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9715A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9715A
CN113889715A CN202110993972.5A CN202110993972A CN113889715A CN 113889715 A CN113889715 A CN 113889715A CN 202110993972 A CN202110993972 A CN 202110993972A CN 113889715 A CN113889715 A CN 113889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battery pole
lithium ion
sleev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39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晨
林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9939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9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9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9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所述电池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和卡杆间隙配合;通过将电池极片上连接杆上的卡杆直接放入到接线柱上开设的卡槽内部,借助于两者的配合,使得连接杆和接线柱搭配使用,使得连接杆不会相对于接线柱产生移动,同时,由于电池极片与连接杆通过螺纹紧固连接的方式,保证了连接杆牢固的连接在电池极片上,当需要拆卸电池极片时,仅仅只需要将连接杆与电池极片之间的螺纹紧固连接松开即可,达到了当电池板或者电池极片损坏后,便于对电池板或者电池极片进行拆卸维修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即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机之间往返运动。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主要是为了便于外界线路使用而设立的,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部件。
如申请号CN202010847810.6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装置,包括上模头和下模头,上模头或下模头上设有第一进料口,下模头上内设有用于容纳涂布极片集流体的浆液的储料罐,储料罐与第一进料口连通,上模头与下模头的储料槽相匹配形成储料墙腔;该技术方案通过在上模头上安装吸附组件,将极片集流体上的涂布浆液局部抽离,使得传动中的极片集流体上形成简短的空白区,以达到预留焊接极耳位置的问题。
但是,目前插头和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之间多数采用缠绕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缠绕的方式不够紧固,存在松脱的可能,而焊接的方式不便于后续的拆装,一旦插头烧坏就不便于更换插头了,同时,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之间多数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两者单一性损坏就需要对整体进行拆解更换,造成了维修的复杂性;
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解决插头和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之间多数采用缠绕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缠绕的方式不够紧固,存在松脱的可能,而焊接的方式不便于后续的拆装,一旦插头烧坏就不便于更换插头了,同时,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之间多数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两者单一性损坏就需要对整体进行拆解更换,造成了维修的复杂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电池极片;所述电池极片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与电池极片之间用弹簧连接;所述移动板和电池极片底壁间形成的空腔内充满有气体;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插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底部的内部插接有堵块,堵块插入导管中的直径小于导管的内径,堵块伸出导管的部分大于导管的外径;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杆;推杆将移动板和堵块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极片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插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电池极片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气缸筒;所述导管与气缸筒相连通;所述气缸筒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朝向限位孔;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头;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方槽,方槽用于电力传导,将电池板的电能传递到插头。
现有技术中,插头和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之间多数采用缠绕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缠绕的方式不够紧固,存在松脱的可能,而焊接的方式不便于后续的拆装,一旦插头烧坏就不便于更换插头;
