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1944A - 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1944A
CN113731944A CN202010460943.8A CN202010460943A CN113731944A CN 113731944 A CN113731944 A CN 113731944A CN 202010460943 A CN202010460943 A CN 202010460943A CN 113731944 A CN113731944 A CN 113731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cover plate
hole
area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09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1944B (zh
Inventor
唐涛
李敏
胡治晋
饶兴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09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1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1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1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1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005Nozzles or other out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harging one or more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7/00Clean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single group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清洁喷头包括通孔,通孔喷出的气流用于清洁所述盖板的表面,清洁喷头包括转轴,以使清洁喷头能够沿所述转轴转动;清洁喷头至少还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表面布置多个第一通孔,第二表面布置多个第二通孔,盖板包括平面区和弧形区;清洁喷头转动时,从第一通孔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平面区,从第二通孔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弧形区。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提高对盖板的清洁效果,以适应不同弯折角度盖板的清洁,同时避免盖板上镀膜的损伤。

Description

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的产生,柔性屏的应用在未来会出现爆发性的增长,柔性屏的屏幕的3D(three dimensional,三维)形态在近期也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曲面屏会逐步成为各手机厂家核心竞争技术点。当前曲面屏的外观设计趋于无边框化,这对于曲面屏的核心技术点3D贴合造成巨大的挑战,3D贴合技术中,需要将盖板玻璃和显示屏进行贴合,而该贴合的质量很大部分受贴合前的清洁技术及清洁设备影响,清洁技术及清洁设备的优劣决定了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将柔性显示屏面板贴合在起保护作用的盖板玻璃上;随着环幕屏的出现,显示模组两侧呈现一定的弯折角度,对于盖板玻璃的清洁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弯折角度越来越大时,容易造成盖板玻璃弧形部分的清洁不到位,以及盖板玻璃上的镀膜被损伤等高比率不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通过简单的结构配合,提高对盖板的清洁效果,以适应不同弯折角度盖板的清洁,同时避免盖板上镀膜的损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洁喷头,用于清洁盖板,所述清洁喷头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喷出的气流用于清洁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清洁喷头包括转轴,以使所述清洁喷头能够沿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清洁喷头还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表面布置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表面布置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盖板包括平面区和弧形区;
所述清洁喷头转动时,从所述第一通孔喷出的气流喷向所述平面区,从所述第二通孔喷出的气流喷向所述弧形区。
通过此种喷头转动以形成气流的形式,分别直接打向平面区和弧形区,并且由于形成的螺旋式气流,在达到平面区或弧形区时,气流会顺势沿盖板的内表面向外扩散,通过扩散的形式能够一次性的清洁平面区和弧形区,且不会有直流的气体直接喷向盖板的弧形区边缘,以避免镀层脱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平面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预设角度;
所述第一通孔沿轴向方向向所述平面区和/或所述弧形区方向的投影,能够落入所述盖板的表面;
所述第二通孔沿轴线方向向所述平面区和/或所述弧形区方向的投影,能够落入所述盖板的表面。
