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4577B -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4577B
CN113774577B CN202111171359.1A CN202111171359A CN113774577B CN 113774577 B CN113774577 B CN 113774577B CN 202111171359 A CN202111171359 A CN 202111171359A CN 113774577 B CN113774577 B CN 113774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presser foot
transverse
ir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13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4577A (zh
Inventor
梅顺齐
杨黎业
王金印
祁迪
张梦颖
徐巧
郑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1713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4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4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4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4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4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6Presser feet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8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uching, gathering, casing, or filling lace, ribbons, or bindings; Pleating devices; Cuttlers; Gathering feet; Crimpers; Curlers; Ruffl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15/00Calendering, pressing, ironing, glossing or glazing textile fab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包括夹取运输平台单元,以及沿横向依次设置的左预处理工位、左折叠工位、中缝制工位、右折叠工位、右预处理工位,所述左预处理工位、右预处理工位上都设置一个预处理单元,所述左折叠工位、右折叠工位上都设置一个折叠单元,所述中缝制工位上设置有上下正对的缝纫针、缝制底板,应用时,预处理单元负责提供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预处理单元负责提供布片组合,中缝制工位与夹取运输平台单元中的横向、纵向移动装置,以及压脚器相互协作,以完成布片组合上多个侧边的缝制。本设计不仅缝制工序多为机器完成,智能化程度较高,而且缝制效率较高,劳动强度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袖衩的缝纫工艺,属于袖衩缝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衬衫的缝制包括前片、领子、袖子和袖衩,不同部分的缝制方式不同。其中,袖衩用于宽松或收紧袖口,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但由于袖衩在整体上不是一个规则的布料,存在一个宝剑头,导致存在多个边角需要缝制,走针工序较繁琐,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工序只能人工操作,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难以统一缝制标准,有损流水生产线上的效率。
申请公布号为CN104862881A,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8月26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袖衩自动缝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机架、缝纫面板、主横梁、缝纫梭支撑横梁,以及缝纫面板上设置的缝纫区域,安装在缝纫面板上的主折布装置,安装在主横梁上的辅助折布装置,安装在主横梁上的缝纫头,安装在缝纫梭支撑横梁上的缝纫梭,缝纫梭和缝纫头与缝纫区域相对应,还有送布装置与供电柜。虽然该设计能对袖衩布片进行折叠,但存在以下缺陷:
该设计的主要功能只是实现折叠,而不是缝制,因而,依然使得大部分工序只能人工操作,不能提高缝制效率。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缝制工序多为人工完成,缝制效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缝制工序多为机器完成,缝制效率较高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包括夹取运输平台单元,以及沿横向依次设置的左预处理工位、左折叠工位、中缝制工位、右折叠工位、右预处理工位,所述左预处理工位、右预处理工位上都设置一个预处理单元,所述左折叠工位、右折叠工位上都设置一个折叠单元,所述中缝制工位上设置有上下正对的缝纫针、缝制底板;
所述夹取运输平台单元包括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总装板、压脚器、压脚气缸、横向运输装置与纵向运输装置;所述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的结构一致,所述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中的底夹板、中折梁、横驱板都呈现为对应的左右对称;所述底夹板的内侧壁与总装板的侧边进行夹持配合,底夹板的顶面与中折梁的低端相连接,中折梁的高端与横驱板的外端相连接,横驱板的内端与横驱滑块的外端相连接,横驱滑块的内端沿横驱滑轨内开设的横驱滑槽进行滑动配合,横驱滑块位于横驱滑槽的内部,横驱滑轨的背部经横驱套壳与微纵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微纵气缸的气缸座连接在位移补偿座内,位移补偿座的顶部连接有纵向运输装置,该纵向运输装置的顶部连接有横向运输装置;
所述总装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总装切槽,总装切槽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内切条,总装板上方叠加的尺寸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尺寸槽,所述尺寸板的顶面上环绕尺寸槽的部位上设置多个往复式折叠刀具,所述压脚器包括压脚底板、箭袋内板与箭袋内槽,所述压脚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箭袋内槽,该箭袋内槽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箭袋内板,且箭袋内板在箭袋内槽内沿其轴向进行线型的往复运动;所述压脚底板、尺寸板、总装板由上至下依次层层叠加,所述箭袋内槽、尺寸槽、总装切槽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箭袋内槽经尺寸槽与总装切槽相连通;所述箭袋内槽的内端向压脚底板的内部延伸,箭袋内槽的外端穿经压脚底板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箭袋内板的内端位于箭袋内槽内,箭袋内板的外端的运动轨迹包括箭袋内槽的内腔、箭袋内槽的外端、外部环境;所述压脚底板上位于箭袋内槽前端的部位与压脚气缸的底输出端进行下压配合,压脚气缸的顶气缸座经压脚横梁与微纵气缸的气缸座相连接;
