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9894C - 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与由其生产的薄膜 - Google Patents

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与由其生产的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9894C
CN1269894C CNB031226728A CN03122672A CN1269894C CN 1269894 C CN1269894 C CN 1269894C CN B031226728 A CNB031226728 A CN B031226728A CN 03122672 A CN03122672 A CN 03122672A CN 1269894 C CN1269894 C CN 12698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multipolymer
component
weigh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226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8433A (zh
Inventor
江原健
堀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48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8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98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98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2Copolymers of propene at least partially crystalline copolymers of propene with other 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L23/2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having four or more carbon atoms having four to nin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8/00Chemical blending or stepwise polymerisation process with the same cataly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09Next to second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它由两种共聚物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由丙烯、α-烯烃和任选地乙烯制得,其特征在于乙烯含量和α-烯烃含量,共聚物(X)在DSC测量中具有特定的吸热行为;熔点最高115℃的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以及任选地由丙烯和α-烯烃和/或乙烯制得的共聚物(Y)。该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添加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和/或成核剂(N)改性,并且可以制成具有优良低温热合性和防粘连性的薄膜。

Description

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与由其生产的薄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还涉及使用这种组合物生产的薄膜。
本发明的薄膜具有与通常的聚丙烯薄膜同样的光学特性,例如透明性和光泽,还具有优良的低温热合性和防粘连性。
背景技术
聚丙烯因其优良的透明性,耐热性和食品卫生而广泛地用于薄膜和板材领域。近年来,袋的生产速度正不断提高,并且在食品等包装领域里正盼等具有良好低温热合性的材料。
作为一种可达到良好低温热合性的技术,日本专利号2 882 237公开了聚丙烯无规共聚物,它是使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在基本无溶剂存在下由丙烯和α-烯烃或丙烯、乙烯和α-烯烃共聚合得到的,它具有丙烯含量,乙烯含量,α-烯烃含量,20℃二甲苯-可溶部分含量特别范围,还具有增加的共聚单体含量,以及用这种共聚物制成的薄膜具有优良的低温热合性。但是,提高共聚单体含量可降低热合温度时,问题就出现了,例如如果共聚单体含量增加到超过一定的量,刚性会降低,或在溶剂中洗脱部分的量会增加,导致损害食品卫生。
在JP 60-166455 A和日本专利号3 070 419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层合薄膜,其表面层由具有非常高α-烯烃含量的聚丙烯共聚物制得。但是,采用这样技术得到的层合薄膜的缺陷是采用电晕处理时其热合性受到损害,并且问题还在于不可能达到足够降低热合温度,因为共聚单体含量增加太高会造成在成膜步骤期间发粘,因此,期望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薄膜,它具有与通常的聚丙烯薄膜同样的光学特性,例如透明性和光泽,还具有优良的低温热合性和防粘连性。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它含有:
10-99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该共聚物(X)由1-30重量%组分(A)和70-99重量%组分(B)组成,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1,或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1和要求2,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3,或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3和要求4,其中共聚物(X)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5,
