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9084A - 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9084A
CN113909084A CN202111098452.4A CN202111098452A CN113909084A CN 113909084 A CN113909084 A CN 113909084A CN 202111098452 A CN202111098452 A CN 202111098452A CN 113909084 A CN113909084 A CN 113909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motor
eccentric shaft
shaft
rotary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984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9084B (zh
Inventor
肖晓文
艾坤
王勇辉
朱强
师金龙
王潇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984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9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9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9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9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9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6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IN GENERAL
    • B06B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e.g. FOR PERFORMING MECHANICAL WORK IN GENERAL
    • B06B1/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 B06B1/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 B06B1/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f infrasonic, sonic, or ultrasonic frequency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energy operating with systems involv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 B06B1/167Orbital vibrators having masses being driven by planetary gearings, rotating cranks or the like
    • B06B1/168Rotary pendulum vib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33Disinteg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旋振荡机构,包括回转部件和驱动部件:回转部件包括回转台和偏心轴以及呈“井”字形且能限制回转台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往复水平晃动的回转装置;回转装置与回转台活动连接;偏心轴的一端与回转台固定连接,偏心轴的另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偏心轴,使连接在偏心轴上的回转台带动回转装置实现回旋振荡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振荡装置在电机与振荡板的连接处使用橡胶柱连接,橡胶柱连接处存在应力,该应力的存在会导致振荡板每次所停的位置不固定;将导致与之配合的结构件无法准确工作,进而造成设备故障,使用橡胶柱也会使振荡板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不利于样品的振荡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背景技术
核酸提取仪,是应用配套的核酸提取试剂来自动完成样本核酸的提取工作的仪器,核酸提取仪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的自动化的,一般称为自动液体工作站;另一类是小型自动核酸提取仪,利用封装好的配套试剂自动完成提取纯化过程。大型自动液体工作站因为设备成本高昂,运行成本高,适合一次提取几千个同一种类标本,所以真正得到应用的比较少;而小型自动化的仪器,因为仪器设备和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在疾病控制中心、临床疾病诊断、输血安全、法医学鉴定、环境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畜牧业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多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核酸提取仪在进行核酸提取时,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裂解,裂解过程是在样品中加入裂解液并通过机械运动及加热实现反应液的混匀及充分反应,从而使得细胞裂解,进而释放核酸,在裂解工序中通常使用振荡装置来完成反应液的混匀及充分反应。
目前,现有振荡装置通常在电机与振荡板的连接处使用橡胶柱进行连接。由于橡胶柱连接处存在应力,该应力的存在会导致振荡板每次所停的位置不固定;如果振荡板每次停机位置不固定,将导致与之配合的结构件无法准确工作,进而造成设备故障,另外,使用橡胶柱也会使振荡板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不利于样品的振荡。
基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旋振荡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振荡装置通常在电机与振荡板的连接处使用橡胶柱连接的方式中,橡胶柱连接处存在应力,导致振荡板每次所停的位置不固定,并引起与之配合的结构件无法准确工作,并最终造成设备故障以及橡胶柱也会使振荡板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不利于样品的振荡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旋振荡机构,包括回转部件和驱动部件,回转部件包括回转台和偏心轴,以及呈“井”字形且限制回转台往复水平晃动的回转装置;回转装置与回转台活动连接;偏心轴的一端与回转台固定连接,偏心轴的另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偏心轴,使连接在偏心轴上的回转台在回装装置中实现水平回旋振荡动作。
