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0265U -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 Google Patents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0265U
CN212550265U CN202020718537.2U CN202020718537U CN212550265U CN 212550265 U CN212550265 U CN 212550265U CN 202020718537 U CN202020718537 U CN 202020718537U CN 212550265 U CN212550265 U CN 212550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device
adsorption surface
perforated plate
suction
ad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85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钦勇
董延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uo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uo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uo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uo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185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0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0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02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胶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该吸附式夹持装置,包括一第一夹持装置、一第二夹持装置以及一开合机构。第一夹持装置上设有第一吸附面。第二夹持装置上设有第二吸附面。开合机构驱动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做开合动作;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贴合时,第一吸附面贴合在第二吸附面上。该点胶机,包括上述吸附式夹持装置。该吸附式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用于吸附固定布料,点胶装置对布料点胶后,开合机构驱动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合拢,两片布料粘合,该点胶机具有加工快、耗时短、生产效率的优点,且生产过程所需人工少,节约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点胶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衣服加工工艺中,采用缝纫的方式缝合衣服的两个部分。申请号为CN20141078174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及一种衬衣半手工缝纫方法。该方法包括裁剪出衬衣的衣前片、衣后片、过肩、袖片、袖头和衣领,将衬衣的衣前片和衣后片、过肩与衬衣大身的后肩部位及袖片合完袖缝、侧缝,并将袖片和袖头采用机器加工的方式加工处理;衬衣的衣领与大身的缝纫、衬衣右门襟与衬衣大身和衣领的缝纫以及衬衣右门襟上扣眼的缝纫都采用手工缝纫的方式。这种方式将手工加工与机器加工相结合,对衬衣加工的关键部位采用手工缝纫,便于调节加工的松紧度,避免出现褶皱。上述缝纫方法的缺点是:1、缝纫所需时间长,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时间长;2、半手工缝纫的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衣服缝合工艺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附式夹持装置,包括:
一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上设有第一吸附面;
一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上设有第二吸附面;以及
一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做开合动作;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贴合时,所述第一吸附面贴合在所述第二吸附面上。
较优地,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
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抽真空孔,其内部形成有第一吸气槽和第二吸气槽;所述第一吸气槽与所述第二吸气槽相邻,两者均与所述第一抽真空孔相连通;
一第一穿孔板,所述第一穿孔板设于所述第一吸气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吸附面为所述第一穿孔板的表面;以及
一第二穿孔板,所述第二穿孔板设于所述第二吸气槽的开口处,其表面为第三吸附面;所述第三吸附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吸附面的高度。
较优地,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
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抽真空孔,其内部形成有第三吸气槽和第四吸气槽;所述第三吸气槽与所述第四吸气槽相邻,两者均与所述第二抽真空孔相连通;
一第三穿孔板,所述第三穿孔板设于所述第三吸气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吸附面为所述第三穿孔板的表面;以及
一第四穿孔板,所述第四穿孔板设于所述第四吸气槽的开口处,其表面为第四吸附面;所述第四吸附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吸附面的高度;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贴合时,所述第三吸附面与所述第四吸附面错开。
较优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
一合页机构,所述合页机构包括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以及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合页片和所述第二合页片的转动轴;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合页片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合页片上;
一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合页片连接;以及
一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合页片连接。
较优地,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均设有多个点状孔。
较优地,所述第三吸附面和所述第四吸附面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状孔。
较优地,所述第一吸气槽、所述第二吸气槽、所述第三吸气槽和所述第四吸气槽的底壁上分别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一穿孔板;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二穿孔板;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三穿孔板;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第四穿孔板。
较优地,该吸附式夹持装置还包括:
第一对点装置,所述第一对点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上;以及
第二对点装置,所述第二对点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上;
所述第一对点装置和所述第二对点装置均包括螺接板以及设于所述螺接板上的三角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点胶机,包括机座,该点胶机还包括:
一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机座上;
一点胶装置,所述点胶装置设于所述行走机构上;以及
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所述吸附式夹持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并位于所述点胶装置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吸附式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用于吸附固定布料,点胶装置对布料点胶后,开合机构驱动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二夹持装置合拢,两片布料粘合,具有该吸附式夹持装置的点胶机提供一种点胶粘合布料的点胶工艺,该点胶工艺具有加工快、耗时短、生产效率的优点,且生产过程所需人工少,节约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式夹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合拢状态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所示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式夹持装置的左视图。
图7沿图6中A-A线的剖切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式夹持装置的后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点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走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提供一种吸附式夹持装置100,包括一第一夹持装置110、一第二夹持装置120以及一开合机构130。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上设有第一吸附面1121。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上设有第二吸附面1221。所述开合机构130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做开合动作。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和第二夹持装置120贴合时,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贴合在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上。
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用于吸附固定布料,点胶装置对布料点胶后,所述开合机构130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合拢,两片布料粘合,具有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点胶机提供一种点胶粘合布料的点胶工艺,该点胶工艺具有加工快、耗时短、生产效率的优点,且生产过程所需人工少,节约人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包括一第一壳体111、一第一穿孔板112以及一第二穿孔板113。具体地,所述第一穿孔板112以及所述第二穿孔板113呈方形。所述第一壳体111上设有第一抽真空孔1111,其内部形成有第一吸气槽1112和第二吸气槽1113。所述第一吸气槽1112与所述第二吸气槽1113相邻并通过一第一分隔板1114而隔开,两者均与所述第一抽真空孔1111相连通。所述第一穿孔板112设于所述第一吸气槽1112的开口处,其周缘与所述第一吸气槽1112的开口紧密配合。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为所述第一穿孔板112的表面。所述第二穿孔板113设于所述第二吸气槽1113的开口处,其表面为第三吸附面1131。所述第二穿孔板113的周缘与所述第二吸气槽1113的开口紧密配合。请参阅图3,所述第三吸附面1131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的高度,具体地,两者的高度差可以是0.1~5mm,更优选为0.5~2mm。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工作时,所述第一抽真空孔1111与一抽真空设备连接,如真空泵。所述抽真空设备抽真空时,所述第一吸气槽1112与所述第二吸气槽1113内形成负压,面料真空吸附在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和所述第三吸附面1131上。其中,面料吸附在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上的部位是点胶部分。所述第三吸附面1131吸附点胶部分的外侧,以便固定面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包括一第二壳体121、一第三穿孔板122以及一第四穿孔板123。具体地,所述第三穿孔板122以及所述第四穿孔板123呈长方形。所述第二壳体121上设有第二抽真空孔1211,其内部形成有第三吸气槽1212和第四吸气槽1213。所述第三吸气槽1212与所述第四吸气槽1213相邻并通过一第二分隔板1214而隔开,两者均与所述第二抽真空孔1211相连通。所述第三穿孔板122设于所述第三吸气槽1212的开口处,其周缘与所述第三吸气槽1212的开口紧密配合。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为所述第三穿孔板122的表面。所述第四穿孔板123设于所述第四吸气槽1213的开口处,其表面为第四吸附面1231。所述第四穿孔板123的周缘与所述第四吸气槽1213的开口紧密配合。
所述第四吸附面1231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的高度,具体地,两者的高度差可以是0.1~5mm,更优选为0.5~2mm。在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与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上的布料粘合时,突出了粘合部位,便于粘合。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和第二夹持装置120贴合时,所述第三吸附面1131与所述第四吸附面1231错开,防止贴合时相互干扰。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工作时,所述第二抽真空孔1211与一抽真空设备(图中未示出)连接,如真空泵。所述抽真空设备抽真空时,所述第三吸气槽1212与所述第四吸气槽1213内形成负压,面料真空吸附在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和所述第四吸附面1231上。其中,面料吸附在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上的部位是点胶部分。所述第四吸附面1231吸附点胶部分的外侧,以便固定面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所述开合机构130包括一合页机构131、一第一气缸132以及一第二气缸133。所述合页机构131包括第一合页片1311、第二合页片1312以及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合页片1311和所述第二合页片1312的转动轴1313,所述转动轴1313的两端安装在一轴承座1314上,所述第一合页片1311和所述第二合页片1312绕所述转动轴1313做开合动作。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设于所述第一合页片1311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设于所述第二合页片1312上。所述第一气缸132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合页片131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33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合页片1312连接。所述开合机构130做合拢动作时,所述第一气缸132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气缸133的活塞杆伸长,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顺时针翻转,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逆时针翻转,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和第二夹持装置120贴合,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贴合在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上,而所述第三吸附面1131与所述第四吸附面1231错开。