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1476A -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1476A
CN113871476A CN202010623811.2A CN202010623811A CN113871476A CN 113871476 A CN113871476 A CN 113871476A CN 202010623811 A CN202010623811 A CN 202010623811A CN 113871476 A CN113871476 A CN 113871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 electrode
layer
iii
drain
contac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38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嘉庆
陈志谚
吴俊仪
萧智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Vanguard Inter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6238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1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1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HEMT ;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carrier layer formed at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 H01L29/778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HEMT ;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carrier layer formed at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with confinement of carriers by at least two heterojunctions, e.g. DHHEMT, quantum well HEMT, DHMODFET
    • H01L29/7783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 carrier gas channel, e.g. HEMT ; with two-dimensional charge-carrier layer formed at a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with confinement of carriers by at least two heterojunctions, e.g. DHHEMT, quantum well HEMT, DHMODFET using III-V semiconductor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01L29/08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with semiconductor regions connected to an electrode carrying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and such electrode being part of a semiconduc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 H01L29/0843Source or drain regions of field-effe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2Field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45Ohmic electrodes
    • H01L29/452Ohmic electrodes on AIII-BV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which they are formed
    • H01L29/47Schottky barrier electrodes
    • H01L29/475Schottky barrier electrodes on AIII-BV compou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Junctio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包括基底、三五族沟道层、三五族阻挡层、三五族盖层、源极电极、第一漏极电极、第二漏极电极、以及连接部。其中,三五族沟道层、三五族阻挡层、及三五族盖层依序设置于基底上。源极电极设置于三五族盖层的一侧,第一漏极电极及第二漏极电极设置于三五族盖层的另一侧。第一漏极电极的底面分离于第二漏极电极的底面,且第一漏极电极的组成不同于第二漏极电极的组成。连接部电连接至第一漏极电极以及第二漏极电极。

Description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技术中,III-V族的半导体化合物可用于形成各种集成电路装置,例如:高功率场效晶体管、高频晶体管或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igh electron mobilitytransistor,HEMT)。HEMT是属于具有二维电子气(two 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DEG)的一种晶体管,其2-DEG会邻近于能隙不同的两种材料之间的接合面(也即,异质接合面)。由于HEMT并非使用掺杂区域作为晶体管的载子通道,而是使用2-DEG作为晶体管的载子通道,因此相较于已知的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OSFET),HEMT具有多种吸引人的特性,例如:高电子迁移率及以高频率传输信号的能力。
