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5233A -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5233A
CN113725233A CN202111014064.3A CN202111014064A CN113725233A CN 113725233 A CN113725233 A CN 113725233A CN 202111014064 A CN202111014064 A CN 202111014064A CN 113725233 A CN113725233 A CN 113725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sub
anode
layer
transpa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40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5233B (zh
Inventor
张星
徐攀
韩影
王国英
罗程远
陈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40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5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5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5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integrated with passive devices, e.g. auxiliary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31Two-side emission, e.g. transparent OLEDs [T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其中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双面显示区和单面显示区;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和金属走线区,每个子像素包括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其中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单面显示区;所述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以及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显示区。本发明通过将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和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双面显示区,以及将金属走线区设置在单面显示区,从而在实现高PPI的同时提高透明度,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显示技术在各个领域实现良好的视觉体验,目前对透明显示的需求日增,可用在车载、智能家居、商店橱窗等应用上。但对于市面上多种大尺寸顶发射OLED透明产品而言,同时具备高透明度和高PPI(Pixels Per Inch,显示基板中的单位面积像素数量)的产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面板,该面板包括:衬底和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双面显示区和单面显示区;
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和金属走线区,每个子像素包括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单面显示区;
所述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以及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显示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像素所在区域的一个边缘侧,包括数据信号线、感测信号线和第一电源信号线。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设置在所述数据信号线和所述感测信号线之间。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所述每个像素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走线区靠近所述像素中心位置一侧的且顺序排列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其中
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各子像素的感测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各子像素的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所述每个像素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走线区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四子像素、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走线区靠近所述像素中心位置一侧的且顺序排列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其中
所述第四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金属走线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并且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阳极为反射阳极;
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各子像素的感测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各子像素的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所述像素响应于输入的模式选择信号点亮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或者点亮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包括对应于所述感测晶体管的位置的第一阳极、以及所述第一阳极以外的第二阳极,所述第一阳极为反射阳极,所述第二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阳极包括对应于所述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的位置的第三阳极、以及所述第三阳极以外的第四阳极,所述第三阳极为反射阳极,所述第四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
或者
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感测晶体管、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遮挡绝缘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排列图案为红绿蓝蓝绿红、红蓝绿绿蓝红、绿红蓝蓝红绿、绿蓝红红蓝绿、蓝红绿绿红蓝和蓝绿红红绿蓝中的一种。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包括:
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透明材料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双面显示区,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形成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
覆盖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的第一缓冲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透明材料层,包括互相独立的多个第一子透明材料部、以及第二子透明材料部,所述多个第一子透明材料部包括分别形成所述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的有源层,所述第二子透明材料部形成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透明材料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栅绝缘层和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栅极;
覆盖所述栅极、第二透明材料层和露出的第一缓冲层的层间绝缘层;
