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6959A -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6959A
CN110176959A CN201910420720.6A CN201910420720A CN110176959A CN 110176959 A CN110176959 A CN 110176959A CN 201910420720 A CN201910420720 A CN 201910420720A CN 110176959 A CN110176959 A CN 110176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gital
downlink
uplink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07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文奎
薛晓静
刘永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07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6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6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75Radio-over-fibre, e.g. radio frequency signal modulated onto an optical carrier
    • H04B10/25752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H04B10/25758Optical 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networks between a central unit and a single remote unit by means of an optical fib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将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将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还原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将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将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返回监控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克服了RFID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无需额外铺设监控传输线路,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天馈监控成本,组网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4G网络部署的不断扩大,无线网络优化和网络覆盖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目前各运营商在直放站产品的选择上,主要以数字射频拉远设备为主。在工程应用中,通常由数字射频拉远设备和天馈线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覆盖系统。天馈线系统中,天线、馈线往往由于外力或进水等意外事件导致工作不正常,要想监控天线和馈线状态,则需要购买独立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天馈监控系统。
然而,现有的RFID天馈监控系统,需要铺设独立的监控传输线路,组网复杂,传输距离短,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难以更好地满足客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天馈监控系统需要独立铺设线路、组网复杂、传输距离短、成本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馈监控方法,包括:
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
将所述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
将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馈监控方法,包括:
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所述下行RFID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的;
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
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包括:
下行RFID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
下行RFID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
上行RFID监控模块,用于将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
下行RFID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所述下行RFID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的;
下行RFID还原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
上行RFID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馈监控系统,包括如第三方面所提供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和若干个如第四方面所提供的数字射频拉远单元。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将RFI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光纤传输,克服了RFID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扩大了天馈监控范围。此外,应用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缆进行传输,无需额外铺设监控传输线路,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天馈监控成本,组网简单,实用性强。再者,由于一个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可以连接多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该方法针对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所使用的天馈线系统均能起到实时监控作用,使得可监控的天馈线数量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210-近端信号处理模块; 211-介质滤波器; 212-下变频器;
213-上变频器; 214-A/D转换器; 215-D/A转换器;
216-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217-读写器; 218-光收发器;
220-无线模块; 230-供电模块; 240-光纤;
410-远端信号处理模块; 411-光收发器; 412-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413-D/A转换器; 414-A/D转换器; 415-上变频器;
416-下变频器; 420-大功率功放模块; 430-微功率功放模块;
440-多工器; 450-供电模块; 460-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RFID天馈监控系统,需要铺设独立的监控传输线路,组网复杂,传输距离短,成本较高,使用性较差,难以更好地满足客户要求。对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馈监控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现有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实现的,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包含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和若干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与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
具体地,监控端是用于进行天馈监控的终端设备,监控端可以是云端服务器,也可以是手机、电脑等用户终端设备,监控端与数字射频处理单元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此处的无线连接可以是3G(3rd-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4th-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是Wi-Fi(无线宽带)、蓝牙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监控信号是监控端向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出的查询信号,用于查询数字射频控制单元所在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覆盖范围内的天馈线系统中天线和馈线的状态,监控信号具体可用于查询天线和馈线的射频功率,还可以用于查询天线和馈线的驻波比或者其余参数。
首先,监控端向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监控信号。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监控信号后,根据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此处,下行RFID信号能够作用于天馈线系统中各个天线和馈线上设置的RFID标签,使得各个天线和馈线上设置的RFID标签基于下行EFID信号发出应答信号,即上行RFID信号。
步骤120,将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
具体地,传统的RFID天馈监控系统中,通过馈线传输RFID信号。由于馈线损耗大,传输距离有限,无法满足远距离的传输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生成下行RFID信号后,由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下行RFI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下行监控数字信号,随即通过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与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连接的光纤,将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将下行RFID信号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纤进行传输,既延长了传输距离,也避免了额外的线缆铺设。
任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在接收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传输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后,对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还原下行RFID信号,随即将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以监控馈线上的天馈线系统,至此实现了天馈监控的下行链路传输。
