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590A - 容器装茶饮料 - Google Patents

容器装茶饮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3590A
CN113573590A CN202080020855.4A CN202080020855A CN113573590A CN 113573590 A CN113573590 A CN 113573590A CN 202080020855 A CN202080020855 A CN 202080020855A CN 113573590 A CN113573590 A CN 113573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beverage
mass
heat
sterilized
reference ex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08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由典
霜田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573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24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D85/7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85/7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f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edible or potable liquids, semiliquids, or plastic or pasty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其中,含有下述成分(A)、(B)及(C);(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30~0.090质量%、(B)抗坏血酸或其盐0.010~0.10质量%、及(C)紫云英苷,成分(A)与成分(B)的质量比[(B)/(A)]为0.20~5.0,成分(C)与成分(A)的质量比[(C)/(A)]为2.2×10‑3~30×10‑3,并且,该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的pH值为5~7。

Description

容器装茶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装茶饮料。
背景技术
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是山茶(Camellia)属的茶叶中所含的多酚化合物的1种,由于具有各种生理活性,所以对于饮食品的应用受到了关注。其中,由于可以作为生活习惯轻松地摄取,所以提出了多种以高浓度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茶饮料。例如,提出了下述的饮料:通过控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非表异构物与表异构物的总量及质量比,进一步,相对于非表异构物及表异构物的总量以一定质量比含有水溶性高分子,从而得到了缓和了苦味、涩味的含高浓度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饮料(专利文献1);通过向含有0.8~50重量%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水溶液添加环状糊精,接着向其中调配茶提取液,从而得到即便是在加热杀菌后其苦味、涩味也得到了减少的容器装饮料(专利文献2);通过将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非表异构物的含有率、咖啡因与总多酚相对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比、以及浊度调整为一定的范围,而得到苦味及涩味减少、并具有茶本来的风味的容器装茶饮料(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紫云英苷是柿叶或桑叶中所含的多酚化合物的1种,报告有其具有抗过敏作用。着眼于这种紫云英苷的生理作用,对于其在饮食品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例如,报告有:通过向紫云英苷调配选自果糖、半乳糖、乳糖及葡萄糖中的糖的1种或2种以上,而提高紫云英苷的吸收性(专利文献4)。另外,公开有混合了桑叶提取物、糙米提取物及绿茶提取物而成的混合茶饮料(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2385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25451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4-1296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2-29144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7-2826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其中,
含有下述成分(A)、(B)及(C);
(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30~0.090质量%、
(B)抗坏血酸或其盐0.010~0.10质量%、及
(C)紫云英苷,
成分(A)与成分(B)的质量比[(B)/(A)]为0.20~5.0,
成分(C)与成分(A)的质量比[(C)/(A)]为2.2×10-3~30×10-3
该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的pH值为5~7。
具体实施方式
在茶饮料中,有时为了提高保存稳定性的目的而添加抗坏血酸或其盐。本发明人等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对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及抗坏血酸的各含量处于特定范围内的茶饮料进行加热杀菌,则变得难以感受到自口内穿过鼻子所感觉到的茶饮料特有的透鼻香。
本发明涉及一种虽分别含有一定量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抗坏血酸或其盐,但也可以充分地享受透鼻香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
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控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及抗坏血酸或其盐的各自的含量及量比,并且,相对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以一定量比含有作为涩味物质所知的紫云英苷,能够获得即便是在经过加热杀菌后也可以充分地享受透鼻香的容器装茶饮料。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虽分别含有一定量的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抗坏血酸或其盐,但也可以充分地享受透鼻香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作为成分(A)。此处,本说明书中所谓“(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是指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及表没食子儿茶素等非没食子酸酯体,与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没食子酸酯体的总称。本发明中,只要含有上述8种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至少1种即可。另外,对于成分(A)而言,只要是饮食品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物质,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化学合成品,也可以是从含有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植物经提取所得的产品。