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源漏层和与所述源漏层同层设置的金属走线区,所述源漏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漏极通过过孔连接对应的有源层,所述金属走线区包括数据信号线、感测信号线和第一电源信号线;
覆盖所述源漏层、金属走线区和露出的层间绝缘层的钝化层;
覆盖所述钝化层的平坦化层;
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像素界定层、发光材料层和阴极;
覆盖所述发光器件的封装层;
覆盖所述封装层的盖板。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
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子透明材料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各子像素的发光材料层为采用打印工艺形成的相互独立的发光部;
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各所述发光部之间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分别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和所述遮光层电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材料层还包括多个第三子透明材料部,分别用于:
至少部分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开关晶体管的数据信号,
至少部分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电源信号,
至少部分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感测晶体管的感测信号。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双面显示区和单面显示区,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和金属走线区,每个子像素包括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其中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单面显示区;所述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以及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显示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通过将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和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双面显示区、将金属走线区设置在单面显示区从而在实现高PPI的同时提高透明度,进一步在金属走线区上设置第四子像素,使得显示面板具有共享和防窥两种模式,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透明材料层的布线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两个像素共用一个Sense信号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源漏层的布线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辅助电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在……上”、“在……上形成”和“设置在……上”可以表示一层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也可以表示一层间接形成或设置在另一层上,即两层之间还存在其它的层。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所采用的术语“位于同一层”指的是两个层、部件、构件、元件或部分可以通过同一构图工艺形成,并且,这两个层、部件、构件、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在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表述“构图工艺”一般包括光刻胶的涂布、曝光、显影、刻蚀、光刻胶的剥离等步骤。表述“一次构图工艺”意指使用一块掩模板形成图案化的层、部件、构件等的工艺。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透明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俯视图。其中,该像素单元包括有发光区04和透明区03,发光区用于集成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单元,透明区用于透射光线。其中,发光区可以集成有红色发光单元011、蓝色发光单元012和绿色发光单元013,各发光单元可以通过黑矩阵02相互隔离。同时,像素集成电路可以集成于发光单元的正下方。然而,由于像素集成电路所需的设置面积较大,导致发光区的面积较大,从而造成透明显示面板的透光效果较差,因此在实现高PPI的同时导致透明度较低;相类似的,若将透明区的面积设置为大于发光区面积,则在实现高透明度的情况下导致PPI较低;可见,对于常规的像素设计而言,很难同时实现高PPI且高透明度。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显示面板,该面板包括:衬底和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双面显示区和单面显示区;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和金属走线区,每个子像素包括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单面显示区;
所述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以及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显示区。
本实施例针对目前现有问题,通过将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和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双面显示区,以及将金属走线区设置在单面显示区,从而在提高透明度的基础上增加PPI,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2所示为一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和金属走线区,每个子像素包括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所述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以及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显示区。其中单面显示区即图2中的阴影部分,双面显示区即图2中的空白部分。
具体的,本实施例首先设置金属走线区以实现各信号线的集中排布,并将金属走线区设置在单面显示区以增加双面显示区的面积。
参见图2,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像素所在区域的一个边缘侧,以形成集中布线,例如图2中标号为10的位置,其包括数据信号线、感测信号线和第一电源信号线。具体的,参见图3,所述像素包括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子像素,则数据信号线包括白色数据信号线DW线、红色数据信号线DR线、绿色数据信号线DG线和蓝色数据信号线DB线;感测信号线即SEN线,第一电源信号线即VSS线。考虑到数据信号线有可能对感测信号线造成干扰,将第一电源信号线VSS设置在所述数据信号线和所述感测信号线之间,从而隔离数据信号和感测信号,有效降低信号干扰和衍射的问题。
同时,本实施例将各子像素的驱动电路集中设置以进一步增加双面显示区的面积。如图6所示,为一个子像素的驱动电路图,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开关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2、感测晶体管T3和存储电容C。具体地,驱动电路中开关晶体管T1的栅电极连接第一栅线G1,开关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数据线Data连接,开关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节点61连接,驱动晶体管T2的栅电极与节点61连接,驱动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电源线VDD连接,驱动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节点62连接,感测晶体管T3的栅电极与第二栅线G2连接,感测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感测线Sense连接,感测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节点62连接,发光元件OLED的阳极与节点62连接,发光元件OLED的阴极与低电源线VSS连接,被配置为响应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的电流而发出相应亮度的光。驱动电路通过第一栅线G1打开开关晶体管T1时,数据线Data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经由开关晶体管T1存储到存储电容C,从而控制驱动晶体管T2产生电流,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另外,感测晶体管T3能够响应感测时序,提取驱动晶体管T2的阈值电压Vth以及迁移率,存储电容C用于保持在一帧发光周期内节点61和节点62之间的电压差。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所述每个像素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走线区靠近所述像素中心位置一侧的且顺序排列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
