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0801A -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0801A
CN113580801A CN202110884815.0A CN202110884815A CN113580801A CN 113580801 A CN113580801 A CN 113580801A CN 202110884815 A CN202110884815 A CN 202110884815A CN 113580801 A CN113580801 A CN 113580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book
workbooks
sewing machine
automatic continuous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48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茂松
葛良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u Linkag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u Linkag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u Linkag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u Linkag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48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0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0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0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B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OBJECTS THERETO
    • B42B2/00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quires or signatures by stitching with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textile threads
    • B42B2/02Machines for stitching with thread
    • B42B2/04Machines for stitching with thread with straight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包括机架组件、输送装置、缝纫机、检测单元和控制器,机架组件具有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输送装置安装在机架组件上,且,输送装置用于将作业簿本从工作台面的第一端输送至第二端,缝纫机设置于工作台面上,且,缝纫机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检测单元设置于机架组件上,且,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工作台面上是否具有作业簿本,控制器分别与检测单元和缝纫机进行电连接,以使控制器接收检测单元检测工作台面上具有作业簿本的信号并控制缝纫机对作业簿本进行平缝成册,这样,便可以通过输送装置运送作业簿本至缝纫机工位进行自动平缝成册,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簿本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较多的有三种作业簿本,第一种是作业簿本的封面与里面的内页用书钉装订成册,第二种是作业簿本的封面与里面的内页用粘接剂粘接成册,第三种是作业簿本的封面与里面的内页用线平缝成册,对于书页的长和宽较大的图画作业簿本来说,一般都是采用连接较为牢靠的平缝成册的生产工艺进行制作。
现有技术中,平缝成册的作业簿本的生产制作过程通常都是人工配合缝纫机对作业簿本进行平缝成册,市面上基本都是半自动化平缝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较高,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全自动化作业簿本平缝制作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包括:
机架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具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组件上,且,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作业簿本从所述工作台面的所述第一端输送至所述第二端;以及
缝纫机,所述缝纫机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且,所述缝纫机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以使在所述输送装置将作业簿本从所述工作台面的所述第一端输送至所述第二端的过程中,所述缝纫机对作业簿本进行平缝成册。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纵向延伸;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输送带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输送带将作业簿本从所述工作台面的所述第一端输送至所述第二端。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输送带的数量为多条,且,多条所述输送带沿横向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工作台面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纵向延伸,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沿横向可调节地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
切线组件,所述切线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且,所述切线组件位于所述缝纫机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切线组件与所述缝纫机的机针左右对应地设置,以使所述切线组件对两套作业簿本之间的平缝线进行切割断开;