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成分(A)的含量为0.030~0.090质量%,从生理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3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4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52质量%以上,另外,从抑制苦涩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89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87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86质量%以下。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成分(A)的含量的范围优选为0.035~0.089质量%,更优选为0.045~0.08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52~0.086质量%。另外,成分(A)的含量是基于上述8种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总量而定义的。另外,关于成分(A)的含量,能够通过通常所知的测定法中的适合于测定试样的状况的分析方法来进行测定,例如,能够利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可列举下述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另外,在测定时可根据需要实施适当的处理,例如,为了适合于装置的检测区域而对试样进行冷冻干燥,或者,为了适合于装置的分离能力而去除试样中的杂质等。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对于成分(A)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从赋予透鼻香的观点而言,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没食子酸酯体率)优选为0~90质量%,更优选为20~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65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为35~60质量%,尤其优选为40~55质量%。此处,本说明书中所谓“没食子酸酯体率”,是指上述4种没食子酸酯体相对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8种的质量比率。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含有抗坏血酸或其盐作为成分(B)。成分(B)可以是L体,也可以是D体,也可以是它们的混合物(例如,外消旋体)。其中,优选为L体。作为盐,例如,可列举:钠盐、钾盐等碱金属盐;镁盐、钙盐等碱土金属盐等。作为成分(B),只要是饮食品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物质,则对其来源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化学合成品,也可以是市售品,也可以是源自原料的成分。作为成分(B)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L-抗坏血酸(DSMNutritional Products(UK)Ltd制造)等。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成分(B)的含量为0.010~0.10质量%,从强化保存稳定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01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2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25质量%以上,另外,从透鼻香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8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70质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050质量%以下。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该成分(B)的含量的范围优选为0.015~0.90质量%,更优选为0.020~0.0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25~0.070质量%,尤其优选为0.025~0.050质量%。此处,本说明书中,在成分(B)为盐的形态的情况下,成分(B)的含量设为换算为抗坏血酸的量的值。另外,对于成分(B)的含量,能够通过通常所知的抗坏血酸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可列举下述的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含有紫云英苷作为成分(C)。此处,本说明书中,所谓“紫云英苷”是指在山奈酚的3位键合有葡萄糖的化合物。成分(C)可以是源自原料的成分,也可以是新加入的成分。另外,关于成分(C),只要是饮食品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物质,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化学合成品,也可以是从含有紫云英苷的植物经提取得到的产品。作为成分(C)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 3-beta-D-glucopyranoside)(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制造)等。
关于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的成分(C)的含量,从赋予透鼻香及清凉感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80质量ppm以上,更优选为0.90质量pp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1.5质量ppm以上,尤其优选为2.5质量ppm以上,另外,从抑制涩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2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7.0质量ppm以下。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该成分(C)的含量的范围优选为0.80~20质量ppm,更优选为0.90~10质量ppm,进一步优选为1.0~8.0质量ppm,进一步更优选为1.5~8.0质量ppm,进一步更优选为2.5~7.0质量ppm。另外,关于成分(C)的含量,能够通过通常所知的测定法中的适合于测定试样的状况的分析方法来进行测定,例如,能够利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可列举下述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另外,在测定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施适当的处理,例如,为了适合于装置的检测区域而对试样进行冷冻干燥,或者,为了适合于装置的分离能力而去除试样中的杂质等。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成分(A)与成分(B)的质量比[(B)/(A)]为0.20~5.0,从强化保存稳定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0.22以上,更优选为0.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28以上,另外,从透鼻香的观点而言,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作为该质量比[(B)/(A)]的范围,优选为0.22~1.5,更优选为0.25~1.3,进一步优选为0.28~1.0。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成分(A)与成分(C)的质量比[(C)/(A)]为2.2×10-3~30×10-3,从透鼻香的观点而言,优选为2.5×10-3以上,更优选为2.8×1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10-3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3.5×10-3以上,另外,从抑制涩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25×10-3以下,更优选为20×1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10-3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13×10-3以下。