据此本发明通过将套筒和插头经过人为从电池极片顶部的定位孔中送入后,在套筒和插头自身重量作用下,插头会与电池极片内部的移动板上的方槽接触,随后在插头和套筒的重力作用下,会对移动板底部的弹簧产生挤压,由于移动板底部和电池极片底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充满有气体,同时移动板底部安装的推杆和堵块连接,随着移动板竖直向下移动,推杆将会推动着堵块沿着导管内壁竖直向下移动,堵块插入导管中的直径小于导管的内径,堵块伸出导管的部分大于导管的外径,随着堵块向下移动,导管将会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由于移动板对底部气体挤压,气体将会顺着导管进入到气缸筒内部,气缸筒中的活塞杆将会伸出,由于活塞杆朝向限位孔,随着气缸筒内部活塞杆的伸出,活塞杆将会伸入到套筒内壁中的限位孔中,此时活塞杆将会对套筒产生位置限制,避免了插头在插入电池极片后自动松脱,同时,当需要松开电池极片对插头的限制时,仅仅只需要提起插头,使得插头不再对移动板施加压力,移动板将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抬起,气缸筒内部的气体将会回到移动板的底部,便于两者之间的拆装,对比起焊接,其更容易拆卸,对比起缠绕,其更加紧固,达到了电池极片和插头之间自动紧固和便于拆卸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和电池极片顶部开设的通孔的内壁均为不光滑材料制成,套筒与通孔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工作时,通过活塞杆进入到套筒侧壁开设的限位孔内部,确保插头和移动板紧密连接,由于锂电池主要用于充当车辆的动力源,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颠婆,而限位孔需要保证活塞杆伸入,则限位孔本身是具有气缸筒插入端进行移动的间隙,即活塞杆伸入后还存在运动的空间,此时,若套筒产生颠簸,而且弹簧有延迟性反应的特点,将会导致一瞬间套筒带着插头离开了移动板,此时电池处于不供电状态,同时,套筒可能会在通孔内部发生转动,从而套筒将会带着插头一同转动,当插头在移动板表面产生转动后,可能会使插头表面因为摩擦而被损坏,而当套筒外壁和电池极片上通孔内壁为不光滑材质制成时,借助两者的摩擦阻力将可以消除颠簸对电池供电的影响,而由于套筒和通孔之间存在着间隙,在将插头伸入到电池极片内部时,能够保证套筒不与通孔的内壁接触,即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的摩擦对安装电池极片的影响,但是,套筒一旦与通孔有偏转趋势时,套筒不可避免的会与通孔的内壁接触,达到了确保插头与移动板紧密连接,确保供电良好的效果,同时,避免插头在移动板上产生转动,磨损两者接触面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配重环;所述配重环位于套筒上开设的限位孔下方;工作时,通过插头和移动板接触实现电能的传导,虽然套筒和电池极片上通孔内壁的摩擦力能够消除轻度颠簸对供电影响,但是,为了保证后续插头和电池极片的分离,套筒和通孔之间的摩擦力不可能超过插拔插头所提供的力,且套筒和通孔之间存在间隙,即可能存在套筒与通孔摩擦力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插头离开电池极片,不然不利于两者之间分离拆卸,因此,当发生较大颠簸时,套筒还是有带着插头离开的可能性,故而在套筒上安装配重盘,给予套筒和插头较大的重力,避免了插头因为颠簸离开移动板,达到了确保插头与移动板紧密连接,确保供电良好。
优选的,所述方槽位于移动板的正中间,方槽的侧壁用于导电,方槽的侧壁为倒三角结构,方槽从顶部到底部两侧壁间距递减;工作时,插头插入到方槽内部,通过方槽将电能由电池板传递到插头上,将方槽的侧壁设计成倒三角结构,同时,方槽从顶部到底部侧壁间距递减,使得插头插入方槽后,能够借助套筒的重量带动插头伸入到方槽的内部,借助于方槽的内壁对插头进行夹持,通过方槽对插头进行紧固,达到了进一步紧固插头和电池极片之间的连接,确保两者不会松脱,确保供电良好。
优选的,所述气缸筒的内部安装有弹性杆;所述气缸筒与推板通过弹性杆固定连接;工作时,当需要对插头和电池极片进行拆卸时,通过排出电池极片内部的气体将气缸筒中的气体排出,此时,气缸筒失去了气体推动力,若不在气缸筒内部安装弹性杆,活塞杆因为不受力将会停留在套筒上开设的限位孔内部,当气缸筒内部安装弹性杆,气缸筒失去气体推动力后,在弹性杆作用下,活塞杆将会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活塞杆将会脱离限位孔,确保了插头和电池极片之间快速拆卸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和电池板;所述电池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电池极片的底部螺纹紧固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连接杆的内侧壁为不光滑材料制成,另一个连接杆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卡杆;所述卡槽和卡杆间隙配合。
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之间多数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两者单一性损坏就需要对整体进行拆解更换,造成了维修的复杂性;
据此本发明通过将电池极片上连接杆上的卡杆直接放入到接线柱上开设的卡槽内部,借助于两者的配合,使得连接杆和接线柱搭配使用,使得连接杆不会相对于接线柱产生移动,同时,由于电池极片与连接杆通过螺纹紧固连接的方式,保证了连接杆牢固的连接在电池极片上,当需要拆卸电池极片时,仅仅只需要将连接杆与电池极片之间的螺纹紧固连接松开即可,实现电池极片与电池板活动的连接,通过电池极片将电池板的电力传导到插头上,达到了当电池板或者电池极片损坏后,便于对电池板或者电池极片进行拆卸维修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通过插头带动移动板移动挤压气体进入到气缸筒内部,使得活塞杆到套筒上开设的限位孔中,通过气缸筒卡住限位孔,实现了插头在电池极片内部限位,确保插头和移动板接触,促使电路供应的效果。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通过电池极片与连接杆通过螺纹紧固连接的方式,保证了连接杆牢固的连接在电池极片上,当需要拆卸电池极片时,仅仅只需要将连接杆与电池极片之间的螺纹紧固连接松开即可,达到了当电池板或者电池极片损坏后,便于对电池板或者电池极片进行拆卸维修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锂电池电池板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池极片立体图;
