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1943A - 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 Google Patents

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1943A
CN113601943A CN202110911501.5A CN202110911501A CN113601943A CN 113601943 A CN113601943 A CN 113601943A CN 202110911501 A CN202110911501 A CN 202110911501A CN 113601943 A CN113601943 A CN 113601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transmission shaft
bevel gear
elastic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15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9115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1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1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1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包括有底板组件和连杆等;底板组件与两组连杆进行固接。本发明实现了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喷涂在离型纸上,并使环氧树脂流平,接着,再对离型纸进行限位,再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同时,再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与离型纸进行粘结,使得环氧树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充分浸渍,提升粘结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出现断裂增强了后期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烯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再与碳纤维复合制得碳纤维预浸布,以制备鱼竿,在此过程中,还需加入离型纸,由于离型纸表面含有硅油,涂覆环氧树脂时易发生流动,进而使得环氧树脂在离型纸中不均匀,且需将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与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粘结,进而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中的环氧树脂分布不均,进而导致环氧树脂未能充分浸入石墨烯弹性网布中,进而致使离型纸与石墨烯弹性网布的粘结效果不佳,进而导致做成的鱼竿在高强度的环境中使用极易出现断裂,严重影响后期使用体验。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烯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再与碳纤维复合制得碳纤维预浸布,以制备鱼竿,在此过程中,还需加入离型纸,由于离型纸表面含有硅油,涂覆环氧树脂时易发生流动,进而使得环氧树脂在离型纸中不均匀,且需将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与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粘结,进而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中的环氧树脂分布不均,进而导致环氧树脂未能充分浸入石墨烯弹性网布中,进而致使离型纸与石墨烯弹性网布的粘结效果不佳,进而导致做成的鱼竿在高强度的环境中使用极易出现断裂,严重影响后期使用体验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包括有底板组件、第一固定架、第一支撑板、第一电机、连杆、第二支撑板、第二固定架、第二电机、粘结单元和正位单元;底板组件与多组第一固定架进行固接;底板组件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电机进行固接;底板组件与两组连杆进行固接;两组连杆均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多组第二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二电机进行固接;第二电机与粘结单元进行固接;底板组件安装有粘结单元;底板组件设置有正位单元;粘结单元传动正位单元运作对离型纸进行限位,粘结单元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并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石墨烯弹性网布与正位单元限位后的离型纸进行粘结。
可选地,还包括有流平单元,流平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轴、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一支撑杆、平板、第二支撑杆、第一压缩弹簧、第一限位板、电动滑轨、第一滑块和喷涂机;第一电机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依次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进行固接;第一凸轮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平板进行转动连接;平板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平板与四组第一压缩弹簧进行固接;四组第一压缩弹簧均与第一限位板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电动滑轨与第一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喷涂机进行固接。
可选地,粘结单元包括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丝杆、支撑架、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轴、第二丝杆、第一楔形板、第二楔形板、第三楔形板、第四楔形板、第一固定板、转动辊、连轴、第二滑块、第二固定板、第一滑杆和碾压辊;第二电机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支撑架进行旋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支撑架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三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支撑架与第一楔形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楔形板与第二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一楔形板的侧部设置有第二楔形板;第二楔形板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支撑架与第三楔形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楔形板与相应的第二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三楔形板的侧部设置有第四楔形板;第四楔形板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支撑架与两组第一固定板进行固接;两组第一固定板均与转动辊进行转动连接;转动辊与两组连轴进行转动连接;两组连轴均与碾压辊进行转动连接;碾压辊与两组第二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通过伸缩弹簧与第二固定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一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连轴至第一滑杆以碾压辊中段为中轴对称设置有相同的部件。
