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97A - 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膜和上金薄膜 - Google Patents

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膜和上金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97A
CN1135497A CN96105504A CN96105504A CN1135497A CN 1135497 A CN1135497 A CN 1135497A CN 96105504 A CN96105504 A CN 96105504A CN 96105504 A CN96105504 A CN 96105504A CN 1135497 A CN1135497 A CN 1135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alpha
olefin
amorphous ethylene
olefin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5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大谷
Y·森本
T·广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N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s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0461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217930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sso Corp filed Critical Chis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5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叙述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它包含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流速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也叙述了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它包含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0.1-50%(重量)氧化抑制剂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此外,由组合物得到的薄膜,由上金薄膜得到的上金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也已叙述。

Description

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 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膜和上金薄膜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烯烃聚合物薄膜及上金烯烃聚合物薄膜。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结晶丙烯聚合物和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呈现优良制膜性质,具有优良外观的烯烃聚合物薄膜(几乎没有鱼眼),和具有优良外观、上金强度和阻气性的上金薄膜。
本发明还涉及制造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
最近几年,已经使用包含具有将无定形α-烯烃共聚物掺入结晶丙烯聚合物中的组合物薄膜及在真空中使薄膜上金得到的上金薄膜。知道已有例如一种上金聚烯烃薄膜,它含有由60-99%(重量)聚丙烯树脂(A)和1-40%(重量)聚烯烃无规共聚物(B)(组分(A)和(B)的总重量为100%(重量))组成的聚烯烃薄膜,其中,聚烯烃无规共聚物(B)是一种包含(I)含有乙烯含量60-95mol%和MFR(230℃)为0.1-50g/10min的由乙烯和C3-20α-烯烃组成的20-95重量分的乙烯无规共聚物和(II)由含有丙烯含量60-95mol%和MFR(230℃)为0.1-50g/10min的丙烯和乙烯或C4-20α-烯烃组成的5-80重量份丙烯无规共聚物(组分(I)和(II)的总重量为100重量分)(JP-A_5-50556(文中所用术语“JP-A”是指未审查的公开日本专利申请”));由上金基础薄膜制得的上金塑料薄膜,所述基础薄膜包含含有2-20重量分无定形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掺入的100重量分聚丙烯树脂的组合物(JP-A-6-287747);由上金包含含有2-20重量分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掺入的100份重量分聚丙烯树脂的组合物的基础薄膜制得的上金的塑料薄膜(JP-A-6-287746)。
然而,由如II包含具有MFR(230℃)为0.5~6.7g/10min的聚烯无规共聚物通过如JP-A-5-50556所述的挤出机和T-模掺入的聚烯烃树脂中的组合物得到的薄膜易于出现鱼眼(在保持之前出现的鱼眼)因此,在外观方面有一些缺点。特别是,通过包含连续制膜,挤出机暂停操作几小时,然后再继续制膜的方法得到的薄膜显示许多鱼眼(保持后出现的鱼眼),并因此在外观方面存在一些缺点。
类似地,通过如II包含具有门尼粘度10-98ML1+4(100℃)的无定形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或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通过如在JP-A-6-287746和JP-A-6-287747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挤出机和T-模掺入聚烯烃树脂中的组合物得到的薄膜易于产生鱼服(保持前出现的鱼眼)并在外观方面有一些缺点。(上述门尼粘度为10-98ML1+4(100℃)相当于如用熔体流动速率(230℃,21.18N)计算的0.5-8g/10min)。特别是,通过包括连续制膜、挤出机暂停操作几小时,然后再继续制膜的方法得到的薄膜显示许多鱼眼(保持后出现的鱼眼)因而在外观方面有一些缺点,当然,通过上金上述外观有问题的所述薄膜在外观方面也有一些缺点。
此外,JP-A-5-50556,JP-A-6-287746和JP-A-6-287747没有外观缺陷的观念而且实施例的是针对阻止外观缺陷的。特别是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
一但在保持前或后出现鱼眼就产生外观问题。此外,通过相同挤出机和T-模加工其它组合物得到的薄膜也易于产生鱼眼。为了抑制鱼眼出现,挤出机和T-模必须用大量树脂洗涤或必须拆卸并清洗。这样需要很多时间和劳力,存在此问题是极不经济的。
因此在JP-A-5-50556,JP-A-6-287746,和JP-A-6-287747中所述技术在外观方面有一些缺点,特别在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的消除。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烯烃聚合物薄膜和上金薄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结晶丙烯聚合物和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该组合物显示优良制膜性质,烯烃聚合物薄膜具有优良外观(几乎没有鱼眼),具有优良外观、上金强度和阻气性的上金薄膜。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
发明人进行广泛研究,结果发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用含有结晶丙烯聚合物和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来达到,其中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调到预定范围。本发明人也发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类似于通过在与结晶丙烯聚合物混合之前将氧化抑制剂单独如入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中来达到。本发明是在这些知识基础上作出的。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1)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它包含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组分(A)和(B)的百分总数是100%(重量))。
(2)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它包含90-99%(重量)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1-10%(重量)结晶乙烯聚合物(D),所述组合物(C)包含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2-20%(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组分(C)和(D)的百分总数是100%(重量)。
(3)一种薄膜(F1),它含有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所述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含有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4)一种薄膜(F2),它含有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所述组合物(E)含有90-99%(重量)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1-10%(重量)结晶乙烯聚合物(D)。该组合物(C)含有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5)一种通过上金薄膜(F1)制备的上金薄膜(G1),所述薄膜(F1)含有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该组合物(C)包含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6)一种通过上金含有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的薄膜(F2)制备的上金薄膜(G2)。所述组合物(E)包含90-99%(重量)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1-10%(重量)结晶乙烯聚合物(D),所述组合物(C)包含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7)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它包含2-20%(重量)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组分(B′)和氧化抑制剂的百分总数以及组分(B″)和(A′)的百分总数都是100%(重量)。
