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6037A - 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6037A
CN113896037A CN202111120474.6A CN202111120474A CN113896037A CN 113896037 A CN113896037 A CN 113896037A CN 202111120474 A CN202111120474 A CN 202111120474A CN 113896037 A CN113896037 A CN 113896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assembly
pilot valve
drive
contro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04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君卫
李富红
段连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04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60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6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60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4Driv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3Hollow or hose-like material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排管装置中,排管组件与双向螺杆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双向螺杆连接,且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大于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双向螺杆转动,以驱动排管组件沿双向螺杆的轴向运动,先导阀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第二控制组件与先导阀无线通信连接,且第二控制组件通过先导阀经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对于排管工作的获知难度较小,能够及时发现排管工作出现问题的情况,进而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石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油管进行收束缠绕,以便于油管的批量转移工作的进行。在油管的收束缠绕过程中,通常利用滚筒作为油管的绕辊,以将油管循序地传染在滚筒上。为了保证油管的缠绕紧密效果较好,在排管过程中,通常利用排管器辅助排管工作的进行,排管器与双向螺杆连接,双向螺杆在转动的滚筒的驱动下,能够驱动排管器沿滚筒的轴向往复移动,从而使油管紧密地排列缠绕在滚筒上。并且,为了保证油管在排列到滚筒的边缘时亦能够稳定完成排列缠绕工作,双向螺杆通常配设有强制排管驱动组件,通过使强制排管驱动组件介入,来强制驱动双向螺杆转动,可以为双向螺杆提供更强的扭矩,以增强排管器的运动能力,从而完成滚筒边缘处难度较大的排管工作。
目前,一般借助控制室来控制整个排管设备,也即,强制排管驱动组件的介入时机由控制室把控,但是,由于控制室与排管现场之间通常有较远的距离,导致控制室对于排管工作的实时情况的获知难度较大,滞后性强,不能及时发现排管工作出现问题的情况,容易导致因排管的整齐度下降而不得不重新排管,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以解决目前利用控制室控制强制排管驱动组件的介入时机时,因控制室对于排管工作的获知难度较大,滞后性强,而不能及时发现排管工作出现问题的情况,容易导致因排管的整齐度下降而不得不重新排管,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排管装置,用于缠绕管道于滚筒,其包括排管组件、双向螺杆、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和先导阀,其中,
所述排管组件与所述双向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双向螺杆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大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双向螺杆转动,以驱动所述排管组件沿双向螺杆的轴向运动,所述先导阀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与所述先导阀无线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组件通过所述先导阀经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排管设备,其包括滚筒和上述排管装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滚筒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上述排管装置中的控制方法,所述排管控制方法包括:
在第一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工作;
在第二情况下,所述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排管装置,利用该排管装置可以将管道缠绕排列在滚筒上。排管装置中,排管组件与双向螺杆连接,以在双向螺杆转动的情况下,驱动排管组件沿双向螺杆的轴向运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双向螺杆连接,二者均可以单独驱动双向螺杆转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以利用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用以驱动双向螺杆的驱动源。先导阀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第二控制组件与先导阀无线通信连接,从而使第二控制组件能够通过先导阀经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进而使得第二控制组件具备远程控制第二驱动组件的能力。
在采用上述排管装置进行排管工作的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排管现场的周围,进而使第二控制组件的控制人员或控制机器能够较为迅速且直观地获知排管工作的实时工作情况,一旦排管工作出现异常,则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组件远程控制先导阀,进而间接地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改变双向螺杆的驱动源,利用驱动扭矩相对更大的第二驱动组件接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双向螺杆转动,以进行强制排管工作,最大化地降低排管异常带来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排管装置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排管装置的电气控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排管组件、111-管道穿孔、112-绕管轮、113-丝杠螺母、114-导向轮、120-双向螺杆、131-驱动马达、132-链轮组、140-机架、
310-第一先导阀、320-第二先导阀、
500-升降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转运装置和物料临储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排管装置,借助该排管装置可以向滚筒上缠绕管道,以便于管道的批量转移工作的进行,滚筒为一圆筒状结构件,其可以作为管道的绕辊。排管装置包括排管组件110、双向螺杆120、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和先导阀。当然,排管组件110还可以包括如机架140等其他部件,上述部件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机架140上。
