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7832A -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7832A
CN113927832A CN202111145625.3A CN202111145625A CN113927832A CN 113927832 A CN113927832 A CN 113927832A CN 202111145625 A CN202111145625 A CN 202111145625A CN 113927832 A CN113927832 A CN 113927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block
injection molding
spoiler
part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56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奚小卫
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Daoda Auto Decor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Daoda Auto Decor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Daoda Auto Decor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Daoda Auto Decor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56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78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7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78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1701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using a particular environment during moulding, e.g. moisture-free or dust-fre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25Preventing defects on the moulded article, e.g. weld lines, shrinkage marks
    • B29C2045/0034Mould parting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包括型腔弹块和定模,所述型腔弹块正面一端的中部设置有振动组件,所述型腔弹块正面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型腔弹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拉锁,所述型腔弹块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氮气弹簧,所述定模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注塑腔体;本发明通过型腔弹块、限位块、导向槽、导向块、氮气弹簧、拉锁、注塑腔体、定模、镶块A、热嘴、进胶口和镶块B之间的互相配合,从而改进了常规的分型线的位置结构,在没有增加模具和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外观质量,提高合格率,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后期打磨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后期喷涂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扰流板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分析,我们知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这种阻力可分为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3个方面的作用力,并且空气阻力与车速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在时速l20km的升力,是时速60km的4倍,是时速40km的9倍,因此车速越快,空气阻力就越大,为了减少空气阻力的作用,在车辆尾部的顶部设置有扰流板。
当前的扰流板大多采用注塑工艺进行生产,并且扰流板模具均采用外分型,分型线需要手工打磨后喷漆,而现有的分型线的位置位于扰流板正面的底部,并且外观分型线要求断差0.05之内,否则影响喷漆效果,而竖向分型的扰流板因注塑的侧向压力太大,模具容易变形,导致需要打磨区域范围大,打磨时间长,且手工打磨很难保证产品外观一致性,品质不稳定,导致合格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同时现有的模具结构稳定,在实际注塑时,注塑腔体的内部会产生气泡,影响注塑磨具的成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扰流板在进行生产时,其分型线位置断差无法长时间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增加了后期打磨的劳动工序,并且手工打磨无法完全保证打磨标准一致,同时注塑过程中其内部容易出现气泡,导致其内部的注塑液体被气泡挤压,无法成型的相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包括型腔弹块和定模,所述型腔弹块正面一端的中部设置有振动组件,所述型腔弹块正面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型腔弹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拉锁,所述型腔弹块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氮气弹簧,所述定模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注塑腔体,所述定模靠近注塑腔体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回形冷却管,所述定模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阀组件,所述回形冷却管的顶部与控制阀组件互相连通,所述回形冷却管的底部延伸至定模的外部并设置有连接法兰A,所述定模的底部设置有热嘴,所述热嘴与定模之间设置有进胶口,所述进胶口的一端与注塑腔体互相连通,所述进胶口顶部靠近注塑腔体的位置处设置有镶块B,所述注塑腔体内部的注入设置有扰流板主体,所述型腔弹块顶部靠近定模的一侧设置有镶块A。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圆球、连接法兰B、进水管、过度仓和弹簧A,所述定模顶部的内部设置有过度仓,所述过度仓的内部设置有弹簧A,所述弹簧A的一端设置有圆球,所述定模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延伸至过度仓内部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定模外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B。