其中,所述切线组件的刀片被配置为围绕旋转轴线进行转动并对两套作业簿本之间的平缝线进行切割断开,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输送装置的流向垂直地设置,且,所述刀片的旋转轨迹的最低点切线旋转方向与所述输送装置的流向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切线组件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且,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架体、连接件和顶靠件,所述顶靠件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连接件的中部铰接在架体上,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顶靠件的下方;
轮毂,所述轮毂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及
多个刀片,所述多个刀片沿所述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工作台面上开设有第二镂空区域,所述多个刀片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域上下对应地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滚压组件,所述滚压组件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以及
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所述滚轮与所述工作台面之间的间距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所述滚轮对所述工作台面上的作业簿本进行滚压压合。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滚压组件还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螺纹孔;
摆动件,所述摆动件的中部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底部,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摆动件的一端;以及
螺钉,所述螺钉设置于所述螺纹孔中,且,所述螺钉从所述螺纹孔的下端露出并抵靠在所述摆动件的另一端。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以使所述下压组件对所述工作台面上的作业簿本的多页纸张进行下压压合。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下压组件包括:
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且,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工作台面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的容纳孔;以及
球体,所述球体放置于所述容纳孔中,且,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容纳孔的直径,以使所述球体对所述工作台面上的作业簿本进行下压压合。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包括机架组件、输送装置、缝纫机、检测单元和控制器,机架组件具有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输送装置安装在机架组件上,且,输送装置用于将作业簿本从工作台面的第一端输送至第二端,缝纫机设置于工作台面上,且,缝纫机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以使在输送装置将作业簿本从工作台面的第一端输送至第二端的过程中,缝纫机对作业簿本进行平缝成册,检测单元设置于机架组件上,且,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工作台面上是否具有作业簿本,控制器分别与检测单元和缝纫机进行电连接,以使控制器接收检测单元检测工作台面上具有作业簿本的信号并控制缝纫机对作业簿本进行平缝成册,这样,便可以通过输送装置运送作业簿本至缝纫机工位进行自动平缝成册,以实现作业簿本全自动平缝制作的效果,无需人工参与辅助制作,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发明构思和其他目的、优点、特征及作用能更清楚易懂,将在下文具体实施方式中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出详细展开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的左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的左半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的右半部分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图7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的右半部分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图9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的右半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缝纫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作业簿本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切线组件的刀片旋转切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机架组件;110、工作台面;111、第二端;112、第一端;113、第一镂空区域;114、第二镂空区域;200、输送装置;210、传动链轮;220、转动轴;230、安装座;240、轴承;250、辊轴;260、主动链轮;270、输送带轮;280、从动链轮;300、缝纫机;310、机针;320、从动带轮;330、主动带轮;400、检测单元;410、光电传感器;420、第四支架;500、切线组件;510、第一支架;520、轮毂;530、刀片;600、滚压组件;610、第二支架;620、固定座;630、螺纹孔;640、螺钉;650、摆动件;660、滚轮;700、下压组件;710、第三支架;720、支撑件;730、容纳孔;740、球体;750、止挡板;800、第一侧壁;810、调节座;820、调节孔;830、连接杆;900、第二侧壁;1000、作业簿本;1100、平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在工作台面110上运用输送装置200输送作业簿本1000至缝纫机300工位逐渐进行平缝成册制作,以实现作业簿本1000全自动生产制作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总体技术改进思路如下:
通过将多个作业簿本1000逐个放置在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的上料处,输送装置200依次将多个作业簿本1000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输送至缝纫机300工位进行连续自动平缝成册制作,在缝纫机300平缝过程中,由输送装置200运送作业簿本1000进行移动,进而逐步进行平缝成册,缝制好的作业簿本1000随着输送装置200继续从缝纫机300工位运动至工作台面110的第二端111的下料处,其中,当检测单元400检测到缝纫机300的工作台面110上有作业簿本1000时,由控制器接收检测单元400检测工作台面110上具有作业簿本1000的信号并控制缝纫机300启动依次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这样,便可以实现作业簿本1000全自动生产制作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包括:机架组件100,机架组件100具有工作台面110,工作台面110具有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输送装置200,输送装置200安装在机架组件100上,且,输送装置200用于将作业簿本1000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输送至第二端111;缝纫机300,缝纫机300设置于工作台面110上,且,缝纫机300位于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之间,以使在输送装置200将作业簿本1000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输送至第二端111的过程中,缝纫机300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检测单元400,检测单元400设置于机架组件100上,且,检测单元400用于检测工作台面110上是否具有作业簿本1000;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检测单元400和缝纫机300进行电连接,以使控制器接收检测单元400检测工作台面110上具有作业簿本1000的信号并控制缝纫机300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
本实施例中的作业簿本1000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包括机架组件100、输送装置200、缝纫机300、检测单元400和控制器,机架组件100具有工作台面110,工作台面110具有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输送装置200安装在机架组件100上,且,输送装置200用于将作业簿本1000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输送至第二端111,缝纫机300设置于工作台面110上,且,缝纫机300位于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之间,检测单元400设置于机架组件100上,且,检测单元400用于检测工作台面110上是否具有作业簿本1000,控制器分别与检测单元400和缝纫机300进行电连接,以使控制器接收检测单元400检测工作台面110上具有作业簿本1000的信号并控制缝纫机300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这样,便可以通过输送装置200运送作业簿本1000至缝纫机300工位进行自动平缝成册,以实现作业簿本1000全自动平缝制作的效果,无需人工参与辅助制作,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1所示,输送装置200包括:输送带(图中未示出),输送带自第一端112朝向第二端111纵向延伸;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输送带驱动连接,以驱动输送带将作业簿本1000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输送至第二端111。
为了实现作业簿本1000在工作台面110上自动进行输送,本实施例通过在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分别安装多个可转动的辊轴250和多个可转动的输送带轮270,输送带的一端绕经第一端112的辊轴250和输送带轮270,输送带的另一端绕经第二端111的辊轴250和输送带轮270,输送带的至少部分位于工作台面110的上方,这样便可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辊轴250和输送带轮270转动而带动输送带转动,工作台面110上的作业簿本1000与至少部分输送带接触,进而带动作业簿本1000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输送至第二端111,途经缝纫机300工位进行平缝成册,辊轴250和输送带轮27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将输送带绷紧能正常运转为准,避免输送带松弛而导致作业簿本1000与输送带接触不够紧密,进而造成作业簿本1000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较小而无法带动作业簿本1000进行移动。
其中,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机架组件100由多个矩阵分布的支撑板型材、侧板型材以及工作台面110板搭建而成,工作台面110板的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镂空区域,以避让开输送带,从而避免了工作台面110板干扰输送带运转,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链轮260,机架组件100上设置有转动轴220,转动轴220的两端分别通过安装座230和轴承240横向安装在机架组件100上,转动轴220上设置有多个传动链轮210,工作台面110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可转动的传动链轮210,辊轴250上设置有从动链轮280,通过多条链条分别绕经主动链轮260、传动链轮210和从动链轮280,这样,便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主动链轮260转带动链条转动而带动传动链轮210转动,再带动从动链轮280和辊轴250转动,进而带动辊轴250和输送带轮270上绕经的输送带转动,从而实现输送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制作。
具体地,输送带的数量为多条,且,多条输送带沿横向间隔设置,多条输送带分别与打开的作业簿本1000的正面纸页和背面纸页接触,以预留出多条输送带之间的间隔空间给缝纫机300对作业簿本1000的正面纸页与背面纸页之间进行穿线缝制,避免了缝纫机300将输送带和作业簿本1000穿线缝制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单元400与缝纫机300的机针310左右对应地设置,检测单元400为光电传感器410,且,工作台面110开设有第一镂空区域113,第一镂空区域113与光电传感器410上下对应地设置,其中,光电传感器410通过第四支架420安装在工作台面110的上方。
