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53819B - 一种组阀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阀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53819B
CN113953819B CN202111199829.5A CN202111199829A CN113953819B CN 113953819 B CN113953819 B CN 113953819B CN 202111199829 A CN202111199829 A CN 202111199829A CN 113953819 B CN113953819 B CN 113953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ack
valve body
transfer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98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3819A (zh
Inventor
黄业朝
黄业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Niu 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Niu 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Niu 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Niu 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998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38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53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3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3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3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阀生产线,其包括机架、第一移转装置、翻转装置、第二移装装置、第三移装装置以及第四移装装置。通过上述结构,机架上设有的第一移装装置、翻转装置、第二移装装置、第三移装装置以及第四移装装置共同配合,以实现将阀芯插设于第三安装孔,将电磁阀插设于第一安装孔,将微火螺栓插设于第二安装孔,将螺母套设于阀体以封闭敞口,其中,上述工作无人工的参与,因此,能够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组阀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阀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参照图21,阀件包括阀体a、阀芯b、电磁阀c以及螺母d,其中,阀体a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一安装孔a1,第一安装孔a1的顶部具有敞口a11,阀体a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安装孔a2和第三安装孔a3。
在阀件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需要人为地组装阀芯b,且需要人为地将阀芯b插设于第三安装孔a3,将电磁阀c插设于第一安装孔a1,将微火螺栓e插设于第二安装孔a2,将螺母d套设于阀体a以封闭上述敞口a11,综上所述,上述工作均由生产人员操作完成,因此,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组阀生产线,能够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包括机架、第一移转装置、翻转装置、第二移装装置、第三移装装置以及第四移装装置,所述机架设有载台,所述第一移装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移装装置用于将竖直设置的所述阀体移送至所述载台,且将所述电磁阀插设于第一安装孔,将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阀体,所述翻转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翻转装置用于移动翻转所述载台上装有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螺母的所述阀体,以使所述阀体水平设于所述载台,所述第二移装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移装装置用于将所述微火螺栓移送至水平设置的所述阀体,以使所述微火螺栓插设于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移装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三移装装置用于将所述阀芯壳移送至所述载台,且将所述垫圈、所述垫片、所述弹簧以及所述阀杆移送至位于所述载台上的所述阀芯壳的所述安装槽,以使所述阀杆沿靠近所述阀芯壳的轴向依次地插设所述弹簧、所述垫片、所述垫圈以及所述阀芯壳组成所述阀芯,所述第四移装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四移装装置用于将组成的所述阀芯移送至水平设置的所述阀体,以使所述阀芯插设于第三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组阀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机架上设有的第一移装装置、翻转装置、第二移装装置、第三移装装置以及第四移装装置共同配合,以实现将阀芯插设于第三安装孔,将电磁阀插设于第一安装孔,将微火螺栓插设于第二安装孔,将螺母套设于阀体以封闭敞口,其中,上述工作无人工的参与,因此,能够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移装装置包括上阀体机构、上电磁阀机构以及上螺母机构,所述上阀体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阀体机构用于将所述阀体移送至所述载台,所述上电磁阀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电磁阀机构用于将所述电磁阀