可选地,正位单元包括有承重板、第二滑杆、第二压缩弹簧、第二限位板、第四传动轴、直齿轮、齿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五传动轴、第三限位板、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六传动轴、第四限位板、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七传动轴和第五限位板;承重板与四组第二滑杆进行固接;四组第二滑杆均与底板组件进行滑动连接;承重板与四组第二压缩弹簧进行固接;四组第二压缩弹簧均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承重板与第四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二限位板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与直齿轮进行固接;直齿轮与齿杆相啮合;齿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五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与承重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与第三限位板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六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与承重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与第四限位板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七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与承重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轴与第五限位板进行固接。
可选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中的凸起部分位置相反。
可选地,第一限位板中共设置有四组第一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板的四个角。
可选地,第二滑块和第二固定板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弹簧。
可选地,承重板中共设置有四组第二滑杆和第二压缩弹簧,分别位于承重板的四个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为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石墨烯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再与碳纤维复合制得碳纤维预浸布,以制备鱼竿,在此过程中,还需加入离型纸,由于离型纸表面含有硅油,涂覆环氧树脂时易发生流动,进而使得环氧树脂在离型纸中不均匀,且需将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与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粘结,进而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中的环氧树脂分布不均,进而导致环氧树脂未能充分浸入石墨烯弹性网布中,进而致使离型纸与石墨烯弹性网布的粘结效果不佳,进而导致做成的鱼竿在高强度的环境中使用极易出现断裂,严重影响后期使用体验的问题。
2、通过设置了流平单元、粘结单元和正位单元,使用时先将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使多组第一固定架和多组第二固定架保持水平,然后外接电源,通过外接控制屏控制启动;首先由工作人员将离型纸放置在底板组件上的流平单元中,接着,再利用流平单元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喷涂在离型纸上,同时,再通过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启动运作带动流平单元运作使得环氧树脂流平,然后再由工作人员将喷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放置在正位单元中,并将石墨烯弹性网布放置在粘结单元中,接着,再利用与两组连杆连接的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启动带动粘结单元运作,进而传动正位单元运作对离型纸进行限位,同时,再利用粘结单元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并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与离型纸进行粘结并挤压成型,同时使得环氧树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充分浸渍,最后,再由工作人员取出。
3、本发明实现了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喷涂在离型纸上,并使环氧树脂流平,接着,再对离型纸进行限位,再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同时,再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与离型纸进行粘结,使得环氧树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充分浸渍,提升粘结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出现断裂增强了后期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展现的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展现的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3展现的为本发明的第三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流平单元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5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流平单元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展现的为本发明的粘结单元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7展现的为本发明的粘结单元第一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8展现的为本发明的粘结单元第二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9展现的为本发明的粘结单元第三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0展现的为本发明的粘结单元B区放大图;
