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95916B - 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95916B
CN113695916B CN202111045072.4A CN202111045072A CN113695916B CN 113695916 B CN113695916 B CN 113695916B CN 202111045072 A CN202111045072 A CN 202111045072A CN 113695916 B CN113695916 B CN 113695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centering
frame
linear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50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95916A (zh
Inventor
刘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Shunc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Shunc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Shunc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Shunc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50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95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95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5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95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95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4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for both machining and other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面的后侧边设置有框架上料机构,所述框架上料机构的右侧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左端设置有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对中机构,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松紧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面设置有治具回流机构,所述治具回流机构分别贯穿所述中转机构、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和所述定位板松紧机构内的底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包括横移装置、传送装置、治具定位装置和治具座装置,所述治具回流机构的右侧从前到后分别设置有焊接机构和开孔机构,所述治具回流机构的前侧设置有固定片上料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新能源车深受欢迎,而控制器盒也是新能源车的重要零件之一,需求也随着增大,传统一般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采用手工装配质量无控制,装配效率低,其中治具从上料到下料输送多数是通过人工完成,增加了操作复杂度,劳动强度高,输送周期长,定位精度差,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人工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自动化生产需求,因此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面的后侧边设置有框架上料机构2,所述框架上料机构2的右侧设置有下料机构3,所述工作台1的左端设置有中转机构4,所述中转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对中机构5,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5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松紧机构6,所述工作台1的上面设置有治具回流机构7,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分别贯穿所述中转机构4、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5和所述定位板松紧机构6内的底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包括横移装置、传送装置、治具定位装置17和治具座装置,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的右侧从前到后分别设置有焊接机构8和开孔机构9,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的前侧设置有固定片上料机构10;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用于对所述治具模组15的旋转时输送,所述中转机构4可同时上料下料的工作,所述对中机构对所述定位板27进行居中定位,所述定位板松紧机构6对定位板27和工件进行固定,设备结构紧凑占空间少,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干预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治具座装置包括治具固定座11,所述治具固定座11的左右侧边分别设置有回流滑槽板12,所述治具固定座11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从前到后对称设置有治具第一直线导轨13和治具第二直线导轨14,所述治具第一直线导轨和治具第二直线导轨14上分别设置有治具模组15,所述治具模组15包括治具座20,所述治具座20下面的前后侧边分别设置有皮带连块21,两块所述皮带连块21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凸条22,两块所述皮带连块21底部的中间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23,所述治具座20的左右侧边分别活动设置有定位轮24,所述治具座20上面的前后侧边铰链设置有治具座定位销25,所述治具座20上的左右侧边分别铰链设置有治具座扣板26,所述治具座20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板27;所述皮带连块21用于连接所述传送皮带来带动治具模组15移动,所述皮带底部的所述定位凹槽23用于治具定位装置17中的治具定位挡板插入,实现固定所述治具模组15效果。