(8)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它包含2-20%(重量)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79.5-97.99%(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0.01-0.5%(重量)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的盐(D′)或氢化滑块石。(组分(B′)和氧化抑制剂的百分总数以及组分(B″)、(A′)和(D′)的百分总数都是100%(重量))。
(9)一种烯烃聚合物薄膜(F1′),它包含含有2-20%(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所述组合物(B″)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
(10)一种烯烃聚合物薄膜(F2′),它包含含有2-20%(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79.5-97.99%(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0.01-0.5%(重量)氢化滑块石或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的盐(D′)。所述组合物(B″)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
(11)一种通过上金含有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的烯烃聚合物薄膜(F1′)制备的上金薄膜(G1′)。所述组合物(C′)包含2-20%(重量)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
(12)一种通过上金含有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的烯烃聚合物薄膜(F2′)制备的上金薄膜(G2′)。所述组合物(E′)包含2-20%(重量)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79.5-97.99%(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0.01-0.5%(重量)氢化滑块石或锂-铝复合氢氧化的盐(D′)。
(13)一种制备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混合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以及混合2-20%(重量)所述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
(14)-种制备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混合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混合2-20%(重量)所述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79.5-97.99%(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0.01-0.5%(重量)氢化滑块石或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的盐(D′)。
本发明将详细叙述如下。
用于本发明的结晶丙烯聚合物(A)是一种结晶丙烯均聚物或结晶丙烯/α-烯烃共聚物。
结晶丙烯均聚物优选具有熔体流动速率如按JISK7210的表1中所列条件14(即试验温度:230℃,试验负荷:21.18N)测定)(下文往往缩写为MFR(230℃,21.18N)为2-20g/10min,更优选为5-15g/10min,特别优选为5-10g/10min,密度为0.89-0.91g/10cm3,和结晶熔点为160-165℃。在此所用术语“结晶熔点”是指材料的吸热曲线中由于结晶熔融表示其最高峰处的温度。在本发明中,结晶熔点由吸热曲线确定,它是通过在氮气流中以20℃/分加热速率加热10mg试样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观察到的。如果观察到二个或多个吸热峰,由具有最大峰面积的峰确定结晶熔点。
结晶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具有MFR(230℃,21.18N)为2-20g/10min,更优选为5-15g/10min,特别优选为5-10g/10min,密度为0.89-0.90g/10cm3及结晶熔点为120-160℃,更优选为130-150℃,特别优选为130-140℃。α-烯烃的例子包括乙烯和丁烯-1。
结晶丙烯均聚物可由均聚丙烯制备。
丙烯/α-烯烃共聚物可由丙烯作为主组分与α-烯烃的无规共聚合制备。当然,丙烯/α-烯烃共聚物可以是通过丙烯,乙烯和1-丁烯的共聚合得到的乙烯/丙烯/丁烯-1共聚物。
均聚和共聚的例子包括在催化剂存在下已知淤浆聚合和气相聚合,该催化剂包含一种配位化合物催化剂和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助催化剂例如有机铝化合物结合形式。配位化合物催化剂的例子包括含有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和一种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剂。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三乙基铝,过渡金属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四氯化钛。
结晶丙烯聚合物(A)的均聚或共聚的详细情况叙述于例如JP-A-60-7645(U.S.4304890),JP-A-56-811,JP-A-63-26460(US4330694和4401589),JP-A-56-11908(US4742139),JP-A-2-84404,JP-A-2-229807(US4990470和5438110),JP-A-55-151009,JP-A-58-138720,JP-A-58-138721及JP-A-58-215408。
用于本发明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是具有MFR(230℃,21.18N)为15-70g/10min,优选为20-70g/10min,更优选为30-70g/10min,特别是55-70g/10mi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
包含使用具有MFR(230℃,21.18N)远小于15g/10mi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薄外观差,因此不适合本发明。
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乙烯含量优选为40-95%(重量),更优选为60-95%(重量)。此外,乙烯含量70-90%(重量)是特别优选在含有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上金薄膜的上金表面(上金强度)上达到优良剥离强度。
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方法的例子包括包含乙烯作为主要组分与α-烯烃如丙烯、1-丁烯和二烯烃的共聚合方法,共聚合的例子包括在钒催化剂或钛催化剂存在下的淤浆聚合或气相聚合的已知方法。
聚合的详细情况叙述在例如JP-A-56-59813,JP-A-56-59814,JP-A-56-59815,JP-A-56-151710(U.S.4366297),JP-A-56-53113,JP-A-56-59816,JP-A-56-112917及JP-A-56-155210(US4377671)。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是包含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MFR(230℃,21.18N)为15-70g/10mi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含有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含量远小于2%(重量)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提供一种具有差的上金强度的上金薄膜。相反,含有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含量远大于20%(重量)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显示差的制膜性能,因此它是不适合本发明的。
在本发明中,包含90-99%(重量)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1-10%(重量)结晶乙烯聚合物(D)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可用来改进制膜性质。优选是组合物(E)包含95-99%(重量)组合物(C)和1-5%(重量)聚合物(D)。更优选组合物(E))》包含97-99%(重量)组合物(C)和1-3%(重量)聚合物(D)。(组分(C)和(D)的百分总数是100%(重量))。
用于本发明的结晶乙烯聚合物(D)是结晶乙烯均聚物或结晶乙烯/α-烯烃共聚物,它们一般称为聚乙烯(例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非常低密度聚乙烯)。
结晶乙烯共聚物(D)的密度优选为0.925-0.965g/cm3,更优选为0.930-0.965g/cm3。如按JISK7210的表1所列条件4(即试验温度:190℃,试验负荷:21.18N)测定的结晶乙烯共聚物(D)的MFR(下文往往缩写成MFR(190℃,21.18N))优选为1-20g/10min。
制备结晶乙烯共聚物方法的例子包括包含使用游离基聚合引发剂例如氧或有机过氧化物在200-300℃高温下于高压400-500大气压下聚合乙烯的方法.包括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中压30-40大气压下聚合乙烯的方法,和包括使用Ziegler催化剂在几个大气压的低压下乙烯的均聚合或乙烯作为主要组分与至少一种α-烯烃例如1-丁烯和1-已烯的无规共聚合的方法。
制备本发明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的方法的例子包括使用装有高速搅拌器的混合器例如Henschel混合器(商品名)或常用掺混机,例如螺带式掺混机和桶混机的方法。如果需要熔融捏合,包括使用通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压机具有筒温设定200至280℃来完成切粒的方法可作为例证。
