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4334A -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4334A
CN113734334A CN202111208500.0A CN202111208500A CN113734334A CN 113734334 A CN113734334 A CN 113734334A CN 202111208500 A CN202111208500 A CN 202111208500A CN 113734334 A CN113734334 A CN 113734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eat
self
wheel
bala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85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陈建华
娄科锋
胡春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gong Robotics &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gong Robotics &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gong Robotics &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gong Robotics &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85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4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4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4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4/0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cycles by electric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属于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包括前车架、座椅、后车架、底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前端插接有避震车轮架,所述避震车轮架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前车架的顶部,所述避震车轮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把手,所述避震车轮架的底部设置有前侧车轮,所述前侧车轮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碟刹盘;本发明通过设置前车架、后车架和底部车架,后车架与底部车架相互连接,起到固定,且底部车架通过自平衡装置与前车架相互连接,从而增加前车架与底部车架和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自平衡装置大大增加整车在转弯时具有更好的平稳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是用以电瓶为动力,电机为驱动的拉货或拉人用的三轮运输工具。电动三轮车采用管式大容量、左右衬、深放电、牵引式电瓶,能适应长时间工作连续放电的要求,电瓶正常使用两年,内容量不减。
但是该装置在日常使用时,小型的电动三轮车的通勤都是老年人等需要简易操作的人员使用,三轮车有很好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这类人员使用时的安全,但是三轮车在较大速度进行转弯时容易导致中心偏移,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包括前车架、座椅、后车架、底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前端插接有避震车轮架,所述避震车轮架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前车架的顶部,所述避震车轮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把手,所述避震车轮架的底部设置有前侧车轮,所述前侧车轮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碟刹盘,所述座椅设置在前车架的中端顶部,所述后车架设置在前车架的后侧,所述底部车架设置在后车架的下方,且后车架的底部与底部车架相互连接,所述底部车架上设置有自平衡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前车架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转向管、前半车架、斜向连接部和后半车架,所述前半车架、转向管、斜向连接部和后半车架四个相互焊接,所述避震车轮架插接在转向管中,所述转向管与前半车架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加强座,所述前半车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脚底护垫架,所述前半车架后侧的中部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座,所述斜向连接部的正面设置有座椅架,所述座椅架的后侧下方设置有第一顶部夹持座,所述后半车架的前侧顶部设置有座椅后侧固定片,所述座椅后侧固定片位于后半车架与斜向连接部连接处的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自平衡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电机固定轴板、转轴前端箱、连接筒、连接头和半圆齿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电机固定轴板连接在底部车架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位于电机固定轴板的正面,所述主动齿轮与半圆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前端箱的正面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转轴前端箱通过连接轴与两个固定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前端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所述第一底部夹持座的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避震装置,所述第一避震装置的顶部与第一顶部夹持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设置在转轴前端箱的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车架包括底部车架主体、连接套筒和两个后侧电动车轮,两个所述后侧电动车轮转动连接在底部车架主体后侧的左右两端上,所述连接套筒设置在底部车架主体的正面,所述连接套筒的正面与连接筒相互插接,所述连接套筒的正面与连接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正面与连接筒的背面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半圆齿轮位于连接头的后侧,且套接在连接套筒的表面,所述底部车架主体顶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板,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轴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底部车架主体顶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安装板,所述伺服电机的后端下方与第二电机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底部车架主体后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