作为该质量比[(C)/(A)]的范围,优选为2.2×10-3~25×10-3,更优选为2.5×10-3~20×10-3,进一步优选为2.8×10-3~15×10-3,进一步更优选为3.0×10-3~13×10-3,尤其优选为3.5×10-3~13×10-3。另外,质量比[(C)/(A)]是使成分(A)与成分(C)的含量的单位一致后算出的值。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从透鼻香的观点而言,成分(B)与成分(C)的质量比[(C)/(B)]优选为3.0×10-3以上,更优选为4.0×10-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10-3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5.0×10-3以上,尤其优选为10×10-3以上,另外,从抑制涩味的观点而言,优选为30×10-3以下,更优选为28×10-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10-3以下,尤其优选为22×10-3以下。作为该质量比[(C)/(B)]的范围,优选为3.0×10-3~30×10-3,更优选为4.0×10-3~28×10-3,更优选为4.5×10-3~25×10-3,进一步优选为5.0×10-3~22×10-3,尤其优选为10×10-3~22×10-3。另外,质量比[(C)/(B)]是使成分(B)与成分(C)的含量的单位一致后算出的值。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可以含有2-甲基丁醛作为成分(D)。作为成分(D),只要为饮食品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物质,则对其来源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源自天然的物质,也可以是化学合成品,也可以是市售品,也可以是源自原料的物质。
关于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的成分(D)的含量,从赋予透鼻香及浓厚感的观点而言,优选为4.0质量ppb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ppb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ppb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8.0质量ppb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10质量ppb以上,尤其优选为12质量ppb以上,另外,从抑制异臭的观点而言,优选为100质量ppb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ppb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ppb以下。在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该成分(D)的含量的范围优选为4.0~100质量ppb,更优选为5.0~80质量ppb,进一步优选为7.0~80质量ppb,进一步更优选为8.0~80质量ppb,尤其优选为10~60质量ppb,进一步更优选为12~60质量ppb。另外,关于成分(D)的含量,能够通过通常所知的测定法中的适合于测定试样的状况的分析方法来进行测定,例如,能够利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可列举下述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方法。另外,在测定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施适当处理,例如,为了适合于装置的检测区域而对试样进行冷冻干燥,或者,为了适合于装置的分离能力而去除试样中的杂质等。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可根据需要而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甜味料、酸味料、维生素、矿物质、酯、乳化剂、防腐剂、调味料、果汁提取物、蔬菜提取物、花蜜提取物、品质稳定剂等添加剂。关于添加剂的含量,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设定。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中,pH值(20℃)为5~7,从风味平衡的观点而言,优选为5.1以上,更优选为5.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5以上,并且,优选为6.7以下,更优选为6.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4以下。作为该pH值的范围,优选为5.1~6.7,更优选为5.3~6.5,进一步优选为5.5~6.4。另外,对于pH值,将温度调整至20℃并通过pH计进行测定。
本说明书中所谓“茶饮料”是指包含山茶属的茶叶作为茶原料的饮料。作为山茶属的茶叶,例如,可列举从中国茶(C.sinensis.var.sinensis)(包括薮北种)、阿萨姆茶(C.sinensis.var.assamica)及它们的杂种选择的茶叶(Camellia sinensis)。对于茶叶而言,根据其加工方法,可分为不酦酵茶、半酦酵茶、酦酵茶。对于山茶属的茶叶,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另外,对于茶叶而言,也可以实施加热加工。
作为不酦酵茶,例如可列举:煎茶、深蒸煎茶、焙茶、番茶、玉露、冠茶、碾茶、釜炒茶、茎茶、棒茶、芽茶等绿茶。另外,作为半酦酵茶,例如可列举:铁观音、色种、黄金桂、武夷岩茶等乌龙茶。进一步,作为酦酵茶,可列举:大吉岭茶、阿萨姆茶、斯里兰卡茶等红茶。其中,从易享有本发明的效果的方面而言,优选为使用不酦酵茶或半酦酵茶作为茶原料,进一步优选为不酦酵茶。
另外,作为山茶属的茶叶以外的茶原料,可使用谷物或山茶属以外的茶叶。作为谷物,例如可列举:大麦、小麦、薏苡、黑麦、燕麦、裸麦等麦;糙米等米;大豆、黑大豆、蚕豆、四季豆、小豆、决明、豇豆、花生、豌豆、绿豆等豆;荞麦、玉米、白芝麻、黑芝麻、粟、稗、黍、藜麦等杂粮。另外,作为山茶属以外的茶叶,例如可列举:银杏叶、柿叶、枇杷的叶、桑叶、枸杞叶、杜仲叶、小松菜、路易波士、山白竹、鱼腥草、七叶胆、忍冬、月见草、连钱草、豆茶决明(chamaecrista nomame)、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黄杞茶(核桃科)、甜茶(蔷薇科)、木立芦荟等。进一步,也可以使用洋甘菊、木槿、胡椒薄荷、柠檬草、柠檬皮、香蜂草、玫瑰果、迷迭香等药草。对于山茶属以外的茶叶,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
从易享有本发明的效果的方面而言,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优选为容器装绿茶饮料或容器装乌龙茶饮料,更优选为容器装绿茶饮料。在茶饮料为绿茶饮料的情况下,更优选为全部茶原料中使用最多的是绿茶叶的绿茶饮料,进一步优选为仅使用绿茶叶作为茶原料的绿茶饮料。另外,作为提取方法,例如可采用捏合提取、搅拌提取(分批提取)、逆流提取(滴滤提取)、管柱提取等公知的方法。另外,对于提取条件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根据提取方法而适当地选择。
作为容器,只要是通常的包装容器则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列举: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主要成分的成形容器(即,PET瓶)、金属罐、与金属箔或塑料膜复合而成的纸容器、瓶等。
另外,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是经加热杀菌的产品。作为加热杀菌方法,只要适合于应该适用的法规(在日本是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条件,则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只要将茶饮料填充至容器包装中,在栓紧或者密封后进行杀菌即可;或者,将经过附带自记温度计的杀菌器等而进行了杀菌的产品、或经过滤器等进行了除菌的产品,自动地填充至容器中包装后,栓紧或密封即可。更具体而言,可列举:蒸煮杀菌法、高温短时间杀菌法(HTST法)、超高温杀菌法(UHT法)等。
