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9715B - 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9715B
CN113619715B CN202111183699.6A CN202111183699A CN113619715B CN 113619715 B CN113619715 B CN 113619715B CN 202111183699 A CN202111183699 A CN 202111183699A CN 113619715 B CN113619715 B CN 1136197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ixedly connected
pressure
block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36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9715A (zh
Inventor
张红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xian Tong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xian Tong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xian Tong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xian Tongy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36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197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19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7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9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97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02Tricycles
    • B62K5/027Motorcycles with thre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4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having a loading platform thereon raising the load to the level of the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7/00Freight- or passenger-carrying cycles
    • B62K7/02Frames
    • B62K7/04Frames having a carrying plat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本体、车厢和电机;所述车本体的顶部固连有车厢;所述车厢的内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连接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靠近丝杆的顶部位置固连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丝杆的螺母的表面固连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表面靠近连杆的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承压板;通过本发明将电动三轮车的尾部增加自动升降功能部件,便利于工人对货物的装卸以及乘客乘车,减少了工作人员装卸货物的工作强度,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可以直接进行承压板自动上下,无需较多的辅助人员,便利于了特殊人员的短距离快速出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作为以电力电机为驱动的运输工具,在短距离的快速货运以及家用出行方面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根据CN110065572A电动三轮车车厢,该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在箱板上组合设置有若干限位板,可以在连接道、连接柱和连接块的配合下限制若干限位板的位置和角度,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限位板的位置以适应运输不同的物品,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合理,无需盖板结构便能够自由的调整,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整体的适应性。
但是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电动三轮车载物时,由于电动三轮车的车厢距离地面有一段距离,在装卸货物时,基本上都是人工搬运,而对于搭载病人或残疾人的情况下,同样需要人员协助上下,特别是对于坐轮椅的残疾人群,需要专门将轮椅和残疾人员分开,以保证上下车的安全性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电动三轮车载物时,由于电动三轮车的车厢距离地面有一段距离,在装卸货物时,基本上都是人工搬运,而对于搭载病人或残疾人的情况下,同样需要人员协助上下,特别是对于坐轮椅的残疾人群,需要专门将轮椅和残疾人员分开,以保证上下车的安全性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本体、车厢和电机;所述车本体的顶部固连有车厢;所述车厢的内部靠近车尾位置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靠近连接块的顶部位置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连接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靠近丝杆的顶部位置固连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丝杆的螺母的表面固连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表面靠近连杆的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承压板;工作时,通过控制电机转动,通过电机、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的传动配合,最终带动丝杆的螺母上下移动,丝杆的螺母会带动连杆上下运动,通过连杆会带动承压板运动,上下搬运货物或上下人时,特别对于乘坐轮椅的人员,可以直接乘坐轮椅移动到承压板的顶部,然后控制承压板上下移动,实现货物或人员快速安全的上下车,通过本发明将电动三轮车的尾部增加自动升降功能部件,便利于工人对货物的装卸以及乘客乘车,减少了工作人员装卸货物的工作强度,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可以直接进行承压板自动上下,无需较多的辅助人员,便利于了特殊人员的短距离快速出行。