图3是气缸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管内部的示意图;
图5是导管启闭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电池板;11、接线柱;12、卡槽;2、电池极片;21、通孔;3、连接杆;31、卡杆;4、弹簧;5、移动板;51、推杆;52、方槽;6、定位孔;7、导管;71、堵块;8、气缸筒;81、弹性杆;82、推板;83、活塞杆;9、套筒;91、限位孔;92、配重环;10、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包括电池极片2;所述电池极片2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与电池极片2之间用弹簧4连接;所述移动板5和电池极片2底壁间形成的空腔内充满有气体;所述移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的内部插接有导管7;所述导管7底部的内部插接有堵块71,堵块71插入导管7中的直径小于导管7的内径,堵块71伸出导管7的部分大于导管7的外径;所述移动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杆51;推杆51将移动板5和堵块71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极片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内部插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91;所述电池极片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气缸筒8;所述导管7与气缸筒8相连通;所述气缸筒8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有推板82;所述推板8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塞杆83,活塞杆83朝向限位孔91;所述套筒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头10;所述移动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方槽52,方槽52用于电力传导,将电池板1的电能传递到插头10;
现有技术中,插头和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之间多数采用缠绕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缠绕的方式不够紧固,存在松脱的可能,而焊接的方式不便于后续的拆装,一旦插头烧坏就不便于更换插头;
因此,本发明通过将套筒9和插头10经过人为从电池极片2顶部的定位孔6中送入后,在套筒9和插头10自身重量作用下,插头10会与电池极片2内部的移动板5上的方槽接触,随后在插头10和套筒9的重力作用下,会对移动板5底部的弹簧4产生挤压,由于移动板5底部和电池极片2底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充满有气体,同时移动板5底部安装的推杆51和堵块71连接,随着移动板5竖直向下移动,推杆51将会推动着堵块71沿着导管7内壁竖直向下移动,堵块71插入导管7中的直径小于导管7的内径,堵块71伸出导管7的部分大于导管7的外径,随着堵块71向下移动,导管7将会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由于移动板5对底部气体挤压,气体将会顺着导管7进入到气缸筒8内部,气缸筒8中的活塞杆83将会伸出,由于活塞杆83朝向限位孔91,随着气缸筒8内部活塞杆83的伸出,活塞杆83将会伸入到套筒9内壁中的限位孔91中,此时活塞杆83将会对套筒9产生位置限制,避免了插头10在插入电池极片2后自动松脱,同时,当需要松开电池极片2对插头10的限制时,仅仅只需要提起插头10,使得插头10不再对移动板5施加压力,移动板5将会在弹簧4的作用下向上抬起,气缸筒8内部的气体将会回到移动板5的底部,便于两者之间的拆装,对比起焊接,其更容易拆卸,对比起缠绕,其更加紧固,达到了电池极片2和插头10之间自动紧固和便于拆卸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套筒9的外壁和电池极片2顶部开设的通孔21的内壁均为不光滑材料制成,套筒9与通孔2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工作时,通过活塞杆83伸出端进入到套筒9侧壁开设的限位孔91内部,确保插头10和移动板5紧密连接,由于锂电池主要用于充当车辆的动力源,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颠婆,而限位孔91需要保证活塞杆83伸入,则限位孔91本身是具有活塞杆83进行移动的间隙,即活塞杆83伸入后还存在运动的空间,此时,若套筒9产生颠簸,而且弹簧4有延迟性反应的特点,将会导致一瞬间套筒9带着插头10离开了移动板5,此时电池处于不供电状态,同时,套筒9可能会在通孔21内部发生转动,从而套筒9将会带着插头10一同转动,当插头10在移动板5表面产生转动后,可能会使插头10表面因为摩擦而被损坏,而当套筒9外壁和电池极片2上通孔21内壁为不光滑材质制成时,借助两者的摩擦阻力将可以消除颠簸对电池供电的影响,而由于套筒9和通孔21之间存在着间隙,在将插头伸入到电池极片2内部时,能够保证套筒9不与通孔21的内壁接触,即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的摩擦对安装电池极片2的影响,但是,套筒9一旦与通孔21有偏转趋势时,套筒9不可避免的会与通孔21的内壁接触,达到了确保插头10与移动板5紧密连接,确保供电良好的效果,同时,避免插头10在移动板5上产生转动,磨损两者接触面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套筒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配重环92;所述配重环92位于套筒9上开设的限位孔91下方;工作时,通过插头10和移动板5接触实现电能的传导,虽然套筒9和电池极片2上通孔21内壁的摩擦力能够消除轻度颠簸对供电影响,但是,为了保证后续插头10和电池极片2的分离,套筒9和通孔21之间的摩擦力不可能超过插拔插头10所提供的力,且套筒9和通孔21之间存在间隙,即可能存在套筒9与通孔21摩擦力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插头10离开电池极片2,不然不利于两者之间分离拆卸,因此,当发生较大颠簸时,套筒9还是有带着插头10离开的可能性,故而在套筒9上安装配重盘92,给予套筒9和插头10较大的重力,避免了插头10因为颠簸离开移动板5,达到了确保插头