优选的,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滑槽、振动块、滑块、弹性钢片、弹簧B、安装仓和滑杆,所述型腔弹块正面一端的中部设置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内部的两侧共同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对称套设有两组振动块,两组所述振动块互相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弹性钢片,所述振动块互相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弹簧B,且弹簧B套设于滑杆的外侧,所述安装仓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振动块两端互相连接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扰流板主体背面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分型线,且分型线与镶块B的底部互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过度仓内部靠近圆球的外侧设置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与圆球互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导向块嵌入导向槽的内部并通过螺栓与安装通孔互相配合进行安装,所述导向块外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螺栓。
优选的,所述拉锁的底部嵌入型腔弹块的内部,所述拉锁顶部的输出端与定模的侧面互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进胶口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进胶口的底部与热嘴互相连通,且热嘴的底部与型腔弹块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块内部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内侧涂有润滑油,所述振动块的正面一端设置有手拉环,且手拉环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的成型工艺如下:
步骤一:首先,通过限位块对型腔弹块进行限位,进而将导向块嵌入导向槽的内部,并通过螺栓将导向块与导向槽进行连接,通过导向块外侧设置有连接螺栓与外接动力源进行连接,从而为型腔弹块提供位移的动力,此时通过带动型腔弹块位移靠近定模的位置处,进而通过拉锁将型腔弹块和定模进行固定安装,此时将热嘴与进胶口进行连通,进而使得进胶口与注塑腔体互相连通,进一步的通过将外接水源与连接法兰B互相连通,进而通过进水管的输送至过度仓的内部,挤压圆球压缩弹簧A进行收缩,进而通过过度仓进入回形冷却管的内部,通过回形冷却管位于定模的内部,从而通过热传导的作用下对定模进行降温;
步骤二:当进行注塑时,此时通过热嘴将注塑液体通过进胶口;注入注塑腔体的内部,进而在注塑的过程中,会产生型腔内侧向压力,从而使得定模与型腔弹块之间位于镶块B的位置处出现间隙,从而产生分型线,通过型腔弹块顶部对注塑腔体底部的支撑,从而使得分型线位于扰流板主体背面一端的顶部,随着注塑的进行,注塑液进入注塑腔体的内部将注塑腔体内部的气体不断挤压排出,此时有一部分气体进入注塑液内部,进而拉动振动块带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同时压缩两组滑杆进行收缩,通过滑杆的收缩产生反弹力,进而松开振动块,使其在滑杆反弹力的作用下互相靠近,从而使得两组弹性钢片互相撞击并且会产生振动,通过型腔弹块的传递进而对注塑腔体内部的注塑液体进行振动,进而使其内部的气泡随着振动的作用下排出液体内部,从而减少其内部空心的可能性,随着注塑的完成,进而在回形冷却管的加速冷却后,进行脱模,从而保证其正面一端的平整度,避免了打磨的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型腔弹块、限位块、导向槽、导向块、氮气弹簧、拉锁、注塑腔体、定模、镶块A、热嘴、进胶口和镶块B之间的互相配合,从而改进了常规的分型线的位置结构,在没有增加模具和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外观质量,提高合格率,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减少了后期打磨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后期喷涂提供了便利。
2、本发明通过滑槽、振动块、滑块、弹性钢片、弹簧B、安装仓和滑杆之间的互相配合,从而通过振动实现了对注塑腔体注塑液体内部气泡的排出,从而减少了气泡占用注塑腔体内部的空间使得注塑成品无法成型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
3、本发明通过回形冷却管、圆球、连接法兰B、进水管、过度仓和弹簧A之间的互相配合,在提高了注塑降温效率的同时,也限制了水流的流通方向,避免了水流回流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的振动组件处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2的回形冷却管处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1的扰流板主体处结构侧视剖视图。
