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2352B - 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2352B
CN113602352B CN202110905805.0A CN202110905805A CN113602352B CN 113602352 B CN113602352 B CN 113602352B CN 202110905805 A CN202110905805 A CN 202110905805A CN 113602352 B CN113602352 B CN 1136023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upport
main body
longitudinal beam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58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2352A (zh
Inventor
章峰
姚健
岳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058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2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2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2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2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2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77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 of the superstructure to the vehicl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车架纵梁,车架纵梁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纵梁侧壁,及连接两纵梁侧壁的纵梁主体,支撑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部、连接件及驱动件,两个支撑部用于一一对应的抵接于两个纵梁侧壁;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连接部分别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第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个第二端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支撑部连接,以使得连接件具有两个第二端相互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两个第二端相互靠近的第二工作位置;驱动件与两个连接部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驱动连接,以驱动两个连接部相对转动,使得连接件自第二工作位置切换至第一工作位置。本方案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车架纵梁,提高车架纵梁强度。

Description

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货箱是卡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箱的固定尤为重要,为了安装货箱,通常将货箱总成与货箱副车架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货箱副车架与车架纵梁之间安装有枕木或者软垫,防止货箱副车架与车架纵梁刚性连接,减少应力集中;拉攀通过螺栓螺母一端固定在货箱副车架上,另外一端固定在车架纵梁上,一前一后成八字型分布在前后两端,以此限制货箱总成及货箱副车架的前后位移;最后通过骑马螺栓夹紧车架纵梁及货箱副车架,限制货箱总成及货箱副车架的上下位移。
为了避免车架纵梁在骑马螺栓紧固过程中产生变形,通常在车架纵梁内增加内衬板,以提高车架纵梁强度,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内衬板只能适用于同一高度的车架纵梁,通用性差,不能满足多种车架纵梁高度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衬板只能适用于同一高度的车架纵梁,通用性差,不能满足多种车架纵梁高度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车架纵梁,所述车架纵梁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纵梁侧壁,及连接两所述纵梁侧壁的纵梁主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用于一一对应的抵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侧壁;
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第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端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支撑部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端相互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两个所述第二端相互靠近的第二工作位置;以及,
驱动件,与两个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驱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相对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自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可选地,两个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转轴,各所述第一端通过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的活动行程,以使得所述支架在所述活动行程中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相对转动;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支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贯设有螺纹孔;
所述驱动件包括螺接件,所述螺接件螺接于所述螺纹孔,且所述螺接件的一端用以与设于所述纵梁主体的螺接配合部螺接,以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移动。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凹设有多个限位槽,且相对的另一端用以抵接于所述纵梁主体,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支撑主体的边缘间隔排布,各所述限位槽用以供骑马螺栓穿设,以限制所述骑马螺栓沿多个所述限位槽的排布方向活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及所述驱动件分别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驱动件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接件沿多个所述限位槽的排布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各所述连接件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连接。
可选地,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槽之间形成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凸起形状与所述限位槽的凹陷形状相适配。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限位槽相对的一端朝向另一所述支撑主体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用以抵接于所述纵梁主体。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主体设有所述弯折部的一端沿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方向向另一所述支撑主体倾斜设置以形成导向面。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的转动方向与两个所述连接部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转动方向相同。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货箱固定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组件。