在本示例中,将各子像素的驱动电路部分设置在单面显示区,同时将各子像素的驱动电路部分与金属走线区集中设置,以进一步增加双面显示区的面积。
本申请对像素的各子像素的排列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以及各发光器件的性能特性进行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排列图案为红绿蓝蓝绿红、红蓝绿绿蓝红、绿红蓝蓝红绿、绿蓝红红蓝绿、蓝红绿绿红蓝和蓝绿红红绿蓝中的一种。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R,第二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G,第三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B。
具体的,参见图3:
所述第一子像素,如红色子像素R,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的感测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包括对应于所述感测晶体管的位置的第一阳极、以及所述第一阳极以外的第二阳极,所述第一阳极为反射阳极,用于遮挡感测晶体管;所述第二阳极为透明阳极。
所述第三子像素,如蓝色子像素B,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的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其中,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阳极包括对应于所述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的位置的第三阳极、以及所述第三阳极以外的第四阳极,所述第三阳极为反射阳极,用于遮挡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所述第四阳极为透明阳极。
所述第二子像素,如绿色子像素G,其下方并未设置有驱动晶体管,因此第二子像素的阳极全部为透明阳极。
在本示例中,通过将各子像素的驱动电路分别集中设置在不同子像素的特定位置,一方面能够有效确保TFT的特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对应的阳极材料将该特定位置设置为单面显示,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双面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使得显示面板在实现高PPI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在上述示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加透明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在一个优选示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的阳极均设置为透明阳极,即RGB子像素全部为透明阳极。
在本示例中,所述感测晶体管、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遮挡绝缘层,例如使用像素界定层PDL作为遮挡绝缘层,从而进一步增大双面显示区的面积,提高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使得显示面板在实现高PPI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需要说明的是,像素界定层PDL作为遮挡绝缘层是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的遮挡绝缘层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每个像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走线区10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四子像素W,其中,所述第四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金属走线区10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并且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阳极为反射阳极。
与前述实施例相类似,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包括对应于所述感测晶体管的位置的第一阳极、以及所述第一阳极以外的第二阳极,所述第一阳极为反射阳极,所述第二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阳极包括对应于所述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的位置的第三阳极、以及所述第三阳极以外的第四阳极,所述第三阳极为反射阳极,所述第四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即在确保TFT的特性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对应的阳极材料将驱动电路的各薄膜晶体管设置为单面显示,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透过率,使得显示面板在实现高PPI的同时提高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为了进一步增加透明显示面板的透光率,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及第三子像素的阳极均设置为透明阳极。
在本示例中,各子像素的阳极均设置为透明阳极。在所述感测晶体管、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遮挡绝缘层,例如像素界定层PDL。
本实施例中,基于集中布线的金属走线区设置第四子像素W,并且第四子像素的阳极为反射阳极,能够形成显示面板的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
具体的,当显示面板为共享模式时,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被点亮,例如,图4中RGB子像素被点亮,显示面板为双面显示,显示面板的两个面看到的内容相同。当显示面板为防窥模式时,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被点亮,例如,图4中的RGBW子像素被点亮,由于第四子像素W的阳极为反射阳极,因此,显示面板对应第四子像素的区域只有一面显示而另一面不出光,从而该区域显示的内容相对于另一面形成防窥的区域。
本示例通过增加设置于金属走线区上的第四子像素,响应于对像素的不同点亮模式,本申请的透明显示面板能够实现共享和防窥两种模式的切换,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具体层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透明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设置在衬底1上的第一透明材料层2、覆盖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2的第一缓冲层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层3远离所述衬底1一侧的第二透明材料层4。其中,第二透明材料层4包括互相独立的多个第一子透明材料部41、以及第二子透明材料部42,所述多个第一子透明材料部41进一步包括分别形成所述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的有源层。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透明材料层2使用的材料为ITO(Indium Tin Oxides,铟锡氧化物)透明导电膜,第二子透明材料部42的材料为导体化的IGZO(Indium GalliumZinc Oxide,铟镓锌氧化物)透明薄膜。由于第一透明材料层2和第二子透明材料部42均为透明的导电材料,本实施例的第一透明材料层2能够形成图6中存储电容C的第一电极,第二子透明材料部42形成图6中存储电容C的第二电极;因此存储电容C为透明电容。参见图6,存储电容C的第一电极与第二节点62电连接;存储电容C的第二电极与第一节点61电连接。
