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4730A -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4730A
CN113634730A CN202111201979.5A CN202111201979A CN113634730A CN 113634730 A CN113634730 A CN 113634730A CN 202111201979 A CN202111201979 A CN 202111201979A CN 113634730 A CN113634730 A CN 113634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rankshaft
small
chilling block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19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4730B (zh
Inventor
周小龙
张晓锋
龚华林
刘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dmann Found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dmann Found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dmann Found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dmann Found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19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347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34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4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4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4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5/00Casting using a mould or core of which a part significant to the process is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e.g. chill casting; Mould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22D15/0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hill ca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包括曲轴P1连杆、随型小冷铁、随型小冷铁制作模具、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和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某曲轴铸造模数8.5mm,对应的P1连杆位置铸造模数10.3mm,导致曲轴P1连杆加工后内侧出现微观缩松缺陷,通过随型小冷铁的使用,完美的解决了曲轴P1连杆位置的加工缩孔缩松缺陷,工艺结构对应曲轴的P1连杆位置设置有一个随型小冷铁,随型小冷铁单重0.04Kg,根据曲轴P1连杆的分型要求,在曲轴模具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曲轴下模的模具结构定位部分,以及位于曲轴上模模具结构与P1连杆直接接触部分。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该汽车发动机曲轴是一个大的平台化的产品,可应用在多款汽车车型中,客户端要求该曲轴产品连杆位置加工后不允许存在磁粉探伤后的微观缩松的缺陷,即目视后不得有缺陷,且加工后磁粉探伤也不得有缺陷,外观合内部质量要求非常的高,针对客户如此高的质量要求使得生产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技术挑战。
为了满足曲轴连杆位置质量需求,目前传统工艺铸造的同类产品,采用方式为:P1连杆放置随型外冷铁工艺,冷铁单重0.35kg,整个冷铁与曲轴的P1连杆连接,与P1连杆的接触面达5500mm2,由于与P1连杆的接触面大,导致冷铁的后续清理工作量极大,人工无法清理,需要专用的压机进行清理,增加了清理的工作量。由于外冷铁与连杆的接触面大,外冷铁表面涂料必须上涂到位,否则涂料上涂异常还会导致外冷铁即使使用压机压不下来,且接触面过大,导致加工的后对应与冷铁的接触面硬度相对其它位置偏高,影响加工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即保证产品曲轴连杆加工后的质量、消除压机去冷铁的工序、且方便操作,降低生产成本的曲轴工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通过随型小冷铁的使用,完美的解决了曲轴P1连杆位置的加工缩孔缩松缺陷。相对传统的冷铁工艺结构,采用新型随型小冷铁工艺结构后冷铁单重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且不需采用专用压机分离冷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满足产品连杆位置的质量要求,方便操作,且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包括曲轴P1连杆、随型小冷铁、随型小冷铁制作模具、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和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所述曲轴P1连杆上设置有一个随型小冷铁,根据所述曲轴P1连杆的分型要求,在曲轴模具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曲轴下模的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以及位于曲轴上模的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
优选的,所述随型小冷铁单重0.04Kg。
优选的,位于模具的下模部分属于随型小冷铁的定位部分,其对应尺寸为21*10*H15mm,距离曲轴P1连杆内侧16mm,距离曲轴P1连杆两端侧面最小距离为8mm,所述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设计定位间隙单侧0.3-0.5mm。
优选的,位于模具的上模部分属于随型小冷铁的实际工作部分,其对应尺寸为35*10*H20mm,对应与曲轴P1连杆内侧直接接触部分为5.5*H6mm,距离曲轴P1连杆两端侧面最小距离为5mm,所述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设计合模间隙单侧0.8-1.2mm。
