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8994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8994B
CN113658994B CN202111061208.0A CN202111061208A CN113658994B CN 113658994 B CN113658994 B CN 113658994B CN 202111061208 A CN202111061208 A CN 202111061208A CN 113658994 B CN113658994 B CN 113658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opening
metal layer
undercu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12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58994A (zh
Inventor
陈中明
张春鹏
刘汉辰
鲜于文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12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58994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9284 priority patent/WO20230353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658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8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58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8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2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including external interconnections consisting of a multilayer structure of conductive and insulating layers inseparably formed on the semiconductor bod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及层叠设置于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共通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基底和共通层之间的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显示区的底切开口;其中,第二电极在底切开口内与第一金属层连接。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显示区的底切开口,第二电极在底切开口内与第一金属层连接,从而将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金属走线引入的电信号,经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引入,以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机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包括阳极(Anode)层、阴极(Cathode)层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功能层,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采用单独排版的方式制作阳极层,采用高精度金属掩模板(FMM Fine Metal Mask,FMM)蒸镀的方式在阳极层上制作有机功能层,然后以整面蒸镀的方式制作阴极层。
由于阴极层是整面设置的,而且受空间和制作工艺的限制,阴极信号只能由恒压低电平金属线(VSS)通过屏幕上相对的两个侧边给入,例如通过靠上的侧边和靠下的侧边给入,如此一来,造成了显示面板在恒压低电平金属线附近的边框宽度过大,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共通层以及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共通层之间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底切开口;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底切开口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内壁处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底切开口贯穿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侧壁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共通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基底之间。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二子金属层和第一子金属层,所述底切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的第一子底切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金属层的第二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三子金属层、第二子金属层和第一子金属层,所述底切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的第一子底切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金属层的第二子底切开口、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子金属层的第三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以及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共通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和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厚度之和。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子金属层的材料为钛金属,所述第二子金属层的材料为铝金属,所述第三子金属层的材料为钛金属。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底切开口、及由多个所述底切开口的一端向所述绑定区延伸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
其中,多个所述底切开口和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均位于各所述子像素之间的间隙处。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源漏极层、及位于所述绑定区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分别与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对应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平行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底切开口横截面的形状为Y形、U形或者C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
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
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
所述第一导电层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开口,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内壁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侧壁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基底之间。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二子导电层和第一子导电层,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导电层的第一子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导电层的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一子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二子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开口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由第一主体部指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开口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开口的中心线的直线距离呈增大的趋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共通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共通层之间的第一金属层,通过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底切开口,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底切开口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从而将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金属走线引入的电信号,经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引入,以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第一种截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金属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沿B-B方向的第一种截面图;
图6为图2沿C-C方向的截面图;
图7A~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金属层的俯视图;
图8为图2沿A-A方向的第二种截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金属层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沿B-B方向的第二种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在现有技术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和与所述显示区100相邻的绑定区200,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基底10上的阳极层(图中未画出)、阴极层11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层和所述阴极层11之间的共通层(图中未画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的覆晶薄膜13,所述覆晶薄膜13通过恒压低电平金属线(VSS)12向所述阴极层11传输阴极信号;其中,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采用单独排版的方式制作所述阳极层,采用高精度金属掩模板蒸镀的方式在所述阳极层上制作所述共通层,然后以整面蒸镀的方式制作所述阴极层11。
由于阴极层11是整面设置的,而且受空间和制作工艺的限制,阴极信号只能由所述恒压低电平金属线12通过屏幕上相对的两个侧边给入,例如通过靠上的侧边和靠下的侧边给入,如此一来,造成了所述显示面板在恒压低电平金属线12附近的边框宽度过大,不利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改善上述缺陷。
请结合图2~图7C,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上的第一电极20、共通层30以及第二电极4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10和所述共通层30之间的第一金属层120,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底切开口1200;其中,所述第二电极40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本申请通过在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所述底切开口1200,所述第二电极40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请结合图2和图3;其中,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第一种截面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和与显示区100相邻的绑定区200;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上的第一电极20、共通层30以及第二电极4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但不限于有机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显示面板为机致发光二极管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底10可以包括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当基底10为刚性衬底时,材料可以是金属或玻璃,当基底10为柔性衬底时,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基树脂、环氧基树脂、聚氨酯基树脂、纤维素树脂、硅氧烷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聚酰胺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对所述基底10的材料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20包括但不限于阳极,所述第二电极40包括但不限于阴极,所述共通层30包括但不限于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缓冲层以及电子传输层,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基底10与所述第一电极20之间的有源层50、第一绝缘层60、栅极70、第二绝缘层80、源漏电极90以及第三绝缘层1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10和所述共通层30之间的第一金属层120。