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2571A -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2571A
CN113882571A CN202111283671.XA CN202111283671A CN113882571A CN 113882571 A CN113882571 A CN 113882571A CN 202111283671 A CN202111283671 A CN 202111283671A CN 113882571 A CN113882571 A CN 113882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slab
module
floor
reinforcing rib
cag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367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博
盛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Tai Guangde Intelligent Assembly Building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 Tai Guangde Intelligent Assembly Build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 Tai Guangde Intelligent Assembly Build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Chen Tai Guangde Intelligent Assembly Build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367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25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2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25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04B5/38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36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ing mats composed of reinforcing elements laying in two or more parallel planes and connected by separate reinforcing parts
    • E04C5/064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ing mats composed of reinforcing elements laying in two or more parallel planes and connected by separate reinforcing parts the reinforcing elements in each plane being formed by, or forming a, mat of longitunal and transverse b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2005/32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permanent forms for the floor e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涉及楼板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常见楼板模板的安装以及拆卸工程由于其操作复杂烦琐的缘故,拆除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并对楼板施工造成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加强筋笼体、第一定位件、楼板模组、凝固定型层;第一加强筋笼体通过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楼板模组上,第一加强筋笼体与楼板模组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本发明采用装配式的楼板模组来直接形成现浇混泥土楼板,其能够有效地节省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施工过程无需拆除模板,能够准确地固定定位于楼板模组的内壁上,可避免凝固定型层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板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楼板在浇筑成型前,均需要通过预先安装的模板来进行定型,然后再用支撑杆件对模板进行支撑,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进行拆除。
在楼板模板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般由完整木材制成的模板和支撑杆件根据现浇混凝土构件多变的尺寸进行裁切加工,因此在裁切加工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原木材浪费;而当混凝土楼板成型后,还需要对位于混凝土楼板周侧的模板进行手工拆除,而总所周知,模板的安装以及拆卸工程由于其操作复杂烦琐的缘故,拆除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其一直是一道耗时长、工程造价高的加工工序,进而对楼板施工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本发明采用装配式的楼板模组来直接形成现浇混泥土楼板,其能够有效地节省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施工过程无需拆除模板,能够准确地固定定位于楼板模组的内壁上,以避免凝固定型层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包括:
第一加强筋笼体;
第一定位件,数量为若干个;
楼板模组,数量为若干个;
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楼板模组上,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与所述楼板模组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凝固定型层,通过浇注后凝固填充于所述楼板模组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板安装位与预设的楼板相匹配,第一加强筋笼体和第一定位件可以根据楼板安装位的尺寸预先固定在楼板模组上,在现场安装时,各个楼板模组可以直接固定成整体,进而减少现场布置第一加强筋笼体的工作量,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由于第一加强筋笼体由若干条钢筋弯曲组合而成,因此其实际尺寸容易与预设尺寸之间存在误差,因此容易造成第一加强筋笼体在楼板模组内的定位出现偏差,而此时第一定位件的线型是贴合固定设置于第一加强筋笼体的侧壁上,其能够用于解决第一加强筋笼体尺寸不好控制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方案既解决了第一加强筋笼体在楼板模组内不能精确安装定位的问题,又留出了第一加强筋笼体与楼板模组的混凝土楼板面层的合理间距,以避免凝固定型层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其次,第一加强筋笼体能够通过第一定位件准确地固定定位于楼板模组的内壁上,由此可见,通过第一定位件,第一加强筋笼体能够成为楼板模组在楼板模组内的固定和定位的基础框架,进而提高整体性。
其次,通过第一定位件,第一加强筋笼体与楼板模组之间形成了精确、契合的第一间距,由于第一定位件贴合固定于第一加强筋笼体的侧壁上,因此可使得该第一间距更加精确,进而提高第一间距内所浇注的凝固定型层的体积和形状的精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加工精度。
其次,当大量的凝固定型层浇注倾倒至楼板模组内时,楼板模组需要承受倾注时所产生的巨大外力(外力源于凝固定型层重量下落时的冲击力),但由于第一加强筋笼体与第一定位件与楼板模组三者之间构成了坚固的平面横向受力楼板模型,因此本方案能够使得浇注过程更加稳固和安全;
其次,由于第一定位件是预制件,因此施工前可以通过调节加宽第一定位件的宽度尺寸,使得本方案具有良好的自我支撑作用;在浇注过程中,本方案由于设置有第一定位件,因此其能够与位于楼板模组底下的现场临时横向支撑模梁交叉,以交叉构成混凝土楼板模组承重网格。
本方案中的楼板模组为纤维水泥板;在本方案中,由于采用装配式的楼板模组来直接形成现浇混泥土楼板,因此能够节省传统现浇混泥土楼板模板的制作、安装和拆除作业的施工过程,进而能够有效地节省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
其次,本方案不仅不需拆模板,也免去了传统现浇混泥土楼板成型后,进行批灰找平装饰处理的工序,使得混泥土楼板隐藏于楼板模组所形成的楼板内,即用于外饰装饰吊顶的楼板模组与混凝土楼板(即凝固定型层凝固于楼板模组后所形成的)成一体化;仅需将相邻两个楼板模组之间的缝隙进行填缝处理即可,无需对整个楼板再次进行全批灰处理。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将传统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第一加强筋笼体+凝固定型层)与节能环保的装配式楼板模组结合起来,能够通过有效地节省现场作业的时间和成本,进而能够减少传统混凝土施工过程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楼板模组并排连接,且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楼板模组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件能够在完成第一加强筋笼体在楼板模组内定位的基础上,其还能够用于相邻两个楼板模组之间连接处的搭缝式密封连接,以便于提高楼板成型后的防水性,以能够避免浇注混凝土时尚未凝固的混凝土浆液外漏的情况,又形成了楼板模组之间的梢栓连接,有利于吊顶式楼板模组的接缝控制和填补。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
线材管,设置于所述楼板模组内,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地,线材管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件间距的中心线上,线材管沿着楼板模组的尺寸延伸并自身的两端呈封闭;当凝固定型层完成浇注后凝固,本方案的预埋式线材管能够方便施工人员的布线(例如电线、通讯光纤线等线材的布置),以减少对楼板整体结构的破坏;在布线前,由于本方案的第一定位件采用钢铁材质制成,因此施工人员可通过磁铁快速地找到隐藏于楼板模组后方的第一定位件,再加上线材管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件之间间距的中心线或某具体位置内,进而实现在不破坏楼板模组的情况下,快速地找出预埋的线材管,以便于提高施工布线的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
第一纵向部,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固定连接;
第一横向部,相交设置于所述第一纵向部侧壁上,与所述楼板模组的内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纵向部与第一横向部组合后构成了截面呈L型的第一定位件具体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
