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9454A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9454A
CN113739454A CN202110571545.8A CN202110571545A CN113739454A CN 113739454 A CN113739454 A CN 113739454A CN 202110571545 A CN202110571545 A CN 202110571545A CN 113739454 A CN113739454 A CN 113739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flat tubes
heat exchanger
header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15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端立慈
林良美
广田正宣
松井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39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9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17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particular circuits for the same heat exchange medium, e.g. with the heat exchange medium flowing through sections hav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capacities or for heating/cooling the heat exchange mediu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28D1/0435Combination of units extending one behind the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75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particular pattern of flow, e.g. change of flow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09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transversal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inserts for modifying the pattern of flow inside the header box, e.g. by using flow restrictors or permeable bodies or blocks with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2Details of 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 F28F2009/222Particular guide plates, baffles or deflectors, e.g. having particular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an elongated casing or conduit
    • F28F2009/224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0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 F28F9/0204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 F28F9/0209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transversal partitions
    • F28F9/0212Header boxes having their inner space divided by partitions for elongated header box, e.g. with transversal and longitudinal partitions having only transversal partitions the partitions being separate elements attached to header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向多个扁平管均匀地流通制冷剂的热交换器。其包括与扁平管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的一对集管,在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流出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1制冷剂配管和供制冷剂流入的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设置于集管,在连接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的集管内设置有制冷剂分流区间,其由从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流入的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设置于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之间的制冷剂流出空间、和将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与制冷剂流出空间隔开的多个分隔板构成,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空间向扁平管流出,在分隔板上形成有连通孔,其使制冷剂流出空间与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上方的制冷剂流入空间和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下方的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一对集管和形成多个制冷剂流路的扁平管,利用在多个扁平管之间流动的空气和在扁平管的制冷剂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热交换器,其以在集管内的多个扁平管流动的制冷剂量成为均匀的方式进行分配。该热交换器包括:在水平方向的左右相对的一对集管;形成多个制冷剂流路的扁平管;设置于扁平管彼此之间的传热翅片;将集管内分成多个区间的分隔板;和使利用分隔板分成上下的区间中的上侧区间的下部与下侧区间的上部连通的连接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34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公开提供能够向多个扁平管均匀地流通制冷剂的热交换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多个扁平管和分别连接于扁平管的两端部的一对集管,其中,在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流出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1制冷剂配管和供制冷剂流入的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设置于集管,在连接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的集管内设置有制冷剂分流区间,该制冷剂分流区间由制冷剂从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流入的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设置于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之间的制冷剂流出空间、和将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与制冷剂流出空间隔开的多个分隔板构成,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空间流出到扁平管,在分隔板上形成有连通孔,该连通孔使制冷剂流出空间与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上方的制冷剂流入空间和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下方的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的热交换器中,从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上方的制冷剂流入空间和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下方的制冷剂流入空间,穿过分隔板的连通孔,从上方和下方向制冷剂流出空间流入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制冷剂配管流入到集管的制冷剂流出空间的制冷剂向扁平管直行流动,使制冷剂的流动遍布制冷剂流出空间内较大的范围。因此,能够向多个扁平管均匀地流通制冷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x-y平面的截面图(图1的A-A截面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x-y平面的放大图(图2的B放大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x-y平面的放大图(图2的C放大图)。
