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2037B -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2037B
CN117062037B CN202311308594.8A CN202311308594A CN117062037B CN 117062037 B CN117062037 B CN 117062037B CN 202311308594 A CN202311308594 A CN 202311308594A CN 117062037 B CN117062037 B CN 117062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arget base
tag
information
rfid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85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62037A (zh
Inventor
方向东
苏立新
刘兴东
胡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Ying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Ying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Ying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Yingx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085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2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2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2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62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2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本方法通过在RFID标签数据处理过程中确定与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然后通过目标基站获取RFID标签的信息,最终得到处理结果,通过特定的目标基站来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加快数据处理效率,同时通过双重认证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电子商务、电子制造业和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大量人员和货物的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严峻形势要求必须对大量人员和货物进行实时准确的跟踪和统计,因此快速高效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标签在物流行业、电子制造业和教育行业等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由于需要处理的信息急剧增加,对RFID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新的科技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捕获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准确而快速的处理,同时需要把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平台上,方便数据平台系统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然而,目前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过程复杂,导致RFID标签数据处理效率低,因此,亟需一种可以提高效率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对所述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基于所述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所述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所述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真伪认证后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
基于所述基站地址,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基站包括RFID读写模块;
所述基于所述基站地址,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基于所述基站地址进行查询,确定安装在所述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得到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RFID读写模块,向所述RFID读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认证请求;
基于此,所述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认证请求;
基于此,所述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随机数以及密文,基于所述随机数以及密文进行认证,得到认证结果并推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溯源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溯源信息,对所述溯源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溯源结果并推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读写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读写信息,对所述读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读写结果并推送。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基于所述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所述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所述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射频前端模组、天线、RFID读写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基础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射频前端模组、所述RFID读写模块以及所述基础通信模块进行连接,所述射频前端模组还与所述天线、所述RFID读写模块以及所述基础通信模块进行连接;
所述基站与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通信以实现上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对所述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基于所述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所述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所述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对所述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基于所述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所述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所述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对所述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基于所述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所述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所述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上述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通过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标签信息由目标基站对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标签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根据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本方法通过在RFID标签数据处理过程中确定与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然后通过目标基站获取RFID标签的信息,最终得到处理结果,通过特定的目标基站来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加快数据处理效率,同时通过双重认证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的原理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网络与目标基站104进行通信。终端102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104,向目标基站104发送连接请求,其中,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接收目标基站104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标签信息由目标基站对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标签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根据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其中,终端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物联网设备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为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车载设备等。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目标基站104可以为安装有RFID读写模块的蜂窝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其中,用户需求信息指的是用户对RFID标签的需求信息,包括认证需求、溯源需求、读写需求等。用户需求信息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例如,在对仓库中大批量订单进行出入库的场景中,用户需求可以为读写需求,用于对产品上的RFID标签进行出入库信息更新,又如,在用户购买产品的场景中,用户需求可以为认证需求,用于对产品的真伪进行辨别,再如,在用户购买农产品的场景中,用户需求可以为溯源需求,用于追溯农产品的生产相关过程信息,用户需求还可以为其他需求,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RFID标签图像指的是RFID标签表面打印的图像,可以为二维码。RFID标签可以为RFID无源标签。