优选的,所述横移装置包括第一横移模组16和第二横移模组,所述第一横移模组16设置在所述治具固定座11的左端,所述第一横移模组16包括横移固定座30,所述横移固定座30的中部设置有横移电动滑台31,所述横移固定座30上面的左右侧边分别水平设置有横移直线导轨32,两根所述横移直线导轨32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横移固定板33,所述横移电动滑台31的滑块与所述横移固定板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移固定板33的前后端水平对称设置有横移第二直线导轨34,所述第二横移模组设置在所述治具固定座11的右端,所述第二横移模组和所述第一横移模组1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横移模组和所述第一横移模组16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治具第二定位装置19;所述治具第二定位装置19包括第二定位支撑架,所述第二定位支撑架的上部水平设置有第二定位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的工作端垂直设置有第二定位固定板,所述第二定位固定板的上端水平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模组18和第二传送模组,所述第一传送模组18设置在所述治具固定座11的前侧面,所述第一传送模组18包括传送固定板,所述传送固定板设置在治具固定座11的前侧面,所述传送固定板的上部水平贯穿设置有传送伺服电机,所述传送伺服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传送皮带轮,所述传送皮带轮的下侧左右对称活动设置有传送第一从动轮,所述回流固定座的左右侧面分别上下对称活动设置有传送第二从动轮,所述传送皮带轮、所述传送第一从动轮和所述传送第二从动轮分别通过传送皮带活动连接,所述传送皮带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传送楔型槽,所述第二传送模组设置在所述治具固定座11的后侧面,所述第二传送模组和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治具定位装置17包括多组治具定位模组,所述多组治具定位模组中的每组治具定位模组均匀设置在治具固定座11的前后内壁上,所述多组治具定位模组中的一组治具定位模组包括治具定位固定板,所述治具定位固定板的前侧面垂直设置有治具定位直线导轨,所述治具定位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有治具定位挡板,所述治具定位直线导轨的下侧垂直设置有治具定位气缸,所述治具定位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治具定位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横移第二直线导轨34与所述治具固定座11上的两根直线导轨对齐,实现不需要旋转机构所述治具模组15就能从所述治具固定座11移动到横移装置上的效果,达到所述治具模组15节省移动时间,所述治具第二定位装置19和所述治具定位座用于定位所述治具模组15在工作时不移位,装配更精准。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5包括对中支撑架40,所述对中支撑架40的左侧边水平设置有对中气缸43,所述对中支撑架40的左右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对中直线导轨,两根所述对中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对中固定座,所述对中气缸43的工作端与所述对中固定座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对中固定座的中间垂直设置有对中第一气缸44,所述对中固定座的前后侧边分别垂直对称活动设置有对中导柱41,四根所述对中导柱41的底部水平设置有对中安装座42,所述对中第一气缸44的工作端与所述对中安装座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对中安装座42的左右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45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45包括定位安装座46,所述定位安装座46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对中第二气缸47,所述定位安装座46的前端水平设置有对中第一直线导轨,所述对中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有对中安装板,所述对中安装板的上面设置有对中齿条48,所述定位安装座46的右侧垂直设置有对中轴承座49,所述对中轴承座49的圆心贯穿活动设置有对中轴,所述对中轴的上端水平设置有对中齿轮50,所述对中齿轮50与所述对中齿条48啮合连接,所述对中轴的下端贯穿所述定位安装座46并水平设置有对中定位销拨板51,所述定位安装座46内前后对称水平设置有对中第二直线导轨52,两根所述对中第二直线导轨52的右侧水平设置有对中第三气缸53,两根所述对中第二直线导轨52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对中固定板54,所述对中第三气缸53的工作端与所述对中固定板5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对中固定板54下面的前后端分别垂直设置有对中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结构和所述第一定位装置45的结构相同;所述对中固定板54用于推动所述定位板27居中,便于装配更准确,所述对中定位销拨板51用于拨动治具座定位销25固定所述定位板27的前后侧防止前后移位。