在具体应用中,回旋振荡机构至少包括用于回旋振荡的回转部件以及用于驱动该回转部件进行回旋振荡的驱动部件,其中,回转部件包括一外形近似“井”字形的回转装置、偏心轴以及回转台,偏心轴的一端与回转台连接,偏心轴的另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电机驱动偏心轴,并且通过偏心轴、回转台与回转装置之间的联动,实现装置的回旋振荡动作,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振荡板会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回转装置包括:通过横轴连接的至少两个轴承座;以及贯穿轴承座的纵轴;回转台设置在轴承座之间,横轴穿过回转台,且横轴的端部连接在不同的轴承座上,处在轴承座内的纵轴上设置有与轴承座接触连接的直线轴承;处在回转台内部的横轴上设置有与回转台接触连接的直线轴承。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回转装置可包括:第一纵轴、第二纵轴、第一横轴、第二横轴、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直线轴承以及第二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穿过第一轴承座上设置的第一轴承固定孔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第二直线轴承穿过第二轴承座上设置的第二轴承固定孔固定设置在第二轴承座上;第一纵轴穿过第一直线轴承,第二纵轴穿过第二直线轴承,第一纵轴与第二纵轴平行;第一轴承座设置有第一横轴固定孔和第二横轴固定孔,第一横轴固定孔和第二横轴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分别与第一直线轴承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二轴承座设置有第三横轴固定孔和第四横轴固定孔,第三横轴固定孔和第四横轴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分别与第二直线轴承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横轴固定孔与第三横轴固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横轴固定孔与第四横轴固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横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横轴固定孔与第三横轴固定孔,第二横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二横轴固定孔与第四横轴固定孔;第一横轴与第二横轴贯穿回转台,且与回转台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回转装置由平行设置的两根纵轴(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和平行设置的两根横轴(第一横轴和第二横轴)组成一近似“井”字形的装置,在两根相互平行的纵轴上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且在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分别穿过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且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另外,在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还分别设置有与两根相互平行的横轴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横轴固定孔,其中,第一横轴固定孔与第二横轴固定孔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第三横轴固定孔与第四横轴固定孔设置在第二轴承座上,第一横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轴固定孔以及第三横轴固定孔连接,第二横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横轴固定孔以及第四横轴固定孔连接,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均与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垂直,因此,第一横轴、第二横轴、第一纵轴以及第二纵轴通过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连接在一起,形成一近似“井”字行的结构。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井”字形的回转装置由于其中两根相互平行的纵轴(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固定安装在壳体上,能够保证其在来回摆动时在竖直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使其回位时能准确的回到原位,这样,在进行下一步工序时,如机械爪抓取试剂盒至下一工位,不会发生由于试剂盒错位而抓取不到的技术问题。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回转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分别套设在第一纵轴和第二纵轴上;第一限位弹簧一端与壳体抵接,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抵接;第二限位弹簧一端与壳体抵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抵接;回转振荡机构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处于压缩平衡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当回转振荡机构断电停止振荡后,轴承座会在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预定位置,从而保证了每次回转台都停止在同一个位置,便于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定位,提升了机械爪抓取回转台上PCR板的准确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回旋振荡机构中回转台每次停靠位置随机的问题。
优选的,回转台包括回转底座与振荡支架,振荡支架设置在回转底座上;回转底座设置在轴承座之间,横轴穿过回转底座内设置的直线轴承,且两个端部固定设置在不同的轴承座上。
在具体应用中,回转台可以包括第三直线轴承、第四直线轴承、回转底座与振荡支架,振荡支架与回转底座固定连接;回转底座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三轴承固定孔和第四轴承固定孔,第三直线轴承穿过第三轴承固定孔与回转底座固定连接,第四直线轴承穿过第四轴承固定孔与回转底座固定连接;第一横轴穿过第三直线轴承与回转台活动连接;第二横轴穿过第四直线轴承与回转台活动连接。其中,振荡支架固定设置在回转底座上,回转底座上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三轴承固定孔和第四轴承固定孔,用于固定第三直线轴承和第四直线轴承。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回转底座的第三直线轴承和第四直线轴承,能够使贯穿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横轴或第二横轴实现其在轴向方向上的来回摆动,进而达到使回转台在第一横轴或第二横轴轴向方向上摆动的目的。