0-6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Y),它由丙烯和α-烯烃和/或乙烯制成,共聚物(Y)的丙烯含量是86-97重量%,乙烯和α-烯烃含量之和是3-14重量%,
1-30重量%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它的熔点115℃或更低,如果组分(A)和组分(B)量的每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量为基的,并且组分(A)和(B)量的百分数之和是100重量%,共聚物(X),共聚物(Y)和聚合物(Z)量的每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Y)和聚合物(Z)量之和为基的,以及在共聚物(Y)中丙烯含量和在共聚物(Y)中乙烯和α-烯烃含量之和分别是以共聚物(Y)中丙烯、乙烯和α-烯烃量之和为基的:
要求1:在这种组分中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的含量不小于1摩尔%,但小于15摩尔%。
要求2:在这种组分中乙烯含量不大于5摩尔%。
要求3:在这种组分中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的含量是15-30摩尔%。
要求4:在这种组分中乙烯含量不大于5摩尔%。
要求5:在测量材料的DSC曲线时,在温度范围T-10(℃)至T+10(℃)内吸热量占在温度范围53-170℃内吸热量的15-36%,其中T表示出现最大吸热峰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的优选方实施方案,还提供:2、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第一步使组分(A)聚合,接着在第二步或在第二步以及下面的步骤中,在第一步骤中已生成的组分(A)存在下,使组分(B)聚合这样得到的一种共聚物。
3、根据2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在没有惰性溶剂的情况下进行生成组分(A)的聚合作用,并且在气相中进行生成组分(B)的聚合作用这样得到的一种共聚物。
4、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在作为基本组分含有Ti、Mg和卤素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存在下,通过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或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聚合所得到的一种共聚物(X)。
5、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20-99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0-60重量%共聚物(Y)和1-30重量%聚合物(Z),如果共聚物(X)、(Y)和聚合物(Z)量的和是100重量%。
6、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物(Z)是含有1-丁烯的共聚物。
还提供了具有由以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的薄膜。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
10-98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该共聚物(X)由1-30重量%组分(A)和70-99重量%组分(B)组成,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上面定义的要求1,或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上面定义的要求1和要求2,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上面定义的要求3,或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上面定义的要求3和要求4,其中共聚物(X)满足上面定义的要求5,
0-6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Y),它由丙烯和α-烯烃和/或乙烯制成,共聚物(Y)的丙烯含量是86-97重量%,乙烯和α-烯烃含量之和是3-14重量%,
1-30重量%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其熔点为115℃或更低,
1-3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结晶聚合物(W),它的熔点155℃或更高,和/或成核剂(N),其量是以100重量份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量之和为基0.1-3重量份,如果组分(A)和组分(B)量的每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量为基的,并且组分(A)和(B)量的百分数之和是100重量%,共聚物(X),共聚物(Y)和聚合物(Z)、(W)量的每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量之和为基的,以及在共聚物(Y)中丙烯含量和在共聚物(Y)中乙烯和α-烯烃含量之和分别是以共聚物(Y)中丙烯、乙烯和α-烯烃量之和为基的。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优选方实施方案,还提供:
9、根据第二个方面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第一步使组分(A)聚合,接着在第二步或在第二步以及下面的步骤中,在第一步骤中已生成的组分(A)存在下,使组分(B)聚合这样得到的一种共聚物。
10、根据9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在没有惰性溶剂的情况下进行生成组分(A)的聚合作用,并且在气相中进行生成组分(B)的聚合作用这样得到的一种共聚物。