用于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可以含有氧化抑制剂、无机填料、润滑剂、粘结抑制剂等。如果需要,掺入其中的上述添加剂的量范围不能损害本发明的目的。
可以优选使用的氧化抑制剂为是有分子量不大于500的磷或酚氧化抑制剂。所述氧化抑制剂的特殊例子包括四个[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苄基)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6-[4-羟基3,5-二叔丁基氨基)-2,4-双-正辛基硫代-1,3,5-三嗪,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三(3,5-二叔丁基-4-羟苯基)异氰酸酯,和四个(2,4-二叔丁基苯基)4,4′-双亚苯基-二膦酸酯。这些氧化抑制剂可单独使用或其二种或更多种并用。所述氧化抑制剂的添加量一般对每100重量份烯烃聚合物组合物为0.03-0.3重量分。该氧化抑制剂的添加在薄膜制造过程和在薄膜使用中极大影响组合物的稳定性。
无机填料的例子包括碳酸钙,二氧化硅,粘土,滑石粉,氢化滑块石和沸石。
用于本发明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是通过乙烯与丙烯、1-丁烯或含有不大于4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至少一种共聚合得到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优选为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乙烯含量为达到如此得到上金薄膜优良的上金强度优选50-90%(重量),更优选为70-90%(重量)。乙烯/α-烯烃共聚合物的MFR(230℃,21.18N)为了达到与结晶丙烯聚合物良好相容性和生成的薄膜具有优良的外观(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优选为15-70g/10min,更优选为20-70g/10min,进一步优选为30-70g/10min,特别优选为55-70g/10min。
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方法的例子包括乙烯作为主要组分与α-烯烃例如丙烯、1-丁烯和二烯烃的共聚合方法,共聚合的例子包括已知的在钒催化剂或钛催化剂存在下的淤浆聚合或气相聚合。
共聚合的详细情况叙述在例如JP-A-56-59813,JP-A-56-59814,JP-A-56-59815,JP-A-56-151710(US4366297),JP-A-56-53113,JP-A-56-59816,JP-A-56-112917及JP-A-56-155210(US4377671)。
用于本发明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是包含95-99.9%(重量),优选为97-99.9%(重量),更优选99-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优选为0.1-3%(重量),更优选为0.1-1%(重量)氧化抑制剂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组分(B′)和氧化抑制剂的百分总数是100%(重量))。
当氧化抑制剂加到本发明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中时,可以优选使用具有分子量不小于500的氧化抑制剂,更优选为磷或酚的氧化抑制剂,磷氧化抑制剂的实例包括三(2,4-二叔丁基苯基)膦酸酯,四个(2,4-二叔丁基苯基)4,4′-双亚苯基-二膦酸酯,四个(2,4-二丁基-5-甲基苯基)4,4′-双亚苯基-二膦酸酯和三[2,2′-双(4,6-二叔丁基苯基)]-三乙醇胺-三亚磷酸酯,酚氧化抑制剂的例子包括四个[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甲烷和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苄基)苯。
制备用于本发明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方法的例子包括:
通过已知溶液聚合方法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聚合物(B′),将氧化抑制剂加到混合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溶液中和上述聚合中所用的溶液中,同时它们处于混合溶液状态,搅拌该混合物,然后从聚合中所用溶液中分离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以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方法;
将以粉状、糊状或粒状形式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与氧化抑制剂用已知混合器掺合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方法;和
将以粉状糊状或粒状形式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与氧化抑制剂用已知混合器掺合,然后用已知挤出机熔融掺合混合物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方法。
用于本发明的结晶丙烯聚合物(A′)是结晶丙烯均聚物,由丙烯作为主要组分与乙烯或具有不小于4个碳原子的α-烯烃共聚物得到的结晶丙烯/α-烯烃共聚物,或包含二种或多种的上述共聚物的组合物,每种共聚物有不同组成。作为结晶丙烯/α-烯烃共聚物,从包含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或(E′)的薄膜产生与金属粘合、耐冲击性的热封性能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乙烯含量为2-10%(重量)、结晶熔点为115-150℃的结晶乙烯/丙烯共聚物或乙烯含量为2-8%(重量)、1-丁烯含量为0.5-6%(重量)和结晶熔点为115-150℃的结晶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
用于本发明的氢化滑块石包括一种已知氢化滑块石及一种从中和效果观点出发优选由下列化学式表示的氢化滑块石。
Mg4.5Al2(OH)13CO3·3.5H2O
氢化滑块石添加的目的是降低所得烯烃聚合物组合物中活性氯化合物的量,由此抑制在制造薄膜中所用挤出机螺杆的损坏。
用于本发明的锂-铝复合氢氯化物的盐从中和效果观点出发优选是一种由下列化学式表示的化合物盐:
[Al2Li(OH)5]nX·mH2O
其中X代表无机或有机阴离子;n表示阴离子的价态;和m表示不大于3的数。
添加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盐的目的是降低所得烯烃聚合物组合物中活性氯化合物的量,因此抑制在制膜中使用的挤出机螺杆的损坏,类似于氢化滑块石基团。
作为制备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方法,包括用装有高速搅拌器的混合机如Henschel混合机(商品名称)或常用掺合机例如螺带式掺混机和桶混机(干混)掺混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结晶丙烯聚合物(A′)的方法可以作为例证。如果需要熔融捏合,包括使用带有料筒温度设定200℃至280℃的常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以实现切粒的方法可以作为例证。
作为制备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的方法,包括使用装有高速搅拌器的混合器,例如Henschel混合器(商品名)或通用掺混机例如螺带挤混机和桶混机(干混)掺混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结晶丙烯聚合物(A′)、氢化滑块石和锂-铝氢氧化物盐的方法可以作为例证。如果需要熔融捏合,包括使用料筒温度设定200℃至280℃的通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以实现切粒的方法可以作为例证。
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E′)可以含有掺混其中的无机填料、润滑剂、粘结抑制剂和聚乙烯,掺入量的范围要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
无机填料和粘结抑制剂的例子包括碳酸钙、二氧化硅、粘土、滑石、沸石、硅酸铝和硅酸镁。可以使用这些物质中任何一种。
作为聚乙烯,从制膜性能观点出发,可以优选使用高密度聚乙烯或直链低密度聚乙烯。
当混合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氧化抑制剂得到的组合物,或用装有高速搅拌器的混合器或通用掺混机掺混结晶丙烯共聚物(A′)与氧化抑制剂和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得到的组合物,或通过通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造粒所述组合物得到的组合物不具有由其组合物得到的薄膜的优良外观(在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通过上金该薄膜得到的上金薄膜的优良外观(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和优良阻气性,因此不适合本发明。
本发明的薄膜可以是未定向薄膜或单轴或双轴定向薄膜。制备所述薄膜可用通用T-模法或吹胀法实现。用于本发明的制备薄膜详情叙述在例如JP-A-48-37470中。在本发明中,除上述单层薄膜外,在上述单层薄膜的一侧或二侧上层压多层薄膜作为表面层得到的层压薄膜也可以作为例证。
本发明的上金薄膜的例子包括通过用金属例如铝、金、银、铜、镍、铬、锆、、钛、锡、锌等上金上述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得到的上金薄膜。在这些金属中,一般使用铝,金属层的厚度一般为50-800,优选为100-700,特别优选为300-600。薄膜可以在其一侧或两侧的整个表面上上金,或可部分上金。金属层可以着色或提供一种保护面饰层。
在制备上金薄膜中,由上述组合物得到的薄膜可以进行直接上金或进行增强薄膜的湿润能力以增强其粘合性的表面处理,例如在空气中或诸如氮气和氧气的特殊气体气氛中的电晕放电处理和火焰处理后上金。作为上金连续长度(一般以卷缠形式)的塑料薄膜已知常用真空上金方法,包括用通过在一容器中熔化和蒸发金属产生所述需要的金属如铝的汽化分子连续上金刚进料的薄膜或在装有卷取薄膜进料段、上金段和收卷段的真空上金设备中,在不大于10-4乇的减压下,以长线形式连续上金随后缠绕的方法可以作为例证。使用上述真空上金设备的方法是间歇方法。作为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包括使用以宽幅形式薄膜和具有如宽度不小于2m和长度为10000至20000m连续辊的方法可以作为例证。
除上述真空上金方法外,还有各种上金方法,例如利用一种现象即当在真空中产生放电时金属构成的阴极飞散现象的溅镀方法,该方法或离子电镀方法可以作为例证。在本发明中,例如JP-A--4-280617和JP-A-4-151240中叙述的上金方法也可被使用。