图中:1、型腔弹块;2、振动组件;3、限位块;4、导向槽;5、导向块;6、氮气弹簧;7、扰流板主体;8、拉锁;9、注塑腔体;10、回形冷却管;11、定模;12、镶块A;13、热嘴;14、进胶口;15、镶块B;16、圆球;17、连接法兰B;18、进水管;19、过度仓;20、弹簧A;21、分型线;201、滑槽;202、振动块;203、滑块;204、弹性钢片;205、弹簧B;206、安装仓;207、滑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包括型腔弹块1和定模11,型腔弹块1正面一端的中部设置有振动组件2,型腔弹块1正面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4,导向槽4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块5,通过设置有导向槽4和导向块5,使得型腔弹块1与外接动力源进行连接,从而为装置提供动力,方便进行脱模,型腔弹块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拉锁8,通过拉锁8实现了型腔弹块1和定模11的连接,型腔弹块1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氮气弹簧6,通过氮气弹簧6为装置提供支撑,定模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注塑腔体9,定模11靠近注塑腔体9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回形冷却管10,通过注塑腔体9进行注塑成型,并且通过回形冷却管10加速注塑腔体9内部注塑液体的冷却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定模1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阀组件,回形冷却管10的顶部与控制阀组件互相连通,回形冷却管10的底部延伸至定模11的外部并设置有连接法兰A,通过社会组有连接法兰A方便与外接水源互相连接,提高安装效率,定模11的底部设置有热嘴13,热嘴13与定模11之间设置有进胶口14,进胶口14的一端与注塑腔体9互相连通,进胶口14顶部靠近注塑腔体9的位置处设置有镶块B15,注塑腔体9内部的注入设置有扰流板主体7,型腔弹块1顶部靠近定模11的一侧设置有镶块A12。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控制阀组件包括圆球16、连接法兰B17、进水管18、过度仓19和弹簧A20,定模11顶部的内部设置有过度仓19,过度仓1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A20,弹簧A20的一端设置有圆球16,定模11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延伸至过度仓19内部的进水管18,进水管18位于定模11外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B17,保证了水流的单向流通,避免了反向位移的可能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振动组件2包括滑槽201、振动块202、滑块203、弹性钢片204、弹簧B205、安装仓206和滑杆207,型腔弹块1正面一端的中部设置有安装仓206,安装仓206内部的两侧共同设置有滑杆207,滑杆207的外侧对称套设有两组振动块202,两组振动块202互相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弹性钢片204,振动块202互相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弹簧B205,且弹簧B205套设于滑杆207的外侧,安装仓206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201,滑槽201的内部设置有与振动块202两端互相连接的滑块203,实现了振动除去注塑腔体9内部气泡的功能,提高成品的合格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扰流板主体7背面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分型线21,且分型线21与镶块B15的底部互相贴合,实现了位置的改进,减少了打磨的工序。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过度仓19内部靠近圆球16的外侧设置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与圆球16互相贴合,使得圆球16更加贴合过度仓19的内壁,防止水流反流的现象发生。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导向块5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导向块5嵌入导向槽4的内部并通过螺栓与安装通孔互相配合进行安装,导向块5外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螺栓,保证型腔弹块1位置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拉锁8的底部嵌入型腔弹块1的内部,拉锁8顶部的输出端与定模11的侧面互相贴合,保证型腔弹块1和定模11连接的紧密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进胶口14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进胶口14的底部与热嘴13互相连通,且热嘴13的底部与型腔弹块1之间固定连接,通过保温层避免了注塑液体冷却堵塞热嘴13和进胶口14的情况发生。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振动块202内部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内侧涂有润滑油,振动块202的正面一端设置有手拉环,且手拉环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通过通孔保证了振动块202的正常位移。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的成型工艺如下:
步骤一:首先,通过限位块3对型腔弹块1进行限位,进而将导向块5嵌入导向槽4的内部,并通过螺栓将导向块5与导向槽4进行连接,通过导向块5外侧设置有连接螺栓与外接动力源进行连接,从而为型腔弹块1提供位移的动力,此时通过带动型腔弹块1位移靠近定模11的位置处,进而通过拉锁8将型腔弹块1和定模11进行固定安装,此时将热嘴13与进胶口14进行连通,进而使得进胶口14与注塑腔体9互相连通,进一步的通过将外接水源与连接法兰B17互相连通,进而通过进水管18的输送至过度仓19的内部,挤压圆球16压缩弹簧A20进行收缩,进而通过过度仓19进入回形冷却管10的内部,通过回形冷却管10位于定模11的内部,从而通过热传导的作用下对定模11进行降温;
步骤二:当进行注塑时,此时通过热嘴13将注塑液体通过进胶口14;注入注塑腔体9的内部,进而在注塑的过程中,会产生型腔内侧向压力,从而使得定模11与型腔弹块1之间位于镶块B15的位置处出现间隙,从而产生分型线21,通过型腔弹块1顶部对注塑腔体9底部的支撑,从而使得分型线21位于扰流板主体7背面一端的顶部,随着注塑的进行,注塑液进入注塑腔体9的内部将注塑腔体9内部的气体不断挤压排出,此时有一部分气体进入注塑液内部,进而拉动振动块202带动滑块203在滑槽201的内部滑动,同时压缩两组滑杆207进行收缩,通过滑杆207的收缩产生反弹力,进而松开振动块202,使其在滑杆207反弹力的作用下互相靠近,从而使得两组弹性钢片204互相撞击并且会产生振动,通过型腔弹块1的传递进而对注塑腔体9内部的注塑液体进行振动,进而使其内部的气泡随着振动的作用下排出液体内部,从而减少其内部空心的可能性,随着注塑的完成,进而在回形冷却管10的加速冷却后,进行脱模,从而保证其正面一端的平整度,避免了打磨的需求;
