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53669A - 离心风扇和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离心风扇和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53669A
CN113653669A CN202110493636.4A CN202110493636A CN113653669A CN 113653669 A CN113653669 A CN 113653669A CN 202110493636 A CN202110493636 A CN 202110493636A CN 113653669 A CN113653669 A CN 113653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entrifugal fan
blades
main plate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36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石惠介
东野浩之
宫城俊吾
佐佐木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53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536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1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uction 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离心风扇和旋转电机,增大了离心风扇的轴向上的风量。离心风扇(1)由主板(2)构成,该主板环状地设于旋转轴的周围,并具有形成在从旋转方向前方朝向后方半径增加的范围的多个板状的叶片(4)。叶片(4)从向主板(2)的平面部的外径侧突出而形成的臂状板(3)立起设置,多个叶片(4)中的至少一个在构成叶片(4)的面部的一部分具有弯曲部(4c)。叶片(4)的设有弯曲部(4c)的区域形成为向旋转方向前方倾倒的形状。

Description

离心风扇和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离心风扇和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作为车载用交流发电机等的旋转电机的构成部件使用离心风扇。在以往的离心风扇中,为了提高风量特性和降低噪音,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叶片形状。
例如,公开了一个示例,其中用作交流发电机的冷却风扇的叶片形成为以相对于主板具有规定角度的方式弯曲金属板而得到的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公开了以周向上不同的间隔配置将作为以往的离心式风扇的叶轮收纳的壳体的支柱,从而降低噪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154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第5727833号公报
专利文献1公开的冷却风扇的叶片是以规定的角度弯曲主板的端部的叶片形状,因此虽然轴向的风量增加但是整体的风量和离心方向的风量可能会被限制。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离心式风扇中,作为壳体变形的效果可以降低噪音,但是多个叶片是相同的形状,未示出通过叶片形状的变形来提高风量特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通过叶片形状的变形来调节风量特性,从而提高冷却性的离心风扇以及包括该离心风扇的旋转电机。
本申请的离心风扇包括主板,该主板环状地设于旋转轴的周围,并具有形成在从旋转方向前方朝向后方半径增加的范围的多个板状的叶片,所述叶片从所述主板的平面部立起设置,多个所述叶片中的至少一个在构成所述叶片的面部的一部分具有弯曲部,所述叶片的设有所述弯曲部的区域是向旋转方向前方倾倒的形状。
此外,本申请的旋转电机是将所述离心风扇安装于转子的一端的旋转电机,所述主板的平面部在构成所述转子的励磁铁芯的轴向端部配置成使所述叶片位于外侧,所述叶片的所述弯曲部配置成在轴向上与构成所述励磁铁芯的爪状磁极之间的间隙部的外缘区域重叠。
根据本申请的离心风扇,由于能通过在叶片设置弯曲部并将叶片的一部分设为向旋转方向前方倾倒的形状来增大轴向的风量,因此能调节叶片的轴向和离心方向的风量,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性。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旋转电机,通过将所述离心风扇安装于转子,能增大沿转子的轴向输送的风量,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的离心风扇的立体图。
图2是使实施方式一的离心风扇的性能与比较例对比的特性图。
