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5366A - 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5366A
CN113815366A CN202111114730.0A CN202111114730A CN113815366A CN 113815366 A CN113815366 A CN 113815366A CN 202111114730 A CN202111114730 A CN 202111114730A CN 113815366 A CN113815366 A CN 113815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adjusting
linkage arm
shock absorber
kn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47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耀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od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od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od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odo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47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53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5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36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7/00Means on vehicles for adjusting camber, castor, or to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转向节上的联动臂、减震器支架、固定紧固组件以及调节紧固组件;减震器支架包括夹箍和U型内衬架,夹箍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开口两端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U型内衬架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联动臂的第一端设置于U型内衬架内,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U型内衬架和联动臂通过固定紧固组件和调节紧固组件连接;U型内衬架的基板靠近联动臂的第一端的一侧向外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与联动臂的第一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本发明有效提高了联动臂与减震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悬架结构中,汽车减震器承担着缓和冲击和减震的任务,减震器通常安装在副车架和转向节之间,下部通过转向节固定。转向节承受汽车载荷,支承并带动车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
减震器一般通过夹安装在转向节上,一般夹箍由圆柱开口体与线束支架经过焊接成一体。而减震器与车桥的连接必须可靠,否则会使汽车产生异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振动,最后导致减震器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转向节上的联动臂、减震器支架、用于连接联动臂和减震器支架的固定紧固组件以及用于调节车轮外倾角的调节紧固组件;
减震器支架包括夹箍和U型内衬架,夹箍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开口两端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U型内衬架位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U型内衬架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两侧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基板位于开口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分别向外延伸至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外侧;
联动臂的第一端设置于U型内衬架内,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和联动臂通过固定紧固组件和调节紧固组件连接;
基板靠近联动臂的第一端的一侧向外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与联动臂的第一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
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通过弹簧座连接在折弯部和联动臂的第一端之间。
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二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母;
折弯部开设有第六调节孔,联动臂与第六调节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二调节螺栓的前端依次穿过第六调节孔、第五调节孔并与第二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套设置于第二调节螺栓上,且第二弹簧两端分别抵靠联动臂与折弯部。
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调节螺栓、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
折弯部开设有第七调节孔,联动臂与第七调节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二调节螺栓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七调节孔、第三调节螺母、第五调节孔与第四调节螺母;
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分别与第二调节螺栓螺纹连接,且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均与联动臂抵靠。
优选地,基板靠近环形固定座的一侧为与减震器相匹配的弧形面。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减震器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所述任意一种的前悬架系统。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通过U型内衬架的基板与环形固定座配合形成固定腔以固定减震器,有效增加减震器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普通卡箍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疲劳失效和变形;并通过固定紧固组件和调节紧固组件在将联动臂与U型内衬架与环形固定座进行固定的同时完成车轮外倾角的调节,而且通过连接在U型内衬架和联动臂之间的固定组件加固联动臂和减震器的连接,提高了联动臂与减震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前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转向节上的联动臂4、用于连接减震器1的减震器支架、用于连接联动臂4和减震器支架的固定紧固组件以及用于调节车轮外倾角的调节紧固组件;
减震器支架包括套设在减震器1外的夹箍2和U型内衬架3,夹箍2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固定座21以及设置于开口两端的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
U型内衬架3位于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之间;
U型内衬架3包括基板31以及设置于基板31两侧的第三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3,基板31位于开口处,第三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3均向外延伸至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外侧;
联动臂4的第一端设置于U型内衬架3内,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三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3和联动臂4通过固定紧固组件和调节紧固组件连接;
基板31靠近联动臂4的第一端的一侧向外折弯形成折弯部34,折弯部34与联动臂4的第一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
本发明中,U型内衬架3的基板31与环形固定座2配合形成固定腔以固定减震器1,有效增加减震器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了普通卡箍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疲劳失效和变形;并通过固定紧固组件和调节紧固组件在将联动臂4与U型内衬架3与环形固定座2进行固定的同时完成车轮外倾角的调节,而且通过连接在U型内衬架3和联动臂4之间的固定组件加固联动臂4和减震器1的连接,提高了联动臂4与减震器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平行,第三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3平行,且第一连接板22和第三连接板32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31靠近环形固定座2的一侧为与减震器1相匹配的弧形面,以更好地与环形固定做配合,从而固定减震器1。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紧固组件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
第一连接板2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板23与第一安装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U型内衬架3两端与第一安装孔对应处分别开设有第三安装孔,联动臂4与第三安装孔对应处开设有第四安装孔;