10与移动板5紧密连接,确保供电良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槽52位于移动板5的正中间,方槽52的侧壁用于导电,方槽52的侧壁为倒三角结构,方槽52从顶部到底部两侧壁间距递减;工作时,插头10插入到方槽52内部,通过方槽52将电能由电池板1传递到插头10上,将方槽52的侧壁设计成倒三角结构,同时,方槽52从顶部到底部侧壁间距递减,使得插头10插入方槽52后,能够借助套筒9的重量带动插头10伸入到方槽52的内部,借助于方槽52的内壁对插头10进行夹持,通过方槽52对插头10进行紧固,达到了进一步紧固插头10和电池极片2之间的连接,确保两者不会松脱,确保供电良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缸筒8的内部安装有弹性杆81;所述气缸筒8与推板82通过弹性杆81固定连接;工作时,当需要对插头10和电池极片2进行拆卸时,通过排出电池极片2内部的气体将气缸筒8中的气体排出,此时,气缸筒8失去了气体推动力,若不在气缸筒8内部安装弹性杆81,活塞杆83因为不受力将会停留在套筒9上开设的限位孔91内部,当气缸筒8内部安装弹性杆81,气缸筒8失去气体推动力后,在弹性杆81作用下,活塞杆83将会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活塞杆83将会脱离限位孔91,确保了插头10和电池极片2之间快速拆卸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和电池板1;所述电池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柱11;所述接线柱11的侧壁开设有卡槽12;所述电池极片2的底部螺纹紧固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数目为两个,其中一个连接杆3的内侧壁为不光滑材料制成,另一个连接杆3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卡杆31;所述卡槽12和卡杆31间隙配合。
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之间多数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两者单一性损坏就需要对整体进行拆解更换,造成了维修的复杂性;
因此,本发明通过将电池极片2上连接杆3上的卡杆31直接放入到接线柱11上开设的卡槽12内部,借助于两者的配合,使得连接杆3和接线柱11搭配使用,使得连接杆3不会相对于接线柱11产生移动,同时,由于电池极片2与连接杆3通过螺纹紧固连接的方式,保证了连接杆3牢固的连接在电池极片2上,当需要拆卸电池极片2时,仅仅只需要将连接杆3与电池极片2之间的螺纹紧固连接松开即可,实现电池极片2与电池板1活动的连接,通过电池极片2将电池板1的电力传导到插头10上,达到了当电池板1或者电池极片2损坏后,便于对电池板1或者电池极片2进行拆卸维修的效果。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本发明通过将套筒9和插头10经过人为从电池极片2顶部的定位孔6中送入后,在套筒9和插头10自身重量作用下,插头10会与电池极片2内部的移动板5上的方槽接触,随后在插头10和套筒9的重力作用下,会对移动板5底部的弹簧4产生挤压,由于移动板5底部和电池极片2底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充满有气体,同时移动板5底部安装的推杆51和堵块71连接,随着移动板5竖直向下移动,推杆51将会推动着堵块71沿着导管7内壁竖直向下移动,堵块71插入导管7中的直径小于导管7的内径,堵块71伸出导管7的部分大于导管7的外径,随着堵块71向下移动,导管7将会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由于移动板5对底部气体挤压,气体将会顺着导管7进入到气缸筒8内部,气缸筒8中的活塞杆83将会伸出,由于活塞杆83朝向限位孔91,随着气缸筒8内部活塞杆83的伸出,活塞杆83将会伸入到套筒9内壁中的限位孔91中,此时活塞杆83将会对套筒9产生位置限制,避免了插头10在插入电池极片2后自动松脱,同时,当需要松开电池极片2对插头10的限制时,仅仅只需要提起插头10,使得插头10不再对移动板5施加压力,移动板5将会在弹簧4的作用下向上抬起,气缸筒8内部的气体将会回到移动板5的底部,便于两者之间的拆装,对比起焊接,其更容易拆卸,对比起缠绕,其更加紧固,达到了电池极片2和插头10之间自动紧固和便于拆卸的效果;通过将电池极片2上连接杆3上的卡杆31直接放入到接线柱11上开设的卡槽12内部,借助于两者的配合,使得连接杆3和接线柱11搭配使用,使得连接杆3不会相对于接线柱11产生移动,同时,由于电池极片2与连接杆3通过螺纹紧固连接的方式,保证了连接杆3牢固的连接在电池极片2上,当需要拆卸电池极片2时,仅仅只需要将连接杆3与电池极片2之间的螺纹紧固连接松开即可,实现电池极片2与电池板1活动的连接,通过电池极片2将电池板1的电力传导到插头10上,达到了当电池板1或者电池极片2损坏后,便于对电池板1或者电池极片2进行拆卸维修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极片(2);所述电池极片(2)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与电池极片(2)之间用弹簧连接(4);所述移动板(5)和电池极片(2)底壁间形成的空腔内充满有气体;所述移动板(5)的内部开设有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的内部插接有导管(7);所述导管(7)底部的内部插接有堵块(71);所述移动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杆(51);推杆(51)将移动板(5)和堵块(71)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极片(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内部插接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孔(91);所述电池极片(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气缸筒(8);所述导管(7)与气缸筒(8)相连通;所述气缸筒(8)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有推板(82);所述推板(8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塞杆(83),活塞杆(83)朝向限位孔(91);所述套筒(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插头(10);所述移动