所述折叠单元包括吸附板、熨烫板与活动压板,所述熨烫板与吸附板上下正对设置,吸附板的旁侧设置有活动压板,该活动压板的运动轨迹与尺寸槽相重合,活动压板的外侧围与尺寸槽的内槽腔进行嵌入配合;所述吸附板的顶部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式的吸附气孔,吸附气孔与总装切槽、尺寸槽都相通。
所述熨烫板的顶部与熨烫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熨烫气缸的气缸座与熨烫折板的外端相连接,熨烫折板的内端沿其内部穿经而过的熨烫横滑板作横向的往复运动,熨烫横滑板固定在熨烫横滑座的内部,熨烫横滑座的背部设置有熨烫背滑槽,该熨烫背滑槽沿其内部穿经而过的熨烫竖滑板作竖向的往复运动,熨烫竖滑板固定在熨烫竖滑座的内部,熨烫竖滑座的背部与外置横梁的端部相连接,外置横梁的中部与外置竖梁的底端垂直连接,外置竖梁的背面连接的提升齿条与提升齿轮相啮合,提升齿轮设置在提升座的内部,提升座的底部与提升横梁的中部相连接,提升横梁的两端分别沿提升纵轨作纵向的往复运动。
所述位移补偿座包括补偿竖板及与其顶边、底边分别垂直连接的补偿底板、补偿顶板,补偿竖板位于补偿底板、补偿顶板之间,所述微纵气缸的气缸座与补偿竖板、补偿底板均相连接,所述补偿底板的两个侧边各经一个内斜板与补偿竖板的两个侧边对应连接,所述补偿顶板的两个侧边各经一个外斜板与补偿竖板的两个侧边对应连接;所述补偿顶板的顶面与纵向运输装置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纵向运输装置的顶部与横向运输装置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纵向运输装置包括纵向底座、纵向滑板、纵向顶板与纵向侧板,所述纵向底座的底面与补偿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纵向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纵向滑槽,该纵向滑槽内穿经而过有一个与其进行相对滑动的纵向滑板,纵向滑板的两端各经一个纵向侧板与纵向顶板的两端相连接,纵向顶板的顶面与横向运输装置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横向运输装置包括横向底座、横向滑板、横向顶板与横向侧板,所述横向底座的底面与纵向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横向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滑槽,该横横向滑槽内穿经而过有一个与其进行相对滑动的横向滑板,横向滑板的两端各经一个横向侧板与横向顶板的两端相连接。
所述压脚底板包括压脚左板、压脚中板与压脚右板,所述压脚左板的内端经压脚中板与压脚右板的内端相连接,压脚左板、压脚中板、压脚右板依次夹成一个箭袋内槽,压脚左板的外端与压脚右板的外端之间夹成有一个与箭袋内槽相通的槽通口,所述箭袋内槽内近槽通口的部位设置有一个横滑板,该横滑板的两端分别与压脚左板、压脚右板的内侧边相连接,横滑板的中部外套有一个与其进行滑动配合的横滑槽,该横滑槽开设于联接块的内部,联接块的底部与箭袋内板的顶面相连接,联接块的顶部向上延伸,且联接块、箭袋内板的交接处远离箭袋内槽的前端设置。
所述总装切槽的内端位于总装板的内部,总装切槽的外端穿经总装板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尺寸槽的内端位于尺寸板的内部,尺寸槽的外端穿经尺寸板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箭袋内槽、尺寸槽、总装切槽中,两两之间,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总装切槽、尺寸槽、箭袋内板都为宝剑型结构,都包括三角剑头与矩形剑身,所述三角剑头的尖端向内延伸,三角剑头的宽端与矩形剑身的内端相连接,矩形剑身的外端向外延伸。
所述内切条的外侧壁与总装切槽的内槽壁之间夹成有缝纫间隙,内切条上近其内端的部位开设有断层沉槽;所述缝纫间隙的正上方依次为尺寸槽、箭袋内槽。
所述箭袋内板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与尺寸槽的内壁之间夹成有箭袋间隙,该箭袋间隙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落在缝纫间隙上;所述箭袋内板的内端的运动轨迹在内切条上投影与断层沉槽相交。
一种上述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吸附板上的总装板上获取熨烫之后的布片组合,再用压脚器对布片组合下压,然后用压脚气缸对压脚底板的前端进行下压,再用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对总装板的两侧进行夹持,然后由横向运输装置将总装板移动至缝制底板的上方,再通过横向运输装置或纵向运输装置以控制总装板进行横向或纵向位移,缝纫针的位置不变,以依次缝制一号竖边、二号斜边、三号斜边、四号竖边,然后保持总装板的位置不动,再将箭袋内板回抽以露出断层沉槽,然后缝制五号横边以完成所有缝制工艺,再驱动压脚气缸、压脚器复位,然后将总装板移动至原来的吸附板上,再驱动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对另一个吸附板上的总装板进行夹持,然后移动至缝制底板的上方进行缝制,依次循环。
所述在吸附板上的总装板上获取熨烫之后的布片组合是指:先将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平放至尺寸板上,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包括剑型布片与外翼布片,平放之后,剑型布片覆盖在其所对应的尺寸槽的顶部,外翼布片与尺寸板的顶部相接触,再驱使活动压板对剑型布片下压,直至剑型布片的底部与内切条相接触,然后依次、逐个驱动往复式折叠刀具,先对剑型布片的各个外侧边逐一折叠,再对外翼布片进行折叠,以获得门襟袖衩折叠布片,然后驱使往复式折叠刀具复位,再驱使熨烫板下行以压住门襟袖衩折叠布片,然后回抽活动压板以复位,再由熨烫板对门襟袖衩折叠布片进行熨烫,熨烫结束后,先驱使熨烫板上行,再将袖口布片与熨烫之后的门襟袖衩折叠布片进行拼插以获得布片组合,然后驱使熨烫板下行以对布片组合进行熨烫,熨烫结束后,再驱使熨烫板上行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包括夹取运输平台单元,以及沿横向依次设置的左预处理工位、左折叠工位、中缝制工位、右折叠工位、右预处理工位,其中,左、右预处理工位上都设置一个预处理单元,左、右折叠工位上都设置一个折叠单元,中缝制工位上设置有上下正对的缝纫针、缝制底板,应用时,夹取运输平台单元负责从左、右折叠工位上交替取走总装板,左、右预处理工位负责为对应的左、右折叠工位提供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中缝制工位与夹取运输平台单元中的横向、纵向移动装置,以及压脚器相互协作,以完成布片组合上多个侧边的缝制,整个过程都由零部件自动完成,智能化程度较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避免了人工操作时难以统一工作标准的缺陷,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因此,本发明不仅缝制工序多为机器完成,智能化程度较高,而且缝制效率较高,劳动强度较低。
