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850B - 螺套插入工具及螺套插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螺套插入工具及螺套插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3850B
CN113573850B CN201980093950.4A CN201980093950A CN113573850B CN 113573850 B CN113573850 B CN 113573850B CN 201980093950 A CN201980093950 A CN 201980093950A CN 113573850 B CN113573850 B CN 113573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ink
screw
holding member
ink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39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3850A (zh
Inventor
五岛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u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73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3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25B27/143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for installing wire thread inserts or tubular threaded 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工具(10)具备:芯轴(20),螺套安装于上述芯轴(20);以及涂布构件(50),对螺套中先进入螺孔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由此,使得插入到螺孔的螺套相对于被加工物的表面显眼,并且使得用户能够视觉识别螺套是否插入到螺孔中,因此确认工作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螺套插入工具及螺套插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套插入工具及螺套插入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要求内螺纹的耐用性时或需要强力紧固时等需要强力的内螺纹时,例如使用被称为线圈螺套或螺纹螺套等的螺套。螺套由不锈钢等线材卷绕成线圈状而形成,通过螺套插入工具拧入并插入(嵌入)到树脂或铝合金等被加工物的螺孔(螺孔)中。作为该螺套,存在带尾柄螺套和无尾柄螺套,分别使用对应的螺套插入工具。
螺套的颜色一般为不锈钢等的银色,铝合金等被加工物的颜色也大多为相同颜色或同类颜色。因此,插入到被加工物的螺孔中的螺套相对于被加工物的表面不显眼,用户难以视觉识别螺套是否插入到了螺孔中。因此,用户进行如下作业:尝试将螺钉旋入插入到螺孔中的螺套,并确认螺套是否插入到螺孔中。由于该确认作业需要时间且针对每个螺孔实施,因此作业效率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1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的螺套插入工具及螺套插入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工具的特征在于,具备:芯轴,螺套安装于所述芯轴;以及涂布构件,对所述螺套中先进入螺孔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
对于上述螺套插入工具,也可以是,所述涂布构件具有保持所述油墨的油墨保持构件,所述油墨保持构件与安装于所述芯轴的所述螺套的所述后端接触。
对于上述螺套插入工具,也可以是,所述油墨保持构件形成为沿着所述芯轴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螺套插入工具具备将所述油墨保持构件压抵于安装在所述芯轴上的所述螺套的所述后端的按压构件。
对于上述螺套插入工具,也可以是,所述涂布构件具有保持所述油墨的油墨保持构件,所述油墨保持构件可以与插入到所述螺孔中的所述螺套的所述后端接触。
对于上述螺套插入工具,也可以是,所述螺套插入工具具备容纳所述涂布构件的容纳构件,所述容纳构件具有用于向所述涂布构件供应所述油墨的供应孔。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将螺套安装于螺套插入工具所具备的芯轴;通过所述螺套插入工具所具备的涂布构件,对安装于所述芯轴的所述螺套中先进入螺孔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以及通过所述螺套插入工具将涂布有所述油墨的螺套插入到所述螺孔。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将螺套安装于螺套插入工具所具备的芯轴;通过所述螺套插入工具将安装于所述芯轴的所述螺套插入到螺孔;以及通过所述螺套插入工具所具备的涂布构件,对插入到所述螺孔的所述螺套中先进入到所述螺孔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工具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3-3线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安装完成后的螺套插入工具的主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动作的第一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动作的第二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动作的第三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工具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9-9线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安装完成后的螺套插入工具的主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说明第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上下左右方向是基于附图的。