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松紧机构6包括松紧支撑柱60,所述松紧支撑柱60共有两根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的前后侧,两根所述松紧支撑柱60的顶端水平设置有松紧固定板61,所述松紧固定板61的左侧面与所述对中支撑架4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松紧固定板61下面的后端设置有展开装置62,所述展开装置62的前侧设置有扣紧装置63,所述扣紧装置63包括扣紧安装架65,所述扣紧安装架65上面的四角分别垂直设置有扣紧导向柱66,四根所述扣紧导向柱66的上部分别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松紧固定板61上,所述松紧固定板61的上面垂直贯穿设置有扣紧第一气缸64,所述扣紧第一气缸64的工作端与所述扣紧安装架65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扣紧安装架65的上面中部设置有扣紧推杆装置67,所述扣紧安装架65上面的后侧边垂直设置有扣紧第二气缸68,所述扣紧安装架65的后侧面垂直设置有扣紧直线导轨,所述扣紧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有扣紧定位架69,所述扣紧第二气缸68的工作端与所述扣紧定位架69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扣紧定位架69的左右侧边分别垂直设置有扣紧齿条70,所述扣紧安装架65的下部设置有扣紧翻转装置71;所述扣紧第二气缸68用于带动所述扣紧齿条70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扣紧翻转装置71的翻转动作,实现一个气缸带动两组模组效率高结构紧凑效果。
优选的,所述扣紧翻转装置71包括第一翻转模组和第二翻转模组,所述第一翻转模组包括翻转固定架83,所述翻转固定架83的前后侧面分别通过翻转轴86与所述扣紧安装架65的右侧边活动连接,所述翻转固定架83的前后内壁上分别水平活动设置有翻转夹板84,所述翻转固定架83的前后侧面分别水平贯穿设置有翻转气缸85,两个所述翻转气缸85的工作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夹板84固定连接,后端所述翻转轴86设置有翻转齿轮87,所述翻转齿轮87与所述扣紧齿条70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翻转模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翻转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翻转模组设置在所述扣紧安装架65的左侧边;两个所述翻转气缸85推动或收缩实现对所述翻转夹板84对所述治具座扣板26的卡扣或松开效果。
优选的,所述扣紧推杆装置67包括推杆导向柱72,所述推杆导向柱72共有两根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扣紧安装架65上,两根所述推杆导向柱72的顶端水平设置有推杆固定板73,所述推杆固定板73的上面垂直设置有推杆第一气缸74,两根所述推杆导向柱72的中部贯穿活动设置有推杆连接板75,所述推杆第一气缸74的工作端与所述推杆连接板75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连接板75下面的左右端分别垂直设置有推杆压板76,两块所述推杆压板76的下部分别贯穿所述扣紧安装架65的上面,所述扣紧安装架65的上面水平设置有推杆安装板77,所述推杆安装板77位于所述推杆连接板75的下侧,所述推杆安装板77的前后侧面分别水平设置有推杆直线导轨78,所述推杆直线导轨78的滑块上分别设置有推杆拨板79,两根所述推杆直线导轨78的外侧分别水平设置有推杆第二气缸80,两个所述推杆第二气缸80的工作端分别与两块所述推杆拨板79的上端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推杆拨板79的下端分别贯穿所述扣紧安装架65;两块所述推杆拨板79用于拨动两个所述治具座扣板26,两块所述推杆压板76用于将两个所述治具座扣板26压到所述定位板27上,实现将工件压紧的同时固定住所述定位板27效果。
优选的,所述展开装置62包括展开固定板100,所述展开固定板100的四角分别垂直设置有展开导向柱101,四根所述展开导向柱101的上部贯穿活动设置在所述松紧固定板61上,所述松紧固定板61的上面垂直贯穿设置有展开第一气缸102,所述展开第一气缸102的工作端与所述展开固定板100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展开固定板100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展平第一直线导轨和展平第二直线导轨103,所述展平第一直线导轨和所述展平第二直线导轨103的滑块上分别设置有展平拨板104,两块所述展平拨板104的下端贯穿所述展平固定板,所述展平第一直线导轨和展平第二直线导轨103的外侧分别水平设置有展平第二气缸105,两个所述展平第二气缸105的工作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展平拨板10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展平固定板的左右侧边的下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展平第三气缸106,两个所述展平第三气缸106的工作端分别设置有展平拨块107,两个所述展平第三气缸106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内;两块所述展平拨板104用于对两个所述治具座扣板26的推起并向外推出,两个所述展平第三气缸106用于将推翻转过来的两个所述治具座扣板26进行下拉,实现对两个所述治具座扣板26的松开所述定位板27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中转机构4包括中转支撑架90,所述中转支撑架90前端的右侧面从上到下对称设置有中转第一直线导轨91,两根所述中转第一直线导轨91的后侧水平设置有中转第一气缸92,两根所述中转第一直线导轨91的滑块上垂直设置有中转固定板93,所述中转第一气缸92的工作端与所述中转固定板93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固定板93的右侧面垂直设置有中转第二气缸94,所述中转第二气缸94的工作端水平设置有中转固定架,所述中转固定架的底部垂直贯穿设置有多个中转吸嘴95;所述中转支撑架90后端的右侧面水平设置有中转第三气缸96,所述中转第三气缸96的后侧从上到下对称设置有中转第二直线导轨97,两根所述中转第二直线导轨97的滑块上设置有中转安装架98,所述中转第三气缸96的工作端与所述中转安装架98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安装架98的中部垂直设置有中转第四气缸,所述中转安装架98的底部垂直活动设置有多根中转导柱,所述多根中转导柱的底端水平设置有中转安装板,所述中转第四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中转安装板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安装板的底部垂直贯穿设置有多个中转第二吸嘴;所述中转支撑架90的左侧面水平设中转第五气缸99,所述中转第五气缸的后侧从上到下对称设置有中转第三直线导轨,两根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垂直设置有中转定位板,所述中转第五气缸99的工作端与所述中转定位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定位板的左侧面垂直设置有中转第六气缸,所述中转第六气缸的工作端水平设置有中转定位架,所述中转定位架的底部垂直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三吸嘴;所述多个第三吸嘴用于吸取框架工件,所述多个中转吸嘴95用于吸取固定片,所述多个中转第二吸嘴用于将组装好的工件吸取,可同时实现上料和下料移栽,提高了效率且结构紧凑不占空间。