具体的,在制作过程中,在第一缓冲层3上形成图案化的第二透明材料层4。其中,第二透明材料层4包括互相独立的多个第一子透明材料部41、以及第二子透明材料部42,所述多个第一子透明材料部41进一步包括分别形成所述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的有源层;再对第二子透明材料部42进行导体化,对IGZO进行掺杂形成导体化的IGZO透明薄膜以作为存储电容C的第二电极。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透明材料层和第二子透明材料部形成的存储电容为透明电容,且将该透明电容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双面显示区,进一步增加了像素的透明度,进而增加了透明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考虑到环境光对作为感测晶体管、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41的IGZO的影响,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2远离所述衬底1一侧的遮光层15,其中,所述遮光层15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子透明材料部41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在上述形成第二透明材料层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透明材料部41远离所述衬底1一侧的栅绝缘层5和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5远离所述衬底1一侧的栅极6。
从图5中可以看出,其中,第一辅助金属9的一端与栅极6连接,第一辅助金属9的另一端与第二子透明材料部42连接,即图6中第一节点61处的一端与存储电容C的第二电极连接,另一端连接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再一端与开关晶体管T1的一端连接(未示出);进一步,源极8连接第一透明材料层,即图6中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第二节点62再连接至存储电容C的第一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截面图的位置关系,在图5中,栅极6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辅助金属9和源极8,而非常规意义上的栅极和漏极,参见图6,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与第二电源信号VDD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覆盖所述栅极6、第二透明材料层4和露出的第一缓冲层3的层间绝缘层7。
在上述形成层间绝缘层7的基础上,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远离所述衬底1一侧的源漏层,源漏层包括源极、漏极和金属走线区,所述源极和漏极通过过孔连接对应的有源层,所述金属走线区,包括数据信号线Data、感测信号线Sense和第一电源信号线VSS。
为了减少在其他层中设置不透明的金属走线进一步节约布线面积,将部分走线设置在透明的ACT层上,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明材料层还包括多个第三子透明材料部,具体的,图7为第二透明材料层的布线图,其中,第三子透明材料部包括第一横向短段金属301、第二横向短段金属302和第三横向短段金属303。
第一横向短段金属301用于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感测晶体管的感测信号Sense,相邻的两个像素之间通过第一横向短段金属共用一个感测信号,参见图8,图8中的左侧像素在源漏层的金属走线区的感测信号线81用于接收感测信号,经感测信号线81传输至过孔80,通过过孔80将感测信号Sense传输至第二透明材料层的第一横向短段金属301,通过第一横向短段金属301将感测信号Sense传输到右侧像素。即图8中的相邻两个像素P1和P2之间通过设置在ACT层的第一横向短段金属301共用一个感测信号线81传输的感测信号,从而减少源漏层的金属走线,由于第一横向短段金属301为透明的导体化的IGZO,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透明度。
第二横向短段金属302用于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电源信号VDD,相邻的两个像素之间通过第二横向短段金属共用第二电源信号,并且,共用第二电源信号的相邻两个像素不同于共用感测信号的相邻两个像素。图9为源漏层的布线图,参见图9,像素A和像素B共用同一个第二电源信号VDD;像素C和像素D共用同一个第二电源信号VDD;像素B和像素C共用同一个感测信号Sense。其中,如图9所示,以像素A和像素B为例对共用VDD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7和图9所示,像素A上的VDD信号通过设置在源漏层和ACT层上的过孔1(如图7所示)将VDD信号传输到设置在ACT层的第二横向短段金属302,通过第二横向短段金属302传输VDD信号到本像素A,进一步通过过孔2(如图7所示)将VDD信号分别传输给本像素的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由于第二横向短段金属302为透明的导体化的IGZO,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透明度;同时,像素A的VDD信号通过设置在源漏层上的连接线a将VDD信号传输给相邻像素B的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即实现了像素A和像素B共用同一个VDD信号的目的,同理,像素C和像素D通过连接线a’共用同一个VDD信号,节约了布线面积。
第三横向短段金属303用于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开关晶体管的数据信号Data。如图6所示,第三横向短段金属303是存储电容的第二电极到数据线的连接线,具体的,首先通过第一过孔将第二子透明材料部(即存储电容的第二电极)和与设置在源漏层中的开关晶体管T1的一端连接,进而通过第二过孔将开关晶体管T1的第二端和设置在有源层的第三横向短段金属303的第一端连接,最后通过第三过孔将第三横向短段金属303的第二端和设置在源漏层中的数据线连接,其中,数据线包括各子像素的数据信号线,例如像素包括红蓝绿RGB子像素时分别对应红色数据信号线DR、绿色数据信号线DG和蓝色数据信号线DB,例如像素包括红蓝绿白RGBW子像素时分别对应红色数据信号线DR、绿色数据信号线DG、蓝色数据信号线DB和白色数据信号线DW,作为对应的开关晶体管的Data输入。
进一步形成覆盖所述源极、漏极、金属走线区和露出的层间绝缘层的钝化层10、覆盖所述钝化层的平坦化层11及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11上的发光器件12。本示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阳极121、像素界定层123、发光材料层122和阴极124。
在本示例中,所述发光器件12的阳极121、发光材料层122和阴极124均为透明材料,即至少部分发光器件为双面显示,因此进一步增加了像素的透明度,实现高PPI的同时提高透明度,进而增加了透明显示面板的透光率。
进一步的,所述各子像素的发光材料层为采用打印工艺形成的相互独立的发光部;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各所述发光部之间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分别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和所述遮光层电连接。
如图10所示,本示例通过采用打印发光材料层的方式,在像素界定层123的开口中留出设置辅助电极的通道,辅助电极通过贯穿阳极、平坦化层11和钝化层10的过孔16与第一电源信号线VSS电连接,从而减小电阻;同时辅助电极进一步通过源漏层的第二辅助金属81与遮光层15电连接进一步减小电阻。即通过辅助电极电连接阴极、第一电源信号线和遮光层。
在上述形成发光器件12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覆盖所述发光器件的封装层13和覆盖所述封装层的盖板14。
本申请通过将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和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双面显示区,将金属走线区设置在单面显示区,从而在高PPI的同时提高透明度。本申请对各像素中子像素面积和透过区面积的比例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比例,以实现提高透明度提高PPI为设计准则,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或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制作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双面显示区和单面显示区,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和金属走线区,每个子像素包括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其中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单面显示区;所述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以及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显示区。