图3是实施方式二的离心风扇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实施方式三的离心风扇的叶片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四的离心风扇的叶片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五的离心风扇的叶片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五的离心风扇的叶片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七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七的旋转电机的励磁铁芯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离心风扇
2主板
3臂状板
4叶片
4a前缘部
4b后缘部
4c弯曲部
4d前缘侧上端部
5开口部
7带轮
8转子
9定子
10集电环
11电刷
12电压调节器
13整流装置
17刷握
18散热器
20连接器
24电路板
24a端子
27保护盖
30后侧外壳
31前侧外壳
32壳体
32r壳体进气外径
33轴承
34轴
81励磁绕组
82励磁铁芯
91定子铁芯
92定子绕组
92a导线
100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使用图1和图2,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一的离心风扇1进行说明。图1是离心风扇1的立体图,该离心风扇1例如用于车载用的旋转电机100,叶片4以向轴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于转子8(后述)的轴向端面。图2是将本申请的离心风扇1的性能和比较例的性能进行比较的特性图。
如图1所示,离心风扇1主要由主板2构成,该主板2环状地设于供旋转电机100的轴34(后述)插通的贯通孔的周围。主板2具有多个叶片4,该多个叶片4形成于从旋转方向前方朝向后方半径增加的范围。上述叶片4从在主板2的平面部的外周侧突出成臂状的臂状板3立起设置。臂状板3如上所述是主板2的一部分,设置成从主板2的平面部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出来的平板形状。可以将叶片4的从主板2的平面部立起的立起角度设为例如垂直(或者大致垂直)。
位于主板2的端部的多个叶片4中的至少一个在构成该叶片4的面部(翼面)的一部分具有弯曲部4c,叶片4的设有弯曲部4c的区域为向旋转方向前方倾倒的形状。此处,叶片4设有弯曲部4c的区域与叶片4的其他部分不同,形成有局部的曲面形状来构成倾斜面。
如图1所示,在离心风扇1所具有的多个臂状板3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在叶片4的径向内侧沿轴向贯通的开口部5。
此外,在图1的例子中,沿周向配置十四个臂状板3。另外,也可以在主板2的中央的贯通孔的内周形成有台阶部。
如图1所例示,十四个臂状板3配置成在主板2的平面部的周向上间隔发生变化。臂状板3的径向尺寸形成为,旋转方向Rot的前方(front)侧较小,旋转方向Rot的后方(back(或者rear))侧较大。
此外,在多个臂状板3中混合存在从旋转中心O到径向外缘部的距离不同的臂状板3,各个叶片4的距旋转中心O的距离也多种多样。虽然在叶片4选择性地设置用于增大轴向风量的弯曲部4c,但是在距旋转中心O的距离近的叶片4配置弯曲部4c会更有效地改进冷却性。
如图1所示,叶片4构成为使位于旋转方向后方侧(或者也可以是径向外侧)的后缘部4b与位于旋转方向前方侧(或者也可以是径向内侧)的前缘部4a一体化的一个板状。
从离心风扇1的旋转中心C到叶片4的后缘部4b的距离比从旋转中心O到叶片4的前缘部4a的距离大。
此外,能使叶片4的投影到垂直于轴的面上的形状近似于具有平缓的曲线的圆弧,该圆弧形成为相对于连接前缘部4a和后缘部4b的线向旋转中心O侧凸出。
此处,以使在离心风扇1旋转时由前缘部4a产生的刮风声减小为目的,有时会使叶片4的前缘部4a向朝向旋转中心O的方向或者旋转方向后侧倾斜。
这样,由具有叶片4的主板2构成的离心风扇1产生沿着叶片4向径向外侧(离心方向)流动的气流。由此,离心风扇1将朝向主板2的中央部的气流转变为朝向径向外侧的气流。另外,主板2的形状不限于环状,此外也可以在内周部不设置台阶部。此外,主板2的中央部也可是呈碗状隆起的形状。此外,臂状板3的数量不限定于14个,也可以是四个以上,还可以是奇数。此外,多个臂状板3的配置也可以是等间隔的,还可以在各臂状板3设置加强用的肋。
此外,叶片4的投影到垂直于轴的面的形状也可以是直线状或S字状,也可以使各叶片4的形状不同。此外,叶片4也可以不从臂状板3的外周端突出而从平面内的靠近中央的位置突出。此外,也可以在叶片4的径向外侧配置圆环状的护罩。
另外,开口部5的形状除了设为图1所示的圆形之外,也可以设为椭圆形、多边形等不同形状。此外,为了减小施加于通过开口部5的气流的阻力,并降低沿轴向流动的空气的流速,也可以在开口部5的边缘部形成圆形形状或者倒圆角形状。
此外,开口部5只要配置在主板2的平面部即可,可以配置在除了臂状板3之外的区域。
此外,也可以是,在相邻的两个臂状板3接近的情况下,使这两个臂状板3一体化,并且在一体化后的臂状板3形成开口部5。
另外,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在主板2设有两个开口部5的例子,但是可以调节开口部5的数量,该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在各臂状板3各设置一个,还可以对于在周向上依次配置的臂状板3空开一个地设置。此外,也可以在一个臂状板3设置多个开口部5,也可以使开口部5的形状各种不同。