优选的,还包括壳体,纵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
在具体应用中,在回转装置和回转台的外部设置外壳,优选的是,外壳的形状是一立方体,另外,回转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纵轴与第二纵轴,第一纵轴与第二纵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壳对回转装置起到固定作用,回转装置与外壳之间是刚性连接,这也为回转装置以及回转台的稳定性提供了基础,在回转装置与回转台相配合形成回旋振荡的过程中,不会因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产生抖动而影响振荡结果。
优选的,振荡支架设置在壳体外部,回转底座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回转底座与振荡支架之间通过一连接部件固定连接;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连接部件穿过第一连接孔。
在具体应用中,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该孔为通孔,在第一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部件,其中,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孔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彼此不接触。在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振荡支架和回转底座。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固定试剂盒的振荡支架设置在壳体外部,其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回转底座固定连接,能够与回转底座一起同步进行回旋振荡。
优选的,驱动部件包括:电机和电机座;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上;电机座设置在壳体内,电机座固定设置在与设置第一连接孔的面相对的面上。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采用电机作为动力源,优选的是直流电机,其中,电机与电机座固定连接,电机座可以是类似板凳的支架。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座设置在壳体内部为电机提供支撑,电机座设置在壳体内部,充分利用了壳体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可靠,还节省了振荡机构的占用空间。
优选的,壳体为立方体,在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的面相对的面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电机穿过第二连接孔与电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存在处在所述壳体外的部分。
在具体应用中,与壳体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孔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前文所述的电机穿过第二连接孔与电机座固定连接。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机部分设置在壳体之内,使驱动部件结构更加紧凑,也节省了安装空间。
优选的,电机座包括电机安装板和从电机安装板的边缘延伸至远离电机安装板方向的多个支腿;多个支腿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
在具体应用中,电机座具有一个电机安装板,优选的,电机安装板为一平板,在电机安装板的边缘,延伸出多个支腿结构,该支腿结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L形,也可以是T形,以及其他形状,支腿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其作用是为电机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撑。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座的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便且便于加工,稳定性高。
优选的,电机座上设置有偏心轴安装孔,偏心轴穿过偏心轴安装孔与电机连接,偏心轴与偏心轴安装孔之间不接触。
在具体应用中,偏心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具体的,偏心轴的一端可以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偏心轴的另一端与回转底座固定连接。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偏心轴作为振荡机构的核心部件,通过偏心轴旋转产生的位移实现回旋振荡动作,偏心轴与偏心轴安装孔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偏心轴旋转过程中不会造成卡滞。
优选的,电机座上还设置有具有凹槽的传感器,偏心轴上设置有传感器触片,传感器触片可随偏心轴旋转至凹槽内,且传感器触片与凹槽不接触。
在具体应用中,电机座上还设置了传感器用于记录偏心轴的转数,具体的,通过传感器触片运动并通过传感器的凹槽计数一次,其中传感器触片固定设置在偏心轴上,传感器固定设置在电机座上,传感器触片与偏心轴一同转动,且传感器触片能从传感器的凹槽内通过。
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传感器记录偏心轴转动的圈数,在回旋振荡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振荡的次数(偏心轴转一圈可记为一次),或根据记录到的次数来判断振荡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旋振荡机构,采用偏心轴以及其与回转台和驱动部件的特定设置关系,作为振荡机构的核心改进。具体的,偏心轴旋转产生的位移可实现回旋振荡动作,并且能够通过传感器记录偏心轴转动的圈数,在回旋振荡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振荡的次数(偏心轴转一圈可记为一次),或根据记录到的次数来判断振荡的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振荡装置通常在电机与振荡板的连接处使用橡胶柱进行连接。