在清洁设备喷力作用下,气体会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喷出,而在清洁喷头转动时,会以清洁喷头轴线为中心,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形成风火轮式的环形结构,为了能够保证运动过程中,不会打到盖板的边缘,故只要将设置的所有通孔沿轴线方向的投影都能透至在盖板的内表面的范围内,即可保证形成的风火轮式的气流也不会直接打到盖板的边缘,而使逐渐扩散到边缘进行清洁的形式,从而避免了镀层的脱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表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二表面的弧度与所述弧形区的弧度相同。
不会由于弧形区局部弯折过大,而使与弧形面相应的距离较远而降低清洁效果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平面区垂直。
以便于清洁喷头工作前的定位。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布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邻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大于布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或者,
布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邻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小于布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邻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
以通过设置的通孔针对不同盖板及布置具体位置为做适应性调整,以保证气体能够从盖板内表面的中心向外扩散,以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喷头为伞状结构,且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侧壁。
以在现有伞状喷头的基础上,在其侧壁开设相应的第二通孔即可,而开设的第二通孔,根据弧形区的弯折程度,以及侧壁自身的形状,适应性对第二通孔的布局和轴线的方向进行调整即可,只要能够满足设置的第二通孔,在清洁喷头转动时,形成的风火轮式的气流能够直接打到弧形区即可,避免造成镀层脱落的风险。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清洁喷头的轴线方向,所述清洁喷头位于所述盖板上方,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平面区相对,所述第一通孔的投影位于所述平面区的范围内。
此种伞状喷头,适应于中间为平面区,两边翘起的盖板,且在对此种盖板的内表面进行清洁时,清洁效果较好。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喷头为圆柱状结构,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侧壁,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底壁。
保证对弧形区实现较好的清洁效果,避免弧形区产生清洁死角,设置的清洁喷头不能过大,且需要能够伸入至靠近弧形区附近,且能够便于清洁喷头的运动。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平面区和所述弧形区横截面呈U形结构,形成凹槽,所述清洁喷头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凹槽;
沿所述凹槽的凹陷方向,所述清洁喷头的轴线与所述平面区平行。
采用圆柱的清洁喷头伸入使,能够保证各个地方均能够清洁到位,避免距离过长或局部距离过大而造成局部清洁不到位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喷头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位于所述侧壁;
所述清洁喷头转动时,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所述盖板的表面。
以保证环形屏状态下的盖板表面的清洁效果,且不会造成镀层的脱落。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喷头,所述清洁喷头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喷头。
提高了清洁效率,且避免清洁时引起镀层从盖板脱落的问题。
本申请另提供了一种盖板的清洁方法,用于清洁盖板的表面,所述盖板包括平面区和弧形区,所述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喷头,所述清洁喷头能够转动,所述清洁喷头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二通孔,所述清洁方法包括:
将所述盖板固定,调节所述清洁喷头的位置,以使所述清洁喷头转动时,从所述第一通孔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所述平面区,从所述第二通孔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所述弧形区,以使喷出的气流呈螺旋状发散式沿所述盖板的表面扩散。
在上述的工作步骤中,只选择合适的清洁喷头后一步定位,即可进行对平面区和弧形区的同时清洁,节约工作效率,并且采用清洁喷头沿自身转动的形式与相应气体流向的方向的控制,以保证在清洁时,不会造成盖板边缘的镀层翘起而脱落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清洁喷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平面区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表面到所述弧形区的最小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清洁喷头具有底壁和侧壁;
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侧壁,随着所述弧形区弧度的增加,所述第一距离增大。