通过增加开口部5而轻量化,使离心风扇1的重心靠近旋转中心O,由此,能使离心风扇1的旋转稳定。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考虑离心风扇1的周向上重量平衡来确定设置于各臂状板3的开口部5的配置、数量以及大小。
本申请的离心风扇1中,叶片4的外侧为释放气流的正压面(旋转方向前方侧的面),叶片4的内侧为负压面(旋转方向后方侧的面)。此外,叶片4的轴向尺寸(立起高度)在旋转方向的前缘部4a处较小,在后缘部4b处较大,抑制了前缘部4a处的风的碰撞。即,如图1示出的叶片4的前缘侧上端部4d那样,由于将前缘侧上端部4d的从主板2(臂状板3)向轴向突出的突出量抑制得较小,因此与叶片4的其他部分相比能减小刮风声。
在如上所述的离心风扇1中,至少一个叶片4在构成叶片4的面部的一部分形成有弯曲部4c,叶片4的设有弯曲部4c的区域成为向旋转方向前方施加扭斜而倾倒的形状。此处,弯曲部4c例如是指形成于作为叶片4的正压面的面部的、曲率半径沿着轴向变化的部分。弯曲部4c有时沿着叶片4的面部在径向以及轴向上扩展而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一的例子中,弯曲部4c设置在叶片4的旋转方向后方或者叶片4的外径侧即后缘部4b。在这种情况下,弯曲设置成叶片4的外径侧沿旋转方向倾倒,叶片4的正压面设置成曲率半径随着从外径侧朝向内径侧而变大(曲率变小)的形状。由此,可以使叶片4的正压面在后缘部4b处呈凹形的曲线,从而增加沿轴向流动的气流。
这样,在离心风扇1的叶片4设有弯曲部4c的区域中,对叶片4的面部施加扭斜,从而能使叶片4的投影到垂直于轴的面上的面积增加,从而增大轴向的风量。因此,通过调节弯曲部4c的曲率和形成范围,能使离心风扇1的轴向和径向的风量平衡,从而能提高冷却性能。
另外,虽然在图1的例子中,对沿周向排列的叶片4空开一个地设置弯曲部4c,但是也可以将设置弯曲部4c的叶片4设为一个,也可以以间隔发生变化的方式对多个叶片4设置弯曲部4c,此外,还可以设于各叶片4。
图2的条形图是示出了对于没有应用本申请的离心风扇且在叶片4不设置弯曲部4c的比较例1、与专利文献1的离心式风扇相同的结构且叶片的倾斜角恒定的比较例2以及本申请的应用了具有弯曲部4c的叶片4的离心风扇1(图2中的本申请)、以比较例1为基准将冷却风量在整体上、离心方向上、轴向上进行了比较后的结果的特性图。整体的风量表示离心方向和轴向的风量之和。
图2示出了以下内容:通过应用本申请的离心风扇1,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相比,能在不降低离心方向的风量的情况下增加轴向的风量,从而能增加整体的冷却风量。
实施方式二
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一中,示出了将弯曲部4c设于叶片4的后缘部4b侧的例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二中,使用图3对将弯曲部4c设于比叶片4的后缘部4b靠近内径侧的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3中,将旋转中心O和叶片4的前缘部4a(将径向位置示为点A)的距离设为RA,将旋转中心O和叶片4的后缘部4b(将径向位置示为点B)的距离设为RB,将位于叶片4的前缘部4a与后缘部4b之间的面部上的点C与旋转中心O的距离设为RC(RA<RC<RB)。点C示出了在旋转方向和径向上的叶片4的边缘部的中间位置。
此时,在从RA到RC之间、即在比叶片4的后缘部4b靠近内径侧的位置处,在至少一个叶片4设有弯曲部4c,叶片4的一部分形成为弯曲形状。弯曲部4c的径向位置示为点D。将点D距旋转中心O的距离示为RD。在叶片4的用点D表示的位置处设置弯曲部4c,从而形成RD<RC<RB的关系。
即使在叶片4的靠近内径的位置处设有弯曲部4c的情况下,也能比没有设置弯曲部4c的情况增大轴向上的气流,此外,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可以抑制在叶片4的前缘部4a处产生的刮风声。
另外,虽然在图3的例子中,示出了设有弯曲部4c的叶片4的后缘部4b的半径(RB)比离心风扇1的外径RO小的情况,但是也存在弯曲部4c形成为使叶片4的尺寸为外径RO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形成RD<RC<RO的关系,能减小由气流产生的刮风声并且增加轴向的气流。
实施方式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一、二中,示出了将叶片4的径向上的弯曲部4c的配置设为后缘部4b侧、比后缘部4b靠近内径侧的位置的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三中,使用图4对轴向上的叶片4的弯曲部4c的配置的例子进行说明。图4相当于在图3的叶片4的面部上的点C处的沿着轴向的周向的剖视图。叶片4的设有弯曲部4c的倾斜面设置成随着从叶片4的端部(吸入侧)沿着轴向朝向主板2的平面部而曲率半径缩小(曲率逐渐变大)的形状。叶片4的端部的吸入侧(L2)的曲率半径为比主板2的平面部侧(L1)的曲率半径大的值。
这样,通过在比叶片4的端部更靠近主板2的平面部的位置处增大曲率,能调节冷却风的流动,从而能提高冷却性。
实施方式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三中,示出了在叶片4设有弯曲部4c,叶片形状形成为随着从吸入侧沿着轴向朝向主板2的平面部侧而曲率半径缩小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四中,使用图5对与实施方式三相反地,叶片形状形成为随着从吸入侧沿着轴向朝向主板2的平面部侧而曲率半径扩大的情况进行说明。当如图5示出的叶片4的沿着轴向的周向的剖视图那样,设为弯曲成随着从吸入侧(L2)朝向主板2的平面部侧(L1)而曲率半径逐渐变大的叶片形状时,能调节冷却风的流动,可以提高冷却性。