具体地,终端对RFID标签进行扫描,获取RFID标签图像,同时,终端可以根据用户在终端内的所选的应用场景确定用户需求信息,应用场景与用户需求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一对多,比如在某些场景下,用户需求可以同时包括读写需求、溯源需求以及认证需求,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400,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其中,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为TID(Tag Identifier,标签标识符),TID只可读,不可写,在出厂时就已经写入,为RFID标签的唯一标识符。
具体地,终端调用二维码解析算法线程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图像所包含的标签标识。
步骤600,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其中,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目标基站即当前终端所连接的基站,目标基站安装有RFID读写模块,可以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通过识别目标基站可以保证RFID通信距离短,进而由目标基站内的RFID读写模块进行RFID标签数据处理,可以加快数据处理效率,同时提高数据处理准确率。
具体地,终端可以通过自身连接的基站,确定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的目标基站,即得到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进而根据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生成连接请求,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步骤800,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
其中,标签信息由目标基站对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标签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根据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标签信息以加密方式进行传输,保证数据处理过程的安全性。
具体地,目标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后,建立与终端的数据交互通道,然后,通过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进行通信,向RFID标签发送认证请求,进而获取与用户需求信息相关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并将标签信息发送至终端。
终端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根据用户需求对标签信息进行IoT真伪认证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处理结果推送至显示界面,供用户进行查看。
上述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中,通过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标签信息由目标基站对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标签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根据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本方法通过在RFID标签数据处理过程中确定与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然后通过目标基站获取RFID标签的信息,最终得到处理结果,通过特定的目标基站来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加快数据处理效率,同时通过双重认证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600,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步骤620,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
步骤640,基于基站地址,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具体地,终端通过定位权限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即基站的Cell ID(小区识别码),Cell ID通过识别网络中哪一个小区传输用户呼叫并将该信息翻译成纬度和经度来确定用户位置。接着,终端将基站地址对应的基站确定为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即得到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的目标基站。然后,终端根据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生成连接请求,基于PRMA(Packet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分组预约多址)协议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本实施例中,基于与终端连接的基站地址,可以高效且准确地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进而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640,基于基站地址,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步骤642,基于基站地址进行查询,确定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
步骤644,基于IP地址,得到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RFID读写模块,向RFID读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
其中,目标基站包括RFID读写模块,RFID读写模块带有固定IP地址,RFID读写模块IP地址与基站地址相互关联,存储至RFID读写模块IP数据库中。RFID读写模块可以利用目标基站的FEM(Front-End Modules,射频前端模组)和天线,与RFID标签进行远距离通信,由于基站FEM系统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射功率和更高的接收灵敏度,可以让传统的RFID读写器覆盖基站所能覆盖的空间范围,实现超高频RFID标签数据处理。
具体地,终端通过查询RFID读写模块IP数据库,得到与基站地址相对应的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然后,终端根据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生成连接请求,基于PRMA(Packet Reservation Multiple Access,分组预约多址)协议向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以建立终端与RFID读写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
然后,由于RFID读写模块可以读取基站天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RFID读写模块通过标签标识筛选出需要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进行通信,进而获取与用户需求信息相关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并将标签信息发送至终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请求包括认证请求;基于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认证请求;基于此,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包括: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随机数以及密文,基于随机数以及密文进行认证,得到认证结果并推送。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对携带RFID标签的产品进行认证时,终端基于用户的认证需求以及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生成认证请求。然后,终端通过定位权限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通过查询RFID读写模块IP数据库,得到与基站地址相对应的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之后,终端基于PRMA协议,根据IP地址向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发送认证请求,以建立RFID读写模块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当RFID读写模块接收到认证请求后,读取目标基站天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RFID读写模块通过标签标识筛选出需要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向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发送认证指令,进而获取RFID标签的加密信息,加密信息包括标签标识、随机数以及密文,并将加密信息发送至终端。终端接收到加密信息后,根据加密信息进行IoT防伪认证,即对加密信息进行校验,当校验结果与终端产品加密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一致时,检验结果为通过,将校验结果作为认证结果存入数据库,并将认证结果推送至终端显示界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溯源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溯源信息,对溯源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溯源结果并推送。
其中,溯源请求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对携带RFID标签的产品进行溯源时,终端基于用户的溯源需求以及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生成溯源请求。然后,终端通过定位权限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通过查询RFID读写模块IP数据库,得到与基站地址相对应的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之后,终端基于PRMA协议,根据IP地址向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发送溯源请求,以建立RFID读写模块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当RFID读写模块接收到溯源请求后,读取目标基站天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RFID读写模块通过标签标识筛选出需要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向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发送溯源指令,进而获取RFID标签的溯源信息,并将溯源信息加密后发送至终端。终端接收到加密的溯源信息后,解密得到溯源信息,并将溯源信息作为将溯源结果存入数据库,最后将溯源结果推送至终端显示界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读写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读写信息,对读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读写结果并推送。