固定螺栓前端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后与固定螺母螺接。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紧固组件包括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一调节螺母;
第一连接板22上开设有第一调角孔,第二连接板23与第一调角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二调角孔;
U型内衬架3两端与第一调角孔对应处分别开设有第三调角孔,联动臂4与第三调角孔对应处开设有第四调角孔;
第一调节螺栓前端一侧穿过第一调角孔、第三调角孔、第四调角孔、第三调角孔和第二调角孔后与第一调节螺母螺接。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的设置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通过弹簧座连接在折弯部34和联动臂4的第一端之间。由此,可在车轮受到的阻力消失后促使转向节复位,保证转向节和减震器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另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6、第二调节螺栓5和第二调节螺母;
折弯部34开设有第六调节孔,联动臂4与第六调节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二调节螺栓5的前端依次穿过第六调节孔、第五调节孔并与第二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6套设置于第二调节螺栓5上,且第二弹簧6两端分别抵靠联动臂4与折弯部34。
由此,通过第二调节螺母的位置的调节,可改变折弯部34与联动臂4之间的距离,并且通过第二弹簧6弹力支撑联动臂4和折弯部34之间,可吸收震动。
当然,为了加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调节孔为与第二调节螺栓5相匹配的内螺纹通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调节螺栓、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
折弯部34开设有第七调节孔,联动臂4与第七调节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二调节螺栓5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七调节孔、第三调节螺母、第五调节孔与第四调节螺母;
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分别与第二调节螺栓5螺纹连接,且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均与联动臂4抵靠。
由此,通过调节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可调节折弯部34与联动臂4之间的距离,并且加强联动臂4与减震器1之间的连接,有效提高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环形固定座21外侧设有线束支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前悬架系统,包括转向节、减震器1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1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悬架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1连接结构,因而具有转向节和减震器1连接结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前悬架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前悬架系统,因而具有前悬架系统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转向节上的联动臂(4)、减震器支架、固定紧固组件以及调节紧固组件;
减震器支架包括夹箍(2)和U型内衬架(3),夹箍(2)包括具有开口的环形固定座(21)以及设置于开口两端的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
U型内衬架(3)位于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之间;
U型内衬架(3)包括基板(31)以及设置于基板(31)两侧的第三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3),基板(31)位于开口处,第三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3)均向外延伸至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外侧;
联动臂(4)的第一端设置于U型内衬架(3)内,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第三连接板(32)和第四连接板(33)和联动臂(4)通过固定紧固组件和调节紧固组件连接;
基板(31)靠近联动臂(4)的第一端的一侧向外折弯形成折弯部(34),折弯部(34)与联动臂(4)的第一端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通过弹簧座连接在折弯部(34)和联动臂(4)的第一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弹簧(6)、第二调节螺栓(5)和第二调节螺母;
折弯部(34)开设有第六调节孔,联动臂(4)与第六调节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二调节螺栓(5)的前端依次穿过第六调节孔、第五调节孔并与第二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第二弹簧(6)套设于第二调节螺栓(5)上,且第二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靠联动臂(4)与折弯部(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第三调节螺栓、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
折弯部(34)开设有第七调节孔,联动臂(4)与第七调节孔对应处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二调节螺栓(5)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七调节孔、第三调节螺母、第五调节孔与第四调节螺母;
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分别与第二调节螺栓(5)螺纹连接,且第三调节螺母和第四调节螺母均与联动臂(4)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基板(31)靠近环形固定座(2)的一侧为与减震器(1)相匹配的弧形面。
6.一种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节、减震器(1)和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节和减震器(1)连接结构。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悬架系统。
CN202111114730.0A 2021-09-23 2021-09-23 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Withdrawn CN1138153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4730.0A CN113815366A (zh) 2021-09-23 2021-09-23 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4730.0A CN113815366A (zh) 2021-09-23 2021-09-23 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366A true CN113815366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5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4730.0A Withdrawn CN113815366A (zh) 2021-09-23 2021-09-23 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536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6198B2 (en) Steering damper to drag link attachment clamp and method
US9150079B2 (en) Coupled torsion beam axle type suspension system
US6997468B2 (en) Control rod suspension with outboard shock
CN113815366A (zh) 汽车、前悬架系统及其转向节和减震器连接结构
US7699327B2 (en) Wheel suspension
KR100953318B1 (ko) 차량용 트레일링 암 마운팅 유닛
JPH10100632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KR101220807B1 (ko) 자동차의 리어 쇽 업소버 장착장치
KR100834223B1 (ko) 자동차용 로어암 어셈블리와 볼 조인트 어셈블리의 결합구조
JP2013224119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の組付治具
KR20100038994A (ko) 차량용 스테빌라이져 바 마운팅 유닛
KR100656605B1 (ko) 스트러트 인슐레이터 구조
JPS5853505A (ja) 自動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CN111497542A (zh) 一种越野汽车后减振器装配结构和具有其的越野汽车
JP4595799B2 (ja) アーム部材の取り付け装置
JP3975572B2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4716556B2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における油圧緩衝器の取付け構造
KR20090124402A (ko) 차량용 액슬 마운팅 유닛
JPH07186652A (ja) 軽合金製懸架部材における軸部材の固定構造
JPH07137523A (ja) 自動車のスタビライザバー取付構造
KR100610102B1 (ko) 트레일링 아암구조
JP3196008B2 (ja) バンプストッパの取付構造
JPH0238119A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H067934Y2 (ja) サスペンシヨンの取付構造
CN113928070A (zh) 一种牵引车集成悬挂转向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