优选的,所述车厢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块的外轮廓为矩形结构设计,且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工作时,通过连接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当电机转动,并带动承压板向上运动时,使得承压板上的乘客或货物移动到车厢的口部位置,此时通过人员推动连接块,使得承压板上的乘客或货物可以直接输送到车厢的内部,保证特殊情况乘客人群的上下车安全,同时也便利于对货物的码放。
优选的,所述承压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压力槽;所述第一压力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力块;所述第一压力块与第一压力槽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一弹簧;所述连接块的内部靠近连接块的底部位置开设有第二压力槽,且第二压力槽与第一压力槽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力块;所述丝杆的螺杆表面于第二压力块位置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卡槽;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压力块和第二压力块,当承压板向下移动时,承压板很容易挤压到底面人员的脚,为了提高承压板的使用安全性,当承压板未接触地面前,承压板的底部出现异物时,承压板底面的第一压力块会受到异物挤压,第一压力块会自动内收入第一压力槽,使得第一压力槽内部的气压增大,第一压力槽内部的气体会通过管道导入第二压力槽的内部,使得第二压力槽内部的第二压力块顶出,第二压力块会自动卡入卡槽的内部,此时丝杆的螺杆会停止转动,排除异物后,第一压力块停止受到挤压,进而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压力块自动复位,进而第二压力块也会在气压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丝杆的螺杆继续转动。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螺母底部固连有第一伸缩杆;所述承压板的底面开设有支撑槽,且支撑槽与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支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底面的中部位置固连有固定块;所述推板底面固连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底部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调节块;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当丝杆的螺母移动到其行程的最底部位置时,丝杆的螺母底部的第一伸缩杆会受到挤压,使得第一伸缩杆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支撑槽的内部,进而使得支撑槽内部的推板移动,推板会带动其底部的固定块、弹性垫和调节块均向下运动,固定块可以起到基础限位,调节块在弹性垫的伸缩作用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自动调整,基本保证所有调节块均接触底面,同时当承压板向上运动时,固定块和调节块自动向上内收复位,地面如果有泥土的条件下,避免了泥土大量粘结在承压板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承压板的顶面开设有安全槽;所述安全槽的槽底开设有均匀布置的伸缩槽;伸缩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与对应伸缩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弹片;所述顶柱的顶部共同固连有形板;工作时,通过设置顶柱和形板,当货物或人员移动到承压板的顶部位置,为了保证货物或人员在承压板上下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受到人员或货物的重力挤压,顶柱会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片,使得位于货物或人员位置的形板内凹,实现自动限位。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螺母侧面固连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与伸缩槽之间均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块的表面靠近连接块的顶部位置固连有压板;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和压板,当丝杆的螺杆向上运动到压板位置时,丝杆的螺杆侧面的第二伸缩杆会受到压板的挤压,使得第二伸缩杆内部的气体压入伸缩槽的内部,使得伸缩槽内部的顶柱全部顶出,进而形板处于平面状态,此时,便利于对形板表面货物和人员的移位。
优选的,所述形板的顶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球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球槽之间位置均为球面结构设计;工作时,通过对形板的表面开设均匀的球槽,形板受到顶部货物或人员挤压时,会发生形变,使得内凹状态位置的球槽开口自动减少或关闭,而内凹周边的球槽开口增大,进而内凹状态周边的摩擦系数更大,在晃动条件下,进一步保证形板顶部货物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承压板的侧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导向槽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二弹簧;所述导向板相对于导向槽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挤压块;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一气囊,且第一气囊与安全槽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球槽的槽底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安全槽的槽底位置开设有排孔;工作时,通过设置导向板,导向板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便利于推车、轮椅等直接推到承压板的顶部,当承压板接触底面时,承压板侧面的导向板受到地面挤压会自动转动,并挤压第一气囊,使得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导入安全槽的内部,短时间内的较大气压会促进通孔和排孔的导通,进而保证雨天时,水能够快速通过通孔流入安全槽,并最终通过排孔导出,避免了承压板的表面积水并处于湿滑状态。