其中,排管组件110能够辅助排管工作的进行,排管组件110上可以设置有管道穿孔111和绕管轮112,在排管工作之前,可以先将管道的一端穿过绕管轮112,之后使管道穿设在管道穿孔111内,从而利用管道穿孔111和绕管轮112可以为管道提供导向和约束作用,从而保证在缠绕排列管道的过程中,随着滚筒的转动,且借助管道穿孔111和绕管轮112,可以使管道中将要缠绕在滚筒上的部分能够基本为直线状,保证管道排列具有较好的紧密性。滚筒的转动动作可以为管道的缠绕提供驱动作用,在滚筒的拉拽作用下,随着滚筒的转动,即可使管道缠绕在滚筒上,且利用排管组件110的移动,可以带动管道沿滚筒的轴向移动,使管道依次成匝地缠绕在滚筒上。
双向螺杆120为直接驱动排管组件110运动的部件,双向螺杆120与排管组件110之间可以通过螺纹形成传动连接关系。双向螺杆120可转动地安装在机架140上,且双向螺杆120在被驱动的情况下能够转动,以驱动排管组件110沿双向螺杆120的轴向作平移运动,且伴随着滚筒的转动,能够循序地将管道规则地排列在滚筒上。排管组件110上还可以设置有丝杠螺母113,以使整个排管组件110能够通过丝杠螺母113与双向螺杆120形成螺纹配合关系,进而在双向螺杆120转动的情况下,通过丝杠螺母113驱动整个排管组件110移动。另外,排管组件110还可以包括导向轮114,对应地,机架140上还可以安装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的延伸方向与双向螺杆120的轴向平行,通过使导向轮114与导向轨道相互配合,使得导向轮114可以为排管组件110提供导向作用,降低双向螺杆120所受的剪切力,防止双向螺杆120发生弯折甚至断裂的情况。
如上所述,双向螺杆120在被驱动的情况下能够转动,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管装置中,用以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双向螺杆120连接,以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能够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具体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可以包括旋转电机等驱动器件,且二者均可以直接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或者,亦可以借助齿轮传动结构或链轮传动结构等,间接地与双向螺杆120连接,以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或者,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还可以为气动驱动器件或液压驱动器件,本文对此不作限制。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131和链轮组132。
并且,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大于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从而在排管组件110排管时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大,导致第一驱动组件无法正常驱动排管组件110沿双向螺杆120的轴向运动时,则可以借助驱动扭矩相对较大的第二驱动组件介入,以替代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保证排管组件110能够克服阻力正常运动。其中,排管组件110所受到的阻力通常来自管道,为了保证管道具有较高的排列紧密性,在排列过程中,通常会使不同匝的管道之间形成一定的相互挤压作用,且由于排管过程中,不同匝的管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缝隙,进而在管道排列至滚筒的边缘时,管道与滚筒的边缘之间的间距可能会稍小于管道的直径,进而在管道向该缝隙内排入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会更大,导致第一驱动组件无法正常驱动管道排入剩余的缝隙,此时,则需要驱动扭矩相对更大的第二驱动组件介入,以驱动排管组件110正常移动,且将管道排入前述缝隙。另外,第一驱动组件与双向螺杆120之间可以设置有扭矩限制器,在第二驱动组件停机的情况下,第一驱动组件可以通过扭矩限制器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而在第二驱动组件工作的情况下,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相对较大,从而使第一驱动组件借助扭矩限制器进入自转状态,既不会阻碍滚筒的转动,也不会对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工作产生影响。
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均能够提供控制作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第一控制组件能够控制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以驱动排管组件110沿双向螺杆120的轴向运动。也即,在需要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时,通常情况下,可以借助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或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随着双向螺杆120的转动,排管组件110能够沿双向螺杆120的轴向移动。
如上所述,在排管过程中,还需要滚筒同步转动,为了降低成本,且降低控制难度,第一驱动组件还与滚筒连接,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滚筒转动,并且,根据滚筒的转动速度和外径,以及双向螺杆120和排管组件110的运动情况等实际参数,可以使第一驱动组件分别驱动滚筒和双向螺杆120转动,且使滚筒和双向螺杆120的转动速度之间形成预设关系,保证排管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通过对双向螺杆120上的螺纹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在滚筒的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与双向螺杆120传动连接的排管组件110的运动方向,使排管组件110能够沿双向螺杆120的轴向在滚筒的相背两侧边缘之间的区域往复运动。
同时,先导阀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第二控制组件与先导阀无线通信连接,且第二控制组件通过先导阀控制第一控制组件。先导阀可以包括电磁阀,以通过电磁阀控制第一控制组件,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进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排管现场周围,进而能够较为迅速且直观地获知排管工作的实时工作情况,一旦排管工作出现异常,则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组件远程控制先导阀,进而间接地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改变双向螺杆120的驱动源,以最大化地降低排管异常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排管装置,利用该排管装置可以将管道缠绕排列在滚筒上。排管装置中,排管组件110与双向螺杆120连接,以在双向螺杆120转动的情况下,驱动排管组件110沿双向螺杆120的轴向运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双向螺杆120连接,二者均可以单独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以利用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用以驱动双向螺杆120的驱动源。先导阀与第一控制组件连接,第二控制组件与先导阀无线通信连接,从而使第二控制组件能够通过先导阀经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进而使得第二控制组件具备远程控制第二驱动组件的能力。