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上螺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螺母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阀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拧装机构,所述第一拧装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螺母能够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套设于所述阀体时,所述第一拧装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母拧紧于所述阀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移装装置包括上台机构和上阀机构,所述上台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台机构用于将所述微火螺栓移送至所述载台,所述上阀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阀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载台的所述微火螺栓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拧装机构,所述第二拧装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微火螺栓能够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所述微火螺栓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时,所述第二拧装机构用于将所述微火螺栓拧紧于所述阀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移装装置包括上阀芯壳机构、上垫圈机构、上垫片机构、上弹簧机构以及上阀杆机构,所述上阀芯壳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阀芯壳机构用于将所述阀芯壳移送至所述载台,所述上垫圈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垫圈机构用于将所述垫圈移送至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垫片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垫片机构用于将所述垫片移送至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弹簧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弹簧机构用于将所述弹簧移送至所述载台,所述上阀杆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所述上阀杆机构用于将所述阀杆移送至所述载台以使所述阀杆插设于所述弹簧,且用于将插设有所述阀杆的所述弹簧移送至所述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载台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载台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所述载台移动至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移装装置、所述翻转装置、所述第二移装装置、所述第三移装装置以及所述第四移装装置均沿所述载台的移动方向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定位装置用于与所述载台连接,以使所述载台固定于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安装架、夹取翻转装置以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机架,所述夹取翻转机构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夹取翻转机构用于夹取位于所述载台上的竖直的所述阀体,且用于将夹取的所述阀体翻转至水平状态,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安装架移动,以使经所述夹取翻转机构夹持的水平的所述阀体移送至所述载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四移装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夹取机构,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机架,所述第二驱动件具有滑动的滑块,所述夹取机构设于所述滑块,所述夹取机构用于夹取位于所述载台上的所述阀芯,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滑块移动,以使经所述夹取机构夹持的所述阀芯插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和载台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阀芯壳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垫圈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所示上垫圈机构的另一结构图;
图5为图4中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垫片机构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阀体机构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台机构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螺母机构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拧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翻转装置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阀机构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二拧装机构的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弹簧机构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上阀杆机构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第四移装装置的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组阀生产线的工作简图