优选的,所述随型小冷铁直接与P1连杆内侧接触,且接触面积是33mm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某曲轴铸造模数8.5mm,对应的P1连杆位置铸造模数10.3mm,导致曲轴P1连杆加工后内侧出现微观缩松缺陷,通过随型小冷铁的使用,完美的解决了曲轴P1连杆位置的加工缩孔缩松缺陷。所述工艺结构对应曲轴的P1连杆位置设置有1个随型小冷铁,随型小冷铁单重0.04Kg,根据曲轴P1连杆的分型要求,在曲轴模具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曲轴下模的模具结构定位部分,以及位于曲轴上模模具结构与P1连杆直接接触部分。曲轴P1连杆加工出现表面微观缩松缺陷都在模具的上半部分,所以设计冷铁的时候将P1连杆出现缩松部位直接与冷铁接触,直接接触可以加强冷却效果,且接触部位类似于平面部分,冷铁与P1连杆接触面积33mm2,接触面积小且类似于平面区域可以方便后续冷铁的清理和分离工作。由于冷铁直接与P1连杆产生缩松的位置接触,可以有效的消除P1连杆缩松缺陷,提高了产品加工面的质量。传统的工艺方法采用的随型大冷铁工艺结构,冷铁单重0.35kg,整个冷铁与曲轴的P1连杆连接,与P1连杆的接触面达5500mm2,由于与P1连杆的接触面大,导致冷铁的后续清理工作量极大,人工无法清理,需要专用的压机进行清理,增加了清理的工作量。相对传统的工艺结构,采用新型随型小冷铁工艺结构后冷铁单重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且不需采用专用压机分离冷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中P1连杆新型随型小冷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中随型小冷铁制作模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中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中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传统工艺随型大冷铁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曲轴P1连杆;2、随型小冷铁;3、随型小冷铁制作模具;4、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5、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包括曲轴P1连杆1、随型小冷铁2、随型小冷铁制作模具3、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4和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5,所述曲轴P1连杆1上设置有一个随型小冷铁2,根据所述曲轴P1连杆1的分型要求,在曲轴模具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曲轴下模的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4,以及位于曲轴上模的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5。
优选的,所述随型小冷铁2单重0.04Kg,冷铁的制作模具结构分型在同一侧,可以避免冷铁本身的制作存在错边导致冷铁尺寸的差异,冷铁制作成台阶式,方便后续清理。
优选的,位于模具的下模部分属于随型小冷铁2的定位部分,其对应尺寸为21*10*H15mm,距离曲轴P1连杆1内侧16mm,距离曲轴P1连杆两端侧面最小距离为8mm,以确保其起模的要求和下冷铁不损坏砂型型腔的要求,所述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4设计定位间隙单侧0.3-0.5mm,确保下冷铁的时候不紧,同时又避免其过于松动。
优选的,位于模具的上模部分属于随型小冷铁2的实际工作部分,其对应尺寸为35*10*H20mm,对应与曲轴P1连杆1内侧直接接触部分为5.5*H6mm,距离曲轴P1连杆1两端侧面最小距离为5mm,这个距离满足起模工艺要求即可,所述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5设计合模间隙单侧0.8-1.2mm,确保下冷铁之后模具合箱不发生抄砂等异常。
优选的,所述随型小冷铁2直接与P1连杆1内侧接触,且接触面积是33mm2,传统的工艺方法采用的随型大冷铁工艺结构,冷铁单重0.35kg,整个冷铁与曲轴的P1连杆连接,与P1连杆的接触面达5500mm2,由于与P1连杆的接触面大,导致冷铁的后续清理工作量极大,人工无法清理,需要专用的压机进行清理,增加了清理的工作量。相对传统的冷铁工艺结构,采用新型随型小冷铁工艺结构后冷铁单重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且不需采用专用压机分离冷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工艺结构包含随型小冷铁模具3结构在曲轴模具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模具结构的下模部分属于随型小冷铁2的定位部分,其对应尺寸为21*10*H15mm,距离曲轴P1连杆1内侧16mm,距离曲轴P1连杆两端侧面最小距离为8mm,以确保其起模的要求和下冷铁不损坏砂型型腔的要求。模具结构随型小冷铁2定位部分设计定位间隙单侧0.3-0.5mm,确保下冷铁的时候不紧,同时又避免其过于松动。所述随型小冷铁模具结构在曲轴模具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模具结构的上模部分属于随型小冷铁2的实际工作部分,其对应尺寸为35*10*H20mm,对应与曲轴P1连杆1内侧直接接触部分为5.5*H6mm,直接接触面积为33mm2,距离曲轴P1连杆1两端侧面最小距离为5mm,这个距离满足起模工艺要求即可。模具结构随型小冷铁实际工作部分设计合模间隙单侧0.8-1.2mm,确保下冷铁之后模具合箱不发生抄砂等异常。所述随型小冷铁2直接与P1连杆1内侧接触,接触面积是33mm2。传统的工艺方法采用的随型大冷铁工艺结构,冷铁单重0.35kg,整个冷铁与曲轴的P1连杆连接,与P1连杆的接触面达5500mm2,由于与P1连杆的接触面大,导致冷铁的后续清理工作量极大,人工无法清理,需要专用的压机进行清理,增加了清理的工作量。相对传统的冷铁工艺结构,采用新型随型小冷铁工艺结构后冷铁单重只有原来的八分之一,且不需采用专用压机分离冷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本发发明有效克服了原先工艺上的不足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P1连杆(1)、随型小冷铁(2)、随型小冷铁制作模具结构(3)、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4)和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5),所述曲轴P1连杆(1)上设置有一个随型小冷铁(2),根据所述曲轴P1连杆(1)的分型要求,在曲轴模具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曲轴下模的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4),以及位于曲轴上模的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5),位于模具的下模部分属于随型小冷铁(2)的定位部分,其对应尺寸为21*10*H15mm,距离曲轴P1连杆(1)内侧16mm,距离曲轴P1连杆两端侧面最小距离为8mm,所述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下模模具结构(4)设计定位间隙单侧0.3-0.5mm,位于模具的上模部分属于随型小冷铁(2)的实际工作部分,其对应尺寸为35*10*H20mm,对应与曲轴P1连杆(1)内侧直接接触部分为5.5*H6mm,距离曲轴P1连杆(1)两端侧面最小距离为5mm,所述随型小冷铁在P1连杆上模模具结构(5)设计合模间隙单侧0.8-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型小冷铁(2)单重0.04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型小冷铁(2)直接与P1连杆(1)内侧接触,且接触面积是33mm2