另外,加热杀菌可通过将容器内的中心部的温度设为85℃并加热30分钟的方法、或具有与此等同以上的效果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可以在F0值成为0.005~40、优选为0.006~35、进一步优选为0.007~3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杀菌。此处,本说明书中所谓“F0值”,是指在对茶饮料进行了加热杀菌的情况下对于加热杀菌效果进行评价的值,相当于标准化为基准温度(121.1℃)的情况下的加热时间(分钟)。关于F0值,用相对于容器内温度的致死率(在121.1℃下为1)乘以加热时间(分钟)而算出。关于致死率,可根据致死率表(藤卷正生等人,《食品工业》,恒星社厚生阁,1985年,1049页)求出。算出F0值时,可以采用一般使用的面积计算法、公式法等(例如,参照谷川等人《罐装制造学》220页,恒星社厚生阁)。本发明中,为了将F0值设定为特定的值,例如只要根据预先所得的致死率曲线来决定适当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即可。
本发明的容器装茶饮料可利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制造,例如,可通过调配成分(A)、(B)及(C)、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其他成分,并调节成分(A)及成分(B)的各含量、以及质量比[(B)/(A)]及质量比[(C)/(A)]而进行制造。
[实施例]
1.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分析
对经纯水溶解稀释的试样,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SCL-10AVP,岛津制作所制造),安装导入十八烷基的液相色谱用填充管柱(L-管柱ODS,4.6mmφ×250mm,粒径5μm,财团法人化学物质评价研究机构制造),在35℃管柱温度下通过梯度法进行测定。将流动相A液设为含有0.1mol/L乙酸的蒸馏水溶液,将B液设为含有0.1mol/L乙酸的乙腈溶液,并在流速1mL/分钟、试样注入量10μL、UV检测器波长280nm的条件下进行。另外,梯度条件如下所述。
浓度梯度条件(体积%)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091
2.抗坏血酸的分析
将试样1~5g加入至5%偏磷酸溶液(50mL)中以适当稀释。接着,进行离心分离后,进行过滤。接着,取滤液1mL至小试管中,加入5%偏磷酸溶液1mL后,加入0.2%二氯酚靛酚溶液100μL与2%硫脲-5%偏磷酸溶液2mL。接着,向其中加入2%的2,4-二硝基苯肼-4.5mol/L硫酸0.5mL,在38~42℃下进行16小时反应。
反应后,利用乙酸乙酯3mL(振荡60分钟)进行提取,并利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通过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HPLC使用LC-10AS(岛津制作所制造),UV-VIS检测器使用SPD-10AV(岛津制作所制造),管柱使用Senshupak Silca(4.6mm×长度100mm,粒径5μm,管柱温度35℃),将流动相设为乙酸乙酯、己烷、乙酸及水的混合液(60:40:5:0.05),以流量1.5mL/min在波长495nm下进行检测。
3.紫云英苷的分析
将试样溶液利用过滤器(0.45μm)进行过滤,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LC-20Prominence,岛津制作所制造),安装管柱[Cadenza CD-C18(粒径3μm,4.6mmφ×150mm,Imtakt)],在40℃管柱温度下通过梯度法来进行测定。将流动相C液设为含有0.05质量%乙酸的缓冲溶液,将D液设为乙腈溶液,并在流速1mL/分钟、试样注入量10μL、UV检测器波长360nm的条件下进行。另外,梯度的条件如下所述。
浓度梯度条件(体积%)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101
另外,使用紫云英苷的标准品而制备浓度已知的溶液,并供给至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由此制作校准曲线,以紫云英苷作为指标,进行上述试样溶液中的紫云英苷的定量。
4.2-甲基丁醛的分析
采集试样10mL至GC用顶空瓶(20mL)中,添加氯化钠3g。向小瓶中放入搅拌子并栓紧,一边利用搅拌器搅拌30分钟,一边使含有成分吸附于SPME纤维(Sigma-Aldrich公司制造,膜厚50/30μm,DVB/CAR/PDMS)。吸附后,在注入口对SPME纤维进行加热脱附,进行GC/MS测定。分析机器使用Agilent 7890A/5975Cinert(安捷伦科技公司制造)。
分析条件如下所述。
·管柱:VF-WAX(60m(长度),0.25mm(内径),1.0μm(膜厚))
·管柱温度:35℃(4min)→3℃/min→130℃→5℃/min→240℃(13min)
·管柱压力:定流量模式(49kPa)
·管柱流量:1mL/min(He)
·注入口温度:250℃
·注入方式:无分流
·检测器:MS
·离子源温度:230℃
·离子化方法:EI(70eV)
·扫描范围:m/z 10~500
·定量离子:m/z 57
利用丙酮使购入试剂溶解,进行阶段稀释而制备标品。将特定浓度的样品添加至试样中,使其与试样单一成分同样地吸附于SPME纤维,进行GC/MS测定。
5.pH值测定
量取30mL待检测物至50mL的烧杯中,使用pH计(HORIBA,小型pH计,堀场制作所制造),将温度调节至20℃而进行测定。
制造例1
茶提取液I的制造
将30g煎茶叶(宫崎县产、鹿儿岛县产)投入至2000g的90℃的热水中,进行3分钟提取,去除茶叶渣后,将液温冷却至20℃,获得茶提取液I。所获得的茶提取液I中,非聚合物儿茶素类的含量为80mg/100mL,抗坏血酸的含量为1mg/100mL,2-甲基丁醛的含量为3.2ppb。另外,未检测出紫云英苷。
参考例1
将制造例1中所获得的茶提取液I、茶提取物II(Teavigo,太阳化学公司制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4质量%,没食子酸酯体率100质量%,以下相同)、及离子交换水以表1所示的比率进行调配,接着,利用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以使pH值成为5.8,接着利用离子交换水将总量调节为100质量%,从而获得绿茶饮料。接着,将所获得的绿茶饮料填充至容量200mL的PET瓶中,进行加热杀菌(后混合方式)。杀菌条件是,在85℃下进行30分钟,F0值为0.0074。然后,对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1
进一步,以表2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与参考例1同样地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3及比较例2
进一步,以表2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及紫云英苷试剂(Sigma-AldrichJapan有限公司制造,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紫云英苷97质量%,以下相同),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个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1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2。
官能评价1
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实施例1~3、比较例1、2及参考例1中所获得的各个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透鼻香”进行官能试验。官能试验以如下顺序进行。首先,向参考例1的绿茶饮料中调配表1所示量的L-抗坏血酸钠,利用与参考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加热杀菌,制备将“透鼻香”的强度调节为5个等级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然后,关于各浓度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表1所示的评分达成共识。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从L-抗坏血酸钠浓度较高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起依次摄取,记录“透鼻香”的强度。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摄取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评价“透鼻香”的程度,从“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中确定最接近“透鼻香”的样品。然后,基于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所决定的评分,根据协议以“0.5”的刻度决定最终评分。将其结果示于表2中。另外,评分的数值越大,意味着越能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