本方案通过两个所述第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使得所述连接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端相互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两个所述第二端相互靠近的第二工作位置,也即使得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地距离可调整,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车架纵梁;再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相对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自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进而使得两个所述支撑部分别一一对应的抵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侧壁,以将所述驱动件提供的驱动力分解为两个所述支撑部对所述纵梁侧壁的支撑力,提高所述车架纵梁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撑组件与骑马螺栓安装于车架纵梁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支撑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支撑部的加工示意图;
图7为为4中的支撑部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支撑组件 212 第二端
1 支撑部 22 支架
11 支撑主体 221 转轴
111 限位槽 222 螺纹孔
112 限位凸起 3 驱动件
12 弯折部 31 螺接件
13 导向面 200 骑马螺栓
2 连接件 300 车架纵梁
21 连接部 301 纵梁侧壁
211 第一端 302 纵梁主体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避免车架纵梁在骑马螺栓紧固过程中产生变形,通常在车架纵梁内增加内衬板,以提高车架纵梁强度,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内衬板只能适用于同一高度的车架纵梁,通用性差,不能满足多种车架纵梁高度的需求。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内衬板只能适用于同一高度的车架纵梁,通用性差,不能满足多种车架纵梁高度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图1至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的支撑组件100,用于支撑车架纵梁300,所述车架纵梁300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纵梁侧壁301,及连接两所述纵梁侧壁301的纵梁主体302,所述支撑组件10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部1、连接件2及驱动件3,两个所述支撑部1用于一一对应的抵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侧壁301;所述连接件2包括两个连接部21,两个所述连接部21分别具有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两个所述第一端211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端212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支撑部1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件2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端212相互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两个所述第二端212相互靠近的第二工作位置;所述驱动件3与两个所述连接部21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驱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21相对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2自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本方案通过两个所述第一端211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使得所述连接件2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端212相互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两个所述第二端212相互靠近的第二工作位置,也即使得两个所述支撑部1之间地距离可调整,从而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车架纵梁300;再通过所述驱动件3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21相对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2自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进而使得两个所述支撑部1分别一一对应的抵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侧壁301,以将所述驱动件3提供的驱动力分解为两个所述支撑部1对对应的所述纵梁侧壁301的支撑力,提高所述车架纵梁300的强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部21的所述第一端211通过支架22转动连接,所述支架22上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转轴,各所述第一端211通过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2,所述支架22具有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的活动行程,以使得所述支架22在所述活动行程中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21相对转动;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支架22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架22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移动。如此,通过驱动所述支架22沿所述转轴地径向移动即可使得两个所述连接部21相对转动,同时驱动力分解为两个沿所述连接部21得支撑力,进而使得两个所述支撑部1支撑于对应的所述纵梁侧壁301,以提高车架纵梁300的强度,避免两个所述纵梁侧壁301在固定骑马螺栓200时变形。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所述连接部21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2即可实现两个所述连接部21的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两个所述连接部21都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2,以提高所述支撑组件100的灵活度,便于操作。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3的设置形式不做限制,可以是通过驱动气缸驱动所述支架22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移动,以使得所述连接件2自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2沿所述转轴的径向贯设有螺纹孔222;所述驱动件3包括螺接件31,所述螺接件31螺接于所述螺纹孔222,且所述螺接件31的一端用以与设于所述纵梁主体302的螺接配合部螺接,以驱动所述支架22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移动。如此,通过螺接件31与设于所述纵梁主体302的所述螺接配合部螺接配合,以驱动所述支架22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移动。