图18为图1中所示载台的结构图;
图19为图1中所示载台的另一结构图;
图20为图1中所示载台的又一结构图;
图21为阀体、阀芯、微火螺栓、电磁阀以及螺母的局部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21,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组阀生产线,用于将垫圈b2、垫片b3、弹簧b4以及阀杆b5装于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以组装成阀芯b,且用于将阀芯b、电磁阀c、螺母d以及微火螺栓e装于阀体a,组阀生产线其包括机架100、第一移线装置、翻转装置300、第二移线装置、第三移线装置以及第四移线装置600。
其中,参照图1、图18、图19以及图20,机架100设有载台110,载台110上设有第一位111、第二位112、第三位113、第四位114以及第五位115。
第一移线装置设于机架100,第一移装装置用于将竖直设置的阀体a移送至第一位111,且先将电磁阀c插设于第一安装孔a1,再将螺母d套设于阀体a,翻转装置300设于机架100,翻转装置300用于移动翻转载台110上装有电磁阀c和螺母d的阀体a,以使阀体a水平设于第二位112,第二移装装置设于机架100,第二移装装置用于将微火螺栓e移送至水平设置的阀体a,以使微火螺栓e插设于第二安装孔a2,第三移装装置设于机架100,第三移装装置用于将阀芯壳b1移送至第四位114,且将垫圈b2、垫片b3、弹簧b4以及阀杆b5移送至位于第四位114上的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以使阀杆b5沿靠近阀芯壳b1的轴向依次地插设弹簧b4、垫片b3、垫圈b2以及阀芯壳b1组成阀芯b,第四移装装置600设于机架100,第四移装装置600用于将组成的阀芯b移送至位于第二位112的阀体a,以使阀芯b插设于第三安装孔a3。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8、图19以及图20,竖直设置的阀体a移送至第一位111,第一安装孔a1竖直设置,第二安装孔a2和第三安装孔a3水平设置,其中,竖直设置的第一安装孔a1便于电磁阀c和螺母d装于阀体a;当竖直设置的阀体a翻转移动至第二位112时,第一安装孔a1变为水平设置,第二安装孔a2和第三安装孔a3均变为竖直设置,其中,竖直设置的第二安装孔a2和第三安装孔a3,便于微火螺栓e和阀芯b装于阀体a。
通过上述结构,机架100上设有的第一移装装置、翻转装置300、第二移装装置、第三移装装置以及第四移装装置600共同配合,以实现将阀芯b插设于第三安装孔a3,将电磁阀c插设于第一安装孔a1,将微火螺栓e插设于第二安装孔a2,将螺母d套设于阀体a以封闭敞口a11,其中,上述工作无人工的参与,因此,能够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
第一移装装置包括上阀体机构210、上电磁阀机构220以及上螺母机构230。
参照图7和图9,上阀体机构210设于机架100,上阀体机构210用于将阀体a移送至第一位111,上电磁阀机构220设于机架100,上电磁阀机构220用于将电磁阀c插设于位于第一位111的阀体a的第一安装孔a1,上螺母机构230设于机架100,上螺母机构230用于将螺母d套设于位于第一位111的阀体a以封闭敞口a11。
上阀体机构210包括第一线性模组211、第二线性模组212、第三线性模组213、第一夹取件214以及储阀体盘215。
参照图7,第一线性模组211设于机架100,储阀体盘215抵接于第一线性模组211的滑块,储阀体盘215储放有阀体a,第二线性模组212设于机架100,第三线性模组213设于第二线性模组212的滑块,第一夹取件214设于第三线性模组213的滑块。其中,第一夹取件214为气动夹爪等;第三线性模组213驱使第一夹取件214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线性模组211和第二线性模组212分别驱使储阀体盘215和第三线性模组213沿水平方向移动,储阀体盘215和第三线性模组213移动的方向垂直。
第一线性模组211、第二线性模组212以及第三线性模组213共同配合,以使第一夹取件214将储阀体盘215上的阀体a夹取移送至第一位111。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储盘机构,至少两个储阀体盘215堆叠于储盘机构,储盘机构用于将空的储阀体盘215移离第一线性模组211的滑块,且将对应的有阀体a的储阀体盘215放置于第一线性模组211的滑块。
储盘机构包括支承组件216和两个升降组件217。支承组件216包括两个第三驱动件216A和两个夹板216B,第三驱动件216A设于机架100,夹板216B与对应的第三驱动件216A的输出端连接,两个夹板216B用于夹持堆叠的至少两个储阀体盘215中最下方的储阀体盘215。升降组件217包括升降架217A和第四驱动件217B,升降架217A可滑动地设于机架100,第四驱动件217B设于机架100,第四驱动件217B的输出端与升降架217A连接。其中,第三驱动件216A设置为推杆等;第四驱动件217B设置为推杆等。
参照图7,其中一个升降组件217和支承组件216均设于第一线性模组211的一端,另一个升降组件217设于第一线性模组211的另一端。
当载有空的储阀体盘215的第一线性模组211的滑块移动至另一个升降组件217处时,第四驱动件217B驱使升降架217A上升,上升的升降架217A抬起空的储阀体盘215,以使空的储阀体盘215移离第一线性模组211的滑块。
当第一线性模组211的滑块移动至其中一个升降组件217处时,第四驱动件217B驱使升降架217A上升至夹板216B的下方,第三驱动件216A驱使夹板216沿远离储阀体盘215的方向移动,使堆叠的至少两个储阀体盘215落至升降架217A,第四驱动件217B驱使升降架217A下降至预设位置,第三驱动件216A驱使夹板216沿靠近储阀体盘215的方向移动,使两个夹板216重新夹持上一储阀体盘215,第四驱动件217B驱使升降架217A继续下降至使储阀体盘215放置于第一线性模组211的滑块。
上电磁阀机构220与上述上阀体机构210的结构一致,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上螺母机构230包括第四线性模组231、第五驱动件232、第二夹取件233、第一分料组件234以及振动盘(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分料组件234包括进料板234A、分料板234B以及第六驱动件234C。