由于橡胶柱连接处存在应力,该应力的存在会导致振荡板每次所停的位置不固定;将导致与之配合的结构件无法准确工作,进而造成设备故障,使用橡胶柱也会使振荡板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不利于样品的振荡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回转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旋振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旋振荡机构不包含振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旋振荡机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旋振荡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旋振荡机构包含振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旋振荡机构不包含顶盖及侧板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回旋振荡机构的第三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壳体-100;第一连接孔-101;第二连接孔-102;回转装置-201;回转底座-203;振荡支架-204;第一纵轴-205;第二纵轴-206;第一横轴-207;第二横轴-208;第一轴承座-209;第二轴承座-210;第一限位弹簧-211;第二限位弹簧-212;第一轴承固定孔-215;第二轴承固定孔-216;第三轴承固定孔-217;第四轴承固定孔-218;偏心轴-219;电机-301;电机座-302;偏心轴安装孔-303;传感器-304;凹槽-305;传感器触片-306。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旋振荡机构,包括回转部件和驱动部件,回转部件包括回转台和偏心轴219,以及呈“井”字形且限制回转台往复水平晃动的回转装置201;回转装置201与回转台活动连接;偏心轴219的一端与回转台固定连接,偏心轴219的另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驱动部件驱动偏心轴219,使连接在偏心轴219上的回转台带动回转装置201实现回旋振荡动作。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回旋振荡机构至少包括用于回旋振荡的回转部件以及用于驱动该回转部件进行回旋振荡的驱动部件,其中,回转部件包括由4根轴以及轴承座组合成一外形近似“井”字形的回转装置201、偏心轴219以及回转台组合而成,偏心轴219的一端与回转台连接,偏心轴219的另一端与驱动部件连接,优选直流电机作为驱动部件的动力源,因此,偏心轴219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机连接,具体的,偏心轴219可以与直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连轴器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通过直流电机驱动偏心轴219,从而带动回转台在回转装置201的支撑下做回旋振荡动作。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由电机301驱动偏心轴219,并且通过偏心轴219、回转台与回转装置201之间的联动,实现装置的回旋振荡动作,且在振荡动作结束以后,回转台的原点还可以准确的回到原位,不会由于振荡而产生位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振荡装置通常在电机301与振荡板的连接处使用橡胶柱进行连接。由于橡胶柱连接处存在应力,该应力的存在会导致振荡板每次所停的位置不固定;如果振荡板每次停机位置不固定,将导致与之配合的结构件无法准确工作,进而造成设备故障,另外,使用橡胶柱也会使振荡板产生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的技术问题。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回转装置201包括:通过横轴连接的至少两个轴承座;以及贯穿轴承座的纵轴;回转台设置在轴承座之间,横轴穿过回转台;且横轴的端部连接在不同的轴承座上,处在轴承座内的纵轴上设置有与轴承座接触连接的直线轴承;处在回转台内部的横轴上设置有与回转台接触连接的直线轴承。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回转装置201包括:第一纵轴205、第二纵轴206、第一横轴207、第二横轴208、第一轴承座209、第二轴承座210、第一直线轴承以及第二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穿过第一直线轴承座上设置的第一轴承固定孔215固定设置在第一轴承座209上,第二直线轴承穿过第二轴承座210上设置的第二轴承固定孔216固定设置在第二轴承座210上;第一纵轴205穿过第一直线轴承,第二纵轴206穿过第二直线轴承,第一纵轴205与第二纵轴206平行;第一轴承座209设置有第一横轴固定孔和第二横轴固定孔,第一横轴固定孔和第二横轴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分别与第一直线轴承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二轴承座210设置有第三横轴固定孔和第四横轴固定孔,第三横轴固定孔和第四横轴固定孔的中心轴线分别与第二直线轴承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横轴固定孔与第三横轴固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二横轴固定孔与第四横轴固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第一横轴207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一横轴固定孔与第三横轴固定孔,第二横轴208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第二横轴固定孔与第四横轴固定孔;第一横轴207与第二横轴208贯穿回转台,且与回转台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回转装置201由平行设置的两根纵轴(第一纵轴205和第二纵轴206)和平行设置的两根横轴(第一横轴207和第二横轴208)组成一近似“井”字形的装置,在两根相互平行的纵轴上分别设置结构相同的第一轴承座209和第二轴承座210,且在第一轴承座209和第二轴承座210内,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第一纵轴205和第二纵轴206分别穿过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且第一纵轴205和第二纵轴206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壳体100上。另外,在第一轴承座209和第二轴承座210上还分别设置有与两根相互平行的横轴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横轴固定孔,其中,第一横轴固定孔与第二横轴固定孔设置在第一轴承座209上,第三横轴固定孔与第四横轴固定孔设置在第二轴承座210上,第一横轴20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轴207固定孔以及第三横轴固定孔连接,第二横轴20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横轴固定孔以及第四横轴固定孔连接,第一横轴207、第二横轴208均与第一纵轴205和第二纵轴206垂直,因此,第一横轴207、第二横轴208、第一纵轴205以及第二纵轴206通过第一轴承座209和第二轴承座210连接在一起,形成一近似“井”字行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纵轴205、第二纵轴206在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的作用下可沿其轴向来回摆动,而与第一轴承座209和第二轴承座210固定连接的第一横轴207、第二横轴208也可以随第一轴承座209和第二轴承座210一起在第一纵轴205或第二纵轴206的轴向上来回摆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回转装置201还包括第一限位弹簧211和第二限位弹簧212,第一限位弹簧211和第二限位弹簧212分别套设在第一纵轴205和第二纵轴206上;第一限位弹簧211一端与壳体100抵接,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209抵接;第二限位弹簧212一端与壳体100抵接,另一端与第二轴承座210抵接;回转振荡机构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一限位弹簧211和第二限位弹簧212处于压缩平衡状态。