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9341A - 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89341A CN113789341A CN202111087455.8A CN202111087455A CN113789341A CN 113789341 A CN113789341 A CN 113789341A CN 202111087455 A CN202111087455 A CN 202111087455A CN 113789341 A CN113789341 A CN 1137893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mspi38
- nde
- bamh
- tandem
- v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0—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 coli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0—Antimycotic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81—Protease inhibitors
- C07K14/8107—Endopeptidase (E.C. 3.4.21-99) inhibitors
- C07K14/811—Serine protease (E.C. 3.4.21) inhibi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nc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聚体构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通过设计并合成串联多聚体引物BmSPI38‑Nde I‑BamH I‑F、BmSPI38‑Not I‑R、BmSPI38‑Bgl II‑R和BmSPI38‑L‑Bgl II‑R,以BmSPI38‑p28为模板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利用同尾酶法设计并构建了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载体,再通过转化、诱导表达、纯化获得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本发明获得的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能够成功抑制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K的活性,且活性更强,表达形式更为均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聚体构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家蚕(又称桑蚕)是一种绢丝昆虫,属鳞翅目蚕蛾科,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昆虫体内的免疫过程缺乏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参与,病原微生物在入侵其宿主的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胞外蛋白酶,这些胞外蛋白酶可作为毒力因子来辅助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入侵过程。为了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宿主生物在一般情况下都会表达高水平的蛋白酶抑制剂,以抵抗病原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蛋白酶。因此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昆虫的免疫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家蚕中共鉴定到了80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PI),其中包括11种SPI结构域的蛋白酶抑制剂,即Serpin、Kunitz、BPTI、Kazal、TIL等。BmSPI38属于TIL类蛋白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球孢白僵菌分泌的体壁降解蛋白酶CDEP-1来防止真菌菌丝穿透家蚕体壁,因此可作为家蚕真菌抗性因子发挥重要的免疫功能。但是研究发现BmSPI38单体形式无抑制活性,且发现BmSPI38多聚体形式虽然具有对枯草杆菌蛋白酶和蛋白酶K的抑制活性,但是目前多聚体化对蛋白酶抑制剂自身活性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且发现,现有技术中的BmSPI38多聚体活性低、均一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利用同尾酶法设计并构建了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表达载体,再通过转化、诱导表达、纯化获得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能够成功抑制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K的活性,且活性更强,表达形式更为均一。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设计并合成串联多聚体引物BmSPI38-Nde I-BamH I-F、BmSPI38-Not I-R、BmSPI38-Bgl II-R和BmSPI38-L-Bgl II-R,以BmSPI38-p28为模板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目的片段后与T载体连接,然后转入感受态细胞,培养后筛选阳性克隆,分别记为,NdeⅠ/BamHⅠ-SPI38-NotⅠ、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
所述引物BmSPI38-Nde I-BamH I-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引物BmSPI38-Not I-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引物BmSPI38-Bgl II-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所述引物BmSPI38-L-Bgl II-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S2,利用Nde I和Not I双酶切,将Nde I/BamH I-SPI38-Not I从T载体上切下,连接到p28载体上,成功构建BmSPI38单体的表达载体BmSPI38-monomer;
S3,同尾酶法(BamH I与BglⅡ互为同尾酶)设计并构建了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表达载体;
所述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表达载体包括BmSPI38二聚体(BmSPI38-dimer和BmSPI38-L-dimer)、BmSPI38三聚体(BmSPI38-trimer和BmSPI38-L-trimer)和BmSPI38四聚体(BmSPI38-tetramer和BmSPI38-L-tetramer)的表达载体;
