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5747A -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5747A
CN113555747A CN202111107128.4A CN202111107128A CN113555747A CN 113555747 A CN113555747 A CN 113555747A CN 202111107128 A CN202111107128 A CN 202111107128A CN 113555747 A CN113555747 A CN 113555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board
branch
rigi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071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开东
罗川
张宁
王吉召
宿春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dri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dri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dri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dri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071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5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5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5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01R31/065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with built-in electric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包括主刚性板,所述主刚性板上设置有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分支刚性板,所述主刚性板和第一分支刚性板上分别设置有主端子器件和分支端子器件,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中至少有一个的端部形成多个分支柔性板,所述分支柔性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分支刚性板,每个第二分支刚性板上均设置有分支端子器件,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本发明采用一个连接器实现了主设备和多个分支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

Description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主要连接主设备和分支设备,实现主设备和分支设备的信号互通。
现有的连接器为刚性结构,不能弯折;由于电子设备的空间紧凑而不规则,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主设备和多个分支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通常需要多个连接器,导致电子设备内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构型连接器,采用一个连接器能够实现主设备和多个分支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包括主刚性板,所述主刚性板上设置有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分支刚性板,所述主刚性板和第一分支刚性板上分别设置有主端子器件和分支端子器件,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中至少有一个的端部形成多个分支柔性板,所述分支柔性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分支刚性板,每个第二分支刚性板上均设置有分支端子器件,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第一分支刚性板和第二分支刚性板的作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分支刚性板,当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自由端(远离主刚性板一端)没有分支时,分支刚性板定义为第一分支刚性板,当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自由端有分支(多个分支柔性板)时,定义为第二分支刚性板。
本发明所述主端子器件和分支端子器件分别用于实现与主设备和多个分支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上均设置有多条金属导线,金属导线从主刚性板随柔性板延伸到分支刚性板,在主刚性板和第一分支刚性板和第二分支刚性板上均设置有金属化通孔,主设备和分支设备之间,是通过柔性板上设计的多条金属导线,以及主端子器件和分支端子器件实现通信;分支设备之间可通过主刚性板上设计金属化通孔,连接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金属导线,进而实现信号通信,因此,主设备和分支设备可以实现两两互连通信。
具体地:
本发明所述主刚性板和第一分支刚性板和第二分支刚性板均为刚性板,具有相同结构,所述刚性板为多层结构,主要包括多层金属导体层,相邻两个金属导体层之间填充绝缘层,所述金属导体层为信号层,所述金属导体层可以是铜箔,所述绝缘层可以是环氧树脂玻璃布。
由于刚性板是多层结构,金属化过孔的作用是导通不同信号层面的金属导体。
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均为柔性板,具有相同结构,柔性板由铜箔层、绝缘材料层混合组成,其中绝缘材料由聚酰亚胺、聚酯和丙烯酸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叠制成。
本发明的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相互独立,各个分支柔性板之间相互独立,且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可弯曲性,因此,能够在电子设备中紧凑而不规则的空间内,利用柔性板的可弯折性和外形多样性,通过异构型连接器进行转接,实现主设备和多个分支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本发明实现了采用一个连接器就能实现主设备和多个分支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
进一步地,主刚性板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主端子器件安装在主刚性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一端均嵌入主刚性板较长的一个侧壁上,所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另一端分别嵌入不同的第一分支刚性板内。
本发明所述上端面具体是指长方形结构面积较大的一个侧面,定义其中一个面积较大的侧面为上端面,另一个面积较大的侧面为下端面,所述长方形结构还包括两个长度较长的侧壁和两个长度较短的侧壁。
