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5559B - 一种气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5559B
CN113815559B CN202111230503.4A CN202111230503A CN113815559B CN 113815559 B CN113815559 B CN 113815559B CN 202111230503 A CN202111230503 A CN 202111230503A CN 113815559 B CN113815559 B CN 113815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urtain device
air curtain
vehicle
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05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5559A (zh
Inventor
王越
骆忠一
吕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ang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ngang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ngang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ngang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3050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55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5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5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帘装置,其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侧面,包括气体发生器和气袋本体,所述气袋本体在所述气帘装置需要展开的情况下,由所述气体发生器充入气流而展开;所述气袋本体折叠后得到的折叠总成设置在车身侧部车窗的上方,且所述折叠总成设置为多折结构,所述多折机构位于立柱的上方,以使得所述气帘装置处于展开位置时向车内方向产生横移距离。本发明的气帘装置可以防止气帘展开钩挂内饰件,从而避免气帘展开卡滞和汽车立柱护板碎裂,由此确保乘客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气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气帘装置及其在乘客安全防护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如图7所示,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气帘展开不足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由于导向件设计不佳造成而气帘展开卡滞、立柱护板碎裂等问题所引起的。
为此,本领域亟需一种解决方案,从而可以避免气帘展开卡滞和汽车立柱护板碎裂,由此确保乘客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乘客安全的气帘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帘装置,其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侧面,包括气体发生器和气袋本体,所述气袋本体在所述气帘装置需要展开的情况下,由所述气体发生器充入气流而展开;所述气袋本体折叠后得到的折叠总成设置在车身侧部车窗的上方,且所述折叠总成设置为多折结构,所述多折机构位于立柱的上方,以使得所述气帘装置处于展开位置时向车内方向产生横移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折结构为S形结构。其中,所述多折机构至少包括靠近车身钣金侧的第一对折,以及与所述第一对折相对并靠近乘员侧的第二对折;且所述第一对折和第二对折各自处于所述气流的上游和下游。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对折的末端为靠近车身钣金侧的B端,所述第二对折的末端为靠近乘员侧的A端,且A端和/或B端位于立柱上方。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多折结构包括靠近车身钣金侧的B端和靠近乘员侧的A端,且A端和/或B端位于立柱上方,且整体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平面内。
优选地,B端位于充气方向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胶带束缚来得到所述S折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发生器设在车体上,其中的气体经由B端向A端进行充气。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车身前排。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折所对应的气袋本体处内腔包括花型结构,所述花型结构是通过将两层或多层布片通过缝制、粘结、热结合或其组合的方法而形成的非充气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花型结构设置为导流设计,所述导流设计为从气袋本体顶部向下延伸,从而调整气帘装置向内展开趋势。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设计为从气袋本体顶部向下延伸,末端设有圆形封闭区。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设计从气袋本体顶部向下延伸,止于气袋本体处内腔的中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设计的延伸长度为2~10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设计位于所述第二对折的A端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充气时,在A端位置减缓向后充气速度,优先A端前的折叠先充满;A端在气袋平铺时的内部花型结构通过导流设计去调整向内展开趋势效果。更具体地,A端的花型结构沿车辆高度方向由顶部呈线性向下延伸,并止于气帘中部的圆形封闭区域。气体流经A端时,受到封闭部阻力作用,优先充满A端前部气袋,使气袋在向车辆内部顶出的同时向下迅速展开气帘,保护乘客安全。
本发明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气帘装置可以防止气帘展开钩挂内饰件,从而避免气帘展开卡滞和汽车立柱护板碎裂,由此确保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从Z轴方向查看,本发明的气帘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帘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充气时的示意图。
图3为从Y轴方向查看,本发明的气帘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布置图。
图4为从如图3所示的Z轴方向B视角从车顶往下看的视角,本发明的气帘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折叠状态下的布置局部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气帘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展开状态下的布置局部图。
图6为从X轴方向查看,本发明的气帘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卷折(防尘罩未示出)。
图7为从X轴方向查看,现有技术的气帘装置存在展开不足的示意图。
图8为从X轴方向查看,本发明改善后的气帘展开情况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气帘装置;101、气袋本体;102、折叠总成;103、多折结构;103a、第一对折;103b、第二对折;104、花型结构;104d、导流设计;2、气流;3、车身钣金侧;4、乘员侧;5、立柱;501、立柱边缘;6、胶带包裹;7、翻折;8、外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发明人经过了广泛和深入的试验,发现将折叠总成设计为特定多折结构,且将所述多折机构设置在特定位置,可以使得所述气帘装置处于展开位置时向车内方向产生额外的横移距离,且防止气帘展开钩挂内饰件,从而避免气帘展开卡滞和汽车立柱护板碎裂,由此确保乘客安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所述的“或”,包含了“和”的关系。所述“和”相当于布尔逻辑运算符“AND”,所述“或”相当于布尔逻辑运算符“OR”,而“AND”是“OR”的子集。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的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描述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进行详述:
图1为从Z轴方向查看,本发明的气帘装置100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折叠状态下的示意图。气帘装置100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侧面,包括气体发生器(图中未示)和气袋本体101,所述气袋本体101在所述气帘装置100需要展开的情况下,由所述气体发生器充入气流2而展开;所述气袋本体101折叠后得到的折叠总成102设置在车身侧部车窗(图中未示)的上方,且所述折叠总成102设置为多折结构103,所述多折机构103位于立柱5(参见图3)的上方,以使得所述气帘装置100处于展开位置时向车内方向产生横移距离。图1还示出了立柱5的边缘部分501(也即立柱边缘)。
所述多折结构103为S形结构。其中,所述多折机构103至少包括靠近车身钣金侧3的第一对折103a,以及与所述第一对折103a相对并靠近乘员侧的第二对折103b;且所述第一对折103a和第二对折103b各自处于所述气流2的上游和下游。
所述多折结构103还包括靠近车身钣金侧的B端和靠近乘员侧的A端,且A端和B端位于立柱5上方,且整体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平面内。B端位于充气方向侧。所述第一对折103a的末端为靠近车身钣金侧3的B端,所述第二对折103b的末端为靠近乘员侧的A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A端位于立柱5上方,且整体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平面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B端位于立柱5上方,且整体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平面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折结构103设置在车身立柱的立柱护板(图中未示)内。
若A端的位置越靠靠近中央立柱,气帘展开向车内推或展开的趋势越明显。
所述气体发生器设在车体上,其中的气体经由B端向A端进行充气(也即B端设在气流上游、A端设在气流下游)。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发生器设置在车身前排(图中未示)。但是所述气体发生器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设置在后排而不至于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
所述充气方向侧位于立柱靠近前排侧发生器的位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已知的。但是,充气方向侧也可以根据气体发生器的位置发生改变,例如当气体发生器设置在后排时,整个多折机构103可以随之调整,只要对应的第一对折103a和第二对折103b分别处于气流方向的上下游即可。
如本文所述,所述立柱上方包括立柱的正上方,但是可以理解,略微偏移正上方的位置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
如本文所述,所述“车内方向”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清楚的。
如本文所述,所述的“X轴”、“Y轴”和“Z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清楚的,分别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
如本文所述,所述的“立柱”和“立柱护板”的位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特别是对于汽车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该位置是清楚确定的。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立柱可以是本领域的B柱、C柱或其组合。
图2为本发明的气帘在充气时的示意图。充气时,在A端位置减缓向后充气速度,优先A端前的折叠先充满。
图3为从Y轴方向查看,本发明的气帘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布置图。所述立柱5可以是本领域的B柱、C柱或其组合。所述立柱5的边缘501参见图1和图2。
图4为从图3所示的Z轴方向B视角查看,本发明的气帘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布置局部图。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胶带束缚方法得到胶带包裹6,所述胶带包裹6具有所述S折结构103。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使得所述折叠总成形成S折机构的约束装置或束缚装置即可。
图5为本发明的气帘在展开状态下的布置局部图。所述第二对折103b所对应的气袋本体101处内腔包括花型结构104,所述花型结构104通过将两层或多层布片通过缝制、粘结、热结合或其组合的方法而形成。所述花型结构104设置为导流设计104d,所述导流设计104d为从气袋本体101顶部向下延伸,从而调整气帘装置100向内展开趋势。所述导流设计104d的延伸长度为2~10cm。在如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设计104d位于所述第二对折103b的A端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充气时,在A端位置减缓向后充气速度,优先A端前的折叠先充满;A端在气袋平铺时的内部花型通过104d尺寸去调整向内展开趋势效果。A端的花型结构沿车辆高度方向由顶部呈线性向下延伸,并止于气帘中部的圆形封闭区域。气体流经A端时,受到封闭部阻力作用,优先充满A端前部气袋,使气袋在向车辆内部顶出的同时向下迅速展开气帘,保护乘客安全。
图6为从X轴方向查看,本发明的气帘基础卷折(防尘罩未示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折叠总成内的基础折叠为外卷8结合翻折7模式(外卷+翻折),所述翻折7在钣金侧,所述基础折叠通过防尘罩等方式束缚。本发明可以适用各种类型的基础折叠,只要不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产生限制即可。
图7为从X轴方向查看,现有技术的气帘存在展开不足的示意图。
图8为从X轴方向查看,本发明改善后的气帘展开情况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使用过程和效果如下:
在使用过程中,多折结构103使得气袋本体101能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也即Y轴)上产生了额外的横向位移(横移距离),从而实现了发明目的。更优选地,所述横移距离足够大,使得所述气帘装置100可以越过立柱的边界。更有利的是,本发明人发现,若A端的位置越靠靠近中央立柱5,气帘展开向车内推或展开的趋势越明显。
现有的安全技术中,车身内部经常会因为钩挂内饰件的存在,而导致气帘展开卡滞(如图7所示)。本发明人经过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通过一种多次对折以及与之匹配的气袋设计,实现气帘展开明显向车内横移的趋势,可以确保其越过立柱边界,由此解决因为导向件设计不佳造成的气帘展开卡滞、立柱护板碎裂等问题(效果如图8所示)。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气帘装置(100),其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侧面,包括气体发生器和气袋本体(101),所述气袋本体(101)在所述气帘装置(100)需要展开的情况下,由所述气体发生器充入气流(2)而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本体(101)基础折叠并束缚后得到折叠总成(102),所述折叠总成(102)设置在车身侧部车窗的上方,位于立柱(5)上方的部分设置有多折机构(103),所述多折机构(103)使得所述气帘装置(100)处于展开位置时向车内方向产生横移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折机构(103)为S形结构;其中,所述多折机构(103)至少包括靠近车身钣金侧(3)的第一对折(103a),以及与所述第一对折(103a)相对并靠近乘员侧(4)的第二对折(103b);
且所述第一对折(103a)和第二对折(103b)各自处于所述气流(2)的上游和下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折(103a)的末端为靠近所述车身钣金侧(3)的B端,所述第二对折(103b)的末端为靠近所述乘员侧(4)的A端,且A端和/或 B端位于所述立柱(5)上方。