对于已知的HEMT,其漏极电极和下方半导体层之间会构成欧姆接触(ohmiccontact),以降低漏极电极和半导体层之间的接触电阻。然而,在形成欧姆接触的过程中,漏极电极中的金属通常会和下方半导体层反应而形成突刺缺陷(spiking defects),使得邻近于突刺缺陷的局部电场会较大,而引发了不必要的漏电流现象,进而增加了半导体装置的截止电流(IOFF)、降低崩溃电压及可靠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良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以改善已知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所存在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包括基底、三五族沟道层、三五族阻挡层、三五族盖层、源极电极、第一漏极电极、第二漏极电极、以及连接部。其中,三五族沟道层、三五族阻挡层、及三五族盖层依序设置于基底上。源极电极设置于三五族盖层的一侧,第一漏极电极及一第二漏极电极设置于三五族盖层的另一侧。第一漏极电极的底面分离于第二漏极电极的底面,且第一漏极电极的组成不同于第二漏极电极的组成。连接部电连接至第一漏极电极以及第二漏极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半导体装置,包括半导体层、半导体盖层、源极电极、至少两个漏极电极、及层间介电层。其中,栅极结构设置于半导体层之上。源极电极设置于半导体盖层的一侧,且漏极电极设置于半导体盖层的另一侧,其中漏极电极包括肖特基接触金属以及欧姆接触金属。层间介电层设置于肖特基接触金属以及欧姆接触金属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设置彼此侧向分离的第一漏极电极及第二漏极电极,并使得第一漏极电极和下方的半导体层形成肖特基接触,而第二漏极电极和下方的半导体层形成欧姆接触,如此不仅可以改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表面电场的分布,而降低了装置的截止电流(IOFF),同时可以避免过度增加漏极电极底面和半导体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而避免了半导体装置的导通电阻(RON)的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使下文更容易被理解,在阅读本发明时可同时参考图式及其详细文字说明。通过本文中的具体实施例并参考相对应的图式,以详细解说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用以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作用原理。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图式中的各特征可能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因此某些图式中的部分特征的尺寸可能被刻意放大或缩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多个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沿着图1的A-A'切线所绘示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多个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多个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基底上设置有III-V族沟道层、III-V族阻挡层、三五族盖层、及层间介电层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层间介电层中设置有栅极电极和第一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层间介电层中设置有源极接触洞和第二漏极接触洞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层间介电层中设置有源极电极和第二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10":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0:基底;102:缓冲层;104:III-V族沟道层;
106:III-V族阻挡层;112:III-V族盖层;114:蚀刻停止层;116:钝化层;
120:二维电子气区域;122:二维电子气截断区域;124:第一层间介电层;
126:第二层间介电层;128:绝缘结构;130:栅极接触洞;132:源极接触洞;
134:第一漏极接触洞;136:第二漏极接触洞;138:开孔;140:栅极电极;
142:第一漏极电极;142':第一漏极电极;143:底面;143':底面;
144:源极电极;146:场板;148:第二漏极电极;150:导电插塞
150':导电插塞;152:导电连线;154:第三层间介电层;160:堆栈结构;
200:方法;202:步骤;204:步骤;206:步骤;208:步骤;210:步骤
LGD:距离;LDD:距离;L'DD:距离;W:底面宽度;W':底面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为简化说明起见,本发明也同时描述了特定构件与布置的范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仅在于示意,而非予以任何限制。举例而言,下文中针对“第一特征形成在第二特征上或上方”的叙述,其可以是指“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是指“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还存在有其他特征”,致使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并不直接接触。此外,本发明中的各种实施例可能使用重复的参考符号和/或文字注记。使用这些重复的参考符号与注记是为了使叙述更简洁和明确,而非用以指示不同的实施例及/或配置之间的关联性。
另外,针对本发明中所提及的空间相关的叙述词汇,例如:“在...之下”,“低”,“下”,“上方”,“之上”,“下”,“顶”,“底”和类似词汇时,为便于叙述,其用法均在于描述图式中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或特征的相对关系。除了图式中所显示的摆向外,这些空间相关词汇也用来描述半导体装置在使用中以及操作时的可能摆向。随着半导体装置的摆向的不同(旋转90度或其它方位),用以描述其摆向的空间相关叙述也应通过类似的方式予以解释。
虽然本发明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等用词,以叙述种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及/或区块(section),但应了解此等元件、部件、区域、层、及/或区块不应被此等用词所限制。这些用词仅是用以区分某一元件、部件、区域、层、及/或区块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及/或区块,其本身并不意含及代表所述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排列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因此,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范畴下,下列所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块也可以以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块来命名。