S4,将获得的BmSPI38单体的表达载体和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并利用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然后通过离心收集菌体,超声破碎菌体细胞,离心获得表达有BmSPI38单体蛋白和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蛋白的菌体上清,然后进行蛋白纯化。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由上述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制备得到的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所述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包括BmSPI38单体、BmSPI38同型串联二聚体、BmSPI38同型串联三聚体和BmSPI38同型串联四聚体。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在抗真菌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同尾酶法成功构建了家蚕蛋白酶抑制剂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基础载体,且发现BmSPI38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蛋白均对枯草杆菌蛋白酶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而单体的抑制活性则明显较弱。
2、本发明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构建成功的串联多聚体进行批量纯化,发现纯化得到的多聚体蛋白除单体出现二聚化外,其余构建得到的多聚体蛋白相对均一,且二聚体表达量最高,因此我们推测BmSPI38单体存在形式不稳定,在体外倾向于二聚化,二聚体或许为最稳定的多聚体形式,纯化得到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分析BmSPI38串联多聚体抗真菌能力研究做了铺垫。
3、本发明制备获得的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活性更强、表达更为均一,为培育抗真菌转基因家蚕素材提供了理论基础,还可利用在农林害虫防治领域,从而有效推动该类抑制剂的应用研究。
4、本发明BmSPI38串联多聚体成功抑制了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K的活性,且对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强于蛋白酶K;同时实验结果表明BmSPI38串联多聚体对蛋白酶的抑制活性能力远胜于BmSPI38单体的抑制活性,由此可知我们成功构建了活性更强,表达形式更为均一的串联多聚体。并且我们对目标蛋白进行了纯化,得到相对纯度大于90%蛋白纯溶液。
5、本发明为研究多聚体化对BmSPI38活性的影响以及家蚕抗性因子BmSPI38的活性作用机制提供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为其他蛋白质的多聚化研究提供参考,进而推动各类蛋白在医疗和生产中的应用,更方便的应用在药物筛选以及筛选生物新品种等方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中BmSPI38串联多聚体载体构建模式图,其中,左半部分为不加Linker组,右半部分加Linker组;
图2表示本发明中BmSPI38串联多聚体的载体片段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其中,PCR扩增产物包括Nde I/BamH I-SPI38-Not I,Nde I/BamH I-SPI38-BglⅡ和Nde I/BamHI-SPI38L-BglⅡ;
图3表示本发明中基础载体片段的菌液PCR产物电泳检测图;
其中,图A表示基础载体Nde I/BamH I-SPI38-Not I和Nde I/BamH I-SPI38-BglⅡ的菌液PCR产物电泳检测;
图B表示基础载体Nde I/BamH I-SPI38L-BglⅡ的菌液PCR产物电泳检测;
图4表示本发明中BmSPI38串联多聚体表达载体的双酶切验证;
图5表示本发明中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其中,图A表示在BL21(DE3)细胞中表达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图B表示在Origami 2(DE3)细胞中表达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图6表示本发明中不同诱导条件下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SDS-PAGE分析;
其中,图A表示0.1mM IPTG诱导条件下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图B表示0.05mM IPTG诱导条件下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图C表示0.02mM IPTG诱导条件下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图中,“supernatant”和“unsolubilized”分别代表上清和不可溶部分;“Control”为转入p28空载体的Origami 2(DE3)细胞的裂解液;
图7表示本发明中在BL21(DE3)及Origami 2(DE3)细胞中表达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活性分析;
图中,“SI”为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条带;“KI”为蛋白酶K抑制条带;“Hemolymph”为5龄第5天的大造品系的家蚕血液;“Control”,为分别转入p28空载体的BL21(DE3)和Origami 2(DE3)的细胞裂解液;
图8表示本发明中不同诱导条件下(0.1mM IPTG,0.05mM IPTG,0.02mM IPTG)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活性分析;
图中,“SI”为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活性条带;“KI”为蛋白酶K抑制活性条带;“Hemolymph”为5龄第5天的大造品系的家蚕血液;“Control”,转入p28空载体的Origami 2(DE3)细胞的裂解液;
图9表示本发明中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纯化检测;
其中,图A表示BmSPI38-monomer的镍柱亲和层析检测;
图B表示BmSPI38-dimer的镍柱亲和层析检测;
图C表示BmSPI38-L-dimer的镍柱亲和层析检测;
图D表示BmSPI38-trimer的镍柱亲和层析检测;
图E表示BmSPI38-L-trimer的镍柱亲和层析检测;
图F表示BmSPI38-tetramer的镍柱亲和层析检测;
图G表示BmSPI38-L-tetramer的镍柱亲和层析检测;
图H表示纯化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检测;
图9中“W20”、“W50”、“W100”表示用20、50或100mM咪唑漂洗或洗脱;“E400”表示用400mM咪唑洗脱;箭头所指为目标蛋白纯化条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一、实验材料及试剂准备
1、实验材料
宿主菌大肠杆菌Trans1-T1感受态细胞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L21(DE3)感受态细胞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Origami 2(DE3)菌株由本实验室保存,p28载体由陕西理工大学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研究所保存。
2实验试剂
(1)分子克隆相关试剂
抗生素贮存溶液及其工作浓度:
硫酸卡那霉素,贮存液浓度为50mg/mL(ddH2O),工作浓度为50μg/mL(ddH2O),保存条件-20℃;
链霉素,贮存液浓度为10mg/mL(ddH2O),工作浓度为10μg/mL(ddH2O),保存条件-20℃;
盐酸四环素,贮存液浓度为5mg/mL(ddH2O),工作浓度为5μg/mL(ddH2O),保存条件-20℃;
2-YT液体培养基
成分为:蛋白胨6.4g,NaCl 2g,酵母提取物4g,加ddH2O定容至400mL,混合均匀后121℃高压灭菌20min,4℃保存备用。
2-YT固体培养基:琼脂粉6g,NaCl 2g,蛋白胨6.4g,加ddH2O定容至400mL,混合均匀后121℃高压灭菌20min。
若是配置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待其冷却到60℃之后,再按照1/1000的工作浓度加入抗生素,混合均匀后再倒平板。
