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2957A - 吊具 - Google Patents

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2957A
CN113602957A CN202110789810.XA CN202110789810A CN113602957A CN 113602957 A CN113602957 A CN 113602957A CN 202110789810 A CN202110789810 A CN 202110789810A CN 113602957 A CN113602957 A CN 113602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air
lifting
hook
spr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898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健涛
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apmotor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898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2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2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2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22Rigid members, e.g. L-shaped members, with parts engaging the under surface of the loads; Crane hooks
    • B66C1/34Crane hoo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述吊具,包括第一吊钩,其包括固定定位销、活动定位销、固定块以及弹性件。在吊装运载架时,通过移动活动定位销,使得活动定位销的第二对顶部与固定定位销的第一对顶部之间形成固定空间,此时弹性件为压缩状态,运载架的吊孔能够进入到固定空间内,第一对顶部和第二对顶部能够分别伸入到吊孔内,然后释放活动定位销,弹性件施加的弹力使得第一对顶部和第二对顶部能够紧密地与吊孔的底部抵接。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使得第一对顶部和第二对顶部能够紧密地与吊孔的底部抵接,防止了第一吊钩相对运载架的移动。同时,通过直接观察弹性件是否为压缩状态,即可判断第一吊钩是否夹紧运载架。

Description

吊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吊具。
背景技术
在制造业工厂内,需要将产品进行堆叠排放,在此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吊装的方式运输或者转移。现有的吊装方式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为吊钩式,即采用类似半圆形结构的吊钩与运载架的外部吊耳或者吊孔等配合,从而将运载架吊起;第二种为内涨式,这种是通过内涨式的结构与运载架的吊孔内壁抵接,依靠内涨式结构与吊孔之间的摩擦力将运载架吊起。
第一种吊装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吊钩穿过吊耳或者吊孔的过程中,吊钩能够相对吊耳或者吊孔移动,而在吊装电池模组时,吊钩的移动容易与电池模组的正负极短接;第二种吊装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内涨式直接伸入到孔内,如此较难检测内涨式结构是否与孔的内壁完全抵接,因此这种结构容易出现吊钩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吊具,以确保吊具在吊装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一种吊具,所述吊具包括:
第一吊钩,包括固定定位销、活动定位销、固定块以及弹性件,所述固定定位销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对顶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对顶部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活动定位销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对顶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对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且与所述第一对顶部相对;
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且背离所述第二对顶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定位销之间,所述弹性件能够驱使所述活动定位销朝向所述第一对顶部移动。
上述吊具,在吊装运载架时,通过移动活动定位销,使得活动定位销的第二对顶部与固定定位销的第一对顶部之间形成固定空间,此时弹性件为压缩状态,运载架的吊孔能够进入到固定空间内,第一对顶部和第二对顶部能够分别伸入到吊孔内,然后释放活动定位销,弹性件施加的弹力使得第一对顶部和第二对顶部能够紧密地与吊孔的底部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吊孔为非穿透的孔,也就是第一对顶部和第二对顶部能够分别与各自的吊孔的底部抵接。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使得第一对顶部和第二对顶部能够紧密地与吊孔的底部抵接,防止了第一吊钩相对运载架的移动。同时,通过直接观察弹性件是否为压缩状态,即可判断第一吊钩是否夹紧运载架。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吊钩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的吊钩移动问题或者较难知晓吊钩是否夹紧固定的问题,从而保持了吊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二吊钩,所述第二吊钩包括可转动定位销,所述可转动定位销包括第三支撑部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一端且凸出于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二吊钩,所述第二吊钩包括可转动定位销,所述可转动定位销包括第三支撑部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一端且凸出于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外壁,所述第三支撑部能够绕其轴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具包括主梁组件和副梁组件;
所述主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
所述副梁组件包括第一副梁、第二副梁以及第三副梁,所述第一副梁、所述第二副梁以及所述第三副梁沿所述第一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