本发明中所提及的“约”或“实质上”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较佳是10%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或3%之内,或2%之内,或1%之内,或0.5%之内。应注意的是,说明书中所提供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也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约”或“实质上”的情况下,仍可隐含“约”或“实质上”的含义。
在本发明中,“三五族半导体(group III-V semiconductor)”是指包含至少一III族元素与至少一V族元素的化合物半导体。其中,III族元素可以是硼(B)、铝(Al)、镓(Ga)或铟(In),而V族元素可以是氮(N)、磷(P)、砷(As)或锑(Sb)。进一步而言,“三五族半导体”可以包括:氮化镓(GaN)、磷化铟(InP)、砷化铝(AlAs)、砷化镓(GaAs)、氮化铝镓(AlGaN)、氮化铟铝镓(InAlGaN)、氮化铟镓(InGaN)、氮化铝(AlN)、磷化镓铟(GaInP)、砷化铝镓(AlGaAs)、砷化铝铟(InAlAs)、砷化镓铟(InGaAs)、氮化铝(AlN)、磷化镓铟(GaInP)、砷化铝镓(AlGaAs)、砷化铝铟(InAlAs)、砷化镓铟(InGaAs)、其类似物或上述化合物的组合,但不限于此。此外,根据需求,三五族半导体内也可包括掺质,而为具有特定导电型的三五族半导体,例如N型或P型III-V族半导体。
虽然下文是通过具体实施例以描述本发明的发明,然而本发明的发明原理也可应用至其他的实施例。此外,为了不致使本发明的精神晦涩难懂,特定的细节会被予以省略,这些被省略的细节是属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的知识范围。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高压半导体装置或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例如是可以作为电压转换器应用的功率切换晶体管。相较于硅功率晶体管,由于III-V HEMT具有较宽的能带间隙,因此具有低导通电阻(on-state resistance,RON)与低切换损失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高压半导体装置例如是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设置在基底100上,且基底100上依序可设置有缓冲层102、III-V族沟道层(或称三五族沟道层)104、III-V族阻挡层(或称三五族阻挡层)106、钝化层116、及至少一层间介电层(例如:第一层间介电层124、第二层间介电层126、第三层间介电层154)。绝缘结构128可以被设置于III-V族沟道层104和III-V族阻挡层106的两侧。
堆栈结构160包括依序堆栈的III-V族盖层112和蚀刻停止层114,设置于III-V族阻挡层106的表面,并且被第一层间介电层124覆盖。栅极电极140可以被设置于第一层间介电层124的栅极接触洞130内。由于堆栈结构160可以自栅极接触洞130暴露出,使得栅极电极140得以电连接至下方的堆栈结构160。
源极电极144可以设置于堆栈结构160的一侧且顺向性的设置于第一层间介电层124内的源极接触洞132内,并且和下方的半导体层,例如III-V族沟道层104,形成欧姆接触。场板(field plate)146可以沿着第二层间介电层126的顶面而设置,而跨过堆栈结构160的上方。场板146可电连接至源极电极144,以用于调控半导体层(例如III-V族沟道层104及/或III-V族阻挡层106)内的电场分布。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场板146及源极电极144可以通过同一沉积制程而形成,因此彼此之间可具有相同的组成,但不限定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栅极电极140与源极电极144的材料可包含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合金、金属氮化物或半导体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可包含金(Au)、镍(Ni)、铂(Pt)、钯(Pd)、铱(Ir)、钛(Ti)、铬(Cr)、钨(W)、铝(Al)、铜(Cu)、钼(Mo)等其它合适的导电材料、或前述的组合。
至少两个漏极电极,例如第一漏极电极142及第二漏极电极148,可以相对于源极电极144而设置,而设置于堆栈结构160的另一侧。其中,第一漏极电极142可以被设置于第一层间介电层124的第一漏极接触洞134内,且第一漏极电极142的组成可以相同于栅极电极140的组成,例如是包括肖特基接触金属的组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143可以设置于钝化层116上。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143可以选择性地电连接至下方的半导体层,例如III-V族阻挡层106,而形成肖特基接触。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漏极电极142可贯穿钝化层116,而和下方半导体层电性连接,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中,肖特基接触金属是指可以和相接触的半导体层产生肖特基接触(Schottky contact)的金属、合金或其堆栈层,例如是TiN、W、Pt、Ni或Ni/Au,但不限定于此。又,第二漏极电极148可以被设置于第一层间介电层124的第二漏极接触洞136内,且第二漏极接触洞136侧向分离于第一漏极接触洞134。第二漏极电极148的组成可以不同于栅极电极140和第一漏极电极142的组成,而和第一源极电极144具有相同的组成。举例而言,第二漏极电极148的组成可以是包括欧姆接触金属。第二漏极电极148的底面可以电连接至下方的半导体层,例如III-V族沟道层104,而形成欧姆接触。在本发明中,欧姆接触金属是指可以和相接触的半导体层产生欧姆接触(ohmic contact)的金属、合金或其堆栈层,例如是Ti/Al、Ti/Al/Ti/TiN、Ti/Al/Ti/Au、Ti/Al/Ni/Au或Ti/Al/Mo/Au,但不限定于此。