本发明将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一端均嵌入主刚性板较长的一个侧壁上,利于实现整个异构型连接器的结构紧凑化。
进一步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在主刚性板侧壁上的嵌入高度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进行分层设置,更利于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使用时根据实际空间位置进行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外侧壁不凸出于主刚性板的两个较短的侧壁。
优选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外侧壁分别与主刚性板的两个较短的侧壁齐平。
本发明所述外侧壁具体是指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相向的一侧。
进一步地,主刚性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孔对称设置在主端子器件的两侧。
进一步地,设置在第一柔性板端部的第一分支刚性板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柔性板的宽度,设置在第二柔性板的第一分支刚性板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柔性板的宽度,所述第二分支刚性板的宽度大于等于分支柔性板的宽度。
优选地,设置在第一柔性板端部的第一分支刚性板与第一柔性板具有相同宽度,设置在第二柔性板的第一分支刚性板与第二柔性板具有相同宽度,所述第二分支刚性板与分支柔性板具有相同宽度。
上述设置进一步实现整个异构型连接器的结构紧凑化。
进一步地,第一柔性板的宽度小于第二柔性板的宽度,所述第一柔性板一端与主刚性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支刚性板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板一端与主刚性板连接,另一端分支形成4个独立的分支柔性板,所述分支柔性板的端部与第二分支刚性板连接。
进一步地,分支柔性板由第一柔性板或第二柔性板的中段延伸至后段。
上述设置既能确保分支柔性板具有一定长度,能够满足使用时交错布置的长度,又能确保第一柔性板或第二柔性板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均由上柔性层和下柔性层构成,即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均由上下两片柔性材料制成。
上柔性层和下柔性层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上柔性层和下柔性层相对而言,即所述上柔性层相对于下柔性层在其上方,即上柔性层的下端面与下柔性层的上端面接触。
采用上下两片柔性材料的优点在于,一方面便于嵌合,另一方面提高柔韧性。
进一步地,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均由铜箔层、绝缘材料层混合组成,相邻两个铜箔层之间填充绝缘材料层,且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绝缘材料层,铜箔层由多条金属导线组成,即当有两层铜箔层时,所述绝缘材料层覆盖两个铜箔层的表面并填充在铜箔层之间(从上到下依次为绝缘材料层、铜箔层、缘材料层、铜箔层、缘材料层),其中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由聚酰亚胺、聚酯和丙烯酸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叠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相互独立,各个分支柔性板之间相互独立,且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可弯曲性,因此,能够在电子设备中紧凑而不规则的空间内,利用柔性板的可弯折性和外形多样性,通过异构型连接器进行转接,实现主设备和多个分支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
2、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进行分层设置,更利于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使用时根据实际空间位置进行交错布置。
3、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分别布置在主刚性板同一侧壁的两端,使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二者的空间重叠,且实现结构紧凑化,同时,将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进行分层设计,进一步避免当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平铺后出现的空间重合导致的互相干涉。
4、本发明通过合理布局第一柔性板和第二柔性板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整个异构型连接器的结构紧凑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主刚性板,2-第一柔性板,3-第二柔性板,4-分支柔性板,5-主端子器件,6-第一分支刚性板,7-第二分支刚性板,8-分支端子器件,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包括主刚性板1,所述主刚性板1上设置有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分支刚性板6,所述主刚性板1和第一分支刚性板6上分别设置有主端子器件5和分支端子器件8,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中至少有一个的端部形成多个分支柔性板4,所述分支柔性板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分支刚性板7,每个第二分支刚性板7上均设置有分支端子器件8,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整个结构的紧凑化,所述主刚性板1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主端子器件5安装在主刚性板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一端均嵌入主刚性板1较长的一个侧壁上,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另一端分别嵌入不同的第一分支刚性板6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刚性板1上设置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孔9对称设置在主端子器件5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板2的宽度小于第二柔性板3的宽度,所述第一柔性板2一端与主刚性板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支刚性板6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板3一端与主刚性板1连接,另一端分支形成4个独立的分支柔性板4,所述分支柔性板4的端部与第二分支刚性板7连接;第一分支刚性板6与第一柔性板2具有相同宽度,所述第二分支刚性板7与分支柔性板4具有相同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均由铜箔层、绝缘材料层混合组成,相邻两个铜箔层之间填充绝缘材料层,且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绝缘材料层,铜箔层由多条金属导线组成,其中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由聚酰亚胺、聚酯和丙烯酸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叠制成。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具有相同结构,均包括5层结构,由上到下依次包括聚酰亚胺层、铜箔层、聚酰亚胺层、铜箔层和聚酰亚胺层。
