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3241A - 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3241A
CN113553241A CN202110870976.4A CN202110870976A CN113553241A CN 113553241 A CN113553241 A CN 113553241A CN 202110870976 A CN202110870976 A CN 202110870976A CN 113553241 A CN113553241 A CN 113553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ing
car
preset
poin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09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航燕
顾蒙
朱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aoliu Shar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709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32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3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32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 software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校正方法包括:在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后,基于预设判断规则,判断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若异常,则统计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得到角度统计数据,再根据角度统计数据确定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最后则根据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的校正。由此,在预设还车角度范围错误设置后,通过角度校正将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更新为正确范围,使得用户能在校正后的还车点正常还车。并且,根据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进行校正,保证了校正后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合理性。

Description

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车辆的不断普及,规范还车也逐渐成为使用共享车辆的要求之一。
常见的规范还车方法,是通过服务器判断车辆停放时上传的车辆朝向角度是否满足规范还车角度,来确定车辆是否停放规范。
但现实环境中,由于还车点的规范还车角度设置不恰当,会出现服务器判断车辆未满足规范还车角度,而实际上用户已将车辆停放规范,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还车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改善由于还车点中的规范还车角度设置不恰当,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还车的现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校正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存储有每个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方法包括:
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其中,还车数据包括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和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
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
若异常,则对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得到还车点的角度统计数据;
根据角度统计数据,确定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并利用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的校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方法,在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后,基于预设判断规则,判断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若异常,则统计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得到角度统计数据,再根据角度统计数据确定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最后则根据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的校正。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还车点的角度校正,即在预设还车角度范围错误设置后,通过角度校正将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更新为正确范围,使得用户能在校正后的还车点正常还车。并且,根据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进行校正,保证了校正后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合理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包括:
对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所有参考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其中,参考还车请求为除所有还车操作中第一次提交的还车请求之外的还车请求。
在此种实施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避开了用户还车时,无意或故意地未将车辆规范停放的情况,提高了还车角度统计的准确性,进而保证了角度校正的有效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判断参考角度与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中间值的差值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高于,执行利用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校正的步骤。
在此种实施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避免了无效校正,提高了校正有效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包括:
根据每个用户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确定每个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
若还车参考次数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用户的数量占所有用户的比例高于预设比例,则还车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
在此种实施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每个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来进行异常判断,提高了异常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校正的有效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包括:
根据所有用户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确定还车点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
若还车点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高于第三预设阈值,则还车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
在此种实施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根据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预计还车次数来进行异常判断,能更为准确地得知此还车点所有用户的还车次数是否符合预想情况,从而提高了异常判断的准确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
在此种实施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实现了服务器自动检测和校正各个还车点,保证了各个还车点的还车角度范围的合理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包括:
若接收到还车点校正请求,获取还车点校正请求对应的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
在此种实施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保证了还车点校正工作能根据工作人员的指令进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校正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存储有每个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其中,还车数据包括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和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
统计模块,用于若异常,则对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得到还车点的角度统计数据;
校正模块,用于根据角度统计数据,确定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并利用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的校正。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公开的校正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公开的校正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文中,可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共享车辆的普及,规范还车逐渐成为共享车辆的使用要求之一,进而出现了要求用户规范还车的规范还车点。