所述螺接件31的个数不做限制,可以设置一个,以减小所述支撑组件100的体积,且减小成本;也可以设置多个,以提高所述支架22与所述纵梁主体302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提供有效的驱动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接件31为螺栓,所述螺接配合部为设于所述纵梁主体302上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与图4,为避免所述骑马螺栓200固定于所述车架纵梁300上后沿纵向活动,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部1包括支撑主体11,所述支撑主体11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21,所述支撑主体11的一端凹设有多个限位槽111,且相对的另一端用以抵接于所述纵梁主体302,多个所述限位槽111沿所述支撑主体11的边缘间隔排布,各所述限位槽111用以供骑马螺栓200穿设,以限制所述骑马螺栓200沿多个所述限位槽111的排布方向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111的个数不做限制,与所述支撑主体11在纵向上的长度适配,以使一个所述支撑主体11对应多个所述骑马螺栓200,以限制各所述骑马螺栓200沿多个所述限位槽111的排布方向活动,也即沿限制所述骑马螺栓200沿纵向活动。此外,所述支撑本体与所述限位槽111相对的一端还与所述纵梁主体302相抵接,以限制所述支撑主体11沿靠近所述纵梁主体302的方向活动。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为提高所述支撑主体11对所述纵梁侧壁301的支撑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及所述驱动件3分别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2与多个所述驱动件3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接件2沿多个所述限位槽111的排布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各所述连接件2的两个所述连接部2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11连接。通过设置多个所述连接件2及所述驱动件3,以增强所述连接部21对所述支撑主体11的支撑力,使得所述车架纵梁300的强度更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件2的个数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设有两个,所述驱动件3对应设有两个。
具体地,请参阅图6,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槽111之间形成限位凸起112,所述限位凸起112的凸起形状与所述限位槽111的凹陷形状相适配。也即在加工所述支撑主体11时,所述限位凸起112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形成拉链式结构,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减少物料的浪费,也能够扩大所述骑马螺栓200的安装范围。可以理解的,所述限位凸起112与所述限位槽111的形状不做限制,所述限位凸起112与所述限位槽111可以是呈方形设置,也可以是呈三角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112与所述限位槽111呈半圆形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为提高所述支撑组件100对所述车架纵梁300的支撑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主体11与所述限位槽111相对的一端朝向另一所述支撑主体11弯折形成弯折部12,所述弯折部12用以抵接于所述纵梁主体302,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12与所述支撑主体11呈90度夹角。所述弯折部12抵接于所述纵梁主体302,使得所述弯折部12与所述纵梁主体302之间存在摩擦力,使得所述弯折部12对纵梁侧壁301存在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所述弯折部12对所述纵梁主体302也有支撑作用,以避免所述骑马螺栓200挤压变形所述纵梁主体30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弯折部12远离所述支撑主体11的一侧可以设有防滑结构,以增大所述弯折部12与所述纵梁主体302之间的摩擦力;此外,所述支撑主体11远离所述连接部21的一侧也可设有防滑结构。
更进一步地,为便于将所述支撑组件100安装于两个所述纵梁侧壁30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主体11设有所述弯折部12的一端沿靠近所述弯折部12的方向向另一所述支撑主体11倾斜设置以形成导向面13。如此,先手动将两个所述支撑部1转动至对应所述车架纵梁300的尺寸,以使所述螺接件31对应所述螺接配合部的位置,再将所述导向面13朝向所述纵梁侧壁301放置,从而在将所述支撑组件100放置于两个所述纵梁侧壁301之间时,所述导向面13起到导向作用,且避免所述纵梁侧壁301与所述弯折部12及所述支撑主体11发生干涉,以便于操作安装。
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撑部1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2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1相对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21的转动方向与两个所述连接部21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转动方向相同。如此设置,即使两个所述连接部21相对转动,在将所述支撑组件100放置于两个所述纵梁侧壁301之间时,所述支撑部1也会相应转动,以使得所述支撑部1与所述纵梁侧壁301共面,以增大所述支撑部1与所述纵梁侧壁30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所述车架纵梁300的强度。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货箱固定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组件100。货箱固定结构中的支撑组件100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支撑组件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的货箱固定结构中使用了上述支撑组件100,因此,本发明的货箱固定结构的实施例包括上述支撑组件100的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支撑组件,用于支撑车架纵梁,所述车架纵梁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两纵梁侧壁,及连接两所述纵梁侧壁的纵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用于一一对应的抵接于两个所述纵梁侧壁;
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所述第一端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端一一对应的与两个所述支撑部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件具有两个所述第二端相互远离的第一工作位置,及两个所述第二端相互靠近的第二工作位置;以及,
驱动件,与两个所述连接部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驱动连接,以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相对转动,使得所述连接件自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各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连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凹设有多个限位槽,且相对的另一端用以抵接于所述纵梁主体,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所述支撑主体的边缘间隔排布,各所述限位槽用以供骑马螺栓穿设,以限制所述骑马螺栓沿多个所述限位槽的排布方向活动;
两个相邻的所述限位槽之间形成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凸起形状与所述限位槽的凹陷形状相适配,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形成拉链式结构;
各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限位槽相对的一端朝向另一所述支撑主体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用以抵接于所述纵梁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端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并排设置的两个转轴,各所述第一端通过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的活动行程,以使得所述支架在所述活动行程中驱动两个所述连接部相对转动;