图5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的x-z平面图。
图6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的x-y平面图。
图7是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x-y平面的截面图(图7的D-D截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x-y平面的截面图(图7的E-E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的x-z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的x-y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热交换器
2 扁平管
2a 一端(端部)
2b 另一端
3 翅片
4a、4b 集管
4a1、4b1 筒状部
4a2、4b2 上壁部
4a3、4b3 下壁部
4c 轴线
5 第1制冷剂配管
6a、6b 第2制冷剂配管
6a1、6b1 端部
7 分隔板
7a 上侧分隔板(分隔板)
7b 下侧分隔板(分隔板)
8 分隔壁
9a 上部空间
9b 下部空间
10a 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制冷剂流入空间)
10b 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制冷剂流入空间)
11 制冷剂流出空间
12a、12b 连通孔
13a、13b 倾斜面
14 制冷剂分流区间
20、120 室外机
21、121 压缩机
22、122 切换阀
23、123 室外膨胀阀
24、124 风机
25、125 液体管
26、126 气体管
100 热交换器
101 热交换器
115a、115b 连接配管(第1制冷剂配管、第2制冷剂配管)
115a1、115b1 一端部
115a2、115b2 另一端部
201 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基础的见解等)
如上述现有技术,已知有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在水平方向的左右相对的一对集管;形成多个制冷剂流路的多个扁平管;和设置于扁平管彼此之间的传热翅片,利用在多个扁平管之间流动的空气和在扁平管的制冷剂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这种热交换器中,存在如下热交换器,为了使在集管内的多个扁平管流动的制冷剂量和气液制冷剂的比率均匀化,而设置有将集管内分成多个区间的分隔板、使划分出的两个区间的上侧区间的下部和下侧区间的上部连通的连接管。
在现有的上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从制冷剂回路流入到集管的制冷剂穿过扁平管,向集管内的下侧的区间流动。流动至集管内的下侧的区间的制冷剂经由连接管流入至集管内的上侧的区间。因此,能够抑制在集管内上升并旋转时的重力的影响引起的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并以在与集管的上侧的区间连接的多个扁平管流动的制冷剂量和气液制冷剂的比率成为均匀的方式分配。
但是,在现有的结构中,从连接管流入至集管的制冷剂向扁平管直行流动,所以制冷剂容易偏向插入连接管附近的扁平管流动。因此,从集管向多个扁平管流动的制冷剂容易不均匀。
因此,本公开提供可使制冷剂均匀地流入多个扁平管的热交换器。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存在省略了超出必要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存在省略了已经公知的内容的详细说明、或者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
此外,附图和以下的说明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不意图利用这些限定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图4说明实施方式1的结构。
[1-1.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1的立体图。图中,x方向为翅片3的排列方向,y方向为扁平管2的排列方向,z方向为通过扁平管2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x-y平面的截面图)。图3是图2的B放大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x-y平面的放大图)。图4是图2的C放大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x-y平面的放大图)。
在图1~图4中,热交换器1包括:多个扁平管2、多个翅片3、一对集管4a、4b、第1制冷剂配管5、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分隔板7、分隔壁8。热交换器1为在上下延伸的板状。热交换器1的板厚方向为通过扁平管2的空气的流动方向(z方向)。
集管4a、4b分别是在上下延伸的中空的柱状部。
一集管4a包括:在上下延伸的圆筒状的筒状部4a1、封闭筒状部4a1的上端的上壁部4a2、和封闭筒状部4a1的下端的下壁部4a3。
另一集管4b包括:在上下延伸的圆筒状的筒状部4b1、封闭筒状部4b1的上端的上壁部4b2、和封闭筒状部4b1的下端的下壁部4b3。
集管4a、4b的轴线4c在上下方向(铅垂方向)延伸。集管4a、4b分别在沿上下立起的状态下,在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
集管4a、4b通过例如对铝等金属材料进行挤出成型,而形成为圆筒状。
扁平管2在水平方向延伸,将一集管4a和另一集管4b连接。即,扁平管2以与在上下延伸的集管4a、4b正交的方向配置。
扁平管2在集管4a、4b的高度方向上以大致等间隔排列多个。各扁平管2相互平行地配置。在此,集管4a、4b的高度方向为集管4a、4b的轴向(y方向)。
扁平管2将一集管4a的筒状部4a1和另一集管4b的筒状部4b1连接。
详细而言,扁平管2中,扁平管2的轴向的一端2a(端部)与筒状部4a1连接,扁平管2的轴向的另一端2b与筒状部4b1连接。
扁平管2的一端2a从外侧插入到集管4a的筒状部4a1的外周,该插入的部分通过焊接等与筒状部4a1结合。扁平管2的一端2a向筒状部4a1的内部突出。
扁平管2的内部为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剂流路。一集管4a和另一集管4b经由扁平管2连通。
翅片3是在一集管4a与另一集管4b之间,以与扁平管2正交的方向配置的板。翅片3在扁平管2的轴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详细而言,扁平管2插入到设置于各翅片3的孔,而与扁平管2接触。
热交换器1中,利用在多个翅片3之间流动的空气和在多个扁平管2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另外,作为制冷剂,例如使用含有R410A、R32和R32的混合制冷剂等。
在一集管4a内设置圆板状的分隔壁8。分隔壁8将一集管4a内的空间隔开成分隔壁8的上侧的上部空间9a和分隔壁8的下侧的下部空间9b。分隔壁8是设置于筒状部4a1的上下的中间部的圆板状的板。
上部空间9a的上端划分上壁部4a2。下部空间9b的下端划分下壁部4a3。
上部空间9a经由与在一集管4a的筒状部4a1中划分上部空间9a的部分连接的扁平管2,与另一集管4b的上部连通。
在一集管4a中,在下部空间9b设置有分隔板7。
分隔板7由位于下部空间9b的上部的上侧分隔板7a和位于下部空间9b的下部的下侧分隔板7b构成。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是将筒状部4a1内隔开成上下的圆板状的板。
在一集管4a的下部空间9b中设置有利用分隔壁8和上侧分隔板7a在上下方向(集管4a的轴向)划分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利用下侧分隔板7b和下壁部4a3在上下方向划分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
在一集管4a的下部空间9b中还设置利用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在上下方向划分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