第二纵向部,与所述第一横向部相交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纵向部、第一横向部、第二纵向部三者构成了一种截面呈C型的第一定位件具体结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楼板安装位的实际面积,为了方便第一加强筋笼体的预安装及运输,第一加强筋笼体可由数量至少为两个子类的第一加强筋笼体构成;当第一加强筋笼体运输至楼板安装位施工现场便可直接完成安装。而且由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固定连接,其能够保持整体结构的一体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楼板模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方案中,固定装置为螺丝,具体为自攻螺丝;当固定装置依次穿过楼板模组、第一定位件后,此时第一定位件固定于楼板模组上,并形成第一定位件与楼板模组之间的梢接结构,第一加强筋笼体、第一定位件、楼板模组三者构成坚固的平面横向受力模型;使得浇注过程更加稳固和安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一种施工方法,其应用有所述一种装配式楼板,包括如下步骤:
预安装:
预设有楼板安装位;
根据楼板安装位划分为若干个楼板模组,每个所述楼板模组上通过第一定位对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笼体;
组装过程:
将若干个所述楼板模组沿着所述楼板安装位的底面排列布置;
浇注过程:
往所述楼板安装位内浇注凝固定型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提供了一种与一种装配式楼板相匹配的具体施工方法。第一加强筋笼体和第一定位件可以根据楼板安装位的尺寸预先固定在楼板模组上,在现场安装时,各个楼板模组可以直接固定成整体,进而减少现场布置第一加强筋笼体的工作量,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一种建筑构造,其应用有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还包括:
第二加强筋笼体;
第二定位件,数量为若干个;
梁模组,数量为若干个,连接于所述楼板模组的底面,与所述楼板模组连通;
所述第二加强筋笼体通过所述第二定位件固定于所述梁模组上;所述第二加强筋笼体与所述梁模组之间形成有第二间距;
所述凝固定型层同时填充于所述梁模组、所述楼板模组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梁安装位与楼板安装位连通,即梁模组、楼板模组连通,因此在往楼板模组内浇注凝固定型层时,能够同时往梁模组内浇注凝固定型层,使得楼板与梁的具有良好的一体性、相互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同理地,第二定位件亦能用于解决第二加强筋笼体尺寸不好控制的问题,又留出了第二加强筋笼体与梁模组之间混凝土面层(凝固定型层)的合理间距,以避免混凝土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
通过第二定位件的设置,第二加强筋笼体与梁模组之间形成了精确、契合的第二间距,并且由于第二定位件贴合固定于第二加强筋笼体的侧壁上,因此可使得该第二间距更加精确,进而提高第二间距内所浇注的凝固定型层的体积和形状的精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加工精度。
其次,同理地,本方案在浇注过程亦无需再在梁模组的外围额外增加支撑加固结构。由此可见,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建筑构造与楼板相结合的承重结构,而且在施工过程无需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卸,且使得梁与楼板之间具有较高的一体性,使得结合后的承重结构更加牢固。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一种建筑构造,其应用有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还包括:
第三加强筋笼体;
第三定位件,数量为若干个;
柱模组,数量为若干个;
所述第三加强筋笼体通过所述第三定位件固定于所述柱模组上;所述第三加强筋笼体与所述柱模组之间形成有第三间距;
所述凝固定型层同时填充于所述柱模组、所述楼板模组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柱模组与楼板模组连通,因此在往柱模组内浇注凝固定型层时,能够同时往楼板模组浇注凝固定型层,使得柱与顶楼板的一体性更强,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同理地,第三定位件亦能用于解决第三加强筋笼体尺寸不好控制的问题,又留出了第三加强筋笼体与柱模组之间混凝土面层(凝固定型层)的合理间距,以避免混凝土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
通过第三定位件,第三加强筋笼体与柱模组之间形成了精确、契合的第三间距,由于第三定位件贴合固定于第三加强筋笼体的侧壁上,因此可使得该第三间距更加精确,进而提高第三间距内所浇注的凝固定型层的体积和形状的精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加工精度。
其次,同理地,本方案在浇注过程亦无需再在柱模组的外围额外增加支撑加固结构。由此可见,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建筑构造与楼板相结合的承重结构,而且在施工过程无需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卸,且使得柱与楼板之间具有较高的一体性,使得结合后的承重结构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装配式的楼板模组来直接形成现浇混泥土楼板,施工过程无需拆除模板;
2、节省了传统现浇混泥土楼板模板的制作、安装和拆除作业的施工过程,其能够有效地节省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