作为优选,所述后车架包括后车架主体、下侧车架和两个后车架连接杆,所述下侧车架设置在后车架主体的下方,所述下侧车架的前端与后车架主体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下侧车架和后车架主体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杆,所述下侧车架和后车架主体之间通过固定杆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后车架连接杆对向连接在下侧车架的前端,两个所述后车架连接杆的底部与底部车架内的两个连接座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后车架连接杆后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顶部夹持座,所述第二顶部夹持座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避震装置,所述第二避震装置的底部与底部车架内的两个第二底部夹持座相互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设置在座椅架的底部,所述座椅的背面与座椅后侧固定片相互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前车架、后车架和底部车架,后车架与底部车架相互连接,起到固定,且底部车架通过自平衡装置与前车架相互连接,从而增加前车架与底部车架和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自平衡装置大大增加整车在转弯时具有更好的平稳性,同时自平衡装置通过伺服电机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且在底部车架输出端上设置半圆齿轮,从而当前车架出现大幅度偏转时,能够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输出端的主动齿轮转动,同时配合输出端铰接的半圆齿轮,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底部车架和后车架的旋转幅度,避免后车架和底部车架由于重心过大发生倾倒,同时在自平衡装置前端的顶部与前车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避震装置,在底部车架和后车架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避震装置,增加整车行驶的舒适性,同时又可以有效的保护人员在路过较大幅度的路面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后车架、底部车架和自平衡装置三者结合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部车架和自平衡装置组合的一种局部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前车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后车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底部车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处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车架;11、前半车架;12、转向管;13、座椅架;14、后半车架;15、加强座;16、脚底护垫架;17、固定座;18、第一顶部夹持座;19、座椅后侧固定片;110、斜向连接部;21、避震车轮架;22、前侧车轮;23、碟刹盘;24、控制器;25、把手;3、座椅;4、自平衡装置;41、伺服电机;42、电机固定轴板;43、主动齿轮;44、转轴前端箱;45、连接轴;46、连接筒;47、连接头;48、第一底部夹持座;49、半圆齿轮;5、后车架;51、后车架主体;52、下侧车架;53、后车架连接杆;54、第二顶部夹持座;55、固定杆;6、底部车架;61、底部车架主体;62、连接套筒;63、后侧电动车轮;64、第一电机安装板;65、连接座;66、第二电机安装板;67、第二底部夹持座;71、第一避震装置;72、第二避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如图1-图7所示,包括前车架1、座椅3、后车架5、底部车架6,前车架1的前端插接有避震车轮架21,避震车轮架21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前车架1的顶部,避震车轮架2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24和把手25,避震车轮架21的底部设置有前侧车轮22,前侧车轮22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碟刹盘23,座椅3设置在前车架1的中端顶部,后车架5设置在前车架1的后侧,底部车架6设置在后车架5的下方,且后车架5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相互连接,底部车架6上设置有自平衡装置4,座椅3设置在座椅架13的底部,座椅3的背面与座椅后侧固定片19相互连接。
前车架1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转向管12、前半车架11、斜向连接部110和后半车架14,前半车架11、转向管12、斜向连接部110和后半车架14四个相互焊接,避震车轮架21插接在转向管12中,转向管12与前半车架11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加强座15,前半车架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脚底护垫架16,前半车架11后侧的中部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7,斜向连接部110的正面设置有座椅架13,座椅架13的后侧下方设置有第一顶部夹持座18,后半车架14的前侧顶部设置有座椅后侧固定片19,座椅后侧固定片19位于后半车架14与斜向连接部110连接处的中部,自平衡装置4包括伺服电机41、电机固定轴板42、转轴前端箱44、连接筒46、连接头47和半圆齿轮49,伺服电机41通过电机固定轴板42连接在底部车架6上,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43,主动齿轮43位于电机固定轴板42的正面,主动齿轮43与半圆齿轮49相互啮合,转轴前端箱44的正面设置有连接轴45,转轴前端箱44通过连接轴45与两个固定座17相互转动连接,转轴前端箱4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48,第一底部夹持座48的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避震装置71,第一避震装置71的顶部与第一顶部夹持座18相互转动连接,连接筒46设置在转轴前端箱44的后侧。
底部车架6包括底部车架主体61、连接套筒62和两个后侧电动车轮63,两个后侧电动车轮63转动连接在底部车架主体61后侧的左右两端上,连接套筒62设置在底部车架主体61的正面,连接套筒62的正面与连接筒46相互插接,连接套筒62的正面与连接头47相互固定连接,连接头47的正面与连接筒46的背面通过螺栓相互连接,半圆齿轮49位于连接头47的后侧,且套接在连接套筒62的表面,底部车架主体61顶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板64,第一电机安装板64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轴板42相互连接,第一电机安装板6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65,底部车架主体61顶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安装板66,伺服电机41的后端下方与第二电机安装板66相互连接,底部车架主体61后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48。