制冷剂流出空间11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与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之间。另外,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位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位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
制冷剂流出空间11在上下方向上比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长。
在一集管4a上分别连接有第1制冷剂配管5和在上下配置多个的第2制冷剂配管6a、6b。这些第1制冷剂配管5和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构成为,作为制冷剂的流入口或流出口发挥作用。
第1制冷剂配管5与一集管4a的上部连接,而与上部空间9a连通。
上侧的第2制冷剂配管6a与一集管4a的上下的中间部连接,而与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连通。
详细而言,第2制冷剂配管6a的端部6a1与筒状部4a1中划分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的部分的外周连接。即,第2制冷剂配管6a在筒状部4a1中与分隔壁8的下方且上侧分隔板7a的上方的部分连接。
第2制冷剂配管6a的端部6a1配置成,相对于从外侧插入到筒状部4a1的扁平管2的一端2a,在筒状部4a1内位于相反侧,与扁平管2的一端2a相对。即,第2制冷剂配管6a的端部6a1在筒状部4a1中设置于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在此,筒状部4a1的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是指在筒状部4a1内远离插入扁平管2的部分的侧。
第2制冷剂配管6a的端部6a1在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扁平管2平行。
下侧的第2制冷剂配管6b与一集管4a的下部连接,而与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连通。
详细而言,第2制冷剂配管6b的端部6b1与筒状部4a1中划分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的部分的外周连接。即,第2制冷剂配管6b在筒状部4a1中与下侧分隔板7b的下方且下壁部4a3的上方的部分连接。
第2制冷剂配管6b的端部6b1配置成,相对于从外侧插入到筒状部4a1的扁平管2的一端2a,在筒状部4a1内位于相反侧,而与扁平管2的一端2a相对。即,第2制冷剂配管6b的端部6b1在筒状部4a1中设置于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
第2制冷剂配管6b的端部6b1在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扁平管2平行。
在下部空间9b,扁平管2与制冷剂流出空间11连通。多个扁平管2在筒状部4a1的外周,与划分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部分连接。即,扁平管2在筒状部4a1中,在上下排列多个地设置于上侧分隔板7a与下侧分隔板7b之间的部分。
第2制冷剂配管6a、6b、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配置于集管4a的高度方向上与各扁平管2不同的位置。
在上侧分隔板7a上设置有使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连通的连通孔12a。
连通孔12a是将上侧分隔板7a沿集管4a的高度方向(集管4a的轴向)贯通的圆孔。连通孔12a的轴向为集管4a的高度方向,与连通孔12a的轴向和扁平管2的轴向(水平方向)正交。
连通孔12a在上侧分隔板7a上靠近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地配置。即,连通孔12a在水平方向上,比扁平管2的一端2a侧靠近第2制冷剂配管6a的端部6a1侧地配置。
在上侧分隔板7a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侧的面即上侧分隔板7a的下表面设置有从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向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的插入侧下降的倾斜面13a。
连通孔12a位于集管4a内的从扁平管2的插入侧向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越过倾斜面13a的前端。
在下侧分隔板7b上设置有使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连通的连通孔12b。
连通孔12b是将下侧分隔板7b沿着集管4a的高度方向(集管4a的轴向)贯通的圆孔。连通孔12b的轴向为集管4a的高度方向,与连通孔12b的轴向和扁平管2的轴向(水平方向)正交。
连通孔12b在下侧分隔板7b上靠近扁平管2的插入侧地配置。即,连通孔12b在水平方向上比第2制冷剂配管6a的端部6a1侧靠近扁平管2的一端2a侧地配置。
在下侧分隔板7b中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侧的面即下侧分隔板7b的上表面设置有从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向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的插入侧下降的倾斜面13b。
连通孔12b位于集管4a内的从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向扁平管2的插入侧越过倾斜面13b的前端。
参照图2和图4,在沿着集管4a的轴向(图中的y方向)观察连通孔12b的情况下,连通孔12b相对于扁平管2的一端2a远离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即,连通孔12b以集管4a的轴向观察,设置于不与扁平管2的一端2a重叠的位置。
另外,参照图2,上侧分隔板7a的连通孔12a配置于比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b靠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
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构成将流入到集管4a的制冷剂向多个扁平管2分流的制冷剂分流区间14。
[1-2.动作]
对于以上那样构成的热交换器1,以下说明其动作、作用。
基于图5、图6,以将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利用于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2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室外机20的内部结构的x-z平面图,图6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室外机20的内部结构的x-y平面图。
如图5、图6所示,室外机20包括:压缩机21、切换阀22、室外膨胀阀23、风机24、和热交换器1。室外机20与室内机(未图示)利用液体管25和气体管26连接。风机24产生的空气的流动方向W在图5中以箭头表示。
热交换器1的集管4a经由第1制冷剂配管5与切换阀22连接。另外,集管4a经由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与室外膨胀阀23连接。图5和图6中,热交换器1以上面看形成为大致L字状。
在进行供冷运转的情况下,热交换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此外,在图2中,后述的供暖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以箭头表示。供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未图示。
在供冷运转中,从室外机20的压缩机21输送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切换阀22,从第1制冷剂配管5流入到集管4a中。该气体制冷剂穿过集管4a的上部空间9a的内部,流入多个扁平管2内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x方向,+z方向)流动,并在集管4b内的上部流动。
集管4b的制冷剂向-y方向下降,经由多个扁平管2内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z方向,-x方向)流动。制冷剂在扁平管2中,与由风机24输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散热并被冷凝。
冷凝的制冷剂向由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划分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出,分别穿过设置于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a、12b,并流入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
