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8373A - 置物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置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8373A
CN113828373A CN202010581243.4A CN202010581243A CN113828373A CN 113828373 A CN113828373 A CN 113828373A CN 202010581243 A CN202010581243 A CN 202010581243A CN 113828373 A CN113828373 A CN 113828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plate
bearing plate
adjustabl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12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俊光
李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Pu Jin Bioisystech Co ltd
Foshan Hant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Pu Jin Bioisystech Co ltd
Foshan Hant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Pu Jin Bioisystech Co ltd, Foshan Hant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Pu Jin Bioisys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12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83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8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837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2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 B01L2200/023Adapting objects or devices to another adapted for different sizes of tubes, tips or contain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置物装置,包括支撑单元、承载板、第一遮挡件及第二遮挡件;承载板安设于支撑单元上,且承载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第一遮挡件设置于承载板上,第二遮挡件设置于承载板上,且第二遮挡板或/和第一遮挡板在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二遮挡板与第一遮挡板及承载板形成的第一限位槽的大小可调。该置物装置,能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容器的放置,解决了操作过程中没有合适的位置放置容器的问题,能降低了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潜在质量风险有利于提高的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置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放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置物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药品的研发或生产的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容器的放置,等待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目前常用的试管架虽然能够进行试管的放置,但药品的研发或生产过程中所需用到的容器的尺寸大小不一,导致超出试管架放置规格的容器没有合适的放置空间,导致需要操作员拿在手中进行等待,不利于提高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并且,在无菌操作时,通常需要保持倾斜着放置不同容具,目前常用的试管架无法满足该实验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置物装置,能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容器的放置,有利于提高的操作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满足需要保持倾斜着放置不同容具的实验需求。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置物装置,包括支撑单元、承载板、第一遮挡件及第二遮挡件;承载板安设于支撑单元上,且承载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第一遮挡件设置于承载板上,第二遮挡件设置于承载板上,且第二遮挡板或/和第一遮挡板在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二遮挡板与第一遮挡板及承载板形成的第一限位槽的大小可调。
上述置物装置使用时,可以调整承载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形成倾斜承压面,可以用了支撑容器;同时通过调整第一遮挡件与第二遮挡件在承载板上的位置,使得第一限位槽的大小能够限制容器的移动,使得该容器不会发生倾倒,可以可靠地放置在承载板上,进而解决了操作过程中没有合适的位置放置容器的问题,能降低了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潜在质量风险。该置物装置能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容器的放置,有利于提高的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单元包括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分别间隔设置于承载板两侧,且第一限位件与第一遮挡件形成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件与第一遮挡件形成第三限位槽,第一遮挡件在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二限位槽及第三限位槽的进出口的大小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部,各第一安装部沿支撑单元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部与承载板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承载板设有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一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承载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板与支撑单元转动连接,置物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固设于预设位置,且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承载板连接,以使承载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的长度方向与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第一遮挡件至少为两个,且沿承载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一遮挡件在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一限位槽的进出口的大小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板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各第二安装部沿承载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安装部与第一遮挡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承载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第一遮挡件设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与第二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第一遮挡件在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及第二遮挡件均为板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的长度方向与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第二遮挡件相对于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一限位槽的深度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板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部,各第三安装部沿承载板的长度向间隔设置,第三安装部与第二遮挡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承载板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滑槽,第二遮挡件设有第三配合部,第三配合部与第三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第二遮挡件在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安装部,各第四安装部沿第一遮挡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四安装部与第二遮挡件可拆卸连接;或者,第一遮挡件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四滑槽,第二遮挡件设有第四配合部,第四配合部与第四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第二遮挡件在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置物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置物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置物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置物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单元;110、第一限位件;120、第二限位件;130、第一安装部;200、承载板;210、第一限位槽;220、第二限位槽;230、第三限位槽;300、第一遮挡件;400、第二遮挡件;500、容器。
