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8614A -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8614A
CN113578614A CN202010365786.2A CN202010365786A CN113578614A CN 113578614 A CN113578614 A CN 113578614A CN 202010365786 A CN202010365786 A CN 202010365786A CN 113578614 A CN113578614 A CN 113578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ssage
assembly
nozzle
showerhead
j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57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潇
何峻轩
李意军
向杰
许子卿
蒋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ev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ev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ev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evo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57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8614A/zh
Priority to EP21796888.2A priority patent/EP4144505A1/en
Priority to US17/921,946 priority patent/US20230172596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603 priority patent/WO202121901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8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8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491Surgical glue appl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6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reat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 B05B13/0627Arrangements of nozzles or spray hea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eat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6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reat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 B05B13/0618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reat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only a part of the inside of the hollow bodies being tre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2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tubes
    • B05D7/222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tubes of pipes
    • B05D7/225Coating inside the p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2Two layers
    • B05D7/54No clear coat specifi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491Surgical glue applicators
    • A61B2017/00522Spr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M11/006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operated by applying mechanical pressure to the liquid to be sprayed or atomised
    • A61M11/007Syringe-type or piston-type sprayers or atom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02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 B05B7/08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with separate outlet orifices, e.g. to form parallel jets, i.e. the axis of the jets being parallel, to form intersecting jets, i.e. the axis of the jets converging but not necessarily intersecting at a point
    • B05B7/0892Spray pistols;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with separate outlet orifices, e.g. to form parallel jets, i.e. the axis of the jets being parallel, to form intersecting jets, i.e. the axis of the jets converging but not necessarily intersecting at a point the outlet orifices for jets constituted by a liquid or a mixture containing a liquid being disposed on a cir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 B05B7/24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with means, e.g. a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a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6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re brought together before entering the discharge device
    • B05B7/2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re brought together before entering the discharge device in which on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fed or drawn through an orifice into a stream of a carrying fluid
    • B05B7/3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are brought together before entering the discharge device in which on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fed or drawn through an orifice into a stream of a carrying fluid the fed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unde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02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spra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2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with,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1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an adhesiv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2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tub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包括:导管;喷头组件,其轴向两端分别包括供应端和喷射端,具有第一材料流道、第一材料喷口、第二材料流道和第二材料喷口,第一材料流道设置于喷头组件内部,第一材料喷口与第一材料流道连通,向径向外侧喷射第一材料,第二材料流道设置于喷头组件内部并与第一材料流道隔离,第二材料喷口与第二材料流道连通,向径向外侧喷射第二材料,喷头组件被配置为能够进入导管内,并从导管的导入端伸出喷射端;和驱动装置,用于与喷头组件的供应端连接,被配置驱动喷头组件喷射第二材料和第一材料。本申请能够实现在体内管道内壁涂覆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

Description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080017353.2,专利名称为用于治疗静脉机能不全的静脉闭塞的方法和装置公开了一种静脉封闭装置,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外导管或导入鞘,其允许在精确超声波引导下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中尽可能低的位置放置到隐静脉中,第二部分是用于静脉闭塞物质或粘合剂的导入器或内导管,第三部分是附接至内导管的喷胶枪或其它粘合剂导入装置,通过上述装置在静脉的相应位置释放静脉闭塞物质(医用胶),实现闭塞诸如大隐静脉的静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包括:
导管,包括用于插入体内管道的导入端;
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两端分别包括供应端和喷射端,所述喷头组件具有第一材料流道、第一材料喷口、第二材料流道和第二材料喷口,所述第一材料流道设置于所述喷头组件内部,所述第一材料喷口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连通并被配置为向所述喷头组件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一材料,所述第二材料流道设置于所述喷头组件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隔离,所述第二材料喷口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连通并被配置为向所述喷头组件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二材料,所述喷头组件被配置为能够进入所述导管内,并从所述导管的导入端伸出喷射端以向所述体内管道的内壁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和
驱动装置,用于与所述喷头组件的供应端连接,被配置驱动所述喷头组件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中的一种为生物墨汁,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中的另一种为医用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材料喷口位于所述喷射端的侧面;和/或所述第二材料喷口位于所述喷射端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所述第二材料喷口与所述第一材料喷口错位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所述第一材料喷口相对于所述第二材料喷口更靠近所述喷射端的端面,所述第一材料喷口用于喷射生物墨汁,所述第二材料喷口用于喷射医用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喷头组件包括沿所述喷头组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材料喷口;和/或
所述喷头组件包括沿所述喷头组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材料喷口或所述第二材料喷口包括绕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布置的环形喷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喷头组件侧面的医用胶刮涂部,沿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所述医用胶刮涂部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喷口和所述第二材料喷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医用胶刮涂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喷头组件侧面的环形凸起或刷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
第一喷头主体,所述第一材料喷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上;
第二喷头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的外周,所述第二材料喷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上,或所述第二材料喷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材料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内;