下行RFID信号作用于天馈线系统中各个天线和馈线上设置的RFID标签,使得各个天线和馈线上设置的RFID标签基于下行EFID信号发出应答信号,即上行RFID信号。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在接收到上行RFID信号后,对上行RFID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即上行监控数字信号。随后,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将上行监控数字信号通过光纤回传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同样地,将上行RFID信号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纤进行传输,既延长了传输距离,也避免了额外的线缆铺设。
步骤130,将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上行RFID信号,基于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天馈监控信息返回监控端。
具体地,在接收到任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后,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还原上行RFID信号。在还原上行RFID信号后,基于RFID读写器获取上行RFID信号中包含的信息,即天馈监控信息。此处,天馈监控信息对应监控信号,例如若监控信息用于查询天线和馈线的射频功率,则天馈监控信息中包括天线和馈线的射频功率大小,若监控信息用于查询天线和馈线的驻波比,则天馈监控信息中包括天线和馈线的驻波比大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得到天馈监控信息后,将天馈监控信息作为对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的反馈,返回至监控端,至此实现了天馈监控的上行链路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RFI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光纤传输,克服了RFID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扩大了天馈监控范围。此外,应用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缆进行传输,无需额外铺设监控传输线路,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天馈监控成本,组网简单,实用性强。再者,由于一个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可以连接多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该方法针对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所使用的天馈线系统均能起到实时监控作用,使得可监控的天馈线数量大幅提升。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步骤140:将基站发送的下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通信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下行通信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下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下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出下行通信信号。
具体地,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在执行天馈监控方法的同时,还可以作为通信信号的下行链路模块,实现下行通信信号的传输。此处,下行通信信号是由基站发出的需要下行传输的通信信号,下行通信信号可以是2G(2-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3G信号、4G信号或者5G(5th-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行通信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首先基站向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下行通信信号。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下行通信信号后,对下行通信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下行通信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即下行通信数字信号,随即将下行通信数字信号通过与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连接的光纤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
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在接收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的下行通信数字信号后,对下行通信数字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复原下行通信信号,随即将下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出,完成通信信号的下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步骤140与步骤110至步骤130的执行顺序作具体限定,步骤140在数字射频控制单元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通信信号后执行,步骤110至步骤130在数字射频控制单元接收到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后执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步骤150:接收任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通过光纤传输的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并将上行通信数字信号数模转换为上行通信信号,并将上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传输至基站;其中,上行通信数字信号是该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将任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
具体地,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在执行天馈监控方法的同时,还可以作为通信信号的上行链路模块,实现上行通信信号的传输。此处,上行通信信号是由用户终端发出的需要上行传输的通信信号,此处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具备通信功能的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等。上行通信信号可以是2G(2-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3G信号、4G信号或者5G(5th-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行通信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首先用户终端向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发送上行通信信号。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到上行通信信号后,对上行通信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上行通信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即上行通信数字信号,随即将上行通信数字信号通过与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连接的光纤传输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
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发送的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后,对上行通信数字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复原上行通信信号,随即将上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送到基站,完成通信信号的上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步骤150与步骤110至步骤130的执行顺序作具体限定,步骤150在数字射频控制单元接收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发送的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后执行,步骤110至步骤130在数字射频控制单元接收到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后执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该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包括近端信号处理模块210、无线模块220、供电模块230和光纤240。其中,供电模块230用于对近端信号处理模块210和无线模块220供电,近端信号处理模块210分别与无线模块220和光纤240连接。无线模块220用于和监控端通信,接收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并向监控端反馈天馈监控信息。
近端信号处理模块210中包含通信下行链路模块、通信上行链路模块、天馈监控下行链路模块和天馈监控上行链路模块。其中,介质滤波器211、下变频器212、A/D转换器214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216、光收发器218构成通信下行链路模块。光收发器218、D/A转换器215、上变频器213和介质滤波器211构成通信上行链路模块。读写器217、下变频器212、A/D转换器214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216、光收发器218构成天馈监控下行链路模块。光收发器218、D/A转换器215、上变频器213和读写器217构成天馈监控上行链路模块。此处,读写器217即FRID读写器217。通信下行链路模块和通信上行链路模块中,介质滤波器211与馈线连接,该馈线用于与基站通信。天馈监控下行链路模块和天馈监控上行链路模块中,读写器217与无线模块220连接,无线模块220用于与监控端通信。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是基于现有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实现的,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任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是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下行RFID信号是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的。