IPTG储液(24mg/mL)
IPTG 2.4g,加入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再将其定容至100mL,后使用0.22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分装至2mL离心管内,-20℃保存。
(2)SDS-PAGE相关试剂
30%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290g,甲叉双丙烯酰胺10g,加入部分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再将其定容至1L,之后用0.45μm滤膜过滤一遍,4℃避光保存。
1.5M Tris-HCl(pH8.8):Tris 181.7g,先加部分超纯水充分溶解,浓盐酸调pH至8.8,后使用超纯水定容至1L,用0.45μm孔径滤膜过滤除菌,4℃保存。
1M Tris-HCl(pH 6.8):Tris 121g,先加部分超纯水充分溶解,浓盐酸调pH至6.8,后使用超纯水定容至1L,用0.45μm孔径滤膜过滤除菌,4℃保存。
10%SDS:SDS 0.5g,使其充分溶解于5mL超纯水中,室温保存。
10%APS:过硫酸铵1g,加10mL超纯水使其充分溶解,4℃保存,现配现用。
3×SDS-PAGE上样缓冲液:50%甘油3mL,1M Tris-HCl(pH 6.8)1.5mL,SDS 0.6g,溴酚蓝0.03g,加超纯水定容至10mL,分装至1.5mL离心管,-20℃冻存。使用前每1mL加入30μLβ-巯基乙醇,混匀后方可使用。
5×SDS-PAGE电泳缓冲液:甘氨酸94g,SDS 5.0g,Tris 15.1g,加入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L,室温保存。
考马斯亮蓝染色液:甲醇454mL,冰醋酸92mL,考马斯亮蓝R250 2.5g,加入ddH2O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L,滤纸过滤,室温保存。
考马斯亮蓝脱色液:冰醋酸75mL,甲醇50mL,加入ddH2O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L,室温保存。
(3)活性检测相关试剂
1×结合缓冲液:20mM Tris-HCl,500mM NaCl,pH8.0。A液:Tris 36.3g,1M HCl48mL,TEMED 0.230mL,加入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00mL,4℃避光保存。B液:Tris5.98g,1M HCl 48mL,TEMED 0.46mL,加入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00mL,4℃避光保存。C液:丙烯酰胺30g,甲叉双丙烯酰胺0.8g,加入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00mL,0.45μm滤膜抽滤,4℃避光保存。D液:甲叉双丙烯酰胺2.5g,丙烯酰胺10g,加入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00mL,0.45μm滤膜抽滤,4℃避光保存。E液:核黄素8mg,加入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00mL,4℃避光保存。G液:过硫酸铵(APS)0.7g,加入超纯水使其混合均匀后,定容至100mL,4℃避光保存,一般现配现用。4×Native-PAGE上样缓冲液:40mMTris-HCl(8.0),40%甘油,0.032%溴酚蓝,4℃保存。10×Tris-Glycine电泳缓冲液:甘氨酸28.8g,Tris 6g,加超纯水定容至1L,室温保存。基质液:量取200mg N-acetyl-D,L-phenylalanine-β-naphthylester,溶于100mL N,N'-二甲基甲酰胺,4℃避光保存。蛋白酶溶液:蛋白酶14mg,将其溶于200mL 100mM Tris-HCl(含20mM CaCl2,pH 8.0)溶液中,4℃避光保存。染色液与基质液的混合液:Fast Blue B Salt 0.1g,将其溶于100mL 100mM Tris-HCl(含20mM CaCl2,pH 8.0)溶液中,搅拌混合,待溶液出现桃红色时,加入10mL基质液,混合均匀,现配现用。
(4)蛋白纯化相关试剂
20%乙醇:量取无水乙醇20mL,加ddH2O定容至100mL。离子化缓冲液:200mM NiCl2。4×结合缓冲液:2M NaCl,80mM Tris-HCl,pH 8.0。1×结合缓冲液(含1M咪唑):500mMNaCl,20mM Tris-HCl,1M咪唑,pH 8.0。1M NaOH溶液:NaOH 20g,加ddH2O充分溶解后定容至1L,0.45μm滤膜过滤,室温保存。剥离缓冲液:500mM NaCl,100mM EDTA,20mM Tris-HCl,pH8.0。5mM EDTA溶液:EDTA-Na2 0.93g,加部分ddH2O溶解后,使用NaOH调pH至8.0,最后用ddH2O定容至500mL,4℃保存。2%(w/v)NaHCO3和1mM EDTA(pH 8.0)混合液:称取固体NaHCO310g,溶于100mL 5mM EDTA溶液中,加ddH2O定容至500mL,4℃保存。0.2M NaH2PO4溶液:NaH2PO4 23.996g,ddH2O定容至1L。0.2M Na2HPO4溶液:Na2HPO4 28.392g,ddH2O定容至1L。0.01M PBS缓冲液(pH 7.4):0.2M Na2HPO4 87.7mL,0.2M NaH2PO4 12.3mL,ddH2O定容至1L。
二、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载体构建
(1)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并送至生工生物有限公司进行合成。共设计了两套方案:第一组为不加Linker组;第二组为加Linker组(Linker为串联多聚体表达框间的柔性片段,有利于蛋白表达过程中正确折叠,其编码序列为:
GGCGGTGGTGGCTCAGGCGGTGGTGGCTCAGGCGGTGGTGGCTCA)。
具体的引物包括BmSPI38-Nde I-BamH I-F(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BmSPI38-Not I-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BmSPI38-Bgl II-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和BmSPI38-L-Bgl II-R(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具体的引物序列如表1所示,PCR扩增反应体系如表2所示,其中模板BmSPI38-p28的构建方法记载与本申请人已授权专利中(专利号为CN102532305B),PCR扩增反应体系如表3所示:
表1引物序列
注:下划线为Linker的编码序列。
表2PCR扩增反应体系
表3PCR扩增程序
预计扩增出来的条带为NdeⅠ/BamHⅠ-SPI38-NotⅠ、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目的片段名称均为本实验室团队自己设计、命名)。待扩增结束后,使用1.5%琼脂糖凝胶进行核酸电泳,胶回收步骤可参照EasyPure胶回收试剂盒,后进行连接。
(2)TA克隆连接
参照pEASY-T1-simple载体(简称T载体)使用说明书,将回收得到的目的片段与载体模板之间进行连接,连接体系为:回收产物4μL,Vector 1μL,连接条件:25℃连接8min;
所述pEASY-T1-simple载体由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3)目的片段转化入Trans1-T1感受态细胞
利用(2)中连接的连接产物将目的片段转化入Trans1-T1感受态细胞。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i,提前于-20℃预冷移液器吸头与离心管,从-80℃取出Trans1-T1感受态细胞并迅速置于冰上;
ii,待感受态细胞刚融化时,向其中加入连接产物,动作轻柔的使它们混匀在一起,注意全程都在冰上操作,混合完成后,冰上冷却半小时;
iii,42℃热激90s,后迅速将其冰浴5min;
iv,冰浴完成,向离心管内加入900μL无抗性的2-YT液体培养基,然后于恒温摇床进行培养,37℃,220rpm培养1h。
v,培养结束,3500rpm离心5min,离心完成弃去部分上清;