图11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正位单元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2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正位单元第一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3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正位单元第二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14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正位单元第三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底板组件,2:第一固定架,3:第一支撑板,4:第一电机,5:连杆,6:第二支撑板,7:第二固定架,8:第二电机,201:第一传动轴,202:第一凸轮,203:第二凸轮,204:第一支撑杆,205:平板,206:第二支撑杆,207:第一压缩弹簧,208:第一限位板,209:电动滑轨,210:第一滑块,211:喷涂机,301:第二传动轴,302:第一丝杆,303:支撑架,304:第一传动轮,305:第二传动轮,306:第三传动轴,307:第二丝杆,308:第一楔形板,309:第二楔形板,310:第三楔形板,311:第四楔形板,312:第一固定板,313:转动辊,314:连轴,315:第二滑块,316:第二固定板,317:第一滑杆,318:碾压辊,401:承重板,402:第二滑杆,403:第二压缩弹簧,404:第二限位板,405:第四传动轴,406:直齿轮,407:齿杆,408:第一锥齿轮,409:第二锥齿轮,410:第五传动轴,411:第三限位板,412:第三锥齿轮,413:第四锥齿轮,414:第六传动轴,415:第四限位板,416:第五锥齿轮,417:第六锥齿轮,418:第七传动轴,419:第五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根据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组件1、第一固定架2、第一支撑板3、第一电机4、连杆5、第二支撑板6、第二固定架7、第二电机8、粘结单元和正位单元;底板组件1与多组第一固定架2进行固接;底板组件1与第一支撑板3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板3与第一电机4进行固接;底板组件1与两组连杆5进行固接;两组连杆5均与第二支撑板6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6与多组第二固定架7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6与第二电机8进行固接;第二电机8与粘结单元进行固接;底板组件1安装有粘结单元;底板组件1设置有正位单元;粘结单元传动正位单元运作对离型纸进行限位,粘结单元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并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石墨烯弹性网布与正位单元限位后的离型纸进行粘结。
使用时先将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使多组第一固定架2和多组第二固定架7保持水平,然后外接电源,通过外接控制屏控制启动;首先由工作人员将离型纸放置在底板组件1上的流平单元中,接着,再利用流平单元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喷涂在离型纸上,同时,再通过第一支撑板3上的第一电机4启动运作带动流平单元运作使得环氧树脂流平,然后再由工作人员将喷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放置在正位单元中,并将石墨烯弹性网布放置在粘结单元中,接着,再利用与两组连杆5连接的第二支撑板6上的第二电机8启动带动粘结单元运作,进而传动正位单元运作对离型纸进行限位,同时,再利用粘结单元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并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与离型纸进行粘结并挤压成型,同时使得环氧树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充分浸渍,最后,再由工作人员取出,本发明实现了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喷涂在离型纸上,并使环氧树脂流平,接着,再对离型纸进行限位,再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同时,再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与离型纸进行粘结,使得环氧树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充分浸渍,提升粘结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出现断裂增强了后期使用体验。
根据图4-5所示,还包括有流平单元,流平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轴201、第一凸轮202、第二凸轮203、第一支撑杆204、平板205、第二支撑杆206、第一压缩弹簧207、第一限位板208、电动滑轨209、第一滑块210和喷涂机211;第一电机4与第一传动轴201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201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01与第一支撑板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01依次与第一凸轮202和第二凸轮203进行固接;第一凸轮202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04;第一支撑杆204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杆204通过转轴与平板205进行转动连接;平板205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杆2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206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平板205与四组第一压缩弹簧207进行固接;四组第一压缩弹簧207均与第一限位板208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板208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滑轨209;电动滑轨209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电动滑轨209与第一滑块2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210与喷涂机211进行固接。
首先由工作人员拉动第一限位板208往上移动,将离型纸放置在平板205上表面,并通过四组第一压缩弹簧207的弹力拉动第一限位板208对离型纸进行限位,接着,再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喷涂在离型纸上,电动滑轨209启动通过第一滑块210带动喷涂机211移动,同时,喷涂机211启动运作,进而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喷涂在离型纸上,与此同时,再使得环氧树脂流平,第一电机4启动带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带动第一凸轮202和第二凸轮20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平板205通过转轴在第一支撑杆204和第二支撑杆206上进行往复摆动,进而带动离型纸进行往复摆动,进而使得环氧树脂流平,流平单元实现了将环氧树脂均匀的喷涂在离型纸上,并使得离型纸上的环氧树脂流平。