所述第一副梁、所述第二副梁和所述第三副梁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吊钩或所述第二吊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副梁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吊钩,所述吊具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将两个所述第一吊钩固定在所述第一副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沿所述第一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调节轨道;
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所述第二调节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轨道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调节轨道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具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以及紧锁件,所述第一调节板设置有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板设置有调节孔,所述紧锁件分别穿过所述调节槽和所述调节孔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吊钩,所述吊具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将两个所述第二吊钩固定在所述第二副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吊钩均包括吊耳,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吊钩的所述吊耳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吊钩还包括弹性套和限位部,所述弹性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壁,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壁,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上侧,所述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弹性套向所述凸出部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三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吊钩,所述吊具包括第五连接件和第六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和所述第六连接件分别将两个所述第一吊钩固定在所述第三副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吊具的第一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吊具的第二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吊钩;110、固定定位销;111、第一支撑部;112、第一对顶部;113、第一连接部;120、活动定位销;121、第二支撑部;122、第二对顶部;130、固定块;140、弹性件;
200、第二吊钩;210、可转动定位销;211、第三支撑部;212、凸出部;213、吊耳;214、弹性套;215、限位部;
300、主梁组件;310、第一主梁;320、第二主梁;
400、副梁组件;410、第一副梁;411、第一调节轨道;420、第二副梁;430、第三副梁;
510、第一连接件;520、第二连接件;530、第一调节座;540、第二调节座;550、调节件;551、第一调节板;5511、调节槽;552、第二调节板;5521、调节孔;560、第三连接件;570、第四连接件;580、第五连接件;590、第六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在制造业工厂内,需要将产品进行堆叠排放,在此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吊装的方式运输或者转移。现有的吊装方式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为吊钩式,即采用类似半圆形结构的吊钩与运载架的外部吊耳或者吊孔等配合,从而将运载架吊起;第二种为内涨式,这种是通过内涨式的结构与运载架的吊孔内壁抵接,依靠内涨式结构与吊孔之间的摩擦力将运载架吊起。
第一种存在的问题是,在吊钩穿过吊耳或者吊孔的过程中,吊钩能够相对吊耳或者吊孔移动,而在吊装电池模组时,吊钩的移动容易与电池模组的正负极短接;第二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内涨式直接伸入到孔内,如此较难检测内涨式结构是否与孔的内壁完全抵接,因此这种结构容易出现吊钩失效的问题。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吊具的第一吊钩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吊具,包括第一吊钩100,其包括固定定位销110、活动定位销120、固定块130以及弹性件140。
固定定位销110包括第一支撑部111、第一对顶部112以及连接第一支撑部111和第一对顶部112的第一连接部113。活动定位销120包括第二支撑部121和第二对顶部122,其中第二支撑部121与第一支撑部111滑动连接,第二对顶部122设置在第二支撑部121且与第一对顶部112相对。固定块130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11且背离第二对顶部122,弹性件140设置在固定块130与活动定位销120之间,弹性件140能够驱使活动定位销120朝向第一对顶部112移动。弹性件140可以为弹簧,但是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吊装过程中通过弹性件140的弹性作用力,使得第一对顶部112和第二对顶部122能够紧密地夹紧运载架。由于第一对顶部112和第二对顶部122能够将运载架夹紧,因此防止了吊具相对运载架的移动。另外,由于弹性件140的压缩状态可以直观知晓,从而也能够确定吊具紧密夹紧运载架。