所述第二材料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和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材料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内;
所述第二材料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内,所述第一喷头主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连通的连通口;
所述第二材料喷口包括由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和所述第二喷头主体的靠近所述喷射端的一端形成的绕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布置的环形喷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环形喷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组件还包括喷头安装座,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流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内的第一材料喷头流道和设置于所述喷头安装座内的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或者所述第一材料流道设置于所述喷头安装座内;
所述第二材料流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内的第二材料喷头流道和设置于所述喷头安装座内的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材料流道还包括第一环形缓冲槽,所述第二材料喷头流道和所述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通过所述第一环形缓冲槽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缓冲槽形成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与所述喷头安装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材料流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材料喷口与所述第二材料喷头流道之间的第二环形缓冲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材料喷口和所述第二材料喷口至少之一设置于所述喷射端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体内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导丝,所述导丝用于在体内管道内获得初始通路,所述导管沿所述导丝插入所述体内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材料供应部,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连通,用于向所述第一材料流道供应第一材料;和/或
第二材料供应部,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连通,用于向所述第二材料流道供应第二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一材料存储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材料存储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连通,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材料存储部耦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材料存储部从其出口输出所述第一材料;和/或,
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二材料存储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材料存储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连通,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二材料存储部耦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材料存储部从其出口输出所述第二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材料存储部包括存储第一材料的第一囊,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流体泵;和/或,
所述第二材料存储部包括存储第二材料的第二囊,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流体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囊位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内并将所述第一材料流道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所述第一流体泵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的上游段连通,所述第一囊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的下游段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囊位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内并将所述第二材料流道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所述第二流体泵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的上游段连通,所述第二囊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的下游段连通。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
将所述导管的导入端插入至体内管道内的待修复区域;
将所述喷头组件伸入所述导管内,并使所述喷头组件的喷射端从所述导管的导入端伸出;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喷头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至所述待修复区域,在所述待修复区域上形成医用胶层并在所述医用胶层上形成生物墨汁层。
本申请能够实现在体内管道内壁涂覆医用胶和生物墨汁,并形成具有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的双层结构,从而实现对体内管道内壁缺损部分的修复。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一个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第一喷头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第一喷头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第二喷头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第二喷头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喷头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喷头安装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喷头安装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7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第一喷头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的第一喷头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7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第二喷头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第二喷头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17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的喷头安装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喷头安装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待修复的体内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导管的导入端插入体内管道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喷头组件的喷射端已从导管的导入端伸出至初始修复位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喷头组件的喷射端开始涂覆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29为修复完毕的体内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的喷射端已从导管的导入端伸出到达体内管道的待修复区域的第二端时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图36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的喷射端已从导管的导入端伸出并继续向待修复区域的第一端移动时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38为图36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的喷射端从待修复区域的第一端开始向待修复区域的第二端移动并开始喷射修复材料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图36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的喷射端的第一材料喷口和第二材料喷口布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的喷射端已从导管的导入端伸出到达体内管道的待修复区域的第二端时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图40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的喷射端已从导管的导入端伸出并继续向待修复区域的第一端移动时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42为图40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的喷射端从待修复区域的第一端开始向待修复区域的第二端移动并开始喷射修复材料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43为图40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一喷头组件示例的喷射端的第一材料喷口和第二材料喷口布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44为图40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另一喷头组件示例的喷射端的第一材料喷口和第二材料喷口布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前述背景技术中相关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受损管腔的封闭,并不能实现对体内管道受损部分的修复。
本申请所称的体内管道主要是指生物体内的管腔,包括人体内管道(例如,包括人体的血管、胆管、食道、肠道、呼吸道等)和动物体内管道(例如,猪的血管、胆管、肠道等)。
为了实现体内管道受损部分的修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如图1至图3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包括导管20、喷头组件和驱动装置40。导管20包括用于插入体内管道90的导入端20A,喷头组件的轴向两端分别包括供应端10B和喷射端10A。喷头组件具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喷口J1、第二材料流道P2和第二材料喷口J2。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喷头组件内部。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并被配置为向喷头组件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一材料,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喷头组件内部并与第一材料流道P1隔离,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并被配置为向喷头组件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二材料,喷头组件被配置为能够进入导管20内,并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喷射端10A以向体内管道90的内壁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驱动装置40用于与喷头组件的供应端10B连接,被配置为驱动喷头组件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其中,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中的一种为生物墨汁,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中的另一种为医用胶。