以保证清洁时,能够保证较好的清洁效果。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距离在1mm-50mm之间。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喷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喷出气流的同时,所述清洁喷头能够沿所述盖体的表面运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清洁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喷头与盖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所指方向为清洁喷头的轴线方向;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清洁喷头与盖板配合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清洁喷头与盖板配合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清洁喷头与盖板配合的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清洁喷头与盖板配合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清洁喷头与盖板配合的局部剖面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清洁喷头与盖板配合的局部剖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清洁喷头与盖板配合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清洁设备;11-清洁喷头;111-第一表面;111a-第一通孔;112-第二表面;112a-第二通孔;12-转轴;2-盖板;21-弧形区;22-平面区;23-镀层;3-工装。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如图1所示,用于清洁盖板2,盖板2一般为玻璃盖板,随着曲面屏的出现,为了保证盖板2与显示屏面板有较好的贴合效果,盖板2中会存在相应位置呈弧形,以适应与显示屏面板较好的贴合,从而达到较好的曲面屏或环形屏的效果。
而在此种结构配合中,由于盖板2具有弯折的弧形位置,而在将盖板2与显示屏面板贴合前,需要对盖板2中与显示屏贴合的内表面进行喷射等离子气体以进行清洁,从而保证贴合质量。而现有技术中,在对具有弧形的盖板2进行清洁时,其中盖板2的内表面包括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第一步会先采用清洁设备1,清洁设备1具有清洁喷头11,清洁喷头11包括通孔,通过通孔能够喷射出等离子气体,在清洁时,将清洁喷头11置于平面区22的上方,清洁设备1能够控制清洁喷头11水平方向运动,以清洁盖板2中的平面区22;第二步再通过另外带有火焰式清洁喷头11的设备以专门用于对弧形区21进行清洁。
采用上述清洁方式清洁时,由于盖板2的外表面会先喷涂有一层镀层23(如图3所示),以用于保护表面不受磨损,而第二部采用火焰式的清洁喷头11清洁时,由于该种喷头喷出的等离子气体集中于一个通孔,而对于不同弯曲程度的弧形区21进行清洁时,为了保证较好的清洁效果,该喷头也会存在沿弧形的弯折方向移动,以能够清洁到弯折部分的各个角落。但是此种移动式清洁过程中,在火焰式喷头逐渐靠近弧形区21的边缘时,由于弧形区21的弯折,其外表面的镀层23与盖板2连接的边缘,在较大的等离子气体的气流下,容易使镀层23脱离盖板2,从而引起镀层23脱落的问题。因此,采用此种方式和结构配合进行对具有弧度的盖板2进行清洁时,不仅工作效率较低,步骤较为复杂,而且在清洁过程成很容易使镀层23从盖板2脱落,引起产品的质量问题。
本申请中为了提高清洁效率,且避免清洁时引起镀层23从盖板2脱落的问题,而设计了该清洁设备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清洁设备1包括清洁喷头11,且清洁喷头11包括转轴12,将清洁喷头11转动连接于清洁设备1,以能够控制清洁喷头11沿所述转轴12转动。并且,清洁喷头11还包括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通孔包括第一通孔111a和第二通孔112a,第一表面111布置多个第一通孔111a,第二表面112布置多个第二通孔112a。通过此种结构的配合,将清洁喷头11设置为能够沿自身轴线转动的风火轮式喷头,以将从通孔喷出的等离子气体能够形成螺旋状的气流形式,并且,为了保证对平面区22和不同弧度的弧形区21均能够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避免产生清洁死角,至少在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设置相应的第一通孔111a和第二通孔112a,以使清洁喷头11工作时,清洁喷头11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通孔111a喷出的气体形成气流喷向平面区22,第二通孔112a喷出的气体形成的气流能够喷向弧形区21,通过此种喷头转动以形成气流的形式,分别直接打向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并且由于形成的螺旋式气流,在达到平面区22或弧形区21时,气流会顺势沿盖板2的内表面向外扩散,通过扩散的形式能够一次性的清洁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且不会有直流的气体直接喷向盖板2位于边缘的弧形区21或平面区22,以避免镀层23脱落。
具体的,为了保证较好的清洁效果,避免通孔喷出的气体形成气流后会直接喷向盖板2的边缘,而影响镀层23贴合效果的情况,故将清洁喷头11做了相应限定,以曲面屏为例,第一表面111朝向平面区22,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之间具有预设角度;第一通孔111a沿轴向方向向平面区22和/或弧形区21方向的投影,能够落入盖板2的表面;第二通孔112a沿轴线方向向平面区22和/或弧形区21方向的投影,能够落入盖板2的表面。通过此种限定,以使清洁喷头11转动时,从第一通孔111a和第二通孔112a喷出气体形成的气流不会直接打到盖板2的边缘,即在等离子气体从清洁喷头11喷出时,在清洁设备1喷力作用下,气体会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喷出,而在清洁喷头11转动时,会以清洁喷头11轴线为中心,沿通孔的轴线方向形成风火轮式的环形结构,为了能够保证运动过程中,不会打到盖板2的边缘,故只要将设置的所有通孔沿轴线方向的投影都能投至在盖板2的内表面的范围内,即可保证形成的风火轮式的气流也不会直接打到盖板2的边缘,而使逐渐扩散到边缘进行清洁的形式,从而避免了镀层23的脱落。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之间设置的预设角度,可以根据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之间的夹角可调,或者弧形区21的弯折程度可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保证设置的第二表面112上的第二通孔112a能够顺利的对弧形区21进行有效清洁而不会使气体直接打到盖板2边缘即可。