具体地,在吊装运载架时,通过移动活动定位销120,使得活动定位销120的第二对顶部122与固定定位销110的第一对顶部112之间形成固定空间,此时弹性件140为压缩状态,运载架的吊孔能够进入到固定空间内,第一对顶部112和第二对顶部122能够分别伸入到吊孔内,然后释放活动定位销120,弹性件140施加的弹力使得第一对顶部112和第二对顶部122能够紧密地与吊孔的底部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吊孔为非穿透的孔,也就是第一对顶部112和第二对顶部122能够分别与各自的吊孔的底部抵接。由于弹性件140的作用,使得第一对顶部112和第二对顶部122能够紧密地与吊孔的底部抵接,防止了第一吊钩100相对运载架的移动。同时,通过直接观察弹性件140是否为压缩状态,即可判断第一吊钩100是否与运载架紧密抵接。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吊钩100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的吊钩移动,或者较难知晓吊钩是否夹紧固定的问题,从而保持了吊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吊具还包括第二吊钩200,其中第二吊钩200包括可转动定位销210,可转动定位销210包括第三支撑部211和凸出部212,凸出部212设置在第三支撑部211的一端且凸出于第三支撑部211的外壁,其中第三支撑部211能够绕其轴线转动,第三支撑部211转动时能够带动凸出部212转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需要吊装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二吊钩200的第三支撑部211插入到运载架的吊孔内,当第三支撑部211移动到位时,再将第三支撑部211旋转一定角度,使得第二吊钩200的凸出部212与吊孔内壁的凹槽卡接,如此能够实现第二吊钩200吊起运载架。第二吊钩200通过其凸出部212与运载架连接保证了在吊装过程中的可靠性,通过运载架的吊孔能够限制第二吊钩200的移动保证运载过程中的平稳性。
为了便于第一吊钩100和第二吊钩200的位置安装,进而保证吊装过程中的平稳性,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所示,吊具包括主梁组件300和副梁组件400,其中主梁组件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梁310和第二主梁320,副梁组件400包括第一副梁410、第二副梁420以及第三副梁430,第一副梁410、第二副梁420以及第三副梁430沿第一主梁3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分别连接第一主梁310和第二主梁320;第一副梁410、第二副梁420和第三副梁430分别设置有第一吊钩100或第二吊钩200。也就是说,在三条副梁上均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吊钩100或第二吊钩200,如此能够通过多个吊钩分担运载架的重力,从而保证吊装过程中的平稳性。
为了使得第一吊钩100能够较好地固定在第一副梁410上,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所示,沿第一副梁410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吊钩100,吊具包括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分别将两个第一吊钩100固定在第一副梁410上。也就是第一连接件510固定其中一个第一吊钩100,第二连接件520固定另一个第一吊钩100。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可以采用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的方式来固定第一吊钩100,例如第一连接件510可以为链条,其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副梁410固定,其另一端也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吊钩100固定,第二连接件520可以与第一连接件510结构以及固定方式相同。
为了能够调节第一吊钩100和第二吊钩200的相对位置,进而适应不同运载架的吊孔位置,一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吊具还包括第一调节座530和第二调节座540,沿第一副梁41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调节轨道411;第一调节座530和第二调节座540分别安装在第一调节轨道411并能够相对第一调节轨道411移动;第一调节座530与第一连接件510连接,第二调节座540与第二连接件520连接。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调节座530和第二调节座540能够分别相对第一调节轨道411移动,在第一调节座530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连接件510移动,第二调节座540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连接件520移动,通过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的移动再分别带动各自连接的第一吊钩100移动。通过调节两个第一吊钩100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吊钩100能够适配更多的运载架吊孔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座530和第二调节座54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调节轨道411内,当需要调节第一调节座530和第二调节座540的位置时,此时松开螺栓;当其位置调节完毕后,再调紧螺栓。
为了防止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在吊装过程中晃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所示,吊具还包括调节件550,其中调节件550包括第一调节板551、第二调节板552以及紧锁件(图中未显示),第一调节板551设置有调节槽5511,第二调节板552设置有调节孔5521,紧锁件分别穿过调节槽5511和调节孔5521固定第一调节板551和第二调节板552,第一调节板551与第一连接件510连接,第二调节板552与第二调节件550连接。本实施例的调节件550工作原理为,通过调节件550的第一调节板551连接第一连接件510,第二调节板552连接第二连接件520,从而通过调节件550限制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的晃动。而在第一调节板551上设置调节槽5511,在第二调节板552上设置调节孔5521的目的是,在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的相对位置改变后,为了使得调节件550能够较好地固定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调节件550的长度也需要调整以适应第一连接件510和第二连接件520的相对位置。此时可以通过改变第二调节板552上的调节孔5521相对调节槽5511的位置,然后通过紧锁件将第一调节板551和第二调节板552固定。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槽5511向第一调节板551的长度方向延伸,如此第二调节板552的调节孔5521与不同位置的调节槽5511对应,即可改变调节件550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紧锁件可以为螺栓,但是不限于此。