11、根据第二个方面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在作为基本组分含有Ti、Mg和卤素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存在下,通过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或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聚合所得到的共聚物(X)。
12、根据第二个方面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
20-98重量%共聚物(X),
0-60重量%共聚物(Y),
1-25重量%聚合物(Z),
1-20重量%聚合物(W),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之和是100重量%,和/或成核剂(N),其量是以100重量份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量之和计0.1-3重量份。
13、根据第二个方面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物(Z)是含有1-丁烯的共聚物。
还提供了具有由以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的薄膜。
第一种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称之“第一种组合物”,含有:
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该共聚物(X)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下面要求1,或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下面要求1和要求2,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下面的要求3,或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下面要求3和要求4,其中共聚物(X)满足下面要求5,
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Y),它是一种任选的组分,由丙烯和α-烯烃和/或乙烯制成,以及
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它的熔点115℃或更低。
(i)共聚物(X)
(i-A)组分(A)
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或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以及优选地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
组分(A)中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含量不小于1摩尔%,但小于15摩尔%(要求1),优选地1摩尔%或更高,而小于12摩尔%,更优选地1-10摩尔%。含有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含量小于1摩尔%的共聚物组分代替组分(A)时,低温热合性会变得很差。
组分(A)中乙烯含量可高到5摩尔%(要求2),优选地高到3摩尔%。组分(A)中乙烯含量超过5摩尔%时,由该树脂组合物制成的薄膜可能变白,或可能随时间流逝而刚性变小。
(i-B)组分B
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或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优选地,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
组分(B)中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含量是15-30摩尔%(要求3),优选地是15-25摩尔%。含有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含量高于30摩尔%的共聚物组分代替组分(B)时,由这种树脂组合物制成的薄膜可能具有很低的刚性。
组分(B)中的乙烯含量可高到5摩尔%(要求4),优选地高到3摩尔%。组分(B)中的乙烯含量超过5摩尔%时,由这种树脂组合物制成的薄膜可能变白,或可能随时间流逝而刚性变小。
在组分(A)和(B)中使用的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实例包括1-丁烯、2-甲基-1-丙烯、1-戊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乙基-1-丁烯、2,3-二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1-庚烯、甲基-1-己烯、二甲基-1-戊烯、乙基-1-戊烯、三甲基-1-丁烯、甲基乙基-1-丁烯、1-辛烯、甲基-1-戊烯、乙基-1-己烯、二甲基-1-己烯、丙基-1-庚烯、甲基乙基-1-庚烯、三甲基-1-戊烯、丙基-1-戊烯、二乙基-1-丁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碳烯和1-十二碳烯。优选的是1-丁烯、1-戊烯、1-己烯和1-辛烯。根据共聚合性质,经济效益等,更优选的是1-丁烯和1-己烯。
组分(A)和(B)实例包括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1-己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和丙烯-乙烯-1-己烯共聚物。优选的是丙烯-1-丁烯共聚物和丙烯-1-己烯共聚物。构成组分(A)的单体种类可以与组分(B)的不同或相同。组分(A)和组分(B)可以化学结合在一起或没有结合。选择性地,也可以利用含有化学结合的组分(A)和组分(B)与没有化学结合的组分(A)和组分(B)的混合物。
共聚物(X)应该满足下述要求(要求5)。
要求5:在测量材料的DSC曲线时,在温度范围T-10(℃)至T+10(℃)内吸热量占在温度范围53-170℃内吸热量的15-36%,其中T表示出现最大吸热峰的温度(℃)。
在测量材料的DSC曲线时使用的样品特别地是0.5毫米厚的板,该板是通过热压模塑试验材料得到的(特别地,这种材料在230℃下预热5分钟,接着压力增加到50kgf/cm2G达3分钟,再保持这个压力达2分钟,接着在30kgf/cm2G于30℃冷却5分钟)。