2、本发明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夹取运输平台单元主要包括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总装板、压脚器、压脚气缸、横向运输装置与纵向运输装置,其中,压脚底板(在压脚器内)、尺寸板、总装板由上至下依次层层叠加,箭袋内槽、尺寸槽、总装切槽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总装板被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夹持在中间,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的后端经历横驱板、横驱滑块、横驱滑轨、横驱套壳后与微纵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接,同时,压脚底板的前端与压脚气缸的输出端下压配合,压脚气缸的气缸座经压脚横梁与微纵气缸的气缸座相连接,而位移补偿座的顶部连接有纵向运输装置,纵向运输装置的顶部连接有横向运输装置,应用时,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能对总装板(包括其上的尺寸板、压脚底板)形成夹持,确保在搬运、作横向位移、作纵向位移时的稳定,而横向运输装置、纵向运输装置则分别负责横向位移、纵向位移,此外,微纵气缸还能驱动总装板做小尺寸范围内的纵向位移,以确保尺寸板上待处理的袖衩布片的整个缝纫工序,不仅劳动强度较低,大大解放了人力,而且能统一缝纫标准,适合于流水线生产,提高整体的缝制效率。因此,本发明不仅缝制工序多为机器完成,而且缝制效率较高。
3、本发明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压脚器包括压脚底板、箭袋内板与箭袋内槽,压脚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箭袋内槽,箭袋内槽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箭袋内板,同时,总装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总装切槽,尺寸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尺寸槽,在布置时,压脚底板、尺寸板、总装板由上至下依次层层叠加,箭袋内槽、尺寸槽、总装切槽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应用时,待缝制的布片夹在尺寸板、压脚底板之间,随后,通过总装板、尺寸板、压脚器的一体运动,以配合走针的顺序,依次进行,完成缝制,在缝制的整个过程中,压脚器不仅能够提供下压作用,确保布片的稳定,不对走针产生障碍,而且箭袋内槽、尺寸槽、总装切槽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提供充足的走针间隙,避免针头的折断或卡塞,确保走针的连续性进行,此外,总装板、尺寸板、压脚器的一体结构,还利于布片的整体搬运。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缝制间隙,稳定性较强,而且便于搬运,走针的连续性较强。
4、本发明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箭袋内板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与尺寸槽的内壁之间夹成有箭袋间隙,箭袋间隙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落在缝纫间隙上,在此基础之上,箭袋内板的内端的运动轨迹在内切条上投影与断层沉槽相交,应用时,该设计不仅利于针穿过箭袋间隙后,沿着缝纫间隙对布片进行流畅的缝纫,而且能通过箭袋内板的往复运动,以调整断层沉槽的外露空间,从而适应不同的横向走针的需求,扩大本设计的应用范围,十分方便。因此,本发明不仅可调性较强,而且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熨烫气缸、提升横梁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缝纫针与压脚气缸之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横向运输装置、纵向运输装置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横向运输装置、纵向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压脚气缸、微纵气缸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左搬运夹手、右搬运夹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总装板、尺寸板、压脚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总装切槽、箭袋内槽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压脚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压脚器仰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压脚器后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总装板、尺寸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总装切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是本发明中在预处理单元上,将门襟袖衩初始布片处理为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的形态变化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在折叠单元上,将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处理为门襟袖衩折叠布片的形态变化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在中缝制工位上,对布片组合进行缝纫的走针顺序示意图。
图中:总装板1、总装切槽11、内切条12、断层沉槽121、前切段122、后切剑身123、前切剑头124、前切剑身125、缝纫间隙13、吸附板14、吸附气孔141、尺寸板2、尺寸槽20、三角剑头201、矩形剑身202、活动压板21、往复式折叠刀具3、左刀具31、前刀具32、前左刀具321、前中刀具322、前右刀具323、右刀具33、压脚器4、压脚底板41、压脚左板411、压脚中板412、压脚右板413、槽通口414、左扩槽415、右扩槽416、箭袋内板42、箭袋内槽43、箭袋间隙44、横滑板45、横滑槽451、联接块452、联接内孔453、联接外孔454、联接内腔455、联接轴456、传动连杆组457、传动机构458、联接顶槽459、延伸板46、左延伸支撑板461、右延伸支撑板462、延伸腔463、压脚气缸47、压脚横梁48、压脚外L梁481、压脚内L梁482、外竖梁483、外平梁484、内平梁485、内竖梁486、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底夹板501、中折梁502、横驱板503、夹持端504、连接端505、横驱滑块51、横驱滑轨52、横驱滑槽521、横驱套壳53、夹手气缸531、微纵气缸54、位移补偿座55、补偿竖板551、补偿底板552、补偿顶板553、内斜板554、外斜板555、斜板孔556、横向运输装置6、横向底座61、横向滑槽611、横向滑板62、横向顶板63、横向侧板64、纵向运输装置7、纵向底座71、纵向滑槽711、纵向滑板72、纵向顶板73、纵向侧板74、熨烫气缸221、熨烫折板222、熨烫横滑板223、熨烫横滑座224、熨烫背滑槽225、熨烫竖滑板226、熨烫竖滑座227、缝纫针8、缝制底板80、外置横梁81、外置竖梁82、提升齿条83、提升齿轮84、提升座85、提升横梁86、提升纵轨87、夹取运输平台单元A、中缝制工位A1、折叠单元B、左折叠工位B1、右折叠工位B2、预处理单元C、左预处理工位C1、右预处理工位C2、门襟袖衩初始布片X、外翼片X1、外侧部X11、箭型片X2、矩型片X3、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剑型布片Y1、左竖侧边Y11、左斜侧边Y12、右斜侧边Y13、外翼布片Y2、外边缘部Y21、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袖口布片Z、布片组合Z1、一号竖边Z11、二号斜边Z12、三号斜边Z13、四号竖边Z14、五号横边Z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17,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包括夹取运输平台单元A,以及沿横向依次设置的左预处理工位C1、左折叠工位B1、中缝制工位A1、右折叠工位B2、右预处理工位C2,所述左预处理工位C1、右预处理工位C2上都设置一个预处理单元C,所述左折叠工位B1、右折叠工位B2上都设置一个折叠单元B,所述中缝制工位A1上设置有上下正对的缝纫针8、缝制底板80;