本申请能够实现在体内管道内壁上涂覆医用胶和生物墨汁,并形成具有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的双层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能够实现在体内管道90的内壁上涂覆医用胶和生物墨汁。结合图25至图29,在修复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时,可以先将导管20的导入端20A插入至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再将喷头组件伸入导管20内,使喷射端10A从导入端20A伸出,其喷头组件包括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可以朝向体内管道90的内壁喷出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将医用胶和生物墨汁依次涂覆于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从而直接在体内管道90的受损部位形成具有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的双层结构,实现体内管道90的受损部位修复。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第一材料喷口J1位于喷射端的侧面;和/或第二材料喷口J2位于喷射端的侧面。将第一材料喷口J1和/或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喷头组件的喷射端的侧面,便于喷出的修复材料更好的与体内管道内壁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沿喷头组件的轴向,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一材料喷口J1错位布置。
沿喷头组件的轴向错开设置的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修复体内管道90时,可以使喷头组件10沿体内管道90在导管20内移动,使医用胶先行喷出,随着喷头组件10与体内管道90相对移动,医用胶涂覆在体内管道90的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生物墨汁在与医用胶喷出时间相隔较短的时间内喷出。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生物墨汁喷出后能立刻被粘附到医用胶层91D上,从而利于保证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同时形成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形成所需的双层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沿喷头组件10的轴向第一材料喷口J1相对于第二材料喷口J2更靠近喷射端10A的端面,其中第一材料喷口J1用于喷射生物墨汁,第二材料喷口J2用于喷射医用胶。使用该结构的喷头组件修复体内管道90时,由于通过驱动组件40分别给第一材料喷口J1提供生物墨汁,第二材料喷口J2提供医用胶,从而可以使生物墨汁能够从第一材料喷口J1喷出,医用胶能够从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开始涂覆时,采用驱动组件40同时驱动生物墨汁和医用胶供料的方式,由于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位置错开,并且第一材料喷口J1更加靠近喷射端10A的端面,医用胶喷出时会先于生物墨汁接触到体内管道90内壁,并随着喷头组件10从体内管道90远离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向第二端91B移动时,医用胶会涂覆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可以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随着喷头组件10的移动,生物墨汁会在医用胶与体内管道90内壁接触后的相隔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医用胶层,同时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能将生物墨汁粘附到医用胶层上,随着喷头组件10的不断移动,生物墨汁会涂覆在医用胶层上,从而在医用胶层上形成生物墨汁层,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可以使喷头组件10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至待修复区域91的距离导入端20A最远的位置,从该最远的位置到近端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实现在体内管道90的内壁同时形成涂覆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同时,由于上述结构可以实现一次移动就可以同时涂覆医用胶和生物墨汁,所以,涂覆过程中,喷头组件10逐渐从该最远的位置向导入端20A移动,从而利于在修复体内管道90时喷头组件在体内管道90中边涂覆边退入导管20的导入端20A,涂覆完毕即可退至导入端20A内。因此,涂覆结束后,不会因退出喷头组件10而影响涂覆后的生物墨汁层91C。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喷头组件10包括沿喷头组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材料喷口J1;和/或喷头组件包括沿喷头组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材料喷口J2或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绕喷头组件的轴向布置的环形喷口。以上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的设置利于涂覆材料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均匀涂覆。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喷头组件包括设置于喷头组件侧面的医用胶刮涂部M,沿喷头组件的轴向,医用胶刮涂部M位于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医用胶刮涂部M包括设置于喷头组件侧面的环形凸起或刷头。
医用胶刮涂部M利于医用胶涂覆均匀,从而利于生物墨汁均匀牢固地粘贴于体内管道90内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体内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导丝,导丝用于在体内管道90内获得初始通路,导管20沿导丝50插入体内管道90。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包括导丝50,可以更好地引导导管20进入体内管道90。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驱动装置40包括:第一材料供应部4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用于向第一材料流道P1供应第一材料;和/或第二材料供应部42,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用于向第二材料流道P2供应第二材料。
设置第一材料供应部41可直接向第一材料流道P1供应第一材料,设置第二材料供应部42可直接向第二材料流道P2供应第二材料。第一材料供应部41例如可以为存储有第一材料的第一注射装置;第二材料供应部42例如可以为存储有第二材料的第二注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喷头组件包括第一材料存储部,驱动装置40包括第一驱动部41A,第一材料存储部的出口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第一驱动部41A与第一材料存储部耦合,用于驱动第一材料存储部从其出口输出第一材料;和/或,喷头组件包括,驱动装置40包括第二驱动部41B,第二材料存储部的出口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第二驱动部41B与第二材料存储部耦合,用于驱动第二材料存储部从其出口输出第二材料。
该设置无需喷头组件外部供应涂覆材料,驱动装置40可以仅提供驱动第一材料存储部和第二材料存储部供应相应的涂覆材料的驱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第一材料存储部包括存储第一材料的第一囊B1,第一驱动部41A包括第一流体泵;和/或,第二材料存储部包括存储第二材料的第二囊B2,第二驱动部41B包括第二流体泵。第一流体泵例如为气泵或液泵,第二流体泵例如为气泵或液泵。第一流体泵例如为第三注射装置,第二流体泵例如为第四注射装置。
通过存储囊的方式存储涂覆材料,有利于通过流体驱动存储囊释放涂覆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第一囊B1位于第一材料流道P1内并将第一材料流道P1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第一流体泵与第一材料流道P1的上游段连通,第一囊B1的出口与第一材料流道P1的下游段连通;和/或,第二囊B2位于第二材料流道P2内并将第二材料流道P2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第二流体泵与第二材料流道P2的上游段连通,第二囊B2的出口与第二材料流道P2的下游段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本公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将导管20的导入端20A插入至体内管道90内的待修复区域91;将喷头组件伸入导管20内,并使喷头组件的喷射端10A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驱动装置40驱动喷头组件10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至待修复区域91。
本公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与本公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具有相同的优点。
以下结合图1至图35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包括导管20、喷头组件10、驱动装置40以及连通管道30。
其中喷头组件10例如可以是后述的实施例中的喷头组件100、喷头组件200、喷头组件300和喷头组件400。以下的描述中喷头组件10中描述的相应结构可以参考后述实施例中的各喷头组件100、200、300、400中的相应结构及其标号。
导管20包括用于插入体内管道90的导入端20A。喷头组件10的轴向两端分别包括供应端10B和喷射端10A。喷头组件10具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喷口J1、第二材料流道P2和第二材料喷口J2。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喷头组件内部。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并设置于喷射端10A的侧面,以向喷头组件10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一材料。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喷头组件10内部,并与第一材料流道P1隔离,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并设置于喷射端10A的侧面,以向喷头组件10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二材料。喷头组件10被配置为能够进入导管20内,并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喷射端10A以向体内管道90的内壁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沿喷头组件10的轴向,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一材料喷口J1错位布置。
驱动装置40用于与喷头组件的供应端10B连接,被配置为驱动喷头组件喷射第二材料和第一材料。驱动装置40包括第一材料供应部41和第二材料供应部42。第一材料供应部4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用于向第一材料流道P1供应第一材料。第二材料供应部42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用于向第二材料流道P2供应第二材料。第一材料供应部41为存储有第一材料的第一注射装置,第二材料供应部为存储有第二材料的第二注射装置。
连通管道30包括第一管31和第二管32,第一管31连接于第一注射装置与第一材料流道P1之间,第二管32连接于第二注射装置与第二材料流道P2之间。
以下结合图2至图24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进行详细说明。
图2至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喷头组件100。如图2至图5所示,该喷头组件100具有喷射修复材料的喷射端以及具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喷口J1、第二材料流道P2和第二材料喷口J2。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喷头组件100内部。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位于喷射端的侧面。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喷头组件100内部,与第一材料流道P1隔离。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位于喷射端的侧面,沿喷头组件100的轴向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一材料喷口J1错位布置。
沿喷头组件100的轴向第一材料喷口J1相对于第二材料喷口J2更靠近喷射端的端面。多个第一材料喷口J1沿喷头组件100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材料喷口J2为环形喷口。
如图2和图3所示,喷头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喷头组件100侧面的医用胶刮涂部M,沿喷头组件100的轴向,医用胶刮涂部M位于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之间。医用胶刮涂部M包括设置于喷头组件侧面的环形凸起。为便于涂覆该环形凸起靠近第二材料喷口J2的一侧从喷头组件100的径向内侧至径向外侧朝向第一材料喷口J1一侧倾斜。
如图2至图5所示,喷头组件100包括第一喷头主体110和第二喷头主体120。第一材料喷口J1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110上。第二喷头主体120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110的外周。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110与第二喷头主体120之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110的周向外壁与第二喷头主体120的靠近喷射端的一端的内壁之间。