在本实施例中,主刚性板1、第一分支刚性板6和第二分支刚性板7具有相同结构,均为分层结构,由上到下设置有11层金属导体层(铜箔层),相邻两个金属导体层之间填充绝缘层(FR4材料,业内有数百种环氧树脂玻璃布材料型号,FR4只是环氧树脂玻璃布的其中一种,此处也可更换其它型号),所述主刚性板1、第一分支刚性板6和第二分支刚性板7上设置有金属化孔,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设置有金属导线,主设备和分支设备之间是通过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上设计的多条金属导线,以及主端子器件5和分支端子器件8实现通信;分支设备之间可通过主刚性板1上设计金属化通孔,连接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上的金属导线,进而实现信号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相互独立,各个分支柔性板4之间相互独立,且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具有可弯曲性,因此,能够在电子设备中紧凑而不规则的空间内,利用柔性板的可弯折性和外形多样性,通过异构型连接器进行转接,实现主设备和多个分支设备之间的信号互通。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使用时的方便性,以及实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以及各个分支柔性板4之间为了适用于设备空间进行的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在主刚性板1侧壁上的嵌入高度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外侧壁分别与主刚性板1的两个较短的侧壁齐平;所述分支柔性板4由第一柔性板2或第二柔性板3的中段延伸至后段;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均由上下两片柔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分别嵌合在主刚性板1侧壁的上下半区,能够避免当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平铺后出现的空间重合导致的互相干涉。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分别布置在主刚性板1同一侧壁的两端,使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之间具有一定间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二者的空间重叠,且实现结构紧凑化,同时,将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进行分层设计,进一步避免当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平铺后出现的空间重合导致的互相干涉。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均由上下两片柔性材料制成,当形成多个分支柔性板4时,相邻两个分支柔性板4可分别使用上片柔性材料和下片柔性材料,进而实现相邻两个分支柔性板4在空间上的分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分支柔性板4直线出现相互干涉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刚性板(1),所述主刚性板(1)上设置有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分支刚性板(6),所述主刚性板(1)和第一分支刚性板(6)上分别设置有主端子器件(5)和分支端子器件(8),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中至少有一个的端部形成多个分支柔性板(4),所述分支柔性板(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分支刚性板(7),每个第二分支刚性板(7)上均设置有分支端子器件(8),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均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刚性板(1)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主端子器件(5)安装在主刚性板(1)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一端均嵌入主刚性板(1)较长的一个侧壁上,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另一端分别嵌入不同的第一分支刚性板(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在主刚性板(1)侧壁上的嵌入高度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外侧壁不凸出于主刚性板(1)的两个较短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刚性板(1)上设置有安装孔(9),所述安装孔(9)设置有两个,两个安装孔(9)对称设置在主端子器件(5)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柔性板(2)端部的第一分支刚性板(6)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一柔性板(2)的宽度,设置在第二柔性板(3)的第一分支刚性板(6)的宽度大于等于第二柔性板(3)的宽度,所述第二分支刚性板(7)的宽度大于等于分支柔性板(4)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板(2)的宽度小于第二柔性板(3)的宽度,所述第一柔性板(2)一端与主刚性板(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支刚性板(6)连接,所述第二柔性板(3)一端与主刚性板(1)连接,另一端分支形成4个独立的分支柔性板(4),所述分支柔性板(4)的端部与第二分支刚性板(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柔性板(4)由第一柔性板(2)或第二柔性板(3)的中段延伸至后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均由上柔性层和下柔性层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异构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均由铜箔层、绝缘材料层混合组成,相邻两个铜箔层之间填充绝缘材料层,且第一柔性板(2)和第二柔性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绝缘材料层,铜箔层由多条金属导线组成,其中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由聚酰亚胺、聚酯和丙烯酸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叠制成。