另外,在图5的例子中示出了在叶片4的比剖面部分靠近纵深侧即内径侧的位置处设有曲率较大的倾斜面的状态。
实施方式五
此外,图6、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五的离心风扇1的叶片形状的例子。图6是叶片4的负压面示于近前侧的离心风扇1的叶片4的主要部分立体图,示出了在叶片4的两个部位、旋转方向前方和后方沿着径向的截面。图7是叶片4的正压面示于近前侧的离心风扇1的叶片4的主要部分立体图,示出了在叶片4的两个部位、旋转方向前方和后方沿着周向的截面。图7中,在靠近前缘部4a的截面标记了表示吸入侧的记号(L2_F)和表示主板2的平面部侧的记号(L1_F),在靠近后缘部4b的截面标记了表示吸入侧的记号(L2_R)和表示主板2的平面部侧的记号(L1_R)。均以在靠近前缘部4a的一侧叶片4的弯曲程度较大,越靠近后缘部4b则弯曲程度越小的方式,在叶片4的面部的从前缘部4a到后缘部4b的较宽的范围设有弯曲部4c。
如图6、图7所示,叶片4设置成下述形状:在设有弯曲部4c的区域中,从旋转方向前方朝向后方,叶片4的轴向的曲率半径为最小的位置向从叶片4的轴向的吸入侧向臂状板3(主板2的平面部)靠近的方向偏移。另外,虽然将轴向上的曲率半径最小的位置的偏移方向用箭头表示为弯曲部4c,但是用箭头表示的部位示出了轴向上曲率半径为最小值的位置,当然,成为在位于箭头周围的面部也形成有弯曲形状的状态。
这样,在叶片4从旋转方向前方到后方设有弯曲部4c,将叶片4形成为轴向上曲率半径最小的位置随着从旋转方向前方朝向后方(随着距旋转中心O的距离变大)而靠近主板2的平面部的形状,从而能得到在径向和轴向上曲率发生了变化的叶片形状,能提高离心风扇1的整流性。
实施方式六
如上所述,虽然离心风扇1是在周向上配置有多个叶片4的结构,但是在该实施方式六中,对在多个叶片4中的哪个叶片4设置弯曲部4c对于提高冷却性更有效进行说明。
离心风扇1的叶片4承受的风量存在随着与位于叶片4的旋转方向前方的前方的叶片4之间的间隔变大而增大的倾向。因此,当离心风扇1中相邻的两个叶片4各自的旋转方向前方的端部之间的间隔最大,或者该间隔为规定值以上且与叶片4的正压面碰撞的风量较大时,可以通过在位于旋转方向后方的叶片4设置弯曲部4c来有效地增大轴向上的风量。
实施方式七
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一到实施方式六中公开的离心风扇1应用于旋转电机100。例如,也可以安装于车载用交流发电机、马达或者车载用驱动装置等的旋转电机100的转子8以进行利用。此处,作为一例,示出了车辆用交流发电机作为应用了本申请的离心风扇1的旋转电机100。图8是从侧方观察上述旋转电机100得到的剖视图。
图8中,旋转电机100具有壳体32,该壳体32由分别呈大致碗状的铝合金制成的前侧外壳31和后侧外壳30构成。此外,旋转电机100具有:轴34,该轴34通过一对轴承3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32;带轮7,该带轮7固定于在壳体32的前侧突出的轴34的端部。前侧的轴承33支承于前侧外壳31,后侧的轴承33支承于后侧外壳30。
此外,旋转电机100具有转子8和定子9,其中,所述转子8固定至轴34并配置在壳体32内,并且与轴34一体地旋转,所述定子9以围绕转子8的方式固定于壳体32。此外,旋转电机100具有:一对集电环10,所述一对集电环10固定于在壳体32的后侧突出的轴34的突出部,并且向转子8供给电流;一对电刷11,所述一对电刷11收容于刷握17,并且在各集电环10的表面滑动;电压调节器12,所述电压调节器12与一对电刷11相邻地配置,并且对由定子9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进行调节。
此外,旋转电机100具有:整流装置13,所述整流装置13将由定子9产生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连接器20,所述连接器20在电压调节器12与外部装置之间进行信号的传输;保护盖27,所述保护盖27安装于后侧壳体30以覆盖电压调节器12、整流装置13以及刷握17。
转子8是伦德尔型转子,具有励磁绕组81和励磁铁芯82,其中,所述励磁绕组81供励磁电流流动而产生磁通,所述励磁铁芯82设置成固定至贯穿轴心位置的轴34并覆盖励磁绕组81,并且通过由励磁绕组81产生的磁通而形成磁极。
在转子8的带轮7侧的安装面或者与带轮7相反一侧的安装面配置有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一的离心风扇1。
定子9同轴地配置于转子8的外周。定子9包括:圆筒状的定子铁芯91;定子绕组92,所述定子绕组92安装于定子铁芯91,伴随着转子8的旋转,根据来自励磁绕组81的磁通的变化而产生交流电。定子铁芯91在前侧外壳31与后侧外壳30之间从轴向两侧被夹持。定子绕组92的导线92a从后侧外壳30引出而接线至电路板24的端子24a。由此,整流装置13与定子绕组92电连接。整流装置13包括安装有多个整流元件的散热器18以及电路板24。