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井”字形的回转装置201由于其中两根相互平行的纵轴(第一纵轴205和第二纵轴206)固定安装在壳体100上,能够保证其在来回摆动时在竖直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另外,当回转振荡机构断电停止振荡后,回转装置201会在第一限位弹簧211和第二限位弹簧212的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平衡位置,使其能准确的回到原位,这样,在进行下一步工序时,如机械爪抓取试剂盒至下一工位,不会发生由于试剂盒错位而抓取不到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回转台包括回转底座203与振荡支架204,振荡支架204设置在回转底座203上;回转底座203设置在轴承座之间,横轴穿过回转底座203内设置的直线轴承,且两个端部固定设置在不同的轴承座上。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回转台包括第三直线轴承、第四直线轴承、回转底座203与振荡支架204,振荡支架204与回转底座203固定连接;回转底座203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三轴承固定孔217和第四轴承固定孔218,第三直线轴承穿过第三轴承固定孔217与回转底座203固定连接,第四直线轴承穿过第四轴承固定孔218与回转底座203固定连接;第一横轴207穿过第三直线轴承与回转台活动连接;第二横轴208穿过第四直线轴承与回转台活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回转台包括回转底座203和振荡支架204,振荡支架固定设置在回转底座203上,回转底座203上具有平行设置的第三轴承固定孔217和第四轴承固定孔218,用于固定第三直线轴承和第四直线轴承,需要说明的是,前文所述的第一横轴207穿过第三直线轴承与回转台活动连接,第二横轴208穿过第四直线轴承与回转台活动连接,因此,第一横轴207、第二横轴208均能够通过第三直线轴承和第四直线轴承的作用实现其在轴向方向上的摆动。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在回转底座203的第三直线轴承和第四直线轴承,能够使贯穿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横轴207或第二横轴208实现其在轴向方向上的来回摆动,进而达到使回转台在第一横轴207或第二横轴208轴向方向上摆动的目的。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100,纵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壳体100的内壁上。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在回转装置201和回转台的外部设置外壳,优选的是,外壳的形状是一立方体,其中,回转装置201上的第一纵轴205与第二纵轴206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00的侧壁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纵轴205与第二纵轴206所在的平面与外壳的侧面垂直。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外壳对回转装置201起到固定作用,回转装置201与外壳之间是刚性连接,这也为回转装置201以及回转台的稳定性提供了基础,在回转装置201与回转台相配合形成回旋振荡的过程中,不会因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产生抖动而影响试剂的振荡结果。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振荡支架204设置在壳体100外部,回转底座203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回转底座203与振荡支架204之间通过一连接部件固定连接;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01,连接部件穿过第一连接孔101。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壳体10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01,该孔为通孔,在第一连接孔101内设置有连接部件,其中,连接部件与第一连接孔10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彼此不接触。在连接部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振荡支架204和回转底座203,需要说明的是,振荡支架204设置在壳体100的外部,回转底座203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振荡支架204用于固定试剂盒,并能保证试剂盒在振荡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用于固定试剂盒的振荡支架204设置在壳体100外部,其与设置在壳体100内部的回转底座203固定连接,能够与回转底座203一起同步进行回旋振荡。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部件包括:电机301和电机座302;电机301固定安装在电机座302上;电机座302设置在壳体100内,电机座302固定设置在与设置第一连接孔101的面相对的面上。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可以采用电机301作为动力源,优选的是直流电机,其中,电机301与电机座302固定连接,电机座302可以是类似板凳的支架,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座302设置在壳体100的内部,且与壳体100固定连接。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机座302设置在壳体100内部为电机301提供支撑,电机座302设置在壳体100内部,充分利用了壳体100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可靠,还节省了振荡机构的占用空间。