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7024A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7024A
CN113747024A CN202111067296.5A CN202111067296A CN113747024A CN 113747024 A CN113747024 A CN 113747024A CN 202111067296 A CN202111067296 A CN 202111067296A CN 113747024 A CN113747024 A CN 113747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prism
holder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72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7024B (zh
Inventor
陈学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72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7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7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7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7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7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感光芯片;支架,所述支架收容于壳体内,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镜头;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形成光线通路,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中的任意一个镜头;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从所述壳体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远离或靠近所述感光芯片。

Description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摄像头已成为电子设备的标准配置。为提高电子设备的拍照效果,电子设备上设置有多个摄像头模组。目前,电子设备中的每个摄像头模组均包括独立的镜头、马达及感光芯片等部件,从而多个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中的堆叠空间较大,使得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中的堆叠空间较大,使得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感光芯片;
支架,所述支架收容于壳体内,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镜头;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形成光线通路,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中的任意一个镜头;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从所述壳体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远离或靠近所述感光芯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形成光线通路,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从而多个镜头可以共用一个感光芯片,减小了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中的堆叠空间,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效果;且感光芯片的成本较高,通过多个镜头共用感光芯片,能够降低成本;并且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支架从所述壳体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远离或靠近所述感光芯片,通过调整第一镜头与感光芯片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多个焦段的拍摄需求,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拍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模组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一侧设有感光芯片111;
支架12,所述支架12收容于壳体11内,所述支架12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
第一驱动机构13,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支架1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所述支架12相对所述壳体11转动,以使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111形成光线通路,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中的任意一个镜头;
第二驱动机构1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4用于驱动所述支架12从所述壳体11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11,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远离或靠近所述感光芯片111。
其中,如图2所示,壳体11可以包括外壳112和底板113,外壳112顶部开口,支架12可以从该开口处伸出或缩回,底板113可以位于远离该开口的一侧,用于支撑和传输电信号。底板113朝向外壳112的一侧可以设有所述感光芯片111,感光芯片111可以与底板113形成电气通路。外壳112的底部可以固定在底板113上,底板113可以为装配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外壳112可以为圆形或方形等等,示例地,为使得摄像头模组较为美观,外壳112可以为圆形。第一驱动机构13可以包括陶瓷马达或电机等可以用于驱动的机构。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支架12可以包括第一支架122、第二支架123和第三支架124,所述第一支架122上设有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所述第二支架123开设有通光孔1231,所述第二支架12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22与所述感光芯片111之间,第二支架123与底板11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第一支架122连接或与所述第二支架123连接。第一支架122可以收容于第三支架124内,第一支架122与第三支架124连接,第三支架124与壳体11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二支架123与底板113之间可以收容有棱镜181。棱镜181可以固定在棱镜支架182上,棱镜支架182可以固定在底板113上。第二支架123与底板113之间还可以收容有透镜183,透镜183与底板113连接,感光芯片111可以设于透镜183的正下方。棱镜支架182可以通过载台184固定在底板113上。载台184的中心可以挖空露出感光芯片111。目标镜头的光线可以通过通光孔1231投射到用于折射光线的棱镜,棱镜可以将光线折射到透镜183上,通过透镜183投射到感光芯片111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可以包括长焦镜头、主镜头、广角镜头、人像镜头及虚化镜头中的一项或多项等。第二驱动机构14可以包括陶瓷马达或电机等可以用于驱动的结构。
另外,第二驱动机构14可以与壳体11连接,和/或,第二驱动机构14可以与第二支架123连接。示例地,第二驱动机构14可以为电机齿轮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12上可以设有与第二驱动机构14配合的齿轮1242,第二驱动机构14可以驱动支架12上的齿轮1242作圆周旋转,使得支架12上的第一导向件1241沿壳体11上的第二导向件1122向上伸出。
示例地,所述支架12可以包括第三支架124,第三支架124上可以设有与第二驱动机构14配合的齿轮。第一镜头121可以包括长焦镜头、拍摄微距的镜头、超广角镜头及主摄镜头。当摄像头模组使用长焦镜头作为取景镜头时,第二驱动机构14的电机及齿轮驱动第三支架124上的齿轮做圆周旋转,第三支架124上的凸出部沿外壳112内侧的导槽向上伸出,伸出的长度依设定的用户焦长取值。光线沿长焦镜头通过第二支架123上的通光孔1231投射到正下方的棱镜上,再反射到感光芯片111的正上方的棱镜上,再次折射到感光芯片111上进行光电转换完成成像。入射至其他镜头的光线被第二支架123挡住。成像的电信号通过软硬结合PCBA和连接器输入到电子设备进行呈现。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驱动机构14驱动所述支架12从所述壳体11伸出;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驱动机构14驱动所述支架12回到下移,回到正常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驱动机构14驱动所述支架12缩回所述壳体11。