优选的,所述框架上料机构2包括框架上料固定架110,所述框架上料固定架110的右侧面内壁上垂直设置有框架上料电动滑台111,所述框架上料固定架110的右侧面从前到后垂直对称设置有框架上料直线导轨112,两根所述框架上料直线导轨112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框架提升架,所述框架上料电动滑台111的滑块与所述框架提升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上料固定架110的右端设置有凸轮分割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后侧设置有框架伺服电机,所述框架伺服电机通过框架同步带带动凸轮分割器转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上面水平设置有框架转盘113,所述框架转盘113的上面垂直设置有多组框架定位柱114;所述框架提升架用于提升工件在框架定位柱里升起,在工件少的时候所述中转机构4也能精准吸取到工件,实现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上料。
优选的,所述焊接机构8包括焊接底座,所述焊接底座的上面设置有六轴机械手,所述六轴机械手的左端设置有焊接头。
优选的,所述开孔机构9包括开孔固定座,所述开孔固定座的上面内水平设置有开孔第一电动滑台,所述开孔第一电动滑台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开孔第一直线导轨,两根所述开孔第一直线导轨和所述开孔第一电动滑台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开孔安装架,所述开孔安装架的上面内水平设置有开孔第二电动滑台,所述开孔第二电动滑台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开孔第二直线导轨,两根所述开孔第二直线导轨和所述开孔第二电动滑台的滑块上设置有开孔固定架,所述开孔固定架的左侧面垂直设置有开孔第三电动滑台,所述开孔第三电动滑台的前后侧边垂直分别设置有开孔第三直线导轨,所述开孔第三直线导轨和所述开孔第三电动滑台的滑块上垂直设置有开孔定位架,所述开孔定位架的左侧面垂直设置有开孔钻头。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上料机构10包括上料固定板,所述上料固定板的右侧面设置有固定片第一上料装置,所述固定片第一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电动滑台,所述上料电动滑台水平设置在所述上料固定板上,所述上料电动滑台的上侧水平设置有上料直线导轨,所述上料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有上料定位板,所述上料电动滑台的滑块与所述上料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料定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片定位槽,所述固定片定位槽的右侧设置有上料平振器,所述上料平振器的进料口设置有上料振动盘,所述上料固定板的左侧面设置有固定片第二上料装置,所述固定片第二上料装置和所述固定片第一上料装置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3包括下料支撑架,所述下料支撑架上设置有皮带输送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治具回流机构不需要复杂旋转机构就能实现治具模组的转移传送,对中机构和定位板松紧机构不需要人工干预对工件的固定和松开,在焊接和开孔时工件不移位提高装配质量,适合大批量持续生产,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治具回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治具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横移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板对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定位板松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扣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扣紧推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翻转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中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展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框架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标记:工作台1、框架上料机构2、下料机构3、中转机构4、定位板对中机构5、定位板松紧机构6、治具回流机构7、焊接机构8、开孔机构9、固定片上料机构10、治具固定座11、回流滑槽板12、治具第一直线导轨13、治具第二直线导轨14、治具模组15、第一横移模组16、治具定位装置17、第一传送模组18、治具第二定位装置19、治具座20、皮带连块21、凸条22、定位凹槽23、定位轮24、治具座定位销25、治具座扣板26、定位板27、横移固定座30、横移电动滑台31、横移直线导轨32、横移固定板33、横移第二直线导轨34、对中支撑架40、对中导柱41、对中安装座42、对中气缸43、对中第一气缸44、第一定位装置45、定位安装座46、对中第二气缸47、对中齿条48、对中轴承座49、对中齿轮50、对中定位销拨板51、对中第二直线导轨52、对中第三气缸53、对中固定板54、松紧支撑柱60、松紧固定板61、展开装置62、扣紧装置63、扣紧第一气缸64、扣紧安装架65、扣紧导向柱66、扣紧推杆装置67、扣紧第二气缸68、扣紧定位架69、扣紧齿条70、扣紧翻转装置71、推杆导向柱72、推杆固定板73、推杆第一气缸74、推杆连接板75、推杆压板76、推杆安装板77、推杆直线导轨78、推杆拨板79、推杆第二气缸80、翻转固定架83、翻转夹板84