具体地,监控端是用于进行天馈监控的终端设备,监控端可以是云端服务器,也可以是手机、电脑等用户终端设备,监控端与数字射频处理单元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此处的无线连接可以是3G(3rd-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4G(4th-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可以是Wi-Fi(无线宽带)、蓝牙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监控信号是监控端向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出的查询信号,用于查询数字射频控制单元所在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覆盖范围内的天馈线系统中天线和馈线的状态,监控信号具体可用于查询天线和馈线的射频功率,还可以用于查询天线和馈线的驻波比或者其余参数。
首先,监控端向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监控信号。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监控信号后,根据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此处,下行RFID信号能够作用于天馈线系统中各个天线和馈线上设置的RFID标签,使得各个天线和馈线上设置的RFID标签基于下行EFID信号发出应答信号,即上行RFID信号。
传统的RFID天馈监控系统中,通过馈线传输RFID信号。由于馈线损耗大,传输距离有限,无法满足远距离的传输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在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生成下行RFID信号后,对下行RFID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下行RFI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即下行监控数字信号,随即通过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与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连接的光纤,将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将下行RFID信号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纤进行传输,既延长了传输距离,也避免了额外的线缆铺设。
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后,数字射频拉远单元随即接收下行监控数字信号,
步骤320,将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下行RFID信号。
具体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在接收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传输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后,对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还原下行RFID信号,随即将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以监控馈线上的天馈线系统,至此实现了天馈监控的下行链路传输。
步骤330,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上行RFID信号,基于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天馈监控信息返回监控端。
具体地,下行RFID信号作用于天馈线系统中各个天线和馈线上设置的RFID标签,使得各个天线和馈线上设置的RFID标签基于下行EFID信号发出应答信号,即上行RFID信号。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在接收到上行RFID信号后,对上行RFID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即上行监控数字信号。随后,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将上行监控数字信号通过光纤回传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同样地,将上行RFID信号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纤进行传输,既延长了传输距离,也避免了额外的线缆铺设。
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后,对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还原上行RFID信号。在还原上行RFID信号后,基于RFID读写器获取上行RFID信号中包含的信息,即天馈监控信息。此处,天馈监控信息对应监控信号,例如若监控信息用于查询天线和馈线的射频功率,则天馈监控信息中包括天线和馈线的射频功率大小,若监控信息用于查询天线和馈线的驻波比,则天馈监控信息中包括天线和馈线的驻波比大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得到天馈监控信息后,将天馈监控信息作为对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的反馈,返回至监控端,至此实现了天馈监控的上行链路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RFI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光纤传输,克服了RFID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扩大了天馈监控范围。此外,应用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缆进行传输,无需额外铺设监控传输线路,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天馈监控成本,组网简单,实用性强。再者,由于一个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可以连接多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该方法针对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所使用的天馈线系统均能起到实时监控作用,使得可监控的天馈线数量大幅提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步骤340: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传输的下行通信数字信号;下行通信数字信号是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将基站发送的下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基于下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下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出下行通信信号。
具体地,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在执行天馈监控方法的同时,还可以作为通信信号的下行链路模块,实现下行通信信号的传输。此处,下行通信信号是由基站发出的需要下行传输的通信信号,下行通信信号可以是2G(2-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3G信号、4G信号或者5G(5th-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行通信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首先基站向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下行通信信号。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下行通信信号后,对下行通信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下行通信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即下行通信数字信号,随即将下行通信数字信号通过与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连接的光纤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
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在接收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的下行通信数字信号后,对下行通信数字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复原下行通信信号,随即将下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出,完成通信信号的下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步骤340与步骤310至步骤330的执行顺序作具体限定,步骤340在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的下行通信数字信号后执行,步骤310至步骤330在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后执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步骤350:将任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传输至基站。
具体地,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在执行天馈监控方法的同时,还可以作为通信信号的上行链路模块,实现上行通信信号的传输。此处,上行通信信号是由用户终端发出的需要上行传输的通信信号,此处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具备通信功能的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等。上行通信信号可以是2G(2-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 technology,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3G信号、4G信号或者5G(5th-Generation wireless telephone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行通信信号的传输过程中,首先用户终端向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发送上行通信信号。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到上行通信信号后,对上行通信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上行通信信号对应的数字信号,即上行通信数字信号,随即将上行通信数字信号通过与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连接的光纤传输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
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发送的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后,对上行通信数字信号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复原上行通信信号,随即将上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送到基站,完成通信信号的上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对步骤350与步骤310至步骤330的执行顺序作具体限定,步骤350在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通信信号后执行,步骤310至步骤330在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接收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后执行。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该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远端信号处理模块410、大功率功放模块420、微功率功放模块430、多工器440、供电模块450和光纤460。其中,供电模块450用于对远端信号处理模块410、大功率功放模块420和微功率功放模块430供电,远端信号处理模块410分别与大功率功放模块420、微功率功放模块430和光纤460连接。