在本发明中,在下述条件下测量DSC曲线。DSC曲线是以下述方式得到的: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Perkin-Elmer公司生产,DSC-7型),约10毫克从上述板上取样的样品在氮气气氛下于220℃加热5分钟,接着以降温速度300℃/分冷却到150℃,再在150℃保持一分钟,接着以降温速度5℃/分冷却到50℃,再在50℃保持一分钟,接着以升温速度5℃/分从50℃加热到180℃。
计算由DSC曲线和连接在53℃点与在170℃点所得到的直线(基线)所包围的面积,该面积称第一个面积。另一方面,计算基线与在温度范围T-10(℃)至T+10(℃)内DSC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其中T表示出现最大吸热峰的温度(℃),该面积称第二个面积。第二个面积与第一个面积的比定义为在DSC曲线测量中主吸热量与总吸热量的比。
在共聚物(X)中,如此得到的主吸热量与总吸热量的比是15-36%(要求5),优选地18-35%,更优选地20-34%,特别更优选地22-32%。如果这个比太大,共聚物(X)的熔点分布变得太窄,可造成在成膜的温度范围内由这种组合物制成薄膜的粘性,这种粘性可能导致操作效率下降,或薄膜的电晕处理强度变差。另一方面,如果这个比太小,在成膜时结晶速率变得很小,这样可能降低成膜的操作效率。
在共聚物(X)中组分(A)和(B)含量是1-30重量%组分(A)和70-99重量%组分(B),优选地5-30重量%组分(A)和70-95重量%组分(B),更优选地5-20重量%组分(A)和80-95重量%组分(B),如果组分(A)和(B)量的各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量为基的,组分(A)和(B)量之和是100重量%。
组分(A)含量小于1重量%(即组分(B)含量超过99重量%)时,在用这种组合物成膜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发粘问题。组分(A)含量超过30重量%(即组分(B)含量小于70重量%)时,用这种组合物制成的膜可能没有足够的低温热合性。
例如,第一步使组分(A)聚合,组分(A)是一种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任选乙烯的共聚物,接着在第二步或在第二步以及下面的步骤中,在第一步骤中已生成的组分(A)存在下,使组分(B)聚合,它也是一种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任选乙烯的共聚物,这样可以得到共聚物(X)。
可以使用已知的聚合催化剂生产共聚物(X)。这种催化剂实例包括Ziegler-Natta类催化剂和金属茂类催化剂。优选的是含有Ti、Mg和卤素作为基本组分的催化剂。
例如,列举以Ti-Mg-为基的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含有由镁化合物与钛化合物化合所得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以及催化剂系统,该系统含有这样一种固体催化剂组分,有机铝化合物和第三种组分,例如共电子化合物。特别实施例是例如在JP 61-218 606 A、JP 61-287 904 A和JP 7-216 017 A中公开的催化剂系统。
有机铝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的是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乙基铝和二乙基氯化铝混合物,以及四乙基二铝烷(alumoxane)。
共电子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的是环己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n-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叔丁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和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
作为一种聚合方法,可采用的例如有溶剂聚合法,该溶剂聚合法使用以烃化合物为代表的典型溶剂,例如己烷、庚烷、辛烷、癸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苯、甲苯和二甲苯,本体聚合法,该聚合方法使用液体单体作为溶剂,和气相聚合法,该方法在气相单体中进行。优选的是本体聚合法和气相聚合法,这些方法很容易进行后处理。这些聚合法可以间断方式或以连续方式进行。
在上述聚合方法中,在第一步使用的聚合法与在第二步或在第二步及其以后步骤中使用的聚合法可以相同或不同。考虑到聚合作用活性和后处理难易程度,优选的是第一步是在没有惰性溶剂的情况下进行聚合的步骤,第二步或第二步及其以后步骤是在气相中进行聚合的一个步骤或多个步骤。在第一步的聚合作用和在第二步及其以后步骤的聚合作用,可以在同一聚合容器(反应器)中或在不同的聚合容器(反应器)中进行。
生产方法例如可以是溶剂-溶剂聚合、本体-本体聚合、气相-气相聚合、溶剂-气相聚合、本体-气相-气相聚合、溶剂-气相-气相聚合和本体-气相-气相聚合法。优选的是本体-气相聚合、气相-气相聚合和本体-气相-气相聚合法。
在第一步中使用的聚合温度没有特别限制,但通常是20-150℃,考虑到生产率和组分(A)和(B)含量控制能力,优选地是35-95℃。
在第二步中或在第二步及其以后步骤中使用的聚合温度可以等于在第一步中使用的聚合温度或与其聚合温度不同。通常是20-150℃,优选地35-95℃。
在上述生产方法中,可以任选地进行后处理,例如催化剂失活,除去溶剂,除去单体,干燥和制粒。
共聚物(X)实例包括(丙烯-1-丁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和(丙烯-1-己烯)-1-(丙烯-1-己烯)共聚物。优选的是(丙烯-1-丁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和(丙烯-1-己烯)-1-(丙烯-1-己烯)共聚物。更优选的是(丙烯-1-丁烯)-(丙烯-1-丁烯)共聚物。关于在上面列出的每个共聚物中的两对括号,前一对和后一对分别表示组分(A)和组分(B)。
在230℃测量的共聚物(X)熔体流动速率(MFR)没有特别限制,但考虑到流动性或成膜性,优选地是0.1-50克/10分,更优选地1-20克/10分。为了控制流动性,可以采用适当方法改变MFR,例如在熔体捏和期间添加有机过氧化物。
(ii)共聚物(Y)