可选的,如图3和图5所示,对于布置第一通孔111a的第一表面111,其主要用于清洁平面区22,一般的,将第一表面111设置为平面,且第一通孔111a设置为其轴线与第一表面111垂直的配合即可,在清洁喷头11工作时,只要调节第一表面111与平面区22平行(即第一通孔111a的轴线与平面区22垂直)即可,以便于定位。此种结构配合即可较好的实现对平面区22的清洁。但是,为了保证更好的清洁能力,也可以将第一表面111设置为由外向中心形成的凸出结构,以使第一表面111上的第一通孔111a对平面区22清洁时,由于越凸出结构中心部分与平面区22距离更小,从而第一通孔111a形成的气流对平面区22的作用力越大,清洁越干净,如此从内到外的布置使气流从内向外扩散过程中沿盖板2内表面的扩散力也越大,使清洁效果更好。
另外,如图4和图6所示,对于设置的第二表面112,该第二表面112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弧形面,且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之间圆滑过渡。无论第二表面112为平面还是弧形面,与第一表面111和第一通孔111a的设计理念相同,即只需要保证设置的第二通孔112a喷出的气体在转动形成气流时能够直接喷向弧形区21,并沿弧形区21向外扩散即可。
而当第二表面112为弧形面时,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不会由于弧形区21局部弯折过大,而使与弧形面相应的距离较远而降低清洁效果,故将第二表面112的弧度设置为与弧形区21的弧度相同的设置。
更为具体的,在清洁喷头11转动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需要使打向盖板2内表面的气流沿其内表面扩散,而扩散过程中,最好从盖板2内表面的中心向外扩散以保证更好的清洁效果,为了达到此目的,当弧形区21位于平面区22边缘时,布置于第一表面111的相邻第一通孔111a之间的间隙大于布置于第二表面112的相邻第二通孔112a之间的间隙;而当弧形区21的两侧布置平面区22(即平面区22布置于弧形的边缘)时,布置于第一表面111的相邻第一通孔111a之间的间隙小于布置于第二表面112的相邻第二通孔112a之间的间隙。以通过设置的通孔针对不同盖板2及布置具体位置为做适应性调整,以保证气体能够从盖板2内表面的中心向外扩散,以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
可选的,从盖板2内表面的整体来说,当弧形区21位于靠近边缘位置,平面区22靠近中心位置时,由于第一通孔111a主要用于向平面区22喷射气体,在第一表面111设置为平面时,可以将第一通孔111a均匀分布,而第一表面111设置为弧形面时,布置的第一通孔111a可以在靠近盖板2内表面的中心间隙更小,越向外间隙越大,以达到更好的清洗能力;而第二通孔112a主要用于向弧形区21喷射气体,由于弧形区21处于靠近边缘位置,为了避免喷出的气体作用力较大而直接打向盖板2边缘,造成镀层23脱落,对于布置于第二表面112的通孔,沿弧形区21的弯折方向,先边缘位置,布置的第二通孔112a逐渐稀疏;而当弧形区21位于靠近中心位置,平面区22靠近边缘位置时,为了避免弧形区21的清洁死角,第二表面112优选弧形设置,且第二通孔112a间隙大于第一通孔111a的间隙。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盖板2中的弧形区21设置于平面区22的两侧,而弧形区21的弯折角度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来选用相应的清洁喷头11,而此种清洁喷头11为伞状结构,且具有底壁和侧壁,第一表面111位于底壁,第二表面112位于侧壁。以在现有伞状喷头的基础上,在其侧壁开设相应的第二通孔112a即可,而开设的第二通孔112a,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根据弧形区21的弯折程度,以及侧壁自身的形状,适应性对第二通孔112a的布局和轴线的方向进行调整即可,只要能够满足设置的第二通孔112a,在清洁喷头11转动时,形成的风火轮式的气流能够直接打到弧形区21即可,避免造成镀层23脱落的风险。
对于此种伞状喷头,适应于中间为平面区22,两边翘起的盖板2,且在对此种盖板2的内表面进行清洁时,先要将清洁喷头11预定位,即盖板2固定于工装3上,外表面贴合于工装3,内表面朝上,在此种情况下,沿清洁喷头11的轴线方向,清洁喷头11位于盖板2上方,且第一表面111与平面区22相对,第一通孔111a的投影位于平面区22的范围内。且沿盖板2的横截面,两端为弧形区21,清洁喷头11位于平面区22上方,处于中心,以使清洁喷头11转动时,沿盖板2的横截面,清洁时,气体不会直接打向弧形区21边缘,保证较好的清洁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对于弯折过大的情况,如弧形屏,盖板2中的平面区22设置于弧形区21的两侧,而弧形区21的弯折角度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来选用相应的清洁喷头11,该清洁喷头11为圆柱状结构,具有底壁和侧壁,第一表面111位于侧壁,第二表面112位于底壁。一般的,对于盖板2的平面区22位于中心区两侧的布局结构中,为了能够保证对弧形区21实现较好的清洁效果,避免弧形区21产生清洁死角,设置的清洁喷头11不能过大,且需要能够伸入至靠近弧形区21附近,且能够便于清洁喷头11的运动。
具体的,如图8所示,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横截面呈U形结构,形成凹槽,清洁喷头11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凹槽;沿凹槽的凹陷方向,清洁喷头11的轴线与平面区22平行。在此种结构的盖板2结构中,为了保证位于内部的弧形区21的清洁效果,采用圆柱的清洁喷头11伸入使,能够保证各个地方均能够清洁到位,避免距离过长或局部距离过大而造成局部清洁不到位的情况。