(基本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方式涉及的螺套插入工具10具备芯轴(mandrel)20、容纳构件30、按压构件40和涂布构件50。该螺套插入工具10用于将带尾柄螺套B1(以下,称为螺套B1)插入(嵌入)如图5所示的被加工物A1的螺孔A2中。
芯轴20形成为圆柱状,在芯轴20的上部形成有六角钻头21。六角钻头21作为连结部发挥功能,将芯轴20可拆装地连结到自动螺丝刀(例如,电动螺丝刀)的驱动轴或手动旋转夹具。因此,螺套插入工具10能够应对自动式和手动式两者。在芯轴20的外周面上,环状的凸缘构件22被定位设置在六角钻头21的根部附近。另外,在芯轴20的外周面上,槽部20a形成为沿芯轴20的延伸方向从凸缘构件22的下方附近延伸到芯轴20的中央附近。进而,在芯轴20的下端侧(前端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20b。螺套B1与该外螺纹20b结合,从而螺套B1安装于芯轴20。
容纳构件30具有主体31和容纳部32。该容纳构件30通过主体31容纳芯轴20的一部分,且通过容纳部32容纳芯轴20的一部分以及涂布构件50。
主体31形成为圆筒状,能够沿芯轴20的延伸方向移动地设置在芯轴20上。芯轴20穿过主体31的贯通孔31a(参照图3)。螺孔31b以与芯轴20的槽部20a相对的方式形成在主体31的外周面的上端侧(后端侧)。该螺孔31b是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的贯通孔。在螺孔31b中插入有外螺纹33。外螺纹33向槽部20a内突出成不与芯轴20的槽部20a的底面接触或者能够接触主体31的移动(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的程度,主体31沿着槽部20a的延伸方向在槽部20a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范围内移动。因此,槽部20a根据延伸方向的长度决定主体31的移动范围。
容纳部32在主体31的下端与主体31一体地设置,形成为具有比主体31的直径大的直径的圆筒状。在容纳部32的内表面安装有圆环状的涂布构件50。另外,在容纳部3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向涂布构件50供应油墨的贯通孔即供应孔32a。容纳部32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该容纳部32还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缓和容纳构件30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抵接时的冲击。
按压构件40是将容纳构件30向芯轴20的下端侧(前端侧)按压的构件。容纳构件30被按压构件40向下按压,从而成为容纳构件30的外螺纹33与芯轴20的槽部20a的内周面的下端抵接(参照图3)而停止的状态。例如,使用施力构件(例如,螺旋弹簧之类的弹簧)作为按压构件40,施力构件设置在芯轴20的凸缘构件22的下表面与主体31的上表面之间。
在此,当用户将上述容纳构件30和按压构件40安装到芯轴20时,首先,从芯轴20的下端侧将按压构件40安装到芯轴20,接着,克服与凸缘构件22抵接的按压构件40而将容纳构件30安装到芯轴20。而且,当容纳构件30的主体31的螺孔31b与芯轴20的槽部20a相对时,螺孔31b内的外螺纹33在槽部20a内突出预定量(容纳构件30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预定量)。这样,将容纳构件30和按压构件40安装到芯轴20。
涂布构件50具有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该涂布构件50通过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对螺套B1中先进入螺孔A2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
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形成为圆环状,各个环的外径、内径、厚度和宽度(环宽度)相同。这些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以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为上层、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为下层的方式层叠(两层结构)。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根据容纳构件30的移动,与容纳部32一起沿着芯轴20的延伸方向移动。芯轴20穿过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各个贯通孔51a、52a(参照图3)。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各个贯通孔51a、52a的直径被设定为使得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分别不与芯轴20接触。
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从容纳部32的内周面堵塞供应孔32a。油墨通过供应孔32a供应到该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例如,用户使用滴管等供墨器具从供应孔32a向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供应油墨。供应的油墨渗透到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中,进而通过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渗透到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中。另外,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形成为不从容纳部32的下表面突出。因此,即使容纳构件30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抵接,容纳部32也不会使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接触,从而防止油墨附着到被加工物A1的表面。