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旋转电机100中,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旋转转矩通过带轮7传递至轴34,使转子8旋转。此时,电流通过电刷11和集电环10供给至转子8的励磁绕组81,从而产生磁通。通过上述磁通,N极和S极沿周向交替地形成于排列在励磁铁芯82的外周部的多个爪状磁极。由此,旋转磁场被提供至定子9的定子绕组92,从而在定子绕组92产生交流电的电动势。上述交流电的电动势通过导线92a被供给至整流装置13,从而在整流装置13中进行整流,并且,该交流电的电动势的大小通过电压调节器12调节,进而被供给至电池以及车载电气安装件。
此处,由于转子8旋转,因此,固定于励磁铁芯82的带轮7侧的离心风扇1旋转。由于离心风扇1旋转,外部气体从形成于前侧外壳31的开口部被吸入壳体32的内部。被吸入壳体32内部的外部气体在前侧外壳31内沿轴向流动而到达励磁铁芯82,励磁绕组81和定子绕组92的前侧线圈边端被冷却。
图9是表示旋转电机100的励磁铁芯82的、离心风扇1的安装面G侧的图。离心风扇1的安装面G设置在与设于励磁铁芯82的八个爪状磁极延伸出来一侧相反的一侧。图9中标记斜线而示出的区域F表示能在有效地冷却励磁绕组81时流过冷却风的范围,相当于将设于励磁铁芯82的爪状磁极之间的间隙(或者间隙部)向离心风扇安装面G投影而得到的区域。
当将离心风扇1安装于安装面G时,使弯曲部4c和区域F的重叠在轴向上较大,从而使轴向的气流变多。另一方面,当在轴向上使弯曲部4c与安装面G重叠时,气流与励磁铁芯82碰撞而使刮风声增大。
因此,通过将离心风扇1的弯曲部4c设置在当投影到安装面G时与区域F重叠的部分,能在不增大产生的刮风声的情况下增加在轴向上流动的气流,从而有效地冷却励磁绕组81。
因此,能够提高励磁铁芯82的励磁绕组81和定子绕组92的线圈边端的冷却能力。由此,能够增加车载用旋转电机的发电输出。
此时,通过配置成将离心风扇1的臂状板3重叠在励磁铁芯82的安装面G上,并将叶片4的立起部分与励磁铁芯82的爪状磁极的外缘部重叠,能将沿轴向输送冷却风的开口部确保得较宽。因此,将离心风扇1的主板2的平面部在转子8的励磁铁芯82的轴向端部配置成使叶片4朝向外侧,此外,将叶片4的弯曲部4c配置成在轴向上与构成励磁铁芯82的爪状磁极间的间隙部的外缘区域、更详细地与V字形的外缘区域中的旋转方向后方重叠,从而能够在抑制刮风声的同时,有效地增大轴向上的风量。
此外,如图9所示,例如当将离心风扇1的安装面G的最大外径设为R1时,将离心风扇1的弯曲部4c设在距旋转中心O半径R1以内(最大外径部的内径侧)的范围,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增大沿轴向流动的风量,能有效地冷却励磁绕组81。半径R1的外侧的区域是为了使冷却励磁绕组81后的废气流动所需的空间。因此,为了将冷却励磁绕组81而变热的空气沿轴向吹出,需要将离心风扇1的弯曲部4c配置在不妨碍废气流、比R1靠近内径侧的区域,通过将弯曲部4c配置于比R1靠近内径侧的区域,能在抑制刮风声的同时提高对励磁绕组81的冷却性。另外,在图9中,将安装面G的最小外径示为R2,将励磁铁芯82的最大外径示为R0。
此外,在图9中将壳体32的进气孔的最大开口半径示为壳体进气外径32r。在轴向上,壳体32的进气孔的边缘部与以壳体进气外径32r为半径的圆重叠。在垂直于轴的面内,将离心风扇1的弯曲部4c设置在比壳体32的进气孔的边缘部靠近内侧的位置,即设置在具有比壳体进气外径32r小的半径的圆的内侧,从而能将在壳体32的进气孔处产生的气流的紊乱抑制得较小,能在抑制刮风声的同时有效地增大轴向上的风量,可以更加有效地冷却励磁绕组81。
本公开虽记载有例示的实施方式,但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各种各样的特征、形态以及功能并不局限于应用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能以单独或是各种各样的组合应用于实施方式。
因此,未被例示的无数变形例被设想在本申请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包括使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变形的情况、追加至少一个构成要素的情况或是省略至少一个构成要素的情况。

Claims (10)

1.一种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风扇包括主板,该主板环状地设于旋转轴的周围,并具有形成在从旋转方向前方朝向后方半径增加的范围的多个板状的叶片,
所述叶片从所述主板的平面部立起设置,
多个所述叶片中的至少一个在构成所述叶片的面部的一部分具有弯曲部,
所述叶片的设有所述弯曲部的区域是向旋转方向前方倾倒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设于所述叶片的位于外径侧的后缘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设于所述叶片的比位于外径侧的后缘部靠近内径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设有所述弯曲部的区域设置成下述形状:随着从所述叶片的端部沿着轴向朝向所述主板的平面部而曲率半径缩小。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设有所述弯曲部的区域设置成下述形状:随着从所述叶片的端部沿着轴向朝向所述主板的平面部而曲率半径扩大。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所述弯曲部从旋转方向前方到后方地设置,
所述叶片形成为下述形状:轴向上的曲率半径最小的位置随着从所述叶片的旋转方向前方朝向后方而靠近所述主板的平面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当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的各自的旋转方向前方的端部之间的间隔最大时,所述弯曲部设于位于旋转方向后方的所述叶片。