本申请另外还提供了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对于环形屏的情况,盖板2中的周向对称设置弧形区21和平面区22,沿盖板2的横截面,只有在弧形区21或平面区22的某一处具有断口,形成基本闭合的环形结构,在此种盖板2中,为了保证盖板2的清洁效果,该清洁喷头11为柱状结构,具有底壁和侧壁,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均位于侧壁;清洁喷头11转动时,从第一通孔111a和第二通孔112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盖板2的表面。以通过将第一通孔111a和第二通孔112a均设置于侧壁的方式,沿盖板2的横截面,清洁喷头11转动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盖板2的横截面,从而使侧壁与弧形区21和\或平面区22相对。清洁喷头11在转动时,从第一通孔111a和第二通孔112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弧形区21和/或平面区22,以对盖板2的表面进行清洁。并且,在清洁喷头11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清洁喷头11相对盖板2运动,如图9所示,置于环形的盖板2中的清洁喷头11,在转动的同时,能够沿盖板2横截面的方向左右运动,或者,沿环形的盖板2的内表面成环形运动,以达到清洁盖板2表面的效果的同时,避免破坏镀层23。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清洁喷头11在转动的同时能够运动,其运动方式可以有多种,并且,根据盖板2的形状的不同,其运动方向也会有相应的改变,如曲面屏,其运动方向优选为沿垂直于盖板2横截面的方向,而环形屏,其运动方向可能为沿盖板2横截面方向的运动,只要能够保证在通过清洁喷头11转动清洁表面的同时,通过清洁喷头11的运动能够使其喷出的气体能够覆盖到盖板2表面的各个位置,以达到较好的清洁效果的同时,气体不会直接喷射至盖板2边缘而造成镀层23脱落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盖板2的清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取相应工装3,对盖板2进行固定;其中,用于支撑盖板2的工装3需要设置与盖板2外表面形状相同的配合面,以使盖板2的外表面贴合于工装3的配合面,避免盖板2的变形;
然后,根据盖板2的弯折程度,即相应的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清洁喷头11,并调节清洁喷头11的位置,使清洁喷头11位于平面区22的上方,以使清洁喷头11转动时,从第一通孔111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平面区22,从第二通孔112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弧形区21,以使喷出的气流呈螺旋状发散式沿盖板2的表面扩散。
在上述的工作步骤中,只选择合适的清洁喷头11后一步定位,即可进行对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的同时清洁,节约工作效率,并且采用清洁喷头11沿自身转动的形式与相应气体流向的方向的控制,以保证在清洁时,不会造成盖板2边缘的镀层23翘起而脱落的情况。
其中,对于不同弯曲程度的盖板2来说,沿清洁喷头11的轴线方向,第一表面111到平面区22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表面112到弧形区21的最小距离为第二距离,对于使用的不同结构的清洁喷头11,随着弧形区21弧度的增加,第一距离增大。以保证清洁时,能够保证较好的清洁效果。
可选的,第一距离在1mm-50mm之间。
而在根据盖板2的弯曲弧度和弯曲方式来选择合适的清洁喷头11时,当为弧形屏的盖板2时,在清洁过程中,随着清洁喷头11的转动的同时,能够驱动清洁喷头11沿垂直于盖板2横截面的方向运动;当为环形屏的盖板2时,在清洁过程中,清洁喷头11转动以使第一通孔111a和第二通孔112a喷出气流的同时,清洁喷头11能够沿盖体2的表面运动,即沿盖板2横截面方向运动或沿其环形的表面做环形运动。以保证清洁喷头11能够清洁到盖板2表面的各个位置,且喷出的气体不会直接喷射到盖板2边缘而造成镀层23脱落。
但是其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包含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除了对专利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的专利文档内容制作副本以外,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

Claims (15)

1.一种清洁喷头,用于清洁盖板(2),所述清洁喷头(11)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喷出的气流用于清洁所述盖板(2)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喷头(11)包括转轴(12),以使所述清洁喷头(11)能够沿所述转轴(12)转动;
所述清洁喷头(11)还包括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111a)和第二通孔(112a),所述第一表面(111)布置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11a),所述第二表面(112)布置多个所述第二通孔(112a),所述盖板(2)包括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
所述清洁喷头(11)转动时,从所述第一通孔(111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所述平面区(22),从所述第二通孔(112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所述弧形区(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11)朝向所述平面区(22),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第二表面(112)之间具有预设角度;
所述第一通孔(111a)沿轴向方向向所述平面区(22)和/或所述弧形区(21)方向的投影,能够落入所述盖板(2)的表面;