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支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贯设有螺纹孔;
所述驱动件包括螺接件,所述螺接件螺接于所述螺纹孔,且所述螺接件的一端用以与设于所述纵梁主体的螺接配合部螺接,以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及所述驱动件分别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驱动件一一对应设置,且多个所述连接件沿多个所述限位槽的排布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各所述连接件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主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主体设有所述弯折部的一端沿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方向向另一所述支撑主体倾斜设置以形成导向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部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支撑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的转动方向与两个所述连接部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的转动方向相同。
7.一种货箱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组件。
CN202110905805.0A 2021-08-06 2021-08-06 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Active CN113602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5805.0A CN113602352B (zh) 2021-08-06 2021-08-06 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5805.0A CN113602352B (zh) 2021-08-06 2021-08-06 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2352A CN113602352A (zh) 2021-11-05
CN113602352B true CN113602352B (zh) 2022-07-19

Family

ID=78339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5805.0A Active CN113602352B (zh) 2021-08-06 2021-08-06 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235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5183A (en) * 1987-02-24 1988-02-16 C. M. Smillie & Company Power-operated lift and presenting mechanism
CN106553695A (zh) * 2015-09-29 2017-04-05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卸车及其主副车架联接装置
CN207683602U (zh) * 2018-01-04 2018-08-03 重庆双兵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纵梁加强板总成部件
CN208413750U (zh) * 2018-02-05 2019-01-22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升式车载千斤顶
CN208469968U (zh) * 2018-07-12 2019-02-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货箱固定辅助组件以及货箱
CN209921423U (zh) * 2019-05-07 2020-01-10 重庆坚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横梁及车架
CN210133841U (zh) * 2019-07-05 2020-03-10 杨家印 车用千斤顶电动加力装置
CN211685313U (zh) * 2019-12-27 2020-10-1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架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5183A (en) * 1987-02-24 1988-02-16 C. M. Smillie & Company Power-operated lift and presenting mechanism
CN106553695A (zh) * 2015-09-29 2017-04-05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卸车及其主副车架联接装置
CN207683602U (zh) * 2018-01-04 2018-08-03 重庆双兵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纵梁加强板总成部件
CN208413750U (zh) * 2018-02-05 2019-01-22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升式车载千斤顶
CN208469968U (zh) * 2018-07-12 2019-02-0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货箱固定辅助组件以及货箱
CN209921423U (zh) * 2019-05-07 2020-01-10 重庆坚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横梁及车架
CN210133841U (zh) * 2019-07-05 2020-03-10 杨家印 车用千斤顶电动加力装置
CN211685313U (zh) * 2019-12-27 2020-10-1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架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2352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4575B2 (en) Aerodynamic skirt assembly
CN1138658C (zh) 挤压件的连接构造
CN102149591B (zh) 用于商用车车架的结构接头和形成有结构接头的车架
EP2691288B1 (de) Profilträger für ein fahrzeugchassis und nutzfahrzeugchassis mit einem solchen profilträger
CN1147409C (zh) 增强的车辆框架结构
CN113602352B (zh) 支撑组件及货箱固定结构
CN101062689A (zh) 一种连接接头及带有该连接接头的车架主梁
CN101888946B (zh) 用于重型车辆的梁
US11286001B2 (en) Angled cross member for a vehicle
CN111152846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连接结构
CN1520362A (zh) 具有一个弹性支撑的前盖板的汽车车身
CN2926005Y (zh) 一种互扣式连接接头
US20060266780A1 (en) Universal running board mounting bracket
CN210634636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
CN212500011U (zh) 一种车辆前座椅横梁安装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073771U (zh) 一种车辆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06114629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前纵梁
CN216969347U (zh) 支承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5904289U (zh) 车门总成和车辆
CN204915860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与翼子板的连接结构
CN220948176U (zh) 车架和车辆
CN220210356U (zh) 一种压块限位器及光伏板横向固定装置
CN214524059U (zh) 一种轻量化挂车车架结构
CN213920654U (zh) 悬置支架和车辆
CN219727933U (zh) 一种座椅支撑横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