vi,剩余100μL菌液及菌体沉淀,向其中加入40μL X-gal和4μL IPTG,吹吸混和均匀后,涂布于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2-YT固体培养基上;
vii,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先把平板正置培养10min,然后再把平板倒置培养12h。
(4)筛选阳性克隆
挑选大而圆润的白色单菌落,接种于1mL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培养基中37℃,220rpm培养4h以上,将获得的菌液进行PCR筛选阳性克隆,PCR扩增体系如表4所示。
表4PCR扩增反应体系
PCR结束后,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得到的测序结果通过BioXM 2.6和Chromas2.3软件进行分析,看是否与预期目的片段一致。
(5)BmSPI38-monomer载体构建
使用NdeⅠ、NotⅠ内切酶分别对NdeⅠ/BamHⅠ-SPI38-NotⅠ以及p28载体进行双酶切(双酶切体系如表5所示),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进行连接(连接体系如下表6所示),连接成功的目的载体为Nde I/BamH I-SPI38-Not I-p28,即BmSPI38-monomer表达载体,然后将其转化进大肠杆菌Trans1-T1感受态细胞,随后进行一系列细菌培养、质粒提取(参照EasyPurePlasmid MiniPrep Kit步骤进行)等步骤,获得构建成功的BmSPI38-monomer质粒,-20℃保存。
表5双酶切体系
注:37℃过夜酶切。
表6连接体系
注:16℃,连接3h以上。
(6)BmSPI38-dimer和BmSPI38-L-dimer载体构建
同尾酶法构建BmSPI38串联二聚体:先使用Nde I、Bgl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表达在T载体上的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 g进行双酶切(双酶切体系如表7所示),再使用Nde I和BamH I两种酶对已构建成功的BmSPI38-monomer进行双酶切(双酶切体系如表8所示)。酶切结束后使用T4 DNA Ligase分别将Nde I/BamHI-SPI38-BglⅡ与BmSPI38-monomer以及Nde I/BamH I-SPI38L-BglⅡ与BmSPI38-monomer进行连接,同上(5)中经转化、细菌培养、提取质粒,获得BmSPI38-dimer(BmSPI38串联二聚体)构建成功。
表7Nde I/Bgl II双酶切体系
注:将Nde I、Bgl II同时加入,37℃过夜酶切。
表8Nde I/BamH I双酶切体系
注:Nde I先37℃过夜酶切12h后加入BamH I,随后在30℃酶切4h。
(7)BmSPI38-trimer、BmSPI38-L-trimer、BmSPI38-tetramer和BmSPI38-L-tetramer表达载体构建
步骤与(6)中相同,利用同尾酶法构建BmSPI38-trimer、BmSPI38-L-trimer、BmSPI38-tetramer和BmSPI38-L-tetramer,区别在于Nde I/BamH I双酶切体系中(表8),BmSPI38三聚体载体构建中将BmSPI38-monomer相应的替换为BmSPI38-dimer或BmSPI38-L-dimer;BmSPI38四聚体载体构建中将BmSPI38-monomer相应的替换为BmSPI38-trimer或BmSPI38-L-trimer;连接体系参照上表6。
(8)双酶切验证
使用NdeⅠ、NotⅠ内切酶分别对构建成功的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进行双酶切验证,具体包括对BmSPI38-monomer、BmSPI38-dimer、BmSPI38-L-dimer、BmSPI38-trimer、BmSPI38-L-trimer、BmSPI38-tetramer和BmSPI38-L-tetramer的双酶切验证,双酶切体系如表9:
表9Nde I/Not I双酶切反应体系
2、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原核表达
(1)大肠杆菌Origami 2(DE3)的感受态细胞制备
i,取-80℃冰箱冻存的大肠杆菌Origami 2(DE3)菌株,溶解后稀释涂布于含具有链霉素和四环素抗性的2-YT固体培养基进行活化,于培养箱中37℃倒置培养,待菌落生长到直径2mm左右。
ii,挑取生长合适的单菌落,接种于抗四环素、链霉素的2-YT液体培养基中,于恒温摇床37℃,250rpm充分震荡,培养12h。
iii,过夜活化的菌液按1/100的比例接种至50mL BT Media(已灭菌)中,然后在恒温摇床上37℃,250rpm振荡培养至菌液OD600=0.5~0.6。
iv,摇好的菌液转存到50mL离心管(已灭菌)中,冰上冷却10min。
v,4℃,4000rpm离心5min收集菌体沉淀。
vi,使用16mL冰上预冷的BT Buffer A对收集到的菌体进行充分重悬,注意动作轻柔,然后冰上静置15min。
vii,于4℃,4000rpm,离心3min收集菌体沉淀。
viii,紧接着使用4mL冰上预冷的BT Buffer B轻柔且充分地重悬菌体,然后分装至预冷过的1.5mL EP管中,每管分装100μL。
ix,分装好的菌体使用液氮进行瞬时冷冻,于-80℃超低温冰箱保存。
(2)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转化
将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分别转化进大肠杆菌BL21(DE3)及Origami 2(DE3)菌株,转化步骤如下:
i,预冷移液器吸头和1.5mL EP管,将从-80℃取出的BL21(DE3)/Origami2(DE3)感受态细胞置冰上快速融化,然后吸取1μL的串联多聚体质粒加入感受态细胞中,轻柔混匀后,冰浴30min。
ii,42℃热激90s,热激结束快速插入冰中冷却5min。
iii,加入无抗性的2-YT液体培养基900μL,37℃,220rpm孵育1h。
iv,菌液摇混后使用3500rpm,离心5min,除去部分上清液。
v,剩余菌液吹吸混匀分别涂布于卡那霉素抗性和三种抗性(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的2-YT固体培养基上,后将固体平板37℃倒置培养12h。
(3)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诱导
i,挑取大而圆润的单菌落,分别置于1mL卡那霉素抗性和三种抗性(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的2-YT液体培养基中,于恒温摇床37℃,220rpm过夜培养;
ii,吸取过夜摇混的菌液150μL于15mL具有卡那霉素抗性和三种抗性(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的2-YT液体培养基中,37℃,220rpm培养至菌液OD600=0.6~1.0时迅速插入冰中延缓生长;
iii,按1/500比例加入0.1M IPTG贮藏液(即工作浓度0.2mM),于37℃,220rpm诱导5h或16℃,220rpm诱导20h;
iv,诱导结束后,4℃,6000rpm离心20min,弃去上清液;
v,加入1.5mL的1×结合缓冲液重悬菌体,4℃,6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vi,再加入1mL 1×结合缓冲液重悬菌体,4℃,6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vii,最后加入450μL 1×结合缓冲液重悬菌体,-20℃保存。
由于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在0.2mM IPTG工作浓度下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进行表达,于是我们进行了实验调整,参照以上诱导条件设置了0.1mM、0.05mM、0.02mM三个IPTG工作浓度,分别在BL21(DE3)以及Origami 2(DE3)菌株中进行诱导表达,具体操作步骤同上,并选取最优表达条件进行后续的蛋白表达与纯化。
(4)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细胞破碎
将冻存的菌体混匀物置于冰上解冻,使用超声波破碎仪30W破碎20min;至菌体混匀液透亮后,16000g,4℃离心30min,分离上清与沉淀,使用250μL的1×结合缓冲液吹吸重悬沉淀,-20℃保存上清液及沉淀物。