[表1]
<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
评分 组成
1.0 参考例1+抗坏血酸钠0.060质量%
2.0 参考例1+抗坏血酸钠0.045质量%
3.0 参考例1+抗坏血酸钠0.030质量%
4.0 参考例1+抗坏血酸钠0.015质量%
5.0 参考例1
[表2]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131
*1:宫崎县、鹿儿岛县产茶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80%、紫云英苷N.D、抗坏血酸0.0010%。
*2:Teavigo(太阳化学株式会社):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4%,没食子酸酯体率100%。
*3: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紫云英苷97%。
*4:表中的数值乘以10-3所得的值。
与比较例1、2相比,实施例1~3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另外,实施例1~3中,随着紫云英苷增量,透鼻香更加得到增强,且作为余味强烈地感受到如饮用煎茶时那样的清凉感。
参考例2
将茶提取物II的调配量变更为表4所示的比率,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4中。
比较例3
进一步,以表4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2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2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4中。
实施例4~6及比较例4
进一步,以表4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及紫云英苷试剂,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2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2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4中。
官能评价2
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实施例4~6、比较例3、4及参考例2中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透鼻香”进行官能试验。官能试验以如下顺序进行。首先,向参考例2的绿茶饮料中调配表3所示量的L-抗坏血酸钠,利用与参考例2同样的方法进行加热杀菌,制备将“透鼻香”的强度调节为5个等级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然后,关于各浓度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表3所示的评分达成共识。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从L-抗坏血酸钠浓度较高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起依次摄取,记录“透鼻香”的强度。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摄取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评价“透鼻香”的程度,从“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中确定最接近“透鼻香”的样品。然后,基于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所决定的评分,并根据协议以“0.5”刻度决定最终评分。将其结果示于表4中。另外,评分的数值越大,意味着越能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
[表3]
<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
评分 组成
1.0 参考例2+抗坏血酸钠0.060质量%
2.0 参考例2+抗坏血酸钠0.045质量%
3.0 参考例2+抗坏血酸钠0.030质量%
4.0 参考例2+抗坏血酸钠0.015质量%
5.0 参考例2
[表4]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151
*1:宫崎县、鹿儿岛县产茶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80%、紫云英苷N.D、抗坏血酸0.0010%。
*2:Teavigo(太阳化学株式会社):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4%,没食子酸酯体率100%。
*3: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紫云英苷97%。
*4:表中的数值乘以10-3所得的值。
与比较例3、4相比,实施例4~6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另外,实施例4~6中,随着紫云英苷增量,透鼻香更加得到增强,且作为余味强烈地感受到如饮用煎茶时那样的清凉感。
参考例3
将茶提取物II的调配量变更为表6所示的比率,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6中。
比较例5
进一步,以表6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3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3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6中。
实施例7~9
进一步,以表6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及紫云英苷试剂,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3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3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6中。
官能评价3
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实施例7~9、比较例5及参考例3中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透鼻香”进行官能试验。官能试验以如下顺序进行。首先,向参考例3的绿茶饮料中调配表5所示的量的L-抗坏血酸钠,利用与参考例3同样的方法进行加热杀菌,制备将“透鼻香”的强度调节为5个等级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然后,关于各浓度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表5所示的评分达成共识。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从L-抗坏血酸钠浓度较高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起依次摄取,记录“透鼻香”的强度。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摄取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评价“透鼻香”的程度,从“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中确定最接近“透鼻香”的样品。然后,基于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所决定的评分,并根据协议以“0.5”刻度决定最终评分。将其结果示于表6中。另外,评分的数值越大,意味着越能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
[表5]
<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
评分 组成
1.0 参考例3+抗坏血酸钠0.060质量%
2.0 参考例3+抗坏血酸钠0.045质量%
3.0 参考例3+抗坏血酸钠0.030质量%
4.0 参考例3+抗坏血酸钠0.015质量%
5.0 参考例3
[表6]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171
*1:宫崎县、鹿儿岛县产茶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80%、紫云英苷N.D、抗坏血酸0.0010%。