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110内。多个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
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第二喷头主体120与第一喷头主体110之间。第二材料流道P2整体上为设置于第一材料流道P1外周的环形流道,第二材料沿该环形流道的轴向流动。第二材料流道P2的出口(第二材料排出口)即为第二材料喷口J2。
如图4和图5所示,喷头组件100还包括连接片130,连接片130连接于第一喷头主体110和第二喷头主体120之间。
以下结合图2至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喷头组件100作更详细地说明。
如图2至图5所示,喷头组件10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喷头主体110和第二喷头主体120。第一喷头主体110插入第二喷头主体120内。第一喷头主体110与第二喷头主体120之间通过连接片130固定。连接片130用于固定内层的第一喷头主体110和外层的第二喷头主体120,从而保持第一喷头主体110和第二喷头主体120的同轴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喷头主体110上端即喷头组件100的喷射端,第一喷头主体110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材料喷口J1,若干个第一材料喷口J1沿喷头组件100的周向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喷头主体110上端的侧壁上,从而使第一材料能够从各个第一材料喷口J1分别喷出。由于第一材料喷口J1是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喷头主体110上端的侧壁,所以可以使第一材料变成几股流体均匀的喷出。
第一喷头主体110内部设置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流道P1一端(图中上端)为第一材料出料口,另一端(图中下端)为第一材料进料口。第一材料出料口与第一材料喷口J1连通。第二喷头主体120的内壁与第一喷头主体110外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第二材料流道P2,第二材料流道P2的一端(图中上端)为第二材料出料口,即为第二材料喷口J2,另一端(图中下端)为第二材料进料口。
为了使喷涂在体内管道90的内壁上的医用胶更加平整,在第一喷头主体110的靠近医用胶喷口J2的位置设置医用胶刮涂部M。在图2和图3中,医用胶刮涂部M为倒锥形形状。
本申请实施例的喷头组件100利于实现在体内管道的内壁上,例如细长管腔组织内壁上,涂覆医用胶和生物墨汁。下面以第一材料喷口J1喷射生物墨汁、第二材料喷口J2喷射医用胶为例说明喷头组件100的一个可行的工作过程。
在开始涂覆时,沿已插入体内管道90的导管20将喷头组件100伸入体内管道90的内部待修复区域91的远离导管20的第一端91A,将第二材料喷口J2的位置与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对齐,此时驱动装置40开始驱动喷头组件100的第二材料喷口J2喷射医用胶,并且使喷头组件100朝向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位置错开,第二材料喷出后能够先行涂覆到体内管道90的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随着喷头组件100与体内管道90的相对移动,驱动装置40开始驱动喷头组件100的第一材料喷口J1喷射生物墨汁,在医用胶层91D上涂覆,同时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能立刻将生物墨汁粘附到医用胶层91D上,当喷头组件100完全从体内管道90内退出时,就可以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同时形成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从而完成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修复。
图6和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喷头组件200。如图6和图7所示,该喷头组件200具有喷射修复材料的喷射端以及具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喷口J1、第二材料流道P2和第二材料喷口J2。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喷头组件200内部。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位于喷射端的侧面。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喷头组件200内部,与第一材料流道P1隔离。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位于喷射端的侧面,沿喷头组件200的轴向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一材料喷口J1错位布置。
沿喷头组件200的轴向第一材料喷口J1相对于第二材料喷口J2更靠近喷射端的端面。多个第一材料喷口J1沿喷头组件200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材料喷口J2为环形喷口。
如图6和图7所示,喷头组件200包括第一喷头主体210和第二喷头主体220。第一材料喷口J1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210上。第二喷头主体220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210的外周。
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210内。多个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
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210内,第一喷头主体210的侧壁具有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的连通口N。
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210与第二喷头主体220之间。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由第一喷头主体210和第二喷头主体220的靠近喷射端的一端形成的绕喷头组件的轴向布置的环形喷口,连通口N与环形喷口连通。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210的周向外壁与第二喷头主体220的靠近喷射端的一端的内壁之间。
以下结合图6和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喷头组件200作更详细地说明。
如图6和图7所示,喷头组件200包括第一喷头主体210和第二喷头主体220。第一喷头主体210内部平行设置有第一材料流道P1和第二材料流道P2,第一材料流道P1的一端(图中上端)为第一材料出料口,另一端(图中下端)为第一材料进料口,第二材料流道P2的一端(图中上端)为第二材料出料口,另一端(图中下端)为第二材料进料口。第一喷头主体210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材料喷口J1,若干个第一材料喷口J1沿喷头组件200的周向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喷头主体210上端的侧壁上,并且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出料口连通。第一喷头主体210的中部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套装有套筒状的第二喷头主体220。第二喷头主体220与第一喷头主体210外壁之间的环形喷口即第二材料喷口J2。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二材料流道P2的第二材料出料口连通。
喷头组件200达到使医用胶先行喷涂在体内管道内壁上时,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同时将生物墨汁喷涂在医用胶层上,并通过一次移动(即将喷头组件逐渐从离导入端20A最远的位置向20A移动)即在体内管道内壁上形成具有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的双层结构的技术效果与喷头组件100达到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作重复描述。
喷头组件200中可以将第一材料流道P1和第二材料流道P2的管径设置得比喷头组件100的对应流道的管径更小,从而在涂覆过程中可以节约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用量。
图8至图1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喷头组件300。如图8至图16所示,该喷头组件300具有喷射修复材料的喷射端(图中上端)以及具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喷口J1、第二材料流道P2和第二材料喷口J2。
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喷头组件300内部。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位于喷射端的侧面。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喷头组件300内部,与第一材料流道P1隔离。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位于喷射端的侧面,沿喷头组件300的轴向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一材料喷口J1错位布置。
沿喷头组件300的轴向第一材料喷口J1相对于第二材料喷口J2更靠近喷射端的端面。多个第一材料喷口J1沿喷头组件300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材料喷口J2为环形喷口。
如图8至图16所示,喷头组件300包括第一喷头主体310、第二喷头主体320和喷头安装座330。第一喷头主体310和第二喷头主体320设置于喷头安装座330上。
第一材料喷口J1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310上。第二喷头主体320为套筒状结构,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310的外周。
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由第一喷头主体310和第二喷头主体320的靠近喷射端的一端形成的环形喷口,连通口与环形喷口连通。如图9所示,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310的中部凸出部的底壁与第二喷头主体320的靠近喷头组件300的喷射端的端壁之间。
第一材料流道P1包括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310内的第一材料喷头流道P11和设置于喷头安装座300内的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P12。
第二材料流道P2包括设置于第二喷头主体320内的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和设置于喷头安装座内的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如图9所示,第二材料流道P2还包括第一环形缓冲槽G,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和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通过第一环形缓冲槽G连通。如图9所示,第一环形缓冲槽G形成于第二喷头主体320与喷头安装座330之间。
以下结合图8至图16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喷头组件300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8至图16所示,喷头组件300包括第一喷头主体310、第二喷头主体320和喷头安装座330。喷头安装座330上依次套装有第二喷头主体320和第一喷头主体310,并且第一喷头主体310穿过第二喷头主体320并插入喷头安装座330。
喷头安装座330内设置有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P12,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P12一端为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P12进料口,另一端为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P12出料口。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P12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为了节约第二材料的用量,可以将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的数量设置为一根。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一端为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出料口,另一端为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进料口。
第一喷头主体310包括设置于下部的安装柱311,第二喷头主体320中部设置有安装腔C2,安装腔C2用于使第一喷头主体310的安装柱311从其内穿过。安装腔C2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的一端为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另一端为第二材料第一进料口。第二喷头主体320上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若干个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并且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与第二材料喷口J2连通,第二材料第一进料口与第二材料第二出料口连通。