另外,当拍摄其他场景,例如微距时,需要使用到其他镜头,通过压电马达完成镜头切换,将镜头切换为拍摄微距的镜头,同时电机及齿轮驱动第三支架124上齿轮做圆周旋转,第三支架124上的凸出部沿外壳112内侧的导槽向下内缩,内缩深度依设定的用户放大倍数取值。当切换成超广角或主摄时,电机及齿轮驱动第三支架124上齿轮做圆周旋转,第三支架124上的凸出部沿外壳112内侧的导槽恢复成初始状态。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多镜头共用同一感光芯片111,实现多个焦段,满足多个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4可以实现第一镜头121伸出或内缩,既能满足长焦段拍摄需求,还能满足微距放大拍摄需求。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正常拍摄状态,压电马达上转子131在压电效应下做圆周运动,转子131上载有多个不同类型的第一镜头121,随着转子131旋转实现第一镜头121切换。当需要拍摄远景时,压电马达将目标镜头切换为用于拍摄远景的第一镜头121,并且,第二驱动机构14驱动支架12伸出调整焦距。当需要进行微距拍摄时,压电马达将目标镜头切换为用于微距拍摄的第一镜头121,并且,第二驱动机构14驱动支架12内缩调整焦距。切换不同第一镜头121时,第二驱动机构14驱动支架12伸出或内缩实现光学结构上下运动,以此工作方式从而实现多个第一镜头121共用同一感光芯片111,实现多个焦段,满足多个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镜头切换顺畅,拍摄时画面不卡顿,可实现外观和体验的双极致。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所述支架12相对所述壳体11转动,以使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111形成光线通路,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中的任意一个镜头,从而多个镜头可以共用一个感光芯片111,减小了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中的堆叠空间,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效果;且感光芯片111的成本较高,通过多个镜头共用感光芯片111,能够降低成本;并且,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4驱动所述支架12从所述壳体11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11,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远离或靠近所述感光芯片111,通过调整第一镜头121与感光芯片111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多个焦段的拍摄需求,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拍照效果。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2包括第一支架122和第二支架123,所述第一支架122上设有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所述第二支架123开设有通光孔1231,所述第二支架123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22与所述感光芯片111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第一支架122连接或与所述第二支架123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第一支架122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122相对所述壳体11转动,使得所述目标镜头朝向所述通光孔1231,以使所述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111形成光线通路;
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第二支架123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123相对所述壳体11转动,以使所述通光孔1231朝向所述目标镜头,以使所述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111形成光线通路。
其中,第二支架123可以与壳体11的底板113连接,第二支架123可以设于第一支架122的下方,第二支架123上的预设位置可以设有通光孔1231,可以让与通光孔1231相对的目标镜头的光线进入,目标镜头以外的第一镜头121的光线被第二支架123遮光,从而第二支架123可以作为遮光支架。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目标镜头的光线可以通过通光孔1231投射到用于折射光线的棱镜181,棱镜181可以将光线折射到透镜183上,通过透镜183投射到感光芯片111上。棱镜可以固定在棱镜支架182上,棱镜支架182可以收容于第二支架123内,感光芯片111可以设于透镜183的正下方。棱镜支架182可以通过载台184固定在底板113上。载台184的中心可以挖空露出感光芯片111。所述载台184的中心处可以设有透镜183和对焦马达,对焦马达与透镜183连接,通过对焦马达可以沿主光轴方向驱动透镜183移动,实现焦距微调,对焦马达可以为音圈马达,拍照过程中对焦马达可对透镜183进行对焦或变焦,能够增强拍照效果。透镜183可以为滤光透镜。
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第一支架122连接,压电马达将目标镜头旋转至与通光孔1231相对,其他第一镜头121的光线被第二支架123遮光,避免杂光干扰影响成像。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第二支架123连接,压电马达将通光孔1231旋转至与目标镜头相对,其他第一镜头121的光线被第二支架123遮光,避免杂光干扰影响成像。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第一支架122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所述第一支架122相对所述壳体11转动,使得所述目标镜头朝向所述通光孔1231;或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与所述第二支架123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3驱动所述第二支架123相对所述壳体11转动,使得所述目标镜头朝向所述通光孔1231。这样,对于未朝向通光孔1231的镜头,入射至其的光线被第二支架123遮挡,无法到达感光芯片111,避免干扰到目标镜头摄像,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拍照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为压电马达。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压电马达切换镜头,避免由于采用电磁马达驱动带来的磁干扰和噪音问题,能够提升摄像头模组的可靠性及拍照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包括压电元件及转动部,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转动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122或所述第二支架123一体设置;
其中,所述转动部在所述压电元件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所述目标镜头朝向所述通光孔1231。
另外,压电元件可以将电压转换为旋转力,使得所述转动部转动。如图2所示,压电元件可以与柔性电路板1222连接,由柔性电路板1222为压电元件提供电压。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部可以与所述第一支架122一体设置,所述支架12还可以包括第三支架124,第三支架124可以收容于壳体11内,第一支架122可以收容于第三支架124内。转动部与第三支架124之间可以设有滚珠1221,以减少转动磨损。示例地,转动部与第三支架124之间可以设有4个可滑动滚珠以减小马达动子与支架12摩擦力。如图3所示,压电马达的转动部可以为转子131,压电马达还可以包括定子132,定子132和转子131活动连接。定子132可以通过压环133固定在第三支架124上。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包括压电元件及转动部,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转动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122或所述第二支架123一体设置;所述转动部在所述压电元件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所述目标镜头朝向所述通光孔1231。将转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122或所述第二支架123一体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中的堆叠空间。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12上设有第一导向件1241,所述壳体11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件1241配合的第二导向件1122。