在此,作为油墨,例如使用红色、蓝色、黑色、白色等彩色油墨等。为了显色,使用相对于被加工物A1的表面颜色显眼的颜色,例如与被加工物A1的颜色不同的颜色或非同类颜色。另外,作为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例如使用海绵等的第一多孔体。作为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例如使用具有多个孔的橡胶等的第二多孔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多孔体由油墨保持量比第二多孔体大的材料形成,第二多孔体由比第一多孔体硬的材料形成。
(螺套插入动作)
接着,参照图4至图7说明使用上述螺套插入工具10的螺套插入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至图7中,以剖面示出被加工物A1和螺孔A2。
螺套B1通过剖面为菱形形状的线材(例如,不锈钢)卷绕成线圈状而形成。螺套B1的外周面作为外侧螺纹发挥功能,螺套B1的内周面作为内侧螺纹发挥功能。在该螺套B1的一端部形成有向线圈的直径方向弯折的尾柄B2。当螺套B1通过螺套插入工具插入到螺孔A2时,尾柄B2位于螺孔A2的进深侧。
作为将该螺套B1插入螺孔A2的初始步骤,首先,用户将螺套插入工具10的芯轴20通过六角钻头21安装到自动螺丝刀的驱动轴或手动旋转夹具。接着,用户将螺套B1安装到螺套插入工具10的芯轴20。此时,用户仅转动螺套B1、或仅转动螺套插入工具10、或者将它们两者沿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螺套B1通过旋转到尾柄B2卡在芯轴20的前端部的位置而安装到芯轴20。在该安装时,如图4所示,螺套B1的上表面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接触,并在螺套B1的上表面附着并涂布油墨。该上表面是螺套B1中先进入螺孔A2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
在该螺套B1的安装过程中,螺套B1的上表面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抵接,螺套B1一边将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即容纳涂布构件50的容纳构件30向上推动,一边安装到芯轴20。此时,螺套B1的上表面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紧密接触,并在螺套B1的上表面附着并涂布油墨。因为通过按压构件40向下按压容纳构件30,所以将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压抵于螺套B1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油墨有时不仅附着在螺套B1的上表面,而且还附着在螺套B1的侧面(内周面和外周面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一部分上。
如图5所示,安装有螺套B1的螺套插入工具10由用户定位成螺套B1与螺孔A2相对,螺套B1转动以进入螺孔A2内,如图6所示,螺套B1被拧入并插入(嵌入)螺孔A2中。如果容纳构件30的容纳部32的下表面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抵接,芯轴20不旋转,则芯轴20不会进一步进入螺孔A2内。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与螺套B1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持续对螺套B1的上表面涂布油墨,直到容纳构件30的容纳部32的下表面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抵接,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与螺套B1的上表面分离为止。
当螺套B1插入(嵌入)螺孔A2时,螺套插入工具10沿与插入螺套B1时相反的方向自动或手动转动,如图7所示,芯轴20从插入到螺孔A2中的螺套B1脱离并被向上拉起。在插入螺孔A2的螺套B1的上表面涂布有油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未从容纳部32内突出,并且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不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接触。由此,防止油墨附着到被加工物A1的表面。
根据这样的螺套插入动作,当螺套B1安装到螺套插入工具10上时,油墨通过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涂布到螺套B1的上表面。因此,在插入到被加工物A1的螺孔A2的螺套B1的露出面即上表面涂布有油墨,使得插入到螺孔A2的螺套B1相对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显眼。由此,用户能够视觉识别螺套B1是否插入到螺孔A2中。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用户尝试将螺钉旋入螺孔A2内的螺套B1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另外,即使在被加工物A1的表面存在多个螺孔A2的情况下,用户只要一看这些螺孔A2内的螺套B1的上表面,就能够视觉识别螺套B1是否插入到各螺孔A2中。由此,不需要针对每个螺孔A2实施上述作业,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作业效率。
