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5734A - 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5734A
CN113585734A CN202111148157.5A CN202111148157A CN113585734A CN 113585734 A CN113585734 A CN 113585734A CN 202111148157 A CN202111148157 A CN 202111148157A CN 113585734 A CN113585734 A CN 113585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dragon
layer
wing plate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81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85734B (zh
Inventor
曹海峰
王金城
张灵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ongyu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ongyu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ongyu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ongyua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81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57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5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5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85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5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2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columns or like pillars;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涉及建筑模板的技术领域,按设计尺寸装配柱体模板,在柱体模板四角各临时挂放一个柱龙,并使相邻两个柱龙翼板的啮合齿咬合,控制四根柱龙围合内尺寸符合柱体模板截面尺寸要求,在柱断面三分之一处的连接孔,进行龙扣连接,使四个柱龙连接成封闭的柱箍结构,完成单层柱体模板加固,以同样方法按照间距设置多个,完成柱体模板加固。该装配方法系用标准通用的加固组件,可完成不同截面尺寸的柱体加固,保证单根柱龙两翼形成的抵抗弯矩相互抵消模板张力,以提高柱龙加固体系的受力性能,优化了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体系,确保产品力学结构更强,操作更安全。

Description

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浇筑模板主要有木模板、金属模板和塑料模板。木模板的材料一般多为松木和杉木,但是木模板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木材耗用量大、重复使用率低,为节约木材,应尽量减少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木模板。金属模板一般做成定型模板,用连接件拼装成各种形状和尺寸,适用于多种结构形式,其强度高、刚度大,并且组装灵活,易于装拆,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用较广泛,但是金属模板的一次投资量大、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维护成本较高。使用塑料模板将成为一种趋势,塑料模板的可塑性强,可根据设计和构件尺寸要求,加工制作不同形状和不同规格的模板,并且可回收反复利用。
现有技术中,针对柱体模板的使用时,会利用金属龙骨在柱体模板的外围进行加固,利用金属龙骨和连接机构连接成四面环抱的柱体加固体系,其中,龙骨会在立柱的四个角位置,及四个龙骨的所有受力点均会作用在八个连接点上,形成四角筒支结构的抗弯杆件的加固体系。
但是,由于四角筒支加固体系不能全面发挥材料的力学优势,以在角部作为简支点的力学模型,只考虑加固装置的抗弯能力,没有形成产品力学的协同效应。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加固体系没有必要的临时固定和保护措施,容易坠落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四角简支加固体系角部作为简支点,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加固体系没有临时固定和保护措施,没有形成产品力学的协同效应,容易坠落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设计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的要求,装配柱体模板体系;
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且第一层柱龙结构的表面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表面贴合;
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通过多个筒栓与柱体模板连接;
利用龙扣依次贯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以通过龙扣将第一层柱龙结构与第二层柱龙结构连接紧固,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通过龙扣连接围合成四边闭合的柱箍结构。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层柱龙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柱龙构件;所述第二层柱龙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柱龙构件;将两个第一柱龙构件和两个第二柱龙构件分别以其角部的固定在已经完全支模的柱体的四个角部,并使相邻的第一柱龙构件的翼板啮合齿与第二柱龙构件的翼板啮合齿贴合;
分别调整对应的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的内尺寸满足柱体截面要求后,用龙扣锁在柱截面三分之一处的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对位的连接孔内,每个柱边至少连接两个龙扣。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尺寸调整范围为:第一层柱龙结构的两个第一柱龙构件产生对撞时的内边尺寸为最小加固尺寸;相邻的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啮合连接的翼板的远端两个连接孔形成的内边尺寸为最大加固尺寸;在该范围内其尺寸可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任意调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刚性角板以直角位置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贴合,并使得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长翼板和第一短翼板与柱体模板的两个平面贴合,其中,第一长翼板和第一短翼板的啮合齿朝向地面的方向;