在采用上述排管装置进行排管工作的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排管现场的周围,进而使第二控制组件的控制人员或控制机器能够较为迅速且直观地获知排管工作的实时工作情况,一旦排管工作出现异常,则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组件远程控制先导阀,进而间接地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改变双向螺杆120的驱动源,利用驱动扭矩相对更大的第二驱动组件接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双向螺杆120转动,以进行强制排管工作,最大化地降低排管异常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排管工作过程中,管路和滚筒的实际情况不同可能会因工况不同而不同,进而,为了保证排管效果均相对较好,在排管工作进行之前,可以通过手动调整管道的缠绕姿态等方式,使管道的缠绕方向、角度和缠绕点进行适应性地改变。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排管装置还可以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双向螺杆120连接。具体地,升降机构可以为直线电机、气缸或液压缸中的一者,或者,升降机构亦可以为其他具备直线驱动能力的器件,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可选地,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油缸500。
当然,为了降低二者之间的连接难度,如上所述,排管装置包括机架140,基于此,升降机构可以直接连接在机架140上,从而使升降机构间接地与双向螺杆120形成连接关系,利用升降机构的驱动作用,改变双向螺杆120与滚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进而在双向螺杆120相对滚筒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改变排管组件110的位置,进而改变管道在滚筒上的缠绕角度等参数,保证排管工作在不同工况下的排管效果均相对较好。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排管装置中,先导阀包括第一先导阀310和第二先导阀320,具体地,第一先导阀310和第二先导阀320均可以包括电磁阀,二者的结构和参数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其中,第一先导阀310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第二先导阀320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与升降机构连接,且第一先导阀310和第二先导阀320均与第二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控制组件具备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和升降机构的能力,以进一步降低调节管道缠绕角和缠绕点等参数时的控制难度,间接地提升排管效果。
如上所述,可以使工作人员或控制机器控制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且第二控制组件具备控制第一控制组件的能力,为了实现快速监控第二控制组件的动作情况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排管装置还包括指示器件,指示器件与第二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且在第二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指示器件报警,进而只要第二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工作人员均可以通过指示器件的报警信息迅速了解到第二控制组件刚刚发出了控制命令这一情况,继而工作人员或控制终端可以通过与第二控制组件进行交互,确认控制命令是否为主动触发命令,进而如果第二控制组件所发出的控制命令为误触发命令,则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或第二控制组件进行补救措施,最大化地缓解前述误触发命令给排管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在了解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了控制命令这一情况下,工作人员或控制机器可以对排管工作进行详细查看,且可以对排管工作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对该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排管流程进行改进,从源头上提升排管效果。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排管装置,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排管设备,排管设备包括滚筒和上述任一排管装置,排管装置中的第一驱动组件与滚筒连接,使得第一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滚筒转动,以为管路的缠绕提供驱动作用力。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排管装置,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上述任一排管装置中,如图3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S1、在第一情况下,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工作;
如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既与双向螺杆连接,还与滚筒连接,进而在需要开始进行排管工作时,即可借助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工作,以驱动滚筒和双向螺杆转动,进行排管工作。对应地,第一情况包括需要开始排管工作的情况。另外,如上所述,在管道排列至滚筒的边缘时,可能会出现第一驱动组件可能无法正常驱动排管组件运动的情况,这种情况则属于下述步骤中的第二情况中的一种。基于此,控制方法还包括:
S2、在第二情况下,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工作。如上,在第一驱动组件无法正常驱动排管组件运动时,则需要利用驱动扭矩相对更大的第二驱动组件介入排管组件的驱动工作中,此时,利用第二控制组件能够发出对应于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工作的命令,即第一控制命令,先导阀与第二控制组件之间形成有无线通信连接关系,进而先导阀在接收到第一控制命令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与先导阀连接的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工作,使第二驱动组件接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双向螺杆的工作内容,从而保证排管工作能够正常地继续进行。
在采用上述控制方法进行排管工作的过程中,第二控制组件具备远程控制第二驱动组件的能力,从而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第二控制组件设置在排管现场的周围,从而使控制第二控制组件的工作人员或控制机器能够快递地获知排管工作的进行是否需要第二驱动组件的介入,进而保证排管效果始终较好。
另外,在排管工作过程中,当第二驱动组件将排管组件自滚筒的边缘驱离之后,且在排管组件与滚筒的边缘之间具有预设尺寸的情况下,即可使第二驱动组件停机,且使第一驱动组件恢复对双向螺杆的驱动能力,以降低整个排管装置的功耗。显然,在排管组件自滚筒的边缘向滚筒的另一边缘所在的方向移动过预设距离之后的这种情况,亦属于上述第一情况中的一种特定情况。当然,如上所述,用以控制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的主体可以为工作人员或控制机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等方式对排管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控制机器则可以通过对排管工作的实时情况与理论情况进行对比,一旦工作人员认为排管工作出现异常,或控制机器通过数据比对发现排管工作异常,均可以通过第二控制组件远程控制第二驱动组件介入排管工作,这也均属于第二情况中的一种。