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所示,沿第二副梁42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二吊钩200,吊具包括第三连接件560和第四连接件570,第三连接件560和第四连接件570分别将两个第二吊钩200固定在第二副梁420上。其中第三连接件560和第四连接件570也是便于将两个第二吊钩200固定在第二副梁420上,也就是第三连接件560连接其中一个第二吊钩200,第四连接件570连接另一个第二吊钩200。第三连接件560和第四连接件570的结构和固定方式可以参考第一连接件510。同时也可以在第二副梁420上设置类似第一副梁410上的第一调节轨道411以及第一调节座530和第二调节座540,以此改变两个第二吊钩200的相对位置。还可以在第三连接件560和第四连接件570之间设置类似调节件550的结构,以防止第三连接件560和第四连接件570之间的晃动。
进一步地,为将两个第二吊钩200分别固定在动第三连接件560和第四连接件570上,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4所示,两个第二吊钩200均包括吊耳213,第三连接件560和第四连接件570分别与两个吊钩的吊耳213连接。也就是是第三连接件560与其中一个第二吊钩200的吊耳213连接,第四连接件570与另一个第二吊钩200的吊耳213连接。第三连接件560可以穿过第二吊钩200的吊耳213来悬挂固定第二吊钩200,也可以第三连接件560与吊耳213焊接。第四连接件570与第二吊钩200的固定方式可以参考第三连接件560。
为了防止第二吊钩200在进入运载架的吊孔过程或者旋转的过程中刮伤吊孔同时为了防止转动第二吊钩200后第二吊钩200回转,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第二吊钩200还包括弹性套214和限位部215,其中弹性套214套设在第二支撑部121的外壁,限位部215设置在第二支撑部121的外壁,限位部215位于凸出部212的上侧能够限制弹性套214向凸出部212移动。由于第二吊钩200的支撑部设置有弹性套214,其能够防止第二吊钩200的第二支撑部121刮伤运载架的吊孔。当第二吊钩200进入运载架的吊孔位置到位时,转动第二吊钩200后,依靠弹性套214与运载架的吊孔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防止第二吊钩200回转。
另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和图4所示,沿第三副梁43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一吊钩100,吊具包括第五连接件580和第六连接件590,第五连接件580和第六连接件590分别将两个第一吊钩100固定在第三副梁430上。其中第五连接件580和第六连接件590也是便于将两个第一吊钩100固定在第三副梁430上,也就是第五连接件580连接其中一个第一吊钩100,第六连接件590连接另一个第一吊钩100。第五连接件580和第六连接件590的结构和固定方式可以参考第一连接件510。同时也可以在第三副梁430上设置类似第一副梁410上的第一调节轨道411以及第一调节座530和第二调节座540,以此改变两个第一吊钩100的相对位置。还可以在第五连接件580和第六连接件590之间设置类似调节件550的结构,以防止第五连接件580和第六连接件590之间的晃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
第一吊钩,包括固定定位销、活动定位销、固定块以及弹性件,所述固定定位销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对顶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对顶部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活动定位销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对顶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对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且与所述第一对顶部相对;
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且背离所述第二对顶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定位销之间,所述弹性件能够驱使所述活动定位销朝向所述第一对顶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二吊钩,所述第二吊钩包括可转动定位销,所述可转动定位销包括第三支撑部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一端且凸出于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外壁,所述第三支撑部能够绕其轴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主梁组件和副梁组件;
所述主梁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
所述副梁组件包括第一副梁、第二副梁以及第三副梁,所述第一副梁、所述第二副梁以及所述第三副梁沿所述第一主梁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梁和所述第二主梁;
所述第一副梁、所述第二副梁和所述第三副梁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吊钩或所述第二吊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沿第一副梁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吊钩,所述吊具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将两个所述第一吊钩固定在所述第一副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还包括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沿所述第一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调节轨道;
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所述第二调节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轨道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调节轨道移动;
所述第一调节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座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以及紧锁件,所述第一调节板设置有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板设置有调节孔,所述紧锁件分别穿过所述调节槽和所述调节孔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吊钩,所述吊具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将两个所述第二吊钩固定在所述第二副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吊钩均包括吊耳,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吊钩的所述吊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吊钩还包括弹性套和限位部,所述弹性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壁,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壁,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凸出部的上侧,所述限位部能够限制所述弹性套向所述凸出部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副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吊钩,所述吊具包括第五连接件和第六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和所述第六连接件分别将两个所述第一吊钩固定在所述第三副梁上。