利用两个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刚性角板在柱体模板两个对角的直角位置的万能板上进行临时固定,以使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长翼板和第一短翼板依次水平相对,以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围;
将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刚性角板以直角位置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贴合,并使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刚性角板与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刚性角板错位对应,以使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长翼板和第二短翼板与柱体模板的两个平面贴合,其中,第二长翼板和第二短翼板的啮合齿朝向第一柱龙构件的方向;
利用两个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刚性角板在柱体模板另外两个对角的直角位置的万能板上进行临时固定,以使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长翼板和第二短翼板依次水平相对,以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围;
将对应的第一长翼板与第二短翼板的啮合齿面相互咬合紧密,将对应的第一短翼板与第二长翼板的啮合齿面相互咬合紧密,调校围合内尺寸符合柱截面尺寸要求;
在每组对应的第一长翼板和第二短翼板贯穿的啮齿连孔以龙扣锁紧固定,在每组对应的第一短翼板和第二长翼板贯穿的啮齿连孔以龙扣锁紧固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柱体模板包括正方形柱模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正方形柱模板的外部;
或者,柱体模板包括长方形柱模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长方形柱模板的外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拆卸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根据所述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构建的装配结构,还包括以下步骤:
具备拆模条件后对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进行拆除。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拆除步骤包括:先将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之间的多个龙扣拆除;
再将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与柱体模板连接的筒栓拆除,完成柱龙的拆除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包括:第一层柱龙结构、第二层柱龙结构、筒栓和龙扣;按照设计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的要求,装配柱体模板体系;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且第一层柱龙结构的表面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表面贴合,筒栓设置有多个,其中,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通过筒栓与柱体模板连接;利用筒栓使得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与柱体模板的立柱进行固定连接,保证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固定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龙扣依次贯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龙扣用于将第一层柱龙结构与第二层柱龙结构固定,使得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形成整体对柱体模板形成全包围式加固,使得柱体模板和柱龙加固达到材料结构设计的最优匹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四角简支加固体系角部作为简支点,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加固体系没有临时固定和保护措施,容易坠落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的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的第一柱龙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的龙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柱龙构件;101-第一长翼板;102-第一短翼板;103-第一刚性角板;200-第二柱龙构件;201-第二长翼板;202-第二短翼板;203-第二刚性角板;300-筒栓;400-龙扣;401-龙扣本体;402-龙销;500-啮合齿;600-啮齿连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包括:第一层柱龙结构、第二层柱龙结构、筒栓300和龙扣400;按照设计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的要求,装配柱体模板体系;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且第一层柱龙结构的表面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表面贴合,筒栓300设置有多个,其中,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通过筒栓300与柱体模板连接;龙扣400依次贯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龙扣400用于将第一层柱龙结构与第二层柱龙结构连接紧固,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通过龙扣400连接围合成四边闭合的柱箍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属于柱体模板的加固体系,尤其针对塑料柱体模板的加固;其中,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能够适用于正方形柱体模板以及长方形柱体模板的加固,其中,当柱体模板围设成立柱结构后,利用第一层柱龙结构完全套设在柱体模板的外部,并且第一层柱龙结构可以通过筒栓300与柱体模板进行固定连接,利用第二层柱龙结构完全套设在柱体模板的外部,并且第二层柱龙结构可以通过筒栓300与柱体模板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对柱体模板形成加固机构,并且通过龙扣400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形成整体,通过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加固,保证了柱体模板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均可以沿着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完全与柱体模板贴合固定,其中,柱体模板可以为正方形立柱,也可以为长方形立柱,第一层柱龙结构可以对于柱体模板的柱截面尺寸小于等于900mm的柱加固体系。