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基底10与所述第一电极20之间的有源层50、第一绝缘层60、栅极70、第二绝缘层80、源漏电极90以及第三绝缘层110仅用作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金属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底切开口1200,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与开口的中心线的直线距离呈增大的趋势,用于使形成于其内的膜层在内壁处断开。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20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上的第二子金属层122和第一子金属层121,所述底切开口12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连通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的直径,从而使所述底切开口1200在垂直所述基底10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呈减小的趋势,用于使形成于其内的膜层在内壁处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的直径大小和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的直径大小均与实际制备工艺有关,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钛金属和钼金属,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金属,本实施例以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材料为钛金属、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材料为铝金属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切开口1200通过湿法刻蚀掉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和第二子金属层122而形成的,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材料和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材料不同,因此当两者同时进行湿法刻蚀时,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刻蚀速率和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刻蚀速率会有较大差异,具体地,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刻蚀速率大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刻蚀速率,从而形成开口直径不同的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和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层110设有一开孔(图中未标记),所述开孔至少暴露所述底切开口1200。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切开口1200通过湿法刻蚀掉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和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而形成仅用作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对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制备方法不做具体限制。
请结合图2、图3、图5和图6;其中,图5为图2沿B-B方向的第一种截面图;
图6为图2沿C-C方向的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4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上的第一主体部41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第一连接部4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2位于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所述第一连接部42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内壁处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第二电极40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
具体地,所述底切开口1200贯穿所述第一金属层120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侧壁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4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金属层120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图中未标记),第二侧壁(图中未标记)以及第三侧壁(图中未标记),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第三侧壁平滑过度,且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连接部42和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即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第一侧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第二侧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第三侧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共通层30包括第二主体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主体部31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和所述第一主体部4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32位于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2和所述基底10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2对所述第一连接部42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所述第一连接部42升高,增大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侧壁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所述第二电极40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的连接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的厚度,从而避免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侧壁的接触面积过小,从而影响所述第二电极40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130,所述第一金属层120包括多个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所述底切开口1200、及由多个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一端向所述绑定区200延伸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124;其中,多个所述底切开口1200和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均位于各所述子像素130之间的间隙处,从而不会影响所述显示区100中各所述子像素130的正常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可以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延伸,可以贯穿相邻两列所述子像素130之间的间隙,也可以只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中间位置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同时,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可以为直线或者折线,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X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Y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100包括第一显示区101和第二显示区102,所述第二显示区102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1和所述绑定区200之间,所述底切开口120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1,或所述底切开口1200由所述第二显示区102向所述第一显示区101延伸,本实施例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长度不做限制。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以所述底切开口1200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1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200的覆晶薄膜13,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还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200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125,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25分别与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对应连接,所述覆晶薄膜13通过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25向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传递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25包括但不限于恒压低电平金属线(VSS),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2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25的另一端与所述覆晶薄膜13连接,从而将电信号经由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传送到所述第二电极40上。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25以及所述源漏电极90同层设置,三者可以在同一工序中制作,从而能最大化的减少对所述显示面板厚度的影响。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0和与所述显示区100相邻的绑定区200;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上的第一电极20、共通层30以及第二电极40,其中,所述第一电极20为阳极,所述共通层30包括层叠设置与所述第一电极20上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缓冲层以及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二电极40为阴极;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10和所述共通层30之间的第一金属层120,所述第一金属层120包括多个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所述底切开口1200、由多个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一端向所述绑定区200延伸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124、及位于所述绑定区200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125。其中,所述第二电极40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25为恒压低电平金属线。
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第二电极40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包括多个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一端向所述绑定区200延伸的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及位于所述绑定区200的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125,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走线124将所述阴极信号传送到所述第二电极40上,进而将现有技术中通过环绕所述显示区100的金属走线引入的电信号,经由位于所述显示区100内的所述第一金属层120引入,以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需要说明的是,请结合图7A~图7C,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金属层120的俯视图。在平行所述基底10的方向上,所述底切开口1200横截面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Y形、U形或者C形,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底切开口1200设计成半封闭结构,可限制所述第二电极40的第一连接部42位于由所述底切开口1200形成的合围区域内,从而保证所述第二电极40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的连接效果。