所述开合机构130做展开动作时,所述第一气缸132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气缸133的活塞杆收缩,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逆时针翻转,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顺时针翻转,两者复位至展开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和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上均设有多个点状孔11211,12211。具体地,所述点状孔11211,12211呈多列分布。所述点状孔11211,12211吸附时,吸附力分布均匀,有利于产品表面平整,提高点胶效果,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所述第三吸附面1131和所述第四吸附面1231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状孔11311,12311。具体地,所述条状孔11311,12311呈斜线状。所述条状孔11311,12311吸附时,吸附力强,能够强力吸附固定面料点胶部位的外侧,更好地固定面料,同样能提高点胶效果,降低产品的不良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所述第一吸气槽1112、所述第二吸气槽1113、所述第三吸气槽1212和所述第四吸气槽1213的底壁上分别第一支撑柱11121、第二支撑柱11131、第三支撑柱12121和第四支撑柱12131。所述第一支撑柱11121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一穿孔板112。所述第二支撑柱11131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二穿孔板113。所述第三支撑柱12121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三穿孔板122。所述第四支撑柱12131的顶部抵住所述第四穿孔板123。
所述第一支撑柱11121、所述第二支撑柱11131、所述第三支撑柱12121和所述第四支撑柱12131分别对所述第一穿孔板112、所述第二穿孔板113、所述第三穿孔板122和所述第四穿孔板123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因负压而引起的凹陷现象,保持吸附面的平整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的该吸附式夹持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对点装置140a以及第二对点装置140b。所述第一对点装置140a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上。所述第二对点装置140b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上。所述第一对点装置140a和所述第二对点装置140b均包括螺接板141以及设于所述螺接板141上的三角块142。所述螺接板141上设有条状孔1411,所述第一壳体1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1的侧面上均设有多个沿直线布置的螺接孔1115,1215。螺丝穿过所述条状孔1411与所述螺接孔1115,1215螺接并将所述螺接板141固定。两个所述三角块142的顶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和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的侧边上。所述三角块142起到定位对点的作用,便于加工时对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一种点胶机,包括机座200,该点胶机还包括一行走机构300、一点胶装置400以及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100。所述行走机构300设于所述机座200上。所述点胶装置400设于所述行走机构300上。所述吸附式夹持装置100设于所述机座200上并位于所述点胶装置400的下方。工作时,所述行走机构300驱动所述点胶装置400在X、Y、Z三轴方向上行走,以便所述点胶装置400在所述吸附式夹持装置100上点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点胶机的所述行走机构300包括一X轴行走机构310、一Y轴行走机构320和一Z轴行走机构330。所述X轴行走机构310设于所述机座200上,所述Y轴行走机构320设于所述X轴行走机构310的活动部分上,所述Z轴行走机构330设于所述Y轴行走机构320的活动部分上,所述点胶装置400设于所述Z轴行走机构330的活动部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点胶机的X轴行走机构310包括一龙门架311、一第一电机312、第一皮带(图中未示出)、X轴滑轨314、第一滑块315和第一滑座316。所述龙门架311固设于所述机座200上,所述第一电机312设于所述龙门架311上,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一电机312驱动连接,所述X轴滑轨314设于所述龙门架311的顶面上,所述第一滑块315滑动连接所述X轴滑轨314,所述第一滑座316设于所述第一滑块315上,所述第一皮带驱动所述第一滑座316在所述X轴滑轨314上沿X轴方向滑动。多个所述吸附式夹持装置100沿X轴方向排列在X轴行走机构310前。所述龙门架311将X轴行走机构310架高,如此所述Y轴行走机构320和所述Z轴行走机构330悬空在所述吸附式夹持装置100上方。点胶时,所述行走机构300驱动所述点胶装置400在一个所述吸附式夹持装置100上行走,不妨碍工人在另一个所述吸附式夹持装置100放布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点胶机的Y轴行走机构320包括第一支架321、第二电机322、第二皮带323、Y轴滑轨324以及第二滑块325,所述第二滑块325设于所述第一滑座316上,所述Y轴滑轨324设于所述第一支架321的底部且与所述第二滑块32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22设于所述第一支架321的一端,所述第二皮带323与所述第二电机32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323驱动第一支架321在所述Y轴滑轨324上沿Y轴方向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点胶机的Z轴行走机构330包括第二支架331、第三电机332、第三皮带333、Z轴滑轨334、第三滑块335和第二滑座336。所述第二支架33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321上,所述第三电机332和所述Z轴滑轨334设于所述第二支架331上,所述第三滑块335滑动连接于所述Z轴滑轨334上,所述第二滑座336设于所述第三滑块335上,所述第三皮带333与所述第三电机332驱动连接,所述第三皮带333驱动所述第二滑座336在所述Z轴滑轨334上沿Z轴方向滑动。所述点胶装置400设于所述第二滑座336上。如此,所述点胶装置400可在X、Y、Z三轴方向上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提供一种上述的点胶机的点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面料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上,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吸附所述第一面料,所述点胶装置400在所述第一面料上点胶。
2)将第二面料放置在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上,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吸附所述第二面料,所述点胶装置400在所述第二面料上点胶。
3)所述开合机构130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做贴合动作,所述第一吸附面1121贴合在所述第二吸附面1221上,所述第一面料与所述第二面料粘合。所述开合机构130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110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120做展开动作。