其中,第一导向件1241可以为凸出部,第二导向件1122可以为导槽,凸出部可以设置于支架12的外侧,凸出部装配于导槽内,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4可以实现凸出部在导槽内上下移动;或者第一导向件1241和第二导向件1122可以为用于伸缩导向的螺纹结构;或者,第一导向件1241和第二导向件1122可以为用于伸缩导向的磁性件;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2上设有第一导向件1241,所述壳体11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件1241配合的第二导向件1122,这样,通过第一导向件1241和第二导向件1122配合,使得支架12与壳体11之间可以相对运动,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实用性。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与所述感光芯片111之间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用于调整所述感光芯片111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接收到的进光量。
其中,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可以为电致变色玻璃。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可以改变成不同的颜色,从而调整所述感光芯片111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接收到的进光量。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可以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改变成不同的颜色。示例地,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可以变透明让光线通过,或者,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可以变色不让光线通过,例如,可以变成透明色以外的其他颜色,或者光线不易穿透的颜色。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还可以改变透明程度使得进光量不同。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可以设于第二支架123的通光孔1231的上方或下方。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在第一镜头121与感光芯片111之间的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调整所述感光芯片111从所述第一镜头121接收到的进光量,能够实现第一镜头121的光圈可调,从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拍照效果。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镜头15,所述第二镜头15设于所述支架12上,其中,入射至所述第一镜头121的光线的入射方向与入射至所述第二镜头15的光线的入射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支架12可以包括第一支架122和第二支架123,所述第一支架122上设有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所述第二支架123开设有通光孔1231,第二镜头15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架123上。第一镜头121可以为后置摄像头,第二镜头15可以为前置摄像头。
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镜头15,所述第二镜头15设于所述支架12上,其中,入射至所述第一镜头121的光线的入射方向与入射至所述第二镜头15的光线的入射方向相反,这样,能够将前置摄像头及后置摄像头集成到摄像头模组中,能够进一步减少摄像头模组在电子设备中的堆叠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镜头15与所述感光芯片111之间设有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用于调整所述感光芯片111从所述第二镜头15接收到的进光量。
其中,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为电致变色玻璃。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改变成不同的颜色,从而调整所述感光芯片111从所述第二镜头15接收到的进光量。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改变成不同的颜色。示例地,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变透明让光线通过,或者,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变色不让光线通过,例如,可以变成透明色以外的其他颜色,或者光线不易穿透的颜色。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还可以改变透明程度使得进光量不同。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设置于第二镜头15的正下方,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的正下方可以设置有第二棱镜162。示例地,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设置于第二镜头15的通光孔1231处。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与所述感光芯片111之间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所述第二镜头15与所述感光芯片111之间设有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当使用第一镜头121摄像时,可以通过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调整感光芯片111从所述第二镜头15接收到的进光量为零,可以通过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使得感光芯片111从第一镜头121接收到的光线,示例地,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变色遮光,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变透明让光线透过。
另外,当使用第二镜头15摄像时,可以通过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调整感光芯片111从所述第一镜头121接收到的进光量为零,可以通过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使得感光芯片111从第二镜头15接收到的光线,示例地,第一电致变色元件1232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变色遮光,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变透明让光线透过。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在第二镜头15与所述感光芯片111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调整所述感光芯片111从所述第二镜头15接收到的进光量,能够实现第二镜头15的光圈可调;且通过第二电致变色元件151可以控制第二镜头15与感光芯片111之间能否形成光线通路,从而使得第一镜头121和第二镜头15可以共用感光芯片111,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效果以及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棱镜组件,所述棱镜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棱镜161、第二棱镜162及第三棱镜163,所述第三棱镜163位于所述第一棱镜161与所述第二棱镜162之间,所述第三棱镜163为双面可折光棱镜;
其中,入射至所述目标镜头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棱镜161及所述第三棱镜163的第一面折射至所述感光芯片111;
入射至所述第二镜头15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棱镜162及所述第三棱镜163的第二面折射到所述感光芯片111。
其中,第三棱镜163可以设置于感光芯片111的正上方。