本发明将用下列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进一步叙述,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13(相应于本发明实施方案(1)-(6)的任一个)和比较例1-11中测定物性方法和评价标准如下:
(1)保持前出现鱼眼(单位:/500cm2)
在下面叙述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11中所得到的组合物都是通过具有机筒直径65mm和T模的挤出机在熔融温度250℃下挤出,然后在空气室中和具有表面温度30℃急冷辊上迅速冷却以得到厚度为30μm的薄膜。然后将如此得到的薄膜目测尺寸不小于50μm/500cm2的鱼眼数目。根据下列标准,进行鱼眼的评价,作为保持前出现的鱼眼数目。评价结果E,V,G和N具有下列含义:
E:24鱼眼或24以下/500cm2
V:25-30鱼眼/500cm2
G:31-49鱼眼/500cm2
N:50鱼眼或50以上/500cm2
以上述E至G,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出现问题。
(2)保持后出现的鱼眼(单位:/500cm2)
测量保持前出现的鱼眼,暂停所用挤出机和T-模操作,当挤出机内温度达到不高于50℃时,将挤出机和T-模再次如热到250℃温度。2小时后,用如上所述同样方法如工组合物以得到薄膜。然后重新开始制造薄膜后10分钟得到的薄膜目视测定具有尺寸不小于50μm/500cm2的鱼眼数目。根据下列标准,进行鱼眼的评价,作为保持后出现的鱼眼数目。评价结果E,V,G和N具有下列含义:
E:24鱼眼或24以下/500cm2
V:25-30鱼眼/500cm2
G:31-49鱼眼/500cm2
N:50鱼眼或50以上/500cm2
以上述E至G,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出现问题。
(3)上金表面上剥离强度(上金强度,单位:g/15mm)
对于欠胶层压材料,在其一侧上用金属(铝)上金的薄膜和具有平均厚度20μm的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用粘合剂是以这样排列以致使前者薄膜的上金的表面与后者薄膜接触层压。上述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用通过挤出机和T-模挤出MFR(230℃,21.18N)为6g/10min和结晶熔点163℃的结晶丙烯均聚物,得到厚度大约750μm的薄膜,然后同时用两个机器拉伸薄膜,并使用放大型拉伸装置用红外加热器,在热室中加热到140℃,横向拉伸5倍而制备,然后将如此得到的层压薄膜在温度40℃下老化2天。粘合剂彻底干燥后,用拉伸试验机测量界面上90°角上剥离强度给出上金表面上剥离强度的读数。
(4)制膜性质
在下面叙述的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11中得到的组合物都是通过具有机筒直径65mm和T-模的剂出机在熔融温度220℃下挤出,然后在空气室中和具有表面温度30℃的急冷辊迅速冷却以得到薄膜。如此得到的薄膜立刻在辊上缠绕同时在某一侧上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以致使湿润指数达到40达因/cm正缠绕的薄膜进行目视观察并按照下列标准评价给出制膜性质的数据.评价结果E,G和N具有下列含义。
E:即没有观察到起皱,又没有不均匀缠绕
G:观察到一些起皱但没有产生实际问题
N:连续出现起皱和不均匀缠绕,薄膜几乎没有实用性。
以上述E和G中,在实用中没有产生问题。
在实施例1-13和比较例1-11中所用聚合物叙述如下。
PP-1:具有乙烯含量3.1%(重量),1-丁烯含量1.1%(重量),MFR(230℃,21.18N)7g/10min及结晶熔点137℃的结晶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
PP-2:具有乙烯含量0.3%(重量)MFR(230℃,21.18N)7g/10min和结晶熔点158℃的结晶乙烯/丙烯共聚物。
PP-3:具有MFR(230℃,21.18N)10g/10min和结晶熔点162℃的结晶丙类聚合物。
PP-4:具有乙烯含量2.5%(重量),MFR(230℃,21.18N)6.5g/10min和结晶熔点147℃的结晶乙烯/丙烯共聚物。
EPR-1:具有丙烯含量为20%(重量)和MFR(230℃,21.18N)为40g/10min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
EPR-2:具有丙烯含量为20%(重量)和MFR(230℃,21.18N)为20g/10min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
EPR-3:具有丙烯含量为20%(重量)和MFR(230℃,21.18N)为60g/10min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
EPR-4:具有丙烯含量为20%(重量)和MFR(230℃,21.18N)的为5g/10min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
EPR-5:具有丙烯含量为30%(重量)和MFR(230℃,21.18N)为40g/10min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
EPR-6:具有丙烯含量为26%(重量)和MFR(230℃,21.18N)为5.4g/10min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
EPR-7:具有丙烯含量为88%(重量)和MFR(230℃,21.18N)为2.5g/10min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
EPDM:具有丙烯含量为40%(重量),亚乙基降冰片烯含量为5%(重量)和MFR(230℃,21.18N)为40g/10min的无定形乙烯/丙烯/亚乙基降冰片烯共聚物。
EBR-1:具有1-丁烯含量为20%(重量)和MFR(230℃,21.18N)为6.7g/10min的无定形乙烯/1-丁烯共聚物。
EBR-2:具有1-丁烯含量为35%(重量),结晶熔点为110℃和MFR(230℃,21.18N)为6g/10min的结晶乙烯/1-丁烯共聚物。
PE-1:具有密度为0.954g/cm3和MFR(190℃,21.18N)为7的结晶乙烯聚合物(高密度聚乙烯)。
PE-2:具有密度为0.935g/cm3和MFR(190℃,21.18N)为3的结晶乙烯/1-丁烯共聚合物(直链低密度聚乙烯)。
实施例1-10和比较例1-2
将表1中列出量的PP-1,PP-2,PP-3,EPR-1,EPR-2,EPR-3,EPR-4,EPR-5和EPDM,0.10重量分四个[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甲烷作为氧化抑制剂和0.20重量分硅酸铝作为粘结抑制剂用Henschel混合器(商品名)均匀掺混。如此得到的混合物装入挤出机中,筒温度设定达220℃的熔融捏合。然后造粒此组合物。然后评价此组合物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数目及造膜性质,结果列于表1中。
此外,上述组合物通过具有机筒直径65mm和T-模在熔融温度220℃下挤出,然后在空气室中及具有表面温度30℃的急冷辊迅速冷却以得到薄膜。然后将如此得到的薄膜立刻缠绕,同时在其一侧面上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以致使其湿润,指数达到40达因/cm以制造以具有宽60mm的卷制膜形式厚度为25μm的薄膜。随后将如此得到的薄膜用切机切成宽为50cm的卷筒料。然后卷筒料进入连续真空上金设备中。卷筒料连续进料和缠绕,同时在5×10-5乇的减压下在其电晕放电表面上用铝上金。因此,得到在其一侧上具有厚度大约350(在±15内)铝层的上金薄膜。然后评价如此得到的上金薄膜的上金强度。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11-13和比较便4-8
将表2中列出量的PP-1,PP-4,EPR-1,EPR-6,EBR-1,EBR-2,EPR-7,PE-1和PE-2,0.10重量分四个[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甲烷作为氧化抑制剂,和0.20重量分硅酸铝作为粘结抑制剂用Henschel混合器(商品名)均匀掺混。如此得到的混合物装入挤出机中,然后用其料筒温度设定至220℃进行熔融掺合。然后将此组合物造粒、评价此组合物保持前后鱼眼数目和制膜性质。结果列于表2中。(表见文后)
此外,将上述组合物通过具有机筒直径65mm和T-模的挤出机在熔融温度220℃下挤出,然后在空气室中和具有表面温度为30℃的急冷辊迅速冷却以得到薄膜。如此得到的薄膜立刻缠绕同时在其一侧上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使其湿润指数达到40达因/cm以制造具有厚度25μm宽60cm卷制膜形式的薄膜。将如此得到的薄膜用分切器分切成宽度为50cm的卷筒料,然后将卷筒料入连续真空上金设备中。卷筒料连续进料和缠绕同时在5×10-5乇的减压下在其它电晕放电表面上用铝上金。因此,得到在其一侧上具有厚度大约350(在±15内)铝层的上金薄膜。然后评价如此得到的上金薄膜的上金强度。结果列于表2中。
表1和表2表明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数目,制膜性质和上金强度都是优良的。相反,比较例1显示差的上金强度。比较例2-8在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数目都不优良,因此不适合本发明。这就表明比较例的薄膜在这些性质的任一方面都很差。
此外,实施例1-13的上金薄膜在其上金表面上显示良好光泽和印刷性质,因而没有出现问题。
实施例14-33(相应于本发明实施方案(7)-(14)和比较例9-20中测量物性方法和评价标准如下:
(5)透明性
按照ASTMD1003测量未上金薄膜的雾度给出外观的标准(单位:%)
(6)喷霜指数(下文往往缩写成BI)
将未上金薄膜贮存在40℃、大气中7天,按照ASTMD1003测量雾度,然后用乙醇洗涤。如此洗涤的薄膜再按照ASTMD1003测量雾度的确定洗涤前和后之间的雾度差作为外观指数,这值越小薄膜的外观就越好。
(7)光泽度
按照ASTMD523在敏度1/20和指示20角度下测量上金薄膜在上金表面上的光泽给出外观指标(上金光泽)(单位:%)
(8)上金表面上剥离强度(上金强度)
对于欠胶层压材料,在其一侧上用金属(铝)上金的薄膜和具有平均厚度20μm的双轴定向的聚丙烯薄膜用粘合剂是以这样排列以致使前者薄膜的上金表面与后者薄膜接触层压。然后将如此得到的层压薄膜在40℃温度下老化2天。粘合剂经彻底干燥后,用拉伸试验机测量界面上90°角上剥离强度给出上金表面上剥离强度的指数,不小于150的剥离强度被认为是良好的(单位:g/15mm)
(9)保持前出现鱼眼的数目
通过具有机筒直径65mm和T-模的挤出机在熔融温度250℃下挤出组合物,然后在空气室中及具有表面温度30℃的急冷辊迅速冷却以得到厚度30μm的薄膜。如此得到的薄膜进行目视观察在1000cm2中具有尺寸为0.15-0.49mm和尺寸不小于0.5mm鱼眼的数目,并按照下列标准评价作为外观的指标保持前出现的鱼眼数目(单位:/500cm2)。评价结果,E,V,G和N具有下列含义。
E: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0/500cm2和尺寸0.15-0.49mm的鱼眼数目是不大于24/500cm2
V: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0/500cm2和尺寸为0.15-0.49mm的鱼眼数目是25至30/500cm2