参照图9,振动盘设于机架100,进料板234A设于机架100,进料板234A设有进料槽234A1,进料槽234A1具有第一进口,第六驱动件234C设于机架100,分料板234B设于第六驱动件234C的滑块,分料板234B设有分料槽234B1,分料槽234B1具有第二进口,分料槽234B1能够通过第二进口与进料槽234A1连通,进料槽234A1和分料槽234B1均与单个螺母d配合,振动盘的输料端与第一进口连通,第四线性模组231设于机架100,第五驱动件232设于第四线性模组231的滑块,第五驱动件232的输出端与第二夹取件233连接。其中,第五驱动件232为推杆等;第二夹取件233为气动夹爪等;第六驱动件234C为滑台气缸等。
上螺母机构230的工作过程为:1、第六驱动件234C驱使分料板234B移动至使第二进口和进料槽234A1连通,振动盘将螺母d经第一进口、进料槽234A1以及第二进口输送至分料槽234B1,第六驱动件234C驱使分料板234B移动至使进料板234A封闭第二进口,分料板234B带走单个螺母d;2、第二夹取件233夹取分料板234B带走的单个螺母d,第五驱动件232驱使第二夹取件233上升,第四线性模组231驱使第五驱动件232移动,以使夹持的螺母d移动至位于第一位111的阀体a的上方,第五驱动件232驱使第二夹取件233下降,以使夹持的螺母d套设于阀体a,第二夹取件233解除对螺母d夹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螺母d可与阀体a螺纹连接,还包括第一拧装机构710,第一拧装机构710设于机架100,螺母d套设于位于第一位111的阀体a时,第一拧装机构710用于将螺母d拧紧于阀体a。
第一拧装机构710包括移取组件711、受台712、第五线性模组713、第六线性模组714以及第一拧装件715。其中,移取组件711包括第七线性模组711A、第三夹取件711B以及第七驱动件711C。
参照图10,第七线性模组711A设于机架100,第七驱动件711C设于第七线性模组711A的滑块,第七驱动件711C的输出端与第三夹取件711B连接,第五线性模组713设于机架100,受台712设于第五线性模组713的滑块,第六线性模组714设于机架100,第一拧装件715与第六线性模组714的滑块连接。其中,第七驱动件711C为推杆等;第一拧装件715为装有拧装头的电机。
第一拧装机构710的工作过程为:1、第三夹取件711B夹持套设有螺母d的阀体a,第七驱动件711C驱使第三夹取件711B上升,第七线性模组711A驱使第三夹取件711B移动,以将夹取的阀体a移送至受台712的上方,第七驱动件711C驱使第三夹取件711B下降,第三夹取件711B解除对阀体a的夹持,以使阀体a落入受台712,第五线性模组713驱使受台712移动,以使阀体a移动至第一拧装件715的下方,第六线性模组714驱使第一拧装件715下移至套设于螺母d,第一拧装件715驱使螺母d相对阀体a转动,以将螺母a拧紧于阀体a;2、待螺母a拧紧于阀体a后,第六线性模组714、第五线性模组713、第七驱动件711C、第七线性模组711A以及第三夹取件711B共同配合,以将拧紧有螺母a的阀体a移送回第一位111。
翻转装置300包括安装架310、夹取翻转机构320以及第一驱动件330。
参照图11,安装架310可滑动地设于机架100,夹取翻转机构320设于安装架310,夹取翻转机构320用于夹取位于第一位111的竖直的阀体a,且用于将夹取的阀体a翻转至水平状态,第一驱动件330设于机架100,第一驱动件330的输出端与安装架310连接,第一驱动件330用于驱使安装架310移动,以使经夹取翻转机构320夹持的水平的阀体a移送至第二位112。
夹取翻转机构320包括第八线性模组321、第八驱动件322以及第四夹取件323。
参照图11,第八线性模组321设于安装架310,第八驱动件322设于第八线性模组321的滑块,第八驱动件322的输出端与第四夹取件323连接。其中,第八驱动件322为电机等;第四夹取件323为气动夹爪等;第一驱动件330为推杆等。
翻转装置300的工作过程为:第四夹取件323夹取位于第一位111的竖直的阀体a,第八线性模组321驱使夹取的阀体a上升,第八驱动件322驱使夹取的阀体a翻转至水平位置,第一驱动件330驱使安装架310移动,以使夹取的水平的阀体a移动至第二位112的上方,第八线性模组321驱使夹取的阀体a下降,第四夹取件323解除夹持状态,以使水平的阀体a落入第二位112。
第二移装装置包括上台机构410和上阀机构420。
上台机构410设于机架100,上台机构410用于将微火螺栓e移送至第三位113,上阀机构420设于机架100,上阀机构420用于将位于第三位113的微火螺栓e插设于位于第二位112的阀体a的第二安装孔a2。
上台机构410包括第九线性模组411、第二分料组件412、第五夹取件413以及振动盘(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二分料组件412的结构与第一分料组件234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第五夹取件413为气动夹爪等。
参照图8,第九线性模组411设于机架100,第五夹取件413设于第九线性模组411的滑块,第二分料组件412设于机架,振动盘的输出端与第二分料组件412的第一进口连通,第二分料组件412的进料槽和分料槽均与单个微火螺栓e配合。
上台机构410的工作过程为:第五夹取件413夹取经第二分料组件412分离出的单个微火螺栓e,第九线性模组411驱使第五夹取件413移动,以使被夹持的微火螺栓e移动至第三位113的上方,第五夹取件413解除对微火螺栓e的夹持状态,微火螺栓e落至第三位113。
上阀机构420包括第十线性模组421、第九驱动件422以及第六夹取件423。
参照图12,第十线性模组421设于机架100,第九驱动件422设于第十线性模组421的滑块,第九驱动件422的输出端与第六夹取件423连接。其中,第九驱动件422为推杆等;第六夹取件423为气动夹爪等。
上阀机构420的工作过程为:第六夹取件423夹取位于第三位113的微火螺栓e,第九驱动件422驱使夹持的微火螺栓e上升,第十线性模组421驱使第九驱动件422移动,以将夹持的微火螺栓e移动至位于第二位112的阀体a的第二安装孔a2上方,第九驱动件422驱使夹持的微火螺栓e插设于第二安装孔a2。
在本实施例中,微火螺栓e可与阀体a螺纹连接,还包括第二拧装机构720,第二拧装机构720设于机架100,微火螺栓e插设于第二安装孔a2时,第二拧装机构720用于将微火螺栓e拧紧于阀体a。
第二拧装机构720包括第十驱动件721和第二拧装件722。其中,第二拧装件722为带有拧装头的电机;第十驱动件721为推杆等。
参照图13,第十驱动件721设于机架100,第十驱动件721的输出端与第二拧装件722连接。
第二拧装机构720的工作过程为:第十驱动件721驱使第二拧装件722移动至使其拧装头插设于微火螺栓e,第二拧装件722驱使拧转头转动,以带动微火螺栓e相对阀体a转动,使微火螺栓e拧紧于阀体a。
第三移装装置包括上阀芯壳机构510、上垫圈机构520、上垫片机构530、上弹簧机构540以及上阀杆机构550。