优选的,两个所述球槽之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球珠;工作时,通过在形板的表面设置球珠,当形板内凹时,相邻的球珠会挤压在一起,此时挤压状态球珠不会进行直接转动,保证位于该位置的货物及人员的位置稳定性,同时当形板处于平面状态时,球珠之间停止相互挤压,此时推动货物即可以轻松卸货。
优选的,所述安全槽的槽底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囊;所述形板的内部于球珠的底部位置开设有控制槽,且控制槽与对应第二气囊之间均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控制槽的内部均固连有伸缩囊;所述伸缩囊的顶面固连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顶面固连有摩擦片;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气囊,当形板受到挤压并内凹时,内凹状态位置的形板会挤压第二气囊,使得第二气囊内部的气体导入伸缩囊的内部,使得伸缩囊上下伸展,伸缩囊会带动控制块向上运动,控制块进而会带动摩擦片向上运动,使得摩擦片自动挤压对应球珠,保证此时球珠处于固定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车本体、车厢和电机,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且丝杆会通过连杆带动承压板上下移动,有效的便利于对货物或乘客的自动化上下电动三轮车,减少了工作人员装卸货物的工作强度,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可以直接进行承压板自动上下,无需较多的辅助人员,便利于了特殊人员的短距离快速出行。
2.本发明通过设置顶柱和形板,当货物或人员移动到承压板的顶部位置,为了保证货物或人员在承压板上下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受到人员或货物的重力挤压,顶柱会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片,使得位于货物或人员位置的形板内凹,实现自动限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承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形板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球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车本体1、车厢2、电机3、连接块4、第一锥齿轮5、丝杆6、第二锥齿轮7、连杆8、承压板9、滑槽10、第一压力块11、第一弹簧12、第二压力块13、卡槽14、第一伸缩杆15、支撑槽16、推板17、固定块18、弹性垫19、调节块20、安全槽21、伸缩槽22、顶柱23、弹片24、形板25、第二伸缩杆26、压板27、球槽28、导向板29、挤压块30、第一气囊31、通孔32、排孔33、球珠34、第二气囊35、控制槽36、伸缩囊37、控制块38、摩擦片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6所示,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包括车本体1、车厢2和电机3;所述车本体1的顶部固连有车厢2;所述车厢2的内部靠近车尾位置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内部靠近连接块4的顶部位置固连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连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连接块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表面靠近丝杆6的顶部位置固连有第二锥齿轮7,且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5之间啮合连接;所述丝杆6的螺母的表面固连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表面靠近连杆8的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承压板9;工作时,通过控制电机3转动,通过电机3、第一锥齿轮5和第二锥齿轮7之间的传动配合,最终带动丝杆6的螺母上下移动,丝杆6的螺母会带动连杆8上下运动,通过连杆8会带动承压板9运动,上下搬运货物或上下人时,特别对于乘坐轮椅的人员,可以直接乘坐轮椅移动到承压板9的顶部,然后控制承压板9上下移动,实现货物或人员快速安全的上下车,通过本发明将电动三轮车的尾部增加自动升降功能部件,便利于工人对货物的装卸以及乘客乘车,减少了工作人员装卸货物的工作强度,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可以直接进行承压板9自动上下,无需较多的辅助人员,便利于了特殊人员的短距离快速出行。
所述车厢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0;所述连接块4的外轮廓为矩形结构设计,且连接块4滑动连接于滑槽10的内部;工作时,通过连接块4在滑槽10的内部滑动,当电机3转动,并带动承压板9向上运动时,使得承压板9上的乘客或货物移动到车厢2的口部位置,此时通过人员推动连接块4,使得承压板9上的乘客或货物可以直接输送到车厢2的内部,保证特殊情况乘客人群的上下车安全,同时也便利于对货物的码放。
所述承压板9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压力槽;所述第一压力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力块11;所述第一压力块11与第一压力槽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一弹簧12;所述连接块4的内部靠近连接块4的底部位置开设有第二压力槽,且第二压力槽与第一压力槽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力块13;所述丝杆6的螺杆表面于第二压力块13位置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卡槽14;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压力块11和第二压力块13,当承压板9向下移动时,承压板9很容易挤压到底面人员的脚,为了提高承压板9的使用安全性,当承压板9未接触地面前,承压板9的底部出现异物时,承压板9底面的第一压力块11会受到异物挤压,第一压力块11会自动内收入第一压力槽,使得第一压力槽内部的气压增大,第一压力槽内部的气体会通过管道导入第二压力槽的内部,使得第二压力槽内部的第二压力块13顶出,第二压力块13会自动卡入卡槽14的内部,此时丝杆6的螺杆会停止转动,排除异物后,第一压力块11停止受到挤压,进而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第一压力块11自动复位,进而第二压力块13也会在气压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丝杆6的螺杆继续转动。