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置物装置,包括支撑单元100、承载板200、第一遮挡件300及第二遮挡件400;承载板200安设于支撑单元100上,且承载板200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第一遮挡件300设置于承载板200上,第二遮挡件400设置于承载板200上,且第二遮挡板或/和第一遮挡板在承载板200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二遮挡板与第一遮挡板及承载板200形成的第一限位槽210的大小可调。
如图4所示,上述置物装置使用时,可以调整承载板200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形成倾斜承压面,可以用了支撑容器500;同时通过调整第一遮挡件300与第二遮挡件400在承载板200上的位置,使得第一限位槽210的大小能够限制容器500的移动,使得该容器500不会发生倾倒,可以可靠地放置在承载板200上,进而解决了操作过程中没有合适的位置放置容器500的问题,能降低了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潜在质量风险。尤其是该容器500为尖底或圆底的时候,难以找到合适的放置位置,且放置后容易发生倾倒现象,传统的操作方式一般只能手拿。这种情况下,需要浪费时间等待,导致操作员无法进行其他操作,而降低了操作员的工作效率。该置物装置能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容器500的放置,有利于提高的操作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满足需要保持倾斜着放置不同容具的实验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单元100”可以是支撑支架、支撑座、支撑壳、支撑杆等任意一种能够实现上述零件的支撑的支撑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板200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现有的连接调整技术实现,如带阻尼旋转,或设置多个连接点等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支撑单元100包括第一限位件110及第二限位件120,第一限位件110及第二限位件120分别间隔设置于承载板200两侧,且第一限位件110与第一遮挡件300形成第二限位槽220,第二限位件120与第一遮挡件300形成第三限位槽230,第一遮挡件300在承载板200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二限位槽220及第三限位槽230的进出口的大小可调。如此,利用第一限位件110与第一遮挡件300形成第二限位槽220,第二限位件120与第一遮挡件300形成第三限位槽230,使得第一遮挡件300与支撑单元100配合形成两个限位空间,能够同时存放两种容器500。同时,只需调整第一遮挡件300的位置,即可形成所需要进出口的大小调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10及第二限位件120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部130,各第一安装部130沿支撑单元100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部130与承载板200可拆卸连接。如此,承载板200与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部130的连接,使得承载板200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易于实施。
第一安装部130与承载板20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多种,包括卡扣连接、螺接等。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30为安装孔,承载板200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卡接配合的伸缩杆(未示出),如此收缩伸缩杆可以与安装孔分离,实现将承载板200从支撑单元100中拆卸下来;而重新将伸缩杆插入安装孔中,即可实现承载板200与支撑单元100的连接,操作方便。
或者,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未示出),承载板200设有第一配合部(未示出),第一配合部与第一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承载板200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如此,只需克服阻尼带动第一配合部在第一滑槽内移动,即可实现承载板200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调整,获得所需的倾角。
需要说明的是,“带阻尼滑动”的具体方式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满足使用要求的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或者,再一实施例中,承载板200与支撑单元100转动连接,置物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未示出),伸缩机构固设于预设位置,且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承载板200连接,以使承载板200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如此,只需调整伸缩机构的伸缩端的位置,即可带动承载板200旋转,使得承载板200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
该伸缩机构包括但不仅限于直接选择伸缩动力输出设备,如气缸、直线电机、液压缸等;也可以采用旋转动力设备(如伺服电机或手动旋转)+丝杆丝母传动机构,或旋转动力设备(如伺服电机或手动旋转)+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或旋转动力设备+输送带机构(如皮带机构或链条机构等)来实现间接伸缩,只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00的长度方向与承载板200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第一遮挡件300至少为两个,且沿承载板2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各第一遮挡件300在承载板200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一限位槽210的进出口的大小可调。如此,可以利用相邻的两个第一遮挡件300来调整第一限位槽210的进出口的大小调整,实现对容器500的宽度(或直径)方向的限制。
结合前述第一限位件110及第二限位件120,可以存放更多不同宽度(或直径)大小的容器500的限位放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承载板200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未示出),各第二安装部沿承载板2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安装部与第一遮挡件300可拆卸连接。如此,第一遮挡件300与不同位置的第二安装部的连接,使得第一遮挡件300在承载板200上位置可调,易于实施。
第二安装部与第一遮挡件30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多种,包括卡扣连接、螺接等。
具体地,第二安装部为卡孔,第一遮挡件300设有与所述卡孔卡扣配合的凸体,如此凸体与卡孔分离,实现将第一遮挡件300从承载板200中拆卸下来;而重新将凸体插入卡孔中,即可实现第一遮挡件300与承载板200的连接,操作方便。
或者,另一实施例中,承载板200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未示出),第一遮挡件300设有第二配合部(未示出),第二配合部与第二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第一遮挡件300在承载板200上的位置可调。如此,只需克服阻尼带动第二配合部在第二滑槽内移动,即可实现第一遮挡件300在承载板200上位置调整,获得宽度限位。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00及第二遮挡件400均为板状结构。如此,方便取放,便于进行拆装,快速实现位置调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及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00的长度方向与承载板200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第二遮挡件400相对于承载板200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一限位槽210的深度可调。如此,利用第二遮挡件400来调整第一限位槽210的深度,方便操作者取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承载板200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部,各第三安装部沿承载板200的长度向间隔设置,第三安装部与第二遮挡件400可拆卸连接。如此,第二遮挡件400与不同位置的第三安装部的连接,使得第二遮挡件400在承载板200上位置可调,易于实施。
第三安装部与第二遮挡件40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多种,包括卡扣连接、螺接等。
具体地,第三安装部为卡孔,第二遮挡件400设有与所述卡孔卡扣配合的凸体,如此凸体与卡孔分离,实现将第二遮挡件400从承载板200中拆卸下来;而重新将凸体插入卡孔中,即可实现第二遮挡件400与承载板200的连接,操作方便。
或者,另一实施例中,承载板200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滑槽(未示出),第二遮挡件400设有第三配合部(未示出),第三配合部与第三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第二遮挡件400在承载板200上的位置可调。如此,只需克服阻尼带动第三配合部在第三滑槽内移动,即可实现第二遮挡件400在承载板200上位置调整,实现第一限位槽210的深度调整,方便操作进行取放。
或者,再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00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安装部,各第四安装部沿第一遮挡件30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四安装部与第二遮挡件400可拆卸连接。如此,第二遮挡件400与不同位置的第四安装部的连接,利用第一遮挡件300来实现第二遮挡件400在承载板200上位置可调。