上阀芯壳机构510设于机架100,上阀芯壳机构510用于将阀芯壳b1移送至第四位114,上垫圈机构520设于机架100,上垫圈机构520用于将垫圈b2移送至位于第四位114的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上垫片机构530设于机架100,上垫片机构530用于将垫片b3移送至位于第四位114的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上弹簧机构540设于机架100,上弹簧机构540用于将弹簧b4移送至第五位115,上阀杆机构550设于机架100,上阀杆机构550用于将阀杆b5移送至第五位115以使阀杆b5插设于弹簧b4,且用于将插设有阀杆b5的弹簧b4移送至位于第四位114的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以使阀杆b5沿靠近阀芯壳b1的轴向依次地插设弹簧b4、垫片b3、垫圈b2以及阀芯壳b1组成阀芯b。
上阀芯壳机构510包括第十一线性模组511、储料盘512、第十二线性模组513、第十一驱动件514以及第七夹取件515。其中,第十一驱动件514为推杆等;第七夹取件515为气动夹爪等。
参照图2,储料盘512设于机架100,储料盘512用于储放阀芯壳b1,第十一线性模组511设于机架100,第十二线性模组513设于第十一线性模组511的滑块,第十一驱动件514设于第十二线性模组513的滑块,第十一驱动件514的输出端与第七夹取件515连接。
第七夹取件515用于夹取储料盘512上的阀芯壳b1,且在第十一线性模组511、第十二线性模组513以及第十一驱动件514的共同作用下将夹取的阀芯壳b1移送至第四位114。
上垫圈机构520包括第十二驱动件521、第一连接板522、第十三驱动件523、第十四驱动件524、第三分料组件525以及振动盘(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三分料组件525与第一分料组件234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第十二驱动件521为推杆等;第十三驱动件523为推杆等;第十四驱动件524为推杆等。
参照图3、图4以及图5,第一连接板522可滑动地设于机架100,第十二驱动件521设于机架100,第十二驱动件521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板522连接,第十三驱动件523设于第一连接板522,第十三驱动件523的输出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设有分离板段,第十四驱动件524设于安装板,第十四驱动件524的输出端设有取圈轴,取圈轴可上下滑动地穿设于分离板段。
上垫圈机构520的工作过程为:第三分料组件525分离出由振动盘输送给的单个垫圈b2,第十三驱动件523驱使第十四驱动件524整体下移,以使取圈轴下移至插设于垫圈b2,第十三驱动件523驱使第十四驱动件524整体上移,垫圈b2套设于取圈轴跟随上移,第十二驱动件521驱使套设有垫圈b2的取圈轴移动,以使套设有垫圈b2的取圈轴移动至位于第四位114的阀芯壳b1上方,第十四驱动件524驱使取圈轴上移至使分离板段顶推垫圈b2作相对取圈轴的移动,垫圈b2脱离至位于第四位114的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
上垫片机构530包括第二连接板531、第十五驱动件532、第十六驱动件533、吸附件534、第四分料组件535、滑动板536以及振动盘(图中未示出)。其中,第十五驱动件532为推杆等;第十六驱动件533为推杆等;吸附件534为电磁铁等;第四分料组件535与第一分料组件234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重复叙述。
参照图6,第二连接板531可滑动地设于机架100,第十五驱动件532设于机架100,第十五驱动件532的输出端与第二连接板531,滑动板536可滑动地设于第二连接板531,第十六驱动件533设于第二连接板531,第十六驱动件533的输出端与滑动板536连接,吸附件534设于滑动板536。
上垫片机构530的工作过程为:第四分料组件535分离出由振动盘输送给的单个垫片b3,吸附件534吸取垫片b3,且在第十五驱动件532和第十六驱动件533的配合下,将吸取的垫片b3移送至位于第四位114的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垫片b3位于垫圈b2的上方。
上弹簧机构540包括第十七驱动件541、储料盒542、两个第十八驱动件543以及两个伸缩杆544。其中,第十七驱动件541为滑台气缸等;第十八驱动件543为推杆等。
参照图14,储料盒542设于第十七驱动件541的滑台,储料盒542设有供弹簧b4储放的储放通道,至少两个弹簧b4沿上下方向叠放于储放通道,伸缩杆544可滑动地穿设于储料盒542,两个伸缩杆544沿上下方向并排设置,第十八驱动件543设于第十七驱动件541的滑台,第十八驱动件543的输出端与对应的伸缩杆544连接,两个第十八驱动件543用于驱使两个伸缩杆544移动至与储放盒542共同夹持位于储放通道最下方的两个弹簧b4。
上弹簧机构540的工作过程为第十七驱动件541驱使其滑台下移,使储放通道的出口靠近于第五位115的上方,位于下方的伸缩杆544在与其对应连接的第十八驱动件543的驱动作用下作远离储放盒542的滑动动作,以使位于储放通道最下方的弹簧b4落入第五位115。
上阀杆机构550包括第十三线性模组551、第十四线性模组552、第八夹取件553、第五分料组件554以及振动盘(图中未示出)。其中,第八夹取件553为气动夹爪等;
参照图15,第五分料组件554包括第十九驱动件554A、进料件554B以及第二十驱动件554C,第十九驱动件554A设于机架100,第十九驱动件554A的滑台设有分料件,分料件设有分料槽腔,分料槽腔具有第三进口,第二十驱动件554C设于机架100,第二十驱动件554C的输出端与进料件554B连接,进料件554B设有进料槽腔,进料槽腔能够通过第三进口与分料槽腔连通,进料槽腔具有与振动盘的输料口连通的第四进口。其中,第十九驱动件554A为滑台气缸等;第二十驱动件554C为推杆等。
参照图15,第十三线性模组551设于机架100,第十四线性模组552设于第十三线性模组551的滑块,第八夹取件553设于第十四线性模组552的滑块。
上阀杆机构550的工作过程为:1、振动盘将单个阀杆b5经第四进口、进料槽腔以及第三进口输送进分料槽腔,第十九驱动件554A驱使分料件移动,以使进料件554B相对移动至封闭第三进口,第二十驱动件554C驱使进料件554B上移顶推位于分料槽腔的阀杆b5,以使阀杆b5部分露出分料槽腔;2、第八夹取件553夹取阀杆b5露出的部分,在第十三线性模组551和第十四线性模组552的作用下,夹取的阀杆b5移送至第五位115并插设于位于第五位115的弹簧b4上;3、第八夹取件553重新夹取弹簧b4与阀杆b5,且在第十三线性模组551和第十四线性模组552的作用下,使夹取的弹簧b4与阀杆b5一同移送至位于第四位114的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且使阀杆b5沿靠近阀芯壳b1的轴向依次地插设弹簧b4、垫片b3、垫圈b2以及阀芯壳b1组成阀芯b。
第四移装装置600包括第二驱动件610和夹取机构620。