在采用上述控制方法控制排管装置进行排管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控制命令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中,上述步骤S2之后,还可以包括:
S3、第一控制组件发出确认询问信号;也即,在完成上述步骤S2之后,用以控制第一控制组件的工作人员或控制机器能够通过第一控制组件发出确认询问信号,该确认询问信号发送至第二控制组件,以确认第一控制命令是否为主动触发命令,对应地,第二控制组件在接收到确认询问信号之后,会向第一控制组件返回一回复信号,基于此,控制方法还包括:
S4、在第一控制组件接收到确认负应答信号的情况下,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停机。也即,在第二控制组件所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为误触发命令的情况下,第一控制组件能够越权操作,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停机,以尽量缓解前述误触发命令给排管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的程度。当然,第一控制命令亦有可能为控制第二控制组件的工作人员或控制机器主动发出的控制命令,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控制组件则向第一控制组件发出确认正应答信号即可,第一控制组件在收到确认正应答信号的情况下,则无需动作。
为了提升控制命令的可靠性,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中,上述步骤S2可以包括:
S21、在第二情况下,先导阀接收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之后,第一控制组件发出确认询问信号;
S22、在第一控制组件接收到确认正应答信号的情况下,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工作。
也即,相比于上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先导阀接收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之后,先通过第一控制组件发出确认询问信号,只有在接收到第二驱动组件发出的确认正应答信号之后,才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工作。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即便在第二驱动组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时,已经处于需要使第二驱动组件介入驱动工作的时机,由于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和判断的时间相对较短,进而上述确认询问信号的发送和回复时长也基本不会对排管工作产生实质的不利影响。并且,由于滚筒的直径通常相对较大,且滚筒的转动速度相对较慢,这可以进一步削弱因延后第二驱动组件的介入时机对排管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的程度,使得上述确认询问信号的发送和回复时长所占用的时间基本不会对排管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且可以大幅提升控制命令的可靠性,且提升排管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排管装置还可以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双向螺杆连接,以利用升降机构的驱动作用,改变双向螺杆与滚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进而在双向螺杆相对滚筒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改变排管组件的位置,进而改变管道在滚筒上的缠绕角度等参数,保证排管工作在不同工况下的排管效果均相对较好。并且,先导阀包括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具体地,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均可以包括电磁阀,二者的结构和参数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其中,第一先导阀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连接,第二先导阀通过第一控制组件与升降机构连接,且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均与第二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控制组件具备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和升降机构的能力,以进一步降低调节管道缠绕角和缠绕点等参数时的控制难度,间接地提升排管效果。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5、在第三情况下,第二先导阀接收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二控制命令,且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控制升降机构工作。也即,通过第二控制组件还能够发出第二控制命令,在第二先导阀接收到第二控制命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控制升降机构工作。如上所述,在工况不同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排管效果,通常需要对管道的缠绕角度、缠绕方向和缠绕点进行适应性地变换,且可以利用升降机构驱动双向螺杆运动,改变双向螺杆与滚筒的轴向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保证不同工况中排管效果均相对较好。
在先导阀包括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2可以包括:
S23、在第二情况下,第一先导阀接收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工作。考虑文本简洁,且上述步骤S2已经对步骤S23的详细情况进行了充分的描述,考虑文本简洁,此处不再重复。
可选地,可以使工作人员或控制机器控制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且第二控制组件具备控制第一控制组件的能力,为了实现快速监控第二控制组件的动作情况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排管装置还包括指示器件,指示器件与第二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且在第二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指示器件报警,进而只要第二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工作人员均可以通过指示器件的报警信息迅速了解到第二控制组件刚刚发出了控制命令这一情况,继而工作人员或控制终端可以通过与第二控制组件进行交互,确认控制命令是否为主动触发命令,进而如果第二控制组件所发出的控制命令为误触发命令,则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或第二控制组件进行补救措施,最大化地缓解前述误触发命令给排管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方法中,上述步骤S2可以包括:
S24、在第二情况下,先导阀接收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第一控制组件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工作,且指示器件报警。也即,在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第一控制命令的情况下,先导阀能够接收第一控制命令,且在通过第一控制组件能够控制第二驱动组件工作的同时,使指示器件报警,进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第一控制命令,进而去了解排管工作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在第一控制命令为误触发命令的情况下对排管工作进行及时地补救,另一方面可以对排管工作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对该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排管流程进行改进,从源头上提升排管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排管装置,用于缠绕管道于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管组件、双向螺杆、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和先导阀,其中,
所述排管组件与所述双向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双向螺杆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大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扭矩,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或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双向螺杆转动,以驱动所述排管组件沿双向螺杆的轴向运动,所述先导阀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与所述先导阀无线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组件通过所述先导阀经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改变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滚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包括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所述第一先导阀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先导阀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先导阀和所述第二先导阀均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装置还包括指示器件,所述指示器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所述指示器件报警。
5.一种排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排管装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滚筒连接。
6.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管装置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控制方法包括:
在第一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工作;
在第二情况下,所述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情况下,所述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发出确认询问信号;
在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接收到确认负应答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停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二情况下,所述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包括:
在第二情况下,所述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之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发出确认询问信号;
在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接收到确认正应答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改变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滚筒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所述先导阀包括第一先导阀和第二先导阀,所述第一先导阀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先导阀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先导阀和所述第二先导阀均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排管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第三情况下,所述第二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二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工作;
所述在第二情况下,所述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包括:
在第二情况下,所述第一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装置还包括指示器件,所述指示器件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无线通信连接,且在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控制命令的情况下,所述指示器件报警,所述在第二情况下,所述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包括:
在第二情况下,所述先导阀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出的第一控制命令,且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组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且所述指示器件报警。
CN202111120474.6A 2021-09-24 2021-09-24 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Pending CN1138960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0474.6A CN113896037A (zh) 2021-09-24 2021-09-24 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0474.6A CN113896037A (zh) 2021-09-24 2021-09-24 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6037A true CN113896037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029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0474.6A Pending CN113896037A (zh) 2021-09-24 2021-09-24 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6037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22318A (ja) * 2011-07-22 2013-02-04 Olympia:Kk 遊技機