进一步而言,第一漏极电极142可以电连接至第二漏极电极148,例如是通过设置于第一漏极电极142上方的连接部而使得第一漏极电极142电连接至第二漏极电极148。举例而言,连接部可包括导电插塞150和导电连线152,其中导电插塞150可以被设置于第二层间介电层126的开孔150中,而导电连线152可以被顺向地设置于第二层间介电层126的顶面。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连接部(例如导电插塞150或导电连线152)、及第二漏极电极148可以通过同一沉积制程而形成,因此彼此之间可具有相同的组成,但不限定于此。根据其他实施例,连接部(例如导电插塞150或导电连线152)的组成可相同于第一漏极电极142的组成,而不同于第二漏极电极148的组成。此外,连接部的组成也可以选自其他金属或合金,而不同于第一漏极电极142和第二漏极电极148的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143可高于第二漏极电极148的底面,使得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143及第二漏极电极148的底面可各自接触不同的半导体层。此外,第一漏极电极142和第二漏极电极148之间可设置第一层间介电层124,且导电插塞150和第二漏极电极148之间可设置第二层间介电层12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由于第一漏极电极142和第二漏极电极148分别位于分离设置的第一漏极接触洞134和第二漏极接触洞136内,因此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宽度W及第一漏极电极142和第二漏极电极148间的距离LDD可以被独立控制;此外,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宽度W及堆栈结构160和第一漏极电极142间的距离LGD也可以被独立控制。换言之,当增加或减少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宽度W时,不必然会增加或减少距离LDD或距离LGD。由于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宽度W的增加通常会造成导通电阻的增加,而为了在不增加导通电阻的情况下,以降低高压半导体装置的电场分布,并进而降低高压半导体装置的截止电流,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在不改变底面宽度W的情况下,任意设定第一漏极电极142和堆栈结构160间的距离LGD,以优化III-V族阻挡层106和III-V族沟道层104内的电场分布(或电位分布),进而降低高压半导体装置的截止电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基底100可以是块硅基板、碳化硅(SiC)基板、氧化铝(Al2O3)基板(或称蓝宝石(sapphire)基板)、氮化铝(AlN)等陶瓷基底、绝缘层上覆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基板或绝缘层上覆锗(germanium on insulator,GOI)基板,但不限定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基底100还包含单一或多层的绝缘材料层以及/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层(例如半导体层)与一核心层。绝缘材料层可以是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或其他合适的绝缘材料。核心层可以是碳化硅(SiC)、氮化铝(AlN)、氮化铝镓(AlGaN)、氧化锌(ZnO)或氧化镓(Ga2O3)、或其他合适的陶瓷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单一或多层的绝缘材料层以及/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层包覆核心层。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上述III-V族沟道层104可包含一层或多层III-V族半导体层,III-V族半导体层的成份可以是GaN、AlGaN、InGaN或InAlGaN,但不限定于此。缓冲层102可以用于降低存在于基底100和在III-V族沟道层104之间的应力或晶格不匹配的程度。III-V族沟道层104也可以是被掺杂的一层或多层III-V族半导体层,例如是P型的III-V族半导体层。对P型的III-V族半导体层而言,其掺质可以是C、Fe、Mg或Zn,或不限定于此。上述III-V族阻挡层106可包含一层或多层III-V族半导体层,且其组成会不同于III-V族沟道层104的III-V族半导体。举例来说,III-V族阻挡层106可包含AlN、AlyGa1-yN(0<y<1)或其组合。根据一实施例,III-V族沟道层104可以是未经掺杂的GaN层,而III-V族阻挡层106可以是本质上为N型的AlGaN层。由于III-V族沟道层104和III-V族阻挡层106间具有不连续的能隙,通过将III-V族沟道层104和III-V族阻挡层106互相堆栈设置,电子会因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而被聚集于III-V族沟道层104和III-V族阻挡层106之间的异质接面,因而产生高电子迁移率的薄层,也即二维电子气(2-DEG)区域120。相较之下,针对被III-V族盖层112所覆盖的区域,由于不会形成二维电子气,因此可视为是二维电子气截断区域12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由于第一漏极电极142未深入至III-V族阻挡层106中,因此二维电子气区域120可以被形成于第一漏极电极142之下。III-V族盖层112可包含一层或多层III-V族半导体层,且III-V族半导体层的成份可以是GaN、AlGaN、InGaN或InAlGaN,但不限定于此。此外,III-V族盖层112也可以是被掺杂的一层或多层III-V族半导体层,例如是P型的III-V族半导体层。对于P型的III-V族半导体层而言,其掺质可以是C、Fe、Mg或Zn,但不限定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III-V族盖层112可以是P型的GaN层。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蚀刻停止层114可以包括金属氮化物,可例如是氮化钛,且蚀刻停止层114和第一层间介电层124之间可具有不同蚀刻速率。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钝化层116可以是厚度介于0.5纳米至10纳米的薄介电层,其可用于消除或减少存在于III-V族沟道层104侧壁和III-V族阻挡层106顶面的表面缺陷,进而提升二维电子气区域120的电子迁移率。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钝化层116可以是氮化硅(SiN)、氮氧化硅(SiON)、氮化铝(AlN)、氧化铝(Al2O3)或氧化硅(SiO2),但不限定于此。第一层间介电层124、第二层间介电层126、及第三层间介电层154彼此之间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组成,例如是SiN、AlN、Al2O3、SiON或SiO2,但不限定于此。