所述丝杆6的螺母底部固连有第一伸缩杆15;所述承压板9的底面开设有支撑槽16,且支撑槽16与第一伸缩杆15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支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17;所述推板17底面的中部位置固连有固定块18;所述推板17底面固连有弹性垫19;所述弹性垫19的底部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调节块20;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15,当丝杆6的螺母移动到其行程的最底部位置时,丝杆6的螺母底部的第一伸缩杆15会受到挤压,使得第一伸缩杆15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支撑槽16的内部,进而使得支撑槽16内部的推板17移动,推板17会带动其底部的固定块18、弹性垫19和调节块20均向下运动,固定块18可以起到基础限位,调节块20在弹性垫19的伸缩作用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自动调整,基本保证所有调节块20均接触底面,同时当承压板9向上运动时,固定块18和调节块20自动向上内收复位,地面如果有泥土的条件下,避免了泥土大量粘结在承压板9的底面。
所述承压板9的顶面开设有安全槽21;所述安全槽21的槽底开设有均匀布置的伸缩槽22;伸缩槽2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柱23;所述顶柱23与对应伸缩槽22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弹片24;所述顶柱23的顶部共同固连有形板25;工作时,通过设置顶柱23和形板25,当货物或人员移动到承压板9的顶部位置,为了保证货物或人员在承压板9上下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受到人员或货物的重力挤压,顶柱23会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片24,使得位于货物或人员位置的形板25内凹,实现自动限位。
所述丝杆6的螺母侧面固连有第二伸缩杆26,且第二伸缩杆26与伸缩槽22之间均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块4的表面靠近连接块4的顶部位置固连有压板27;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26和压板27,当丝杆6的螺杆向上运动到压板27位置时,丝杆6的螺杆侧面的第二伸缩杆26会受到压板27的挤压,使得第二伸缩杆26内部的气体压入伸缩槽22的内部,使得伸缩槽22内部的顶柱23全部顶出,进而形板25处于平面状态,此时,便利于对形板25表面货物和人员的移位。
所述形板25的顶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球槽28;相邻的两个所述球槽28之间位置均为球面结构设计;工作时,通过对形板25的表面开设均匀的球槽28,形板25受到顶部货物或人员挤压时,会发生形变,使得内凹状态位置的球槽28开口自动减少或关闭,而内凹周边的球槽28开口增大,进而内凹状态周边的摩擦系数更大,在晃动条件下,进一步保证形板25顶部货物的稳定性。
所述承压板9的侧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板29;所述导向板29与导向槽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二弹簧;所述导向板29相对于导向槽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挤压块30;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一气囊31,且第一气囊31与安全槽21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球槽28的槽底均开设有通孔32;所述安全槽21的槽底位置开设有排孔33;工作时,通过设置导向板29,导向板29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便利于推车、轮椅等直接推到承压板9的顶部,当承压板9接触底面时,承压板9侧面的导向板29受到地面挤压会自动转动,并挤压第一气囊31,使得第一气囊31内部的气体导入安全槽21的内部,短时间内的较大气压会促进通孔32和排孔33的导通,进而保证雨天时,水能够快速通过通孔32流入安全槽21,并最终通过排孔33导出,避免了承压板9的表面积水并处于湿滑状态。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两个所述球槽28之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球珠34;工作时,通过在形板25的表面设置球珠34,当形板25内凹时,相邻的球珠34会挤压在一起,此时挤压状态球珠34不会进行直接转动,保证位于该位置的货物及人员的位置稳定性,同时当形板25处于平面状态时,球珠34之间停止相互挤压,此时推动货物即可以轻松卸货。
所述安全槽21的槽底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囊35;所述形板25的内部于球珠34的底部位置开设有控制槽36,且控制槽36与对应第二气囊35之间均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控制槽36的内部均固连有伸缩囊37;所述伸缩囊37的顶面固连有控制块38;所述控制块38的顶面固连有摩擦片39;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气囊35,当形板25受到挤压并内凹时,内凹状态位置的形板25会挤压第二气囊35,使得第二气囊35内部的气体导入伸缩囊37的内部,使得伸缩囊37上下伸展,伸缩囊37会带动控制块38向上运动,控制块38进而会带动摩擦片39向上运动,使得摩擦片39自动挤压对应球珠34,保证此时球珠34处于固定状态。