远端信号处理模块410与大功率功放模块420、多工器440构成通信下行链路模块和通信上行链路模块。其中,光收发器411、数字信号处理模块412、D/A转换器413、上变频器415、大功率功放模块420和多工器440构成通信下行链路模块。多工器440、大功率功放模块420、下变频器416、A/D转换器414、数字信号处理模块412和光收发器411构成通信上行链路模块。
远端信号处理模块410与微功率功放模块430、多工器440构成天馈监控下行链路模块和天馈监控上行链路模块。其中,光收发器411、数字信号处理模块412、D/A转换器413、上变频器415、微功率功放模块430和多工器440构成天馈监控下行链路模块。多工器440、微功率功放模块430、下变频器416、A/D转换器414、数字信号处理模块412和光收发器411构成天馈监控上行链路模块。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包括下行RFID生成模块510、下行RFID发送模块520和上行RFID监控模块530;
其中,下行RFID生成模块510用于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
下行RFID发送模块520用于将所述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
上行RFID监控模块530用于将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将RFI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光纤传输,克服了RFID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扩大了天馈监控范围。此外,应用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缆进行传输,无需额外铺设监控传输线路,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天馈监控成本,组网简单,实用性强。再者,由于一个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可以连接多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该方法针对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所使用的天馈线系统均能起到实时监控作用,使得可监控的天馈线数量大幅提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下行通信模块;
第一下行通信模块用于将基站发送的下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通信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通信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通信信号。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上行通信模块;
第一上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任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通过所述光纤传输的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数模转换为上行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传输至基站;
其中,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是所述任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将任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包括下行RFID接收模块610、下行RFID还原模块620和上行RFID转换模块630;
其中,下行RFID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所述下行RFID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的;
下行RFID还原模块620用于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
上行RFID转换模块630用于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将RFID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通过光纤传输,克服了RFID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扩大了天馈监控范围。此外,应用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的光缆进行传输,无需额外铺设监控传输线路,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天馈监控成本,组网简单,实用性强。再者,由于一个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可以连接多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该方法针对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所使用的天馈线系统均能起到实时监控作用,使得可监控的天馈线数量大幅提升。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还包括第二下行通信模块;
第二下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光纤传输的下行通信数字信号;所述下行通信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将基站发送的下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基于所述下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通信信号。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还包括第二上行通信模块;
第二上行通信模块用于将任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传输至基站。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天馈监控系统包括数字射频控制单元710和若干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720。
其中,数字射频控制单元710与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720之间通过光纤连接。用于进行天馈监控的下行RFID信号和上行RFID信号分别在数字射频控制单元710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720处经过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和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后通过光纤在数字射频控制单元710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720之间传输,无需额外铺设传输线缆,克服了模拟信号传输距离短的问题,传输距离可以达到20KM,增加了覆盖范围。
假设一个数字射频控制单元710有4个光口,每一光口可以链型组网连接6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720,则数字射频控制单元710总共可监控24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720,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数字射频控制单元710能够对于每个数字射频拉远单元720所使用的天馈线系统,实时起到监控效果。简化了覆盖方式,增加了覆盖范围,降低了覆盖成本。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02、存储器(memory)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01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3上并可在处理器8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例如包括: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将所述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将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处理器801还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3上并可在处理器8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例如包括: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所述下行RFID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的;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例如包括: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将所述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将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天馈监控方法,例如包括: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所述下行RFID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的;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天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
将所述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
将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基站发送的下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通信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通信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通信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任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通过所述光纤传输的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数模转换为上行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传输至基站;
其中,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是所述任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将任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
4.一种天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所述下行RFID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的;
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