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00为立方体,在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01的面相对的面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02,电机301穿过第二连接孔102与电机座302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存在处在所述壳体100外的部分。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与壳体100上设置的第一连接孔10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02,前文所述的电机301穿过第二连接孔102与电机座302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部分电机301伸出壳体100之外,且电机301与第二连接孔102之间不接触。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电机301部分设置在壳体100之内,使驱动部件结构更加紧凑,也节省了安装空间。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机座302包括电机安装板和从电机安装板的边缘延伸至远离电机安装板方向的多个支腿;多个支腿与壳体100内壁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电机座302具有一个电机安装板,优选的,电机安装板为一平板,在电机安装板的边缘,延伸出多个支腿结构,该支腿结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L形,也可以是T形,以及其他形状,支腿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壳体100的内壁上,其作用是为电机301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支撑。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机座302的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便且便于加工,稳定性高。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机座302上设置有偏心轴安装孔303,偏心轴219穿过偏心轴安装孔303与电机301连接,偏心轴219与偏心轴安装孔303之间不接触。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偏心轴219的一端与电机301连接,具体的,偏心轴219的一端可以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偏心轴219的另一端与回转底座203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机座302上还设置有偏心轴安装孔303,偏心轴219的中部位于偏心轴安装孔303内,且偏心轴219与偏心轴安装孔303之间不接触。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偏心轴219作为振荡机构的核心部件,通过偏心轴219旋转产生的位移实现回旋振荡动作,偏心轴219与偏心轴安装孔303之间具有间隙,保证了偏心轴219旋转过程中不会造成卡滞。
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机座302上还设置有具有凹槽305的传感器304,偏心轴219上设置有传感器触片306,传感器触片306可随偏心轴219旋转至凹槽305内,且传感器触片306与凹槽305不接触。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电机座302上还设置了传感器304用于记录偏心轴219的转数,具体的,通过传感器触片306运动并通过传感器304的凹槽305计数一次,其中传感器触片306固定设置在偏心轴219上,传感器304固定设置在电机座302上,传感器触片306与偏心轴219一同转动,且传感器触片306能从传感器304的凹槽305内通过,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304与传感器触片306之间不接触。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传感器304记录偏心轴219转动的圈数,在回旋振荡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设置振荡的次数(偏心轴219转一圈可记为一次),或根据记录到的次数来判断试剂振荡的效果。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回转部件包括回转台和偏心轴,以及呈“井”字形且限制回转台往复水平晃动的回转装置;
所述回转装置与所述回转台活动连接;所述偏心轴的一端与所述回转台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
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偏心轴,使连接在所述偏心轴上的所述回转台在所述回装装置中实现水平回旋振荡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装置包括:通过横轴连接的至少两个轴承座;以及贯穿所述轴承座的纵轴;
所述回转台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横轴穿过所述回转台;且所述横轴的端部连接在不同的所述轴承座上;优选地,处在所述轴承座内的所述纵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轴承座接触连接的直线轴承;处在所述回转台内部的所述横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回转台接触连接的直线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台包括回转底座与振荡支架,所述振荡支架设置在所述回转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回转底座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横轴穿过所述回转底座内设置的直线轴承,且两个端部固定设置在不同的所述轴承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纵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回转底座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回转底座与所述振荡支架之间通过一连接部件固定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和电机座;
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座上;
所述电机座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座固定设置在与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面相对的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立方体,在其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孔的面相对的面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电机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电机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存在处在所述壳体外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包括电机安装板和从电机安装板的边缘延伸至远离所述电机安装板方向的多个支腿;