8.一种旋转电机,该旋转电机将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离心风扇安装于转子的一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的平面部在构成所述转子的励磁铁芯的轴向端部配置成使所述叶片位于外侧,
所述叶片的所述弯曲部配置成在轴向上与构成所述励磁铁芯的爪状磁极之间的间隙部的外缘区域重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所述弯曲部配置于比所述励磁铁芯的安装面的最大外径部靠近内径侧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所述弯曲部设于比包围所述离心风扇的壳体的进气孔的边缘部靠近内径侧的位置。
CN202110493636.4A 2020-05-12 2021-05-07 离心风扇和旋转电机 Pending CN1136536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3718A JP6961038B1 (ja) 2020-05-12 2020-05-12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20-083718 2020-05-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53669A true CN113653669A (zh) 2021-11-16

Family

ID=78280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3636.4A Pending CN113653669A (zh) 2020-05-12 2021-05-07 离心风扇和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55957A1 (zh)
JP (1) JP6961038B1 (zh)
CN (1) CN113653669A (zh)
DE (1) DE102021203118A1 (zh)
FR (1) FR31102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4218B1 (ja) 2022-01-07 2023-04-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6704A (ja) * 1992-05-29 1993-12-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H0652373U (ja) * 1992-12-14 1994-07-15 日興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交流発電機
JPH07184352A (ja) * 1993-12-24 1995-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H09154256A (ja) * 1995-09-27 1997-06-10 Denso Corp 交流発電機
JPH10225061A (ja) * 1997-01-31 1998-08-21 Denso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EP0881751A2 (en) * 1997-05-26 1998-12-02 Denso Corporation Stator cooling arrangement of alternator for vehicle
JP2000050574A (ja) * 1998-07-24 2000-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全閉外扇形誘導電動機
CN1260623A (zh) * 1998-12-30 2000-07-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交流发电机转子
US20020047485A1 (en) * 2000-09-21 2002-04-25 Goroku Okawa Alternator
CN1661887A (zh) * 2004-02-27 2005-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705212A (zh) * 2004-05-27 2005-12-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装置的无整流子电机用转子
CN101316061A (zh) * 2007-05-28 2008-12-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
CN101566165A (zh) * 2009-05-15 2009-10-28 林钧浩 同步后流通风压缩机
CN101611732A (zh) * 2008-06-24 2009-12-30 株式会社东芝 加热烹调器
CN102072195A (zh) * 2010-06-23 2011-05-25 唐山斗盛空压机有限公司 压缩泵直连电机用平衡冷却扇
CN102200134A (zh) * 2011-01-29 2011-09-28 林钧浩 旋流进风离心风机