为了实现检测单元400能够检测到工作台面110上是否具有作业簿本1000,本实施例通过在缝纫机300工位安装光电传感器410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镂空区域113上下对应地设置,光电传感器410朝向第一镂空区域113发射光线,当工作台面110上有作业簿本1000时,作业簿本1000遮挡住第一镂空区域113,光电传感器410发射的光线只能照射在作业簿本1000上,而无法照射在第一镂空区域113中,这样,光电传感器410便可以检测出工作台面110上具有作业簿本1000,随后,控制器接收检测单元400检测工作台面110上具有作业簿本1000的信号并控制缝纫机300启动依次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图7和图9所示,工作台面110具有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均自第一端112朝向第二端111纵向延伸,且,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之间的间距沿横向可调节地设置,其中,输送装置200的输送带位于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之间,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用于对作业簿本1000叠放的多页纸张进行侧方限位。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台面1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座810,调节座810横向开设有通孔,通孔中穿插有连接杆830,工作台面110两侧的连接杆830末端分别与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连接,调节座810竖直开设有调节孔820,调节孔820内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孔820与通孔连通,通过销钉拧入调节孔820中,销钉的末端顶靠在连接杆830上进行固定,当需要调节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之间的间距时,只需拧动销钉,将连接杆830沿着通孔移动,便可以调节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之间的间距,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用于定位作业簿本1000叠放的多页纸张,避免了作业簿本1000穿线缝制纸张叠放歪斜,而且,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提高了制作不同尺寸的作业簿本1000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和图13所示,作业簿本1000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切线组件500,切线组件500设置于工作台面110上,且,切线组件500位于缝纫机300与第二端111之间,切线组件500与缝纫机300的机针310左右对应地设置,以使切线组件500对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进行切割断开;其中,如图14所示,切线组件500的刀片530被配置为围绕旋转轴线进行转动并对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进行切割断开,旋转轴线与输送装置200的流向垂直地设置,且,刀片530的旋转轨迹的最低点切线旋转方向与输送装置200的流向相同。
为了实现连续缝制的每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能自动切断,本实施例通过在缝纫机300与第二端111之间设置切线组件500,切线组件500对缝纫机300连续缝制的每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进行切割,以使作业簿本1000能分割为独立的单个或单套。
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切线组件500为升降式切刀,这种升降式的切线方式在切割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时,升降切刀伸入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很容易阻挡上游的作业簿本1000顺着输送装置200的输送带继续进行移动,导致上游的作业簿本1000在输送带上堆积错乱,或是待切线的上游的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间距很小,切刀无法伸入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而对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进行切断,进而影响后续的作业簿本1000进行切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式的切线方式能很好的避免在切线过程中而阻挡上游的作业簿本1000顺着输送装置200的输送带继续进行移动,旋转式的刀片530在伸入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切割平缝线1100时,旋转式的刀片530沿着切线组件500工位的输送装置200的流向进行旋转,以防止上游的作业簿本1000顺着输送装置200而被刀片530阻挡继续向下游流动,降低了切线工序的故障率,避免出现错切或漏切作业簿本1000的平缝线1100的情况。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切线组件500包括:第一支架510,第一支架510设置于工作台面110上,且,第一支架510包括架体、连接件和顶靠件,连接件的中部铰接在架体上,连接件的一端抵靠在顶靠件的下方,顶靠件可采用螺丝钉;轮毂520,轮毂520可旋转地安装在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及多个刀片530,多个刀片530沿轮毂520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工作台面110上开设有第二镂空区域114,多个刀片530与第二镂空区域114上下对应地设置。
其中,轮毂520为方体形结构,刀片530的一端设置于轮毂520的侧面,刀片530的另一端开设有刀刃,且,刀片530沿轮毂520的侧面所在平面进行延伸,多个刀片530呈中心对称分布,整体呈刀片530叶轮结构,连接件的自由端较为靠近连接件与架体的铰接点,连接件的轮毂520刀片530所在端较为远离连接件与架体的铰接点,当多个连续的作业簿本1000逐渐朝向工作台面110的第二端11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个作业簿本1000的侧边顶靠在第一个刀片530的侧面而推动刀片530和轮毂520进行转动,当转动至第二个刀片530末端接触到第一个作业簿本1000的中部时,连接件逆时针摆动,连接件的轮毂520刀片530所在端上升,轮毂520的两个刀片530支撑在第一个作业簿本1000的中部而使得轮毂520停止转动,当第一个作业簿本1000和第二个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连接平缝线1100移动至与第二个刀片530的刀刃接触时,平缝线1100无法支撑轮毂520和刀片530的重量,连接件顺时针摆动,第二个刀片530将继续转动对平缝线1100进行切断,从而依次将连续的多个作业簿本1000的每两个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切断,以实现连续缝制的每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能自动切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作业簿本1000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滚压组件600,滚压组件600包括:第二支架610,第二支架610设置于工作台面110上;以及滚轮660,滚轮660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架610上,且,滚轮660与工作台面110之间的间距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滚轮660对工作台面110上的作业簿本1000进行滚压压合。
