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1268A -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1268A
CN113741268A CN202111009678.2A CN202111009678A CN113741268A CN 113741268 A CN113741268 A CN 113741268A CN 202111009678 A CN202111009678 A CN 202111009678A CN 113741268 A CN113741268 A CN 113741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wake
state
control
awak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96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青岭
雷晶晶
唐智
陈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96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12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1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12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8667 priority patent/WO202302983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唤醒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CP信号的状态,并根据所述CP信号的状态生成第一状态信号;使能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CC信号,并根据所述CC信号和所述第一状态信号生成使能复位信号;唤醒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P信号生成唤醒需求信号;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所述使能控制模块、所述唤醒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所述使能复位信号、所述唤醒需求信号生成第一唤醒控制信号。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根据CP信号实现唤醒操作,并避免CP信号与CC信号的唤醒冲突。

Description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唤醒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动汽车在进行充电时需要进行插抢唤醒操作,唤醒方式包括CC信号唤醒、充电辅助电源线的硬线唤醒等。
目前,为了满足预约充电和其他唤醒要求,CP信号的唤醒需求也被提出。但是,如果将CP信号直接作为唤醒信号来控制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或其他车载充电装置,将会引起充电唤醒逻辑的错误和混乱,例如:CP信号会与CC信号唤醒控制产生冲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能够根据CP信号实现唤醒操作,并避免CP信号与CC信号的唤醒冲突。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唤醒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CP信号的状态,并根据所述CP信号的状态生成第一状态信号;使能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CC信号,并根据所述CC信号和所述第一状态信号生成使能复位信号;唤醒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P信号生成唤醒需求信号;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所述使能控制模块、所述唤醒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所述使能复位信号、所述唤醒需求信号生成第一唤醒控制信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唤醒控制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状态检测模块对CP信号的状态进行检测,通过使能控制模块判断CC信号与CP信号是否发生唤醒冲突,通过唤醒检测模块检测CP信号的唤醒需求,从而使得主控模块能够根据第一状态信号、使能复位信号、唤醒需求信号生成对应的第一唤醒控制信号,进而实现了根据CP信号进行唤醒控制,并解决了CP信号与CC信号的唤醒冲突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包括:电平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CP信号进行电平转换操作;状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检测电平转换操作后的所述CP信号的状态,并根据电平转换操作后的所述CP信号的状态生成所述状态检测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平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CP信号;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控压流元件,所述第一控压流元件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压流元件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压流元件的集电极连接;转换电源,所述转换电源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压流元件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控压流元件,所述第二控压流元件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压流元件的发射极与所述转换电源连接;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压流元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使能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非门,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CC信号;第一与门,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非门,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唤醒检测模块包括:唤醒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CP信号的电压和/或占空比;控制单元,与所述唤醒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CP信号的电压和/或所述占空比生成所述唤醒需求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控模块包括:D触发器,所述D触发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所述唤醒检测模块连接;第二与门,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状态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状态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硬线信号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硬线信号的状态生成第二状态信号;其中,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所述使能复位信号、所述唤醒需求信号生成第二唤醒控制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唤醒控制系统,应用于汽车,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唤醒控制装置;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唤醒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唤醒控制信号或第二唤醒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汽车的充电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汽车,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唤醒控制系统。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唤醒控制装置的一模块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唤醒控制装置的一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平转换单元的一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状态检测单元的一电路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唤醒控制装置的另一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唤醒控制系统的一模块框图。