第二驱动件610设于机架100,第二驱动件610具有滑动的滑块,夹取机构620设于滑块,夹取机构620用于夹取位于载台110上的阀芯b,第二驱动件610用于驱使滑块移动,以使经夹取机构620夹持的阀芯b插设于第三安装孔a3。其中,第二驱动件610为线性模组;
夹取机构620包括第十五线性模组621和第九夹取件622。其中,第九夹取件622为气动夹爪等。
参照图16,第二驱动件610设于机架100,第十五线性模组621设于第二驱动件610的滑块,第九夹取件622设于第十五线性模组621的滑块。
第四移装装置600的工作过程为:第九夹取件622夹取位于第四位114的阀芯b,在第二驱动件610和第十五线性模组621的共同作用下,夹取的阀芯b移送并插设于位于第二位112的阀体a的第三安装孔a3。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装置800,驱动装置800设于机架100,载台110可滑动地设于机架100,驱动装置800与载台110连接,驱动装置800用于驱使载台110移动至对应的位置,第一移装装置、翻转装置300、第二移装装置、第三移装装置以及第四移装装置600均沿载台110的移动方向设置。
第一移装装置、翻转装置300、第二移装装置、第三移装装置以及第四移装装置600均沿载台110的移动方向设置。具体的,参照图17,上阀芯壳机构510、上垫圈机构520、上垫片机构530、上阀体机构210、上台机构410、上电磁阀机构220、上螺母机构230、第一拧装机构710、翻转装置300、上阀机构420、第二拧装机构720、上弹簧机构540、上阀杆机构550以及第四移装装置600沿载台110的移动方向顺次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上阀芯壳机构510、上垫圈机构520、上垫片机构530、上阀体机构210、上台机构410、上电磁阀机构220、上螺母机构230、第一拧装机构710、翻转装置300、上阀机构420、第二拧装机构720、上弹簧机构540、上阀杆机构550以及第四移装装置600分别对移动至其对应位置的载台110工作。
参照图1,机架100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条,载台110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滑条上。
驱动装置800包括两个输送带机构810和两个转移机构820。
参照图1,输送带机构810设于机架100,转移机构820设于机架100,两个转移机构820分设于滑条的两端,输送带机构810与对应的载台110连接,输送带机构810用于驱使载台110沿对应的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转移机构820用于驱使载台110从其中一个输送带机构810移送至另一个输送带机构810上。
输送带机构810包括输送带、第二十一驱动件以及两个转轮,两个转轮可转动地设于机架100,输送带套设于两个转轮,输送带用于与载台110连接,第二十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轮连接,第二十一驱动件用于驱使其中一个转轮转动,以带动输送带运转。其中,第二十一驱动件为电机等。
转移机构820包括转移台和第十六线性模组,第十六线性模组设于机架,转移台设于第十六线性模组的滑台,当输送带运转将对应的载台110带动至脱离滑条的端部时,载台110移动至转移台上,第十六线性模组驱使转移台移动,以将转移台上的载台110移动至另一输送带机构810的输送带上,另一输送带机构810的输送带再带动载台110重新滑动于对应的滑条上。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装置900,定位装置900设于机架100,定位装置900用于与载台110连接,以使载台110固定于对应的位置。
参照图1和图18,载台110设有锁定孔,定位装置900包括锁定件910和第二十二驱动件920,锁定件910可滑动地设于机架100,锁定件910设有与锁定孔对应的锁定头,第二十二驱动件920设于机架100,第二十二驱动件920的输出端与锁定件910连接,第二十二驱动件920用于驱使锁定件910的锁定头插设于锁定孔,以将载台110固定于对应的位置。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和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组阀生产线,用于将垫圈(b2)、垫片(b3)、弹簧(b4)以及阀杆(b5)装于阀芯壳(b1)的安装槽(b11)以组装成阀芯(b),且用于将所述阀芯(b)、电磁阀(c)、螺母(d)以及微火螺栓(e)装于阀体(a),所述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设有载台(110),所述机架(100)上设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滑条,所述载台(110)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滑条上;
第一移装装置,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一移装装置用于将竖直设置的所述阀体(a)移送至所述载台(110),且将所述电磁阀(c)插设于第一安装孔(a1),将所述螺母(d)套设于所述阀体(a);
翻转装置(30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翻转装置(300)用于移动翻转所述载台(110)上装有所述电磁阀(c)和所述螺母(d)的所述阀体(a),以使所述阀体(a)水平设于所述载台(110);
第二移装装置,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二移装装置用于将所述微火螺栓(e)移送至水平设置的所述阀体(a),以使所述微火螺栓(e)插设于第二安装孔(a2);
第三移装装置,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三移装装置用于将所述阀芯壳(b1)移送至所述载台(110),且将所述垫圈(b2)、所述垫片(b3)、所述弹簧(b4)以及所述阀杆(b5)移送至位于所述载台(110)上的所述阀芯壳(b1)的所述安装槽(b11),以使所述阀杆(b5)沿靠近所述阀芯壳(b1)的轴向依次地插设所述弹簧(b4)、所述垫片(b3)、所述垫圈(b2)以及所述阀芯壳(b1)组成所述阀芯(b);
第四移装装置(60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四移装装置(600)用于将组成的所述阀芯(b)移送至水平设置的所述阀体(a),以使所述阀芯(b)插设于第三安装孔(a3);