CN104659964A (zh) * 2013-11-21 2015-05-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交流发电机
CN105027398A (zh) * 2013-03-06 2015-1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7615625A (zh) * 2015-05-27 2018-0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
CN107949979A (zh) * 2015-09-15 2018-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交流发电机
CN109690919A (zh) * 2016-11-15 2019-04-26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的风扇
WO2019106761A1 (ja) * 2017-11-29 2019-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回転電機
CN109863673A (zh) * 2016-11-02 2019-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08932A (en) * 1964-05-04 1968-04-10 William Thomas Teagle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entrifugal fans
JPS5999664U (ja) * 1982-12-24 1984-07-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S6315652A (ja) * 1986-07-07 1988-01-22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交流発電機における冷却フアン構造
JP2002186215A (ja) * 2000-10-06 2002-06-28 Hitachi Ltd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FR2850805B1 (fr) * 2002-12-16 2009-01-09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Dispositif de ventilation pour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JP5727833B2 (ja) 2011-03-30 2015-06-03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
JP6673385B2 (ja) * 2018-02-22 2020-03-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ターボ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19215785A1 (ja) * 2018-05-07 2019-11-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及び車載用交流発電機
WO2020255331A1 (ja) * 2019-06-20 2020-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回転電機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6704A (ja) * 1992-05-29 1993-12-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H0652373U (ja) * 1992-12-14 1994-07-15 日興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交流発電機
JPH07184352A (ja) * 1993-12-24 1995-07-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H09154256A (ja) * 1995-09-27 1997-06-10 Denso Corp 交流発電機
JPH10225061A (ja) * 1997-01-31 1998-08-21 Denso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EP0881751A2 (en) * 1997-05-26 1998-12-02 Denso Corporation Stator cooling arrangement of alternator for vehicle
JP2000050574A (ja) * 1998-07-24 2000-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全閉外扇形誘導電動機
CN1260623A (zh) * 1998-12-30 2000-07-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交流发电机转子
US20020047485A1 (en) * 2000-09-21 2002-04-25 Goroku Okawa Alternator