在本发明中,如需要加入的共聚物(Y)是一种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或乙烯制得的共聚物。在共聚物(Y)中丙烯含量是86-97重量%,优选地88-97%,更优选地88-96.5重量%。共聚物(Y)是一种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得的共聚物时,α-烯烃比例是从100重量%减去上述丙烯含量所得到的值。共聚物(Y)是一种由丙烯和乙烯制得的共聚物时,乙烯比例是从100重量%减去上述丙烯含量所得到的值。共聚物(Y)是一种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得的共聚物,α-烯烃和乙烯的比例之和是从100重量%减去上述丙烯含量所得到的值。α-烯烃与乙烯的重量比优选地是30/70至90/10。
共聚物(Y)优选地是一种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或乙烯制得的无规共聚物,特别地,结晶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丁烯-1-丙烯无规三元聚合物等,其共聚单体含量是在上述范围内。考虑到由本发明树脂组合物得到的薄膜热合温度,共聚物(Y)的熔点优选地是低于155℃,更优选地不高于150℃。
考虑到由本发明树脂组合物得到的薄膜防粘连性,共聚物(Y)的20℃二甲苯-可溶部分的含量优选地最高15重量%,更优选地最高13重量%,还更优选地最高10重量%。
共聚物(Y)的MFR优选地是0.1-50克/10分,更优选地1-20克/10分,还更优选地1-15克/10分。
(iii)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
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是一种熔点115℃或更低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熔点高于115℃的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代替聚合物(Z)时,在许多情况下,低温热合性会不够。
聚合物(Z)优选地是含有1-丁烯的结晶聚合物。其特别实例包括1-丁烯均聚物和1-丁烯与除1-丁烯外具有2-10个碳原子的α-烯烃的共聚物,例如1-丁烯与丙烯或乙烯的共聚物。
聚合物(Z)的MFR优选地是0.1-50克/10分,更优选地1-20克/10分,还更优选地1-18克/10分。
聚合物(Z)中20℃二甲苯可溶部分的含量是20重量%或更高,优选地25重量%或更高,更优选地30重量%或更高。
本发明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含有共聚物(X)、聚合物(Z)和任选添加的共聚物(Y)。复合组分的比例是共聚物(X)10-99重量%∶共聚物(Y)0-60重量%∶聚合物(Z)1-30重量%,优选地共聚物(X)20-99重量%∶共聚物(Y)0-60重量%:聚合物(Z)1-30重量%,更优选地共聚物(X)30-99重量%∶共聚物(Y)0-50重量%∶聚合物(Z)1-20重量%。此外,其它希望的组合可表征为共聚物(Y)0-55重量%∶聚合物(Z)5-25重量%,余量是共聚物(X)。这里,共聚物(X)、共聚物(Y)和聚合物(Z)的比例之和是100重量%。
如果共聚物(X)比例小于10重量%,由这种树脂组合物得到的薄膜会具有不够的低温热合性,而超过99重量%时,由这种树脂组合物得到的薄膜的防粘连性差。
如果聚合物(Z)的比例小于1重量%,由这种树脂组合物得到的薄膜会具有不够的低温热合性,而超过30重量%时,会损害其加工稳定性和防粘连性。
没有任何必要添加共聚物(Y)。但是,它的比例超过60重量%,由这种树脂组合物得到的薄膜会具有不够的低温热合性。
在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在二甲苯中洗脱部分的量(20℃)可最高50重量%,优选地最高40重量%,更优选地最高35重量%。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MFR是0.1-50克/10分,优选地1-20克/10分,更优选地2-15克/10分。
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共聚物(X),聚合物(Z)以及任选地已分开制备的共聚物(Y)均匀分散可以得到本发明的丙烯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应用挤塑熔体共混、班伯里共混等。
也可以采用所谓的多段聚合法得到该丙烯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条件是逐步改变的。
本发明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任选地含有添加剂和除上述共聚物和聚合物外的树脂。添加剂实例包括抗氧化剂、紫外光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压敏粘合剂、防晕剂和防粘连剂。附加树脂实例包括除共聚物(X),(Y)和聚合物(Z)之外的以烯烃为基的树脂,例如以乙烯为基的树脂。
“第二种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称之“第二个组合物”,含有:
该共聚物(X)由组分(A)和组分(B)组成,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前面提到的要求1,或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前面提到的要求1和要求2,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前面提到的要求3,或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前面提到的要求3和要求4,其中共聚物(X)满足前面提到的要求5,
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Y),它是一种任选的组分,由丙烯和α-烯烃和/或乙烯制成,以及
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它的熔点115℃或更低,以及
特别的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和/或成核剂(N)。
在第二种组合物中含有的共聚物(X)、(Y)和聚合物(Z)是与前面描述的第一种组合物中含有的组分相同的组分。因此,除非另外指出,有关在第一种组合物中的这些组分的说明也都适用于第二种组合物。
(iv)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