如图9所示,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P12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上方设置有第一环形缓冲槽G,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一端为第二材料第二出料口。另一端为第二材料第二进料口。第二材料第二出料口与第一环形缓冲槽G连通。第二喷头主体320中部设置有安装腔C2,安装腔C2外围均匀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一端为与第二材料喷口连通的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另一端为第二材料第一进料口,第二材料第一进料口与第一环形缓冲槽G连通。
第一喷头主体310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材料喷口J1,若干个第一材料喷口J1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喷头主体310上端的侧壁上。第一喷头主体310下端设置有安装柱311,第一喷头主体310内设置有第一材料喷头流道P11,第一材料喷头流道P11的一端为第一材料第一出料口,另一端为第一材料第一进料口,第一材料第一出料口与第一材料喷口J1连通,第一材料第一进料口与第一材料第二出料口连通。
该喷头组件300达到使医用胶先行喷涂在体内管道内壁上时,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同时将生物墨汁喷涂在医用胶层上,并通过一次移动(即将喷头组件逐渐从距离导入端20A最远的位置向20A移动)即在体内管道内壁上形成具有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和的双层结构的技术效果与喷头组件100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喷头组件300中,通过将第一材料流道和第二材料流道的管径变得比喷头组件100的管径更小,从而使涂覆过程中节约了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用量。
喷头组件300中,喷头安装座330上端与安装柱311下端可以为螺纹连接的结构,便于喷头安装座330、第一喷头主体310、第二喷头主体320组装和拆卸。
图17至图2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喷头组件400。如图17至图24所示,该喷头组件400具有喷射修复材料的喷射端(图中上端)以及具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喷口J1、第二材料流道P2和第二材料喷口J2。
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喷头组件400内部。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位于喷射端的侧面。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喷头组件400内部,与第一材料流道P1隔离。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位于喷射端的侧面,沿喷头组件400的轴向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一材料喷口J1错位布置。
沿喷头组件400的轴向第一材料喷口J1相对于第二材料喷口J2更靠近喷射端的端面。多个第一材料喷口J1沿喷头组件400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材料喷口J2为环形喷口。
如图7至图24所示,喷头组件包括第一喷头主体410、第二喷头主体420和喷头安装座430。第一喷头主体410和第二喷头主体420设置于喷头安装座430上。
第一材料喷口J1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410上。第二喷头主体420为套筒状结构,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410的外周。
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由第一喷头主体410和第二喷头主体420的靠近喷射端的一端形成的环形喷口。如图18所示,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第一喷头主体410的中部凸出部的底壁与第二喷头主体420的靠近喷头组件400的喷射端的端面之间。
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喷头安装座430内。
第二材料流道P2包括设置于第二喷头主体420内的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和设置于喷头安装座430内的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如图18所示,第二材料流道P2还包括第一环形缓冲槽G,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和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通过第一环形缓冲槽G连通。如图18所示,第一环形缓冲槽G形成于第二喷头主体420与喷头安装座430之间。
如图18所示,第二材料流道P2包括设置于第二材料喷口J2与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之间的第二环形缓冲槽L。
以下结合图17至图24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喷头组件400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至图24所示,喷头组件400包括第一喷头主体410、第二喷头主体420和喷头安装座430。喷头安装座430上依次套装有第二喷头主体420和第一喷头主体410。
喷头安装座430内设置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流道P1的一端(图中上端)为第一材料出料口O1,另一端(图中下端)为第一材料进料口。
喷头安装座430内第一材料流道P1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在一些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一端为第二材料第二出料口O22,另一端为第二材料第二进料口。为了节约第二材料的用量可以将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的数量设置为一根。
喷头安装座430从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喷头主体410的第一安装柱431、用于安装第二喷头主体420的第二安装柱432和安装座主体433。第一安装柱431上方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二安装柱43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二材料第二出料口O22位于第二安装柱432的上端面上。第一材料出料口O1位于第一安装柱431的上端面。
第二喷头主体420内部依次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安装柱431穿过的第一安装腔C21和用于使第二安装柱432穿过的第二安装腔C22。第二安装腔C2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内螺纹T2,通过第二内螺纹T2与第二外螺纹螺纹配合实现第二喷头主体420与喷头安装座4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第二喷头主体420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缓冲槽L,第二环形缓冲槽L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1,若干个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1均匀分布在第二环形缓冲槽L的底面。第二环形缓冲槽L下方与若干个第二材料出料口O21对应地设置有若干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一端(图中上端)为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1,另一端(图中下端)为第二材料第一进料口。第二材料第一出料口O21与第二材料喷口J2连通。第二材料第一进料口与第二材料第二出料口O22连通.
第一喷头主体410内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安装柱431配合安装的安装腔C1。安装腔C1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T1。通过第一内螺纹T1和第一外螺纹螺纹配合实现第一喷头主体410与喷头安装座4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通过将第二喷头主体420和第一喷头主体410分别与喷头安装座430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拆装和清洗第二喷头主体420和第一喷头主体410。
第一喷头主体410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材料喷口J1,若干个第一材料喷口J1沿周向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喷头主体410上端的侧壁上,并且第一材料喷口J1与第一材料出料口O1连通。
为了使从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的第二材料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涂覆的更加均匀,在第一喷头主体410下端与第二喷头主体420上端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海绵刷头。可以通过海绵刷头首先将从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的第二材料进行浸润,将海绵刷头浸湿,然后通过海绵刷头和体内管道90内壁接触挤压,从而将第二材料均匀的涂覆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
喷头组件400的达到使医用胶先行喷涂在体内管道内壁上时,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同时将生物墨汁喷涂在医用胶层上,并通过一次移动(即将喷头组件逐渐从距离导入端20A最远的位置向20A移动)即在体内管道内壁上形成具有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的双层结构的技术效果与喷头组件100的技术效果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在喷头组件400中,通过将第一材料流道P1和第二材料流道P2的管径变得比喷头组件100的对应流道的管径更小,可以使涂覆过程中节约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用量。通过改变第二喷头主体420中第二材料喷口J2的结构,并增加海绵刷头,可以在第二材料喷涂过程中能够更加均匀的涂覆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
以下结合图25至图29对本申请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图25为待修复的体内管道90的结构示意图。该体内管道90例如为人体血管。体内管道90内的待修复区域91中沿体内管道90的延伸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91A和第二端91B。
图26为导管20的导入端20A插入体内管道90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27为喷头组件的喷射端10A已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至初始修复位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28为喷头组件的喷射端10A开始涂覆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26至图28中未示出连通管道30和驱动装置40。
以第一材料喷口J1喷射生物墨汁、第二材料喷口J2喷射医用胶为例,采用本申请以上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修复体内管道90的操作过程如下:
将导管20递送到体内管道90的第一目标位置。第一目标位置可以是图25至图29所示的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附近,从而使导管20形成喷头组件10到达体内管道90内目标位置的通道,再将喷头组件10引入导管20,通过导管20将其递送到体内管道90内的第二目标位置,第二目标位置可以是将喷头组件10的第二材料喷口J2递送至图25至图29所示的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附近。导管20和喷头组件10递送过程中,可以采用超声成像技术进行辅助,从而实现递送过程中的精确定位。
通过驱动装置40给喷头组件10提供生物墨汁和医用胶,从而可以使生物墨汁能够从第一材料喷口J1喷出,医用胶能够从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开始涂覆时,驱动装置40为喷头组件10提供生物墨汁和医用胶,由于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的轴向位置错开,医用胶喷出时会先于生物墨汁接触到体内管道90内壁,并随着喷头组件10向着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移动时(即沿图28中的箭头所指方向移动),医用胶会涂覆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可以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随着喷头组件10的移动,生物墨汁会在医用胶与体内管道90内壁接触后的相隔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到医用胶层91D,同时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能将生物墨汁粘附到医用胶层91D上,随着喷头组件10的不断移动,生物墨汁会涂覆在医用胶层91D上,从而在医用胶层91D上形成生物墨汁层91C,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从而实现对患者体内管道90内目标区域(例如受损的位置)的修复。图29为修复完毕的体内管道90的结构示意图。
图30示出一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与图1至图29所示的各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相比,该实施例增加了导丝50。导丝50用于在体内管道90内形成初始通路。导管20沿导丝50插入体内管道90。
结合图25至图29,采用该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修复体内管道90时的修复过程说明如下:
首先将导丝50引入体内管道90,在体内管道90内获得初始通路,再通过在导丝50上引入导管20,将导管20递送到体内管道90的第一目标位置,第一目标位置可以是图25至图29所示的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附近,从而使导管20形成喷头组件10到达体内管道90内目标位置的通道,再抽出导丝50将喷头组件引入导管20,通过导管20将其递送到体内管道90内的第二目标位置,第二目标位置可以是将喷头组件10的第二材料喷口J2递送至图25至图29所示的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附近;在进行递送过程中,可以采用超声成像技术进行辅助,从而实现递送过程中的精确定位。
在开始涂覆时,驱动装置40首先驱动喷头组件100喷射医用胶,使医用胶能够从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这时使喷头组件10向着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移动,在喷头组件10移动过程中,喷出的医用胶与体内管道90内壁接触,并随着喷头组件10的不断移动,医用胶会涂覆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可以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当第一材料喷口J1运动至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的位置,驱动装置40驱动喷头组件10喷射生物墨汁,使生物墨汁能够从第一材料喷口J1喷出,这时使喷头组件10向着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继续移动,在喷头组件10移动过程中,喷出的生物墨汁会与医用胶层91D接触,同时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能将生物墨汁粘附到医用胶层91D上,并随着喷头组件10的不断移动,生物墨汁会涂覆在医用胶层91D上,从而在医用胶层91D上形成生物墨汁层91C,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从而实现对患者体内管道90内目标区域(例如受损的位置)的修复。
为了适应不同的体内管道90,可以将导管20,导丝,喷头组件设置成与体内管道90相适应的尺寸。
该实施例中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图3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该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与前述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区别在于:喷头组件包括第一材料存储部,驱动装置40包括第一驱动部41A,第一材料存储部的出口与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第一驱动部41A与第一材料存储部耦合,用于驱动第一材料存储部从其出口输出第一材料。喷头组件包括第二材料存储部,驱动装置40包括第二驱动部41B,第二材料存储部的出口与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第二驱动部41B与耦合,用于驱动第二材料存储部从其出口输出第二材料。
第一材料存储部包括存储第一材料的第一囊B1。第一驱动部41A包括第一流体泵。第二材料存储部包括存储第二材料的第二囊B2,第二驱动部41B包括第二流体泵。第一流体泵为第三注射装置,第二流体泵为第四注射装置。
通过存储囊的方式存储涂覆材料,有利于通过流体驱动存储囊释放涂覆材料。
图3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10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20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30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400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喷头组件100A、喷头组件200A、喷头组件300A和喷头组件400A相比于前述的喷头组件100、喷头组件200、喷头组件300和喷头组件400而言,分别增加了第一囊B1和第二囊B2。喷头组件100A、喷头组件200A、喷头组件300A和喷头组件400A均可作为图31所示实施例的喷头组件10的示例。
在喷头组件100A、喷头组件200A、喷头组件300A和喷头组件400A中,第一囊B1位于第一材料流道P1内并将第一材料流道P1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第一流体泵与第一材料流道P1的上游段连通,第一囊B1的出口与第一材料流道P1的下游段连通;第二囊B2位于第二材料流道P2内并将第二材料流道P2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第二流体泵与第二材料流道P2的上游段连通,第二囊B2的出口与第二材料流道P2的下游段连通。
第一囊B1采用薄膜材料制成,其内部填充有第一材料;第二囊B1采用薄膜材料制成,其内部填充有第二材料,并且第一囊B1和第二囊B1具有容易被压力冲破的力学性能,第一囊B1例如固定安装在第一材料流道P1的出料端,在朝向出料端一侧具有相对于第一囊B1的其它部位易于破裂的第一薄弱部,受到压力时,第一薄弱部破裂后形成的开口成为第一囊B1的出口。第二囊B2例如固定安装在第二材料流道P2的出料端,在朝向出料端一侧具有相对于第二囊B2的其它部位易于破裂的第二薄弱部,受到压力时,第二薄弱部破裂后形成的开口成为第二囊B1的出口。
喷头组件100A、喷头组件200A、喷头组件300A和喷头组件400A的其它未描述的内容均可对应参考前述的喷头组件100、喷头组件200、喷头组件300和喷头组件400的相关内容。
该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修复体内管道90的过程相对于前述实施例的修复过程的差别在于,通过第一流体泵泵送的流体压缩第一囊B1,使释放第一材料并由第一材料喷口J1喷出,通过第二流体泵泵送的流体压缩第二囊B2释放第二材料并由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
该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及其操作过程的其它未说明的内容均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相关内容。另外,图31示出的是未带有导丝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该实施例的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可以带有导丝。
通过设置第一囊B1和第二囊B1,并分别将其固定安装在相应的流道内,再通过在流道中输入流体,如气体,将第一囊B1和第二囊B1挤破,从而实现修复材料的供应,缩短了修复材料到达相应喷口的距离,从而减少了修复材料在相应的流道中的残留量,有利于节约修复材料。
为了适应不同的体内管道90,可以将导管20,导丝50,喷头组件10设置成与体内管道90相适应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在体内管道90内壁双层涂覆,实现在体内管道90的受损位置同时形成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通过医用胶将生物墨汁贴合在受损位置,最终通过生物墨汁的生物学性能完成对受损位置的修复。
以上实施例中,均以第一材料喷口喷射生物墨汁、第二材料喷口喷射医用胶为例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及其操作过程。也可以通过第一材料喷口喷射医用胶、第二材料喷口喷射生物墨汁的方式构造前述各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替代实施例。对于这些替代实施例,可以控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喷料或供料的时机和方式并配合喷头组件的动作,实现医用胶先与体内管道内壁接触进行涂覆,其次生物墨汁再与医用胶层接触进行涂覆的效果。例如,可以在喷头组件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向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0A移动的过程中在体内管道90的受损部位涂覆医用胶,之后在喷头组件从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0A向第二端90B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涂覆生物墨汁,当喷头组件的喷射端退入导管20内时,具有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的双层结构形成完毕,完成体内管道90的修复。
以上实施例中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喷头组件10是将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在了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侧面。喷头组件10的第一材料喷口和第二材料喷口至少之一也可以设置于喷射端的端面,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材料喷口和第二材料喷口的位置和喷射角度,以及在操作时配合喷头组件的运动和驱动装置驱动喷头组件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时间,可以实现在体内管道喷射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形成双层结构。
图36至图3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原理性结构和操作过程。其中,图3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已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到达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时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37为图36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已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并从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向第一端91A移动时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38为图36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从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开始向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移动,同时开始喷射修复材料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36至图39所示的实施例中,体内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与喷头组件10的供应端10B连接的连通管道和与连通管道连接的驱动喷头组件10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驱动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体内管道修复装置还可以包括导丝。图36至图39中,未示出连通管道和驱动装置,也未示出导丝。
图39为图36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的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布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如图36至图39所示,喷头组件10的第一材料喷口J1设置在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的端面上,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在喷射端10A的侧面。第一材料喷口J1包括多个绕周向设置的圆形喷孔。各圆形喷孔的喷射方向相对于喷头组件10的轴线方向朝向径向外侧倾斜,从而可以将第一材料喷口J1喷出的第一材料喷射至体内管道90上。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多个圆形喷孔,多个圆形喷孔绕喷头组件10的周向布置。第二材料喷口J2的喷射方向沿喷头组件10的径向设置。第二材料喷口J2的喷射方向也可以相对于喷头组件10的轴线方向朝向径向外侧倾斜,从而可以实现向喷射组件10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二材料。
以下以在未设置导丝的情况下,以及第一材料喷口J1喷射生物墨汁,第二材料喷口J2喷射医用胶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过程。
如图36至图38所示,采用本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修复体内管道时,先将导管20递送到体内管道90的第一目标位置,第一目标位置可以是图36至图38所示的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附近,再将喷头组件10引入导管20,通过导管20将其递送到体内管道90内的第二目标位置,第二目标位置可以是将喷头组件10的第二材料喷口J2递送至图36至图38所示的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附近。
在开始涂覆时,驱动装置首先驱动喷头组件10喷射医用胶,使医用胶能够从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这时使喷头组件10从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向着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移动,在喷头组件10移动过程中,喷出的医用胶与体内管道90内壁接触,并随着喷头组件10的不断移动,医用胶会涂覆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可以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当第一材料喷口J1运动至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的位置,驱动装置40驱动喷头组件10的第一材料喷口J1喷射生物墨汁,使生物墨汁能够从第一材料喷口J1喷出,这时使喷头组件10向着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继续移动,在喷头组件10移动过程中,喷出的生物墨汁会与医用胶层91D接触,同时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能将生物墨汁粘附到医用胶层91D上,并随着喷头组件10的不断移动,生物墨汁会涂覆在医用胶层91D上,从而在医用胶层91D上形成生物墨汁层91C,这样就可以保证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从而实现对患者体内管道90内目标区域(例如受损的位置)的修复。