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方槽(52),方槽(52)用于电力传导,将电池板(1)的电能传递到插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的外壁和电池极片(2)顶部开设的通孔(21)的内壁均为不光滑材料制成,套筒(9)与通孔(2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配重环(92);所述配重环(92)位于套筒(9)上开设的限位孔(91)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槽(52)位于移动板(5)的正中间,方槽(52)的侧壁用于导电,方槽(52)的侧壁为倒三角结构,方槽(52)从顶部到底部两侧壁间距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筒(8)的内部安装有弹性杆(81);所述气缸筒(8)与推板(82)通过弹性杆(81)固定连接。
6.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和电池板(1);所述电池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柱(11);所述接线柱(11)的侧壁开设有卡槽(12);所述电池极片(2)的底部螺纹紧固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数目为2个,其中一个连接杆(3)的内侧为不光滑材料制成,另一个连接杆(3)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卡杆(31);所述卡槽(12)和卡杆(31)间隙配合。
CN202110993972.5A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Pending CN113889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3972.5A CN113889715A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3972.5A CN113889715A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9715A true CN113889715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11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3972.5A Pending CN113889715A (zh) 2021-08-27 2021-08-27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971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8962A (zh) * 2022-01-11 2022-04-22 十堰市金海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8962A (zh) * 2022-01-11 2022-04-22 十堰市金海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支架
CN114388962B (zh) * 2022-01-11 2024-03-15 十堰市金海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用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8971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CN215452139U (zh) 一种电除尘用便于理线的电源进线柜
CN210467940U (zh) 一种可拆卸路灯蓄电池
CN219657831U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循环寿命检测柜
CN209028103U (zh) 方壳动力电池夹具
CN211350862U (zh) 一种具有高倍率容量的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
CN206130925U (zh) 一种带电气连接功能的升降机构及适时通断电的吸顶灯
CN205393770U (zh) 一种焊枪用介子连发器
CN211000974U (zh) 一种低成本agv自动充电桩
CN211743254U (zh) 高安全性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
CN210576334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舱的摩擦焊水冷板
CN210894628U (zh) 干电池供电模拟装置
CN20870675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备用便携式电池组电极连接装置
CN107444561B (zh) 一种防爆电动自行车
CN208615751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
CN113285159A (zh) 一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通信备用锂电池自动更换组件
CN107968185B (zh) 一款高效的锂离子电池真空注电解液机构
CN211450275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安全监控装置
CN211628909U (zh) 一种带有延时功能的开关驱动器
CN212046958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充电桩电源模块
CN209312863U (zh) 一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动力系统用安装结构
CN21586902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10480151A (zh) 一种新型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铝转镍工艺装置
CN209267382U (zh) 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的节能电机系统
CN210167687U (zh) 一种易安装的低压补偿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