CN202110789810.XA 2021-07-13 2021-07-13 吊具 Pending CN113602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9810.XA CN113602957A (zh) 2021-07-13 2021-07-13 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89810.XA CN113602957A (zh) 2021-07-13 2021-07-13 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2957A true CN113602957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04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89810.XA Pending CN113602957A (zh) 2021-07-13 2021-07-13 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2957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2032A (en) * 1964-06-04 1969-08-19 David C Dunkley Planar moving loading device
WO2010007567A1 (en) * 2008-07-14 2010-01-21 Gsg International S.P.A. A carriage for sliding doors and windows
CN101891109A (zh) * 2010-07-16 2010-11-24 北京卫星制造厂 一种双自由度调节自动水平式吊具及调节方法
CN207361589U (zh) * 2017-10-16 2018-05-15 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河南矿机有限公司 一种厚煤层高工阻液压支架立柱安装专用工具
CN210084712U (zh) * 2019-04-18 2020-02-18 江西星盈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吊装工装
CN212151322U (zh) * 2020-04-21 2020-12-15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壳的吊装工具
CN212924098U (zh) * 2020-08-26 2021-04-0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吊装装置
CN213059875U (zh) * 2021-03-26 2021-04-27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吊具及起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2032A (en) * 1964-06-04 1969-08-19 David C Dunkley Planar moving loading device
WO2010007567A1 (en) * 2008-07-14 2010-01-21 Gsg International S.P.A. A carriage for sliding doors and windows
CN101891109A (zh) * 2010-07-16 2010-11-24 北京卫星制造厂 一种双自由度调节自动水平式吊具及调节方法
CN207361589U (zh) * 2017-10-16 2018-05-15 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河南矿机有限公司 一种厚煤层高工阻液压支架立柱安装专用工具
CN210084712U (zh) * 2019-04-18 2020-02-18 江西星盈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及吊装工装
CN212151322U (zh) * 2020-04-21 2020-12-15 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壳的吊装工具
CN212924098U (zh) * 2020-08-26 2021-04-0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吊装装置
CN213059875U (zh) * 2021-03-26 2021-04-27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吊具及起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0106234A (ru) Блок крюка для крана
CN111332151B (zh) 一种电池快换装置、电动汽车及快换方法
CN113602957A (zh) 吊具
JP2006219265A (ja) 自動調芯吊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吊り上げ方法
JP5759708B2 (ja) ブーム式作業車のカウンタウエイト着脱装置
CN113401818A (zh) 一种超起滑轮托架装置、臂架及起重机
CN111637809B (zh) 一种用于螺纹通止检测设备中快换装置的夹爪机构
US11111112B2 (en) Lif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210888069U (zh) 一种建筑模板锁定夹具
CN213171120U (zh) 一种适用于扁平吊带的直柄双钩吊钩及吊装设备
CN211226019U (zh) 一种重载电磁脱钩器
CN209632398U (zh) 一种倾翻叉固定架的搭电焊接模具
CN113443545A (zh) 一种轨道梁吊具
CN211890556U (zh) 一种测试用支撑结构
CN219009699U (zh) 台架及汽轮发电机密封部件起吊装置
CN215946624U (zh) 用于前悬置总成的安装定位装置
CN116995359B (zh) 电池箱、电池簇、储能系统及用电设备
JP3245651U (ja) 電子製品のテスト装置
CN218538978U (zh) 一种汽车底盘总成吊升工装
CN214096606U (zh) 一种爬坡测试装置
US9555847B2 (en) Suspension assembly transport device
CN212169478U (zh) 一种共底结构贮箱用翻转工装
CN218841433U (zh) 吊点自适应吊具
CN117125588A (zh) 吊装装置及集装箱
CN215865132U (zh) 一种对齐检测工装及网络配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