流入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的制冷剂经由第2制冷剂配管6a、6b,通过室外膨胀阀23、液体管25向室内机流出。
向室内机流动的进行了冷凝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吸热并蒸发。蒸发的制冷剂穿过气体管26,经由切换阀22返回至压缩机21。
在进行供暖运转的情况下,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供暖运转中,从室外机20的压缩机21输送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切换阀22,穿过气体管26向室内机(未图示)流出。
流动至室内机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利用设置于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并冷凝。
冷凝的制冷剂穿过液体管25、室外膨胀阀23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从第2制冷剂配管6a、6b向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分别流动。
流动至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的制冷剂穿过上侧分隔板7a的连通孔12a,从上方侧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穿过连通孔12a的制冷剂沿着连通孔12a的轴向在制冷剂流出空间11内向下方流动。即,从连通孔12a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的制冷剂沿着与扁平管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流动。
详细而言,连通孔12a设置于筒状部4a1的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所以从连通孔12a向下方流动的制冷剂在制冷剂流出空间11内,且在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的位置向下方流动。
流动至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的制冷剂穿过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b,从下方侧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穿过连通孔12b的制冷剂沿着连通孔12b的轴向在制冷剂流出空间11内向上方流动。即,从连通孔12b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的制冷剂按照与扁平管2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流动。
详细而言,连通孔12b设置于筒状部4a1的扁平管2的插入侧,所以从连通孔12b向上方流动的制冷剂在制冷剂流出空间11内且在扁平管2的插入侧的位置向上方流动。
从连通孔12a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下降并流动的制冷剂通过重力而被加速,所以与从连通孔12b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上升并流动的制冷剂相比,流动容易变强。
连通孔12b以集管4a的轴向看,相对于扁平管2的一端2a向筒状部4a1的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偏移,不与一端2a重叠。因此,从连通孔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在制冷剂流出空间11向上方流动,以避开一端2a。
从连通孔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上升并到达至上侧分隔板7a的下表面附近。该制冷剂沿着上侧分隔板7a的下表面的倾斜面13a从扁平管2的插入侧向非插入侧流动,到达连通孔12a侧,与从连通孔12a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流动汇合。
从连通孔12a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到达至下侧分隔板7b的上表面附近。该制冷剂沿着下侧分隔板7b的上表面的倾斜面13b从扁平管2的非入侧向插入侧流动,到达连通孔12b侧,并与从连通孔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流动汇合。
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从一端2a流入扁平管2,经由多个扁平管2内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x方向,+z方向)流动,并向另一集管4b内的下部流动。
流入集管4b的制冷剂在集管4b内向+y方向上升,经由与集管4b的上部连接的多个扁平管2内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z方向,-x方向)流动。制冷剂在扁平管2中,与由风机24输送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吸热并蒸发。
在扁平管2中蒸发的制冷剂流入集管4a的上部空间9a,从第1制冷剂配管5经由切换阀22返回至压缩机21。
[1-3.效果等]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1包括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多个扁平管2和与扁平管2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的一对集管4a、4b,在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流出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1制冷剂配管5和供制冷剂流入的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设置于集管4a,在连接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的集管4a内设置制冷剂分流区间14,该制冷剂分流区间14由制冷剂从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流入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设置于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与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之间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将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与制冷剂流出空间11隔开的分隔板7构成,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向扁平管2流出,在分隔板7上设置连通孔12a、12b,该连通孔12a、12b使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连通。
由此,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穿过分隔板7的连通孔12a、12b,从上方和下方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入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制冷剂配管6a、6b流入到集管4a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向扁平管2直行流动,使制冷剂的流动遍布制冷剂流出空间11内的较大的范围。因此,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通制冷剂。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扁平管2中,扁平管2的一端2a插入集管4a而与集管4a连接,设置在位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的上侧分隔板7a上的连通孔12a也可以设置于比设置在位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下侧分隔板7b上的连通孔12b靠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