(5)SDS-PAGE检测
i,配制16.5%分离胶(配方见表10)与配制5%浓缩胶(配方见表11)。
ii,吸取10μL样品于500μL离心管中,加入3×SDS-PAGE上样缓冲液,混和后沸水中煮样10min,蛋白质分子量标准煮沸5min。
iii,将5×SDS-PAGE电泳缓冲液稀释至1×SDS-PAGE电泳缓冲液,然后分别加入电泳槽的内槽和外槽,点样后接入电源,设置浓缩胶10mA/块、分离胶15mA/块的恒流进行电泳。
iv,拆胶后使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液进行染色,直至胶面呈深蓝色时停止。
v,回收染色液,并用ddH2O反复冲洗胶面,后将胶块置于脱色液中过夜脱色至条带清晰,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
表10SDS-PAGE 16.5%分离胶的配方
表11SDS-PAGE 5%浓缩胶的配方
3、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活性分析
(1)配制用于Native-PAGE的10%分离胶(配方见下表12)和4%浓缩胶(配方见下表13);
(2)吸取12μL上清样品于200μL离心管中,加入4×Native-PAGE上样缓冲液混合后,使用同上2.2.2.5的恒流于4℃进行蛋白电泳;
(3)电泳后的胶用蛋白酶溶液进行孵育,37℃,45rpm避光振荡30min;
(3)回收蛋白酶溶液,用ddH2O轻柔冲洗2次后37℃避光静置15min;
(4)加入染色液与基质液的混合液,37℃,45rpm避光振荡15min;
(5)染色结束后倒掉染色液,使用ddH2O反复清洗胶面终止反应;
(6)扫描胶图,观察蛋白酶抑制剂对不同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K)抑制情况。
表12活性胶10%分离胶的配方
表13活性胶4%浓缩胶的配方
4、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纯化
(1)上清形式重组蛋白的制备
扩大诱导:将表达在Origami 2(DE3)中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的菌株重新活化,接种于400mL具有三种抗性(卡那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的2-YT液体培养基中,参照先前的原核表达检测结果,调整并选取最优IPTG工作浓度于16℃,220rpm大量诱导20h。
离心收集菌体:使用冷冻离心机,4℃,6000rpm离心30min收集菌体。加入1×结合缓冲液使沉淀的总体积达到40mL吹吸混匀,相同条件再次离心20min,弃上清,最后用40mL1×结合缓冲液重悬菌体。
超声细胞破碎:在冰上操作进行超声破碎,超声条件为:超声2s,停顿3s,功率为250W,对应的超声时间为30min以上。
离心收集上清:将破碎好的菌体4℃,16000g离心30min,收集上清冰上保存,以防蛋白降解。
(2)BmSPI38串联多聚体的镍柱亲和层析纯化
镍柱平衡:取一根相应规格的Ni-NTA预装柱(预装柱体积为1mL),在其底部安装流速控制设备,将存储缓冲液(20%乙醇)通过重力流出。使用10个柱体积的ddH2O冲洗柱子,避免液体流干损坏镍柱。使用10倍柱体积的Binding buffer(1×结合缓冲液,不含咪唑)平衡镍柱,注意控制流速0.5~1.0mL/min。
样品上柱:将破碎过的上清液蛋白样品4℃,12000rpm离心30min,上清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去除粘稠状杂质,防止堵膜)后样品上柱,流速控制在0.5-1.0mL/min。
洗脱蛋白:使用梯度浓度咪唑洗脱,洗脱顺序如下:
10mL 0mM咪唑除去未结合的蛋白;10mL 20mM咪唑洗脱结合弱的杂蛋白;15mL50mM咪唑洗脱结合弱的杂蛋白;7mL 100mM咪唑洗脱剩余杂蛋白及目的蛋白;5mL 400mM咪唑洗脱目的蛋白;收集不同咪唑浓度的洗脱液,并制备SDS-PAGE蛋白胶来检测样品。不同浓度咪唑洗脱液用1×结合缓冲液(不含咪唑)与1×结合缓冲液(含1M咪唑)配置。
(3)BmSPI38串联多聚体透析、溶液保存
纯化后的洗脱液中含有大量咪唑,因此可使用适当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进行透析。
透析袋使用前处理:
①将透析袋剪成适当长度(20cm左右)的小段;
②在足够体积的2%(W/V)碳酸氢钠和1mM EDTA(pH 8.0)混合液中将透析袋煮沸10min;
③用ddH2O彻底冲洗透析袋;
④在足够体积的1mM EDTA(pH 8.0)中将透析袋煮沸10min;
⑤冷却后存放4℃或使用ddH2O冲洗干净后开始使用。
透析袋的使用:
①将透析袋塞入打开的透析夹中,在大约超出透析夹2cm的位置夹住,切勿折叠透析袋;
②将样品从透析管开口处加入,调整顶部空间长度后,夹紧透析夹;
③将透析样品放在透析缓冲液中(1×结合缓冲液),透析装置放在小型磁力搅拌器上4℃,1500rpm透析24h以上,透析过程中每隔8h可更换一次透析液。
透析结束后参照上述2.2.3.2操作进行二次纯化,纯化结束后将收集到的蛋白洗脱液再次透析至0.01M PBS缓冲液(pH7.4)中,-20℃保存。
三、实验结果
1、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载体设计及构建
(1)BmSPI38串联多聚体载体构建模式图
为了构建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我们按照以下示意图进行载体构建:首先利用Nde I和Not I进行双酶切,将Nde I/BamH I-SPI38-Not I从T载体上切下,连接到p28载体上,成功构建BmSPI38单体(BmSPI38-monomer);接着利用同尾酶法(BamH I和BglⅡ互为同尾酶)构建BmSPI38串联二聚体,使用Nde I和BamH I将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从T载体上切除,再用Nde I和BglⅡ将BmSPI38-monomer切开,然后用T4 DNA Ligase将上述片段连接。同理可构建获得BmSPI38串联三聚体、BmSPI38串联四聚体。构建模式图如下图1,图1中左半部分为不加Linker组,右半部分加Linker组。
(2)BmSPI38串联多聚体的载体片段PCR扩增产物检测
为了构建BmSPI38串联多聚体,需先行构建含有Nde I/BamH I-SPI38-Not I、Nde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3个基因片段的基础T载体。我们设计合成了串联多聚体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Nde I/BamH I-SPI38-Not I(207bp)、Nde I/BamH I-SPI38-BglⅡ(200bp)、Nde I/BamHI-SPI38L-BglⅡ(245bp)3个基因片段扩增成功,且大小与预期一致。
(3)BmSPI38串联多聚体的载体片段菌液PCR产物电泳检测
将Nde I/BamH I-SPI38-Not I,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3个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pEASY-T1-simple载体上,转化入Trans1-T1感受态细胞中。为了筛选阳性克隆,使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菌液PCR产物,其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选取能够扩增出预期大小基因片段的菌株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4)BmSPI38串联多聚体表达载体的双酶切验证
为了验证BmSPI38串联多聚体表达载体是否构建成功,我们使用Nde I和Not I两种酶进行了双酶切验证(如图4)。经过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检测结果如下:箭头所指示条带从左至右,分别代表BmSPI38-monomer(200bp)、BmSPI38-dimer(380bp)、BmSPI38-L-dimer(425bp)、BmSPI38-trimer(560bp)、BmSPI38-L-trimer(650bp)、BmSPI38-tetramer(740bp)、BmSPI38-L-tetramer(875bp),表明BmSPI38串联多聚体载体构建成功。
2、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SDS-PAGE分析