其中,读写请求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对携带RFID标签的产品进行读写时(例如,对产品的出入库信息进行更新),终端基于用户的读写需求以及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生成读写请求。然后,终端通过定位权限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通过查询RFID读写模块IP数据库,得到与基站地址相对应的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之后,终端基于PRMA协议,根据IP地址向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发送读写请求,以建立RFID读写模块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当RFID读写模块接收到读写请求后,读取目标基站天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RFID读写模块通过标签标识筛选出需要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向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发送读写指令,进而对RFID标签存储的信息进行更新,并将更新结果作为读写结果发送至终端,终端将读写结果存入数据库,并将读写结果推送至终端显示界面。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目标基站包括射频前端模组、天线、RFID读写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基础通信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射频前端模组、RFID读写模块以及基础通信模块进行连接,射频前端模组还与天线、RFID读写模块以及基础通信模块进行连接。
具体地,基站可以为蜂窝基站,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带有固定IP地址。RFID读写模块可以利用目标基站的FEM(Front-End Modules,射频前端模组)和天线,与RFID标签进行远距离通信,由于基站FEM系统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射功率和更高的接收灵敏度,可以让传统的RFID读写器覆盖基站所能覆盖的空间范围,实现超高频RFID标签数据处理。
基站的控制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协调基站和RFID读写模块对FEM的使用权限,实现互不干扰的目的,同时承担RFID读写模块与蜂窝通讯网络之间的通道功能。
为了易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完整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过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RFID标签为RFID无源标签,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上,由终端安装的APP来进行RFID标签数据处理,以对RFID标签进行认证为例,具体的交互过程如下:
1、用户在终端上打开APP,APP后台首先对用户进行登陆认证,以保证信息安全,在用户登陆成功后,使用扫描功能扫描RFID标签表面的二维码。
2、终端对RFID标签的二维码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TID信息。
3、终端基于PRMA协议,通过定位权限获取并解析当前连接的基站的定位信息,得到基站的Cell ID。
4、终端通过查询RFID读写模块IP数据库,得到与基站的Cell ID相对应的安装在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
5、终端基于用户的认证需求以及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生成认证请求,基于PRMA协议,根据IP地址向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发送认证请求,以建立RFID读写模块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
目标基站接收到认证请求后,由控制模块协调RFID读写模块对FEM模块的使用权限,并建立RFID读写模块与终端APP后台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
6、RFID读写模块读取目标基站天线信号覆盖范围内的RFID标签。之后,通过标签标识筛选出需要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
7、RFID读写模块向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发送认证指令,进而获取RFID标签的加密信息,加密信息包括标签标识、随机数以及密文,并将加密信息发送至终端。
8、终端接收到加密信息后,根据加密信息进行IoT防伪认证,即对加密信息进行校验,当校验结果与终端产品加密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一致时,检验结果为通过,将校验结果作为认证结果存入数据库,并将认证结果推送至终端显示界面。
9、终端将认证结果推送至显示界面。
本实施例中的RFID无源标签,仅在需要时运行,因此它们往往具有较长且稳定的使用寿命,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安全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802、解析模块804、发送模块806和接收模块808,其中:
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解析模块804,用于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发送模块806,用于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模块808,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标签信息由目标基站对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标签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根据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06还用于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基于基站地址,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基站包括RFID读写模块;发送模块806还用于基于基站地址进行查询,确定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联协议)地址;基于IP地址,得到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RFID读写模块,向RFID读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请求包括认证请求;发送模块806还用于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认证请求;接收模块808还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随机数以及密文,基于随机数以及密文进行认证,得到认证结果并推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06还用于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溯源请求;接收模块808还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溯源信息,对溯源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溯源结果并推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06还用于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读写请求;接收模块808还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读写信息,对读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读写结果并推送。
上述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标签信息由目标基站对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标签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根据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基于基站地址,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目标基站包括RFID读写模块;基于基站地址,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基于基站地址进行查询,确定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基于IP地址,得到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RFID读写模块,向RFID读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连接请求包括认证请求;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认证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包括: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随机数以及密文,基于随机数以及密文进行认证,得到认证结果并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溯源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溯源信息,对溯源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溯源结果并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读写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读写信息,对读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读写结果并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对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连接信息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标签信息由目标基站