前述实施例和随之带来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因此,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3)

1.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和阵列排布在所述衬底上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双面显示区和单面显示区;
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和金属走线区,每个子像素包括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其中
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单面显示区;
所述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以及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显示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像素所在区域的一个边缘侧,包括数据信号线、感测信号线和第一电源信号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设置在所述数据信号线和所述感测信号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所述每个像素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走线区靠近所述像素中心位置一侧的且顺序排列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其中
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各子像素的感测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各子像素的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所述每个像素包括设置在所述金属走线区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四子像素、以及设置在所述金属走线区靠近所述像素中心位置一侧的且顺序排列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其中
所述第四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金属走线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并且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阳极为反射阳极;
所述第一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各子像素的感测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所述第三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像素的各子像素的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所述像素响应于输入的模式选择信号点亮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或者点亮所述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包括对应于所述感测晶体管的位置的第一阳极、以及所述第一阳极以外的第二阳极,所述第一阳极为反射阳极,所述第二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阳极包括对应于所述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的位置的第三阳极、以及所述第三阳极以外的第四阳极,所述第三阳极为反射阳极,所述第四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
或者
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阳极为透明阳极,所述感测晶体管、开关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遮挡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排列图案为红绿蓝蓝绿红、红蓝绿绿蓝红、绿红蓝蓝红绿、绿蓝红红蓝绿、蓝红绿绿红蓝和蓝绿红红绿蓝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透明材料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双面显示区,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形成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电极;
覆盖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的第一缓冲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透明材料层,包括互相独立的多个第一子透明材料部、以及第二子透明材料部,所述多个第一子透明材料部包括分别形成所述开关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感测晶体管的有源层,所述第二子透明材料部形成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透明材料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栅绝缘层和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栅极;
覆盖所述栅极、第二透明材料层和露出的第一缓冲层的层间绝缘层;
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源漏层和与所述源漏层同层设置的金属走线区,所述源漏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源极和漏极通过过孔连接对应的有源层,所述金属走线区包括数据信号线、感测信号线和第一电源信号线;
覆盖所述源漏层、金属走线区和露出的层间绝缘层的钝化层;
覆盖所述钝化层的平坦化层;
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像素界定层、发光材料层和阴极;
覆盖所述发光器件的封装层;
覆盖所述封装层的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材料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遮光层,
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子透明材料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子像素的发光材料层为采用打印工艺形成的相互独立的发光部;
所述透明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各所述发光部之间的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分别与所述发光器件的阴极、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线和所述遮光层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材料层还包括多个第三子透明材料部,分别用于:
至少部分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开关晶体管的数据信号;
至少部分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电源信号;
至少部分传输输入所述各子像素的感测晶体管的感测信号。
12.一种透明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
13.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上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双面显示区和单面显示区,每个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和金属走线区,每个子像素包括驱动电路和发光器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存储电容,其中所述金属走线区设置在所述单面显示区;所述每个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存储电容、以及至少部分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双面显示区。