根据图6-10所示,粘结单元包括有第二传动轴301、第一丝杆302、支撑架303、第一传动轮304、第二传动轮305、第三传动轴306、第二丝杆307、第一楔形板308、第二楔形板309、第三楔形板310、第四楔形板311、第一固定板312、转动辊313、连轴314、第二滑块315、第二固定板316、第一滑杆317和碾压辊318;第二电机8与第二传动轴301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301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01与第一丝杆302进行固接;第一丝杆302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02与支撑架303进行旋接;第二传动轴301与第一传动轮304进行固接;支撑架303与第二丝杆307进行旋接;第二丝杆307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307与第三传动轴306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306与底板组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306与第二传动轮3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305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304进行传动连接;支撑架303与第一楔形板30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楔形板308与第二固定板316进行固接;第一楔形板308的侧部设置有第二楔形板309;第二楔形板309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支撑架303与第三楔形板3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楔形板310与相应的第二固定板316进行固接;第三楔形板310的侧部设置有第四楔形板311;第四楔形板311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支撑架303与两组第一固定板312进行固接;两组第一固定板312均与转动辊313进行转动连接;转动辊313与两组连轴314进行转动连接;两组连轴314均与碾压辊318进行转动连接;碾压辊318与两组第二滑块31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315通过伸缩弹簧与第二固定板316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板316与第一滑杆31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杆317与支撑架303进行固接;连轴314至第一滑杆317以碾压辊318中段为中轴对称设置有相同的部件。
接着,由流平单元使离型纸上的环氧树脂流平后,再由工作人员将喷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放置在正位单元中,并将成卷状的石墨烯弹性网布放置在转动辊313中,接着,再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并传动正位单元运作对离型纸进行限位,与此同时,再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与离型纸进行粘结并挤压成型,第二电机8启动带动第二传动轴301传动第一丝杆302转动,同时第二传动轴30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轮304传动第二传动轮305转动,进而带动第三传动轴306传动第二丝杆307转动,此时,第一丝杆302和第二丝杆307同时转动带动支撑架303移动,进而带动与支撑架303连接的所有部件进行移动,进而带动两组第一固定板312传动转动辊313移动,同时再对石墨烯弹性网布的端部进行限位,并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以及传动正位单元运作对离型纸进行限位,支撑架303移动带动第一楔形板308移动,进而使得第一楔形板308移动与第二楔形板309相接触,使得第一楔形板308往下移动,同时,支撑架303移动带动第三楔形板310移动,进而使得第三楔形板310移动与第四楔形板311相接触,使得第三楔形板310往下移动,此时,第一楔形板308和第三楔形板310同时往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固定板316在第一滑杆317上滑动,进而传动第二滑块315往下移动,同时带动连轴314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滑块315在第二固定板316中进行滑动,进而带动碾压辊318往下移动对石墨烯弹性网布的端部进行限位,接着,再以相同的工作原理使得支撑架303移动,进而带动转动辊313移动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同时带动碾压辊318进行移动,进而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与离型纸进行粘结并挤压成型,与此同时,当碾压辊318往下移动时传动正位单元运作对离型纸进行限位,粘结单元实现了对石墨烯弹性网布的端部进行限位,接着,再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同时,再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得石墨烯弹性网布与离型纸进行粘结并挤压成型,与此同时,再传动正位单元运作。
根据图11-14所示,正位单元包括有承重板401、第二滑杆402、第二压缩弹簧403、第二限位板404、第四传动轴405、直齿轮406、齿杆407、第一锥齿轮408、第二锥齿轮409、第五传动轴410、第三限位板411、第三锥齿轮412、第四锥齿轮413、第六传动轴414、第四限位板415、第五锥齿轮416、第六锥齿轮417、第七传动轴418和第五限位板419;承重板401与四组第二滑杆402进行固接;四组第二滑杆402均与底板组件1进行滑动连接;承重板401与四组第二压缩弹簧403进行固接;四组第二压缩弹簧403均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承重板401与第四传动轴405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405与第二限位板404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405与直齿轮406进行固接;直齿轮406与齿杆407相啮合;齿杆407与底板组件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405与第一锥齿轮408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408与第二锥齿轮409相啮合;第二锥齿轮409与第五传动轴410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410与承重板40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410与第三限位板411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410与第三锥齿轮412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412与第四锥齿轮413相啮合;第四锥齿轮413与第六传动轴414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414与承重板401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414与第四限位板415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414与第五锥齿轮416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416与第六锥齿轮417相啮合;第六锥齿轮417与第七传动轴418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418与承重板40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轴418与第五限位板419进行固接。