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沿着图1的A-A'切线所绘示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栅极电极140、源极电极144、第一漏极电极142、及第二漏极电极148之间可以平行设置,使得彼此之间的长轴方向互相平行。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栅极电极140和第一漏极电极142呈现条状,源极电极144和第二漏极电极148系呈现环状,但不限定于此。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栅极电极140、源极电极144、第一漏极电极142、及第二漏极电极148可任意选自条状或环状。又,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源极电极144和第二漏极电极148中的其中一者可以呈现圆形,因此源极电极144和第二漏极电极148中的另一者、第一漏极电极142、与栅极电极140可以环绕住所述圆形电极的外围,而形成共心电极。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多个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所示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可例如是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其结构类似于图1所示的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然而,图2所示的实施例和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图2所示的第一漏极电极142会深入至III-V族阻挡层106中,致使第一漏极电极142可以更有效地控制III-V族阻挡层106和III-V族沟道层104内的电场分布(或电位分布),进而达成降低高压半导体装置的截止电流的效果。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具有多个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所示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可例如是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其结构类似于图1所示的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然而,图4所示的实施例和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图4所示的增强型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包括多个第一漏极电极142、142',且各第一漏极电极142、142'均可以和下方的半导体层,例如III-V族阻挡层106,形成肖特基接触。第一漏极电极142'可相邻于第一漏极电极142而设置,两者的底面143、143'之间可以互相分离而具有距离L'DD。根据不同需求,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宽度W'可以相同或不同于第一漏极电极142的底面宽度W。第一漏极电极142'可以电连接至第一漏极电极142和第二漏极电极148,例如是通过设置于第一漏极电极142'顶部的导电插塞150'而电连接至第一漏极电极142和第二漏极电极148。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漏极电极142、142',可以更弹性地调整电场的分布。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据以实现本发明的发明,以下进一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基底上设置有III-V族沟道层、III-V族阻挡层、栅极结构、及层间介电层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20的一制程阶段,基底100上可依序堆栈有缓冲层102、III-V族沟道层104、III-V族阻挡层106、堆栈结构160、钝化层116、及第一层间介电层124。接触洞,例如栅极接触洞130和第一漏极接触洞134,可被设置于第一层间介电层124中,以暴露出下方的钝化层11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以形成基底100上的各堆栈层,例如可通过分子束磊晶(molecular-beam epitaxy,MBE)、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etal-organic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氢化物气相磊晶(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HVPE)、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或其他合适的沉积方式。其中,缓冲层102可能包括复数个子半导体,且其整体的电阻值会高于基底100上其他层的电阻值。具体而言,缓冲层102中的部分元素的比例,例如金属元素,会由基底100往III-V族沟道层104的方向逐渐改变。举例而言,对于基底100和III-V族沟道层104分别为硅基底和GaN层的情形,缓冲层102可以是组成比例渐变的氮化铝镓(AlxGa1-xN),且顺着基底100往III-V族沟道层104的方向,所述X值会以连续或阶梯变化方式自0.9降低至0.15。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层间介电层中设置有栅极电极和第一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经由合适的沉积制程,以在第一层间介电层124的顶面、栅极接触洞130内及第一漏极接触洞134内形成导电层,例如是包括肖特基接触金属的复合导电层。之后,施行光微影和蚀刻制程,以图案化导电层,而形成栅极电极140和第一漏极电极14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对于开口面积较小的栅极接触洞130和第一漏极接触洞134而言,导电层可能会完全填满接触洞130和第一漏极接触洞134,但不限定于此。