由此,从上侧分隔板7a的连通孔12a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的制冷剂在集管4a内且在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向下方流动,并在远离扁平管2的位置流动。另外,从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b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的制冷剂在集管4a内,在比连通孔12a靠扁平管2的插入侧向上方流动,并在接近扁平管2的位置流动。因此,能够降低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偏倚,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动制冷剂。例如,在使空气调节装置以部分负载运转进行运转,制冷剂循环量较少,制冷剂流速变慢的情况下,由于重力的影响而容易下降的制冷剂在远离扁平管2的位置下降,由于重力的影响而难以上升的制冷剂在接近扁平管2的位置上升。其结果,抑制向扁平管2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部偏倚,所以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动制冷剂。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在从集管4a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设置在位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下侧分隔板7b上的连通孔12b也可以设置于不与集管4a内的扁平管2重叠的位置。
由此,抑制从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与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碰撞。因此,能够使从连通孔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高效地上升,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通制冷剂。例如,即使在空气调节装置以最小负载运转进行运转,制冷剂循环量最少、制冷剂流速变慢的情况下,也抑制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上升的制冷剂与插入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碰撞。因此,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通制冷剂。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侧的面设置倾斜面13a、13b,该倾斜面13a、13b从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向集管4a内的扁平管2的插入侧下降。
由此,从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且上升至上侧分隔板7a的位置的制冷剂沿着倾斜面13a从扁平管2的插入侧向非插入侧流动,到达连通孔12a侧,且与从连通孔12a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流动汇合。另外,从上侧分隔板7a的连通孔12a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且下降至下侧分隔板7b的位置的制冷剂沿着倾斜面13b从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向插入侧流动,到达连通孔12b侧,且与从连通孔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流动汇合。因此,能够使制冷剂的流动遍布制冷剂流出空间11内的较大的范围,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动制冷剂。例如,即使在空气调节装置以过负载运转进行运转,制冷剂循环量多、制冷剂流速变快的情况下,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吹起的制冷剂也容易到达至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到达至上方的制冷剂沿着上侧分隔板7a的倾斜面13a向连通孔12a流动,利用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流入的制冷剂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流动,且沿着下侧分隔板7b的倾斜面13b向扁平管2侧流动,所以抑制偏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部的扁平管2地流动制冷剂。因此,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通制冷剂。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连通孔12a、12b的轴向和扁平管2的轴向也可以正交。
由此,从连通孔12a、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流动在扁平管2的轴向上正交,所以抑制从连通孔12a、12b流入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且沿着连通孔12a、12b的轴向直行的制冷剂直接向扁平管2流动。因此,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通制冷剂。此外,只要连通孔12a、12b的轴向和扁平管2的轴向大致正交即可。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图7~图11说明实施方式2。在该实施方式2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2-1.结构]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100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D-D截面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配置于空气流动的上游侧的热交换器101的x-y平面的截面图)。图9是图7的E-E截面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配置于空气流动的下游侧的热交换器201的x-y平面的截面图)。
热交换器100以将多个热交换器101和热交换器201在热交换器101、201的板厚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地构成。热交换器101配置于通过热交换器100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流动中、比热交换器201靠上游侧。
热交换器101包括:多个扁平管2、多个翅片3、一对集管4a、4b、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分隔壁8。
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a内被分隔壁8隔开成上部空间9a和下部空间9b。
在热交换器101的下部空间9b内设置有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
热交换器101中,在上侧分隔板7a上设置有连通孔12a,在下侧分隔板7b上设置有连通孔12b。
另外,热交换器201包括:多个扁平管2、多个翅片3、一对集管4a、4b、第1制冷剂配管5、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分隔壁8。
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内被分隔壁8隔开成上部空间9a和下部空间9b。
在热交换器201的下部空间9b内设置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
热交换器201中,在上侧分隔板7a上设置有连通孔12a,在下侧分隔板7b上设置有连通孔12b。
热交换器101和热交换器201利用多个连接配管115a、115b连接。
详细而言,连接配管115a连接热交换器101的上部空间9a和热交换器201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热交换器101的上部空间9a和热交换器201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利用连接配管115a连通。
连接配管115a的一端部115a1(图8)与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a的上部连接。连接配管115a的另一端部115a2(图9)与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的上下的中间部连接。
连接配管115a的另一端部115a2与热交换器201的筒状部4a1中划分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的部分的外周连接。即,连接配管115a的另一端部115a2在筒状部4a1与分隔壁8的下方且上侧分隔板7a的上方的部分连接。
连接配管115a的另一端部115a2在筒状部4a1设置于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另一端部115a2在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扁平管2平行。