本发明中使用的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是其熔点155℃或更高的,优选地157℃或更高的聚合物。由于本发明第二种组合物含有这样的聚合物(W),该组合物耐热性极好,因此加工稳定性也极好。
聚合物(W)可以是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3重量%以下单体的共聚物。优选的是丙烯和其它单体的无规共聚物。
聚合物(W)的MFR优选地是0.1-200克/10分,更优选地1-150克/10分。
在聚合物(W)中20℃二甲苯可溶部分含量优选地是不大于10重量%,优选地不大于7重量%,更优选地不大于5重量%。20℃二甲苯可溶部分含量高于上述范围时,在溶剂中洗脱部分的量相反地变得很大。
(v)成核剂(N)
成核剂(N)实例包括通常使用的具有成核活性的成核剂和树脂。
成核剂可用下述化合物例证说明:磷酸酯类成核剂,例如双(4-叔丁基苯基)磷酸钠和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山梨糖醇类成核剂,例如在JP 59-164 348A和JP 63-132 937 A中公开的双(对-甲基亚苄基)山梨糖醇、双(对-乙基亚苄基)山梨糖醇和1,3,2,4-二亚苄基山梨糖醇(亚苄基基团可以有取代基,例如在其4位甲基、乙基、甲氧基和氯,或在其2-和4-位二甲基)。
具有成核活性的树脂可用支化α-烯烃聚合物,脂环聚合物和高密度聚乙烯例证说明。
下面提到在第二种组合物中组分的量。
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共聚物(X)的含量是10-98重量%,优选地20-98重量%,更优选地30-98重量%。
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共聚物(Y)的含量是0-60重量%,优选地0-50重量%。
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聚合物(Z)的含量是1-30重量%,优选地1-25重量%,更优选地1-20重量%。
在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聚合物(W)的含量是1-30重量%,优选地1-20重量%,更优选地1-15重量%。
这里,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量的和是100重量%。
每100重量份组分(X)、(Y)、(Z)和(W)总量,成核剂(N)量是0.1-3重量份,优选地0.1-2重量份。由于本发明第二种组合物含有这样一种量的这样成核剂(N),该组合物的耐热性是优良的,因此加工稳定性也是优良的。
如果共聚物(X)含量小于10重量%,低温热合性将变得不充分,而超过99重量%时,加工稳定性会变差。
如果聚合物(Z)含量小于1重量%,低温热合性将变差,而超过30重量%时,加工期间的耐热性和防粘连性将变差。
如果聚合物(W)含量小于1重量%,加工稳定性将变得不足,而超过30重量%时,低温热合性将变差。
不需要加共聚物(Y)。但是,它的含量超过60重量%时,低温热合性将变差。
成核剂(N)含量小于0.1重量份,加工期间的稳定性是不够的,而超过3重量份时,薄膜的物理性能,例如透明性将变差。
在本发明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中,在二甲苯中洗脱部分的量(20℃)优选地是最高50重量%,更优选地是最高40重量%,还更优选地是最高35重量%。
该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MFR优选地是0.1-50克/10分,更优选地是1-20克/10分,还更优选地是2-15克/10分。
采用适当的方法均匀分散共聚物(X)、聚合物(Z)、聚合物(W)和/或成核剂(N)以及已分开制备的任选共聚物(Y),可以得到本发明的丙烯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应用挤塑熔融共混、班伯里共混等。
还可以采用逐步改变聚合条件的所谓多段聚合方法得到该组合物。采用这样多段聚合方法制备这种组合物时,可以在任何定时加入成核剂(N),除非该剂失去活性。
本发明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任选地含有添加剂和除上述共聚物和聚合物外的树脂。添加剂实例包括抗氧化剂、紫外光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压敏粘合剂、防晕剂和防粘连剂。附加树脂实例包括除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之外的以烯烃为基的树脂,例如以乙烯为基的树脂。
本发明的薄膜是一种具有由例如上述本发明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的薄膜。
本发明薄膜实例包括由以本发明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单层组成的薄膜,和由包括至少两层的薄膜,其中包括由本发明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制成的层。
生产本发明薄膜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依据该薄膜层构成进行选择。例如,为这种目的可以采用的是吹塑成膜、T-模头成膜和压延。
取决于待生产薄膜的层构成,可采用运用上述技术,仅仅由本发明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制成薄膜的方法,多层(至少两层)本发明树脂组合物和一种或多种其它树脂材料一起形成薄膜的方法。通常使用的共挤塑、挤塑层合、热层合和干层合可用于例证包括多层薄膜的生产方法。
此外,将先制备的薄膜或板拉伸制成薄膜的方法也可采用。拉伸方法实例包括采用辊拉伸、绷架拉伸、管形拉伸等达到的单轴或双轴拉伸。考虑到得到薄膜的物理性能平衡,例如低温热合性、透明性和刚性,优选的是非-拉伸共挤塑和双轴拉伸。
本发明薄膜的应用实例是包装。包装薄膜实例包括包装食品用的薄膜和包装衣服用的薄膜。优选的是包装食品的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参看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专门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使用样品的制备方法和物理性能测量方法描述如下:
(1)组分(A)和(B)含量(单位:重量%)