3、解决了传统第一加强筋笼体因为自身尺寸差异所导致的安装不便,使其能够准确地固定定位于楼板模组的内壁上,使之具有良好的施工精度;
4、留出了第一加强筋笼体与楼板模组的混凝土楼板面层的合理间距,可避免凝固定型层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
5、能够与位于楼板模组底下的现场临时横向支撑模梁交叉,以交叉构成混凝土楼板模组承重网格。
总的来说,本发明采用装配式的楼板模组来直接形成现浇混泥土楼板,其能够有效地节省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施工过程无需拆除模板,能够准确地固定定位于楼板模组的内壁上,可避免凝固定型层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三中楼板与梁组合成“T”字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D处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楼板与梁组合成“T”字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处的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三中楼板与梁组合成“7”字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F处的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四中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G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1、第一间距;12、第二间距;13、第三间距;21、楼板安装位;22、梁安装位;221、C型构件;23、柱安装位;31、第一加强筋笼体;32、第二加强筋笼体;33、第三加强筋笼体;41、第一定位件;411、第一纵向部;412、第一横向部;413、第二纵向部;42、第二定位件;43、第三定位件;51、楼板模组;52、梁模组;521、梁墙板;522、夹层;53、柱模组;6、凝固定型层;7、线材管;8、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装配式楼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楼板安装位21、第一加强筋笼体31、若干个第一定位件41、若干个楼板模组51、凝固定型层6,具体如下:
楼板安装位21与楼板的预设规格相匹配。
楼板模组51沿着楼板安装位21的底面布置;本方案中的楼板模组51为纤维水泥板。
第一加强筋笼体3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第一加强筋笼体31固定连接。根据楼板安装位21的实际面积,为了方便第一加强筋笼体31的预安装及运输,第一加强筋笼体31可由数量至少为两个子类的第一加强筋笼体31构成;将第一加强筋笼体31运输至楼板安装位21施工现场便可直接完成安装。而且由于相邻两个第一加强筋笼体31之间固定连接,其能够保持整体结构的一体性。
第一加强筋笼体31通过第一定位件41设置于楼板模组51上;具体地,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装置8,第一定位件41通过固定装置8固定于楼板模组51上。在本方案中,固定装置8为螺丝,具体为自攻螺丝;当固定装置8依次穿过楼板模组51、第一定位件41后,此时第一定位件41固定于楼板模组51上,并形成第一定位件41与楼板模组51之间的梢接结构,第一加强筋笼体31、第一定位件41、楼板模组51三者构成坚固的平面横向受力模型;使得浇注过程更加稳固和安全。
第一加强筋笼体31与楼板模组5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11。
凝固定型层6通过浇注后凝固填充于楼板模组51内。在本实施例中,凝固定型层6为混凝土。
由于第一加强筋笼体31由若干条钢筋弯曲组合而成,因此其实际尺寸容易与预设尺寸之间存在误差,因此容易造成第一加强筋笼体31在楼板安装位21内的定位出现偏差,而此时第一定位件41的线型是贴合固定设置于第一加强筋笼体31的侧壁上,其能够用于解决第一加强筋笼体31尺寸不好控制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方案既解决了第一加强筋笼体31在楼板模组51内不能精确安装定位的问题,又留出了第一加强筋笼体31与楼板模组51的混凝土楼板面层的合理间距,以避免凝固定型层6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其次,第一加强筋笼体31能够通过第一定位件41准确地固定定位于楼板模组51的内壁上,由此可见,通过第一定位件41,第一加强筋笼体31能够成为楼板模组51在楼板模组51内的固定和定位的基础框架,进而提高浇注后凝固的整体性。
其次,通过第一定位件41,第一加强筋笼体31与楼板模组51之间形成了精确、契合的第一间距11,由于第一定位件41贴合固定于第一加强筋笼体31的侧壁上,因此可使得该第一间距11更加精确,进而提高第一间距11内所浇注的凝固定型层6的体积和形状的精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加工精度。
其次,当大量的凝固定型层6浇注倾倒至楼板模组51内时,楼板模组51需要承受倾注时所产生的巨大外力(外力源于凝固定型层6重量下落时的冲击力),但由于第一加强筋笼体31与第一定位件41与楼板模组51三者之间构成了坚固的平面横向受力楼板模型,因此本方案能够使得浇注过程更加稳固和安全;
其次,由于第一定位件41是预制件,因此施工前可以通过调节加宽第一定位件41的宽度尺寸,使得本方案具有良好的自我支撑作用;在浇注过程中,本方案由于设置有第一定位件41,因此其能够与位于楼板模组51底下的现场临时横向支撑模梁交叉,以交叉构成混凝土楼板模组51承重网格。