CN202111201979.5A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 Active CN1136347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1979.5A CN113634730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1979.5A CN113634730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4730A true CN113634730A (zh) 2021-11-12
CN113634730B CN113634730B (zh) 2021-12-28

Family

ID=78427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1979.5A Active CN113634730B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3473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5446A (en) * 1979-12-28 1981-08-0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Chill block positioning jig
CN101637814A (zh) * 2009-08-27 2010-02-03 山西华翔同创铸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动、定涡旋铸件的铸造方法
CN102581251A (zh) * 2012-03-26 2012-07-18 侯马市东鑫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球墨铸铁曲轴缩松缺陷预防装置
CN204321099U (zh) * 2014-12-05 2015-05-13 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 球铁铸态曲轴的壳型结构
CN105798276A (zh) * 2016-04-29 2016-07-27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从铸型或砂芯上掉落的冷铁
CN110153371A (zh) * 2019-06-20 2019-08-23 淄柴动力有限公司 防止球铁曲轴缩松缺陷的铸造方法
CN210023691U (zh) * 2019-06-06 2020-02-07 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冷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5446A (en) * 1979-12-28 1981-08-0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Chill block positioning jig
CN101637814A (zh) * 2009-08-27 2010-02-03 山西华翔同创铸造有限公司 压缩机动、定涡旋铸件的铸造方法
CN102581251A (zh) * 2012-03-26 2012-07-18 侯马市东鑫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球墨铸铁曲轴缩松缺陷预防装置
CN204321099U (zh) * 2014-12-05 2015-05-13 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 球铁铸态曲轴的壳型结构
CN105798276A (zh) * 2016-04-29 2016-07-27 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从铸型或砂芯上掉落的冷铁
CN210023691U (zh) * 2019-06-06 2020-02-07 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冷铁结构
CN110153371A (zh) * 2019-06-20 2019-08-23 淄柴动力有限公司 防止球铁曲轴缩松缺陷的铸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4730B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2655B (zh) 一种铸型温度可控的复合铸造方法
CN109158536B (zh) 一种预防汽车球铁转向器壳体铸件泄漏的铸造工艺
CN109954857B (zh) 3d打印砂型用冷铁的固定工装及固定方法
CN101579721B (zh) 铝合金多叶片铸件的铸造工艺
CN1302875C (zh) 一种金属型真空重力精密铸造方法
CN103182497A (zh) 工业机器人散热器加工方法
CN113634730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曲轴新型随型小冷铁应用工艺
CN112024831B (zh) 集成高压油泵的发动机缸体铸造方法及铸造用冷铁芯撑
CN209811196U (zh) 一种实现增压器进气弯管高压铸造的砂芯结构
CN204234675U (zh) 一种用于三缸曲轴造型工艺的坭芯
CN216325018U (zh) 一种减少隔层清理的水泵盖模具结构
CN214867065U (zh) 一种厚大件新型浇注结构
CN110871261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气道砂芯模具工艺
CN201288696Y (zh) 一种汽车水泵壳体铝合金压铸件
CN216461582U (zh) 一种失蜡铸造模具结构
CN202824590U (zh) 用于发动机气缸壳体缸套部位压铸成型的装置
CN216297900U (zh) 一种新型金属模具
CN212191121U (zh) 一种能重复使用的钛合金铸造模具结构
CN213469534U (zh) 一种带排气块的压铸模具
CN210937072U (zh) 一种汽车凸轮轴承盖上盖压铸模具
CN211280488U (zh) 汽车铝合金轮毂旋压毛坯结构
CN209424395U (zh) 一种真空管保护罩模具
CN211218556U (zh) 一种具有浮动模芯结构的金型铸造模具
CN219944538U (zh) 一种角型组合式结晶器
CN213627801U (zh) 一体成型发动机汽缸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