通常,作为螺套B1使用银色的廉价螺套,但也可以使用彩色的螺套。然而,因为彩色的螺套昂贵,所以通过使用上述螺套插入工具10,可以使用银色的廉价螺套。由此,能够抑制彩色螺套的使用,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油墨,除了例如红色、蓝色、黑色、白色等彩色油墨以外,还可以使用荧光油墨、蓄光油墨、反射油墨、发光油墨等。在使用这些荧光油墨、反射油墨、发光油墨等的情况下,也优选使用相对于被加工物A1的表面颜色显眼的颜色的油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相同颜色或同类颜色的油墨。另外,作为油墨,除了颜料油墨、染料油墨等液体状油墨以外,还可以使用凝胶状、粉末状、固体状等各种油墨。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当螺套B1安装到螺套插入工具10上时,通过涂布构件50在作为螺套B1的露出面的上表面涂布油墨。涂布有该油墨的螺套B1被插入到被加工物A1的螺孔A2。由于插入到螺孔A2的螺套B1相对于被加工物A1的表面变得显眼,因此用户能够视觉识别螺套B1是否插入到螺孔A2。因此,确认螺套B1是否插入到螺孔A2的确认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另外,即使在被加工物A1的表面存在多个螺孔A2的情况下,用户只要一看插入到这些螺孔A2中的螺套B1的上表面,就能够视觉识别螺套B1是否插入到各螺孔A2中。因此,确认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可靠地提高作业效率。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8至图11说明第二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上下左右方向是基于附图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并省略其他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设置有锁定构件60。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相比,没有凸缘构件22和按压构件40,在容纳构件30的主体31上没有螺孔31b和外螺纹33,进而,在芯轴20的外周面上没有槽部20a。
如图9所示,在芯轴20的外周面上,从六角钻头21的根部附近到芯轴20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外螺纹20c。另外,在容纳构件30的主体31的贯通孔31a的内周面上,从主体31的上端到中央附近形成有内螺纹31c。该主体31的内螺纹31c和芯轴20的外螺纹20c结合,容纳构件30一体地保持在芯轴20上。
锁定构件60是用于将容纳构件30固定到芯轴20的构件。如图9所示,在该锁定构件6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60a。例如使用螺母作为锁定构件60。该锁定构件60的内螺纹60a和芯轴20的外螺纹20c结合,锁定构件60的下表面与主体31的上表面抵接,容纳构件30固定到芯轴20。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涂布构件50是具有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两层结构。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形成为圆环状,但环的外径和宽度(环宽度)彼此不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环的外径小于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的环的外径,进而小于安装在芯轴20上的螺套B1的外径(参照图10)。因此,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外周面与容纳部32的内周面相距预定的间隔距离(例如,预定的水平间隔距离)。
另外,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从容纳部32的下表面突出。该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突出量被设定为使得在容纳部32的下表面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抵接时,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与插入到螺孔A2的螺套B1的上表面抵接。此外,当螺套B1插入到螺孔A2中时,螺套B1的上表面从被加工物A1的表面向螺孔A2的进深侧进入预定量(例如,0.5至2mm范围内的预定量)(未图示)。根据该进入量,适当地设定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突出量。这样,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形成为仅与插入到螺孔A2中的螺套B1的上表面接触。
在此,当用户将容纳构件30安装到芯轴20上时,主体31的内螺纹31c与芯轴20的外螺纹20c结合,进而调整其结合量,并将芯轴20从容纳构件30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期望量。在该状态下,锁定构件60的内螺纹60a从芯轴20的上端侧(后端侧)与芯轴20的外螺纹20c结合,并以锁定构件60的下表面与主体31的上表面抵接的方式紧固。这样,将容纳构件30安装到芯轴20。
上述芯轴20的突出量根据螺孔A2的深度和螺套B1的长度(螺套B1在芯轴20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进行设定,进而,设定成使得安装到芯轴20的螺套B1的上表面不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接触(参照图10)。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到芯轴20的螺套B1是在芯轴20的前端部卡在尾柄B2上的状态下安装到芯轴20的螺套。
(螺套插入动作)