常见的,规范还车点可通过蓝牙道钉技术、虚拟围栏技术及射频标签来实现,也可通过设置规范还车角度范围来实现,而此种设置有规范还车角度范围的还车点,需共享车辆上安装角度采集器以获取车辆角度,进而使服务器通过共享车辆还车时上传的车辆角度,即还车角度,和预设的规范还车角度范围进行比较,若还车角度属于规范还车角度范围,则认为用户还车规范,进而车辆锁定以完成还车。
但是,此种设置有规范还车角度范围的还车点,一般是通过二维地图来设置还车角度范围,未考虑到车辆所处地面的坡度等实际因素,导致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存在一定异常,从而出现用户在还车点已将车辆停放规范,但车辆上传的还车角度不属于规范还车角度范围的情况。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因服务器中的还车角度范围设置不合理,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还车的问题。具体的,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方法包括:
S110,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其中,还车数据包括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和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
可以理解的是,若某还车点需进行多次角度校正,则每次角度校正时,不应采用所有的还车数据来执行,例如,当进行第三次角度校正时,利用第一次角度校正前的还车数据来进行校正显然是不合理的。还能理解的是,对投入使用一个月的规范还车点进行角度校正时,由于规范还车点刚投入使用,用户未习惯规范还车,可知第一个星期的还车数据与第三个星期的还车数据相比,还车数据相对不准确。
因此,为了保证还车数据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在进行还车点校正时,仅获取预设时长内还车数据,以保证还车数据的有效性,可选的,预设时长可以是上一次校正到此次校正的时间段,也可以是此次校正的前一个星期,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进一步的,当用户在规范还车点进行还车时,需要将车辆停放规范,因而会出现用户第一次在终端上点击还车按钮,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还车请求,车辆向服务器发送还车角度,但由于车辆未停放规范或是还车角度异常,导致用户还车失败,进而用户还需要在终端上第二次点击还车按钮,终端第二次向服务器发送还车请求,车辆第二次向服务器发送还车角度的情况。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将记录用户在还车点进行还车时,接收到的还车请求的次数,并记录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而用户从第一次点击还车按钮到用户完成还车的整个过程,则作为一次还车操作。
进而,本发明实施例中还车点的还车数据,则是指在所述还车点进行过还车操作的所有用户,以及在所述还车点执行过的所有还车操作。需理解的是,一个还车点的还车数据包括多个用户的还车数据,一个用户的还车数据包括至少一次还车操作,一次还车操作包括至少一次还车请求,一次还车请求包括一个还车角度。
S120,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
可以理解的是,还车点管理人员期望每个用户能将车辆停放规范,但又不希望用户需在还车点停留过多的时间来调整车辆角度。但当出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时,用户需不断调整车辆角度,浪费较多时间才能完成还车。出现此种不符合预计目标的情况时,则可认定此还车点的预设角度范围异常。
可选的,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此种实施方式中,S120包括:
S121,根据每个用户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确定每个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
S122,若还车参考次数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用户的数量占所有用户的比例高于预设比例,则还车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在此种实施方式下,基于每个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来进行异常判断。示范性的,还车参考次数可通过以下方式来确认:
存在一个用户,共在还车点进行了6次还车操作,其中,6次还车操作分别提交了5次、3次、7次、6次、6次以及9次还车请求,则此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为(5+3+7+6+6+9)/6,即6次。
可以理解的是,还车参考次数可以是均值,也可以是期望值等其他数学表达,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还车参考次数只能通过均值表达。
进一步的,在得出每个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后,统计出还车参考次数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用户的数量占所有用户的比例,如还车参考次数大于等于3次的用户占所有用户的比例,若超过60%,则可认定此还车点异常。需说明的是,还车参考次数大于等于3次占所有用户的比例超过60%中的3次和60%仅为第二预设阈值和预设比例的对应示例,第二预设阈值和预设比例的大小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由此,通过每个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来进行异常判断,提高了异常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校正的有效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S120包括:
根据所有用户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确定还车点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
若还车点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高于第三预设阈值,则还车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在此种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可以理解为所有用户的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平均值、期望值及出现频率最高值中的任意一种数学表达,以表征所有用户的还车情况,示范性的,某还车点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为6次,可理解为在该还车点进行还车的所有用户,每人进行还车操作时,每次还车操作平均需要提交6次还车请求。
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只能通过平均值、期望值及出现频率最高值这三种数学表达来代表用户预计还车次数,此处仅为示范性说明。
由此,根据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预计还车次数来进行异常判断,能更为准确地得知此还车点所有用户的还车次数是否符合预想情况,从而提高了异常判断的准确性。
S130,若异常,则对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得到还车点的角度统计数据。
当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还车点异常后,本发明实施例将对所有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以得到角度统计数据。角度统计数据可用于表示每个还车角度被提交过的次数,如81°被提交过325次,82°被提交过295次。
S140,根据角度统计数据,确定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并利用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的校正。
具体而言,参考角度表示所有用户在还车时,用户最有可能将车辆摆放成的角度。进一步的,参考角度可以是角度统计数据中,还车角度被提交次数最多的角度,也可以是所有还车角度的均值或是期望值。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参考角度,仅要求能有效地表达大部分用户在进行还车时,用户最有可能将车辆摆放成的角度,即最有可能尝试的还车角度,并不限定于期望值、出现次数最多以及均值的情况。
由此,在得到参考角度后,更新还车点预设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示范性的,若原来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为[81°,85°],参考角度为93°,则更新后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为[91°,95]°,从而完成还车点的校正。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还车点的角度校正,即在预设还车角度范围错误设置后,通过角度校正将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更新为正确范围,使得用户能在校正后的还车点正常还车。并且,根据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进行校正,保证了校正后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合理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包括:
对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所有参考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其中,参考还车请求为除所有还车操作中第一次提交的还车请求之外的还车请求。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考虑到用户进行还车操作时,第一次提交还车请求时,可能并未意识到此还车点是规范还车点,发生无意或故意将车辆未停放规范的情况,因而仅对第二次至最后一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次至最后一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可以认为是用户在意识到车辆未停放规范,即还车角度不规范时,调整过车辆后的还车角度,进而可理解为用户认为的该还车点的规范还车角度。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避开了用户还车时,无意或故意地未将车辆规范停放的情况,提高了还车角度统计的准确性,进而保证了角度校正的有效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