G: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0/500cm2和尺寸为0.15-0.49mm的鱼眼数目为31-49/500cm2;和
N: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不小于1/500cm2,或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0/500cm2和尺寸为0.15-0.49mm的鱼眼数目是不小于50/500cm2。以上述E至G,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出现问题。
(10)保持后出现的鱼眼数目
测量保持前出现鱼眼数目后,暂停挤出机和T-模的操作。当挤出机内的温度达到不高于50℃时,把挤出机和T-模再次加热到250℃温度。2小时后,按如上同样方法加工组合物以得到薄,然后将再开始薄膜制造后10分钟得到的薄膜进行目视观察每1000cm2中尺寸0.15-0.49mm和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按照下列作为保持后出现的鱼眼数目标准进行鱼眼的评价,它是外观的指标(单位:/500cm2)。评价结果E,V。G和N具有下列含义:
E:具有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0/500cm2和尺寸为0.15-0.49mm的鱼眼数目是不大于24/500cm2
V:具有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0/500cm2和尺寸为0.15-0.49mm的鱼眼数目是25-30/500cm2
G:具有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0/500cm2和具有尺寸为0.15-0.49mm的鱼眼数目31-49/500cm2;和
N:具有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不小于1/500cm2,或具有尺寸不小于0.5mm的鱼眼数目是0/500cm2和尺寸为0.15-0.49mm的鱼眼数目是不小于50/500cm2
以上述E至G,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出现问题。
(11)湿润转移能力
将未上金薄夹在二片上金薄膜间,它是以这样排列使分别与上金薄膜(湿润指数:54达因)的上金表面接触。然后让层压品在10g/cm2负荷下于50℃、大气中维持48小时。然后测量与未上金薄接触的上金薄膜的上金表面的湿润指数,当湿润指数不小于37时,它被认为是良好的。
(12)制膜性能(1)
在下面叙述的实施例14-33和比较例9-20中得到的组合物都通过具有机筒直径65mm和T-模的挤出机在220℃温度下连续挤出一个组合物,然后在空气室中及具有表面温度30℃的急冷辊迅速冷却以得到薄膜,1小时后.按照下列标准给出制膜性能指标,凭感觉器管评价急冷辊表面污斑。
评价结果G和N具有下列含义;
G:在辊的表面现有观察到污斑或几乎没有。
N:在辊的表面明显观察到污斑
制膜性能(2)
在下面叙述的实施例14-33和比较例9-20中得到的组合物通过具有机筒直径65mm和T-模的挤出机在熔融温度220℃下挤出每一个组合物,然后在空气室中及具有表面温度30℃的急冷辊迅速冷却以得到薄膜。如此得到的薄膜在辊上立刻连续缠绕同时在其一侧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以致使其湿润指数达到40达因/cm。目视观察正在缠绕的薄膜并按按照下列标准评价给出制膜性质的指标。评价结果E,G和N具有下列含义。
E:既没有观察到起皱又没有不均匀缠绕。
G:观察到一些起皱,但没有出现实际问题。
N:连续出现起皱和不均匀缠绕,薄膜几乎没有实用性。
以上述E和G中,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出现问题。
制膜性能(3)
测量实施例14-33和比较例9-20中所得组合物的活性氯含量作为螺杆损害的指标
E:活性氯含量小于10PPm。
G:活性氯含量是不小于10PPm到不大于200PPm。
N:活性氯含量不小于200PPm。
以上述E和G,在实际使用中没有出现问题。
用于实施例14-33和比较例9-20的组合物、聚合物和氧化抑制剂叙述如下。
氧化抑制剂(1):四个[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甲烷。
氧化抑制剂(2):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PP(1):具有乙烯含量2.5%(重量),1-丁烯含量4.5%(重量),结晶熔点140℃和MFR(230℃)6.0g/10min的结晶乙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
PP(2):具有乙烯含量2.5%(重量),结晶熔点150℃和MFR(230℃)7.0g/10min的结晶乙烯/丙烯共聚物。
PE(1):如按照JISK7210的表1列出规则条件4(试验温度:190℃,试验负荷:21.18N)测定的密度0.954g/cm3和熔体流动速率7g/10min的结晶乙烯聚合物(高密度聚乙烯)。
PE(2):如按照JISK7210的表1列出条件4(试验温度:190℃,试验负荷:21.18N)测定的密度0.935g/10cm3和熔体流动速率3g/10min的结晶乙烯/1-丁烯共聚物(直链低密度聚乙烯)。
EPR(1):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和MFR(230℃)为6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
组合物(1):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MFR(230℃为6和氧化抑制剂(1)含量0.2%(重量)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它由包括将氧化抑制剂(1)加到乙烯和丙烯的溶液中在其共聚合的最终阶段以得到粉末,然后通过挤出机把粉末熔融捏合以实现切粒的方法而得到。
组合物(2):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MFR(230℃)为6和氧化抑制剂(1)含量1%(重量)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它由包括将氧化抑制剂(1)加到乙烯和丙烯的溶液中在其共聚合最终阶段以得到粉末,铕通过挤出机把粉末熔融捏合以达到切粒的方法而制得。
组合物(3):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MFR(230℃)为6和氧化抑制剂(1)含量2%(重量)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它由包括把氧化抑制剂(1)加入乙烯和丙烯的溶液中在其共聚合最终阶段以得到粉末,然后通过挤出机把粉末进行熔融捏合以实现切粒的方法而得到。
组合物(4):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MFR(230℃)为6,氧化抑制剂(1)含量0.5%(重量)和氧化抑制剂(2)含量0.5%(重量)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它由包括把氧化抑制剂(1)和(2)加到乙烯和丙烯的溶液中在其共聚合最终阶段以得到粉末,然后通过挤出机把粉末进行熔融捏合以实现切粒的方法而得到。
组合物(5):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MFR(230℃)为6和氧化抑制剂(1)含量0.5%(重量)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它由包括把氧化抑制剂(1)如到乙烯和丙烯的溶液中在其共聚合最终阶段以得到粉末,然后通过挤出机把粉末进行熔融捏合以实现切粒的方法而制得。
组合物(6):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MFR(230℃)为6和氧化抑制剂(1)含量0.5%(重量)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它由包括把氧化抑制剂(1)如到乙烯和丙烯的溶液中在其共聚合的最终阶段以得到粉末,然后通过挤出机把粉末进行熔融捏合以达到切粒的方法而得到。
组合物(7):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MFR(230℃)为1和氧化抑制剂(1)含量0.5%(重量)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它由包括把氧化抑制剂(1)加到乙烯和丙烯的溶液中在其共聚合最后阶段以得到粉末,然后通过挤出机把粉末进行熔融捏合以达到切粒的方法而得到。
组合物(8):具有乙烯含量60%(重量),MFR(230℃)为6和氧化抑制剂(1)含量0.03%(重量)的无定形乙烯/丙烯共聚物组合物,它由包括把氧化抑制剂(1)加到乙烯和丙烯的溶液中在其共聚合最后阶段以得到粉末,然后通过挤出机把粉末进行熔融捏合以达到切粒的方法而得到。
HT:由化学式Mg4.5Al2(OH)13·3.5H2O表示的具有平均颗粒直径2μm的氢化滑块石。
LiAl:由化学式Al4Li2(OH)12CO3·1.6H2O表示的具有平均颗粒直径2μm和油吸收50ml/100g的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的盐。
实施例14-17和比较例9-15
正如下表3所示,把组合物(1)、组合物(2)、组合物(3)、组合物(4)、组合物(8)、EPR(1)、PP-1、氧化抑制剂(1)和氧化抑制剂(2)用桶混机混合,通过机筒温度设定220℃的挤出机熔融捏合以得到粒料组合物,把如此得到的组合物通过具有机筒直径65mm和T-模的挤出机,在熔融温度220℃下挤,然后在空气室中及具有表面温度30℃的急冷辊迅速冷却以得到薄膜,薄膜和组合物的性质列于表3中。
另一方面,将组合物的其它批量加工成薄膜。然后将如此得到的薄膜立刻缠绕,同时在其一侧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以致使其湿润指数达到40达因/cm,以使制造宽60cm的卷制膜形式,厚度为25μm的薄膜。然后将如此得到的薄膜用分切机切成宽50cm的卷筒料。然后将卷筒料放入连续真空上金装置。卷筒料连续是料和缠绕,同时在5×10-5乇的减压下,在其电晕放电表面上用铝上金。因此,以长2000m的卷制膜的形式得到在其一侧上具有厚度大约350(在±15内)的铝层的上金薄膜。如此得到的上金薄膜的性质列于表3中。
实施例18-24
正如下表4所示,把组合物(5)、组合物(6)、组合物(7)EPR(1)、PE(1)、PE(2)、PP(1)和氧化抑制剂(1)用桶混机混合,然后通过挤出机熔融捏合以得到粒状组合物,用与实施例14中相同方法加工粒状组合物以得到膜和上金薄膜。薄膜、所用组合物和上金薄膜的性质列于表4中。
实施例25-31和比较例16-20
正如下表5所示,把组合物(1)、组合物(6)、组合物(3)、EPR(1)、PP(2),和氧化抑制剂(1)用桶混机混合,然后通过挤出机熔融捏合以得到粒状组合物。用与实施例14中相同方法加工粒状组合物,以得到薄膜和上金薄膜。薄膜、所用组合物和上金薄膜的性质列于表5中。
实施例32-33
正如下表6所示,把组合物(1)、PP(1)、氧化抑制剂(1)、HT和/或LiAl用桶混机混合,然后通过挤出机熔融捏合以得到粒状组合物。用与实施例14相同方法加工粒状组合物以获得薄膜和上金薄膜。薄膜、所用组合物和上金薄膜的性质列于表6中。