接着,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使用上述螺套插入工具10的螺套插入动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和图11中,以剖面示出被加工物A1和螺孔A2。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作为将螺套B1插入螺孔A2的初始步骤,首先,用户将螺套插入工具10的芯轴20通过六角钻头21安装到自动螺丝刀的驱动轴或手动旋转夹具。接着,用户将螺套B1安装到螺套插入工具10的芯轴20。此时,用户仅转动螺套B1、或仅转动螺套插入工具10、或者将它们两者沿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螺套B1通过旋转到尾柄B2卡在芯轴20的前端部的位置而安装到芯轴20。在该安装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如图10所示,螺套B1的上表面不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接触,在螺套B1的上表面未涂布油墨。
安装有螺套B1的螺套插入工具10由用户定位成螺套B1与螺孔A2相对,螺套B1转动以进入螺孔A2内,如图11所示,螺套B1被拧入并插入到(嵌入)螺孔A2中。如果容纳构件30的容纳部32的下表面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抵接,芯轴20不旋转,则芯轴20不会进一步进入螺孔A2内。在该动作中,当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与插入到螺孔A2中的螺套B1的上表面抵接时,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的下表面与螺套B1的上表面紧密接触,并在螺套B1的上表面附着并涂布油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螺套B1的上表面进入到被加工物A1的表面的螺孔A2侧,因此螺套B1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低于被加工物A1的表面的高度位置(未图示)。
当螺套B1插入(嵌入)到螺孔A2时,螺套插入工具10沿与插入螺套B1时相反的方向自动或手动转动,芯轴20从插入到螺孔A2中的螺套B1脱离并被向上拉起。在插入到螺孔A2的螺套B1的上表面涂布有油墨。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从容纳部32内突出,形成为防止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接触,从而防止油墨附着到被加工物A1的表面。
也就是说,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形成为其外径小于螺套B1的外径。由此,即使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与插入到螺孔A2中的螺套B1接触,也可防止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与螺套B1的周围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由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接触而导致油墨附着到被加工物A1的表面。另外,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形成为其外周面与容纳部32的内周面相距预定的间隔距离。因此,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在与插入到螺孔A2中的螺套B1抵接时容易变形,不会对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施加过多的力,因此能够防止大量的油墨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流出。由此,能够防止由于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排出大量的油墨而导致油墨附着到被加工物A1的表面。
根据这样的螺套插入动作,当螺套B1插入到被加工物A1的螺孔A2中时,油墨通过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涂布到螺套B1的上表面。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插入到被加工物A1的螺孔A2的螺套B1的露出面即上表面涂布有油墨,使得插入到螺孔A2的螺套B1相对于被加工物A1的表面显眼。由此,用户能够视觉识别螺套B1是否插入到螺孔A2中。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用户尝试将螺钉旋入螺孔A2内的螺套B1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另外,即使在被加工物A1的表面存在多个螺孔A2的情况下,用户只要一看这些螺孔A2内的螺套B1的上表面,就能够视觉识别螺套B1是否插入到各螺孔A2中。由此,不需要针对每个螺孔A2实施上述作业,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作业效率。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即,当螺套B1插入到被加工物A1的螺孔A2时,通过涂布构件50在作为螺套B1的露出面的上表面涂布油墨。由此,插入到螺孔A2中的螺套B1相对于被加工物A1的表面变得显眼,因此用户能够视觉识别螺套B1是否插入到螺孔A2。因此,确认螺套B1是否插入到螺孔A2的确认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另外,即使在存在多个螺孔A2的情况下,确认作业也变得容易,因此能够可靠地提高作业效率。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说明中,作为螺套插入工具10,例示了与具有尾柄B2的带尾柄螺套对应的螺套插入工具,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具有钩部的棘爪等各种构件附加到芯轴20,并使用与不具有尾柄B2的无尾柄螺套对应的螺套插入工具。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螺套B1,除了带尾柄螺套和无尾柄螺套之外,还存在作为旋入式螺套的Irisert(イリサート)(注册商标)、作为自力切削式螺套的Ensat(エンザート),可以使用与它们对应的螺套插入工具。即,能够使用与各种螺套对应的螺套插入工具。