对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标签信息包括目标基站根据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基于基站地址,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目标基站包括RFID读写模块;基于基站地址,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基于基站地址进行查询,确定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基于IP地址,得到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RFID读写模块,向RFID读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连接请求包括认证请求;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认证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包括: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随机数以及密文,基于随机数以及密文进行认证,得到认证结果并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溯源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溯源信息,对溯源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溯源结果并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读写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读写信息,对读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读写结果并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目标基站包括RFID读写模块;基于基站地址,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基于基站地址进行查询,确定安装在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基于IP地址,得到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RFID读写模块,向RFID读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连接请求包括认证请求;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认证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包括: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随机数以及密文,基于随机数以及密文进行认证,得到认证结果并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溯源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溯源信息,对溯源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溯源结果并推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确定与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读写请求;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读写信息,对读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读写结果并推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对所述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基于所述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所述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所述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所述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获取当前连接的基站地址;
基于所述基站地址,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目标基站包括RFID读写模块;
所述基于所述基站地址,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基于所述基站地址进行查询,确定安装在所述目标基站的RFID读写模块的IP地址;
基于所述IP地址,得到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RFID读写模块,向所述RFID读写模块发送连接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认证请求;
所述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包括: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认证请求;
所述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随机数以及密文,基于所述随机数以及密文进行认证,得到认证结果并推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溯源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溯源信息,对所述溯源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溯源结果并推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读写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读写信息,对所述读写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读写结果并推送。
5.一种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需求信息以及RFID标签图像;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RFID标签图像进行解析,得到RFID标签的标签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标签标识相匹配的目标基站,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包括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基于所述用户需求信息以及所述标签标识处理得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的标签信息,对所述标签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推送,其中,所述标签信息由所述目标基站对所述RFID标签认证后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基站根据所述标签标识获取到与所述标签标识对应的RFID标签的信息;所述处理结果为对RFID标签进行IoT真伪认证后得到。
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射频前端模组、天线、RFID读写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基础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射频前端模组、所述RFID读写模块以及所述基础通信模块进行连接,所述射频前端模组还与所述天线、所述RFID读写模块以及所述基础通信模块进行连接;
所述基站与RFID标签数据处理装置通信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308594.8A 2023-10-11 2023-10-11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7062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8594.8A CN117062037B (zh) 2023-10-11 2023-10-11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8594.8A CN117062037B (zh) 2023-10-11 2023-10-11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2037A CN117062037A (zh) 2023-11-14
CN117062037B true CN117062037B (zh) 2023-12-29

Family

ID=88661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8594.8A Active CN117062037B (zh) 2023-10-11 2023-10-11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2037B (zh)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1744B1 (ko) * 2005-11-10 2006-12-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무선주파수 식별자 단일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7097030A (ja) * 2005-09-30 2007-04-12 Teruya:Kk 遠隔通信機能付きrfidタグ
KR20080094205A (ko) * 2007-04-19 2008-10-23 황기현 Rfid 인증 시스템 및 단말기, 방법
US7492258B1 (en) * 2006-03-21 2009-02-17 Radiof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FID security
CN101945123A (zh) * 2010-08-24 2011-01-12 刘彤 一种基于rfid手机与组合密钥技术的真伪鉴别方法
CN102790676A (zh) * 2012-03-20 2012-11-21 黄志军 一种带有nfc功能手机远程身份认定或防伪的方法
CN103065249A (zh) * 2012-12-31 2013-04-24 四川谦泰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和电子标签的服饰箱包商品防伪认证系统
CN103607283A (zh) * 2013-12-04 2014-02-26 王旭东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和认证中心的对目标进行认证的方法
WO2018041001A1 (zh) * 2016-08-30 2018-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与射频设备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24248A (zh) * 2016-10-31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平台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CN209825462U (zh) * 2019-04-30 2019-12-24 殷浩 多功能箱包