接着,当碾压辊318往下移动时,再对离型纸进行限位,进而配合粘结单元运作,由流平单元使离型纸上的环氧树脂流平后,再由工作人员将喷涂有环氧树脂的离型纸放置在承重板401上,接着,再对离型纸进行限位,使得环氧树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充分浸渍,碾压辊318移动带动承重板401往下移动,进而带动四组第二滑杆402往下移动,进而对四组第二压缩弹簧403进行挤压,进而使得承重板401移动带动第四传动轴405往下移动,进而带动直齿轮406沿着齿杆407往下移动并进行转动,进而传动第四传动轴405带动第二限位板404转动,进而对离型纸的纵向边沿进行限位,同时,第四传动轴405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408传动第二锥齿轮409转动,进而带动第五传动轴410传动第三限位板411转动,进而对离型纸的横向边沿进行限位,与此同时,第五传动轴410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412传动第四锥齿轮413转动,进而带动第六传动轴414传动第四限位板415转动,进而对离型纸的另一纵向边沿进行限位,同时,第六传动轴414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416传动第六锥齿轮417转动,进而带动第七传动轴418传动第五限位板419转动,进而对离型纸的另一横向边沿进行限位,进而使得通过第二限位板404和第三限位板411和第四限位板415以及第五限位板419对离型纸进行限位,进而使得环氧树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充分浸渍,正位单元实现了对离型纸进行限位,使得环氧树脂与石墨烯弹性网布充分浸渍。
第一凸轮202和第二凸轮203中的凸起部分位置相反。
可以使得第一传动轴201转动带动第一凸轮202和第二凸轮203相向转动。
第一限位板208中共设置有四组第一压缩弹簧207,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板208的四个角。
可以通过四组第一压缩弹簧207使得第一限位板208保持稳定。
第二滑块315和第二固定板316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弹簧。
可以使得当第二滑块315往下移动时,可在第二固定板316中进行滑动,且可通过伸缩弹簧进行滑动复位。
承重板401中共设置有四组第二滑杆402和第二压缩弹簧403,分别位于承重板401的四个角。
可以使得承重板401往下移动带动四组第二滑杆402往下移动,进而对四组第二压缩弹簧403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承重板401保持稳定往下移动。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包括有底板组件、连杆、第二支撑板、第二固定架和第二电机;底板组件与两组连杆进行固接;两组连杆均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多组第二固定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二电机进行固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粘结单元和正位单元;底板组件安装有粘结单元;底板组件设置有正位单元;第二电机与粘结单元进行固接;粘结单元传动正位单元运作对离型纸进行限位,粘结单元将石墨烯弹性网布平铺于离型纸上,并对石墨烯弹性网布进行碾压,使石墨烯弹性网布与正位单元限位后的离型纸进行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其特征在于:粘结单元包括有第二传动轴、第一丝杆、支撑架、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轴、第二丝杆、第一楔形板、第二楔形板、第三楔形板、第四楔形板、第一固定板、转动辊、连轴、第二滑块、第二固定板、第一滑杆和碾压辊;第二电机与第二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支撑架进行旋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支撑架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三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支撑架与第一楔形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楔形板与第二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一楔形板的侧部设置有第二楔形板;第二楔形板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支撑架与第三楔形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楔形板与相应的第二固定板进行固接;第三楔形板的侧部设置有第四楔形板;第四楔形板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支撑架与两组第一固定板进行固接;两组第一固定板均与转动辊进行转动连接;转动辊与两组连轴进行转动连接;两组连轴均与碾压辊进行转动连接;碾压辊与两组第二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块通过伸缩弹簧与第二固定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一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连轴至第一滑杆以碾压辊中段为中轴对称设置有相同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其特征在于:正位单元包括有承重板、第二滑杆、第二压缩弹簧、第二限位板、第四传动轴、直齿轮、齿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五传动轴、第三限位板、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六传动轴、第四限位板、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七传动轴和第五限位板;承重板与四组第二滑杆进行固接;四组第二滑杆均与底板组件进行滑动连接;承重板与四组第二压缩弹簧进行固接;四组第二压缩弹簧均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承重板与第四传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二限位板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与直齿轮进行固接;直齿轮与齿杆相啮合;齿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五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与承重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轴与第三限位板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轴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第四锥齿轮与第六传动轴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与承重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轴与第四限位板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轴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七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轴与承重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轴与第五限位板进行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流平单元,流平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轴、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