还包括驱动装置(800),所述驱动装置(80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驱动装置(800)与所述载台(110)连接,所述驱动装置(800)用于驱使所述载台(110)移动至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移装装置、所述翻转装置(300)、所述第二移装装置、所述第三移装装置以及所述第四移装装置(600)均沿所述载台(110)的移动方向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800)包括两个输送带机构(810)和两个转移机构(820),所述输送带机构(81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输送带机构(810)位于对应的所述滑条的一侧,所述转移机构(820)设于所述机架(100),两个所述转移机构(820)分设于所述滑条的两端,所述输送带机构(810)与对应的所述载台(110)连接,所述输送带机构(810)用于驱使所述载台(110)沿对应的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转移机构(820)用于驱使所述载台(110)从其中一个所述输送带机构(810)移送至另一个所述输送带机构(810)上;
所述输送带机构(810)包括输送带、第二十一驱动件以及两个转轮,两个所述转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输送带套设于两个所述转轮,所述输送带的带面设有第一齿部,所述载台(110)的底部设有第二齿部,所述输送带用于承托所述载台(110)使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啮合,所述第二十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轮连接,所述第二十一驱动件用于驱使其中一个所述转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输送带运转,从而带动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载台(110)沿对应的所述滑条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转移机构(820)包括转移台和第十六线性模组,所述第十六线性模组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转移台设于所述第十六线性模组的滑台,当所述输送带运转将对应的所述载台(110)带动至脱离所述滑条的端部时,所述转移台接收脱离的所述载台(110),所述载台(110)移动至所述转移台上,所述第十六线性模组驱使所述转移台移动,以将所述转移台上的所述载台(110)移动至另一所述输送带机构(810)的输送带上,
其中,两个所述输送带机构(810)和两个所述转移机构(820)共同配合以能够驱使所述载台(110)沿一矩形路径循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装装置包括:
上阀体机构(21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阀体机构(210)用于将所述阀体(a)移送至所述载台(110);
上电磁阀机构(22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电磁阀机构(220)用于将所述电磁阀(c)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a1);
上螺母机构(23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螺母机构(230)用于将所述螺母(d)套设于所述阀体(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拧装机构(710),所述第一拧装机构(71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螺母(d)能够与所述阀体(a)螺纹连接,所述螺母(d)套设于所述阀体(a)时,所述第一拧装机构(710)用于将所述螺母(d)拧紧于所述阀体(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移装装置包括:
上台机构(41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台机构(410)用于将所述微火螺栓(e)移送至所述载台(110);
上阀机构(42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阀机构(420)用于将位于所述载台(110)的所述微火螺栓(e)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a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拧装机构(720),所述第二拧装机构(72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微火螺栓(e)能够与所述阀体(a)螺纹连接,所述微火螺栓(e)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a2)时,所述第二拧装机构(720)用于将所述微火螺栓(e)拧紧于所述阀体(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移装装置包括:
上阀芯壳机构(51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阀芯壳机构(510)用于将所述阀芯壳(b1)移送至所述载台(110);
上垫圈机构(52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垫圈机构(520)用于将所述垫圈(b2)移送至所述安装槽(b11);
上垫片机构(53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垫片机构(530)用于将所述垫片(b3)移送至所述安装槽(b11);
上弹簧机构(54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弹簧机构(540)用于将所述弹簧(b4)移送至所述载台(110);
上阀杆机构(55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上阀杆机构(550)用于将所述阀杆(b5)移送至所述载台(110)以使所述阀杆(b5)插设于所述弹簧(b4),且用于将插设有所述阀杆(b5)的所述弹簧(b4)移送至所述安装槽(b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位装置(900),所述定位装置(90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定位装置(900)用于与所述载台(110)连接,以使所述载台(110)固定于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装置(300)包括:
安装架(310),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机架(100);
夹取翻转机构(320),设于所述安装架(310),所述夹取翻转机构(320)用于夹取位于所述载台(110)上的竖直的所述阀体(a),且用于将夹取的所述阀体(a)翻转至水平状态;
第一驱动件(33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一驱动件(330)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架(31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30)用于驱使所述安装架(310)移动,以使经所述夹取翻转机构(320)夹持的水平的所述阀体(a)移送至所述载台(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阀生产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移装装置(600)包括:
第二驱动件(610),设于所述机架(100),所述第二驱动件(610)具有滑动的滑块;
夹取机构(620),设于所述滑块,所述夹取机构(620)用于夹取位于所述载台(110)上的所述阀芯(b),所述第二驱动件(610)用于驱使所述滑块移动,以使经所述夹取机构(620)夹持的所述阀芯(b)插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a3)。
CN202111199829.5A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组阀生产线 Active CN113953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9829.5A CN113953819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组阀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9829.5A CN113953819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组阀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3819A CN113953819A (zh) 2022-01-21
CN113953819B true CN113953819B (zh) 2023-04-14

Family

ID=79463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9829.5A Active CN113953819B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组阀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5381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58149U (zh) * 2014-12-12 2015-05-27 宁波千手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熄火保护阀
CN108015536B (zh) * 2017-10-25 2023-11-03 湖北启恒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角阀全自动装配机
CN108544241A (zh) * 2018-06-25 2018-09-18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丝杆阀的管口铆接及打磨一体机
CN108772699B (zh) * 2018-08-14 2023-10-27 福建瑞德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阀芯自动装配线
CN109664101A (zh) * 2019-01-11 2019-04-23 宁波京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阀门装配机
CN213289371U (zh) * 2020-07-27 2021-05-28 台州市航工机床有限公司 一种阀芯套橡胶圈的生产线
CN112621217B (zh) * 2021-01-04 2022-02-22 浙江中德自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球阀高效组装生产线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53819A (zh)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3819B (zh) 一种组阀生产线
CN115366778B (zh) 一种大件货物运输用固定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2605648B (zh) 一种电机部件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及其生产装配方法
CN112670590B (zh) 一种18650电池包pack自动化生产线
CN108766749A (zh) 一种磁盒组装涂胶机
CN111747130B (zh) 搬盘单元及应用其的电子元件作业设备
CN2865214Y (zh) 表面安装机
CN215870166U (zh) 三孔插座自动装配系统
CN115180214A (zh) 玻璃制品自动装盒设备及装盒方法
CN210364603U (zh) 一种纸托吸附装置
CN114701683B (zh) 自动牙签灌装机
CN213261150U (zh) 一种多规格螺母组装一体机
CN113911484B (zh) 一种刀片自动装盒设备
CN112357245B (zh) 一种全自动装框机的自动放隔条装置
CN211729236U (zh) 一种单电机控制的多功能夹具
CN209922421U (zh) 叠片机
CN209777674U (zh) 一种玻璃的加工夹取装置
CN11324573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12623323A (zh) 一种全自动化牙签灌装包装设备
JP3617872B2 (ja) ポットトレー充填装置
CN109638605A (zh) 一种用于电热水器的插头总成自动组装设备
CN1076576C (zh) 集成电路块直线排列/供给装置
CN221026385U (zh) 阳极上下料装置
CN219325981U (zh) 落盘机构及分饭机
CN212089260U (zh) 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