实施例1:如图1和6所示,当装置在进行注塑时,此时注塑腔体9的内部存在气泡,容易融入注塑的液体内部,进而通过拉动振动块202在滑杆207外侧滑动,同时带动滑块203在滑槽201的内部滑动,通过振动块202挤压弹簧B205使得弹簧B205进行收缩,松开振动块202进而使其受到弹簧B205反弹力的作用下反向位移,从而使得两组弹性钢片204互相碰撞,从而产生振动,随着振动传递至注塑腔体9的内部,从而对其内部的气泡进行排出,减少了注塑腔体9内部的气泡影响成品的合格率。
实施例2:如图2、3和6所示,通过连接法兰B17与外接水管互相连接,外接水源通过进水管18进入过度仓19的内部,在水压的作用下挤压圆球16进行位移,从而压缩弹簧A20进行收缩,通过过度仓19的输送,将水源输送至回形冷却管10的内部,通过回形冷却管10与定模11的贴合,进而在热传导的作用下,使得热量通过回形冷却管10内部的水源带走,从而实现了对定模11加速降温的作用,提高了装置的冷却效率。
工作原理:通过改进传统模具结构,在定模11和型腔弹块1之间的互相配合下,从而使得扰流板在进行注塑成型后,其分型线位于成品的背面一端,避免产品打磨,减少人工成本,同时通过振动组件2内部各个零部件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振动去除气泡的功能,提高了成品的合格率,同时在定模11的内部增设有回形冷却管10,使得定模11的冷却时间减少,提高了冷却的效率,减少了生产周期。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包括型腔弹块(1)和定模(11),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弹块(1)正面一端的中部设置有振动组件(2),所述型腔弹块(1)正面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槽(4),所述导向槽(4)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块(5),所述型腔弹块(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拉锁(8),所述型腔弹块(1)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氮气弹簧(6),所述定模(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注塑腔体(9),所述定模(11)靠近注塑腔体(9)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回形冷却管(10),所述定模(1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阀组件,所述回形冷却管(10)的顶部与控制阀组件互相连通,所述回形冷却管(10)的底部延伸至定模(11)的外部并设置有连接法兰A,所述定模(11)的底部设置有热嘴(13),所述热嘴(13)与定模(11)之间设置有进胶口(14),所述进胶口(14)的一端与注塑腔体(9)互相连通,所述进胶口(14)顶部靠近注塑腔体(9)的位置处设置有镶块B(15),所述注塑腔体(9)内部的注入设置有扰流板主体(7),所述型腔弹块(1)顶部靠近定模(11)的一侧设置有镶块A(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圆球(16)、连接法兰B(17)、进水管(18)、过度仓(19)和弹簧A(20),所述定模(11)顶部的内部设置有过度仓(19),所述过度仓(19)的内部设置有弹簧A(20),所述弹簧A(20)的一端设置有圆球(16),所述定模(11)顶部的外侧设置有延伸至过度仓(19)内部的进水管(18),所述进水管(18)位于定模(11)外侧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B(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2)包括滑槽(201)、振动块(202)、滑块(203)、弹性钢片(204)、弹簧B(205)、安装仓(206)和滑杆(207),所述型腔弹块(1)正面一端的中部设置有安装仓(206),所述安装仓(206)内部的两侧共同设置有滑杆(207),所述滑杆(207)的外侧对称套设有两组振动块(202),两组所述振动块(202)互相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弹性钢片(204),所述振动块(202)互相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弹簧B(205),且弹簧B(205)套设于滑杆(207)的外侧,所述安装仓(206)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201),所述滑槽(201)的内部设置有与振动块(202)两端互相连接的滑块(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主体(7)背面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分型线(21),且分型线(21)与镶块B(15)的底部互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度仓(19)内部靠近圆球(16)的外侧设置有弧形凹槽,且弧形凹槽与圆球(16)互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5)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导向块(5)嵌入导向槽(4)的内部并通过螺栓与安装通孔互相配合进行安装,所述导向块(5)外侧的中部设置有连接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锁(8)的底部嵌入型腔弹块(1)的内部,所述拉锁(8)顶部的输出端与定模(11)的侧面互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口(14)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进胶口(14)的底部与热嘴(13)互相连通,且热嘴(13)的底部与型腔弹块(1)之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块(202)内部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内侧涂有润滑油,所述振动块(202)的正面一端设置有手拉环,且手拉环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首先,通过限位块(3)对型腔弹块(1)进行限位,进而将导向块(5)嵌入导向槽(4)的内部,并通过螺栓将导向块(5)与导向槽(4)进行连接,通过导向块(5)外侧设置有连接螺栓与外接动力源进行连接,从而为型腔弹块(1)提供位移的动力,此时通过带动型腔弹块(1)位移靠近定模(11)的位置处,进而通过拉锁(8)将型腔弹块(1)和定模(11)进行固定安装,此时将热嘴(13)与进胶口(14)进行连通,进而使得进胶口(14)与注塑腔体(9)互相连通,进一步的通过将外接水源与连接法兰B(17)互相连通,进而通过进水管(18)的输送至过度仓(19)的内部,挤压圆球(16)压缩弹簧A(20)进行收缩,进而通过过度仓(19)进入回形冷却管(10)的内部,通过回形冷却管(10)位于定模(11)的内部,从而通过热传导的作用下对定模(11)进行降温;