4.如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折(103b)所对应的气袋本体(101)处内腔包括花型结构(104),所述花型结构(104)通过将两层或多层布片通过缝制、粘结、热结合或其组合的方法而形成非充气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型结构(104)设置为导流设计(104d),所述导流设计(104d)为从所述气袋本体(101)顶部向下延伸,从而调整所述气帘装置(100)向内展开趋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设计(104d)从所述气袋本体(101)顶部向下延伸后,末端设有圆形封闭区。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设计(104d)的延伸长度为2~10c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帘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设计(104d)位于所述第二对折(103b)的A端上。
CN202111230503.4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气帘装置 Active CN1138155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503.4A CN113815559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气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503.4A CN113815559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气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559A CN113815559A (zh) 2021-12-21
CN113815559B true CN113815559B (zh) 2022-12-30

Family

ID=7891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0503.4A Active CN113815559B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气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555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7397A (zh) * 2001-04-25 2004-06-23 Asp 可充气组合幕布折叠用装置和方法
CN1618664A (zh) * 2003-11-19 2005-05-25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1112887A (zh) * 2006-07-28 2008-01-3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JP2016022918A (ja) * 2014-07-24 2016-02-0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CN109159754A (zh) * 2018-10-18 2019-01-08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帘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1512B1 (en) * 1998-08-03 2002-04-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irbag apparatus for head-protecting
US6899350B2 (en) * 2003-01-07 2005-05-31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Inflatable curtain
US7114744B2 (en) * 2003-02-20 2006-10-03 Nissan Motor Co., Ltd. Airbag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JP2007091177A (ja) * 2005-09-30 2007-04-12 Nippon Plast Co Ltd 車両用のエアバッグ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21017B2 (ja) * 2006-08-31 2009-0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583095B2 (ja) * 2016-03-29 2019-10-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の折り完了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7397A (zh) * 2001-04-25 2004-06-23 Asp 可充气组合幕布折叠用装置和方法
CN1618664A (zh) * 2003-11-19 2005-05-25 高田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1112887A (zh) * 2006-07-28 2008-01-3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JP2016022918A (ja) * 2014-07-24 2016-02-0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CN109159754A (zh) * 2018-10-18 2019-01-08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面安全气帘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559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4094B2 (en) Curtain airbag for small overlap
US8302991B2 (en) Knee airbag and method of folding the same
JP6343415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一体成形織り布地の費用効果的使用
US10583799B2 (en) Overhead inflatable airbag assembly
JP5656646B2 (ja) エアバッグ
US7992892B2 (en) Inflatable ramp for inflatable curtain side impact restraint
US7556286B2 (en) Extended inflatable coverage of inflatable curtains
US7077425B2 (en) Head protecting airbag device
US20040251668A1 (en) Overhead airbag cushion fold patterns for in-position and out-of-position performance
US9566935B2 (en) Double fold and roll cushions for IC
US8500162B2 (en) Inflatable curtain airbag with an integrated pillar guide
AU200230960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lded curtain air-bag
WO2002085674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lded curtain air-bag
US7695005B2 (en) Side airbag and method of folding
KR102388321B1 (ko) 아코디언형 골반 절첩부를 갖는 측면 에어백
WO2007052756A1 (ja) 車両乗員拘束装置
JP3852412B2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66774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の折畳方法
JP4770777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429974B2 (ja) エアバッグ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3815559B (zh) 一种气帘装置
JP2018114838A (ja) エアバッグ
US20210237674A1 (en) Compact knee airbag
JP6151156B2 (ja) 頭部保護エアバッグ
CN220483242U (zh) 安全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