后车架5包括后车架主体51、下侧车架52和两个后车架连接杆51,下侧车架52设置在后车架主体51的下方,下侧车架52的前端与后车架主体51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下侧车架52和后车架主体51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杆55,下侧车架52和后车架主体51之间通过固定杆55相互固定连接,两个后车架连接杆51对向连接在下侧车架52的前端,两个后车架连接杆51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内的两个连接座65相互转动连接,后车架连接杆51后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顶部夹持座54,第二顶部夹持座5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避震装置72,第二避震装置72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内的两个第二底部夹持座67相互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但前车架1发生倾斜时,同时自平衡装置4通过伺服电机41输出端上设置有主动齿轮43,且在底部车架6输出端上设置半圆齿轮49,从而当前车架1出现大幅度偏转时,能够通过伺服电机41带动输出端的主动齿轮43转动,同时配合输出端铰接的半圆齿轮49,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底部车架6和后车架5的旋转幅度,避免后车架5和底部车架6由于重心过大发生倾倒,且自平衡装置4的前端通过连接轴45与前车架1内的两个固定座17相互转动连接,从而用于连接两个装置之间的稳定性。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包括前车架(1)、座椅(3)、后车架(5)、底部车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的前端插接有避震车轮架(21),所述避震车轮架(21)的顶部向上延伸至前车架(1)的顶部,所述避震车轮架(2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控制器(24)和把手(25),所述避震车轮架(21)的底部设置有前侧车轮(22),所述前侧车轮(22)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碟刹盘(23),所述座椅(3)设置在前车架(1)的中端顶部,所述后车架(5)设置在前车架(1)的后侧,所述底部车架(6)设置在后车架(5)的下方,且后车架(5)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相互连接,所述底部车架(6)上设置有自平衡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转向管(12)、前半车架(11)、斜向连接部(110)和后半车架(14),所述前半车架(11)、转向管(12)、斜向连接部(110)和后半车架(14)四个相互焊接,所述避震车轮架(21)插接在转向管(12)中,所述转向管(12)与前半车架(11)连接处的下方设置有加强座(15),所述前半车架(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脚底护垫架(16),所述前半车架(11)后侧的中部对向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7),所述斜向连接部(110)的正面设置有座椅架(13),所述座椅架(13)的后侧下方设置有第一顶部夹持座(18),所述后半车架(14)的前侧顶部设置有座椅后侧固定片(19),所述座椅后侧固定片(19)位于后半车架(14)与斜向连接部(110)连接处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装置(4)包括伺服电机(41)、电机固定轴板(42)、转轴前端箱(44)、连接筒(46)、连接头(47)和半圆齿轮(49),所述伺服电机(41)通过电机固定轴板(42)连接在底部车架(6)上,所述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43),所述主动齿轮(43)位于电机固定轴板(42)的正面,所述主动齿轮(43)与半圆齿轮(49)相互啮合,所述转轴前端箱(44)的正面设置有连接轴(45),所述转轴前端箱(44)通过连接轴(45)与两个固定座(17)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前端箱(4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48),所述第一底部夹持座(48)的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避震装置(71),所述第一避震装置(71)的顶部与第一顶部夹持座(18)相互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筒(46)设置在转轴前端箱(44)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车架(6)包括底部车架主体(61)、连接套筒(62)和两个后侧电动车轮(63),两个所述后侧电动车轮(63)转动连接在底部车架主体(61)后侧的左右两端上,所述连接套筒(62)设置在底部车架主体(61)的正面,所述连接套筒(62)的正面与连接筒(46)相互插接,所述连接套筒(62)的正面与连接头(47)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47)的正面与连接筒(46)的背面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所述半圆齿轮(49)位于连接头(47)的后侧,且套接在连接套筒(62)的表面,所述底部车架主体(61)顶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板(64),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64)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轴板(42)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板(6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65),所述底部车架主体(61)顶部的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安装板(66),所述伺服电机(41)的后端下方与第二电机安装板(66)相互连接,所述底部车架主体(61)后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底部夹持座(4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5)包括后车架主体(51)、下侧车架(52)和两个后车架连接杆(51),所述下侧车架(52)设置在后车架主体(51)的下方,所述下侧车架(52)的前端与后车架主体(51)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下侧车架(52)和后车架主体(51)之间设置有两个固定杆(55),所述下侧车架(52)和后车架主体(51)之间通过固定杆(55)相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后车架连接杆(51)对向连接在下侧车架(52)的前端,两个所述后车架连接杆(51)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内的两个连接座(65)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后车架连接杆(51)后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顶部夹持座(54),所述第二顶部夹持座(54)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避震装置(72),所述第二避震装置(72)的底部与底部车架(6)内的两个第二底部夹持座(67)相互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设置在座椅架(13)的底部,所述座椅(3)的背面与座椅后侧固定片(19)相互连接。
CN202111208500.0A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Pending CN113734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8500.0A CN113734334A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8500.0A CN113734334A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4334A true CN113734334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8500.0A Pending CN113734334A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4334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0846U (zh) * 2010-08-04 2011-04-20 武央 三轮车转弯自平衡装置