为了获得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将串联多聚体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和Origami 2(DE3)两种表达菌株中,用工作浓度为0.2mM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以16.5%的分离胶进行SDS-PAGE检测(如图5)。SDS-PAGE结果显示在IPTG浓度为0.2mM时,在BL21(DE3)菌株或是在Origami 2(DE3)菌株中BmSPI38串联多聚体的蛋白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但在Origami 2(DE3)中可溶蛋白表达量较高。为了获得可溶形式的蛋白,我们选取大肠杆菌Origami 2(DE3)作为宿主表达菌株,分别使用0.1mM、0.05mM、0.02mM 3个工作浓度的IPTG进行诱导,并以16.5%的分离胶进行SDS-PAGE检测(如图6)。可以看出在3个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下,BmSPI38串联多聚体的蛋白仍然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但在0.1mM浓度时,可以看出串联多聚体的蛋白部分以可溶形式存在,因此我们选取0.1mM IPTG工作浓度为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
3、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活性分析
在IPTG工作浓度为0.2mM时,使用10%的活性胶对转入BL21(DE3)和Origami 2(DE3)不同菌株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表达蛋白进行活性检测,探究它们对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K的抑制活性(图7)。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样量一致的情况下,在BL21(DE3)菌株中表达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未表现出对枯草杆菌蛋白酶及蛋白酶K的抑制活性。在Origami 2(DE3)菌株中表达的BmSPI38串联多聚体蛋白表现出了对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K的抑制活性,其中BmSPI38-monomer的抑制活性最强,且表现出二聚体活性条带,其余多聚体也隐约呈现梯度活性带,选择Origami 2(DE3)菌株作为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表达的宿主菌株更为合适。
以Origami 2(DE3)菌株作为宿主菌,并选取0.1mM、0.05mM、0.02mM 3个不同IPTG工作浓度下进行诱导表达,活性分析图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在上样量一致的情况下,3种诱导条件下BmSPI38串联多聚体均表现出对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并且在0.1mMIPTG的诱导条件下对该酶的抑制活性最强。并由图8可明显看出在0.1mM的IPTG浓度下,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对枯草杆菌蛋白酶的抑制活性明显强于单体,且三聚体、四聚体表达形式更为均一。然而,在上述3种诱导浓度下,BmSPI38串联多聚体对蛋白酶K的抑制活性较弱。
4、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纯化
为了获得BmSPI38串联多聚体的纯蛋白,将携有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表达载体的Origami 2(DE3)菌株重新活化,扩大培养,并选取合适的IPTG诱导浓度16℃诱导20h,诱导结束后破碎收集可溶形式的上清液,开始上柱纯化,纯化结果见图9。
由图9可知,大部分的目的蛋白在50mM咪唑浓度下开始被洗脱下来,但仍有部分杂蛋白,箭头所指即为纯化得到目的蛋白。且由图9可知二聚体(BmSPI38-dimer、BmSPI38-L-dimer)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三聚体(BmSPI38-trimer、BmSPI38-L-trimer)、四聚体(BmSPI38-tetramer、BmSPI38-L-tetramer),经过第一次纯化得到的目标蛋白也是二聚体纯度相对较高。同时可看到BmSPI38-monomer出现二聚化现象,而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的表达则相对均一。接着我们收集了目标蛋白,透析结束后进行了二次纯化(图9H),目的蛋白的纯度皆在90%以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同尾酶法构建出了家蚕抗性因子BmSPI38的串联多聚体,包括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等,并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以及Origami 2(DE3)菌株中表达,经过IPTG诱导并破碎细胞后得到可溶上清,使用SDS-PAGE分析了串联多聚体的蛋白表达情况。紧接着利用蛋白酶抑制剂胶内活性染色法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家蚕抗性因子BmSPI38串联多聚体成功抑制了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K的活性,且对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的抑制活性强于蛋白酶K;同时实验结果表明BmSPI38串联多聚体对蛋白酶的抑制活性能力远胜于BmSPI38单体的抑制活性,由此可知我们成功构建了活性更强,表达形式更为均一的串联多聚体。并且我们对目标蛋白进行了纯化,得到相对纯度大于90%的串联多聚体蛋白,有利于为后续的抗真菌活性检测试验奠定基础。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序列表
<110> 陕西理工大学
<120> 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160> 4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3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1
cgccatatgg gcggatccac cgaatatgga tgccctgaa 39
<210> 2
<211> 3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2
atttgcggcc gctcagcaat cagaaatggg cac 33
<210> 3
<211> 3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3
gaagatctgc aatcagaaat gggcacacat 30
<210> 4
<211> 75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400> 4
gaagatcttg agccaccacc gcctgagcca ccaccgcctg agccaccacc gccgcaatca 60
gaaatgggca cacat 75
Claims (10)
1.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设计并合成串联多聚体引物BmSPI38-Nde I-BamH I-F、BmSPI38-Not I-R、BmSPI38-Bgl II-R和BmSPI38-L-Bgl II-R,以BmSPI38-p28为模板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回收目的片段后与T载体连接,然后转入感受态细胞,培养后筛选阳性克隆,分别记为,NdeI/BamH I-SPI38-Not I、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