所述夹取运输平台单元A包括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总装板1、压脚器4、压脚气缸47、横向运输装置6与纵向运输装置7;所述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的结构一致,所述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中的底夹板501、中折梁502、横驱板503都呈现为对应的左右对称;所述底夹板501的内侧壁与总装板1的侧边进行夹持配合,底夹板501的顶面与中折梁502的低端相连接,中折梁502的高端与横驱板503的外端相连接,横驱板503的内端与横驱滑块51的外端相连接,横驱滑块51的内端沿横驱滑轨52内开设的横驱滑槽521进行滑动配合,横驱滑块51位于横驱滑槽521的内部,横驱滑轨52的背部经横驱套壳53与微纵气缸54的输出端相连接,微纵气缸54的气缸座连接在位移补偿座55内,位移补偿座55的顶部连接有纵向运输装置7,该纵向运输装置7的顶部连接有横向运输装置6;
所述总装板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总装切槽11,总装切槽11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内切条12,总装板1上方叠加的尺寸板2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尺寸槽20,所述尺寸板2的顶面上环绕尺寸槽20的部位上设置多个往复式折叠刀具3,所述压脚器4包括压脚底板41、箭袋内板42与箭袋内槽43,所述压脚底板4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箭袋内槽43,该箭袋内槽43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箭袋内板42,且箭袋内板42在箭袋内槽43内沿其轴向进行线型的往复运动;所述压脚底板41、尺寸板2、总装板1由上至下依次层层叠加,所述箭袋内槽43、尺寸槽20、总装切槽1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箭袋内槽43经尺寸槽20与总装切槽11相连通;所述箭袋内槽43的内端向压脚底板41的内部延伸,箭袋内槽43的外端穿经压脚底板41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箭袋内板42的内端位于箭袋内槽43内,箭袋内板42的外端的运动轨迹包括箭袋内槽43的内腔、箭袋内槽43的外端、外部环境;所述压脚底板41上位于箭袋内槽43前端的部位与压脚气缸47的底输出端进行下压配合,压脚气缸47的顶气缸座经压脚横梁48与微纵气缸54的气缸座相连接;
所述折叠单元B包括吸附板14、熨烫板22与活动压板21,所述熨烫板22与吸附板14上下正对设置,吸附板14的旁侧设置有活动压板21,该活动压板21的运动轨迹与尺寸槽20相重合,活动压板21的外侧围与尺寸槽20的内槽腔进行嵌入配合;所述吸附板14的顶部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式的吸附气孔141,吸附气孔141与总装切槽11、尺寸槽20都相通。
所述熨烫板22的顶部与熨烫气缸221的输出端相连接,熨烫气缸221的气缸座与熨烫折板222的外端相连接,熨烫折板222的内端沿其内部穿经而过的熨烫横滑板223作横向的往复运动,熨烫横滑板223固定在熨烫横滑座224的内部,熨烫横滑座224的背部设置有熨烫背滑槽225,该熨烫背滑槽225沿其内部穿经而过的熨烫竖滑板226作竖向的往复运动,熨烫竖滑板226固定在熨烫竖滑座227的内部,熨烫竖滑座227的背部与外置横梁81的端部相连接,外置横梁81的中部与外置竖梁82的底端垂直连接,外置竖梁82的背面连接的提升齿条83与提升齿轮84相啮合,提升齿轮84设置在提升座85的内部,提升座85的底部与提升横梁86的中部相连接,提升横梁86的两端分别沿提升纵轨87作纵向的往复运动。
所述位移补偿座55包括补偿竖板551及与其顶边、底边分别垂直连接的补偿底板552、补偿顶板553,补偿竖板551位于补偿底板552、补偿顶板553之间,所述微纵气缸54的气缸座与补偿竖板551、补偿底板552均相连接,所述补偿底板552的两个侧边各经一个内斜板554与补偿竖板551的两个侧边对应连接,所述补偿顶板553的两个侧边各经一个外斜板555与补偿竖板551的两个侧边对应连接;所述补偿顶板553的顶面与纵向运输装置7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纵向运输装置7的顶部与横向运输装置6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纵向运输装置7包括纵向底座71、纵向滑板72、纵向顶板73与纵向侧板74,所述纵向底座71的底面与补偿顶板553的顶面固定连接,纵向底座71的内部开设有纵向滑槽711,该纵向滑槽711内穿经而过有一个与其进行相对滑动的纵向滑板72,纵向滑板72的两端各经一个纵向侧板74与纵向顶板73的两端相连接,纵向顶板73的顶面与横向运输装置6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横向运输装置6包括横向底座61、横向滑板62、横向顶板63与横向侧板64,所述横向底座61的底面与纵向顶板73的顶面固定连接,横向底座61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滑槽611,该横横向滑槽611内穿经而过有一个与其进行相对滑动的横向滑板62,横向滑板62的两端各经一个横向侧板64与横向顶板63的两端相连接。
所述压脚底板41包括压脚左板411、压脚中板412与压脚右板413,所述压脚左板411的内端经压脚中板412与压脚右板413的内端相连接,压脚左板411、压脚中板412、压脚右板413依次夹成一个箭袋内槽43,压脚左板411的外端与压脚右板413的外端之间夹成有一个与箭袋内槽43相通的槽通口414,所述箭袋内槽43内近槽通口414的部位设置有一个横滑板45,该横滑板45的两端分别与压脚左板411、压脚右板413的内侧边相连接,横滑板45的中部外套有一个与其进行滑动配合的横滑槽451,该横滑槽451开设于联接块452的内部,联接块452的底部与箭袋内板42的顶面相连接,联接块452的顶部向上延伸,且联接块452、箭袋内板42的交接处远离箭袋内槽43的前端设置。
所述总装切槽11的内端位于总装板1的内部,总装切槽11的外端穿经总装板1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尺寸槽20的内端位于尺寸板2的内部,尺寸槽20的外端穿经尺寸板2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箭袋内槽43、尺寸槽20、总装切槽11中,两两之间,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总装切槽11、尺寸槽20、箭袋内板42都为宝剑型结构,都包括三角剑头201与矩形剑身202,所述三角剑头201的尖端向内延伸,三角剑头201的宽端与矩形剑身202的内端相连接,矩形剑身202的外端向外延伸。
所述内切条12的外侧壁与总装切槽11的内槽壁之间夹成有缝纫间隙13,内切条12上近其内端的部位开设有断层沉槽121;所述缝纫间隙13的正上方依次为尺寸槽20、箭袋内槽43。
所述箭袋内板42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与尺寸槽20的内壁之间夹成有箭袋间隙44,该箭袋间隙44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落在缝纫间隙13上;所述箭袋内板42的内端的运动轨迹在内切条12上投影与断层沉槽121相交。