、翻转气缸85、翻转轴86、翻转齿轮87、中转支撑架90、中转第一直线导轨91、中转第一气缸92、中转固定板93、中转第二气缸94、多个中转吸嘴95、中转第三气缸96、中转第二直线导轨97、中转安装架98、中转第五气缸99、展开固定板100、展开导向柱101、展开第一气缸102、展平第二直线导轨103、展平拨板104、展平第二气缸105、展平第三气缸106、展平拨块107、框架上料固定架110、框架上料电动滑台111、框架上料直线导轨112、框架转盘113、多组框架定位柱1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优选的,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面的后侧边设置有框架上料机构2,所述框架上料机构2的右侧设置有下料机构3,所述工作台1的左端设置有中转机构4,所述中转机构4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对中机构5,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5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松紧机构6,所述工作台1的上面设置有治具回流机构7,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分别贯穿所述中转机构4、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5和所述定位板松紧机构6内的底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包括横移装置、传送装置、治具定位装置17和治具座装置,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的右侧从前到后分别设置有焊接机构8和开孔机构9,所述治具回流机构7的前侧设置有固定片上料机构10,设备结构紧凑占空间少,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干预效率高。
优选的,如图2至图4所示,为了减少更换治具提高使用率来提高工作效率设置有治具回流机构7,传送装置中的传送伺服电机转动带动传送皮带在传送第一从动轮和传送第二从动轮定位下转动,传送皮带上的传送楔型槽与皮带连块21的底部凸条22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传送皮带带动治具模组15移动,横移电动滑台31的滑块带动横移固定板33在横移直线导轨32上滑动,将横移第二直线导轨34上的治具模组15移动到下个位置,定位轮24在回流滑槽板12内的滑槽滚动,使治具模组15在移动过程中不偏离位置。
优选的,如图5至图6所示,为了对定位板27居中来提高装配的精准设置有定位板对中机构5,对中第一气缸44推动对中安装座42下滑,当下滑到治具模组15上面时,两个对中第三气缸53同时推动对中固定板54移动,两块对中固定板54分别带动四块对中定位板移动,四块对中定位板分别卡到定位板27的四角,将定位板27推到预设的居中位置,然后两个对中第二气缸47同时推动对中定位销拨板51,将治具模组15上的两个治具座定位销25推向定位板27将定位板27固定顶住,从而完成对定位板27的居中定位工序。
优选的,如图7至图9所示,为了对定位板27和工件固定设置有扣紧装置63,扣紧第一气缸64推动扣紧安装架65下降,当扣紧安装架65下降到治具模组15上时,两个翻转气缸85推动翻转夹板84卡主治具模组15中的治具座扣板26,然后扣紧第二气缸68推动扣紧定位架69在扣紧直线导轨上下滑,扣紧定位架69下滑带动两根扣紧齿条70下移,两根扣紧齿条70带动两个翻转齿轮87转动,两个翻转齿轮87分别带动两个翻转固定架83向内进行翻转,然后两个推杆第三气缸同时推动两块推杆拨板79,两块推杆拨板79同时将两个治具座扣板26辅助进行向内翻转推,然后推杆第一气缸74推动推杆连接板75下滑,推杆连接板75下滑时带动两块推杆压板76分别压住两个治具座扣板26,将两个治具座扣板26卡住定位板27的同时固定在工件上面,将工件固定在定位板27内的预设槽内。
优选的,如图12所示,为了下料将固定在工件上的治具座扣板26松开设置有展开装置62,展开第一气缸102推动展开固定板100下降,当下降到治具模组15上面时,两个展平第二气缸105同时分别推动两块展平拨板104,两块展平拨板104分别推动两个治具座扣板26向外翻转,然后两个展平第三气缸106分别推动两块展平拨快上升,分别将两个治具座扣板26勾住,然后展平第三气缸106收缩将两个治具座扣板26下压到治具座20上。
优选的,如图11所示,为上料移动到治具座20上和将装配好的工件转出设置有中转机构4,中转第五气缸99推动中转定位板在中转第三直线导轨上向后移动,当移动到框架上料机构2时,中转第六气缸推动中转定位架下降,多个第三吸嘴吸取到框架后,中转第五气缸99收缩带动多个第三吸嘴移动到治具模组15上将框架放入定位板27上的预设槽内,中转第四气缸推动中转安装板下降,中转安装板上的多个中转二吸嘴吸取起治具模组15上的工件,然后中转第四气缸收缩带动中转安装板上升,然后中转第三气缸96推中转安装架98向后移动,使多个中转第二吸嘴移动到下料皮带输送器上,中转第一气缸92推动带动中转固定板93先前移动,当到上料定位板上面时,中转第二气缸94推动中转固定架下移,中转固定架上的多个中转吸嘴95将上料定位板上摆好的工件吸起,中转第一气缸92带动多个中转吸嘴95移动到治具模组15上,将工件放到定位板27预设槽内。
优选的,如图13所示,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上料设置有框架上料结构,框架伺服电机通过框架同步带带动凸轮分割器转动,凸轮分割器带动框架转盘113转动,当框架转盘113上的框架层转动到框架提升架上面时,框架上料电动滑台111带动框架提升架在两根框架上料直线导轨112上升,框架提升架穿过框架转盘113上设置的凹槽,将框架工件托起,框架定位柱用于定位框架在上升中也不偏离,在框架层少位置低时托起让中转机构4能吸取到最底层的框架工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将框架工件放入框架上料机构内,将固定片放入固定片上料机构内,中转机构中的第三吸嘴将框架吸取后移动放到治具模组上,第一横移模组将治具模组输送至第一传送装置工作范围内,治具第二定位装置定位治具模组,是治具模组中的凸条和传送皮带上的传送楔型槽相互啮合,然后治具第二定位定位装置收回第二定位销,第一传送装置带动治具模组向右移动,移动至中转吸嘴工作范围时,治具定位装置对治具模组进行定位,中转吸嘴将固定片吸取放到治具模组上,完成后治具定位装置松开,第一传送装置带动治具模组向右移动,移动到定位板对中机构工作范围内时,治具定位装置对治具模组进行定位,定位板对中机构对治具模组上的定位板进行居中并固定,完成后治具定位装置松开,治具模组移动至定位板松紧机构工作范围内,扣紧装置对定位板及工件进行固定,完成后治具定位装置松开,第一传送装置将治具模组输送到第二横移装置上,治具第二定位装置对治具模组进行定位固定,焊接机构将固定片和框架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完成后第二定位装置松开,第二横移装置将治具模组输送至开孔机构工作范围内,第二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