的,处理器701,还用于:
通过第一通道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
通过第二通道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信号接收;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异步。
可选的,所述基站还包括基带处理模块,所述基带处理模块集成有基带单元BBU,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子标签位置的第一定位信息,处理器701,还用于:
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发送给BBU,所述BBU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二定位信息通过核心网上传至云平台,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解算得到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存储在存储器7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7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检测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息检测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RFID功能模块通过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进行移动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将所述信号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发送给所述RFID功能模块;
通过所述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所述基站还包括基带处理模块,所述基带处理模块集成有基带单元BBU,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子标签位置的第一定位信息,所述通过所述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发送给BBU,所述BBU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二定位信息通过核心网上传至云平台,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解算得到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功能模块包括RFID控制模块和RFID应用模块,所述RFID控制模块包括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通过所述接口模块和所述RFID应用模块接收所述信号;所述通过所述RFID功能模块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包括:
通过所述RFID读写器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
将所述目标信息通过所述RFID应用模块发送给RFID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控制模块包括RFID激励器,所述通过所述射频拉远模块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RFID激励器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以使所述电子标签在所述RFID读写器辐射的磁场激励下进行信号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一通道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磁场辐射;
通过第二通道控制所述RFID读写器进行信号接收;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异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服务器集成在所述基带处理模块中。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模块、接口模块和射频拉远模块,RFID功能模块通过所述接口模块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进行通信,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进行移动通信;
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用于在电子标签处于所述射频拉远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电子标签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携带有所述电子标签的标签信息;
所述接口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发送给所述RFID功能模块;
所述RFID功能模块,用于解析所述信号,得到目标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发送给RFID服务器,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所述基站还包括基带处理模块,所述基带处理模块集成有基带单元BBU,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子标签位置的第一定位信息;
所述射频拉远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定位信息发送给BBU;
所述BBU,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对应的第二定位信息通过核心网上传至云平台,所述第二定位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定位信息,或者所述第二定位信息为基于所述第一定位信息解算得到的所述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检测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检测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45676.5A 2021-12-17 2021-12-17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13965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5676.5A CN113965919B (zh) 2021-12-17 2021-12-17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PCT/CN2022/130061 WO2023109354A1 (zh) 2021-12-17 2022-11-04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基站、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5676.5A CN113965919B (zh) 2021-12-17 2021-12-17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919A true CN113965919A (zh) 2022-01-21
CN113965919B CN113965919B (zh) 2022-04-15

Family

ID=7947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5676.5A Active CN113965919B (zh) 2021-12-17 2021-12-17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5919B (zh)
WO (1) WO20231093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354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基站、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7062037A (zh) * 2023-10-11 2023-11-14 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31511U (zh) * 2011-11-12 2012-07-11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hf rfid读写器芯片
US20120235799A1 (en) * 2011-03-15 2012-09-20 Omron Corporation Rfid reader/writer, rfid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869045A (zh) * 2012-09-04 2013-01-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4217235A (zh) * 2014-09-15 2014-12-17 陈振峰 Rfid读写器、电子标签及读写方法
CN106326944A (zh) * 2015-06-23 2017-01-11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射频拉远rfid读写器系统及光纤射频拉远的方法
CN107145811A (zh) * 2017-05-26 2017-09-08 上海赋拓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基准标签的rfid边界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7786255A (zh) * 2016-08-30 2018-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与射频设备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12021A (zh) * 2016-11-24 2018-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道检测数据的回传方法及设备
CN109819465A (zh) * 2019-01-18 2019-05-28 珠海市联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源rfid标签的室内rru定位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76959A (zh) * 2019-05-20 2019-08-2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0324068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系统、组建中继网络的方法和阅读器、中继器
CN111224722A (zh) * 2018-11-27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头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695366A (zh) * 2019-03-14 2020-09-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结算通道的电子标签读取方法和装置
US20210326946A1 (en) * 2020-04-17 2021-10-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valuation of objec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3163A (zh) * 2018-01-15 2018-06-08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识别无源室分天线标签工作状态的管理系统
WO2019149341A1 (en) * 2018-01-30 2019-08-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chniques for location estimation using rfid tags
CN113965919B (zh) * 2021-12-17 2022-04-15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5799A1 (en) * 2011-03-15 2012-09-20 Omron Corporation Rfid reader/writer, rfid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202331511U (zh) * 2011-11-12 2012-07-11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hf rfid读写器芯片
CN102869045A (zh) * 2012-09-04 2013-01-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4217235A (zh) * 2014-09-15 2014-12-17 陈振峰 Rfid读写器、电子标签及读写方法
CN106326944A (zh) * 2015-06-23 2017-01-11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射频拉远rfid读写器系统及光纤射频拉远的方法
CN107786255A (zh) * 2016-08-30 2018-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与射频设备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12021A (zh) * 2016-11-24 2018-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通道检测数据的回传方法及设备
CN107145811A (zh) * 2017-05-26 2017-09-08 上海赋拓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基准标签的rfid边界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0324068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系统、组建中继网络的方法和阅读器、中继器
CN111224722A (zh) * 2018-11-27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头端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819465A (zh) * 2019-01-18 2019-05-28 珠海市联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源rfid标签的室内rru定位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95366A (zh) * 2019-03-14 2020-09-2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结算通道的电子标签读取方法和装置
CN110176959A (zh) * 2019-05-20 2019-08-2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US20210326946A1 (en) * 2020-04-17 2021-10-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valuation of object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欣旺等: "智慧室分系统研究及应用", 《移动通信》 *
李连本等: "基于p RRU设备的室内覆盖评估方法设计及应用",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354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基站、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7062037A (zh) * 2023-10-11 2023-11-14 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7062037B (zh) * 2023-10-11 2023-12-29 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919B (zh) 2022-04-15
WO2023109354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5919B (zh)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Zhang et al. Real-time locating systems using active RFID for Internet of Things
US760569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recognition using IC tags
CN101647028B (zh) 在自动化组件和移动操作终端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方法
US20080061942A1 (en) RF tag reader and method
US20080100451A1 (en) Antenna interfaces for mobile RFID readers
CN101025784A (zh) 有源rfid系统防碰撞方法
EP2586132B1 (en) Hybrid architecture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packet radio communication
US8928460B2 (en) Device for locating objects by RFID communication
WO2019149341A1 (en) Techniques for location estimation using rfid tags
CN102143548A (zh) 一种rfid自组网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WO2017072652A1 (en) Rfid reader for communication in the ultra-high frequency band, intelligent system for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the ultra-high frequency band and method of their operation
CN103632122A (zh) 一种智能管理系统及智能管理方法
CN107851239B (zh) 智能无线资产跟踪
KR102375248B1 (ko) 모바일 태그 리더 포털
CN104156680A (zh) 一种基于波束切换型智能天线的uhf rfid阅读器
CN105117744A (zh) 一种采用超高频rfid读写器进行自组网通信的方法
CN112418377B (zh) 电子价签及其工作方法
KR100765097B1 (ko) Rfid 송수신 시스템
Luh et al. Reading rate improvement for uhf rfid systems with massive tags by the q parameter
CN211506506U (zh) 一种频分双信道双模rfid标签
KR100895677B1 (ko) 혼잡 환경에서 rfid 리더의 실시간 시분할 통신 제어방법
CN110072246B (zh) 一种监控天线系统的方法、系统和网关设备
US20230306225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110075491A (ko) Rfid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