判断参考角度与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中间值的差值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高于,执行利用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校正的步骤。
具体而言,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中间值可以理解为最优还车角度。可以理解的是,此种实施方式下,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可以理解是由最优还车角度和对应的偏差量构成的范围,如最优还车角度为90°,偏差量为5°,则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为[85°,95°]。
进一步的,此种实施方式下,本发明实施例将得到参考角度和还车角度范围的中间值做差,判断二者间的差值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若高于则更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
示范性的,当参考角度为86°,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为[85°,95°],最佳还车角度为90°,第一预设阈值为3°。由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和参考角度可知,虽然大部分用户均能间车辆摆放成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中的角度,但参考角度与最优还车角度的差值为4°,即用户还车时,并不能将车辆摆放为预设的最优还车角度,进而可认为最优还车角度设置不合理,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不合理,因而需要更新最优还车角度和预设还车角度范围。
而当参考角度为89°时,参考角度与最优还车角度的差值仅为1°,此时可以认为此还车点的还车角度设置并未设置错误,可能是由于还车点刚投入使用或是其他情况,导致参考角度与最优角度间出现较小差异,进而无需更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由此,避免了无效校正,减少了服务器的负荷,提高了校正有效性。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当多次进行还车点角度校正,参考角度与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中间值的差值均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执行利用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校正的步骤。
具体而言,当服务器多次进行校正时,每次校正时对应的参考角度均不为最优还车角度,但与最优还车角度的差值均不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同样可认定该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进而需要进行角度校正,以保证最优还车角度的准确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服务器自动检测和更新各个还车点的还车角度,保证了各个还车点的还车角度范围的有效性。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包括:
若接收到还车点校正请求,获取还车点校正请求对应的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
在此种实施方式下,当工作人员认为还车点异常或者是需要更新时,服务器能根据还车点校正请求进行校正操作,进而执行还车点的角度校正流程,保证了校正合理性。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方法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涉及到一种校正装置,具体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装置200,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存储有每个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校正装置200包括:
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其中,还车数据包括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和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
判断模块220,用于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
统计模块230,用于若异常,则对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得到还车点的角度统计数据;
校正模块240,用于根据角度统计数据,确定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并利用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的校正。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统计模块230还用于对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所有参考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其中,参考还车请求为除所有还车操作中第一次提交的还车请求之外的还车请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校正装置200还包括:
角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参考角度与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中间值的差值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
校正模块240还用于若高于,执行利用参考角度更新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校正的步骤。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220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用户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确定每个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
第一判别子模块,用于若还车参考次数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用户的数量占所有用户的比例高于预设比例,则还车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220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有用户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确定还车点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
第二判别子模块,用于若还车点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高于第三预设阈值,则还车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210还用于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210还用于若接收到还车点校正请求,获取还车点校正请求对应的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校正装置的技术方案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的协同作用,用于执行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校正方法,校正方法所涉及的实施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同样适用,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校正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校正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每个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其中,所述还车数据包括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和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
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所述还车点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
若异常,则对所述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得到所述还车点的角度统计数据;
根据所述角度统计数据,确定所述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并利用所述参考角度更新所述还车点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所述还车点的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包括:
对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所有参考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其中,所述参考还车请求为除所有所述还车操作中第一次提交的还车请求之外的还车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参考角度与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的中间值的差值是否高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高于,执行利用所述参考角度更新所述还车点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还车点校正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所述还车点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包括:
根据每个用户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确定每个用户的还车参考次数;
若所述还车参考次数高于第二预设阈值的用户的数量占所有用户的比例高于预设比例,则所述还车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所述还车点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包括:
根据所有用户所述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确定所述还车点的用户预计还车次数;