CN103895771A (zh) * 2012-12-31 2014-07-02 刘玲玲 一种可侧倾前驱电动三轮车
CN105667663A (zh) * 2016-01-14 2016-06-15 于昌 一种正常与摇摆可变的三轮车
US9731785B1 (en) * 2016-06-06 2017-08-15 Yongbiao Liu Tiltable electric tricycle
CN207141265U (zh) * 2017-08-27 2018-03-27 李明树 新型电动车后桥
CN207311698U (zh) * 2017-07-20 2018-05-04 庶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三轮车
CN207311712U (zh) * 2017-09-22 2018-05-04 昆山百瑞康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车
CN207809628U (zh) * 2018-02-05 2018-09-04 叶奇正 机动或电动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
EP3459833A1 (en) * 2016-08-31 2019-03-27 Zhejiang Langxiang Industrial Co., Ltd. Support structure of reverse tricycle
CN209112358U (zh) * 2018-08-28 2019-07-16 上海旺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三轮车
CN110733593A (zh) * 2019-09-21 2020-01-31 台州市博乐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三轮车稳定性调节机构装置
CN111098959A (zh) * 2020-02-15 2020-05-05 段家忠 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
CN111806608A (zh) * 2020-06-29 2020-10-23 叶奇正 一种具有防侧翻车身机构的邮政快递车
CN112061285A (zh) * 2020-09-28 2020-12-11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一种摇摆三轮车
CN112693551A (zh) * 2020-12-31 2021-04-23 台州市佑吉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三轮车
CN113165694A (zh) * 2018-12-03 2021-07-23 卡弗私营有限公司 具有电动倾斜构件的自平衡倾斜车辆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00846U (zh) * 2010-08-04 2011-04-20 武央 三轮车转弯自平衡装置
CN103895771A (zh) * 2012-12-31 2014-07-02 刘玲玲 一种可侧倾前驱电动三轮车
CN105667663A (zh) * 2016-01-14 2016-06-15 于昌 一种正常与摇摆可变的三轮车
US9731785B1 (en) * 2016-06-06 2017-08-15 Yongbiao Liu Tiltable electric tricycle
EP3459833A1 (en) * 2016-08-31 2019-03-27 Zhejiang Langxiang Industrial Co., Ltd. Support structure of reverse tricycle
CN207311698U (zh) * 2017-07-20 2018-05-04 庶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三轮车
CN207141265U (zh) * 2017-08-27 2018-03-27 李明树 新型电动车后桥
CN207311712U (zh) * 2017-09-22 2018-05-04 昆山百瑞康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车
CN207809628U (zh) * 2018-02-05 2018-09-04 叶奇正 机动或电动车的防侧翻车身机构
CN209112358U (zh) * 2018-08-28 2019-07-16 上海旺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三轮车
CN113165694A (zh) * 2018-12-03 2021-07-23 卡弗私营有限公司 具有电动倾斜构件的自平衡倾斜车辆
CN110733593A (zh) * 2019-09-21 2020-01-31 台州市博乐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三轮车稳定性调节机构装置
CN111098959A (zh) * 2020-02-15 2020-05-05 段家忠 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
CN111806608A (zh) * 2020-06-29 2020-10-23 叶奇正 一种具有防侧翻车身机构的邮政快递车
CN112061285A (zh) * 2020-09-28 2020-12-11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天津摩托车技术中心) 一种摇摆三轮车
CN112693551A (zh) * 2020-12-31 2021-04-23 台州市佑吉车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三轮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4761A (zh) 一种四轮平衡电动车体
CN109878616A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
CN2900317Y (zh) 方向盘式后轮转向三轮自行车
CN113734334A (zh) 一种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CN216034852U (zh) 一种小车的自动平衡机构
CN209426957U (zh) 电动车的转向机构
CN106214374A (zh) 可折叠避震轮椅
CN206141712U (zh) 电动自行车的易拆装式后轮组件
CN204937344U (zh) 多用电动轮椅车
CN211417490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伸缩式电动三轮车车架
CN109878615A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支撑转向机构
CN2728899Y (zh) 双人座式两前轮收缩休闲三轮自行车
CN209096882U (zh) 一种电动车以及辅助座椅
CN209096881U (zh) 一种辅助座椅以及电动车
CN210027742U (zh) 一种能量可回收利用的电动滑板车
CN201941903U (zh) 一种双动力电动四轮自行车
CN214267848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
CN21751531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减震结构
CN2301383Y (zh) 老幼前置低座位三轮车
CN217994685U (zh) 一种可骑行健身切换的二级传动两轮车
CN110641590A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伸缩式电动三轮车车架
CN217348074U (zh) 玩具车
CN210793464U (zh) 一种小型三轮车及其驱动装置
CN212654474U (zh) 一种稳定性的助力电动车
CN214875312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转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