一支撑杆、平板、第二支撑杆、第一压缩弹簧、第一限位板、电动滑轨、第一滑块和喷涂机;第一电机与第一传动轴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轴与底板组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依次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进行固接;第一凸轮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杆通过转轴与平板进行转动连接;平板通过转轴与第二支撑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平板与四组第一压缩弹簧进行固接;四组第一压缩弹簧均与第一限位板进行固接;第一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与底板组件进行固接;电动滑轨与第一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喷涂机进行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其特征在于,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中的凸起部分位置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板中共设置有四组第一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第一限位板的四个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其特征在于,第二滑块和第二固定板连接处设置有伸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其特征在于,承重板中共设置有四组第二滑杆和第二压缩弹簧,分别位于承重板的四个角。
CN202110911501.5A 2021-08-10 2021-08-10 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Pending CN113601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1501.5A CN113601943A (zh) 2021-08-10 2021-08-10 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1501.5A CN113601943A (zh) 2021-08-10 2021-08-10 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1943A true CN113601943A (zh) 2021-11-05

Family

ID=78307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1501.5A Pending CN113601943A (zh) 2021-08-10 2021-08-10 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19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714A (zh) * 2021-12-20 2022-04-08 魏石运 一种冲浪板内芯防水处理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1295A (zh) * 2014-09-10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67964A (zh) * 2016-08-27 2016-11-30 钟国平 一种纤维制备用高效涂层装置
CN108058417A (zh) * 2017-11-15 2018-05-22 陈川莲 一种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鱼竿的制备方法
CN108790372A (zh) * 2018-06-12 2018-11-13 合肥科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预浸料的制取设备
CN112170132A (zh) * 2020-11-09 2021-01-05 苗飞飞 一种可降解塑料薄膜生产压合工艺
CN113103383A (zh) * 2021-04-02 2021-07-13 李广有 一种三聚氰胺浸渍纸复合板自动涂胶贴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1295A (zh) * 2014-09-10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预浸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67964A (zh) * 2016-08-27 2016-11-30 钟国平 一种纤维制备用高效涂层装置
CN108058417A (zh) * 2017-11-15 2018-05-22 陈川莲 一种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鱼竿的制备方法
CN108790372A (zh) * 2018-06-12 2018-11-13 合肥科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预浸料的制取设备
CN112170132A (zh) * 2020-11-09 2021-01-05 苗飞飞 一种可降解塑料薄膜生产压合工艺
CN113103383A (zh) * 2021-04-02 2021-07-13 李广有 一种三聚氰胺浸渍纸复合板自动涂胶贴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0714A (zh) * 2021-12-20 2022-04-08 魏石运 一种冲浪板内芯防水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01943A (zh) 鱼竿用石墨烯弹性网布增强碳纤维预浸布生产线组
CN113117954A (zh) 一种玻璃纤维布铺设漆面补平及压制装置
CN107285141A (zh) 一种长度可调式纺织衬布生产用收卷装置
CN110538760B (zh) 一种碳纤维预浸布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CN206935659U (zh) 一种用于涂布机调节压辊高度的装置
CN112108320B (zh) 一种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
CN112227165B (zh) 一种道路养护用道路覆膜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3722750A (zh) 一种中空复合平板生产线上的放布浸胶装置
CN204918816U (zh) 用于电镀的吸水设备
CN114769056B (zh) 一种改善高无机填料胶液配方渗透性的方法及装置
CN214060920U (zh) 一种用于制造无纺布的附料装置
CN212554052U (zh) 一种电子泡棉生产用裁切设备
CN212707287U (zh) 环保型复合保温板生产用刮平装置
CN108050355A (zh) 一种数字相机固定升降支撑座
CN210458607U (zh) 一种长丝聚酯胎基布的涂胶装置
CN204503446U (zh) 辊压式织物涂布装置
CN207987457U (zh) 一种改进的针刺机
CN114193902A (zh) 三防仿麂皮绒沙发面料的复合装置
CN206521124U (zh) 一种浸胶定中心控制装置
CN203680816U (zh) 一种中空复合平板生产线上的放布浸胶装置
CN113323432A (zh) 一种混凝土防渗漏的施工处理方法
CN105196571A (zh) 一种制备三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挤胶装置
CN220479267U (zh) 一种玻纤硅胶布的上胶装置
CN214239928U (zh) 一种新型海绵模杯复合机
CN218749818U (zh) 一种压平牵引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