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包括:第一层柱龙结构、第二层柱龙结构、筒栓300和龙扣400;按照设计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的要求,装配柱体模板体系;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且第一层柱龙结构的表面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表面贴合,筒栓300设置有多个,其中,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通过筒栓300与柱体模板连接;利用筒栓300使得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与柱体模板的立柱进行固定连接,保证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固定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龙扣400依次贯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龙扣400用于将第一层柱龙结构与第二层柱龙结构固定,使得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形成整体对柱体模板形成全包围式加固,使得柱体模板和柱龙加固达到材料结构设计的最优匹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四角简支加固体系角部作为简支点,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加固体系没有临时固定和保护措施,容易坠落造成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层柱龙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柱龙构件100;第一柱龙构件100呈L型结构,第一柱龙构件100沿着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与柱体模板贴合,多个第一柱龙构件100依次水平相对,以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筒栓300贯穿第一柱龙构件100与柱体模板连接,以使第一柱龙构件100临时固定于柱体模板的外部。
可选地,第一柱龙构件100呈L型结构,从而第一柱龙构件100能够利用L型结构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抵接,通过利用第一柱龙构件100延伸的两个直角板与柱体模板单面模板相配适,其中,由于柱体模板具有四个直角边和四个柱体模板的单面结构,一个第一柱龙构件100能够对柱体模板的一个直角以及相邻的两个平面进行贴附固定,换句话说,当第一柱龙构件100延伸的两个直角板与柱体模板单面模板相配适时,此时需要两个第一柱龙构件100能够完全套设在柱体模板的外部,同时,两个第一柱龙构件100的L型拐角位置分别对应柱体模板的两个对角位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层柱龙结构包括多个第二柱龙构件200;第二柱龙构件200呈L型结构,第二柱龙构件200沿着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与柱体模板贴合,多个第二柱龙构件200依次水平相对,以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第二柱龙构件200的L型拐角位置与相邻的两个第一柱龙构件100的水平相对的位置对应,且第二柱龙构件200与第一柱龙构件100贴合,筒栓300贯穿第二柱龙构件200与柱体模板连接,以使第二柱龙构件200临时固定于柱体模板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的刚性角加强翼上设置的挂孔的装配工艺,使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能够与已发明的柱体模板很好的结合,将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临时固定在角部柱模板上,使工艺体系更加完善,同时消除操作安全隐患。
可选地,第二柱龙构件200呈L型结构,从而第二柱龙构件200能够利用L型结构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抵接,通过利用第二柱龙构件200延伸的两个直角板与柱体模板单面模板相配适,其中,由于柱体模板具有四个直角边和四个柱体模板的单面结构,一个第二柱龙构件200能够对柱体模板的一个直角以及相邻的两个平面进行贴附固定,换句话说,当第二柱龙构件200延伸的两个直角板与柱体模板单面模板相配适时,此时需要两个第二柱龙构件200能够完全套设在柱体模板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柱龙构件200的L型拐角位置分别对应柱体模板的另外两个对角位置,即沿着柱体模板的四个直角位置,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呈依次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分别与柱体模板连接,并且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能够分别对柱体模板的四个直角进行连接加固,从而保证了柱体模板的稳定性;同时,第一柱龙构件100延伸的两个直角板和第二柱龙构件200延伸的两个直角板对柱体模板的四个平面形成的紧固加固作用。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柱龙构件100包括第一长翼板101、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一刚性角板103;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一短翼板102分别与第一刚性角板103一体成型,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一短翼板102呈垂直设置,第一刚性角板103用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贴合固定,以使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一短翼板102用于分别与柱体模板的两个平面贴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长翼板101可以针对柱体模板的一个平面相配适,第一短翼板102可以针对柱体模板的相邻的另一个平面相配适,利用第一刚性角板103与柱体模板的直角卡接固定,同时第一刚性角板103和柱体模板之间通过筒栓300固定连接,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一短翼板102分别与第一刚性角板103一体成型,从而能够使得第一长翼板101、第一短翼板102以及第一刚性角板103与柱体模板稳定贴合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柱体模板包括标准模板和万能板,其中,万能板布置于标准模板的直角位置,其中,第一刚性角板103能够与万能板抵接,并且筒栓300与万能板连接;可选地,可以分别将第一层每个柱龙构件角部用一个筒栓与柱体模板角部的万能板连接;分别将第二层每个柱龙构件角部用一个筒栓与柱体模板角部的万能板连接。