如在表3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4和15与比较例9和10中使用相同量氧化抑制剂。类似地,在实施例16和比较例11和12中使用相同量氧化抑制剂。实施例17和比较例13分别以相同量使用两种不同氧化抑制剂,实施例14、15、16和17都使用本发明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它们在组合物的制薄性质、薄膜的外观、上金薄膜的外观和外金强度方面都是优良的。相反,比较例9、10、11、12和13没有使用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不能同时满足组合物的制薄性质,薄膜的外观,上金薄膜的外观和上金强度的需要。此外,实施例14和15,没有使用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并使用比实施例14、15和16氧化抑制剂的量大,不能同时满足组合物的制剂膜性质薄膜的外观,上金薄膜的外观和上金强度的需要。
正如表4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8、19、20、21、22、23和24优良的组合物制膜性质、薄膜的外观、上金薄膜的外观和上金强度。
正如表5中可以看出,在实施例25和比较例16中使用相同量氧化抑制剂。类似地,实施例27和比较例17和实施例29与比较例18使用相同量氧化抑制剂。实施例25、27和29都使用本发明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组合物的制膜性质、薄膜的外观、上金薄膜的外观和上金强度都是优良的。相反,比较例16、17和18都没有使用无定形乙烯/α-然烃共聚物组合物(B″),不能同时满足组合物的制膜性质、薄膜的外观、上金薄膜的外观和上金强度的需要。此外,比较例19和20没有使用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并比实施例29使用的氧化抑制剂的量大,不能同时满足组合物的制膜性质、薄膜的外观、上金薄膜的外观和上金强度的需要。另一方面,实施例26、28、30和31都使用本发明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在组合物的制膜性质、薄膜的外观、上金薄膜的外观和上金强度都是优良的。
正如在表6中可以看出,实施例32和33显示降低活性氯的量,因此制膜性质优良。
包含本发明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烯烃聚合物薄膜具有优良透明性和表明保持前后几乎没有鱼眼。呈现优良外观。此外,包含具有优良外观的烯烃聚合物薄膜的上金薄膜具有优良的用金属的上金强度和光泽,显示优良的外观和阻气性。因此,本发明的上金薄膜可以更广泛及大量使用于包装、装饰等,特别作为食品包装薄膜尽管根据特殊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显然对本技术中熟练技术人员可能作出各种变化和改进都离不开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
                                   表1
                                                                                 薄膜的性质       上金薄膜
        组成的混合比                     重量分                  组合物的性质     鱼眼数目         的性质
      PP-1  PP-2  PP-3  EPR-1  EPR-2  EPR-3  EPR-4  EPR-5  EPDM    制膜性质    保持前   保持后    上金强度实施例1    93                 7                                           G        E(22)    G(32)        300实施例2    93                        7                                    G        E(23)    G(35)        310实施例3    93                               7                             G        E(18)    E(24)        290实施例4          93           7                                           G        E(20)    V(29)        290实施例5                93     7                                           G        E(20)    V(27)        280实施例6    93                                             7               G        E(20)    V(28)        280实施例7    93                                                   7         G        E(19)    V(26)        280实施例8    96                 4                                           G        E(20)    V(29)        270实施例9    90                 10                                          G        E(24)    G(34)        350实施例10   85                 15                                          G        E(25)    G(36)        390比较例1    93                                      7                      G        N(87)    N(>200)     330比较例2    100                                                            G        V(18)    E(23)        110
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数目栏内括弧内数字表示测量值。
                                           表2
                                                                                  薄膜的性质        上金薄膜
                  组成的混合比            重量分                 组合物的性质     鱼眼数目          的性质
      PP-1  PP-4  EPR-1  EPR-6  EBR-1  EBR-2  EPR-7  PE-1  PE-2    制膜性质    保持前   保持后    上金强度实施例11         93    7                                                  G        E(21)    V(30)       300实施例12   91          7                            2                     E        V(23)    G(35)       300实施例13   91          7                                  2               E        V(23)    G(34)       300比较例3    93                 7                                           G        N(83)    N(>200)    240比较例4          93                  7                                    G        N(74)    N(>200)    220比较例5          93         4                3                            G        N(92)    N(>200)    200比较例6          85         5                10                           G        N(167)   N(>200)    320比较例7          85                  5       10                           G        N(132)   N(>200)    330比较例8          85         5                       10                    G        N(81)    N(>200)    310
保持前后出现的鱼眼数目栏内括弧内数字表示测量值
                                                        表3
                                                              组合物
                 组成的混合比(wt%)                           的性质             薄膜的性质                            上金薄膜
                    组合物EPR                   抗氧剂      制膜性质               湿润转        鱼眼数目               的性质
        (1)  (2)  (3)  (4)  (8)  (1)  PP(1)    (1)  (2)    (1) (2) (3) 透明度  BI  移能力  保持前        保持后    光泽度  上金强度实施例14    10                            89.9        0.1       G   G   G    3.0    0    38    V(0∶28)     G(0∶39)    120      280实施例15         10                       89.98       0.02      G   G   G    3.2    0    38    V(0∶25)     G(0∶32)    110      260实施例16              10                  90                    G   G   G    3.1    0    37    E(0∶18)     V(0∶29)    120      250实施例17                    10            89.98    0.01  0.01   G   G   G    3.1    0    38    E(0∶24)     G(0∶31)    110      250比较例9                         10        88.883      0.117     G   G   G    2.8    0    38    G(0∶42)     N(3∶100<)  80      300比较例10                             10   89.88       0.12      G   G   G    2.8    0    38    N(5∶100)    N(5∶100<)  70      320比较例11                        10        89.883      0.197     G   G   G    3.0    0    37    G(0∶40)     N(3∶100<)  80      290比较例12                             10   89.88       0.2       G   G   G    3.0    0    37    N(5∶100<)  N(5∶100<)  70      310比较例13                             10   89.88       0.06 0.06 G   G   G    2.8    0    38    N(5∶100<)  N(5∶100<)  80      320比较例14                             10   89.4        0.06      N   G   G    3.5    1.5  35    N(3∶100<)  N(4∶100<)  70      100比较例15                             10   89          1         N   G   G    4.1    2.0  35    N(2∶100<)  N(4∶100<)  70       70保持前后鱼眼数目栏中括弧内数字表明测量值(尺寸不小于0.5mm,尺寸为0.15-0.49mm)