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所述光纤传输的下行通信数字信号;所述下行通信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将基站发送的下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
基于所述下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通信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馈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任一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通信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通信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传输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通信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上行通信信号通过馈线传输至基站。
7.一种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RFID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下行RFID信号;
下行RFID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下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光纤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传输至每一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以使得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能够基于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数字射频控制单元;
上行RFID监控模块,用于将每一所述数字射频拉远单元返回的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8.一种数字射频拉远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RFID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字射频控制单元通过光纤发送的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对下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得到的,所述下行RFID信号是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基于监控端发送的监控信号生成的;
下行RFID还原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下行RFID信号,通过馈线发出所述下行RFID信号;
上行RFID转换模块,用于接收天馈线系统基于所述下行RFID信号反馈的上行RFID信号,将所述上行RFID信号模数转换为上行监控数字信号,并通过所述光纤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返回至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以使得所述数字射频控制单元能够将所述上行监控数字信号还原为所述上行RFID信号,基于所述上行RFID信号获取天馈监控信息,并将所述天馈监控信息返回所述监控端。
9.一种天馈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字射频控制单元和若干个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射频拉远单元。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天馈监控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20720.6A 2019-05-20 2019-05-20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0176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0720.6A CN110176959A (zh) 2019-05-20 2019-05-20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0720.6A CN110176959A (zh) 2019-05-20 2019-05-20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6959A true CN110176959A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91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0720.6A Pending CN110176959A (zh) 2019-05-20 2019-05-20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695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5919A (zh) * 2021-12-17 2022-01-21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CN114143819A (zh) * 2021-11-30 2022-03-04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系统及射频信号故障自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783A (zh) * 2008-05-21 2008-10-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工作通带可移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及其移动工作通带的方法
CN101330309A (zh) * 2008-07-30 2008-12-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频段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20140233672A1 (en) * 2013-02-16 2014-08-2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783A (zh) * 2008-05-21 2008-10-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工作通带可移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及其移动工作通带的方法
CN101330309A (zh) * 2008-07-30 2008-12-2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多频段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20140233672A1 (en) * 2013-02-16 2014-08-2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3819A (zh) * 2021-11-30 2022-03-04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系统及射频信号故障自检测方法
CN114143819B (zh) * 2021-11-30 2024-03-12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拉远系统及射频信号故障自检测方法
CN113965919A (zh) * 2021-12-17 2022-01-21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CN113965919B (zh) * 2021-12-17 2022-04-15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检测方法及基站
WO2023109354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检测方法、基站、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3164B2 (en) Providing digital data services as electrical signals and radio-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s over optical fiber i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10200124B2 (en) Unified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DASs) for supporting small cell communications deployment from multiple small cell service provider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3945285A (zh) 使用线缆标识高效获取连接性信息
CN103701640A (zh) 使用智能管理终端升级odn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76959A (zh) 天馈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8923935A (zh) 一种窄带物联网数据分析管理控制系统、方法及应用
CN105916192A (zh) 一种用于同时接入lte公网与专网的系统及方法
CN109684025A (zh) 一种远程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612136A (zh)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101239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无线通讯综合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2324076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统一一卡通支付系统和方法
CN207264402U (zh) 一种多功能条形码扫描装置
CN108259081A (zh) 链路融合传输装置和系统
CN103220037A (zh) 一种uhf/vhf微小卫星地面站软件tnc的硬件接口装置
CN109118822A (zh) 一种智慧停车管理方法和平台
CN105684218B (zh) 一种适配器、天线系统以及操作无线电天线的方法
CN203840350U (zh) 光节点局端设备
CN206759607U (zh) 信号切换设备和信号控制系统
CN109688007A (zh) 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it运维管理系统
CN205864522U (zh) 一种终端
CN102622635B (zh) 一种双界面sim卡和非接触通信方法
CN104134174A (zh) 一种基于td-lte的面向酒店管理的腕表系统
CN105392205B (zh) 一种面向配用电通信的用户调度方法
CN102315891A (zh) 一种业务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9756535A (zh) 一种车载设备软件维护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7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Applicant after: Wuhan Hong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Applicant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