*2:Teavigo(太阳化学株式会社):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4%,没食子酸酯体率100%。
*3: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紫云英苷97%。
*4:表中的数值乘以10-3所得的值。
与比较例5相比,实施例7~9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
参考例4
将茶提取物II的调配量变更为表8所示的比率,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8中。
比较例6
进一步,以表8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4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4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8中。
实施例10
进一步,以表8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及紫云英苷试剂,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4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4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示于表8中。
官能评价4
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实施例10、比较例6及参考例4中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透鼻香”进行官能试验。官能试验以如下顺序进行。首先,向参考例4的绿茶饮料中调配表7所示的量的L-抗坏血酸钠,利用与参考例4同样的方法进行加热杀菌,制备将“透鼻香”的强度调节为5个等级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然后,关于各浓度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表7所示的评分达成共识。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从L-抗坏血酸钠浓度较高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起依次摄取,记录“透鼻香”的强度。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摄取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评价“透鼻香”的程度,从“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中确定最接近“透鼻香”的样品。然后,基于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所决定的评分,并根据协议以“0.5”刻度决定最终评分。将其结果示于表8中。另外,评分的数值越大,意味着越能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
[表7]
<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
评分 组成
1.0 参考例4+抗坏血酸钠0.060质量%
2.0 参考例4+抗坏血酸钠0.045质量%
3.0 参考例4+抗坏血酸钠0.030质量%
4.0 参考例4+抗坏血酸钠0.015质量%
5.0 参考例4
[表8]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191
*1:宫崎县、鹿儿岛县产茶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80%、紫云英苷N.D、抗坏血酸0.0010%。
*2:Teavigo(太阳化学株式会社):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4%,没食子酸酯体率100%。
*3: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紫云英苷97%。
*4:表中的数值乘以10-3所得的值。
与比较例6相比,实施例10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不仅如此,实施例10中作为余味强烈地感受到了如饮用煎茶时那样的清凉感。
实施例11、12
以表9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基于官能评价1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与实施例2、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9中。
比较例7、8
以表9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比较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基于官能评价1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与实施例2、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9中。
[表9]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201
*1:宫崎县、鹿儿岛县产茶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80%、紫云英苷N.D、抗坏血酸0.0010%。
*2:Teavigo(太阳化学株式会社):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4%,没食子酸酯体率100%。
*3: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紫云英苷97%。
*4:表中的数值乘以10-3所得的值。
与比较例1、7、8相比,实施例2、11、12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另外,实施例2、11、12中,作为余味强烈地感受到了如饮用煎茶时那样的清凉感。
实施例13
以表10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5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基于官能评价2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与实施例5、比较例3及参考例2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0中。
比较例9
以表10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比较例3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比较例3的方式进行分析,基于官能评价2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与实施例5、比较例3及参考例2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0中。
[表10]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211
*1:宫崎县、鹿儿岛县产茶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80%、紫云英苷N.D、抗坏血酸0.0010%。
*2:Teavigo(太阳化学株式会社):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4%,没食子酸酯体率100%。
*3: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紫云英苷97%。
*4:表中的数值乘以10-3所得的值。
对于实施例13而言,由于抗坏血酸的增量而使得透鼻香较实施例5有所减少,但与比较例9相比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另外,作为余味感受到了如饮用煎茶时那样的清凉感。
实施例14~16
进一步,以表11所示的比率调配2-甲基丁醛,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3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另外,官能评价是基于官能评价1进行的。将分析及官能评价的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1中。
[表11]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221
*1:宫崎县、鹿儿岛县产茶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80%、紫云英苷N.D、抗坏血酸0.0010%。