多个所述支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上设置有偏心轴安装孔,所述偏心轴穿过所述偏心轴安装孔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偏心轴与所述偏心轴安装孔之间不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旋振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上还设置有具有凹槽的传感器,所述偏心轴上设置有传感器触片,所述传感器触片可随所述偏心轴旋转至所述凹槽内,且所述传感器触片与所述凹槽不接触。
CN202111098452.4A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Active CN113909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8452.4A CN1139090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98452.4A CN1139090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9084A true CN113909084A (zh) 2022-01-11
CN113909084B CN113909084B (zh) 2022-07-19

Family

ID=79235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98452.4A Active CN113909084B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908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8356A (zh) * 2022-03-23 2022-06-14 百林科制药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摇床
CN114713367A (zh) * 2022-03-16 2022-07-08 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流式前样本处理仪的振荡磁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CN116036947A (zh) * 2023-03-29 2023-05-0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具备激振功能的三维振动混料装置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05220A1 (ru) * 1982-06-11 1984-07-30 Sulein Gennadij S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смеситель
DE3608201A1 (de) * 1986-03-12 1987-09-17 Walter Stahl Mischer
US20050213426A1 (en) * 2004-03-25 2005-09-29 Midas Thomas J Paint mixer
CN103191668A (zh) * 2013-04-07 2013-07-10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凸轮滚子式超声波振动纳米流体混合装置
CN204503509U (zh) * 2015-01-26 2015-07-29 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培养振荡器低噪声滑块连杆式回旋振荡装置
CN205797109U (zh) * 2016-07-11 2016-12-14 江苏麦普龙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独轮式回旋振荡器
CN106434288A (zh) * 2016-12-05 2017-02-22 无锡润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层式回旋振荡器及其吊架
CN206253086U (zh) * 2016-12-05 2017-06-16 无锡润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层式回旋振荡器容器架
CN206415043U (zh) * 2016-06-21 2017-08-18 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霍尔脉冲计数器的恒温振荡器
CN107413240A (zh) * 2017-08-17 2017-12-01 张大伟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粉料混合装置
CN107551872A (zh) * 2017-09-29 2018-01-09 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漆生产的高效搅拌装置
CN210544780U (zh) * 2019-06-24 2020-05-19 浙江智造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回旋振荡器
CN211099976U (zh) * 2019-06-30 2020-07-28 天津市晨洁华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离心力振动平台
CN111603988A (zh) * 2020-05-28 2020-09-01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清融化设备
CN212119862U (zh) * 2019-12-19 2020-12-11 贵州振华红云电子有限公司 压电陶瓷片生坯与隔离粉混合装置
CN112156747A (zh) * 2020-10-28 2021-01-01 苏州宇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反应杯和反应杯混匀装置
CN113144978A (zh) * 2021-05-11 2021-07-23 上海知楚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调心连杆的振幅可调式往复生物摇床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105220A1 (ru) * 1982-06-11 1984-07-30 Sulein Gennadij S Вибрационный смеситель
DE3608201A1 (de) * 1986-03-12 1987-09-17 Walter Stahl Mischer
US20050213426A1 (en) * 2004-03-25 2005-09-29 Midas Thomas J Paint mixer
CN103191668A (zh) * 2013-04-07 2013-07-10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凸轮滚子式超声波振动纳米流体混合装置