由聚合作用的材料平衡测定在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中组分(A)和(B)含量。
(2)1-丁烯含量(单位:重量%)
采用在《大分子手册》(Macromolecule Handbook)(1995年,Kinokuniya出版),第619页中描述的测量IR光谱的方法,由物质在波数770cm-1的吸收特性或由13C-NMR吸收特性测量了物质中1-丁烯含量。
(3)乙烯含量(单位:重量%)
使用红外光谱仪,采用一般方法,使用标准样品由物质在波数范围732-720cm-1内的吸收特性,测定了物质中乙烯含量。
(4)熔点(T,单位:℃)
用热压制备试验材料(即这种材料在230℃下预热5分钟,接着压力增加到50kgf/cm2G达3分钟,再保持这个压力达2分钟,接着在30kgf/cm2G于30℃冷却5分钟,以得到厚度0.5毫米的板)得到熔化曲线。然后,从这种板切下10毫克片在氮气气氛下于220℃热处理5分钟,接着以降温速率300℃/分冷却到150℃,然后在150℃保持1分钟,接着以升温速率5℃/分从50℃加热到180℃,测量出出现最大吸热峰的温度T(℃)。
(5)熔体流动速率(MFR,单位:克/10分)
根据JIS K7210在温度230℃,在施加负荷21.18N下测量了MFR。
(6)透明性(雾度,单位:%)
根据JIS K7105测量了透明性。
(7)光泽度(Gloss,单位:%)
根据JIS K7105测量了光泽度。
(8)热合温度(HST,单位:℃)
让一部分薄膜表面和同一薄膜另一部分表面相向接触,并且使用加热到预定温度(在65-115℃间隔内,十一个点,间隔5℃)的热合机(由Toyo SeikiSeisaku-Sho有限公司生产)在负荷2kg/cm2G下热压2秒钟进行热合。得到的样品在23℃和湿度50%下调节一夜。相继地,测量样品在温度23℃、湿度50%、剥离速度200毫米/分和剥离角度180度的条件下进行剥离时,检测在热合温度下抗剥离力为300g/25mm的样品热合温度。得到的这个热合温度看作是热合温度。
(9)粘连性(单位:kg/12cm2)
让薄膜一个表面和该薄膜另一个表面接触在一起,再在施加负荷500g/12cm2下,在60℃加工3小时所得到的试样进行剪切剥离。测量了最大负荷(kg),并且以kg/12cm2表示。
(10)加工稳定性
在双轴拉伸后,直接触摸从塑化炉出来的薄膜,评价加工稳定性。这种薄膜无任何粘连感觉时,其指定为○。这种薄膜有一些粘连感觉时,其指定为△。薄膜极粘连时,其指定为×。
(11)最大吸热峰温度(T,单位:℃)和主吸热量与总吸热量的比(单位:%)
(11-1)最大吸热峰温度(T,单位:℃)
测量了在熔化曲线上出现最大吸热峰时的温度T(℃),该曲线是这样得到的:采用热压制备试验材料(即这种材料在230℃下预热5分钟,接着压力增加直到50kgf/cm2G达3分钟,再保持这个压力达2分钟,然后该组合物在30℃冷却5分钟),制成厚0.5毫米的板,然后,从这种得到的板切下10毫克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7型,由Perkin Elmer公司生产),在氮气气氛下于220℃热处理5分钟,接着以降温速率300℃/分冷却到150℃,然后在150℃保持1分钟,再以降温速率5℃/分冷却到50℃,在50℃保持一分钟,然后以升温速率5℃/分从50℃加热到180℃。
(11-2)主吸热量与总吸热量的比(单位:%)
在得到的熔化曲线中,测量由熔化曲线和通过在53℃的点与在170℃的点连接所得到的直线(基线)所包围的面积,即总吸热量,和由基线与在温度范围T-10(℃)至T+10(℃)(其中心在温度T(℃))内包围的面积,其中出现最大的吸热峰,即主吸热量,根据下式由这些面积计算出该比。
主吸热量与总吸热量的比=(主吸热量/总吸热量)×100
“第一组”
(实施例1)
[固体催化剂的合成]
在配置搅拌器的容量200升不锈钢反应器中的空气用氮气置换,然后其中装入80升己烷、6.55摩尔四丁氧基钛、2.8摩尔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98.9摩尔四丁氧基硅氧烷,生成均匀的溶液。然后,在5小时内缓慢滴加51升浓度2.1摩尔/升丁基氯化镁在异丁醚中的溶液,同时该反应器中的温度保持在5℃。在滴加完后,再继续搅拌一小时。在室温下进行固-液分离,用70升甲苯洗涤,重复进行三次。
接着,除去甲苯,以便浆体含量变成0.6千克/升。此后,加入8.9摩尔正丁醚和274摩尔四氯化钛混合溶液,然后还添加20.8摩尔邻苯二甲酰氯,接着在110℃下反应3小时。在反应后,在95℃用甲苯重复洗涤两次。
在浆体浓度调整到0.6千克/升后,添加3.13摩尔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9摩尔正丁醚和137摩尔四氯化钛,并且在105℃下进行反应1小时。在反应完成后,在那个温度下进行固-液分离,在95℃用90升甲苯重复洗涤两次。
在浆体浓度调整到0.6千克/升后,添加8.9摩尔正丁醚和137摩尔四氯化钛,并且在95℃下进行反应1小时。在反应完成后,在那个温度下进行固-液分离,在同样温度下用90升甲苯重复洗涤三次。
在浆体浓度调整到0.6千克/升后,添加8.9摩尔正丁醚和137摩尔四氯化钛,并且在95℃下进行反应1小时。
在反应完成后,在那个温度下进行固-液分离,在同样温度下用90升甲苯重复洗涤三次,接着用90升己烷附加洗涤三次。相继在减压下干燥得到11.0千克固体催化剂组分。
这种固体催化剂组分含有1.89重量%钛原子、20重量%镁原子、8.6重量%邻苯二甲酸酯、0.05重量%乙氧基和0.21重量%丁氧基,还具有有利的颗粒性能,无细粉末。
[固体催化剂的预活化作用]
往配置搅拌器的容量3升SUS压力釜中,添加1.5升完全去水脱气的正己烷、37.5毫摩尔三乙基铝、3.75毫摩尔叔丁基-正-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和15克上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在预活化之后在30分钟内连续加入15克丙烯,同时保持反应器中的温度在5-15℃之间,得到的固体催化剂浆体转移到配置搅拌器的容量200升SUS压力釜中,加140升液体丁烷稀释,保持在温度5℃或更低。
[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聚合作用]
(第一个步骤)
在配置搅拌器的容量300升SUS聚合容器中,加入35千克/小时液体丙烯、13千克/小时1-丁烯和氢,其量是气相部分中的氢浓度保持在0.5体积%。此外,加入0.6克/小时预活化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在聚合温度60℃,在停留在容器中的大量浆体保持在90升的条件下继续进行使用液体丙烯作为介质的淤浆聚合。在这种操作期间生成聚合物的量是2.0千克/小时。由分析聚合物部分,丁烯含量是7.7摩尔%。得到含有该聚合物的浆体未经失活可连续地转移到第二步骤聚合容器中。