为了提升输送装置200输送作业簿本1000的稳定性,本实施例通过在工作台面110的上方安装滚压组件600,以通过滚轮660对作业簿本1000的上表面进行滚动摩擦输送。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滚压组件600还包括:固定座620,固定座620设置于第二支架610上,固定座620上开设有螺纹孔630;摆动件650,摆动件650的中部可摆动地安装在固定座620的底部,滚轮660可转动地安装在摆动件650的一端;以及螺钉640,螺钉640设置于螺纹孔630中,且,螺钉640从螺纹孔630的下端露出并抵靠在摆动件650的另一端,摆动件650的自由端较为靠近摆动件650与固定座620的连接点,摆动件650的滚轮660所在端较为远离摆动件650与固定座620的连接点。
其中,当作业簿本1000的纸张页数过多较厚时,可通过调节螺钉640使得螺钉640下端露出较长的长度顶靠在摆动件650的自由端,这时摆动件650摆动,摆动件650的滚轮660所在端上升,滚轮660与工作台面110之间的间距增加,以适用于纸张页数过多较厚的作业簿本1000的平缝制作,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作业簿本1000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下压组件700,下压组件700包括:第三支架710,第三支架710设置于工作台面110上;支撑件720,支撑件720设置于第三支架710上,且,支撑件720沿工作台面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支撑件72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的容纳孔730;以及球体740,球体740放置于容纳孔730中,且,球体740的直径大于容纳孔730的直径,以使球体740对工作台面110上的作业簿本1000进行下压压合,球体740的上方设置有止挡板750,以防止作业簿本1000将球体740从容纳孔730中顶出,支撑件720分为两组,两组支撑件720上的球体740分别对打开的作业簿本1000的正面纸页和背面纸页进行下压压合,其中,支撑件720的横截面为L形,且,支撑件720较为靠近缝纫机300的一端部分地沿偏离工作台面110的方向倾斜延伸,进而增大了支撑件720与工作台面110之间的间距,以便于作业簿本1000在移动过程中更顺利的进入到支撑件720与工作台面110之间。
举例而言,当作业簿本1000被输送装置200在工作台面110上进行输送移动时,球体740凭借自身的重力对作业簿本1000的多页纸张进行下压压合,避免了作业簿本1000的纸张打开而移动受损被破坏,以提升平缝制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作业簿本1000的纸张较多较厚时,球体740被作业簿本1000从容纳孔730中顶升起来,在止挡板750的限位作用下,防止了球体740从容纳孔730中脱落离开,这样,便可以通过下压组件700的下压作用使得作业簿本1000紧密贴在输送装置200的输送带上朝向下游进行流动,以避免在作业簿本1000推动刀片530进行旋转时因作业簿本1000与输送带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较小而被刀片530阻挡发生偏移,从而提升输送带输送作业簿本1000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是指工作台面110的长度方向,纵向是指工作台面110的宽度方向,作业簿本1000可为书本、图画本、美术本、写字本、书刊以及杂志等,缝纫机300为现有的常规缝纫设备,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动带轮330转动而带动传动带转动,进而带动从动带轮320转动,从而启动缝纫机300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穿线缝制,而对于缝纫机300的具体结构不再过多赘述。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作业簿本1000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包括机架组件100、输送装置200、缝纫机300、检测单元400和控制器,机架组件100具有工作台面110,工作台面110具有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输送装置200安装在机架组件100上,且,输送装置200用于将作业簿本1000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输送至第二端111,缝纫机300设置于工作台面110上,且,缝纫机300位于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之间,以使在输送装置200将作业簿本1000从工作台面110的第一端112输送至第二端111的过程中,缝纫机300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检测单元400设置于机架组件100上,且,检测单元400用于检测工作台面110上是否具有作业簿本1000,控制器分别与检测单元400和缝纫机300进行电连接,以使控制器接收检测单元400检测工作台面110上具有作业簿本1000的信号并控制缝纫机300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这样,便可以通过输送装置200运送作业簿本1000至缝纫机300工位进行自动平缝成册,以实现作业簿本1000全自动平缝制作的效果,无需人工参与辅助制作,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相连、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抵触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纵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另外,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应了解到,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在该另一元件或直接连接到该另一元件,或者两者之间存在有插入的元件而进行的间接连接方式。相反地,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 另一个元件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插入的元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组件(100),所述机架组件(100)具有工作台面(110),所述工作台面(110)具有第一端(112)和第二端(111);