可选地,筒栓300可以包括限位板、连接螺栓和模板承力台,模板承力台与连接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位于柱体模板的端部,并且限位板与柱体模板卡接,限位板上设置有螺纹孔,连接螺栓能够贯穿第一刚性角板103和柱体模板与限位板的螺纹孔连接,并且模板承力台能够与第一刚性角板103抵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保证第一刚性角板103与柱体模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柱龙构件200包括第二长翼板201、第二短翼板202和第二刚性角板203;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分别与第二刚性角板203一体成型,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呈垂直设置,第二刚性角板203用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贴合固定,以使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用于分别与柱体模板的两个平面贴合;第二长翼板201与其中一个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短翼板102贴合,第二短翼板202与另外一个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长翼板101贴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长翼板201可以针对柱体模板的一个平面相配适,第二短翼板202可以针对柱体模板的相邻的另一个平面相配适,并且,第二短翼板202的结构与第一长翼板101的结构相同,第二长翼板201的结构与第一短翼板102的结构相同,从而能够使得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位于柱体模板的同一个平面,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短翼板202位于柱体模板的同一个平面,利用第二刚性角板203与柱体模板的直角卡接固定,同时第二刚性角板203和柱体模板之间通过筒栓300固定连接,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分别与第一刚性角板103一体成型,从而能够使得第二长翼板201、第二短翼板202以及第二刚性角板203与柱体模板稳定贴合固定。
同样地,筒栓30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保证第二刚性角板203与柱体模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长翼板101、第一短翼板102、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啮合齿500,第一长翼板101与第二短翼板202通过啮合齿500咬合贴合,第一短翼板102与第二长翼板201通过啮合齿500咬合贴合。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位于柱体模板的同一个平面上,并且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之间贴合,其中,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的啮合齿500形成贴合卡接,另外,啮合齿500可沿对应的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的长度方向按照符合规范公差要求的移动,尺寸调整灵活,进而可以使得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适应多种尺寸的主体加固,通过啮合齿500能够以柱体模板规范最小的允许偏差实现错动后,能够有效啮合,再利用龙扣400使得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形成紧固,满足其抗拉力要求。
同样地,由于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位于柱体模板的同一个平面上,并且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之间贴合,其中,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的啮合齿500形成贴合卡接,通过啮合齿500能够以柱体模板规范最小的允许偏差实现错动后,能够有效啮合,再利用龙扣400使得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形成紧固,满足其抗拉力要求。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长翼板101、第一短翼板102、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贯穿设置有啮齿连孔600,龙扣400设置有多个,其中,龙扣400通过依次贯穿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的啮齿连孔600,通过旋转龙扣400手柄锁紧,以使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的啮合齿500贴合紧密,同样地,龙扣400通过依次贯穿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的啮齿连孔600,通过旋转龙扣400手柄锁紧,以使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的啮合齿500贴合紧密;
其中,龙扣400锁紧位置设在柱龙与模板面相交线的三分之一处,该位置是柱龙抵御弯矩的反弯点,弯矩几乎为零,将龙扣400设置在该位置附近,龙扣400受力最优。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两个第一柱龙构件100和两个第二柱龙构件200分别以其角部的固定在已经完全支模的柱体的四个角部,并使相邻的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翼板与第二柱龙构件的啮合齿500贴合;分别调整对应的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的内尺寸满足柱体截面要求后,用龙扣400锁在柱截面三分之一处的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对位的啮齿连孔600内,每个柱边至少连接两个龙扣400。
本实施例中,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尺寸调整范围为:第一层柱龙结构的两个第一柱龙构件100产生对撞时的内边尺寸为最小加固尺寸;相邻的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啮合连接的翼板的远端两个连接孔形成的内边尺寸为最大加固尺寸,在该范围内其尺寸可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任意调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柱体模板包括正方形柱模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正方形柱模板的外部;或者,柱体模板包括长方形柱模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长方形柱模板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刚性角板103和第二刚性角板203分别位于柱体模板的相邻的两个直角位置,并且第一刚性角板103和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一短翼板102一体成型,第二刚性角板203和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一体成型,当两个第一柱龙构件100围设呈第一层柱龙结构,两个第二柱龙构件200围设呈第二层柱龙结构,并且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通过啮合齿500卡接,此时利用龙扣400贯穿啮齿连孔600,使得第一层柱龙结构在水平方向对柱体模板进行加固的同时,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固定机构能够形成整体,从而能消除传统加固体系安装和加固的安全隐患和缺陷,消除了加固装置铰节点力学薄弱的状况,同时使此刚节点可以降低柱中弯矩的峰值,使柱箍的力学协同性更为合理。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至少设置有两个龙扣400;每个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至少设置有两个龙扣400。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龙扣400包括龙扣本体401和龙销402;龙销402包括龙销本体和底座,底座与龙销本体固定连接,其中一个龙扣400的底座用于与第二长翼板201抵接,龙销本体用于贯穿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的啮齿连孔600,龙扣本体401与龙销本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龙扣本体401与第一短翼板102抵接,以使龙销本体卡设于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的啮齿连孔600内;其中另一个龙扣400的底座用于与第二短翼板202抵接,龙销本体用于贯穿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的啮齿连孔600,龙扣本体401与龙销本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龙扣本体401与第一长翼板101抵接,以使龙销本体卡设于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的啮齿连孔600内。