CN111601308A (zh) * 2020-05-19 2020-08-28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标签芯片的认证系统、方法、标签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11784361A (zh) * 2020-04-02 2020-10-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溯源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654026A (zh) * 2019-10-12 2021-04-1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数据获取方法、智能设备、基站及服务器
WO2021140982A1 (ja) * 2020-01-10 2021-07-15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管理方法
WO2021155678A1 (zh) * 2020-02-03 2021-08-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标签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37768A (zh) * 2020-06-08 2021-12-24 Epic阿福特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认证和注册产品以及动态地呈现内容的系统和方法
CN113965919A (zh) * 2021-12-17 2022-01-21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CN114638622A (zh) * 2022-03-18 2022-06-17 贵州省电子证书有限公司 酒防伪溯源方法
CN116669025A (zh) * 2023-07-26 2023-08-29 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频rfid芯片的安全防伪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5504A (zh) * 2008-09-26 2010-03-3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Rfid信号接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7030A (ja) * 2005-09-30 2007-04-12 Teruya:Kk 遠隔通信機能付きrfidタグ
KR100651744B1 (ko) * 2005-11-10 2006-12-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무선주파수 식별자 단일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7492258B1 (en) * 2006-03-21 2009-02-17 Radiof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FID security
KR20080094205A (ko) * 2007-04-19 2008-10-23 황기현 Rfid 인증 시스템 및 단말기, 방법
CN101945123A (zh) * 2010-08-24 2011-01-12 刘彤 一种基于rfid手机与组合密钥技术的真伪鉴别方法
CN102790676A (zh) * 2012-03-20 2012-11-21 黄志军 一种带有nfc功能手机远程身份认定或防伪的方法
CN103065249A (zh) * 2012-12-31 2013-04-24 四川谦泰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和电子标签的服饰箱包商品防伪认证系统
CN103607283A (zh) * 2013-12-04 2014-02-26 王旭东 一种基于移动设备和认证中心的对目标进行认证的方法
WO2018041001A1 (zh) * 2016-08-30 2018-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与射频设备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24248A (zh) * 2016-10-31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平台的鉴权方法和装置
CN209825462U (zh) * 2019-04-30 2019-12-24 殷浩 多功能箱包
CN112654026A (zh) * 2019-10-12 2021-04-13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数据获取方法、智能设备、基站及服务器
WO2021140982A1 (ja) * 2020-01-10 2021-07-15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物品管理方法
WO2021155678A1 (zh) * 2020-02-03 2021-08-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标签标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4361A (zh) * 2020-04-02 2020-10-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产品溯源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1601308A (zh) * 2020-05-19 2020-08-28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标签芯片的认证系统、方法、标签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13837768A (zh) * 2020-06-08 2021-12-24 Epic阿福特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认证和注册产品以及动态地呈现内容的系统和方法
CN113965919A (zh) * 2021-12-17 2022-01-21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WO2023109354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基站、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638622A (zh) * 2022-03-18 2022-06-17 贵州省电子证书有限公司 酒防伪溯源方法
CN116669025A (zh) * 2023-07-26 2023-08-29 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频rfid芯片的安全防伪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FID电子标签在服装产品防伪溯源中的应用;严春花;周永凯;李斌;殷永胜;;纺织科学研究(第01期);全文 *
基于NFC技术的冷链物流智能防伪的设计;张宇;邢娜;徐秋茹;;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第04期);全文 *
基于RFID的处方药品大数据管理系统设计;李键坤;黄凤英;操寅达;张靖旋;贾秋玥;;物联网技术(第03期);全文 *
基于RFID的艺术品数字包装防伪系统设计;吴鹏飞;邹波;赵太飞;;包装工程(第03期);全文 *
基于可信物联网的RFID认证协议在中药材溯源中的应用;张博;张丹;程磊;马健;孟利军;;时珍国医国药(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2037A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9827B2 (en) Trans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performed by using peripheral device
US10614272B2 (en) Networked computer system for remote RFID device management and tracking
US2010033090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freshing a configuration of a contactless frontend device
US20170311359A1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to external device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4885486A (zh) 对访问在线用户群组进行基于位置的授权
CN104392502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二维码考勤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5989319B (zh) 一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数据应用方法及系统
KR101157541B1 (ko) 피투피 쿠폰 발급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17071120A1 (zh) 一种用于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与设备
Liu et al. Generic composite counting in RFID systems
CN108140297A (zh) 可疑人员检测系统和可疑人员检测方法
US20090287807A1 (en) Manag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6254366A (zh) 用于巡检的标识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45538A (zh) 无线终端网络配置的方法、移动终端、无线终端和系统
CN114519360B (zh) 数据读写方法、业务系统的登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08950B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899496B (zh) 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及其终端
US20220158997A1 (en) End-to-End Product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
US947791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ext specific identity in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ty (RFID) chip
CN117062037B (zh) Rfid标签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基站、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Lin et al. Tash: Toward selective reading as hash primitives for Gen2 RFIDs
Sanchez et al. Efficient detection of missing tags for passive RFID systems
CN112188591A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30533A (zh)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iu et al. On fast and reliable missing event detection protocol for multitagged RFID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