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例示了涂布构件50由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这两层构成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中的任一层构成。另外,基于不同构件的层结构可以是三层以上而不是两层或一层。另外,在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中,可以使它们的形状、大小、材料等彼此相同或者不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容纳部32中仅形成用于向涂布构件50供应油墨的一个供应孔32a,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多个供应孔32a。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例示了在螺套B1的上表面涂布油墨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至少在螺套B1的上表面涂布油墨,例如,除了在螺套B1的上表面之外,还可以在螺套的侧面(内周面和外周面中的一方或双方)涂布油墨。另外,也可以不仅在螺套B1的最上方的第一卷,而且还在第二卷、第三卷等的侧面进行涂布。需要说明的是,只要至少在螺套B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涂布油墨即可,但优选地在螺套B1的整个上表面涂布油墨。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例示了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分别形成为相同的圆环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分别形成为不同的形状。例如,可以将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形成为圆环状,将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形成为圆环的一半(1/2)的形状。另外,也可以将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和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形成为圆环的1/2或1/3、1/4等的形状。或者,作为油墨保持构件,也可以准备多孔体的多个小片,并将这些小片隔开间隔排列设置成环状。例如,可以准备两个或四个等偶数个小片,并使芯轴20位于其间而相对配置。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也可以针对多孔体的每个小片在容纳部32中形成供应孔32a。
在此,即使不将与螺套B1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形成为圆环状,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也至少与螺套B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由此,从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向螺套B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供应油墨,根据油墨的粘度、螺套B1的上表面的润湿性等,油墨扩散到螺套B1的整个上表面,从而在螺套B1的整个上表面涂布油墨。此外,在油墨的粘度较高、螺套B1的上表面的润湿性差等的情况下,供应到螺套B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的油墨未扩散到螺套B1的整个上表面,至少对螺套B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涂布油墨。因此,插入到螺孔A2的螺套B1相对于被加工物A1的表面变得显眼,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视觉识别螺套B1是否插入到螺孔A2。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例示,而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可以省略、替换、变更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构成要素,进而,还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要素。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螺套插入工具;20:芯轴;20a:槽部;20b:外螺纹;20c:外螺纹;21:六角钻头;22:凸缘构件;30:容纳构件;31:主体;31a:贯通孔;31b:螺孔;31c:内螺纹;32:容纳部;32a:供应孔;33:外螺纹;40:按压构件;50:涂布构件;51:第一油墨保持构件;51a:贯通孔;52:第二油墨保持构件;52a:贯通孔;60:锁定构件;60a:内螺纹;A1:被加工物;A2:螺孔;B1:螺套;B2:尾柄。

Claims (7)

1.一种螺套插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芯轴,螺套安装于所述芯轴;
圆环状的涂布构件,对所述螺套中先进入螺孔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以及
容纳构件,容纳所述涂布构件,所述容纳构件由树脂材料形成,而能够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
所述芯轴穿过所述涂布构件及所述容纳构件的贯通孔,
所述涂布构件具有保持所述油墨的油墨保持构件,
所述油墨保持构件包括作为上层的第一油墨保持构件和作为下层的第二油墨保持构件,所述第二油墨保持构件形成为不从所述容纳构件的下表面突出,
所述第二油墨保持构件与安装于所述芯轴的所述螺套的所述后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套插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保持构件形成为能够沿着所述芯轴的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螺套插入工具具备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将所述油墨保持构件压抵于安装在所述芯轴上的所述螺套的所述后端。