一种上述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上获取熨烫之后的布片组合Z1,再用压脚器4对布片组合Z1下压,然后用压脚气缸47对压脚底板41的前端进行下压,再用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对总装板1的两侧进行夹持,然后由横向运输装置6将总装板1移动至缝制底板80的上方,再通过横向运输装置6或纵向运输装置7以控制总装板1进行横向或纵向位移,缝纫针8的位置不变,以依次缝制一号竖边Z11、二号斜边Z12、三号斜边Z13、四号竖边Z14,然后保持总装板1的位置不动,再将箭袋内板42回抽以露出断层沉槽121,然后缝制五号横边Z15以完成所有缝制工艺,再驱动压脚气缸47、压脚器4复位,然后将总装板1移动至原来的吸附板14上,再驱动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对另一个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进行夹持,然后移动至缝制底板80的上方进行缝制,依次循环。
所述在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上获取熨烫之后的布片组合Z1是指:先将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平放至尺寸板2上,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包括剑型布片Y1与外翼布片Y2,平放之后,剑型布片Y1覆盖在其所对应的尺寸槽20的顶部,外翼布片Y2与尺寸板2的顶部相接触,再驱使活动压板21对剑型布片Y1下压,直至剑型布片Y1的底部与内切条12相接触,然后依次、逐个驱动往复式折叠刀具3,先对剑型布片Y1的各个外侧边逐一折叠,再对外翼布片Y2进行折叠,以获得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然后驱使往复式折叠刀具3复位,再驱使熨烫板22下行以压住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然后回抽活动压板21以复位,再由熨烫板22对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进行熨烫,熨烫结束后,先驱使熨烫板22上行,再将袖口布片Z与熨烫之后的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进行拼插以获得布片组合Z1,然后驱使熨烫板22下行以对布片组合Z1进行熨烫,熨烫结束后,再驱使熨烫板22上行复位。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中的折叠单元B上都设置有一个吸附板14,该吸附板14与总装板1上下对应,每当一个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上已经处理完毕,并得到布片组合Z1之后,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就会将该总装板1及其之上被下压(压脚器4、压脚气缸47完成)的布片组合Z1一并搬运至缝制底板80的上方进行缝制,同时,在另一个吸附板14上,存在另一个总装板1在进行折叠操作以得到布片组合Z1,并等待与正在配合缝制中的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进行下一次的搬运配合,从而实现左折叠工位B1、右折叠工位B2的交替运行。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17,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包括夹取运输平台单元A,以及沿横向依次设置的左预处理工位C1、左折叠工位B1、中缝制工位A1、右折叠工位B2、右预处理工位C2,所述左预处理工位C1、右预处理工位C2上都设置一个预处理单元C,所述左折叠工位B1、右折叠工位B2上都设置一个折叠单元B,所述中缝制工位A1上设置有上下正对的缝纫针8、缝制底板80;所述夹取运输平台单元A包括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总装板1、压脚器4、压脚气缸47、横向运输装置6与纵向运输装置7;所述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的结构一致,所述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中的底夹板501、中折梁502、横驱板503都呈现为对应的左右对称;所述底夹板501的内侧壁与总装板1的侧边进行夹持配合,底夹板501的顶面与中折梁502的低端相连接,中折梁502的高端与横驱板503的外端相连接,横驱板503的内端与横驱滑块51的外端相连接,横驱滑块51的内端沿横驱滑轨52内开设的横驱滑槽521进行滑动配合,横驱滑块51位于横驱滑槽521的内部,横驱滑轨52的背部经横驱套壳53与微纵气缸54的输出端相连接,微纵气缸54的气缸座连接在位移补偿座55内,位移补偿座55的顶部连接有纵向运输装置7,该纵向运输装置7的顶部连接有横向运输装置6;所述总装板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总装切槽11,总装切槽11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内切条12,总装板1上方叠加的尺寸板2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尺寸槽20,所述尺寸板2的顶面上环绕尺寸槽20的部位上设置多个往复式折叠刀具3,所述压脚器4包括压脚底板41、箭袋内板42与箭袋内槽43,所述压脚底板4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箭袋内槽43,该箭袋内槽43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箭袋内板42,且箭袋内板42在箭袋内槽43内沿其轴向进行线型的往复运动;所述压脚底板41、尺寸板2、总装板1由上至下依次层层叠加,所述箭袋内槽43、尺寸槽20、总装切槽1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箭袋内槽43经尺寸槽20与总装切槽11相连通;所述箭袋内槽43的内端向压脚底板41的内部延伸,箭袋内槽43的外端穿经压脚底板41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箭袋内板42的内端位于箭袋内槽43内,箭袋内板42的外端的运动轨迹包括箭袋内槽43的内腔、箭袋内槽43的外端、外部环境;所述压脚底板41上位于箭袋内槽43前端的部位与压脚气缸47的底输出端进行下压配合,压脚气缸47的顶气缸座经压脚横梁48与微纵气缸54的气缸座相连接;所述折叠单元B包括吸附板14、熨烫板22与活动压板21,所述熨烫板22与吸附板14上下正对设置,吸附板14的旁侧设置有活动压板21,该活动压板21的运动轨迹与尺寸槽20相重合,活动压板21的外侧围与尺寸槽20的内槽腔进行嵌入配合;所述吸附板14的顶部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式的吸附气孔141,吸附气孔141与总装切槽11、尺寸槽20都相通。