工作原理,通过控制电机3转动,通过电机3、第一锥齿轮5和第二锥齿轮7之间的传动配合,最终带动丝杆6的螺母上下移动,丝杆6的螺母会带动连杆8上下运动,通过连杆8会带动承压板9运动,上下搬运货物或上下人时,特别对于乘坐轮椅的人员,可以直接乘坐轮椅移动到承压板9的顶部,然后控制承压板9上下移动,实现货物或人员快速安全的上下车;通过连接块4在滑槽10的内部滑动,当电机3转动,并带动承压板9向上运动时,使得承压板9上的乘客或货物移动到车厢2的口部位置,此时通过人员推动连接块4,使得承压板9上的乘客或货物可以直接输送到车厢2的内部,保证特殊情况乘客人群的上下车安全,同时也便利于对货物的码放;通过设置第一压力块11和第二压力块13,当承压板9向下移动时,承压板9很容易挤压到底面人员的脚,为了提高承压板9的使用安全性,当承压板9未接触地面前,承压板9的底部出现异物时,承压板9底面的第一压力块11会受到异物挤压,第一压力块11会自动内收入第一压力槽,使得第一压力槽内部的气压增大,第一压力槽内部的气体会通过管道导入第二压力槽的内部,使得第二压力槽内部的第二压力块13顶出,第二压力块13会自动卡入卡槽14的内部,此时丝杆6的螺杆会停止转动,排除异物后,第一压力块11停止受到挤压,进而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第一压力块11自动复位,进而第二压力块13也会在气压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丝杆6的螺杆继续转动;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15,当丝杆6的螺母移动到其行程的最底部位置时,丝杆6的螺母底部的第一伸缩杆15会受到挤压,使得第一伸缩杆15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支撑槽16的内部,进而使得支撑槽16内部的推板17移动,推板17会带动其底部的固定块18、弹性垫19和调节块20均向下运动,固定块18可以起到基础限位,调节块20在弹性垫19的伸缩作用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自动调整,基本保证所有调节块20均接触底面,同时当承压板9向上运动时,固定块18和调节块20自动向上内收复位,地面如果有泥土的条件下,避免了泥土大量粘结在承压板9的底面;通过设置顶柱23和形板25,当货物或人员移动到承压板9的顶部位置,为了保证货物或人员在承压板9上下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受到人员或货物的重力挤压,顶柱23会向下移动,并挤压弹片24,使得位于货物或人员位置的形板25内凹,实现自动限位;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26和压板27,当丝杆6的螺杆向上运动到压板27位置时,丝杆6的螺杆侧面的第二伸缩杆26会受到压板27的挤压,使得第二伸缩杆26内部的气体压入伸缩槽22的内部,使得伸缩槽22内部的顶柱23全部顶出,进而形板25处于平面状态,此时,便利于对形板25表面货物和人员的移位;通过对形板25的表面开设均匀的球槽28,形板25受到顶部货物或人员挤压时,会发生形变,使得内凹状态位置的球槽28开口自动减少或关闭,而内凹周边的球槽28开口增大,进而内凹状态周边的摩擦系数更大,在晃动条件下,进一步保证形板25顶部货物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导向板29,导向板29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便利于推车、轮椅等直接推到承压板9的顶部,当承压板9接触底面时,承压板9侧面的导向板29受到地面挤压会自动转动,并挤压第一气囊31,使得第一气囊31内部的气体导入安全槽21的内部,短时间内的较大气压会促进通孔32和排孔33的导通,进而保证雨天时,水能够快速通过通孔32流入安全槽21,并最终通过排孔33导出,避免了承压板9的表面积水并处于湿滑状态;通过在形板25的表面设置球珠34,当形板25内凹时,相邻的球珠34会挤压在一起,此时挤压状态球珠34不会进行直接转动,保证位于该位置的货物及人员的位置稳定性,同时当形板25处于平面状态时,球珠34之间停止相互挤压,此时推动货物即可以轻松卸货;通过设置第二气囊35,当形板25受到挤压并内凹时,内凹状态位置的形板25会挤压第二气囊35,使得第二气囊35内部的气体导入伸缩囊37的内部,使得伸缩囊37上下伸展,伸缩囊37会带动控制块38向上运动,控制块38进而会带动摩擦片39向上运动,使得摩擦片39自动挤压对应球珠34,保证此时球珠34处于固定状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1)、车厢(2)和电机(3);所述车本体(1)的顶部固连有车厢(2);所述车厢(2)的内部靠近车尾位置设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的内部靠近连接块(4)的顶部位置固连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固连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连接块(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表面靠近丝杆(6)的顶部位置固连有第二锥齿轮(7),且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5)之间啮合连接;所述丝杆(6)的螺母的表面固连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表面靠近连杆(8)的底部位置转动连接有承压板(9);所述承压板(9)的顶面开设有安全槽(21);所述安全槽(21)的槽底开设有均匀布置的伸缩槽(22);伸缩槽(2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顶柱(23);所述顶柱(23)与对应伸缩槽(22)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弹片(24);所述顶柱(23)的顶部共同固连有形板(25);所述丝杆(6)的螺母侧面固连有第二伸缩杆(26),且第二伸缩杆(26)与伸缩槽(22)之间均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块(4)的表面靠近连接块(4)的顶部位置固连有压板(27);所述形板(25)的顶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球槽(28);相邻的两个所述球槽(28)之间位置均为球面结构设计;所述承压板(9)的侧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板(29);所述导向板(29)与导向槽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二弹簧;所述导向板(29)相对于导向槽的一侧侧面均固连有挤压块(30);所述导向槽的内部均固连有第一气囊(31),且第一气囊(31)与安全槽(21)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球槽(28)的槽底均开设有通孔(32);所述安全槽(21)的槽底位置开设有排孔(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0);所述连接块(4)的外轮廓为矩形结构设计,且连接块(4)滑动连接于滑槽(1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