图36至图39所示的实施例中未说明的部分,均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的相应内容。
以上各实施例中,喷头组件的第一材料喷口与第二材料喷口均沿喷头组件的整个周向均匀分布。以上实施例的喷头组件具有一次喷涂可以实现体内管道的整周涂覆医用胶层和生物墨汁层的能力,如果需要局部喷涂,可以采用控制其中一部分喷口喷射涂覆材料、另一部分喷口不参与涂覆的方式实现内管道沿周向的局部涂覆,从而使体内管道的修复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中,喷头组件的第一材料喷口和第二材料喷口可以沿喷头组件的周向局部设置。
图40至图44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原理性结构和操作过程。图4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已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到达体内管道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时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41为图40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已从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并继续向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移动时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42为图40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在使用时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从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开始向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移动并开始喷射修复材料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
图43为图40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一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的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布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均布置在喷射组件10的喷射端10A的端面上。第一材料喷口J1包括一个圆形喷孔,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一个圆形喷孔。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绕喷头组件10的周向布置。
图44为图40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另一喷头组件10的喷射端10A的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布置的原理性结构示意图。图44所示的喷头组件10的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均布置在喷射组件10的喷射端10A的端面上,第一材料喷口J1和第二材料喷口J2绕喷头组件10的周向布置。图44所示的喷头组件10与图43所示的喷头组件的区别是第一材料喷口J1包括一个圆弧形喷孔,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一个圆弧形喷孔。
图40至图44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体内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与喷头组件10的供应端10B连接的连通管道和与连通管道连接的驱动喷头组件10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驱动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体内管道修复装置还可以包括导丝。图40至图42中,未示出连通管道和驱动装置,也未示出导丝。
以下以在未设置导丝的情况下,以及第一材料喷口J1喷射生物墨汁,第二材料喷口J2喷射医用胶为例说明图40至图44所示实施例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过程。
参考图40至图42,将导管20的导入端20A递送到体内管道90的第一目标位置。第一目标位置可以是图40至图42所示的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附近,从而使导管20形成喷头组件10到达体内管道90内目标位置的通道,再将喷头组件10引入导管20,使第二材料喷口J2到达并对准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此时导管20和喷头组件10的位置如图40所示。
通过驱动装置40驱动喷头组件10的第二材料喷口J2提供医用胶,从而可以使医用胶能够从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然后移动喷头组件10从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向着第一端91A移动(如图41所示箭头方向),移动过程中,医用胶从第二材料喷口J2喷出,医用胶会涂覆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可以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当喷头组件10移动至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时,完成医用胶的涂覆。此时已通过导管20将喷头组件10递送到体内管道90内的第二目标位置,第二目标位置是将喷头组件10的第一材料喷口J1递送至图40至图42所示的体内管道90的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1A附近。
然后旋转喷头组件10,使第一材料喷口J1对准医用胶层,如图42所示,再通过驱动装置40驱动喷头组件10的第一材料喷口J1喷射生物墨汁,使生物墨汁从第一材料喷口J1喷出,然后移动喷头组件10从待修复区域91的第一端90A向着第二端91B移动(如图42所示箭头方向),移动过程中,生物墨汁从第一材料喷口J1喷出,生物墨汁会涂覆在医用胶层上,由于医用胶的粘附作用,就可以在医用胶层形成生物墨汁层91C,当喷头组件10移动至待修复区域91的第二端91B时,完成生物墨汁的涂覆,在体内管道90内壁上形成医用胶层91D和生物墨汁层91C,从而实现对患者体内管道90内目标区域(例如受损的位置)的修复。
图40至图44所示的实施例中未说明的部分,均可以参考前述各实施例的相应内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22)

1.一种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20),所述导管(20)包括用于插入体内管道(90)的导入端(20A);
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两端分别包括供应端(10B)和喷射端(10A),所述喷头组件具有第一材料流道(P1)、第一材料喷口(J1)、第二材料流道(P2)和第二材料喷口(J2),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所述喷头组件内部,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并被配置为向所述喷头组件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一材料,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所述喷头组件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隔离,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并被配置为向所述喷头组件的径向外侧喷射第二材料,所述喷头组件被配置为能够进入所述导管(20)内,并从所述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喷射端(10A)以向所述体内管道(90)的内壁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和
驱动装置(40),用于与所述喷头组件的供应端(10B)连接,被配置驱动所述喷头组件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和所述第二材料中的一种为生物墨汁,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中的另一种为医用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位于所述喷射端的侧面;和/或
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位于所述喷射端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与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错位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相对于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更靠近所述喷射端的端面,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用于喷射生物墨汁,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用于喷射医用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组件包括沿所述喷头组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和/或
所述喷头组件包括沿所述喷头组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或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绕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布置的环形喷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喷头组件侧面的医用胶刮涂部(M),沿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所述医用胶刮涂部(M)位于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和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胶刮涂部(M)包括设置于所述喷头组件侧面的环形凸起或刷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包括:
第一喷头主体,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上;
第二喷头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的外周,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上,或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内;
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和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内;
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内,所述第一喷头主体的侧壁具有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的连通口(N);
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包括由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和所述第二喷头主体的靠近所述喷射端的一端形成的绕所述喷头组件的轴向布置的环形喷口,所述连通口(N)与所述环形喷口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还包括喷头安装座,其中,
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头主体内的第一材料喷头流道(P11)和设置于所述喷头安装座内的第一材料安装座流道(P12),或者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设置于所述喷头安装座内;
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内的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和设置于所述喷头安装座内的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还包括第一环形缓冲槽(G),所述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和所述第二材料安装座流道(P22)通过所述第一环形缓冲槽(G)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缓冲槽(G)形成于所述第二喷头主体与所述喷头安装座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与所述第二材料喷头流道(P21)之间的第二环形缓冲槽(L)。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材料喷口(J1)和所述第二材料喷口(J2)至少之一设置于所述喷射端(10A)的端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管道修复装置还包括导丝(50),所述导丝(50)用于在体内管道(90)内获得初始通路,所述导管(20)沿所述导丝(50)插入所述体内管道(90)。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0)包括:
第一材料供应部(41),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用于向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供应第一材料;和/或