3.一种螺套插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芯轴,螺套安装于所述芯轴;
圆环状的涂布构件,对所述螺套中先进入螺孔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以及
容纳构件,容纳所述涂布构件,所述容纳构件由树脂材料形成,而能够作为缓冲材料发挥功能,
所述芯轴穿过所述涂布构件及所述容纳构件的贯通孔,
所述涂布构件具有保持所述油墨的油墨保持构件,
所述油墨保持构件包括作为上层的第一油墨保持构件和作为下层的第二油墨保持构件,所述第二油墨保持构件形成为不从所述容纳构件的下表面突出,
所述第二油墨保持构件与插入到所述螺孔中的所述螺套的所述后端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套插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墨保持构件与安装于所述芯轴的所述螺套的所述后端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螺套插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构件具有用于向所述涂布构件供应所述油墨的供应孔。
6.一种螺套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
将螺套安装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套插入工具所具备的芯轴;
通过所述螺套插入工具所具备的涂布构件,对安装于所述芯轴的所述螺套中先进入螺孔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以及
通过所述螺套插入工具将涂布有所述油墨的螺套插入到所述螺孔。
7.一种螺套插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序:
将螺套安装于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螺套插入工具所具备的芯轴;
通过所述螺套插入工具将安装于所述芯轴的所述螺套插入到螺孔;以及
通过所述螺套插入工具所具备的涂布构件,对插入到所述螺孔的所述螺套中先进入到所述螺孔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后端涂布油墨。
CN201980093950.4A 2019-06-04 2019-08-30 螺套插入工具及螺套插入方法 Active CN1135738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4357 2019-06-04
JP2019104357 2019-06-04
JP2019-155088 2019-08-27
JP2019155088A JP6690045B1 (ja) 2019-06-04 2019-08-27 インサート挿入工具及びインサート挿入方法
PCT/JP2019/034223 WO2020246050A1 (ja) 2019-06-04 2019-08-30 インサート挿入工具及びインサート挿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850A CN113573850A (zh) 2021-10-29
CN113573850B true CN113573850B (zh) 2023-05-02

Family

ID=70413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950.4A Active CN113573850B (zh) 2019-06-04 2019-08-30 螺套插入工具及螺套插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0311B2 (zh)
EP (1) EP3922411B1 (zh)
JP (1) JP6690045B1 (zh)
CN (1) CN113573850B (zh)
TW (1) TWI825167B (zh)
WO (1) WO20202460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81717B (zh) * 2023-09-22 2024-04-05 中电国基北方有限公司 有尾螺套的安装组件及有尾螺套的安装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1569U (ja) * 1984-04-02 1985-10-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マ−カ内蔵型ソケツトレンチ
JPS62130182A (ja) * 1985-12-03 1987-06-12 株式会社 東日製作所 マ−カ−付きトルクレンチ
JPH0890442A (ja) * 1994-09-21 1996-04-09 Tonichi Seisakusho:Kk マーカー
CN1947954A (zh) * 2005-10-13 2007-04-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螺栓或螺母紧固装置
CN102248513A (zh) * 2011-08-03 2011-11-23 浙江大学 一种装螺套的专用工具
CN104723247A (zh) * 2015-04-08 2015-06-24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点漆的螺栓拧紧力矩扳手
CN106457492A (zh) * 2014-04-07 2017-02-22 纽弗雷公司 插入工具
CN208153512U (zh) * 2018-02-27 2018-11-27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销螺套安装装置及其轮胎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15999A (en) * 1977-03-17 1978-10-09 Minato Shiyouji Kk Method of comfirming nut clamping
US4536115A (en) 1982-06-30 1985-08-20 Helderman J Frank Anchor apparatus for insertion into a pre-formed hole