其次,本方案不仅不需拆模板,也免去了传统现浇混泥土楼板成型后,进行批灰找平装饰处理的工序,使得混泥土楼板隐藏于楼板模组51所形成的楼板内,即用于外饰装饰吊顶的楼板模组51与混凝土楼板(即凝固定型层6凝固于楼板模组51后所形成的)成一体化;仅需将相邻两个楼板模组51之间的缝隙进行填缝处理即可,无需对整个楼板的表面再次进行全批灰处理。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将传统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第一加强筋笼体31+凝固定型层6)与节能环保的装配式楼板模组51结合起来,能够通过有效地节省现场作业的时间和成本,进而能够减少传统混凝土施工过程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具体地,根据实际楼板安装位21的面积,楼板模组51的数量可设置为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楼板模组51并排连接,且至少有一个第一定位件41设置于相邻两个楼板模组51的连接处。
由于采用装配式的楼板模组51来直接形成现浇混泥土楼板,因此能够节省传统现浇混泥土楼板模板的制作、安装和拆除作业的施工过程,进而能够有效地节省现场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第一定位件41能够在完成第一加强筋笼体31在楼板模组51内定位的基础上,其还能够用于相邻两个楼板模组51之间连接处的搭缝式密封连接,以便于提高楼板成型后的防水性,以能够避免浇注混凝土时尚未凝固的混凝土浆液外漏的情况,又形成了楼板模组51之间的梢栓连接,有利于吊顶式楼板模组51的接缝控制和填补。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线材管7,线材管7设置于楼板模组51内,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件41之间。具体地,线材管7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件41间距的中心线上,线材管7沿着楼板模组51的尺寸延伸并自身的两端呈封闭。
当凝固定型层6完成浇注后凝固,本方案的预埋式线材管7能够方便施工人员的布线(例如电线、通讯光纤线等线材的布置),以减少对楼板整体结构的破坏;在布线前,由于本方案的第一定位件41采用钢铁材质制成,因此施工人员可通过磁铁快速地找到隐藏于楼板模组51后方的第一定位件41,再加上线材管7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件41之间间距的中心线或某具体尺寸位置内,进而实现在不破坏楼板模组51的情况下,快速地找出预埋的线材管7,以便于提高施工布线的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定位件41包括第一纵向部411、第一横向部412、第二纵向部413,第一纵向部411与第一加强筋笼体31固定连接;第一纵向部411与第二纵向部413相平行。第一纵向部411与第一横向部412垂直设置,第二纵向部413与第一横向部412垂直设置,第一横向部412与楼板模组51的内壁贴合。第一纵向部411和第二纵向部413均与第一加强筋笼体31固定连接。
第一纵向部411、第一横向部412、第二纵向部413三者构成了一种截面呈C型的第一定位件41具体结构。但不仅限于此,第一纵向部411与第一横向部412亦能构成一种截面呈L型的第一定位件41具体结构。第一纵向部411与第二纵向部413均为截面呈L型的钢构件。
实施例二
一种施工方法,其应用有如实施例一所描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预安装:
预设有楼板安装位21;
根据楼板安装位21划分为若干个楼板模组51,每个楼板模组51上通过第一定位对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笼体31;
组装过程:
将若干个楼板模组51沿着楼板安装位21的底面排列布置;
浇注过程:
往楼板安装位21内浇注凝固定型层6,直至凝固定型层6覆盖第一加强筋笼体31。
由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与一种装配式楼板相匹配的具体施工方法,根据楼板安装位21的尺寸将楼板模组51划分为若干个,然后将第一加强筋笼体31在工厂里完成预制,并且将第一加强筋笼体31对应固定于每个楼板模组51上,进而使得其在施工现场能够便捷地将各个楼板模组51完成组装,以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
实施例三
一种建筑构造,其应用有如实施例一所描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如图4、图5、图6所示,还包括梁安装位22、第二加强筋笼体32、第二定位件42、梁模组52,具体如下:
梁安装位22,与梁的预设规格相匹配,与楼板安装位21连通;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梁安装位22与楼板安装位21呈“T字型”;但不仅限于此,梁安装位22与楼板安装位21还可以呈“7”字型,如图9和图10所示;梁安装位22由C型构件221构成,其能够使得梁安装位22的规格更加平整。
第二加强筋笼体32与第一加强筋笼体31固定连接,具体为焊接固定,可使得楼板与梁在混凝土浇注成型后更加具有一体性;
第二定位件42,数量为若干个;第二定位件42与第一定位件41结构相同。同理地,第二定位件42与第一定位件41的连接处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梁模组52,数量为若干个,沿着梁安装位22的外周侧包围设置,贴合于楼板模组51的底面,与楼板模组51连通;梁模组52包括夹层522、数量至少为两块的梁墙板521,夹层522设置于相邻两个梁墙板521之间;
第二加强筋笼体32通过第二定位件42固定于梁模组52上,使第二加强筋笼体32安装于梁安装位22;第二加强筋笼体32与梁模组52之间形成有第二间距12;
凝固定型层6同时填充于梁安装位22、楼板安装位21内。
由于梁安装位22与楼板安装位21连通,因此在往楼板安装位21内浇注凝固定型层6时,能够同时往梁安装位22内浇注凝固定型层6,使得楼板与梁的具有良好的一体性、相互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同理地,第二定位件42亦能用于解决第二加强筋笼体32尺寸不好控制的问题,又留出了第二加强筋笼体32与楼板模组51之间混凝土面层(凝固定型层6)的合理间距,以避免混凝土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