固定,开孔机构对工件进行开孔,完成后第二定位装置松开,第二传送装置将治具模组输送至展开装置工作范围内,治具定位装置对治具模组进行定位固定,展开装置将治具模组上的治具座扣板进行松开,完成后治具定位装置松开,治具模组移动至定位板对中机构进行治具座定位销的松开,完成后在移动至中转机构工作范围内,中转第二吸嘴将工件吸起移动到下料皮带输送器放下,下料皮带输送器将工件输送至下个工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面的后侧边设置有框架上料机构,所述框架上料机构的右侧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左端设置有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对中机构,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板松紧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上面设置有治具回流机构,所述治具回流机构分别贯穿所述中转机构、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和所述定位板松紧机构内的底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包括横移装置、传送装置、治具定位装置和治具座装置,所述治具回流机构的右侧从前到后分别设置有焊接机构和开孔机构,所述治具回流机构的前侧设置有固定片上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座装置包括治具固定座,所述治具固定座的左右侧边分别设置有回流滑槽板,所述治具固定座的前侧边和后侧边分别从前到后对称设置有治具第一直线导轨和治具第二直线导轨,所述治具第一直线导轨和治具第二直线导轨上分别设置有治具模组,所述治具模组包括治具座,所述治具座下面的前后侧边分别设置有皮带连块,所述治具座的左右侧边分别活动设置有定位轮,所述治具座上面的前后侧边铰链设置有治具座定位销,所述治具座上的左右侧边分别铰链设置有治具座扣板,所述治具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装置包括第一横移模组和第二横移模组,所述第一横移模组设置在所述治具固定座的左端,所述第一横移模组包括横移固定座,所述横移固定座的中部设置有横移电动滑台,所述横移固定座上面的左右侧边分别水平设置有横移直线导轨,两根所述横移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横移固定板,所述横移电动滑台的滑块与所述横移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移固定板的前后端水平对称设置有横移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横移模组设置在所述治具固定座的右端,所述第二横移模组和所述第一横移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横移模组和所述第一横移模组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治具第二定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对中机构包括对中支撑架,所述对中支撑架的左侧边水平设置有对中气缸,所述对中支撑架的左右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对中直线导轨,两根所述对中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对中固定座,所述对中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对中固定座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对中固定座的中间垂直设置有对中第一气缸,所述对中固定座的前后侧边分别垂直对称活动设置有对中导柱,四根所述对中导柱的底部水平设置有对中安装座,所述对中第一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对中安装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对中安装座的左右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安装座,所述定位安装座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对中第二气缸,所述定位安装座的前端水平设置有对中第一直线导轨,所述对中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有对中安装板,所述对中安装板的上面设置有对中齿条,所述定位安装座的右侧垂直设置有对中轴承座,所述对中轴承座的圆心贯穿活动设置有对中轴,所述对中轴的上端水平设置有对中齿轮,所述对中齿轮与所述对中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对中轴的下端贯穿所述定位安装座并水平设置有对中定位销拨板,所述定位安装座内前后对称水平设置有对中第二直线导轨,两根所述对中第二直线导轨的右侧水平设置有对中第三气缸,两根所述对中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对中固定板,所述对中第三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对中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对中固定板下面的前后端分别垂直设置有对中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装置的结构和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松紧机构包括松紧支撑柱,所述松紧支撑柱共有两根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的前后侧,两根所述松紧支撑柱的顶端水平设置有松紧固定板,所述松紧固定板的左侧面与所述对中支撑架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松紧固定板下面的后端设置有展开装置,所述展开装置的前侧设置有扣紧装置,所述扣紧装置包括扣紧安装架,所述扣紧安装架上面的四角分别垂直设置有扣紧导向柱,四根所述扣紧导向柱的上部分别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松紧固定板上,所述松紧固定板的上面垂直贯穿设置有扣紧第一气缸,所述扣紧第一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扣紧安装架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扣紧安装架的上面中部设置有扣紧推杆装置,所述扣紧安装架上面的后侧边垂直设置有扣紧第二气缸