接着,可全面性的沉积第二层间介电层,以覆盖住第一层间介电层124、栅极电极140和第一漏极电极142。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层间介电层中设置有源极接触洞和第二漏极接触洞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形成第二层间介电层126之后,可以通过光微影和蚀刻制程,以在第一层间介电层124和第二层间介电层126中形成分离设置的源极接触洞132和第二漏极接触洞136,其中源极接触洞132和第二漏极接触洞136的底部可以深入至III-V族沟道层104中,但不限定于此。之后,可以施行另一光微影和蚀刻制程,以在第二层间介电层126中形成开孔138,使得第一漏极电极142的顶面可自开孔138暴露出。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层间介电层中设置有源极电极和第二漏极电极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以经由合适的沉积制程,以在第二层间介电层126的顶面和源极接触洞132、第二漏极接触洞136、及开孔138内形成导电层,例如是包括欧姆接触金属的复合导电层。之后,施行光微影和蚀刻制程,以图案化导电层,而形成源极电极144、场板146、第二漏极电极148、导电插塞150、及导电连线15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对于开口面积较小的开孔138,导电层可能会完全填满开孔138;而对于开口面积较大的源极接触洞132和第二漏极接触洞136,导电层可顺向性地覆盖住接触洞132、136的侧壁,但不限定于此。
接着,可以在第二层间介电层126、源极电极144、场板146、第二漏极电极148、导电插塞150、及导电连线152之上沉积第三层间介电层,以获得如图1所示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制作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方法200可包括:步骤202:提供半导体基底,其上依序堆栈有三五族沟道层、三五族阻挡层、三五族盖层、层间介电层;步骤204:在层间介电层中形成栅极接触洞和第一漏极接触洞;步骤206:形成栅极电极和第一漏极电极,分别位于栅极接触洞和第一漏极接触洞内;步骤208:在层间介电层中形成源极接触洞和第二漏极接触洞;步骤210:形成源极电极和第二漏极电极,分别位于源极接触洞和第二漏极接触洞内,且第二漏极电极电连接至第一漏极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底面彼此侧向分离的第一漏极电极及第二漏极电极,且第一漏极电极会和下方的半导体层形成肖特基接触,而第二漏极电极会和下方的半导体层形成欧姆接触,可以在不改变第一漏极电极底面宽度的情况下,任意设定第一漏极电极和栅极结构之间的距离,如此不仅可以改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表面电场的分布,而降低了装置的截止电流,同时可以避免过度增加第一漏极电极底面和下方半导体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而可避免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导通电阻的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三五族沟道层、一三五族阻挡层、以及一三五族盖层,依序设置于一基底上;
一源极电极,设置于所述三五族盖层的一侧;
一第一漏极电极及一第二漏极电极,设置于所述三五族盖层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漏极电极的底面分离于所述第二漏极电极的底面,且所述第一漏极电极的组成不同于所述第二漏极电极的组成;以及
一连接部,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漏极电极以及所述第二漏极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极电极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二漏极电极的底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极电极的底面及所述第二漏极电极的底面各自接触不同的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极电极和所述三五族阻挡层之间包括一肖特基接触,所述第二漏极电极和所述三五族沟道层之间包括一欧姆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一导电插塞或一导电连线,其中所述连接部的组成相同于所述第一漏极电极的组成或所述第二漏极电极的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层间介电层,设置于所述三五族阻挡层之上且包括一第一漏极接触洞以及一第二漏极接触洞,其中所述第一漏极接触洞分离于所述第二漏极接触洞;
所述第一漏极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漏极接触洞内;以及
所述第二漏极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漏极接触洞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介电层还包括一栅极接触洞,设置于所述三五族盖层的顶面之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栅极电极,设置于所述栅极接触洞中,其中所述栅极电极的组成相同于所述第一漏极电极的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极电极的材料包括TiN、W、Pt、Ni或Ni/Au。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漏极电极的材料包括Ti/Al、Ti/Al/Ti/TiN、Ti/Al/Ti/Au、Ti/Al/Ni/Au或Ti/Al/Mo/Au。
11.一种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半导体层,设置于一基底上;
一半导体盖层,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层之上;
一源极电极,设置于所述半导体盖层的一侧;
至少两个漏极电极,设置于所述半导体盖层的另一侧,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漏极电极各自包括一肖特基接触金属以及一欧姆接触金属;以及