一种上述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上获取熨烫之后的布片组合Z1,再用压脚器4对布片组合Z1下压,然后用压脚气缸47对压脚底板41的前端进行下压,再用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对总装板1的两侧进行夹持,然后由横向运输装置6将总装板1移动至缝制底板80的上方,再通过横向运输装置6或纵向运输装置7以控制总装板1进行横向或纵向位移,缝纫针8的位置不变,以依次缝制一号竖边Z11、二号斜边Z12、三号斜边Z13、四号竖边Z14,然后保持总装板1的位置不动,再将箭袋内板42回抽以露出断层沉槽121,然后缝制五号横边Z15以完成所有缝制工艺,再驱动压脚气缸47、压脚器4复位,然后将总装板1移动至原来的吸附板14上,再驱动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对另一个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进行夹持,然后移动至缝制底板80的上方进行缝制,依次循环。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在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上获取熨烫之后的布片组合Z1是指:先将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平放至尺寸板2上,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包括剑型布片Y1与外翼布片Y2,平放之后,剑型布片Y1覆盖在其所对应的尺寸槽20的顶部,外翼布片Y2与尺寸板2的顶部相接触,再驱使活动压板21对剑型布片Y1下压,直至剑型布片Y1的底部与内切条12相接触,然后依次、逐个驱动往复式折叠刀具3,先对剑型布片Y1的各个外侧边逐一折叠,再对外翼布片Y2进行折叠,以获得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然后驱使往复式折叠刀具3复位,再驱使熨烫板22下行以压住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然后回抽活动压板21以复位,再由熨烫板22对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进行熨烫,熨烫结束后,先驱使熨烫板22上行,再将袖口布片Z与熨烫之后的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进行拼插以获得布片组合Z1,然后驱使熨烫板22下行以对布片组合Z1进行熨烫,熨烫结束后,再驱使熨烫板22上行复位。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结构上:所述往复式折叠刀具3包括左刀具31、前刀具32与右刀具33,所述左刀具31的运动轨迹与尺寸槽20的左侧边相交接,前刀具32的运动轨迹与尺寸槽20的内端相交接,右刀具33的运动轨迹与尺寸槽20的右侧边相交接;前刀具32包括依次布置的前左刀具321、前中刀具322、前右刀具323,所述前左刀具321位于左刀具31、前中刀具322之间,所述前右刀具323位于右刀具33、前中刀具322之间,所述前中刀具322的运动轨迹与尺寸槽20同轴设置,前中刀具322的前端与尺寸槽20的前端正对设置;所述前左刀具321、前右刀具323、前中刀具322与尺寸板2之间的垂直间距依次增加。
方法上:所述依次、逐个驱动往复式折叠刀具3,先对剑型布片Y1的各个外侧边逐一折叠,再对外翼布片Y2进行折叠是指:先由左刀具31对剑型布片Y1的左竖侧边Y11向内折叠,再由前左刀具321对左斜侧边Y12向内折叠,然后由前右刀具323对右斜侧边Y13向内折叠,以使右斜侧边Y13堆叠在左斜侧边Y12的上方,再由前中刀具322对相互堆叠的左斜侧边Y12、右斜侧边Y13进行下压,然后由右刀具33对外翼布片Y2的外边缘部Y21向内对折,再将外翼布片Y2整体向内折叠,以使对折之后的外边缘部Y21堆叠在折叠之后的左竖侧边Y1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包括夹取运输平台单元(A),以及沿横向依次设置的左预处理工位(C1)、左折叠工位(B1)、中缝制工位(A1)、右折叠工位(B2)、右预处理工位(C2),所述左预处理工位(C1)、右预处理工位(C2)上都设置一个预处理单元(C),所述左折叠工位(B1)、右折叠工位(B2)上都设置一个折叠单元(B),所述中缝制工位(A1)上设置有上下正对的缝纫针(8)、缝制底板(80);
所述夹取运输平台单元(A)包括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总装板(1)、压脚器(4)、压脚气缸(47)、横向运输装置(6)与纵向运输装置(7);所述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的结构一致,所述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中的底夹板(501)、中折梁(502)、横驱板(503)都呈现为对应的左右对称;所述底夹板(501)的内侧壁与总装板(1)的侧边进行夹持配合,底夹板(501)的顶面与中折梁(502)的低端相连接,中折梁(502)的高端与横驱板(503)的外端相连接,横驱板(503)的内端与横驱滑块(51)的外端相连接,横驱滑块(51)的内端沿横驱滑轨(52)内开设的横驱滑槽(521)进行滑动配合,横驱滑块(51)位于横驱滑槽(521)的内部,横驱滑轨(52)的背部经横驱套壳(53)与微纵气缸(54)的输出端相连接,微纵气缸(54)的气缸座连接在位移补偿座(55)内,位移补偿座(55)的顶部连接有纵向运输装置(7),该纵向运输装置(7)的顶部连接有横向运输装置(6);
所述总装板(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总装切槽(11),总装切槽(11)的内部嵌入连接有内切条(12),总装板(1)上方叠加的尺寸板(2)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尺寸槽(20),所述尺寸板(2)的顶面上环绕尺寸槽(20)的部位上设置多个往复式折叠刀具(3),所述压脚器(4)包括压脚底板(41)、箭袋内板(42)与箭袋内槽(43),所述压脚底板(4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箭袋内槽(43),该箭袋内槽(43)的内部设置有同轴的箭袋内板(42),且箭袋内板(42)在箭袋内槽(43)内沿其轴向进行线型的往复运动;所述压脚底板(41)、尺寸板(2)、总装板(1)由上至下依次层层叠加,所述箭袋内槽(43)、尺寸槽(20)、总装切槽(1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箭袋内槽(43)经尺寸槽(20)与总装切槽(11)相连通;所述箭袋内槽(43)的内端向压脚底板(41)的内部延伸,箭袋内槽(43)的外端穿经压脚底板(41)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箭袋内板(42)的内端位于箭袋内槽(43)内,箭袋内板(42)的外端的运动轨迹包括箭袋内槽(43)的内腔、箭袋内槽(43)的外端、外部环境;所述压脚底板(41)上位于箭袋内槽(43)前端的部位与压脚气缸(47)的底输出端进行下压配合,压脚气缸(47)的顶气缸座经压脚横梁(48)与微纵气缸(54)的气缸座相连接;
所述折叠单元(B)包括吸附板(14)、熨烫板(22)与活动压板(21),所述熨烫板(22)与吸附板(14)上下正对设置,吸附板(14)的旁侧设置有活动压板(21),该活动压板(21)的运动轨迹与尺寸槽(20)相重合,活动压板(21)的外侧围与尺寸槽(20)的内槽腔进行嵌入配合;所述吸附板(14)的顶部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式的吸附气孔(141),吸附气孔(141)与总装切槽(11)、尺寸槽(20)都相通。