,所述扣紧安装架的后侧面垂直设置有扣紧直线导轨,所述扣紧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有扣紧定位架,所述扣紧第二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扣紧定位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扣紧定位架的左右侧边分别垂直设置有扣紧齿条,所述扣紧安装架的下部设置有扣紧翻转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模组和第二翻转模组,所述第一翻转模组包括翻转固定架,所述翻转固定架的前后侧面分别通过翻转轴与所述扣紧安装架的右侧边活动连接,所述翻转固定架的前后内壁上分别水平活动设置有翻转夹板,所述翻转固定架的前后侧面分别水平贯穿设置有翻转气缸,两个所述翻转气缸的工作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夹板固定连接,后端所述翻转轴设置有翻转齿轮,所述翻转齿轮与所述扣紧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翻转模组的结构与所述第一翻转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翻转模组设置在所述扣紧安装架的左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紧推杆装置包括推杆导向柱,所述推杆导向柱共有两根分别垂直设置在所述扣紧安装架上,两根所述推杆导向柱的顶端水平设置有推杆固定板,所述推杆固定板的上面垂直设置有推杆第一气缸,两根所述推杆导向柱的中部贯穿活动设置有推杆连接板,所述推杆第一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推杆连接板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连接板下面的左右端分别垂直设置有推杆压板,两块所述推杆压板的下部分别贯穿所述扣紧安装架的上面,所述扣紧安装架的上面水平设置有推杆安装板,所述推杆安装板位于所述推杆连接板的下侧,所述推杆安装板的前后侧面分别水平设置有推杆直线导轨,所述推杆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分别设置有推杆拨板,两根所述推杆直线导轨的外侧分别水平设置有推杆第二气缸,两个所述推杆第二气缸的工作端分别与两块所述推杆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推杆拨板的下端分别贯穿所述扣紧安装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装置包括展开固定板,所述展开固定板的四角分别垂直设置有展开导向柱,四根所述展开导向柱的上部贯穿活动设置在所述松紧固定板上,所述松紧固定板的上面垂直贯穿设置有展开第一气缸,所述展开第一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展开固定板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展开固定板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展平第一直线导轨和展平第二直线导轨,所述展平第一直线导轨和所述展平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分别设置有展平拨板,两块所述展平拨板的下端贯穿所述展开固定板,所述展平第一直线导轨和展平第二直线导轨的外侧分别水平设置有展平第二气缸,两个所述展平第二气缸的工作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展平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展开固定板的左右侧边的下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展平第三气缸,两个所述展平第三气缸的工作端分别设置有展平拨块,两个所述展平第三气缸的底部设置在所述治具回流机构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支撑架,所述中转支撑架前端的右侧面从上到下对称设置有中转第一直线导轨,两根所述中转第一直线导轨的后侧水平设置有中转第一气缸,两根所述中转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垂直设置有中转固定板,所述中转第一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中转固定板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固定板的右侧面垂直设置有中转第二气缸,所述中转第二气缸的工作端水平设置有中转固定架,所述中转固定架的底部垂直贯穿设置有多个中转吸嘴;所述中转支撑架后端的右侧面水平设置有中转第三气缸,所述中转第三气缸的后侧从上到下对称设置有中转第二直线导轨,两根所述中转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上设置有中转安装架,所述中转第三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中转安装架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安装架的中部垂直设置有中转第四气缸,所述中转安装架的底部垂直活动设置有多根中转导柱,所述多根中转导柱的底端水平设置有中转安装板,所述中转第四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中转安装板的上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安装板的底部垂直贯穿设置有多个中转第二吸嘴;所述中转支撑架的左侧面水平设中转第五气缸,所述中转第五气缸的后侧从上到下对称设置有中转第三直线导轨,两根所述第三直线导轨的滑块上垂直设置有中转定位板,所述中转第五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中转定位板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中转定位板的左侧面垂直设置有中转第六气缸,所述中转第六气缸的工作端水平设置有中转定位架,所述中转定位架的底部垂直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三吸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料机构包括框架上料固定架,所述框架上料固定架的右侧面内壁上垂直设置有框架上料电动滑台,所述框架上料固定架的右侧面从前到后垂直对称设置有框架上料直线导轨,两根所述框架上料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水平设置有框架提升架,所述框架上料电动滑台的滑块与所述框架提升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上料固定架的右端设置有凸轮分割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后侧设置有框架伺服电机,所述框架伺服电机通过框架同步带带动凸轮分割器转动,所述凸轮分割器的上面水平设置有框架转盘,所述框架转盘的上面垂直设置有多组框架定位柱。