其中,龙销402自下向上一次穿过两层柱龙结构的啮齿连孔600,使龙销402的底座抵接于下层龙骨结构的接触面上,龙扣本体401抵接于上层龙骨结构接触面上,并使龙销本体远离底座带有钉头结构的一端插入龙扣本体401,通过旋转龙扣本体401上的手柄,锁紧龙扣400,使两层龙骨结构的啮合齿500面咬合紧密。
本实施例中,龙销本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龙销本体利用底座与第一短翼板102抵接,龙扣本体401设置有凹槽和卡槽,龙销本体的凸起通过凹槽伸入龙扣本体401的内部,并且龙扣本体401能够相对于龙销本体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得龙销本体的凸起与龙扣本体401的卡槽卡接,从而利用龙扣本体401和龙销402的固定卡接,保证了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短翼板202连接的稳定性,同样地,利用龙扣本体401和龙销402的固定卡接保证了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长翼板201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在混凝土浇筑产生侧压力传导到用于柱体模板加固结构时,使用于柱体模板加固结构将混凝土侧压力产生的弯矩传导转化为啮合齿500间的剪切力,并进一步转化为龙扣400的龙销402的抗拉力,从而发挥该技术体系的最大效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所述的用于柱体模板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刚性角板103以直角位置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贴合,并使得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一短翼板102与柱体模板的两个平面贴合,其中,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一短翼板102的啮合齿500朝向地面的方向;利用两个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刚性角板103在柱体模板两个对角的直角位置的万能板上进行临时固定,以使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一短翼板102依次水平相对,以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围;将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刚性角板203以直角位置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贴合,并使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刚性角板203与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刚性角板103错位对应,以使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与柱体模板的两个平面贴合,其中,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的啮合齿500朝向第一柱龙构件100的方向;利用两个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刚性角板203在柱体模板另外两个对角的直角位置的万能板上进行临时固定,以使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长翼板201和第二短翼板202依次水平相对,以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围;将对应的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长翼板101与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短翼板202的啮合齿500面相互咬合紧密,将对应的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短翼板102与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长翼板201的啮合齿500面相互咬合紧密,调校围合内尺寸符合柱截面尺寸要求;在每组对应的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长翼板101和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短翼板202贯穿的啮齿连孔600以龙扣400锁紧固定,在每组对应的第一柱龙构件100的第一短翼板102和第二柱龙构件200的第二长翼板201贯穿的啮齿连孔600以龙扣400锁紧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柱体模板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利用筒栓300使得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与柱体模板的立柱进行固定连接,保证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固定结构的稳定性;通过龙扣400依次贯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龙扣400用于将第一层柱龙结构与第二层柱龙结构固定,使得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形成整体对柱体模板形成全包围式加固,使得柱体模板和柱龙加固达到材料结构设计的最优匹配,消除铰节点力学薄弱的状况,同时使刚节点可以降低柱中弯矩的峰值,使柱箍的力学协同性更为合理,满足柱体模板的抗拉力要求;消除柱体模板角部反向力的应力集中点,利用柱龙装置固定在柱体模板上,能够杜绝安全隐患;并且啮合齿500以及啮齿连孔600的设计能够保证任意错动始终保持单侧至少有两个啮齿连孔600可连接,保证啮合力;并且龙扣400能够实现快速安拆,具有极强的通用化能力,使得设计更加完善合理,通过上述装配方法使四个柱龙结构首位相连,形成闭合的环箍结构,固定于柱体模板外侧形成可快速安装和拆卸的柱模板的加固体系。