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熨烫板(22)的顶部与熨烫气缸(221)的输出端相连接,熨烫气缸(221)的气缸座与熨烫折板(222)的外端相连接,熨烫折板(222)的内端沿其内部穿经而过的熨烫横滑板(223)作横向的往复运动,熨烫横滑板(223)固定在熨烫横滑座(224)的内部,熨烫横滑座(224)的背部设置有熨烫背滑槽(225),该熨烫背滑槽(225)沿其内部穿经而过的熨烫竖滑板(226)作竖向的往复运动,熨烫竖滑板(226)固定在熨烫竖滑座(227)的内部,熨烫竖滑座(227)的背部与外置横梁(81)的端部相连接,外置横梁(81)的中部与外置竖梁(82)的底端垂直连接,外置竖梁(82)的背面连接的提升齿条(83)与提升齿轮(84)相啮合,提升齿轮(84)设置在提升座(85)的内部,提升座(85)的底部与提升横梁(86)的中部相连接,提升横梁(86)的两端分别沿提升纵轨(87)作纵向的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补偿座(55)包括补偿竖板(551)及与其顶边、底边分别垂直连接的补偿底板(552)、补偿顶板(553),补偿竖板(551)位于补偿底板(552)、补偿顶板(553)之间,所述微纵气缸(54)的气缸座与补偿竖板(551)、补偿底板(552)均相连接,所述补偿底板(552)的两个侧边各经一个内斜板(554)与补偿竖板(551)的两个侧边对应连接,所述补偿顶板(553)的两个侧边各经一个外斜板(555)与补偿竖板(551)的两个侧边对应连接;所述补偿顶板(553)的顶面与纵向运输装置(7)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纵向运输装置(7)的顶部与横向运输装置(6)的底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运输装置(7)包括纵向底座(71)、纵向滑板(72)、纵向顶板(73)与纵向侧板(74),所述纵向底座(71)的底面与补偿顶板(553)的顶面固定连接,纵向底座(71)的内部开设有纵向滑槽(711),该纵向滑槽(711)内穿经而过有一个与其进行相对滑动的纵向滑板(72),纵向滑板(72)的两端各经一个纵向侧板(74)与纵向顶板(73)的两端相连接,纵向顶板(73)的顶面与横向运输装置(6)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横向运输装置(6)包括横向底座(61)、横向滑板(62)、横向顶板(63)与横向侧板(64),所述横向底座(61)的底面与纵向顶板(73)的顶面固定连接,横向底座(61)的内部开设有横向滑槽(611),该横向滑槽(611)内穿经而过有一个与其进行相对滑动的横向滑板(62),横向滑板(62)的两端各经一个横向侧板(64)与横向顶板(63)的两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脚底板(41)包括压脚左板(411)、压脚中板(412)与压脚右板(413),所述压脚左板(411)的内端经压脚中板(412)与压脚右板(413)的内端相连接,压脚左板(411)、压脚中板(412)、压脚右板(413)依次夹成一个箭袋内槽(43),压脚左板(411)的外端与压脚右板(413)的外端之间夹成有一个与箭袋内槽(43)相通的槽通口(414),所述箭袋内槽(43)内近槽通口(414)的部位设置有一个横滑板(45),该横滑板(45)的两端分别与压脚左板(411)、压脚右板(413)的内侧边相连接,横滑板(45)的中部外套有一个与其进行滑动配合的横滑槽(451),该横滑槽(451)开设于联接块(452)的内部,联接块(452)的底部与箭袋内板(42)的顶面相连接,联接块(452)的顶部向上延伸,且联接块(452)、箭袋内板(42)的交接处远离箭袋内槽(43)的前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装切槽(11)的内端位于总装板(1)的内部,总装切槽(11)的外端穿经总装板(1)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尺寸槽(20)的内端位于尺寸板(2)的内部,尺寸槽(20)的外端穿经尺寸板(2)的外侧边后与外部环境相通;所述箭袋内槽(43)、尺寸槽(20)、总装切槽(11)中,两两之间,上下对应设置;
所述总装切槽(11)、尺寸槽(20)、箭袋内板(42)都为宝剑型结构,都包括三角剑头(201)与矩形剑身(202),所述三角剑头(201)的尖端向内延伸,三角剑头(201)的宽端与矩形剑身(202)的内端相连接,矩形剑身(202)的外端向外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切条(12)的外侧壁与总装切槽(11)的内槽壁之间夹成有缝纫间隙(13),内切条(12)上近其内端的部位开设有断层沉槽(121);所述缝纫间隙(13)的正上方依次为尺寸槽(20)、箭袋内槽(4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箭袋内板(42)在垂直方向的投影与尺寸槽(20)的内壁之间夹成有箭袋间隙(44),该箭袋间隙(44)在垂直方向的投影落在缝纫间隙(13)上;所述箭袋内板(42)的内端的运动轨迹在内切条(12)上投影与断层沉槽(121)相交。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在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上获取熨烫之后的布片组合(Z1),再用压脚器(4)对布片组合(Z1)下压,然后用压脚气缸(47)对压脚底板(41)的前端进行下压,再用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对总装板(1)的两侧进行夹持,然后由横向运输装置(6)将总装板(1)移动至缝制底板(80)的上方,再通过横向运输装置(6)或纵向运输装置(7)以控制总装板(1)进行横向或纵向位移,缝纫针(8)的位置不变,以依次缝制一号竖边(Z11)、二号斜边(Z12)、三号斜边(Z13)、四号竖边(Z14),然后保持总装板(1)的位置不动,再将箭袋内板(42)回抽以露出断层沉槽(121),然后缝制五号横边(Z15)以完成所有缝制工艺,再驱动压脚气缸(47)、压脚器(4)复位,然后将总装板(1)移动至原来的吸附板(14)上,再驱动左搬运夹手(5)、右搬运夹手(50)对另一个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进行夹持,然后移动至缝制底板(80)的上方进行缝制,依次循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吸附板(14)上的总装板(1)上获取熨烫之后的布片组合(Z1)是指:先将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平放至尺寸板(2)上,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包括剑型布片(Y1)与外翼布片(Y2),平放之后,剑型布片(Y1)覆盖在其所对应的尺寸槽(20)的顶部,外翼布片(Y2)与尺寸板(2)的顶部相接触,再驱使活动压板(21)对剑型布片(Y1)下压,直至剑型布片(Y1)的底部与内切条(12)相接触,然后依次、逐个驱动往复式折叠刀具(3),先对剑型布片(Y1)的各个外侧边逐一折叠,再对外翼布片(Y2)进行折叠,以获得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然后驱使往复式折叠刀具(3)复位,再驱使熨烫板(22)下行以压住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然后回抽活动压板(21)以复位,再由熨烫板(22)对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进行熨烫,熨烫结束后,先驱使熨烫板(22)上行,再将袖口布片(Z)与熨烫之后的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进行拼插以获得布片组合(Z1),然后驱使熨烫板(22)下行以对布片组合(Z1)进行熨烫,熨烫结束后,再驱使熨烫板(22)上行复位。
CN202111171359.1A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774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1359.1A CN113774577B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1359.1A CN113774577B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4577A CN113774577A (zh) 2021-12-10
CN113774577B true CN113774577B (zh) 2022-06-03

Family