第四安装部与第二遮挡件40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多种,包括卡扣连接、螺接等。
具体地,第四安装部为卡槽,第二遮挡件400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扣配合的本体,如此本体与卡槽分离,实现将第二遮挡件400从第一遮挡件300中拆卸下来;而重新将本体插入卡槽中,即可实现第二遮挡件400与第一遮挡件300的连接,操作方便。
或者,又一实施例中,第一遮挡件300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四滑槽,第二遮挡件400设有第四配合部,第四配合部与第四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第二遮挡件400在承载板200上的位置可调。如此,只需克服阻尼带动第四配合部在第四滑槽内移动,利用第一遮挡件300来实现第二遮挡件400在承载板200上位置调整,实现第一限位槽210的深度调整,方便操作进行取放。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板20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限位槽210”的深度方向同向,亦如图3所示的虚线箭头方向;“承载板20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限位槽210”的宽度方向同向,亦如图3所示的实线箭头方向。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单元;
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安设于所述支撑单元上,且所述承载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
第一遮挡件,所述第一遮挡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及
第二遮挡件,所述第二遮挡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且所述第二遮挡板或/和所述第一遮挡板在所述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使得所述第二遮挡板与所述第一遮挡板及所述承载板形成的第一限位槽的大小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两侧,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遮挡件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遮挡件形成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遮挡件在所述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使得所述第二限位槽及所述第三限位槽的进出口的大小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及所述第二限位件均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部,各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支撑单元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承载板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限位板及所述第二限位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承载板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一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所述承载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支撑单元转动连接,所述置物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固设于预设位置,且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与所述承载板连接,以使所述承载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所述第一遮挡件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承载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一遮挡件在所述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槽的进出口的大小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各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承载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遮挡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承载板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遮挡件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二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遮挡件在所述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及所述第二遮挡件均为板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所述第二遮挡件相对于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的位置可调,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设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部,各所述第三安装部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遮挡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承载板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遮挡件设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与所述第三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遮挡件在所述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件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安装部,各所述第四安装部沿所述第一遮挡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第二遮挡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第一遮挡件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四滑槽,所述第二遮挡件设有第四配合部,所述第四配合部与所述第四滑槽带阻尼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遮挡件在所述承载板上的位置可调。
CN202010581243.4A 2020-06-23 2020-06-23 置物装置 Withdrawn CN1138283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1243.4A CN113828373A (zh) 2020-06-23 2020-06-23 置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1243.4A CN113828373A (zh) 2020-06-23 2020-06-23 置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8373A true CN113828373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4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1243.4A Withdrawn CN113828373A (zh) 2020-06-23 2020-06-23 置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83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9227A (zh) * 2022-04-25 2022-07-15 惠州市利柯达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用试剂瓶放置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9227A (zh) * 2022-04-25 2022-07-15 惠州市利柯达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用试剂瓶放置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8373A (zh) 置物装置
CN212791041U (zh) 置物装置
CN216188404U (zh) 一种工件运输设备
CN219819897U (zh) 一种塑料软管自动切割装置
CN210499114U (zh) 正多边形连接头上料机构
CN217914006U (zh) 一种机壳夹具
CN216463789U (zh) 一种立式磨床
CN210231375U (zh) 一种钢筋布料装置以及钢筋网片机
CN113857829A (zh) 一种微型电机自动组装方法、设备和工控设备
CN214610197U (zh) 一种物料供给设备
CN219602502U (zh) 上料装置
CN210735293U (zh) 一种物流运输箱用的运料结构
CN113020781A (zh) 焊接设备
CN112499991A (zh) 一种玻璃托架等离子处理系统
KR20090089110A (ko) 자동차 몰딩용 클립 장착장치
CN216232388U (zh) 一种储液袋存储支架
CN218311604U (zh) 一种焊接用装置
CN217349799U (zh) 一种可通用的上下料设备
CN214264831U (zh) 一种用于雨刮电机轴的加工设备
CN216234860U (zh) 开料玻璃小片上料蓝装置
CN219541431U (zh) 一种十字头型螺丝自动化加工设备
CN212768591U (zh) 一种垫圈定位装置
CN220970992U (zh) 自动攻牙设备
CN219053153U (zh) 一种多工位线切割机
CN220782485U (zh) 珩齿机自动上下料周转料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