附图标记:
唤醒控制装置100、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电平转换单元111、状态检测单元112、转换电源113、使能控制模块120、唤醒检测模块130、唤醒检测单元131、控制单元132、主控模块140、第二状态检测模块150、电池管理系统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充电桩等供电设备对汽车进行充电时,CP(Control Pilot,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信号表示用于充电引导的信号,CC(Charge Confirm,充电确认)信号表示用于连接确认的信号。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控制装置100。该唤醒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使能控制模块120、唤醒检测模块130和主控模块140。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用于检测CP信号的状态,并根据CP信号的状态生成第一状态信号。使能控制模块120与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连接,使能控制模块120用于接收CC信号,并根据CC信号和第一状态信号生成使能复位信号。唤醒检测模块130用于根据CP信号生成唤醒需求信号。主控模块140分别与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使能控制模块120、唤醒检测模块130连接,主控模块140用于根据第一状态信号、使能复位信号、唤醒需求信号生成第一唤醒控制信号。
具体地,唤醒检测模块130用于接收CP信号,并根据该CP信号生成用于表示是否需要进行唤醒操作的唤醒需求信号。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用于接收CP信号,并判断该CP信号的状态是否符合唤醒规定,从而生成对应的第一状态信号。使能控制模块120用于接收CC信号和第一状态信号,进而根据CC信号的状态、第一状态信号判断CC信号与CP信号是否会产生唤醒冲突,并生成对应的使能复位信号。主控模块140用于在第一状态信号符合CP唤醒规定、唤醒需求信号表示需进行唤醒操作、使能复位信号表示CC信号与CP信号无唤醒冲突时,生成对应的第一唤醒控制信号,以使得BMS或其他车载充电装置能够根据该第一唤醒控制信号控制汽车唤醒充电。
例如,参照表1,CP信号包括直流电压信号和PWM信号两种种状态。其中,直流电压信号包括+12V信号和+9V信号,PWM信号包括+9V PWM信号和+6V PWM信号。根据唤醒规定,当CP信号为+12V信号或+9V信号时,表示充电桩等供电设备的交流充电处于连接确认和准备就绪阶段,此时CP信号不作唤醒处理,因此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生成低电平的第一状态信号。当CP信号为PWM信号时,表示充电桩等供电设备处于预约充电阶段,此时CP信号是否满足唤醒规定由其他控制器进行判断控制。当预约充电阶段表示预约计时中时,CP信号不作唤醒处理,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生成低电平的第一状态信号;当预约充电阶段表示预约计时结束时,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生成高电平的第一状态信号,即CP信号符合唤醒规定。
表1:
CP信号 第一状态信号
+12V 0
+9V 0
+9V PWM 1
+6V PWM 1
+9V PWM 1
参照表2,CP信号为充电引导信号,即可根据CP信号的状态反馈是否需要进行唤醒操作。在相关规定中(例如GB/T 20234-2015),只有当CP信号的状态为+6V PWM信号时,充电桩等供电设备才输出对应的交流电压。因此,CP信号的状态为+6V PWM信号时,唤醒检测模块130判断需要进行唤醒操作,此时唤醒检测模块130生成高电平的唤醒需求信号。
表2:
CP信号 唤醒需求信号
+12V 0
+9V 0
+9V PWM 0
+6V PWM 1
+9V PWM 0
参照表3,当CC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表明CC信号处于唤醒操作阶段。此时,为了避免CP信号与CC信号产生唤醒冲突,无论CP信号是否符合唤醒规定,即无论第一状态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使能控制模块120生成的使能复位信号都为高电平信号,以对CP信号的唤醒操作进行清除。当CC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表明CC信号未处于唤醒操作阶段,此时使能复位信号的电平由第一状态信号控制,即第一状态信号为低电平时,使能复位信号为高电平,以避免进行充电唤醒;当第一状态信号为高电平时,使能复位信号为低电平,以使得主控模块140能够根据CP信号进行充电唤醒。
表3:
第一状态信号 CC信号 使能复位信号
0 0 1
1 0 0
0 1 1
1 1 1
参照表4,当第一状态信号符合CP唤醒规定、唤醒需求信号表示需要进行唤醒操作、使能复位信号表示CC信号与CP信号无唤醒冲突时,即第一状态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唤醒需求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使能复位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主控模块140生成高电平的第一唤醒控制信号,以唤醒汽车进行充电操作。在其余状态下,第一唤醒控制信号均为低电平信号,即其余状态均不能通过CP信号进行唤醒充电。
表4:
Figure BDA000323817278000006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通过第一状态检测模块对CP信号的状态进行检测,通过使能控制模块判断CC信号与CP信号是否发生唤醒冲突,通过唤醒检测模块检测CP信号的唤醒需求,从而使得主控模块能够根据第一状态信号、使能复位信号、唤醒需求信号生成对应的第一唤醒控制信号,进而实现了根据CP信号进行唤醒控制,并解决了CP信号与CC信号的唤醒冲突问题。
以下,分别对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使能控制模块120、唤醒检测模块130、主控模块140的具体元器件及其连接关系进行具体说明。但应理解的是,下列说明仅为示例性的,即除下列所描述的元器件以外,其余能够实施上述原理的元器件及其连接关系都应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包括电平转换单元111和状态检测单元112。电平转换单元111用于对CP信号进行电平转换操作。状态检测单元112与电平转换单元111连接,用于检测电平转换操作后的CP信号的状态,并根据电平转换操作后的CP信号的状态生成状态检测信号。
具体地,电平转换单元111用于接收CP信号,并将+12V(或+9V)的直流电压CP信号转换为3.3V(或5V)的直流电压信号,PWM信号转换后仍为PWM信号。状态检测单元112用于检测电平转换操作后的CP信号的状态是否为PWM信号,若CP信号为3.3V(或5V)的直流电压信号,则生成低电平的状态检测信号;若CP信号为PWM信号,则生成高电平的状态检测信号,从而实现对CP信号的状态检测。可以理解的是,直流电压CP信号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的具体取值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平转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控压流元件Q1、第三电阻R3、转换电源113、第四电阻R4、第二控压流元件Q2和第五电阻R5。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用于接收CP信号;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控压流元件Q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控压流元件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控压流元件Q1的集电极连接;转换电源113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控压流元件Q1的集电极连接;第二控压流元件Q2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控压流元件Q2的发射极与转换电源113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控压流元件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转换电源113用于提供转换直流电压,即转换电源113可为3.3V电源、5V电源等。第一控压流元件Q1为NPN型三极管,第二控压流元件Q2为PNP型三极管。CP信号经过第一电阻R1流向第一控压流元件Q1的基极,从而使得第一控压流元件Q1导通,进而在第五电阻R5的两端产生CP信号经过电平转换操作后所形成的直流电压信号或PWM信号。
参照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检测单元112包括第一电容C1、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和第六电阻R6。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使能控制模块120、主控模块140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R6与第二电容C2并联连接。