CN202111045072.4A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Active CN113695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5072.4A CN113695916B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5072.4A CN113695916B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5916A CN113695916A (zh) 2021-11-26
CN113695916B true CN113695916B (zh) 2022-09-09

Family

ID=78660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5072.4A Active CN113695916B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9591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8166A (en) * 1994-11-09 1996-05-21 Kurata Corporation Assembling method of products and assembling apparatus of the same
JP2015061799A (ja) * 2013-08-20 2015-04-02 株式会社ハマ製作所 組立装置のパレット案内装置
CN209007021U (zh) * 2018-10-22 2019-06-21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转装置及医用组装机
CN110125679A (zh) * 2019-06-05 2019-08-16 深圳市云锦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10695690A (zh) * 2019-11-18 2020-01-17 惠州易拓智谱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组装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8166A (en) * 1994-11-09 1996-05-21 Kurata Corporation Assembling method of products and assembling apparatus of the same
JP2015061799A (ja) * 2013-08-20 2015-04-02 株式会社ハマ製作所 組立装置のパレット案内装置
CN209007021U (zh) * 2018-10-22 2019-06-21 迈得医疗工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转装置及医用组装机
CN110125679A (zh) * 2019-06-05 2019-08-16 深圳市云锦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10695690A (zh) * 2019-11-18 2020-01-17 惠州易拓智谱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组装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95916A (zh) 2021-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7414B (zh) 一种马达转子主磁块压入设备
CN109623929B (zh) 用于密封圈的自动倒角装置
CN107030530B (zh) 全自动多工位多轴数控cnc加工中心及加工方法
CN112475066A (zh) 一种全自动压铆机器人
CN107774508B (zh) 多功能点胶装置
WO2022241893A1 (zh) 一种基于六轴工业机器人的多工位冲压装置
CN111556412B (zh) 一种耳机及其线圈体组装设备和方法
CN113458749B (zh) 触摸屏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CN214053421U (zh) 一种全自动压铆机器人
CN113695916B (zh) 一种新能源车控制器盒装配设备
CN111922528B (zh) 一种玻璃材质的激光切割设备
CN112008287A (zh) 带式输送机槽形托辊横梁组件的自动装夹智能焊接设备
CN110439894B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用全自动供给装置
CN211053919U (zh) 雕铣机的翻转机构
CN111774852A (zh) 换热器板片的胶圈自动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217371527U (zh) 立式直排数控换刀加工中心
CN115945857A (zh) 一种桥壳自动化焊接转位固定平台
CN108901134A (zh) 铜板组装装置
CN215830901U (zh) 触摸屏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CN215509825U (zh) 一种自动化机器
CN210173065U (zh) 一种用于槽钢加工的全自动液压夹具
CN214109469U (zh) 一种ccd扇叶对点入磁自动化设备
CN211890016U (zh) 一种适用于上下料的转台装置
CN212734892U (zh) 换热器板片的胶圈自动装配装置
CN208369962U (zh) 铜板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7

Address after: No. 8, Wuligang, Jishan Town, Nanling County,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241000

Applicant after: Wuhu Shunci Auto Par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Jinxiang Metropolitan Garden, No. 1168 Honggang Road, Qingshuihe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AERFA WISDOM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