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定型模板进行加固时,整体结构的弯矩受力较大,同时峰值较大,因此存在模板的应力集中点受力大,影响建筑定型模板加固结构的使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柱体模板加固结构有效抵抗弯矩峰值较小,进而能够更好的体现柱龙加固达到设计的最优匹配,消除铰节点力学薄弱的状况,同时使刚节点可以降低柱中弯矩的峰值,使柱箍的力学协同性更为合理,满足柱体模板的抗拉力要求;消除柱体模板角部反向力的应力集中点,利用柱龙装置固定在柱体模板上,能够杜绝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刚性角板103和第二刚性角板203的直角刚结点作用,混凝土成型效果中四角成型质量是固定的直角,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质量更容易保证;由于适用通用标准化配件,减少建材型号适用,降低技术难度;龙扣400的类似螺栓连接模式,既保证相应的力学强度,用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显著降低成本,龙扣400的连接方式在加固体系上填补领域的空白。
具体地,通过在已经装配好的柱模板四角各放置一个柱龙构件,并使相邻两个柱龙构件的翼板的啮合齿500进行咬合,控制四根柱龙构件围合的内尺寸满足柱截面尺寸要求,且使翼板的连接对位,并通过柱断面三分之一处的连接孔,连接龙扣400,使四个柱龙通过龙扣400连接成封闭的柱箍结构。该装配方法系用标准通用的加固组件,可完成不同截面尺寸的柱体加固,并保证在柱龙抵御来自模板力时,单根柱龙两翼形成的抵抗弯矩相互抵消,降低连接构件的受力值,进而提高柱龙加固体系的受力性能,优化了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体系,确保产品力学结构更强,操作更安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拆卸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根据所述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构建的装配结构,还包括以下步骤:具备拆模条件后对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进行拆除。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拆除步骤包括:先将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之间的多个龙扣400拆除;再将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与柱体模板连接的筒栓300拆除,完成柱龙的拆除工作;通过先拆除龙扣400,使得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能够通过筒栓300固定在柱体模板上,消除坠落的安全隐患;通过依次将对应的筒栓300拆除的过程中,能够将每个第一柱龙构件100和第二柱龙构件200进行拆除,保证了柱龙构件的重复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设计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的要求,装配柱体模板体系;
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且第一层柱龙结构的表面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表面贴合;
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通过多个筒栓与柱体模板连接;
利用龙扣依次贯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以通过龙扣将第一层柱龙结构与第二层柱龙结构连接紧固,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通过龙扣连接围合成四边闭合的柱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部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一层柱龙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柱龙构件;所述第二层柱龙结构包括两个第二柱龙构件;将两个第一柱龙构件和两个第二柱龙构件分别以其角部的固定在已经完全支模的柱体的四个角部,并使相邻的第一柱龙构件的翼板啮合齿与第二柱龙构件的翼板啮合齿贴合;
分别调整对应的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的内尺寸满足柱体截面要求后,用龙扣锁在柱截面三分之一处的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对位的连接孔内,每个柱边至少连接两个龙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的尺寸调整范围为:第一层柱龙结构的两个第一柱龙构件产生对撞时的内边尺寸为最小加固尺寸;相邻的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啮合连接的翼板的远端两个连接孔形成的内边尺寸为最大加固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刚性角板以直角位置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贴合,并使得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长翼板和第一短翼板与柱体模板的两个平面贴合,其中,第一长翼板和第一短翼板的啮合齿朝向地面的方向;
利用两个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刚性角板在柱体模板两个对角的直角位置的万能板上进行临时固定,以使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长翼板和第一短翼板依次水平相对,以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围;
将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刚性角板以直角位置与柱体模板的直角位置贴合,并使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刚性角板与第一柱龙构件的第一刚性角板错位对应,以使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长翼板和第二短翼板与柱体模板的两个平面贴合,其中,第二长翼板和第二短翼板的啮合齿朝向第一柱龙构件的方向;
利用两个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刚性角板在柱体模板另外两个对角的直角位置的万能板上进行临时固定,以使第二柱龙构件的第二长翼板和第二短翼板依次水平相对,以围设于柱体模板的外围;
将对应的第一长翼板与第二短翼板的啮合齿面相互咬合紧密,将对应的第一短翼板与第二长翼板的啮合齿面相互咬合紧密,调校围合内尺寸符合柱截面尺寸要求;
在每组对应的第一长翼板和第二短翼板贯穿的啮齿连孔以龙扣锁紧固定,在每组对应的第一短翼板和第二长翼板贯穿的啮齿连孔以龙扣锁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柱体模板包括正方形柱模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正方形柱模板的外部;
或者,柱体模板包括长方形柱模板,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分别围设于长方形柱模板的外部。
6.一种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适用于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构建的装配结构,还包括以下步骤:
具备拆模条件后对第一层柱龙结构和第二层柱龙结构进行拆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拆除步骤包括:先将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之间的多个龙扣拆除;
再将第一柱龙构件和第二柱龙构件与柱体模板连接的筒栓拆除,完成柱龙的拆除工作。