                                           表4
                                                   组合物
               组成的混合比(wt%)                  的性质                      薄膜的性质                上金薄膜
                 组合物PE               抗氧剂    制膜性质                湿润转       鱼眼数目            的性质
        (5)  (6)  (7)  (1)  (2)  PP(1)    (1)   (1)  (2)  (3) 透明度   BI 移能力   保持前    保持后   光泽度 上金强度实施例18    10                       89.9     0.1    G    G    G    3.1    0    38    E(0∶9)   E(0∶12)    120    260实施例19         5                   94.9     0.1    G    G    G    3.1    0    38    E(0∶14)  E(0∶21)    120    180实施例20         10                  89.9     0.1    G    G    G    3.0    0    38    E(0∶17)  V(0∶25)    120    260实例例21         15                  84.9     0.1    G    G    G    3.2    0    38    G(0∶31)  G(0∶42)    120    320实施例22              10             89.9     0.1    G    G    G    3.8    0    38    G(0∶35)  G(0∶48)    100    270实施例23         10        2         87.9     0.1    G    E    G    3.1    0    38    E(5∶18)  V(0∶26)    120    290实施例24         10              2   87.9     0.1    G    E    G    3.1    0    38    E(0∶19)  V(0∶29)    120    290
保前后鱼眼数目栏中括弧内数字表明测量值(尺寸不小于0.5mm ,尺寸为0.15-0.49mm)
                                             表5
                                                      组合物
              组成的混合比(wt%)                      的性质               薄的性质                              上金薄膜
                 组合物EPR                 抗氧剂    制膜性质               湿润转       鱼眼数目                的性质
       (1)  (6)  (7)  (1)  PP(2)  (1)  (2)  (1)   (1)  (2)  (3)  透明度  BI 移能力  保持前       保持后     光泽度 上金强度实施例25      10                        89.9    0.1    G    E    G    4.3    0    37    E(0∶18)     G(0∶28)    100    220实施例26             5                  94.9    0.1    G    E    G    4.2    0    36    E(0∶10)     G(0∶24)    100    160实施例27             10                 89.9    0.1    G    E    G    4.4    0    37    E(0∶11)     V(0∶26)    100    220实施例28             15                 84.9    0.1    G    G    G    4.3    0    37    E(0∶25)     G(0∶31)    100    220实施例29                   10           89.9    0.1    G    E    G    4.4    0    37    E(0∶29)     G(0∶38)    100    220实施例30            10                87.9  2   0.1    G    E    G    4.3    0    37    E(0∶12)     V(0∶22)    100    230实施例31        10             87.9         2   0.1    G    E    G    4.3    0    37    E(0∶14)     V(0∶24)    100    230比较例16                        10    89.88     0.12   G    E    G    4.2    0    37    N(4∶100<)  N(5∶100<)  60    250比较例17                        10    89.85     0.15   G    E    G    4.4    0    37    N(4∶100<)  N(5∶100<)  60    240比较例18                        10    89.8      0.2    G    E    G    4.5    0    37    N(4∶100<)  N(5∶100<)  50    230比较例19                        10    89.4      0.6    N    E    G    5.2    1.2  35    N(4∶100<)  N(4∶100<)  40     80比较例20                        10    89        1      N    E    G    6.3    1.8  33    N(2∶100<)  N(4∶100<)  40     60
保持前后鱼眼数目栏中括弧内数字表明测量值(尺寸不小于0.5μm,尺寸为0.15-0.49mm)
                                    表6
                                           组合物
     组成的混合比(wt%)                    的性质                薄膜的性质                          上金薄膜
         组合物PE          抗氧剂         制膜性质                 湿润转        鱼眼数目            的性质
        (1)   PP(1)    (1)  HT  LiAl    (1)  (2)  (3) 透明度  BI   移能力    保持前     保持后    光泽度 上金强度实施例32    10   89.87       0.1  0.03       G    E    E    3.1   0      38      V(0∶28)  G(0∶39)    120     280实施例33    10   89.87     0.1      0.03     G    E    E    3.2   0      38      V(0∶28)  G(0∶39)    120     280保持前后鱼眼数目栏中括弧内数字表明测量值(尺寸不小于0.5mm,尺为0.15-0.49mm)

Claims (17)

1.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它包含: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为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2.如权利要求1的稀烃聚合物组合物(C),其中所述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熔体流动速率为20-70g/10min(230℃,21.18N)。
3.如权利要求1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其中所述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熔体流动速率为30-70g/10min(230℃,21.18N)。
4.如权利要求1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其中所述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5-70g/10min(230℃,21.18N)。
5.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它包含90-99%(重量)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1-10%(重量)结晶乙烯聚合物(D),所述组合物(C)含有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6.一种薄膜(F1),它包含含有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为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