配置于比连接配管115a靠下方的连接配管115b连接热交换器101的上部空间9a和热交换器201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热交换器101的上部空间9a和热交换器201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利用连接配管115b连通。
连接配管115b的一端部115b1(图8)在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a的上部与一端部115a1的下方的位置连接。连接配管115b的另一端部115b2(图9)与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的下部连接。
连接配管115b的另一端部115b2与热交换器201的筒状部4a1中划分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的部分的外周连接。即,连接配管115b的另一端部115b2在筒状部4a1与下侧分隔板7b的下方且下壁部4a3的上方的部分连接。
连接配管115b的另一端部115b2在筒状部4a1设置于扁平管2的非插入侧。另一端部115b2在水平方向延伸,并与扁平管2平行。
[2-2.动作]
对于以上那样构成的热交换器101、201,以下说明其动作、作用。
基于图10、图11,以将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101、201利用于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外机12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1、201的室外机120的内部结构的x-z平面图。图11是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1、201的室外机120的内部结构的x-y平面图。
如图10、图11所示,室外机120包括:压缩机121、切换阀122、室外膨胀阀123、风机124、和热交换器100。室外机120和室内机(未图示)由液体管125和气体管126连接。风机124产生的空气的流动方向W在图10中以箭头表示。
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经由第1制冷剂配管5与切换阀122连接。
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a经由第2制冷剂配管6a、6b与室外膨胀阀123连接。图10和图11中,热交换器101、201以上面看形成为大致L字状。
在进行供冷运转的情况下,热交换器101、20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此外,在图8和图9中,以箭头表示后述的供暖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供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未图示。
供冷运转中,从室外机120的压缩机121输送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切换阀122,从第1制冷剂配管5流入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内。该气体制冷剂穿过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的上部空间9a,流入多个扁平管2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x方向,+z方向)流动,并流出于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b的上侧。
流出于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b的制冷剂在集管4b内向-y方向下降,经由多个扁平管2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z方向,-x方向)流动,并向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制冷剂利用扁平管2散热。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穿过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a、12b,流入热交换器201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
流动至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的制冷剂穿过连接配管115a,流入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a的上部空间9a。
流动至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的制冷剂穿过连接配管115b,流入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a的上部空间9a。
流入上部空间9a的制冷剂流入多个扁平管2的制冷剂流路且在水平方向(+x方向,+z方向)流动,并流入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b内的上部。该制冷剂在集管4b向-y方向下降,经由多个扁平管2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z方向,-x方向)流动。制冷剂在扁平管2中与由风机124输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散热并冷凝。
在扁平管2中冷凝的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a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穿过上侧分隔板7a和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a、12b,流入热交换器101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该制冷剂经由第2制冷剂配管6a、6b,穿过室外膨胀阀123和液体管125并向室内机流动。
向室内机流动的进行了冷凝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吸热并蒸发。蒸发的制冷剂穿过气体管126,经由切换阀122返回至压缩机121。
在进行供暖运转的情况下,热交换器10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
供暖运转中,从室外机120的压缩机121输送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切换阀122,穿过气体管126向室内机流动。
流至室内机的气体制冷剂在设置于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与空气热交换从而散热、冷凝。
在室内热交换器中进行了冷凝的制冷剂穿过液体管125、室外膨胀阀123,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从第2制冷剂配管6a、6b向热交换器101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流动。
流入热交换器101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的制冷剂穿过设置于上侧分隔板7a的连通孔12a,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
流入热交换器101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的制冷剂穿过设置于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b,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
流入热交换器101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经由多个扁平管2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x方向,+z方向)流动,并向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b内的下部流动。该制冷剂在集管4b内向+y方向上升,经由多个扁平管2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z方向,-x方向)流动,并向热交换器101的集管4a的上部空间9a流动。此时,制冷剂在扁平管2中进行吸热。
流动至热交换器101的上部空间9a的制冷剂穿过连接配管115a、115b,流入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
详细而言,热交换器101的上部空间9a的制冷剂经由连接配管115a向热交换器101的外侧流出,且经由连接配管115a流入热交换器201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