CN202111148157.5A 2021-09-29 2021-09-29 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Active CN1135857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8157.5A CN113585734B (zh) 2021-09-29 2021-09-29 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8157.5A CN113585734B (zh) 2021-09-29 2021-09-29 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5734A true CN113585734A (zh) 2021-11-02
CN113585734B CN113585734B (zh) 2022-04-22

Family

ID=78242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8157.5A Active CN113585734B (zh) 2021-09-29 2021-09-29 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573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63400U (zh) * 2014-09-12 2015-02-18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可变截面柱箍模板
CN108412205A (zh) * 2018-01-26 2018-08-17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清水框架柱及其模板支设方法
CN209556357U (zh) * 2019-01-25 2019-10-29 河北润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万能板的阴阳角构建体系
WO2020145541A1 (ko) * 2019-01-07 2020-07-16 (주)씨지스플랜 선조립 기둥용 탈형 거푸집 고정 밴드
CN211341758U (zh) * 2019-11-07 2020-08-25 上海北盛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柱模板的柱箍
CN211499799U (zh) * 2019-08-20 2020-09-15 山东智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剪力墙加固件
CN111706074A (zh) * 2020-07-17 2020-09-25 中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变截面柱处预制板的可调定型模板及其制作方法
CN212376262U (zh) * 2020-03-24 2021-01-19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两片式可调节尺寸的结构柱抱箍
CN212802532U (zh) * 2020-04-29 2021-03-2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框架柱柱脚模板的防漏浆加固工具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63400U (zh) * 2014-09-12 2015-02-18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车站可变截面柱箍模板
CN108412205A (zh) * 2018-01-26 2018-08-17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清水框架柱及其模板支设方法
WO2020145541A1 (ko) * 2019-01-07 2020-07-16 (주)씨지스플랜 선조립 기둥용 탈형 거푸집 고정 밴드
CN209556357U (zh) * 2019-01-25 2019-10-29 河北润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万能板的阴阳角构建体系
CN211499799U (zh) * 2019-08-20 2020-09-15 山东智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剪力墙加固件
CN211341758U (zh) * 2019-11-07 2020-08-25 上海北盛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柱模板的柱箍
CN212376262U (zh) * 2020-03-24 2021-01-19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两片式可调节尺寸的结构柱抱箍
CN212802532U (zh) * 2020-04-29 2021-03-26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框架柱柱脚模板的防漏浆加固工具
CN111706074A (zh) * 2020-07-17 2020-09-25 中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变截面柱处预制板的可调定型模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5734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4530B2 (en) Concrete forming method employing threaded coupling slots
CN113585734B (zh) 基于柱龙构建的柱体模板装配方法和拆卸方法
CA2999942A1 (e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structures
CN114352004A (zh) 混凝土圆形结构的模板加固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CN111877752A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加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64760A (zh) 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洞口支撑装置
DE102009022828B4 (de) Fachwerkträger einschließlich eines unterspannten Trägers sowie ein zugehörig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JP3596280B2 (ja) 建物用構造体
CN111255230B (zh) 异形剪力墙模板加固构造
CN211081009U (zh) 一种用于阳角模板的加固体系
CN204728688U (zh) 一种建筑用组合模板
CN113585735B (zh) 用于建筑模板柱加固的柱龙构件
CN104453219A (zh) 一种采用箍锁式定型卡具加固柱模板的施工方法
CN208168361U (zh) 混凝土墙体预置洞口模
CN218028188U (zh) 一种单边紧固螺栓组件及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连接结构
CN219654283U (zh) 一种新型木模板紧固装置
CN215519593U (zh) 一种组装式可周转楼梯临边防护
CN213980432U (zh) 门框及门框模板组合
CN212743779U (zh) 一种便装/拆式定型化井道洞口临时防护门装置
CN21802818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连接结构
CN215254596U (zh) 一种可拼接墙柱模板装置
CN216893432U (zh) 一种脚手架附墙装置
TWI636172B (zh) Steel frame joint fixing structure
CN203891457U (zh) 清水混凝土阳角模板支模装置
CN220167470U (zh) 一种拼装式土木建筑浇筑模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