输送装置(200),所述输送装置(200)安装在所述机架组件(100)上,且,所述输送装置(200)用于将作业簿本(1000)从所述工作台面(110)的所述第一端(112)输送至所述第二端(111);以及
缝纫机(300),所述缝纫机(30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10)上,且,所述缝纫机(300)位于所述第一端(112)和所述第二端(111)之间,以使在所述输送装置(200)将作业簿本(1000)从所述工作台面(110)的所述第一端(112)输送至所述第二端(111)的过程中,所述缝纫机(300)对作业簿本(1000)进行平缝成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00)包括: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自所述第一端(112)朝向所述第二端(111)纵向延伸;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输送带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输送带将作业簿本(1000)从所述工作台面(110)的所述第一端(112)输送至所述第二端(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数量为多条,且,多条所述输送带沿横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110)具有第一侧壁(800)和第二侧壁(900),所述第一侧壁(800)和所述第二侧壁(900)均自所述第一端(112)朝向所述第二端(111)纵向延伸,且,所述第一侧壁(800)和所述第二侧壁(900)之间的间距沿横向可调节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簿本(1000)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
切线组件(500),所述切线组件(50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10)上,且,所述切线组件(500)位于所述缝纫机(300)与所述第二端(111)之间,所述切线组件(500)与所述缝纫机(300)的机针(310)左右对应地设置,以使所述切线组件(500)对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进行切割断开;
其中,所述切线组件(500)的刀片(530)被配置为围绕旋转轴线进行转动并对两套作业簿本(1000)之间的平缝线(1100)进行切割断开,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输送装置(200)的流向垂直地设置,且,所述刀片(530)的旋转轨迹的最低点切线旋转方向与所述输送装置(200)的流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组件(500)包括:
第一支架(510),所述第一支架(5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10)上,且,所述第一支架(510)包括架体、连接件和顶靠件,所述顶靠件设置于所述架体上,所述连接件的中部铰接在架体上,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抵靠在所述顶靠件的下方;
轮毂(520),所述轮毂(520)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及
多个刀片(530),所述多个刀片(530)沿所述轮毂(520)的周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工作台面(110)上开设有第二镂空区域(114),所述多个刀片(530)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域(114)上下对应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簿本(1000)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滚压组件(600),所述滚压组件(600)包括:
第二支架(610),所述第二支架(6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10)上;以及
滚轮(660),所述滚轮(66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610)上,且,所述滚轮(660)与所述工作台面(110)之间的间距可调节地设置,以使所述滚轮(660)对所述工作台面(110)上的作业簿本(1000)进行滚压压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组件(600)还包括:
固定座(620),所述固定座(62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610)上,所述固定座(620)上开设有螺纹孔(630);
摆动件(650),所述摆动件(650)的中部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620)的底部,所述滚轮(66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摆动件(650)的一端;以及
螺钉(640),所述螺钉(640)设置于所述螺纹孔(630)中,且,所述螺钉(640)从所述螺纹孔(630)的下端露出并抵靠在所述摆动件(650)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簿本(1000)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还包括下压组件(700),所述下压组件(70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000)的上方,以使所述下压组件(700)对所述工作台面(110)上的作业簿本(1000)的多页纸张进行下压压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700)包括:
第三支架(710),所述第三支架(710)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10)上;
支撑件(720),所述支撑件(720)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710)上,且,所述支撑件(720)沿所述工作台面(11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件(72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的容纳孔(730);以及
球体(740),所述球体(740)放置于所述容纳孔(730)中,且,所述球体(740)的直径大于所述容纳孔(730)的直径,以使所述球体(740)对所述工作台面(110)上的作业簿本(1000)进行下压压合。