CN202111014064.3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Active CN1137252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4064.3A CN113725233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4064.3A CN113725233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233A true CN113725233A (zh) 2021-11-30
CN113725233B CN113725233B (zh) 2024-05-10

Family

ID=7867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4064.3A Active CN113725233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523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3328A (zh) * 2022-04-26 2022-08-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3193173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3206212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3817A (zh) * 2017-01-19 2017-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oled显示面板
CN107564945A (zh) * 2017-08-30 2018-01-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透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7564940A (zh) * 2017-07-04 2018-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oled显示器
CN109256396A (zh) * 2018-09-04 2019-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基板及透明显示面板
KR20190010298A (ko) * 2017-07-21 2019-0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장치
CN109728000A (zh) * 2019-01-02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2259591A (zh) * 2020-10-22 2021-01-22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713179A (zh) * 2020-12-30 2021-04-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6682A (zh) * 2021-04-16 2021-07-23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3817A (zh) * 2017-01-19 2017-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oled显示面板
CN107564940A (zh) * 2017-07-04 2018-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oled显示器
KR20190010298A (ko) * 2017-07-21 2019-01-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표시장치
CN107564945A (zh) * 2017-08-30 2018-01-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透明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9256396A (zh) * 2018-09-04 2019-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基板及透明显示面板
CN109728000A (zh) * 2019-01-02 2019-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2259591A (zh) * 2020-10-22 2021-01-22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713179A (zh) * 2020-12-30 2021-04-2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56682A (zh) * 2021-04-16 2021-07-23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93173A1 (zh) * 2022-04-07 2023-10-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843328A (zh) * 2022-04-26 2022-08-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3206212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GB2629277A (en) * 2022-04-28 2024-10-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233B (zh)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0234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3725233B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透明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WO2022056907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79914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568821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JP7532423B2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電子装置
CN113707704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67525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28944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093068A (ko) 투명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WO2022165806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4188016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4497138A (zh) 发光显示面板及包括该发光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设备
US20240196689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175133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39423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400031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21304243U (zh) 发光显示装置
WO2023230919A1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5835730B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24222264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4098247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2035590B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240249677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29679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