第二材料供应部(42),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用于向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供应第二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一材料存储部,所述驱动装置(40)包括第一驱动部(41A),所述第一材料存储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连通,所述第一驱动部(41A)与所述第一材料存储部耦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材料存储部从其出口输出所述第一材料;和/或,
所述喷头组件包括第二材料存储部,所述驱动装置(40)包括第二驱动部(41B),所述第二材料存储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连通,所述第二驱动部(41B)与所述第二材料存储部耦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材料存储部从其出口输出所述第二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材料存储部包括存储第一材料的第一囊(B1),所述第一驱动部(41A)包括第一流体泵;和/或,
所述第二材料存储部包括存储第二材料的第二囊(B2),所述第二驱动部(41B)包括第二流体泵。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囊(B1)位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内并将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所述第一流体泵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的上游段连通,所述第一囊(B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材料流道(P1)的下游段连通;和/或,
所述第二囊(B2)位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内并将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分隔为上游段和下游段,所述第二流体泵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的上游段连通,所述第二囊(B2)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材料流道(P2)的下游段连通。
22.一种权利要求1至21的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导管(20)的导入端(20A)插入至体内管道(90)内的待修复区域(91);
将所述喷头组件伸入所述导管(20)内,并使所述喷头组件的喷射端(10A)从所述导管(20)的导入端(20A)伸出;
所述驱动装置(40)驱动所述喷头组件(10)喷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至所述待修复区域(91)以在所述待修复区域(91)上形成医用胶层(91D)并在所述医用胶层(91D)上形成生物墨汁层(91C)。
CN202010365786.2A 2020-04-30 2020-04-30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3578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5786.2A CN11357861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EP21796888.2A EP4144505A1 (en) 2020-04-30 2021-04-28 In vivo vessel repair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US17/921,946 US20230172596A1 (en) 2020-04-30 2021-04-28 In vivo duct repair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in vivo duct repair device
PCT/CN2021/090603 WO2021219011A1 (zh) 2020-04-30 2021-04-28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5786.2A CN11357861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8614A true CN113578614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3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5786.2A Pending CN113578614A (zh) 2020-04-30 2020-04-30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2596A1 (zh)
EP (1) EP4144505A1 (zh)
CN (1) CN113578614A (zh)
WO (1) WO2021219011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1167A1 (en) * 1997-03-14 1998-09-24 Harry Bernard Joseph Spoelstra Arrangement for the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 blood vessel section
US20030024527A1 (en) * 2001-08-03 2003-02-06 Integrated Vascular Systems, Inc. Lung assist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
US20100076484A1 (en) * 2008-06-10 2010-03-25 Howard Rii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vascular abnormalities and/or other body lumen abnormalities using an endoluminal approach and a flowable forming material
US20110092892A1 (en) * 2008-04-08 2011-04-21 Jetprep Ltd. Body passage cleansing device
US20160067384A1 (en) * 2006-06-30 2016-03-10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shaft having high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US20160354579A1 (en) * 2011-06-02 2016-12-08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Body lumen fluid delivery device
US20170035429A1 (en) * 2004-10-18 2017-02-09 Covidien Lp Surgical apparatus and structure for applying sprayable wound treatment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1267B2 (ja) * 1991-07-04 2002-04-02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樹脂チューブ接合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US8728110B2 (en) * 2009-01-16 2014-05-20 Bard Peripheral Vascular, Inc. Balloon dilation catheter shaft having end transition
US9498570B2 (en) * 2010-10-25 2016-11-22 Bayer Healthcare Llc Bladder syringe fluid delivery system
US9901725B2 (en) * 2012-10-01 2018-02-27 Bayer Healthcare Llc Overmolded medical connector tubing and method
JP2020515372A (ja) * 2017-04-02 2020-05-28 メイザー ロボティックス リミテッド 3次元ロボットバイオプリンタ
US10967570B2 (en) * 2018-01-18 2021-04-06 Revotek Co., Ltd Device for printing lumen tissue construct,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and 3D bioprinter
CN110614765B (zh) * 2018-06-19 2021-08-17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造方法
CN110712369A (zh) * 2018-07-12 2020-01-21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喷头
CN113059793A (zh) * 2019-12-30 2021-07-02 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打印机喷头、生物打印机和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41167A1 (en) * 1997-03-14 1998-09-24 Harry Bernard Joseph Spoelstra Arrangement for the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 blood vessel section
US20030024527A1 (en) * 2001-08-03 2003-02-06 Integrated Vascular Systems, Inc. Lung assist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use
US20170035429A1 (en) * 2004-10-18 2017-02-09 Covidien Lp Surgical apparatus and structure for applying sprayable wound treatment material
US20160067384A1 (en) * 2006-06-30 2016-03-10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Catheter shaft having high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US20110092892A1 (en) * 2008-04-08 2011-04-21 Jetprep Ltd. Body passage cleansing device
US20100076484A1 (en) * 2008-06-10 2010-03-25 Howard Rii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vascular abnormalities and/or other body lumen abnormalities using an endoluminal approach and a flowable forming material
US20160354579A1 (en) * 2011-06-02 2016-12-08 Atrium Medical Corporation Body lumen fluid deliver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2596A1 (en) 2023-06-08
EP4144505A1 (en) 2023-03-08
WO2021219011A1 (zh)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25798B2 (en) Miniature fluid atomizer
TWI569823B (zh) 鼻用治療裝置
US20080272209A1 (en) Sprayer
CN109640834B (zh) 用于同时多向递送不同流体的喷射顶端
KR101832571B1 (ko) 펄스 유체 분사를 생성하기 위한 공급 시스템, 공급 시스템을 가지는 투약 시스템, 및 공급 시스템을 동작시키기 위한 제어 방법
CN111744096B (zh) 器械、器械头部、施加系统及方法
JP4360377B2 (ja)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具
WO2021247850A2 (en) Medical scopes for delivering therapeutic agents
JP2789298B2 (ja)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チューブ
CN113578614A (zh) 体内管道修复装置和体内管道修复装置的操作方法
JP2009522010A (ja) 組織へ流体を供与する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関連方法
KR101960133B1 (ko) 기구 헤드, 기구 헤드를 가지는 투약 기구, 투약 시스템, 및 공급 시스템을 동작시키는 방법
CN110049735B (zh) 血栓清除导管
JP2741323B2 (ja)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チューブ
CN113059793A (zh) 生物打印机喷头、生物打印机和管腔组织构建体打印方法
RU2807535C2 (ru) Инструмент для безыгольной инъекции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несущей активное вещество, головка для такого инструмента и содержащая его система введения
JP5321373B2 (ja) 生体組織接着剤塗布用具
KR102511585B1 (ko) 경흉강 섬유아교도포법 시술용 카테터 탈크 분사 모듈
JP2019005589A (ja) 小型流体噴霧器
KR100946165B1 (ko) 치료제의 균일 운송을 위한 카테터
JP2017140359A (ja) 小型流体噴霧器
JP2003159255A (ja) 生体接着剤噴霧ノズル
JP2002369793A (ja) 内視鏡用散布チュー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