实施例二,
请结合图2、图8、图9和图10;其中,图8为图2沿A-A方向的第二种截面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金属层120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沿B-B方向的第二种截面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相似/相同,具体请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两者的区别仅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底切开口1200,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与开口的中心线的直线距离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用于使形成于其内的膜层在内壁处断开。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层120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10上的第三子金属层123、第二子金属层122和第一子金属层121,所述底切开口12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子金属层123的第三子底切开口1203,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以及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1203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1203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的直径,从而使所述底切开口1200在垂直所述基底10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用于使形成于其内的膜层在内壁处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的直径大小、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的直径大小以及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1203的直径大小均与实际制备工艺有关,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钛金属和钼金属,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金属,所述第三子金属层123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钛金属和钼金属,本实施例以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材料为钛金属、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材料为铝金属、所述第三子金属层123的材料为钛金属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切开口1200通过湿法刻蚀掉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以及所述第三子金属层123而形成的,其中,由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材料和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材料不同,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材料和所述第三子金属层123的材料相同,因此当三者同时进行湿法刻蚀时,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刻蚀速率和所述第三子金属层123的刻蚀速率相同,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刻蚀速率和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刻蚀速率会有较大差异,具体地,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刻蚀速率大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的刻蚀速率,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的刻蚀速率大于所述第三子金属层123的刻蚀速率,从而形成开口直径不同的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1201、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以及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120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层110设有一开孔(图中未标记),所述开孔至少暴露所述底切开口1200。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底切开口1200通过湿法刻蚀掉所述第一子金属层121、所述第二子金属层122以及所述第三子金属层123而形成的仅用作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对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制备方法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4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上的第一主体部41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41的第一连接部4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42位于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所述第一连接部42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内壁处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第二电极40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连接。
具体地,所述底切开口1200贯穿所述第一金属层120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侧壁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4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金属层120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图中未标记),第二侧壁(图中未标记)以及第三侧壁(图中未标记),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第三侧壁平滑过度,且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连接部42和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即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第一侧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第二侧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部42在所述第三侧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共通层30包括第二主体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主体部31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和所述第一主体部41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32位于所述底切开口1200内,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1200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3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2和所述基底10之间,从而使所述第二连接部32对所述第一连接部42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所述第一连接部42抬高,增大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侧壁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所述第二电极40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的连接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1203和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1202的厚度之和,从而避免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侧壁的接触面积过小,从而影响所述第二电极40与所述第一金属层120的连接效果。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所述第一导电层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开口,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内壁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绑定区的覆晶薄膜,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开口、由多个所述开口的一端向所述绑定区延伸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及位于所述绑定区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分别与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对应连接,所述覆晶薄膜通过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向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传递电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侧壁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基底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二子导电层和第一子导电层,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导电层的第一子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导电层的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一子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二子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开口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在由第一主体部指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开口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开口的中心线的直线距离呈增大的趋势,用于使形成于其内的膜层在内壁处断开。
需要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三子导电层、第二子导电层和第一子导电层,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导电层的第一子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导电层的第二子开口、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导电层的第三子开口,所述第一子开口、所述第二子开口以及所述第三子开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子开口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子开口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子开口的直径,从而使所述开口在垂直所述基底方向上的横截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用于使形成于其内的膜层在内壁处断开。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开口、由多个所述开口的一端向所述绑定区延伸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及位于所述绑定区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分别与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对应连接,所述覆晶薄膜通过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向所述第一金属走线传递电信号,进而将现有技术中通过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金属走线引入的电信号,经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导电层引入,以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及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请参阅任一上述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主体可以包括中框、框胶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台式机电脑、智能电视或者数码相机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及层叠设置于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共通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基底和共通层之间的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显示区的底切开口;其中,第二电极在底切开口内与第一金属层连接。