9)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压力槽;所述第一压力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压力块(11);所述第一压力块(11)与第一压力槽的槽底之间固连有第一弹簧(12);所述连接块(4)的内部靠近连接块(4)的底部位置开设有第二压力槽,且第二压力槽与第一压力槽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压力块(13);所述丝杆(6)的螺杆表面于第二压力块(13)位置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卡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的螺母底部固连有第一伸缩杆(15);所述承压板(9)的底面开设有支撑槽(16),且支撑槽(16)与第一伸缩杆(15)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支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17);所述推板(17)底面的中部位置固连有固定块(18);所述推板(17)底面固连有弹性垫(19);所述弹性垫(19)的底部固连有均匀布置的调节块(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球槽(28)之间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有球珠(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槽(21)的槽底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气囊(35);所述形板(25)的内部于球珠(34)的底部位置开设有控制槽(36),且控制槽(36)与对应第二气囊(35)之间均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控制槽(36)的内部均固连有伸缩囊(37);所述伸缩囊(37)的顶面固连有控制块(38);所述控制块(38)的顶面固连有摩擦片(39)。
CN202111183699.6A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Active CN1136197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3699.6A CN113619715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3699.6A CN113619715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715A CN113619715A (zh) 2021-11-09
CN113619715B true CN113619715B (zh) 2022-01-18

Family

ID=78390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3699.6A Active CN113619715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1971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321735B (de) * 1972-06-23 1975-04-10 Weber Walter Ing Ledeeinrichtung für Lastkraftwagen
CN101428578B (zh) * 2008-11-20 2011-07-13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运输车升降机构
CN208134174U (zh) * 2018-04-12 2018-11-23 安徽省龙佳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厢可调节结构
CN212950394U (zh) * 2020-07-03 2021-04-13 青岛欧勃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踏步式升降台
CN213534533U (zh) * 2020-09-29 2021-06-25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单车运输车
CN113276991A (zh) * 2021-06-28 2021-08-20 徐州彭友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辅助上货结构的电动三轮车车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9715A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8734B2 (en) Loading floor for a vehicle and loading apparatus
CN113619715B (zh) 一种用于运输的电动三轮车
CN213325054U (zh) 一种集仓集配物流仓储运输装置
CN210555034U (zh) 一种汽车空调水阀生产制作用运输装置
CN202156337U (zh) 移动底板自载自卸车
CN115319895A (zh) 一种陶瓷用黏土制造装置
CN112026633B (zh) 一种移动时限位板自动升降的板材类运输小车
CN212923012U (zh) 一种仓库物流用快速卸料装置
CN111873951A (zh) 一种打圈行进的顶面打蜡汽车养护装置
CN111717837A (zh) 一种双举升机构及具有其的agv小车
CN106428160B (zh) 一种便于清洗剂搬运的手推车
CN217358079U (zh) 一种用于烧结机台车生产便于装卸的转运装置
CN212401017U (zh) 一种上下车转移装置及汽车
CN117900680B (zh) 一种igbt模块焊接工装
CN2148233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转运机构
CN212953201U (zh) 一种新型的多层装羊卸羊装置
CN217224995U (zh) 一种电梯导轨除锈装置
CN220465371U (zh) 一种推进式车内快递架
CN219312743U (zh) 防滑的电动平车
CN217577440U (zh) 一种紧固件模具接料装置
CN214240749U (zh) 手动电动两用蜗轮蜗杆管线式控制汽车横向移动装置
JP3842910B2 (ja) パレット横送り装置及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た機械式立体駐車装置
CN219544855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生产用骨架运输车
CN218493256U (zh) 一种车身平衡自调节智能防坠的立体车库
CN110562464A (zh) 一种航空餐车的高稳定性底部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