通过第二定位件42的设置,第二加强筋笼体32与梁模组52之间形成了精确、契合的第二间距12,并且由于第二定位件42贴合固定于第二加强筋笼体32的侧壁上,因此可使得该第二间距12更加精确,进而提高第二间距12内所浇注的凝固定型层6的体积和形状的精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加工精度。
其次,同理地,本方案在浇注过程亦无需再在梁模组52的外围额外增加支撑加固结构。由此可见,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建筑构造与楼板相结合的承重结构,而且在施工过程无需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卸,且使得梁与楼板之间具有较高的一体性,使得结合后的承重结构更加牢固。
实施例四
一种建筑构造,如图11和图12所示,,其应用有如实施例一所描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还包括柱安装位23、第三加强筋笼体33、第三定位件43、柱模组53:
柱安装位23,与柱的预设规格相匹配,与楼板安装位21连通;
第三加强筋笼体33,第三加强筋笼体33与第一加强筋笼体31固定连接,具体为焊接固定,可使得柱和楼板在混凝土浇注成型后更加具有一体性;
第三定位件43,数量为若干个;第三定位件43与第一定位件41结构相同;第三定位件43与第一定位件41的连接处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柱模组53,数量为若干个,沿着柱安装位23的外周侧包围设置;
第三加强筋笼体33通过第三定位件43固定于柱模组53上,使第三加强筋笼体33安装于柱安装位23;第三加强筋笼体33与柱模组53之间形成有第三间距13;
凝固定型层6同时填充于柱安装位23、楼板安装位21内,具体为柱模组53与楼板模组51内。
由于柱安装位23与楼板安装位21连通,因此在往柱模组53内浇注凝固定型层6时,能够同时往楼板模组51浇注凝固定型层6,使得柱与顶楼板的一体性更强,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同理地,第三定位件43亦能用于解决第三加强筋笼体33尺寸不好控制的问题,又留出了第三加强筋笼体33与柱模组53之间混凝土面层(凝固定型层6)的合理间距,以避免混凝土浇灌时容易造成空洞的问题。
通过第三定位件43,第三加强筋笼体33与柱模组53之间形成了精确、契合的第三间距13,由于第三定位件43贴合固定于第三加强筋笼体33的侧壁上,因此可使得该第三间距13更加精确,进而提高第三间距13内所浇注的凝固定型层6的体积和形状的精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加工精度。
其次,同理地,本方案在浇注过程亦无需再在柱模组53的外围额外增加支撑加固结构。由此可见,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建筑构造与楼板相结合的承重结构,而且在施工过程无需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拆卸,且使得柱与楼板之间具有较高的一体性,使得结合后的承重结构更加牢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强筋笼体;
第一定位件,数量为若干个;
楼板模组,数量为若干个;
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通过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楼板模组上,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与所述楼板模组之间形成有第一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楼板模组并排连接,且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楼板模组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材管,设置于所述楼板模组内,且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定位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
第一纵向部,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固定连接;
第一横向部,相交设置于所述第一纵向部侧壁上,与所述楼板模组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
第二纵向部,与所述第一横向部相交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笼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凝固定型层,通过浇注后凝固填充于所述楼板模组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定位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楼板模组上。
8.一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包括如下步骤:
预安装:
预设有楼板安装位;
根据楼板安装位划分为若干个楼板模组,每个所述楼板模组上通过第一定位对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笼体;
组装过程:
将若干个所述楼板模组沿着所述楼板安装位的底面排列布置;
浇注过程:
往所述楼板安装位内浇注凝固定型层,以填充满所述楼板模组。
9.一种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还包括:
第二加强筋笼体;
第二定位件,数量为若干个;
梁模组,数量为若干个,连接于所述楼板模组的底面,与所述楼板模组连通;
所述第二加强筋笼体通过所述第二定位件固定于所述梁模组上;所述第二加强筋笼体与所述梁模组之间形成有第二间距;
所述凝固定型层同时填充于所述梁模组、所述楼板模组内。
10.一种建筑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板,还包括:
第三加强筋笼体;
第三定位件,数量为若干个;