步骤二:当进行注塑时,此时通过热嘴(13)将注塑液体通过进胶口(14);注入注塑腔体(9)的内部,进而在注塑的过程中,会产生型腔内侧向压力,从而使得定模(11)与型腔弹块(1)之间位于镶块B(15)的位置处出现间隙,从而产生分型线(21),通过型腔弹块(1)顶部对注塑腔体(9)底部的支撑,从而使得分型线(21)位于扰流板主体(7)背面一端的顶部,随着注塑的进行,注塑液进入注塑腔体(9)的内部将注塑腔体(9)内部的气体不断挤压排出,此时有一部分气体进入注塑液内部,进而拉动振动块(202)带动滑块(203)在滑槽(201)的内部滑动,同时压缩两组滑杆(207)进行收缩,通过滑杆(207)的收缩产生反弹力,进而松开振动块(202),使其在滑杆(207)反弹力的作用下互相靠近,从而使得两组弹性钢片(204)互相撞击并且会产生振动,通过型腔弹块(1)的传递进而对注塑腔体(9)内部的注塑液体进行振动,进而使其内部的气泡随着振动的作用下排出液体内部,从而减少其内部空心的可能性,随着注塑的完成,进而在回形冷却管(10)的加速冷却后,进行脱模,从而保证其正面一端的平整度,避免了打磨的需求。
CN202111145625.3A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Pending CN1139278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5625.3A CN113927832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5625.3A CN113927832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7832A true CN113927832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7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5625.3A Pending CN113927832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783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8015Y (zh) * 2002-12-30 2004-05-26 毛廷辉 弹簧式单流阀
CN201366773Y (zh) * 2009-02-06 2009-12-23 陶氏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内分型保险杠塑料模具
CN101823320A (zh) * 2010-05-17 2010-09-08 合肥星通橡塑有限公司 模具
CN207578989U (zh) * 2017-12-15 2018-07-06 河池学院 一种汽车灯罩压铸模具
CN210477684U (zh) * 2019-08-05 2020-05-08 纽泰格(东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扰流板模具的抽芯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18015Y (zh) * 2002-12-30 2004-05-26 毛廷辉 弹簧式单流阀
CN201366773Y (zh) * 2009-02-06 2009-12-23 陶氏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内分型保险杠塑料模具
CN101823320A (zh) * 2010-05-17 2010-09-08 合肥星通橡塑有限公司 模具
CN207578989U (zh) * 2017-12-15 2018-07-06 河池学院 一种汽车灯罩压铸模具
CN210477684U (zh) * 2019-08-05 2020-05-08 纽泰格(东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扰流板模具的抽芯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2145U (zh) 一种用于多腔异型材定型的挤出成型机
CN217346430U (zh) 便于脱模的塑胶产品用注塑模具
CN216578954U (zh)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
CN113619013A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离心式自动成型模具
CN113927832A (zh) 一种扰流板分型线免打磨成型模具及成型工艺
CN111546556B (zh) 一种有机硅胶制品成型加工工艺
CN112519145A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纽扣注塑机
CN207749094U (zh) 一种成型效率高的肥皂模具
CN209207934U (zh) 防冲击可形变电动车前面板注塑模
CN210389976U (zh) 一种带有气囊的注塑模具
CN115366379A (zh) 一种塑料注塑机
CN213704397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易脱模装置
CN214872471U (zh) 具有双杆斜顶机构的汽车仪表板注塑模具
CN211279631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功能的注塑机
CN208290409U (zh) 一种前模弹板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6825829U (zh) 具有多点潜伏式浇口机构的塑料收纳箱盖体注塑模具
CN208410618U (zh) 一种成型效果好的注塑模具
CN208410554U (zh) 一种扣子成型模具
CN208930654U (zh) 防应力斜顶汽车空调支架模具
CN113954298B (zh) 一种注塑机用的切换式复合模具
CN220242277U (zh) 一种精密塑料齿轮成型用模具
CN219133149U (zh) 一种高精密插件注塑模具
CN112776309B (zh) 一种pet瓶坯模具的冷却机构
CN220630944U (zh) 一种凝胶糖果生产加工用成型装置
CN210969286U (zh) 一种建筑防水瓦片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