CN204503509U (zh) * 2015-01-26 2015-07-29 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培养振荡器低噪声滑块连杆式回旋振荡装置
CN206415043U (zh) * 2016-06-21 2017-08-18 北京东联哈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霍尔脉冲计数器的恒温振荡器
CN205797109U (zh) * 2016-07-11 2016-12-14 江苏麦普龙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独轮式回旋振荡器
CN106434288A (zh) * 2016-12-05 2017-02-22 无锡润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层式回旋振荡器及其吊架
CN206253086U (zh) * 2016-12-05 2017-06-16 无锡润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层式回旋振荡器容器架
CN107413240A (zh) * 2017-08-17 2017-12-01 张大伟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粉料混合装置
CN107551872A (zh) * 2017-09-29 2018-01-09 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油漆生产的高效搅拌装置
CN210544780U (zh) * 2019-06-24 2020-05-19 浙江智造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回旋振荡器
CN211099976U (zh) * 2019-06-30 2020-07-28 天津市晨洁华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离心力振动平台
CN212119862U (zh) * 2019-12-19 2020-12-11 贵州振华红云电子有限公司 压电陶瓷片生坯与隔离粉混合装置
CN111603988A (zh) * 2020-05-28 2020-09-01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血清融化设备
CN112156747A (zh) * 2020-10-28 2021-01-01 苏州宇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反应杯和反应杯混匀装置
CN113144978A (zh) * 2021-05-11 2021-07-23 上海知楚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调心连杆的振幅可调式往复生物摇床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3367A (zh) * 2022-03-16 2022-07-08 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流式前样本处理仪的振荡磁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CN114713367B (zh) * 2022-03-16 2023-07-18 青岛瑞斯凯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流式前样本处理仪的振荡磁分离装置及其方法
CN114618356A (zh) * 2022-03-23 2022-06-14 百林科制药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摇床
CN116036947A (zh) * 2023-03-29 2023-05-02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具备激振功能的三维振动混料装置
CN116036947B (zh) * 2023-03-29 2023-06-16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具备激振功能的三维振动混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9084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09084B (zh) 一种回旋振荡机构
US8017094B2 (en) Rack for analyzer and analyzer comprising such a rack
JP6343683B2 (ja) 撹拌装置
US7204637B2 (en) Automated device for homogenization and resuspension of substances, disintegration of cells, disruption of tissues and centrifugation of these media
EP1655609B1 (en) Test tube stand with a movable section for shaking the sample.
CN104841320A (zh) 一种液体混匀用摆动装置
CN112473420A (zh) 一种医疗样品检测用样品混合装置
KR102478198B1 (ko) 타겟물질의 자동 분리 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액체 핸들링 시스템 및 분리 방법
JP2004154649A (ja) 振盪機
CN216825940U (zh) 一种药品检验检测用试管震荡装置
CN214200909U (zh) 微孔板震荡混匀机构
CN212451390U (zh) 一种震荡装置及含有该震荡装置的设备
CN215464570U (zh) 试管用辅助装置
CN111690515A (zh) 一种震荡装置及含有该震荡装置的设备
JP2020038106A (ja) 試料攪拌装置
CN212722832U (zh) 一种溶出度仪装置及自动取样收集的溶出度仪
CN113817596A (zh) 一种涡旋振荡装置
JP2004154651A (ja) 振盪機
CN114179013A (zh) 一种同轴定位装置
US1142019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xing fluid or media by vibrating a pipette using nonconcentric masses
CN107328635A (zh) 体外诊断设备及其搅拌桨防撞装置
CN217981513U (zh) 振动机构及分析仪
JP2014077638A (ja) 撹拌装置
CN111679048A (zh) 一种溶出度仪装置及自动取样收集的溶出度仪
CN209689892U (zh) 一种门滑块弹簧多功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176 Floor 6, West Half Unit, Building 3, Yard 105, Jinghai 3rd Road,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ngk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 156 Courtyard Building 401 Jinghai Fourth Roa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ngke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