*2:Teavigo(太阳化学株式会社):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94%,没食子酸酯体率100%。
*3:山奈酚3-β-D-吡喃葡萄糖苷(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紫云英苷97%。
*4:表中的数值乘以10-3所得的值。
与比较例1相比,实施例3、14~16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另外,实施例14、15中,随着2-甲基丁醛的增量,透鼻香更加得到增强,且如饮用玉露时所感受到的醇和感或浓厚感得到提高,但是,在实施例16中,感受到溶剂臭比醇和感或浓厚感更强。
实施例17~19
在调配茶提取物II以外,进一步调配茶提取物III(儿茶素水合物,CaymanChemical公司制造,儿茶素98质量%,没食子酸酯体率0质量%,以下相同),从而成为表12所示的没食子酸酯体率,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另外,官能评价是基于官能评价1来进行的。将分析及官能评价的结果与实施例2、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2中。
比较例10~12
在调配茶提取物II以外,进一步调配茶提取物III,从而成为表12所示的没食子酸酯体率,除此以外,通过与比较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基于官能评价1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与实施例2、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2中。
参考例5~7
在调配茶提取物II以外,进一步调配茶提取物III,从而成为表12所示的没食子酸酯体率,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基于官能评价1进行官能试验。将其结果与实施例2、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2中。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241
与比较例10相比,实施例17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另外,对于实施例18、19而言,与比较例11、12相比能够更强烈地且长时间地感受到透鼻香,能够更加长时间地感受到茶的余韵,且作为余味感受到如饮用煎茶时那样的清凉感。
参考例8
将杀菌条件设为136.1℃、0.4分钟(UHT法),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F0值为13。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5中。
比较例13
进一步,以表15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8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8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5中。
实施例20
进一步,以表15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及紫云英苷试剂,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8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与参考例8同样地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5中。
官能评价5
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实施例20、比较例13及参考例8中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透鼻香”进行官能试验。官能试验以如下顺序进行。首先,向参考例8的绿茶饮料中调配表13所示的量的L-抗坏血酸钠,利用与参考例8同样的方法进行加热杀菌,制备将“透鼻香”的强度调节为5个等级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然后,关于各浓度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表13所示的评分达成共识。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从L-抗坏血酸钠浓度较高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起依次摄取,记录“透鼻香”的强度。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摄取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评价“透鼻香”的程度,从“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中确定最接近“透鼻香”的样品。然后,基于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所决定的评分,并根据协议以“0.5”刻度决定最终评分。将其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5中。另外,评分的数值越大,意味着越能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
[表13]
<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
评分 组成
1.0 参考例8+抗坏血酸钠0.060质量%
2.0 参考例8+抗坏血酸钠0.045质量%
3.0 参考例8+抗坏血酸钠0.030质量%
4.0 参考例8+抗坏血酸钠0.015质量%
5.0 参考例8
参考例9
将杀菌条件设定为136.1℃、0.8分钟(UHT法),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1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F0值为25。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5中。
比较例14
进一步,以表15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9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9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5中。
实施例21
进一步,以表15所示的比率调配L-抗坏血酸钠及紫云英苷试剂,除此以外,通过与参考例9同样的操作而制备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对于所获得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以与参考例9相同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5中。
官能评价6
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实施例21、比较例14及参考例9中所获得的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的“透鼻香”进行官能试验。官能试验以如下顺序进行。首先,向参考例9的绿茶饮料中调配表14所示的量的L-抗坏血酸钠,利用与参考例9同样的方法进行加热杀菌,制备将“透鼻香”的强度调节为5个等级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然后,关于各浓度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4名专业官能检查员对表14所示的评分达成共识。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从L-抗坏血酸钠浓度较高的“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起依次摄取,记录“透鼻香”的强度。接着,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摄取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评价“透鼻香”的程度,从“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中确定最接近“透鼻香”的样品。然后,基于各专业官能检查员所决定的评分,并根据协议以“0.5”刻度决定最终评分。将其结果与实施例3、比较例1及参考例1的结果一并示于表15中。另外,评分的数值越大,意味着越能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