该点胶工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服饰类产品的点胶加工中,通过将两块面料真空吸附固定后再点胶,达到了精确点胶的目的,点胶后再粘合,整个工艺耗时短,需要的人工少。该点胶工艺相比传统的缝合工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省生产时间和节约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吸附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上设有第一吸附面;
一第二夹持装置,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上设有第二吸附面;以及
一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做开合动作;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贴合时,所述第一吸附面贴合在所述第二吸附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
一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抽真空孔,其内部形成有第一吸气槽和第二吸气槽;所述第一吸气槽与所述第二吸气槽相邻,两者均与所述第一抽真空孔相连通;
一第一穿孔板,所述第一穿孔板设于所述第一吸气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吸附面为所述第一穿孔板的表面;以及
一第二穿孔板,所述第二穿孔板设于所述第二吸气槽的开口处,其表面为第三吸附面;所述第三吸附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吸附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
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抽真空孔,其内部形成有第三吸气槽和第四吸气槽;所述第三吸气槽与所述第四吸气槽相邻,两者均与所述第二抽真空孔相连通;
一第三穿孔板,所述第三穿孔板设于所述第三吸气槽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吸附面为所述第三穿孔板的表面;以及
一第四穿孔板,所述第四穿孔板设于所述第四吸气槽的开口处,其表面为第四吸附面;所述第四吸附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吸附面的高度;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第二夹持装置贴合时,所述第三吸附面与所述第四吸附面错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
一合页机构,所述合页机构包括第一合页片、第二合页片以及贯穿连接所述第一合页片和所述第二合页片的转动轴;所述第一夹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合页片上;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合页片上;
一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合页片连接;以及
一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合页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槽、所述第二吸气槽、所述第三吸气槽和所述第四吸气槽的底壁上分别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和第四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一穿孔板;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二穿孔板;所述第三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第三穿孔板;所述第四支撑柱的顶部抵住所述第四穿孔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吸附面和所述第四吸附面上均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状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均设有多个点状孔。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对点装置,所述第一对点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上;以及
一第二对点装置,所述第二对点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上;
所述第一对点装置和所述第二对点装置均包括螺接板以及设于所述螺接板上的三角块。
9.点胶机,包括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机座上;
一点胶装置,所述点胶装置设于所述行走机构上;以及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式夹持装置,所述吸附式夹持装置设于所述机座上并位于所述点胶装置的下方。
CN202020718537.2U 2020-04-30 2020-04-30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50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8537.2U CN212550265U (zh) 2020-04-30 2020-04-30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8537.2U CN212550265U (zh) 2020-04-30 2020-04-30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0265U true CN21255026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0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853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50265U (zh) 2020-04-30 2020-04-30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0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0853B (zh) 将装饰面板粘接到玻璃面板上的粘接工装
JP6372863B2 (ja) 被服の肩ヨーク布縫製装置及び肩ヨーク布縫製方法
CN106043851A (zh) 一种自动叠衣包装机及叠衣包装方法
JPH06304367A (ja) 加工布保持装置
CN212550265U (zh) 吸附式夹持装置及点胶机
CN111451087A (zh) 吸附式夹持装置、点胶机及点胶工艺
CN111826820A (zh) 袋鼠袋缝制设备
CN113818156A (zh) 一种用于袖衩缝纫的夹取运输平台装置
JPH02269805A (ja)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部分を持つ布条片をズボン前部に取付け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縫い付け装置
KR20110051669A (ko) 복합 기능을 갖는 보석 부착장치
US5931108A (en) Process and automatic sewing machine for sewing a flap with a rough closing edge and a pocket on a fabric part in one operation
CN213835820U (zh) 一种带吹气功能的拨骨机构及缝纫设备
CN210796862U (zh) 服装缝纫开叉机
CN212451871U (zh) 一种用于锁边机的取料装置
CN207444405U (zh) 用于固定中底与鞋楦的装配机
CN106906577B (zh) 一种缝制拉链用自动折边机构及缝纫机
CN219951396U (zh) 一种缝纫机的标签折叠结构
CN109594216A (zh) 一种配合缝纫机针头移动轨迹使用的直领缝制模板框
CN219410133U (zh) 吸附装置、合片机以及缝纫机器人
CN209290902U (zh) 标签吸取装置
CN220295042U (zh) 刷胶机构和服装生产系统
CN219137112U (zh) 一种衣服包边工具
CN209082142U (zh) 一种缝纫机的辅助换边工装
CN218551443U (zh) 一种服装成型折叠机
CN219547248U (zh) 吸附装置、合片机以及缝纫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