所述第二通孔(112a)沿轴线方向向所述平面区(22)和/或所述弧形区(21)方向的投影,能够落入所述盖板(2)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112)为弧形面,所述第二表面(112)的弧度与所述弧形区(21)的弧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11a)的轴线与所述平面区(22)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布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1)的相邻所述第一通孔(111a)之间的间隙大于布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12)的相邻所述第二通孔(112a)之间的间隙;或者,
布置于所述第一表面(111)的相邻所述第一通孔(111a)之间的间隙小于布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12)的相邻所述第二通孔(112a)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喷头(11)为伞状结构,且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表面(111)位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二表面(112)位于所述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清洁喷头(11)的轴线方向,所述清洁喷头(11)位于所述盖板(2)上方,且所述第一表面(111)与所述平面区(22)相对,所述第一通孔(111a)的投影位于所述平面区(22)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喷头(11)为圆柱状结构,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表面(111)位于所述侧壁,所述第二表面(112)位于所述底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区(22)和所述弧形区(21)横截面呈U形结构,形成凹槽,所述清洁喷头(11)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凹槽;
沿所述凹槽的凹陷方向,所述清洁喷头(11)的轴线与所述平面区(22)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喷头(11)具有底壁和侧壁,所述第一表面(111)和所述第二表面(112)均位于所述侧壁;
所述清洁喷头(11)转动时,从所述第一通孔(111a)和所述第二通孔(112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所述盖板(2)的表面。
11.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清洁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喷头(11)为上述权利要中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喷头(11)。
12.一种盖板的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清洁盖板(2)的表面,所述盖板(2)包括平面区(22)和弧形区(21),所述清洁设备(1)包括清洁喷头(11),所述清洁喷头(11)能够转动,所述清洁喷头(11)包括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所述第一表面(111)具有第一通孔(111a),所述第二表面(112)具有第二通孔(112a),所述清洁方法包括:
将所述盖板(2)固定,调节所述清洁喷头(11)的位置,以使所述清洁喷头(11)转动时,从所述第一通孔(111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所述平面区(22),从所述第二通孔(112a)喷出的气流能够喷向所述弧形区(21),以使喷出的气流呈螺旋状发散式沿所述盖板(2)的表面扩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板的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清洁喷头(11)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表面(111)到所述平面区(22)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表面(112)到所述弧形区(21)的最小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清洁喷头(11)具有底壁和侧壁;
所述第一表面(111)位于所述底壁,所述第二表面(112)位于所述侧壁,随着所述弧形区(21)弧度的增加,所述第一距离增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盖板的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在1mm-50mm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板的清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喷头(11)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通孔(111a)和所述第二通孔(112a)喷出气流的同时,所述清洁喷头(11)能够沿所述盖体(2)的表面运动。
CN202010460943.8A 2020-05-27 2020-05-27 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Active CN113731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0943.8A CN113731944B (zh) 2020-05-27 2020-05-27 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0943.8A CN113731944B (zh) 2020-05-27 2020-05-27 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1944A true CN113731944A (zh) 2021-12-03