CN202913987U (zh) * 2012-10-09 2013-05-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连续管作业机滚筒排管转换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03685070U (zh) * 2013-12-31 2014-07-02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连续油管排管装置
CN205047172U (zh) * 2015-08-27 2016-02-24 山东科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连续油管车油管滚筒排管臂安全操作系统
CN105776049A (zh) * 2016-04-26 2016-07-20 刘湘静 一种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卷扬机
CN106032619A (zh) * 2015-03-20 2016-10-19 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洗衣机通信方法
CN107922143A (zh) * 2015-07-17 2018-04-17 帕科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线缆卷绕系统
US20190064408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Switch Materials Inc. System of networked controll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system of networked controllers
CN210564417U (zh) * 2019-08-09 2020-05-19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连续油管滚筒自动排管控制系统
CN212867459U (zh) * 2020-08-24 2021-04-02 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油管排管系统及连续油管车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22318A (ja) * 2011-07-22 2013-02-04 Olympia:Kk 遊技機
CN202913987U (zh) * 2012-10-09 2013-05-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连续管作业机滚筒排管转换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03685070U (zh) * 2013-12-31 2014-07-02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连续油管排管装置
CN106032619A (zh) * 2015-03-20 2016-10-19 无锡飞翎电子有限公司 洗衣机通信方法
CN107922143A (zh) * 2015-07-17 2018-04-17 帕科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线缆卷绕系统
CN205047172U (zh) * 2015-08-27 2016-02-24 山东科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连续油管车油管滚筒排管臂安全操作系统
CN105776049A (zh) * 2016-04-26 2016-07-20 刘湘静 一种用于石油勘探的智能卷扬机
US20190064408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Switch Materials Inc. System of networked controll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system of networked controllers
CN210564417U (zh) * 2019-08-09 2020-05-19 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连续油管滚筒自动排管控制系统
CN212867459U (zh) * 2020-08-24 2021-04-02 三一石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油管排管系统及连续油管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72746B1 (de) Überwachungsverfahren für ein motorisch angetriebenes Tor
DE102007059422B4 (de) Verfahren zum Setzen von Nietelementen durch ein von einem Elektromotor angetriebenes portables Nietgerät sowie ein Nietgerät
WO2016101499A1 (zh) 一种用于卷筒多层缠绕乱绳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EP2470747B1 (de) Handhabungsgerät für bohrgestänge, insbesondere so genannter pipehandler oder so genannter topdrive mit pipehandler, und betriebsverfahren dafür
EP1882802A2 (de) Verfahren zum gesicherten Bremsen eines Tores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EP2804826A1 (de) Überwachung einer bahngeschwindigkeit einer materialbahn
CN106933169B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轧机设备远程监控系统
CN103752657B (zh) 一种防止矫直机矫直辊过载的控制系统
CN107833742A (zh) 一种鼠笼式电机转子线圈的自动缠绕系统
CN113896037A (zh) 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排管设备
CN207046594U (zh) 一种定长裁线机的供料装置
CN105425525A (zh) 一种超大型下卷式电动升降银幕
EP3513911B1 (de) Pressmaschine
WO2007009412A1 (de) Motorisch angetriebenes tor sowie torantriebsvorrichtung, kommunikationseinrichtung und signalübermittlungsverfahren hierfür
CN104338787A (zh) 一种双工位立式收线机
CN103121605A (zh) 一种超细丝线精密排线边缘的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90790B (zh) 一种实现测井绞车运行保护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9399506A (zh) 一种用于智能叉车臂故障的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CN107632576A (zh) 一种并丝机的自动打结控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03541149U (zh) 用于带钢卷取机的对中控制装置
CN109823333B (zh) 防止车辆弯道侧翻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EP3809394A1 (de) Sensoreinrichtung zur parkraumüberwachung
CN203033699U (zh) 用于电驱动测井绞车的智能控制系统
DE102011010988B4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Serviceaggregats und Textilmaschine mit einem Serviceaggregat
EP0580548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spulen eines Fad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