CN202111107128.4A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Pending CN113555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7128.4A CN113555747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07128.4A CN113555747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5747A true CN113555747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06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07128.4A Pending CN113555747A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5747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41322U (en) * 2008-03-28 2008-09-21 Tennrich Int Corp Wire jumping connection device for flat cable
CN101583237A (zh) * 2008-05-12 2009-1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层印刷线路板、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05491819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柔性外形的刚挠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5830156U (zh) * 2016-07-29 2016-12-2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连接器及电池信号采样装置
CN207927010U (zh) * 2018-03-07 2018-09-28 陈乙红 一种柔性电路板转接片装置
US20180332198A1 (en) * 2016-01-21 2018-11-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amera module
CN109152199A (zh) * 2018-09-30 2019-01-04 惠州市鹏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或多层模切的柔性线路板及其模切生产方法
CN209627832U (zh) * 2018-11-08 2019-11-12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刚挠结合线路板
CN110911870A (zh) * 2019-10-24 2020-03-2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连接器
CN112533352A (zh) * 2019-09-18 2021-03-19 昆山雅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屏蔽性能柔性线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41322U (en) * 2008-03-28 2008-09-21 Tennrich Int Corp Wire jumping connection device for flat cable
CN101583237A (zh) * 2008-05-12 2009-1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多层印刷线路板、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05491819A (zh) * 2015-11-24 2016-04-13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不同柔性外形的刚挠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332198A1 (en) * 2016-01-21 2018-11-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amera module
CN205830156U (zh) * 2016-07-29 2016-12-2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连接器及电池信号采样装置
CN207927010U (zh) * 2018-03-07 2018-09-28 陈乙红 一种柔性电路板转接片装置
CN109152199A (zh) * 2018-09-30 2019-01-04 惠州市鹏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单层或多层模切的柔性线路板及其模切生产方法
CN209627832U (zh) * 2018-11-08 2019-11-12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刚挠结合线路板
CN112533352A (zh) * 2019-09-18 2021-03-19 昆山雅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屏蔽性能柔性线路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1870A (zh) * 2019-10-24 2020-03-2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13496A1 (ja) 構造体、プリント基板、アンテナ、伝送線路導波管変換器、アレイアンテナ、電子装置
CN203027596U (zh) 一种软性电路板及其组合
KR101317897B1 (ko) 브리지 공법을 이용한 루프안테나 양면 회로 형성 방법
CN104904325B (zh) 柔性印刷电路
CN104244580A (zh) 软性电路板的差模信号传输线抗衰减接地结构
CN102984881B (zh) 电路板连接结构
CN203950949U (zh) 柔性扁平排线
CN104244569A (zh) 软性电路板高频信号传输线的抗衰减控制结构
CN105578749A (zh) 电路板连接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3555747A (zh) 一种异构型连接器
WO2009016445A1 (en) Circuit board having two or more planar sections
CN103491707B (zh) 软性标准排线与电路板的整合排线结构
CN213123626U (zh) Led显示屏及电子产品
CN202206659U (zh) 内埋元件的双层线路板
CN204887687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电子产品
CN210958938U (zh) 一种刚柔性印制板
CN210579421U (zh) 柔性电路板
CN204206608U (zh) 一种fpc板
CN202121863U (zh) 一种抗干扰的柔性电路板
CN203181416U (zh) 用于印刷线路板的跳线及印刷线路板
CN202514155U (zh) 多层软性线路板结构的改良
CN210518259U (zh) 一种应用范围大的电容式触摸背光按键板
CN218830753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摄像头模组
CN201839516U (zh) 单面双层式电路板及具有该单面双层式电路板的发光装置
CN213880388U (zh) 刚挠结合电路板及电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