CN1661887A (zh) * 2004-02-27 2005-08-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705212A (zh) * 2004-05-27 2005-12-0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装置的无整流子电机用转子
CN101316061A (zh) * 2007-05-28 2008-12-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
CN101611732A (zh) * 2008-06-24 2009-12-30 株式会社东芝 加热烹调器
CN101566165A (zh) * 2009-05-15 2009-10-28 林钧浩 同步后流通风压缩机
CN102072195A (zh) * 2010-06-23 2011-05-25 唐山斗盛空压机有限公司 压缩泵直连电机用平衡冷却扇
CN102200134A (zh) * 2011-01-29 2011-09-28 林钧浩 旋流进风离心风机
CN105027398A (zh) * 2013-03-06 2015-1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04659964A (zh) * 2013-11-21 2015-05-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交流发电机
CN107615625A (zh) * 2015-05-27 2018-0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
CN107949979A (zh) * 2015-09-15 2018-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用交流发电机
CN109863673A (zh) * 2016-11-02 2019-06-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
CN109690919A (zh) * 2016-11-15 2019-04-26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的风扇
WO2019106761A1 (ja) * 2017-11-29 2019-06-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回転電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79179A (ja) 2021-11-18
US20210355957A1 (en) 2021-11-18
FR3110204A1 (fr) 2021-11-19
JP6961038B1 (ja) 2021-11-05
DE102021203118A1 (de)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9964B (zh) 交流发电机
CN107949979B (zh) 车用交流发电机
JP2009510318A (ja) 流体の強制流動によって冷却される装置を備える回転電気機械に用いられる換気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ような装置を備える回転電気機械
EP1777798B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112075015B (zh) 离心风扇以及车载用交流发电机
CN104396126A (zh) 车用旋转电机
CN113653669A (zh) 离心风扇和旋转电机
EP1443630B1 (en) Generator fan
JP3294497B2 (ja) 交流発電機
JP6667745B1 (ja)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00083350A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CN111089069B (zh) 风扇
JP6242507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3674211B2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7062684B2 (ja)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回転電機
CN109690919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的风扇
JP6072167B2 (ja) 交流発電機
JP7002499B2 (ja) 回転電機
WO2021250800A1 (ja)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回転電機
CN109906540B (zh) 旋转电机的转子
JP7123283B1 (ja) 遠心ファンおよび遠心ファン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KR200151842Y1 (ko) 차량용 교류발전기
JP2002136053A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