ID=7885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1359.1A Active CN113774577B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45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8283B (zh) * 2022-04-26 2023-09-1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袖衩的夹取中转装置
CN114855402B (zh) * 2022-04-26 2024-02-27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用于衬衫袖衩可旋转式压覆熨烫装置
CN115584602B (zh) * 2022-09-27 2023-03-28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衬衫袖衩自动定位折叠系统
CN117904800A (zh) * 2024-03-18 2024-04-19 潍坊尚德服饰有限公司 服装罗纹袖口制作工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2881A (zh) * 2015-05-22 2015-08-26 广东名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自动缝制系统及方法
CN106637723A (zh) * 2016-12-20 2017-05-10 佛山市日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及其袖衩折叠装置
CN108505228A (zh) * 2017-10-23 2018-09-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折叠机构、及袖叉缝制设备
CN108505225A (zh) * 2017-10-23 2018-09-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料机构及袖叉缝制设备
CN109594227A (zh) * 2017-09-30 2019-04-0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移料装置
JP2019137924A (ja) * 2018-02-06 2019-08-22 株式会社友縫機械 剣ボロ折込み縫着方法
CN209759739U (zh) * 2019-03-19 2019-12-10 佛山市德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平缝机的压料机构
CN209759741U (zh) * 2019-03-19 2019-12-10 佛山市德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缝制袖衩的压脚机构
CN209941248U (zh) * 2019-04-30 2020-01-14 东莞乾清自动化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袖叉移动及缝制机构
CN110923966A (zh) * 2018-09-20 2020-03-27 迈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料装置及袖叉机
CN113355811A (zh) * 2021-06-01 2021-09-07 东莞市宝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的布料折叠定型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2881A (zh) * 2015-05-22 2015-08-26 广东名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自动缝制系统及方法
CN106637723A (zh) * 2016-12-20 2017-05-10 佛山市日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及其袖衩折叠装置
CN109594227A (zh) * 2017-09-30 2019-04-09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移料装置
CN108505228A (zh) * 2017-10-23 2018-09-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折叠机构、及袖叉缝制设备
CN108505225A (zh) * 2017-10-23 2018-09-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料机构及袖叉缝制设备
JP2019137924A (ja) * 2018-02-06 2019-08-22 株式会社友縫機械 剣ボロ折込み縫着方法
CN110923966A (zh) * 2018-09-20 2020-03-27 迈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料装置及袖叉机
CN209759739U (zh) * 2019-03-19 2019-12-10 佛山市德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平缝机的压料机构
CN209759741U (zh) * 2019-03-19 2019-12-10 佛山市德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缝制袖衩的压脚机构
CN209941248U (zh) * 2019-04-30 2020-01-14 东莞乾清自动化缝纫设备有限公司 袖叉移动及缝制机构
CN113355811A (zh) * 2021-06-01 2021-09-07 东莞市宝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袖衩机的布料折叠定型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4577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74577B (zh) 一种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818156A (zh) 一种用于袖衩缝纫的夹取运输平台装置
CN113818155B (zh) 一种门襟的折叠成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460645B (zh) 暗缝缝纫切割一体机
CN105887352A (zh) 一种压布翻折装置
CN113789615B (zh) 一种门襟预处理折边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75504U (zh) 一种面料自动折边缝合收纳机
CN115584602B (zh) 一种衬衫袖衩自动定位折叠系统
CN210916549U (zh) 服装襟边折边包边装置
CN211256273U (zh) 一种口袋缝制设备定位结构
CN113774574B (zh) 一种辅助缝纫压脚装置
CN216998813U (zh) 一种口袋加工的托料组件
CN207944236U (zh) 全自动贴口袋机
CN205954274U (zh) 一种辅助绷缝器
CN217556449U (zh) 一种开袋机的袋布兜料机构
CN216445594U (zh) 一种单止口贴袋和上门襟拉链的服装模板
CN216006241U (zh) 一种一次成型袋盖的缝制模板
CN220887943U (zh) 一种调节型花样机
CN220643460U (zh) 一种牛仔裤前门襟拉链缝制模板
CN217809942U (zh) 一种定料装置
CN218147252U (zh) 一种自动明线辑缝机
CN216998795U (zh) 一种压料组件
CN217556450U (zh) 一种开袋机的兜料机构
CN212550265U (zh)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CN114108194B (zh) 一种帆布劳保手套全自动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