CN113731944B CN113731944B (zh) 2023-07-18

Family

ID=78723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0943.8A Active CN113731944B (zh) 2020-05-27 2020-05-27 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194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0531A (en) * 1987-12-10 1990-06-05 Tecnoma Device for cleaning the inside of a container with a jet of liquid
CN203197236U (zh) * 2013-03-08 2013-09-18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快速清洗装置
JP2013233533A (ja) * 2012-05-02 2013-11-21 M & F System Kk スティック型固定式洗浄装置
CN203842730U (zh) * 2014-05-14 2014-09-24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洗瓶喷头
CN207805825U (zh) * 2017-12-23 2018-09-04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风淋喷头机构
CN207839526U (zh) * 2017-09-25 2018-09-11 江苏空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容器和管道清洗的高压清洗设备
CN108687079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涩谷机器株式会社 洗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30531A (en) * 1987-12-10 1990-06-05 Tecnoma Device for cleaning the inside of a container with a jet of liquid
JP2013233533A (ja) * 2012-05-02 2013-11-21 M & F System Kk スティック型固定式洗浄装置
CN203197236U (zh) * 2013-03-08 2013-09-18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快速清洗装置
CN203842730U (zh) * 2014-05-14 2014-09-24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洗瓶喷头
CN108687079A (zh) * 2017-03-31 2018-10-23 涩谷机器株式会社 洗涤装置
CN207839526U (zh) * 2017-09-25 2018-09-11 江苏空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容器和管道清洗的高压清洗设备
CN207805825U (zh) * 2017-12-23 2018-09-04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风淋喷头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1944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9293A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喷涂设备
JP4833132B2 (ja) 管体外周面の塗装方法
CN210837677U (zh) 晶圆清洗装置
US11318503B2 (en) Cleaning method
CN204220362U (zh) 基板涂布设备
WO2013140647A1 (ja) 粉体塗装装置
CN113731944A (zh) 清洁喷头、清洁设备及盖板的清洁方法
KR101089799B1 (ko) 고성능 물안개 분사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소방차
WO2023077537A1 (zh) 一种便于调节电视机重心位置的电视机落地架
JP2007245126A (ja) 除塵装置、除塵方法
CN114472302A (zh) 一种具有高压喷头的自动调节水压清洗设备及其清洗方法
CN102444287B (zh) 混凝土喷射机刷动装置和混凝土喷射机的喷头总成
US20060099535A1 (en) Pattern forming method and pattern forming apparatus
EP1992460A2 (en) Method for drilling holes on insulators, fabricating optical windows and adjusting angle of optical window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and apparatus for drilling holes on insulators and image detection device module
JP2006187742A (ja) 塗装ブース、ワーク製造方法
CN103207540A (zh) 一种可实现均匀稳定显影的显影机喷淋装置
JP2007111176A (ja) 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の塗装方法
KR101655789B1 (ko) 외판도장용 더스트 비산방지장치
CN104249208B (zh) 波峰焊装置及其喷嘴
JP2004261676A (ja) 回転霧化塗装装置
US20140312138A1 (en) Impingement Fan Display
JP2011240315A (ja) 塗装用ノズル、及び塗装用ノズルを用いた塗装装置
JP3090429B2 (ja) スピードスプレーヤの薬液噴霧機構
JP2006334575A (ja) 塗装機用洗浄機構、塗装機の洗浄方法
KR102045418B1 (ko) 살포방향 조절장치가 구비된 비료살포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