7.一种薄膜(F2),它包含含有90-99%(重量)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1-10%(重量)结晶乙烯聚合物(D)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所述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包含80-90%(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8.一种由上金薄膜(F1)制备的上金薄膜(G1),它包含含有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
9.一种由上金一种薄膜(F2)制备的上金薄膜(G2)它包含含有90-99%(重量)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和1-10%(重量)结晶乙烯聚合物(D)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所述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含有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2-20%(重量)具有熔体流动速率15-70g/10min(230℃,21.18N)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
10.-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它包含2-20%(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所述组合物(B″)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
11.-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它包含2-20%(重量)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的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79.5-97.99%(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0.01-0.5%(重量)氢化滑块石或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的盐(D′)。
12.一种烯烃聚合物薄膜(F1′),它包含一种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组合物(C′)含有2-20%(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所述组合物(B″)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
13.一种烯烃聚合物薄膜(F2′),它包含含有2-20%(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79.5-97.99%(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0.01-0.5%(重量)氢化滑块石或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的盐(D′),所述组合物(B″)含有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
14.一种由上金一种烯烃聚合物薄膜(F1′)制备的上金的薄膜(G1′),该烯烃聚合物薄膜(F1′)包含含有2-20%(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所述组合物(B″)包含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
15.一种由上金一种烯烃聚合物薄膜(F2′)制备的上金的薄膜(G2′),该烯烃聚合物薄膜(F2′)包含含有2-20%(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79.5-97.99%(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0.01-0.5%(重量)氢化滑块石或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的盐(D′)的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所述组合物(B″)包含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
16.一种制备烯烃聚合物组合物(C′)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混合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混合2-20%(重量)所述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80-98%(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
17.一种制备烯烃聚合物组合物(E′)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混合95-99.9%(重量)无定形乙烯/α-烯烃(B′)和0.1-5%(重量)氧化抑制剂制备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和混合2-20%(重量)所述无定形乙烯/α-烯烃共聚物组合物(B″),79.5-97.99%(重量)结晶丙烯聚合物(A′)和0.01-0.5%(重量)氢化滑块石或锂-铝复合氢氧化物的盐(D′)。
CN96105504A 1995-02-10 1996-02-10 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膜和上金薄膜 Pending CN11354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6137/95 1995-02-10
JP7046137A JPH08217930A (ja) 1995-02-10 1995-02-10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組成物
JP225819/95 1995-08-09
JP22581995 1995-08-09
JP29879/95 1996-01-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97A true CN1135497A (zh) 1996-11-13

Family

ID=2638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5504A Pending CN1135497A (zh) 1995-02-10 1996-02-10 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膜和上金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49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6132B (zh) * 2004-07-30 2010-05-05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高透明度的丙烯共聚物组合物
CN104220513A (zh) * 2012-03-28 2014-12-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蒸镀用聚烯烃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6132B (zh) * 2004-07-30 2010-05-05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高透明度的丙烯共聚物组合物
CN104220513A (zh) * 2012-03-28 2014-12-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蒸镀用聚烯烃膜
CN104220513B (zh) * 2012-03-28 2016-08-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蒸镀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蒸镀用聚烯烃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41C (zh) 流变改性的聚烯烃
CN1088077C (zh) 树脂组合物和多层结构
CN1110514C (zh) 可控剥离强度可热封膜的聚烯烃组合物
CN1117810C (zh) 聚烯烃组合物、由其得到的制品及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
CN1237110C (zh) 绝缘电线
CN1860159A (zh) 含水聚合物分散体和从那些分散体得到的产物
CN1461768A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由其得到的热收缩薄膜
CN1061231A (zh) 丙烯聚合物薄膜和层压制品
CN101040001A (zh) 用于制备缺陷数减少的膜片的聚合物共混物
CN1290209A (zh) 多层结构体及其制法
CN1138827C (zh) 由良好层间粘接性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构成的树脂组合物
CN1269894C (zh) 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与由其生产的薄膜
CN1868723A (zh) 透明聚丙烯类树脂薄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形品
CN1102943C (zh) 具有良好加工性的聚合物混合物
CN1025203C (zh)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基的掺混组合物
CN101076553A (zh) 塑料用添加剂组合物
CN1265119A (zh) 宽mwd、组成均匀的乙烯共聚体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制品
CN1193047C (zh) 乙烯-α-烯烃共聚物及聚乙烯组合物
CN1135497A (zh) 烯烃聚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烯烃聚合物组合物的薄膜和上金薄膜
CN1516709A (zh) 聚乙烯树脂及其生产方法和包含该聚乙烯树脂作为主要组分的吹塑薄膜
CN1502655A (zh) 树脂组合物
EP2123451B1 (en) Multilaye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5449146B (zh) 一种茂金属聚乙烯薄膜组合物
CN1076460A (zh) 聚乙烯绝缘组合物
CN1128163C (zh) 薄膜用聚丙烯及薄膜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