另外,棱镜组件可以收容于支架12内,具体的,可以收容于第二支架123内。
该实施方式中,入射至所述目标镜头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棱镜161及所述第三棱镜163的第一面折射至所述感光芯片111;入射至所述第二镜头15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棱镜162及所述第三棱镜163的第二面折射到所述感光芯片111。这样,通过第一棱镜161、第二棱镜162及第三棱镜163,使得入射至目标镜头和第二镜头15的光线均能够到达感光芯片111,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可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镜片支架17和与所述镜片支架17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镜片支架17与所述支架12活动连接且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镜片支架17位于所述支架12与所述感光芯片111之间,所述镜片支架17上设置有镜片组171,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镜片支架17运动,以带动所述镜片组171靠近或远离所述感光芯片111;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所述支架12相对所述壳体11转动,以使所述目标镜头、所述镜片组171及所述感光芯片111形成光线通路。
另外,第三驱动机构可以为升降控制机构,可以用于控制镜片支架17上升或下降,以带动所述镜片组171靠近或远离所述感光芯片111。示例地,第三驱动机构可以包括滑轨和滑块,滑轨安装在支架12上,滑块安装在镜片支架17上,通过滑块在滑轨上运动,带动镜片支架17运动,以带动所述镜片组171靠近或远离所述感光芯片11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架12可以包括第一支架122和第二支架123,所述第一支架122上设有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121,所述第二支架123开设有通光孔1231,镜头支架12可以收容于第一支架122内,且镜头支架12可以位于第一镜头121与通光孔1231之间。镜片组17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镜片。镜片组171可以设置于目标镜头与通光孔1231之间,示例地,镜片组171可以位于通光孔1231的正上方。通过镜片支架17可以调整镜片组171与目标镜头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提升摄像头模组的焦段范围。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镜片支架17运动,以带动所述镜片组171靠近或远离所述感光芯片111,从而可以改变第一镜头121的焦段,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拍照效果。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摄像头模组的最底部为PCBA,感光芯片111固定在PCBA上并形成电气通路。用于固定棱镜组的圆形载台固定在PCBA上,中心挖空露出感光芯片111。所述载台184中心处设有滤光透镜,可以通过对焦马达沿主光轴方向驱动微调。多个棱镜固定在棱镜支架182上,棱镜支架182固定在载台184上。在棱镜支架182上方设有第二支架123,第二支架123固定在PCBA上。在其中一个棱镜正上方处第二支架123设有通光孔1231,通光孔1231可以用于光线进入到棱镜上。第二支架123上方设有固定在第三支架124上的压电马达,压电马达的转动部与第一支架122一体设置,第一支架122上设有多个第一镜头121,通过转动第一支架122可以使得一个第一镜头121位于通光孔1231正上方。第三支架124通过对称的两个凸出部固定在外壳112内壁导槽上,第三支架124上齿轮与电机齿轮咬合。所述外壳112固定在PCBA上,驱动电机固定在外壳112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感光芯片;
支架,所述支架收容于壳体内,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镜头;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形成光线通路,所述目标镜头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中的任意一个镜头;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从所述壳体伸出或缩回所述壳体,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远离或靠近所述感光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所述第二支架开设有通光孔,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或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使得所述目标镜头朝向所述通光孔,以使所述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形成光线通路;
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通光孔朝向所述目标镜头,以使所述目标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形成光线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压电元件及转动部,所述压电元件与所述转动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一体设置;
其中,所述转动部在所述压电元件的作用下转动,使得所述目标镜头朝向所述通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导向件,所述壳体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件配合的第二导向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设有第一电致变色元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元件用于调整所述感光芯片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镜头接收到的进光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第二镜头,所述第二镜头设于所述支架上,其中,入射至所述第一镜头的光线的入射方向与入射至所述第二镜头的光线的入射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头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设有第二电致变色元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元件用于调整所述感光芯片从所述第二镜头接收到的进光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棱镜组件,所述棱镜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及第三棱镜,所述第三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与所述第二棱镜之间,所述第三棱镜为双面可折光棱镜;
其中,入射至所述目标镜头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棱镜及所述第三棱镜的第一面折射至所述感光芯片;
入射至所述第二镜头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二棱镜及所述第三棱镜的第二面折射到所述感光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镜片支架和与所述镜片支架连接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镜片支架与所述支架活动连接且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镜片支架位于所述支架与所述感光芯片之间,所述镜片支架上设置有镜片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镜片支架运动,以带动所述镜片组靠近或远离所述感光芯片;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架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以使所述目标镜头、所述镜片组及所述感光芯片形成光线通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CN202111067296.5A 2021-09-13 2021-09-13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747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7296.5A CN113747024B (zh) 2021-09-13 2021-09-13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7296.5A CN113747024B (zh) 2021-09-13 2021-09-13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7024A true CN113747024A (zh) 2021-12-03