EP0159300A1 (en) * 1984-03-30 1985-10-23 Stig Westman Repair sleeve for piping
GB8624330D0 (en) * 1986-10-10 1986-11-12 Parker L Inserting tool
JPH0476369U (zh) * 1990-11-15 1992-07-03
US5456145A (en) 1993-02-16 1995-10-10 Kato Spring Works Company, Ltd. Installation tool for tangless helically coiled insert
JP4563967B2 (ja) * 2006-06-06 2010-10-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ヘリサート工具及びヘリサート修正工具
JP2009291860A (ja) 2008-06-03 2009-12-17 Advanex Inc タング付きインサート挿入工具
US8667872B2 (en) * 2010-10-26 2014-03-11 Nicholas McCullough Socket holder
US20120324689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Yu Hsin Li Installation tool for helical threaded insert
JP5815471B2 (ja) * 2012-05-29 2015-11-17 日本スプリュー株式会社 タング無し螺旋状コイルインサート抜取り工具
US9597787B2 (en) 2014-04-07 2017-03-21 Newfrey Llc Iinsertion too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1569U (ja) * 1984-04-02 1985-10-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マ−カ内蔵型ソケツトレンチ
JPS62130182A (ja) * 1985-12-03 1987-06-12 株式会社 東日製作所 マ−カ−付きトルクレンチ
JPH0890442A (ja) * 1994-09-21 1996-04-09 Tonichi Seisakusho:Kk マーカー
CN1947954A (zh) * 2005-10-13 2007-04-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螺栓或螺母紧固装置
CN102248513A (zh) * 2011-08-03 2011-11-23 浙江大学 一种装螺套的专用工具
CN106457492A (zh) * 2014-04-07 2017-02-22 纽弗雷公司 插入工具
CN104723247A (zh) * 2015-04-08 2015-06-24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点漆的螺栓拧紧力矩扳手
CN208153512U (zh) * 2018-02-27 2018-11-27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插销螺套安装装置及其轮胎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2411A1 (en) 2021-12-15
JP6690045B1 (ja) 2020-04-28
US11420311B2 (en) 2022-08-23
TW202045828A (zh) 2020-12-16
CN113573850A (zh) 2021-10-29
JP2020199626A (ja) 2020-12-17
WO2020246050A1 (ja) 2020-12-10
US20220088757A1 (en) 2022-03-24
TWI825167B (zh) 2023-12-11
EP3922411A4 (en) 2022-06-15
EP3922411B1 (en) 2024-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3195B (en) Self-aligning tool for installation of pull type fastener
JP4791448B2 (ja) 心出しピン
CN1907610B (zh) 钻头卡盘
CN101331327B (zh) 紧固件组件
CN113573850B (zh) 螺套插入工具及螺套插入方法
JP5689876B2 (ja) 円筒形穴のための雌ネジ付き挿入体及び斯かる挿入体の取付け装置
KR102580289B1 (ko) 콜렛 홀더와 툴 어댑터 사이의 인터페이스
WO2004085104A1 (en) An improved hole saw boss
US20120204685A1 (en) Tool modification to prevent inadvertent release of tool attachments
CN101965463A (zh) 套环固定
JPH11507147A (ja) 二部材ペダルロ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40761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репления хвостовика
US20230015464A1 (en) Mount System
CN210307646U (zh) 一种丝锥取出器
CN111299722A (zh) 一种快夹装置及具有快夹装置的多轴器、攻牙机
JPS60228008A (ja) 工具締付け装置
CN217432772U (zh) 冲孔冲头止转机构
CN112912642A (zh) 无环氧树脂的遥控操作工具终端
CN212828118U (zh) 外后视镜的安装基座及汽车
CN213646191U (zh) 一种小模数滚齿机自适应夹具
CN211708762U (zh) 一种车床自动化装夹用工装
CN210335197U (zh) 一种内推式夹头
US20120057946A1 (en) Holding apparatus for cutting tool
EP1452277A2 (en) Setting tool for adhesively bonded threaded rod anchors
JPH10230403A (ja) 工作機用チャックの爪着脱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