一层间介电层,设置于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以及所述欧姆接触金属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电连接至所述欧姆接触金属。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栅极电极,电连接至所述半导体盖层,其中所述栅极电极的组成相同于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的组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电插塞,设置于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上,其中所述导电插塞电连接至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以及所述欧姆接触金属。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塞的组成相同于所述欧姆接触金属或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的组成。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一层间介电层,设置于所述层间介电层之上,其中所述另一层间介电层设置于所述导电插塞及所述欧姆接触金属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电连线,设置于所述另一层间介电层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导电连线电连接至所述导电插塞以及所述欧姆接触金属。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层包括一三五族沟道层与一三五族阻挡层依序设置于所述基底上,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贯穿所述层间介电层,且所述欧姆接触金属贯穿所述层间介电层与所述三五族阻挡层。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和所述半导体层之间包括一肖特基接触,且所述欧姆接触金属和所述半导体层之间包括一欧姆接触。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漏极电极还包括另一肖特基接触金属,所述另一肖特基接触金属分离于所述肖特基接触金属以及所述欧姆接触金属。
CN202010623811.2A 2020-06-30 2020-06-30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Pending CN113871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3811.2A CN113871476A (zh) 2020-06-30 2020-06-30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3811.2A CN113871476A (zh) 2020-06-30 2020-06-30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1476A true CN113871476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82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3811.2A Pending CN113871476A (zh) 2020-06-30 2020-06-30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14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0811A (zh) * 2022-09-09 2022-12-06 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40811A (zh) * 2022-09-09 2022-12-06 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5440811B (zh) * 2022-09-09 2023-12-29 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241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1201234B1 (e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EP3764402A1 (e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2490285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929407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CN113871476A (zh)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高压半导体装置
TWI740554B (zh) 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
US20220293779A1 (e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1191613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2789733B (zh) 半导体器件结构和其制造方法
CN113451403A (zh)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13666B (zh) 半导体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23197088A1 (zh)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TWI794599B (zh) 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及其製作方法
WO2023201448A1 (zh)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US11942519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CN115812253B (zh) 氮化物基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5832041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335596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2002857B2 (e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US11967642B2 (en)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30326981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170389A1 (e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TW202343727A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TW202341484A (zh) 半導體元件及其製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