[表14]
<透鼻香标准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绿茶饮料>
评分 组成
1.0 参考例9+抗坏血酸钠0.060质量%
2.0 参考例9+抗坏血酸钠0.045质量%
3.0 参考例9+抗坏血酸钠0.030质量%
4.0 参考例9+抗坏血酸钠0.015质量%
5.0 参考例9
Figure BDA0003259275720000281
在实施例20、21中,与比较例13、14相比更强烈地感受到透鼻香,且作为余味强烈地感受到如饮用煎茶时那样的清凉感。
以上,根据表2、4、6、8~12、15可知:通过控制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与抗坏血酸或其盐的各含量及质量比,而且,进一步相对于非聚合物儿茶素类以一定质量比含有紫云英苷,从而能够获得即便经过加热杀菌也能够充分地享受透鼻香的容器装茶饮料。

Claims (6)

1.一种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其中,
含有下述成分(A)、(B)及(C):
(A)非聚合物儿茶素类0.030~0.090质量%、
(B)抗坏血酸或其盐0.010~0.10质量%、及
(C)紫云英苷,
成分(A)与成分(B)的质量比(B)/(A)为0.20~5.0,
成分(C)与成分(A)的质量比(C)/(A)为2.2×10-3~30×10-3
该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的pH值为5~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其中,
成分(A)的含量为0.045~0.087质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其中,
成分(B)的含量为0.015~0.90质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其中,
成分(C)的含量为0.80~20质量ppm。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其中,
进一步含有2-甲基丁醛作为成分(D),成分(D)的含量为4.0~100质量ppb。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加热杀菌的容器装茶饮料,其中,
茶饮料为绿茶饮料。
CN202080020855.4A 2019-03-13 2020-03-05 容器装茶饮料 Pending CN1135735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6440 2019-03-13
JP2019-046440 2019-03-13
PCT/JP2020/009358 WO2020184367A1 (ja) 2019-03-13 2020-03-05 容器詰茶飲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590A true CN113573590A (zh) 2021-10-29

Family

ID=72426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0855.4A Pending CN113573590A (zh) 2019-03-13 2020-03-05 容器装茶饮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82865B2 (zh)
KR (1) KR102400684B1 (zh)
CN (1) CN113573590A (zh)
WO (1) WO2020184367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6860A (ja) * 1999-02-23 2000-09-05 Shiono Koryo Kk 飲食品用香味劣化防止剤、飲食品の香味劣化防止方法および当該飲食品
JP2002291441A (ja) * 2001-03-30 2002-10-08 Sunstar Inc アストラガリン含有食品
JP2007282632A (ja) * 2006-03-24 2007-11-01 Shimane Pref Gov 植物乾燥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0073B2 (ja) 2001-02-22 2002-12-24 花王株式会社 飲 料
JP3766660B2 (ja) 2003-02-24 2006-04-12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の製造法
JP3597856B2 (ja) 2003-10-31 2004-12-08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茶飲料
JP5140284B2 (ja) * 2006-05-16 2013-02-06 花王株式会社 容器詰飲料
US8455034B2 (en) * 2006-12-22 2013-06-04 Kao Corporation Green tea drink packed in container
JP5969717B1 (ja) * 2015-04-28 2016-08-17 花王株式会社 緑茶抽出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6860A (ja) * 1999-02-23 2000-09-05 Shiono Koryo Kk 飲食品用香味劣化防止剤、飲食品の香味劣化防止方法および当該飲食品
JP2002291441A (ja) * 2001-03-30 2002-10-08 Sunstar Inc アストラガリン含有食品
JP2007282632A (ja) * 2006-03-24 2007-11-01 Shimane Pref Gov 植物乾燥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 ROSTAGNO,等: "Fast an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and caffeine in teas, mate, instant coffee, soft drink and energetic drink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sing a fused-core column", ANALYTICA CHIMICA ACTA, no. 685, pages 204 - 211 *
YAN LIU,等: "Effects of brewing conditions on the phytochemical composition, sensory qualiti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reen tea infusion: A stud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OD CHEMISTRY, no. 269, pages 24 - 34, XP055738685, DOI: 10.1016/j.foodchem.2018.06.13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82865B2 (ja) 2020-11-11
KR102400684B1 (ko) 2022-05-20
JP2020150938A (ja) 2020-09-24
KR20210134394A (ko) 2021-11-09
WO2020184367A1 (ja) 2020-09-17
TW202100020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6674B (zh) 容器装绿茶饮料
JP6777572B2 (ja) 茶飲料
JP6212675B1 (ja) 茶飲料
JP6782866B1 (ja) 飲料組成物
JP2019041738A (ja) 飲料組成物
JP6876179B2 (ja) 茶飲料又は固形食品
JP6782865B2 (ja) 容器詰茶飲料
JP7323278B2 (ja) 茶飲料
JP6719436B2 (ja) 加熱殺菌済容器詰茶飲料
WO2020203655A1 (ja) カテキン類含有飲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テキン類含有飲料の苦味を低減する方法
JP7210230B2 (ja) 茶飲料
TWI837324B (zh) 容器裝茶飲料
JP6392933B1 (ja) ティリロサイドを含有する飲料
JP7208070B2 (ja) 容器詰茶飲料
JP7030170B2 (ja) 茶飲料
JP6785740B2 (ja) 茶飲料
JP6745259B2 (ja) 飲料組成物
JP2019080589A (ja) 飲料組成物
JP2020191830A (ja) 飲料組成物
JP2018134069A (ja) 茶飲料
WO2018211690A1 (ja) 茶飲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