另外,热交换器101的上部空间9a的制冷剂经由连接配管115b向热交换器101的外侧流出,且经由连接配管115b流入热交换器201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
即,在热交换器101、20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供暖运转中,连接配管115a对于热交换器101来说,作为使制冷剂向热交换器101的外侧流出的第1制冷剂配管发挥作用。
另外,在供暖运转中,连接配管115a对于热交换器201来说,作为制冷剂从外侧向热交换器201流入的第2制冷剂配管发挥作用。
在供暖运转中,连接配管115b对于热交换器101来说,作为向热交换器101的外侧流出制冷剂的第1制冷剂配管发挥作用。即,在热交换器101连接有两条第1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115a、115b)。
另外,在供暖运转中,连接配管115b对于热交换器201来说,作为制冷剂从外侧向热交换器201流入的第2制冷剂配管发挥作用。即,在热交换器201连接有两条第2制冷剂配管(连接配管115a、115b)。
流入热交换器201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的制冷剂穿过设置于上侧分隔板7a的连通孔12a,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
流入热交换器201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的制冷剂穿过设置于下侧分隔板7b的连通孔12b,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动。
流动至热交换器201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经由多个扁平管2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x方向,+z方向)流动,并向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b内的下部流动。
流动至集管4b的制冷剂在集管4b内向+y方向上升,经由多个扁平管2的制冷剂流路在水平方向(-z方向,-x方向)流动。制冷剂在扁平管2中与由风机124输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由此,吸热并蒸发。
蒸发的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201的集管4a的上部空间9a,从第1制冷剂配管5经由切换阀122返回至压缩机121。
[2-3.效果等]
如上,在实施方式2中,热交换器101包括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多个扁平管2、与扁平管2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的一对集管4a、4b,在热交换器10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作为供制冷剂流出的两个第1制冷剂配管的连接配管115a、115b和供制冷剂流入的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设置于集管4a,在连接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的集管4a内设置制冷剂分流区间14,该制冷剂分流区间14由制冷剂从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6a、6b流入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设置于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之间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将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隔开的分隔板7构成,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向扁平管2流出,在分隔板7上设置连通孔12a、12b,该连通孔12a、12b使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连通。
由此,在热交换器101中,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穿过分隔板7的连通孔12a、12b,并从上方和下方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入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从第2制冷剂配管6a、6b流入到集管4a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向扁平管2直行流动,使制冷剂的流动遍布制冷剂流出空间11内的较大的范围。因此,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通制冷剂。
另外,热交换器201包括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多个扁平管2和与扁平管2的两端部分别连接的一对集管4a、4b,在热交换器20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流出的第1制冷剂配管5和供制冷剂流入的作为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的连接配管115a、115b设置于集管4a,在连接多个连接配管115a、115b的集管4a内设置制冷剂分流区间14,该制冷剂分流区间14由制冷剂从多个连接配管115a、115b流入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设置于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之间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将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与制冷剂流出空间11隔开的分隔板7构成,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向扁平管2流出,在分隔板7上设置连通孔12a、12b,该连通孔12a、12b使制冷剂流出空间11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连通。
由此,在热交换器201中,从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上方的第1制冷剂流入空间10a和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下方的第2制冷剂流入空间10b,穿过分隔板7的连通孔12a、12b,从上方和下方向制冷剂流出空间11流入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从连接配管115a、115b流入到集管4a的制冷剂流出空间11的制冷剂向扁平管2直行流动,并使制冷剂的流动遍布制冷剂流出空间11内的较大的范围。因此,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通制冷剂。
通过将热交换器101和热交换器201在空气的流动方向(z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的热交换器100能够用作需要大功率的大型空调用。如热交换器100,即使在将热交换器101和热交换器201利用连接配管115a、115b连接的结构中,气体比率变高,抑制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由于密度差而分离。由此,能够抑制液体制冷剂向下侧的扁平管2的偏倚、和气体制冷剂向上侧的扁平管2的偏倚,能够向多个扁平管2均匀地流通制冷剂。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为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多个扁平管和分别连接于扁平管的两端部的一对集管,其中,在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流出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1制冷剂配管和供制冷剂流入的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设置于集管,在连接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的集管内设置有制冷剂分流区间,该制冷剂分流区间由制冷剂从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流入的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设置于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之间的制冷剂流出空间、和将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与制冷剂流出空间隔开的多个分隔板构成,制冷剂从制冷剂流出空间流出到扁平管,在分隔板上形成有连通孔,该连通孔使制冷剂流出空间与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上方的制冷剂流入空间和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下方的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能够向多个扁平管均匀地流通制冷剂,可应用于冷冻机、空气调节装置、热水供给空调复合装置等。