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显示区的底切开口,第二电极在底切开口内与第一金属层连接,从而将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二电极通过环绕所述显示区的金属走线引入的电信号,经由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引入,以实现所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及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共通层以及第二电极;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底和所述共通层之间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底切开口,所述底切开口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与开口的中心线的直线距离呈增大的趋势;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底切开口内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内壁处与所述第一金属层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切开口贯穿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侧壁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通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底切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基底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二子金属层和第一子金属层,所述底切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的第一子底切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金属层的第二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三子金属层、第二子金属层和第一子金属层,所述底切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的第一子底切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子金属层的第二子底切开口、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子金属层的第三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以及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和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通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底切开口内,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子底切开口和所述第二子底切开口的厚度之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金属层的材料为钛金属,所述第二子金属层的材料为铝金属,所述第三子金属层的材料为钛金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底切开口、及由多个所述底切开口的一端向所述绑定区延伸的多条第一金属走线;
其中,多个所述底切开口和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均位于各所述子像素之间的间隙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源漏极层、及位于所述绑定区的多条第二金属走线,多条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分别与多条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对应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平行所述基底的方向上,所述底切开口横截面的形状为Y形、U形或者C形。
1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相邻的绑定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底;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
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
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上;
所述第一导电层设有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开口,所述开口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开口的中心线的直线距离呈增大的趋势,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主体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内壁处与所述第一导电层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侧壁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开口的内壁处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断开,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基底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二子导电层和第一子导电层,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导电层的第一子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导电层的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一子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子开口,所述第二子开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子开口的直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主体部指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开口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开口的中心线的直线距离呈增大的趋势。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061208.0A 2021-09-10 2021-09-1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658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208.0A CN113658994B (zh) 2021-09-10 2021-09-1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1/119284 WO2023035316A1 (zh) 2021-09-10 2021-09-18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208.0A CN113658994B (zh) 2021-09-10 2021-09-1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8994A CN113658994A (zh) 2021-11-16
CN113658994B true CN113658994B (zh) 2023-01-10

Family

ID=78493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1208.0A Active CN113658994B (zh) 2021-09-10 2021-09-1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58994B (zh)
WO (1) WO20230353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1363A (zh) * 2021-12-31 2022-04-15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1461A (zh) * 2019-11-26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20061354A (ja) * 2018-10-11 2020-04-16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表示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71117B1 (ko) * 2018-03-09 2022-1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283757A (zh) * 2018-07-31 2019-01-29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KR20200113118A (ko) * 2019-03-22 2020-10-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200145954A (ko) * 2019-06-21 2020-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10349841U (zh) * 2019-09-19 2020-04-1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659331B1 (ko) * 2019-12-31 2024-04-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1180496B (zh) * 2020-01-06 2023-07-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15974B (zh) * 2020-04-29 2022-10-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5493B (zh) * 2020-06-28 2022-08-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头的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327937B (zh) * 2021-05-27 2022-06-1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61354A (ja) * 2018-10-11 2020-04-16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Samsung Display Co.,Ltd. 表示パネル
CN110911461A (zh) * 2019-11-26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8994A (zh) 2021-11-16
WO2023035316A1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950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817675B (zh) 柔性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US10629668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CN10720329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46879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0536542B (zh)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移动终端
CN110085552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US11455944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at least one power supply structure including common electrode configured to have predetermined area,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99178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12196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017012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27657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10233940A1 (en) Circuit backplane of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circuit backplane, and display panel
CN11365899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86752A (zh) 像素模块及显示设备
CN11079735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021683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CN11290920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5275044B (zh) 显示面板
CN109671724B (zh) 发光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35064A (zh) 防串扰显示阵列及显示装置
CN114114762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82650B (zh)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WO2023019603A1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4284248A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