所述引物BmSPI38-Nde I-BamH I-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所述引物BmSPI38-Not I-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所述引物BmSPI38-Bgl II-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所述引物BmSPI38-L-Bgl II-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S2,利用Nde I和Not I双酶切,将Nde I/BamH I-SPI38-Not I从T载体上切下,连接到p28载体上,成功构建BmSPI38单体的表达载体BmSPI38-monomer。
S3,同尾酶法设计并构建了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表达载体;
所述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表达载体包括BmSPI38二聚体、BmSPI38三聚体和BmSPI38四聚体的表达载体;
S4,将获得的BmSPI38单体的表达载体和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并利用IPTG对其进行诱导表达,然后通过离心收集菌体,超声破碎菌体细胞,离心获得表达有BmSPI38单体蛋白和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蛋白的菌体上清,然后进行蛋白纯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BmSPI38单体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具体为: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deⅠ和NotⅠ对NdeⅠ/BamHⅠ-SPI38-NotⅠ以及p28载体进行双酶切,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进行连接,获得目的载体Nde I/BamH I-SPI38-Not I-p28,即BmSPI38-monomer表达载体,然后将其转化进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培养、质粒提取,获得构建成功的BmSPI38-monomer质粒,即BmSPI38单体的表达载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BmSPI38二聚体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具体为:先用Nde I、BglⅡ内切酶对前面构建成功的重组T载体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进行双酶切,再使用NdeI和BamH I两种酶对已构建成功的BmSPI38-monomer进行双酶切,然后使用T4 DNA连接酶分别将Nde I/BamH I-SPI38-BglⅡ与BmSPI38-monomer,以及Nde I/BamH I-SPI38L-BglⅡ与BmSPI38-monomer进行连接,连接产物分别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培养、质粒提取,获得构建成功的BmSPI38-dimer质粒和BmSPI38-L-dimer质粒,即为BmSPI38串联二聚体的表达载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BmSPI38三聚体载体的构建过程具体为:用Nde I、BglⅡ内切酶对克隆在T载体上的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进行双酶切,再使用Nde I和BamH I两种酶对已构建成功的BmSPI38-dimer和BmSPI38-L-dimer进行双酶切,然后使用T4 DNA连接酶分别将Nde I/BamH I-SPI38-BglⅡ与BmSPI38-dimer,以及Nde I/BamH I-SPI38L-BglⅡ与BmSPI38-L-dimer进行连接,连接产物分别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培养、质粒提取,获得构建成功的BmSPI38-trimer质粒和BmSPI38-L-trimer质粒两种BmSPI38三聚体载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BmSPI38四聚体载体的构建过程具体为:用Nde I、BglⅡ内切酶对克隆在T载体上的Nde I/BamH I-SPI38-BglⅡ,Nde I/BamH I-SPI38L-BglⅡ进行双酶切,再使用Nde I和BamH I两种酶对已构建成功的BmSPI38-trimer和BmSPI38-L-trimer进行双酶切,然后使用T4 DNA连接酶分别将Nde I/BamH I-SPI38-BglⅡ与BmSPI38-trimer,以及Nde I/BamH I-SPI38L-BglⅡ与BmSPI38-L-trimer进行连接,连接产物分别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进行培养、质粒提取,获得构建成功的BmSPI38-tetramer和BmSPI38-L-tetramer两种BmSPI38四聚体载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BmSPI38-dimer质粒为不加Linker的BmSPI38二聚体载体,所述BmSPI38-L-dimer质粒为加Linker的BmSPI38二聚体载体,所述BmSPI38-trimer质粒为不加Linker的BmSPI38三聚体载体,所述BmSPI38-L-trimer质粒为加Linker的BmSPI38三聚体载体,所述BmSPI38-tetramer质粒为不加Linker的BmSPI38四聚体载体,所述BmSPI38-L-tetramer质粒为加Linker的BmSPI38四聚体载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的大肠杆菌为Origami 2(DE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蛋白纯化方式为镍柱亲和层析纯化。
9.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的构建方法制备得到的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BmSPI38同型串联多聚体包括BmSPI38单体、BmSPI38同型串联二聚体、BmSPI38同型串联三聚体和BmSPI38同型串联四聚体。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在抗真菌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87455.8A CN113789341B (zh) | 2021-09-16 | 2021-09-16 | 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87455.8A CN113789341B (zh) | 2021-09-16 | 2021-09-16 | 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89341A true CN113789341A (zh) | 2021-12-14 |
CN113789341B CN113789341B (zh) | 2022-10-11 |
Family
ID=78878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87455.8A Active CN113789341B (zh) | 2021-09-16 | 2021-09-16 | 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89341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7154A (zh) * | 2004-08-18 | 2006-02-22 | 马鹤雯 | 含多拷贝表达盒重组酵母表达质粒的快速构建方法 |
CN102409003A (zh) * | 2010-09-26 | 2012-04-11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多拷贝高效表达重组菌丝霉素的毕赤酵母 |