Claims (5)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形成制冷剂流路的多个扁平管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扁平管的两端部的一对集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供制冷剂流出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第1制冷剂配管和供制冷剂流入的多个第2制冷剂配管设置于所述集管,
在连接多个所述第2制冷剂配管的所述集管内设置有制冷剂分流区间,该制冷剂分流区间由制冷剂从多个所述第2制冷剂配管流入的多个制冷剂流入空间、设置于多个所述制冷剂流入空间之间的制冷剂流出空间、和将多个所述制冷剂流入空间与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隔开的多个分隔板构成,制冷剂从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流出到所述扁平管,
在所述分隔板上形成有连通孔,该连通孔使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与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上方的所述制冷剂流入空间和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下方的所述制冷剂流入空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管通过所述扁平管的端部被插入到所述集管而与所述集管连接,
形成在位于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上方的所述分隔板上的所述连通孔,形成于比设置在位于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下方的所述分隔板上的所述连通孔靠所述集管内的所述扁平管的非插入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集管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形成在位于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的下方的所述分隔板上的所述连通孔,形成在不与所述集管内的所述扁平管重叠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隔板的所述制冷剂流出空间侧的面上,形成有随着从所述集管内的所述扁平管的非插入侧去往所述集管内的所述扁平管的插入侧而下降的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的轴向与所述扁平管的轴向正交。
CN202110571545.8A 2020-05-27 2021-05-25 热交换器 Pending CN1137394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2550A JP2021188795A (ja) 2020-05-27 2020-05-27 熱交換器
JP2020-092550 2020-05-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9454A true CN113739454A (zh) 2021-12-03

Family

ID=76034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1545.8A Pending CN113739454A (zh) 2020-05-27 2021-05-25 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16331B1 (zh)
JP (1) JP2021188795A (zh)
CN (1) CN11373945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211777A1 (de) 2021-10-19 2023-04-20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Wärmeübertrager zur wärmetechnischen Kopplung zweier Fluide
US11867438B2 (en) * 2021-11-22 2024-01-09 Air International (Us) Inc. Multiple expansion device evaporators and HVAC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3126B (zh) * 2014-05-28 2016-08-24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换热器
JP6169199B2 (ja) 2016-01-22 2017-07-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8136092A (ja) * 2017-02-22 2018-08-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ユニット
JP7050065B2 (ja) * 2017-07-05 2022-04-07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JP6985603B2 (ja) * 2018-01-31 2021-12-2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又は熱交換器を有する冷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16331A1 (en) 2021-12-01
JP2021188795A (ja) 2021-12-13
EP3916331B1 (en) 2023-09-27
EP3916331C0 (en) 202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8788B2 (en) Heat exchanger
US8205470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113330268B (zh) 热交换器以及具备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JP6481793B1 (ja) 熱交換器
WO2016017460A1 (ja) 冷媒分配器、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0041710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US11274838B2 (en) Air-conditioner outdoor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er including the same
US11054192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3739454A (zh) 热交换器
JP2018162900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6120978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12567193B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JP2019052784A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JP610437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20112274A (ja) 熱交換器
JP2015055411A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1750573B (zh) 热交换器分流器
JP2020115070A (ja) 熱交換器
CN116057333A (zh) 换热器
CN111902683B (zh)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JP7146139B1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3199466A1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空気調和装置
CN111750730A (zh) 热交换器分流器
US20230341189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JP2020085267A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