CN202110884815.0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Pending CN113580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4815.0A CN113580801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4815.0A CN113580801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0801A true CN113580801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5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4815.0A Pending CN113580801A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8080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8142A (ja) * 1998-01-28 1999-08-03 Kyodo Printing Co Ltd ミシン綴じ製本機
CN203331616U (zh) * 2013-07-17 2013-12-11 郜军 平缝机自动断线器
CN106985178A (zh) * 2017-02-28 2017-07-28 天津市津强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线装笔记本自动连续剪线机
CN206466263U (zh) * 2017-02-21 2017-09-05 高教社(天津)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塑封机用送书台
CN107187233A (zh) * 2017-06-16 2017-09-22 青岛科技大学 书籍自动线装系统
CN109335757A (zh) * 2018-11-28 2019-02-15 江苏长江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
CN110641182A (zh) * 2019-11-05 2020-01-03 义乌联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缝全自动联动生产线
CN110641181A (zh) * 2019-11-04 2020-01-03 义乌联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平缝车线机
CN212475127U (zh) * 2020-05-22 2021-02-05 武汉利发诚品纸业有限公司 应用于卫生纸输送带上的整理机构
CN212640806U (zh) * 2020-06-23 2021-03-02 太仓高腾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拷边机的上料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08142A (ja) * 1998-01-28 1999-08-03 Kyodo Printing Co Ltd ミシン綴じ製本機
CN203331616U (zh) * 2013-07-17 2013-12-11 郜军 平缝机自动断线器
CN206466263U (zh) * 2017-02-21 2017-09-05 高教社(天津)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塑封机用送书台
CN106985178A (zh) * 2017-02-28 2017-07-28 天津市津强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线装笔记本自动连续剪线机
CN107187233A (zh) * 2017-06-16 2017-09-22 青岛科技大学 书籍自动线装系统
CN109335757A (zh) * 2018-11-28 2019-02-15 江苏长江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缝线分切连动装置
CN110641181A (zh) * 2019-11-04 2020-01-03 义乌联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平缝车线机
CN110641182A (zh) * 2019-11-05 2020-01-03 义乌联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缝全自动联动生产线
CN212475127U (zh) * 2020-05-22 2021-02-05 武汉利发诚品纸业有限公司 应用于卫生纸输送带上的整理机构
CN212640806U (zh) * 2020-06-23 2021-03-02 太仓高腾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拷边机的上料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1714B (zh) 具有包装膜裁切输送机构的全自动蓄电池极板包片机
KR20070087718A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급지장치 및 그 급지방법
RU249670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конверта и относящиеся к нему способы
CN216033322U (zh)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平缝制作装置
JP4572161B2 (ja) 紙葉類供給装置及び紙葉類供給方法
CN113580801A (zh)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装置
CN218904212U (zh) 一种用于顶针卡生产的组装设备
CN113580804A (zh)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连续平缝制作生产线
CN209216809U (zh) Rc电容自动组装机
CN109733918B (zh) 一种双纠偏输送装置
CN218947879U (zh) 一种装饰纸裁剪用自动叠放设备
CN217125943U (zh) 一种智能推料机结构
CN216033349U (zh) 一种作业簿本自动平缝制作生产线
CN109081073A (zh) 竹片自动进料装置
CN216033350U (zh) 一种作业簿本半自动缝制生产线
KR100326335B1 (ko) 우편물 자동봉합장치
JPH0430920B2 (zh)
CN114313431A (zh) 分料装置及智能理袋机器人
CN211614638U (zh) 一种用于同步输送红外端子线路板的装置
JP4553532B2 (ja) シート送出装置
CN208531564U (zh) 一种旋转送料机构及设有该机构的led生产线
JP3031630U (ja) 紙送り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印刷欠陥検査装置
EP0537033A1 (en) Self-actuated book sections feeder
CN21256886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故障检测平台
CN21578499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自动识别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