CN102532305A (zh) * | 2012-03-12 | 2012-07-04 | 西南大学 | 蛋白酶抑制剂BmSPI38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4805108A (zh) * | 2015-04-03 | 2015-07-29 | 江苏大学 | 一种高拷贝基因串联体的快速构建方法 |
CN106754946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中山大学 | 一种人工构建的大腹园蛛牵引丝蛋白基因及其构建方法 |
WO2017107237A1 (zh) * | 2015-12-25 | 2017-06-29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一种高荧光强度的重组藻胆蛋白串联体的制备方法 |
CN112359035A (zh) * | 2020-09-24 | 2021-02-12 |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蛋白酶k多拷贝菌种构建方法 |
WO2021093022A1 (zh) * | 2019-11-15 | 2021-05-20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组大肠杆菌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其在合成α-1,2-岩藻糖基化寡糖中的应用 |
-
2021
- 2021-09-16 CN CN202111087455.8A patent/CN1137893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37154A (zh) * | 2004-08-18 | 2006-02-22 | 马鹤雯 | 含多拷贝表达盒重组酵母表达质粒的快速构建方法 |
CN102409003A (zh) * | 2010-09-26 | 2012-04-11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多拷贝高效表达重组菌丝霉素的毕赤酵母 |
CN102532305A (zh) * | 2012-03-12 | 2012-07-04 | 西南大学 | 蛋白酶抑制剂BmSPI38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4805108A (zh) * | 2015-04-03 | 2015-07-29 | 江苏大学 | 一种高拷贝基因串联体的快速构建方法 |
WO2017107237A1 (zh) * | 2015-12-25 | 2017-06-29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一种高荧光强度的重组藻胆蛋白串联体的制备方法 |
CN106754946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中山大学 | 一种人工构建的大腹园蛛牵引丝蛋白基因及其构建方法 |
WO2021093022A1 (zh) * | 2019-11-15 | 2021-05-20 |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组大肠杆菌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和其在合成α-1,2-岩藻糖基化寡糖中的应用 |
CN112359035A (zh) * | 2020-09-24 | 2021-02-12 |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蛋白酶k多拷贝菌种构建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Y.LI ET AL.: "The fungal-resistance factors BmSPI38 and BmSPI39 predominantly exist as tetramers,not monomers,in Bombyx mori",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 |
何彰华 等: "一种多基因串联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
刘宝全 等: "多肽基因串联体构建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
汪小福等: "可剪切多拷贝抗菌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遗传》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89341B (zh) | 2022-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087261C (en) | Purification directed cloning of peptides | |
CN113980112B (zh) | 一种眼镜王蛇抗菌肽oh-cath30的表达载体和表达产物及其构建制备方法 | |
ES2569075T3 (es) | Sistema de expresión | |
CN112424366B (zh) | 用于生产用于诊断非洲猪瘟的抗原的重组载体及其用途 | |
EP0235410B1 (en) |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 | |
CN111647089A (zh) | 一种重组类人弹性蛋白及其组合物 | |
CN111171131B (zh) | 具有卵巢靶向功能的褐飞虱卵黄原蛋白n端肽段及其用途 | |
CN110951814B (zh) | 利用基因工程环氧合酶-1和基因工程前列腺素e合成酶-1制备前列腺素e1的方法 | |
US11325953B2 (en) | Protein of ‘dangshan suli’ having function of promoting growth of pollen tube, encoding gene PBRTTS1 and use thereof | |
CN115605604A (zh) | 用于靶肽产生的融合多肽 | |
CN114262720A (zh) |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信号肽及其应用 | |
EP1098987B1 (en) | Method for transformation of animal cells | |
CN113789341B (zh) | BmSPI38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
CN113788898B (zh) | BmSPI39的同型串联多聚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 |
CN110776569B (zh) | 一种具有粘附-抗冻双功能的二嵌段融合蛋白及合成方法和应用 | |
CN108752455B (zh) | 一种真菌防御素的重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7056899B (zh) | 一种细胞膜定位信号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 |
CN114276417B (zh) | 一种在植物正常生理条件下鉴定全基因组dna鸟嘌呤四联体位点的方法 | |
KR100963302B1 (ko) | 대장균 유래 ptsL 프로모터를 함유하는 재조합벡터 및이를 이용한 외래 단백질의 제조방법 | |
JP5054267B2 (ja) | 新規トキシン | |
CN112979778B (zh) | 介导外源蛋白内吞的多肽和核酸及其应用和在异足新米虾中进行基因编辑的方法 | |
US7662940B1 (en) |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and uses thereof | |
CN112359066B (zh) | 脂结合小肽ssip1在介导其融合蛋白进入细胞中的应用 | |
CN117904161B (zh) | 基于根癌农杆菌外膜蛋白Atuporin构建的细胞表面展示系统及其应用 | |
WO2020001547A1 (zh) | Harp1类多肽介导的细胞内转运及其在调节生物防御机制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