若所述还车点的所述用户预计还车次数高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所述还车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异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后,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包括:
若接收到还车点校正请求,获取所述还车点校正请求对应的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
8.一种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每个还车点的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还车点预设时长内的所有用户的还车数据,其中,所述还车数据包括每次还车操作提交的还车请求的次数,和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
判断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判断规则,确定所述还车点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是否异常;
统计模块,用于若异常,则对所述每次还车请求对应的还车角度进行统计,得到所述还车点的角度统计数据;
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角度统计数据,确定所述还车点的所有用户的参考角度,并利用所述参考角度更新所述还车点的所述预设还车角度范围,以完成所述还车点的校正。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校正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校正方法。
CN202110870976.4A 2021-07-30 2021-07-30 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5532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976.4A CN113553241A (zh) 2021-07-30 2021-07-30 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976.4A CN113553241A (zh) 2021-07-30 2021-07-30 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3241A true CN113553241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05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0976.4A Pending CN113553241A (zh) 2021-07-30 2021-07-30 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324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10833A (ko) * 2018-07-23 2020-01-31 파킹클라우드 주식회사 공유 차량을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CN111784439A (zh) * 2020-05-28 2020-10-16 宁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还车检测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784447A (zh) * 2020-06-23 2020-10-16 宁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归还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915873A (zh) * 2020-06-23 2020-11-10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及共享车辆系统
CN112132725A (zh) * 2020-08-25 2020-12-25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还车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19937A (zh) * 2020-12-09 2021-03-19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及其停车控制方法、停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66090A (zh) * 2021-02-23 2021-03-26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单车停放控制方法、中控设备、蓝牙道钉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10833A (ko) * 2018-07-23 2020-01-31 파킹클라우드 주식회사 공유 차량을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CN111784439A (zh) * 2020-05-28 2020-10-16 宁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还车检测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784447A (zh) * 2020-06-23 2020-10-16 宁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归还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915873A (zh) * 2020-06-23 2020-11-10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及共享车辆系统
CN112132725A (zh) * 2020-08-25 2020-12-25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还车判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519937A (zh) * 2020-12-09 2021-03-19 湖南喜宝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单车及其停车控制方法、停车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66090A (zh) * 2021-02-23 2021-03-26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单车停放控制方法、中控设备、蓝牙道钉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3882B (zh) 乘客打车时刻分布区间的预测方法和系统
EP35406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rrecting license plate
CN111220169B (zh) 一种轨迹纠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38492B (zh) 一种定点漂移纠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43996B (zh) 定位信息修正方法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20667A (zh) 列车自动轮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1323848A (zh) 一种车辆雨量传感器的校正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217750B (zh) 一种步进电机自校准的方法
EP4379336A1 (en) Temperature trea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553241A (zh) 校正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91328B (zh) 一种导航卫星系统自主进行卫星星历完好性监测的方法
CN116184454B (zh) 卫星轨道参数判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4447B (zh) 一种车辆归还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609855B (zh) 查询处理和查询率阈值的确定方法及分布式查询系统
CN115408858A (zh) 脉谱参数分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32123B (zh) 坡道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4987515A (zh) 驾驶策略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14493729A (zh) 一种基于开票服务器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3723646A (zh) 车辆停放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858725A (zh) 一种车速一致性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114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295126B1 (de)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von zuständen eines systems mittels eines schätzfilters
CN109636833B (zh) 基于感知hash算法的无人机跟随防跳变方法及终端
CN115056819B (zh) 基于应答器的列车轮径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2445825B (zh) 一种sla时限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Room 101 (201) -6, Building 5, Building 6 and 7, Kexin Building, Shounan Street,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100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Xiaoli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1-1, No.6 and No.7, building 5, Kexin building, Shounan street,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5000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LIUBI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