CN113747024B CN113747024B (zh) 2023-05-23

Family

ID=7873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7296.5A Active CN113747024B (zh) 2021-09-13 2021-09-13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702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3419B (zh) * 2022-08-09 2023-05-21 新煒科技有限公司 攝像頭模組及電子產品
WO2023227259A1 (de) * 2022-05-24 2023-11-30 Steiner-Optik Gmbh Fernoptische einrichtung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7311A1 (en) * 2005-02-18 2006-08-24 Peter Labaziewicz Compact image capture assembly using multiple lenses and image sensors to provide an extended zoom range
CN107370928A (zh) * 2017-08-24 2017-11-2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及手机
CN208079236U (zh) * 2018-04-11 2018-11-0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摄像机及多目摄像机的镜头调节装置
US20190141248A1 (en) * 2016-03-11 2019-05-09 Apple Inc.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voice coil motor for moving image sensor
CN109922179A (zh) * 2019-03-21 2019-06-2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终端
CN210401815U (zh) * 2019-09-27 2020-04-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2086319U (zh) * 2020-06-30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028285U (zh) * 2020-10-30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CN112911109A (zh) * 2021-01-20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拍摄方法
WO2021115440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79306A (zh) * 2021-04-27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拍摄方法以及拍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7311A1 (en) * 2005-02-18 2006-08-24 Peter Labaziewicz Compact image capture assembly using multiple lenses and image sensors to provide an extended zoom range
US20190141248A1 (en) * 2016-03-11 2019-05-09 Apple Inc.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with voice coil motor for moving image sensor
CN107370928A (zh) * 2017-08-24 2017-11-2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及手机
CN208079236U (zh) * 2018-04-11 2018-11-09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摄像机及多目摄像机的镜头调节装置
CN109922179A (zh) * 2019-03-21 2019-06-21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控制方法及终端
CN210401815U (zh) * 2019-09-27 2020-04-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115440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212086319U (zh) * 2020-06-30 2020-12-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028285U (zh) * 2020-10-30 2021-04-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CN112911109A (zh) * 2021-01-20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拍摄方法
CN113079306A (zh) * 2021-04-27 2021-07-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拍摄方法以及拍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7259A1 (de) * 2022-05-24 2023-11-30 Steiner-Optik Gmbh Fernoptische einrichtung
TWI803419B (zh) * 2022-08-09 2023-05-21 新煒科技有限公司 攝像頭模組及電子產品
US11825215B1 (en) 2022-08-09 2023-11-21 Triple Wi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amera module with multiple lenses using single image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7024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26700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302555B (zh) 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3747024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64728B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073625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835953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489881A (zh)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TW202132885A (zh)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N212623287U (zh) 光学系统
CN211908933U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2228238A1 (zh) 可变光圈、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013786U (zh) 光学系统
CN113114883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252970A (zh)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KR100617829B1 (ko) 줌 카메라의 광학 장치
CN210670291U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079290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601968A (zh) 传感器驱动致动器及包括其的摄像头模块
CN114125198A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954164B (zh) 电子设备
CN210781025U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578541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56444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驱动方法
US20230171336A1 (en)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217388821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