具体地,第一电容C1为AC耦合电容,第一电容C1、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和第六电阻R6构成一个PWM交流电源转换电路。因此,当经过电平转换操作后的CP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时,第六电阻R6的两端将生成低电平的第一状态信号;当经过电平转换操作后的CP信号为PWM信号时,第六电阻R6的两端将生成高电平的第一状态信号,从而实现对CP信号的状态检测。
参照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使能控制模块120包括第一非门Q3、第一与门Q4和第二非门Q5。第一非门Q3的输入端用于接收CC信号;第一与门Q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第一非门Q3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非门Q5的输入端与第一与门Q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非门Q5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40连接。
具体地,使能控制模块120通过逻辑电路实现CC信号与CP信号的唤醒冲突检测。第一与门Q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非门Q3、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即第一与门Q4用于对第一状态信号和CC信号的反信号进行与操作。当第一与门Q4生成高电平信号时,第二非门Q5生成的使能复位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即表明此时CC信号无唤醒操作。因此,主控模块140可在CP信号符合唤醒规定、唤醒需求信号表示需要进行唤醒操作时,生成高电平的第一唤醒控制信号,以控制BMS或其他车载充电装置根据CP信号对汽车进行唤醒充电。
参照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唤醒检测模块130包括唤醒检测单元131和控制单元132。唤醒检测单元131用于检测CP信号的电压和/或占空比;控制单元132与唤醒检测单元131连接,用于根据CP信号的电压和/或占空比生成唤醒需求信号。
具体地,唤醒检测单元131用于检测CP信号为直流电压信号时的最大电压,和/或用于检测CP信号为PWM信号时的占空比。控制单元132用于接收该最大电压或占空比,并根据该最大电压或占空比生成对应的唤醒需求信号。当唤醒需求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表明充电桩等供电设备能够提供交流电压,此时可对BMS或其他车载充电装置进行唤醒充电。
参照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40包括D触发器和第二与门Q6。D触发器的输入端分别与使能控制模块120、唤醒检测模块130连接;第二与门Q6的输入端分别与D触发器的输出端、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连接。
具体地,D触发器的D端与所述控制单元132连接,用于接收唤醒需求信号;D触发器的CP端与控制单元132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单元132发送的时钟信号;D触发器的RD端(高电平有效)与第二非门Q5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使能复位信号;D触发器的Q端与第二与门Q6的输入端连接。因此,当使能复位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无论唤醒需求信号为何种状态,D触发器Q端的输出信号都为低电平信号。此时,无论第一状态信号为何种状态,第二与门Q6的输出信号(即第一唤醒控制信号)都为低电平信号,从而避免了CP信号与CC信号的唤醒冲突。
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唤醒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二状态检测模块150。第二状态检测模块150与主控模块140连接,第二状态检测模块150用于检测硬线信号的状态,并根据硬线信号的状态生成第二状态信号。
具体地,当唤醒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二状态检测模块150时,主控模块140根据第二状态信号、第一状态信号、使能复位信号和唤醒需求信号生成第二唤醒控制信号,以避免硬线信号、CP信号、CC信号三者出现唤醒冲突。在一些具体地实施例中,第二状态检测模块150包括电平转换单元,该电平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与门Q6的输入端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状态检测模块150的电平转换单元与第一状态检测模块110的电平转换单元111功能相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对第二状态检测模块150的电平转换单元进行赘述。
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唤醒控制系统,应用于汽车。该唤醒控制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唤醒控制装置100和电池管理系统200。电池管理系统200与唤醒控制装置100连接,电池管理系统200用于根据第一唤醒控制信号或第二唤醒控制信号控制汽车的充电状态。
可见,上述唤醒控制装置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唤醒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中,本唤醒控制系统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唤醒控制装置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唤醒控制装置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唤醒控制系统。
可见,上述唤醒控制系统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汽车的实施例中,本汽车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唤醒控制系统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唤醒控制系统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CP信号的状态,并根据所述CP信号的状态生成第一状态信号;
使能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接收CC信号,并根据所述CC信号和所述第一状态信号生成使能复位信号;
唤醒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CP信号生成唤醒需求信号;
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所述使能控制模块、所述唤醒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所述使能复位信号、所述唤醒需求信号生成第一唤醒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包括:
电平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CP信号进行电平转换操作;
状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连接,用于检测电平转换操作后的所述CP信号的状态,并根据电平转换操作后的所述CP信号的状态生成所述状态检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CP信号;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控压流元件,所述第一控压流元件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压流元件的发射极接地;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压流元件的集电极连接;
转换电源,所述转换电源与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压流元件的集电极连接;
第二控压流元件,所述第二控压流元件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压流元件的发射极与所述转换电源连接;
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压流元件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非门,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CC信号;
第一与门,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非门,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检测模块包括:
唤醒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CP信号的电压和/或占空比;