柱模组,数量为若干个,连接于所述楼板模组的底面,与所述楼板模组连通;
所述第三加强筋笼体通过所述第三定位件固定于所述柱模组上;所述第三加强筋笼体与所述柱模组之间形成有第三间距;
所述凝固定型层同时填充于所述柱模组、所述楼板模组内。
CN202111283671.XA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Pending CN1138825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3671.XA CN113882571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3671.XA CN113882571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2571A true CN113882571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15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3671.XA Pending CN113882571A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257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1334A1 (zh) * 2014-03-04 2015-09-11 东莞市石西智能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019600A (zh) * 2015-08-04 2015-11-04 万保金 免拆预制混凝土框架柱模板
CN105178603A (zh) * 2015-06-17 2015-12-23 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ps聚苯免拆模板混凝土楼盖板施工工艺方法
CN111155712A (zh) * 2020-01-18 2020-05-15 高慧静 一种装配式预制组合梁部件
CN211572189U (zh) * 2020-01-18 2020-09-25 高慧静 一种装配式预制组合楼板部件
CN213143545U (zh) * 2021-03-01 2021-05-07 承德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1334A1 (zh) * 2014-03-04 2015-09-11 东莞市石西智能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178603A (zh) * 2015-06-17 2015-12-23 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ps聚苯免拆模板混凝土楼盖板施工工艺方法
CN105019600A (zh) * 2015-08-04 2015-11-04 万保金 免拆预制混凝土框架柱模板
CN111155712A (zh) * 2020-01-18 2020-05-15 高慧静 一种装配式预制组合梁部件
CN211572189U (zh) * 2020-01-18 2020-09-25 高慧静 一种装配式预制组合楼板部件
CN213143545U (zh) * 2021-03-01 2021-05-07 承德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8108A (zh) 内置定位预制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CN105143570B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55008B (zh) 一种新增钢管混凝土柱与既有结构的预制连接结构及方法
JP4235079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の接合部の構造
CN113718753A (zh) 锚碇地下连续墙基础装配式中隔墙及施工方法
CN205875520U (zh) 预制梁钢筋笼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
CN214884632U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复合墙
CN113882571A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CN215254581U (zh) 一种工具式梁柱节点角模
CN105926820B (zh) 一种预制梁钢承板电阻网片组合楼面的施工工法
KR20100121865A (ko) 피알씨 복합화 공법을 이용한 건축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CN212054734U (zh) 一种用于城门洞形隧洞快速衬砌的模板
CN210685369U (zh) 用于狭窄空间的混凝土侧墙模板结构
CN113047417A (zh) 3d打印装配式箱型结构及其的连接方法
KR101485563B1 (ko) 건축용 수평구조프레임 구조
CN102689354B (zh) 高速铁路桥梁遮板预制用立式模具及使用其完成的遮板预制方法
CN113818615A (zh) 一种装配式屋顶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CN107762071B (zh) 一种预制钢筋笼结构、浇筑结构体及结构体施工方法
CN113818631B (zh) 装配式墙模与梁的一体化施工方法
CN113802768B (zh) 柱体承重结构及装配式墙模与柱的一体化施工方法
CN210104774U (zh) 装配式新型连接节点的免支撑整体预制沉箱结构
CN216865984U (zh) 一种用于建筑横梁上的模板组件
CN113958079A (zh) 一种装配式楼梯及应用其的施工方法和建筑构造
CN215406528U (zh) 一种蒸压轻质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
CN215977872U (zh) 叠合整体式预制剪力墙边缘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