控制单元,与所述唤醒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CP信号的电压和/或所述占空比生成所述唤醒需求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
D触发器,所述D触发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使能控制模块、所述唤醒检测模块连接;
第二与门,所述第二与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状态检测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状态检测模块,所述第二状态检测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硬线信号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硬线信号的状态生成第二状态信号;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所述使能复位信号、所述唤醒需求信号生成第二唤醒控制信号。
9.唤醒控制系统,应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
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唤醒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唤醒控制信号或第二唤醒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汽车的充电状态。
10.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唤醒控制系统。
CN202111009678.2A 2021-08-31 2021-08-31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Pending CN1137412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9678.2A CN113741268A (zh) 2021-08-31 2021-08-31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PCT/CN2022/108667 WO2023029834A1 (zh) 2021-08-31 2022-07-28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9678.2A CN113741268A (zh) 2021-08-31 2021-08-31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1268A true CN113741268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34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9678.2A Pending CN113741268A (zh) 2021-08-31 2021-08-31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1268A (zh)
WO (1) WO202302983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3198A (zh) * 2022-02-28 2022-03-29 深圳市地木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evcc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
CN115402148A (zh) * 2022-11-02 2022-11-29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Cp信号处理电路
WO2023029834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8371B (zh) * 2023-10-13 2023-12-15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唤醒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4533A (zh) * 2016-08-26 2017-01-04 南京中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低功耗cccp检测电路系统及工作方法
KR102371613B1 (ko) * 2017-10-16 2022-03-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전기 자동차 탑재형 충전기의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9962508B (zh) * 2017-12-22 2023-11-10 蔚来控股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低功耗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797945A (zh) * 2019-11-10 2020-02-14 杭州奥蒂电控有限公司 一种用cp唤醒obc的控制电路的充电机
CN213109079U (zh) * 2020-09-29 2021-05-04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唤醒检测电路
CN113741268A (zh) * 2021-08-31 2021-12-03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9834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CN114253198A (zh) * 2022-02-28 2022-03-29 深圳市地木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evcc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
CN114253198B (zh) * 2022-02-28 2022-09-02 深圳市地木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evcc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
CN115402148A (zh) * 2022-11-02 2022-11-29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Cp信号处理电路
CN115402148B (zh) * 2022-11-02 2023-02-28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Cp信号处理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9834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1268A (zh)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US10263438B2 (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for vehicle
CN103107567A (zh) 控制导频探测电路
US9796285B2 (en) On-board charger for eco-friendly vehicle
US110183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unique number to cell module controller
WO2020129577A1 (ja) 電池監視制御回路
CN215729378U (zh) 唤醒控制装置、唤醒控制系统及汽车
CN213027990U (zh) 基于lin唤醒的低功耗控制系统
CN213262026U (zh) 动力电池组电压监测电路及电动车
CN211642078U (zh) 一种稳压控制器及车辆
CN218463502U (zh) 一种cp信号唤醒电路
CN219029141U (zh) 充放电控制系统
CN114264971B (zh) 信号检测电路以及车载充电机
US9669725B2 (en) Store for electrical energy, and holding device for at least one store for an electrically drivable vehicle
CN21570575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管理电路
CN115276171A (zh) 充电控制装置及离网电源系统
CN113126586B (zh) 唤醒诊断装置及唤醒诊断方法
CN210027305U (zh) 一种倒车信号检测电路及车载电子设备
CN113119732A (zh) 供电控制方法、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111216585A (zh) 一种直流快充导引电路和车辆控制器
CN221067792U (zh) 充电系统及车辆
CN110843531A (zh) 一种控制evcc休眠的装置、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4240694U (zh) 车载摄像头
CN217427730U (zh) 充电保护电路及装置
CN214380175U (zh) 一种电动汽车快充cc、慢充cc唤醒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