(第二步骤)
在配置搅拌器的容量1米3气相流化床反应器中,加入从第一个步骤反应器转移的含有固体催化剂组分的聚合物,50毫摩尔/小时三乙基铝和5毫摩尔/小时叔丁基-正-丙基二甲氧基硅烷,在加入丙烯、氢气和1-丁烯以便在流化床中聚合物的量保持到80千克,聚合温度到65℃,聚合压力到1.15MPa,气相中氢浓度到2.5体积%,1-丁烯含量到25体积%的这样一些条件下,继续连续聚合反应,这样得到了22.2千克/小时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X-1)。在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X-1)中1-丁烯含量是20.0摩尔%。在第一个步骤中得到的聚合物(组分(A))与在第二个步骤中得到的聚合物(组分(B))的重量比从单个步骤中聚合物的量确定是10/90。在组分(B)中1-丁烯含量是21.8摩尔%。
即在得到的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中,组分(A)的含量是10重量%,组分(B)的含量是90重量%,组分(A)中1-丁烯含量是7.7摩尔%,组分(B)中1-丁烯含量是21.8摩尔%,在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中1-丁烯含量是20.0摩尔%。测量共聚物(X-1)的DSC曲线时,主吸热量与总吸热量的比是29%。
[组合物制粒]
往100重量份由9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和10重量%TAFMERBL3450(由Mitsui Chemicals公司生产,熔点85.8℃)(Z-1,聚-1-丁烯)混合得到的粉末,混入0.1重量份硬脂酸钙、0.05重量份Irganox1010(由Ciba SpecialtyChemicals生产)、0.1重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酚(由Sumitomo Chemicals有限公司生产的BHT)和0.4重量份Tospear 120(由GE Toshiba Silicones生产),然后熔融捏合,制粒。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2克/10分。
[拉伸薄膜的制备]
前面得到的粒料和FS2011DG2(聚丙烯,熔点159℃,MFR 2.5克/10分)分别用于表面层和基层。它们分开在不同的挤塑机中熔融捏合,对于表面层树脂温度为230℃,对于基层树脂温度为260℃,然后加到一个共挤塑T-模头中。由T-模头以两类表面层/基层两层组成挤塑的树脂,用30℃冷却辊快速冷却,从而得到厚度1毫米的流延片材。
以上述方式得到的流延片材先预热,然后在纵向拉伸机的辊之间,采用周边速度的不同,在拉伸温度125℃下沿纵向方向拉伸5倍。接着,该片材在炉中在拉伸温度157℃下沿横向方向拉伸8倍,然后在165℃下热处理。这样得到一种两层双轴向拉伸的薄膜,表面层厚1.5微米,基层厚20微米,然后用收卷机卷起。所得到薄膜的物理性能评价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进行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9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和10重量%TAFMER XR110T(由MitsuiChemicals公司生产,熔点109.1℃)(Z-2)共混比例,它是丙烯/1-丁烯共聚物。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7.5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进行制粒粒料(MFR为8.1克/10分)、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8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和20重量%丙烯/1-丁烯共聚物(Z-2)共混比例。这些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进行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7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和30重量%丙烯/1-丁烯共聚物(Z-2)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1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进行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65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25重量%Sumitomo Noblen RW150XG(由Sumitomo Chemical有限公司生产,乙烯含量4.6重量%),它是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10重量%聚-1-丁烯(Z-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1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1。
(对比实施例1)
以与JP 2-57770 B中描述的实施例1同样方式,使用氯化钛类固体催化剂系统,采用单步气相聚合法得到了丙烯/1-丁烯共聚物(X-2)。得到的共聚物中1-丁烯含量是19.2摩尔%。在测量的共聚物X-1DSC曲线中主吸热量与总吸热量之比是37%。
以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进行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单个共聚物(X-2)。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3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1。热合温度是高的。
(对比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进行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90重量%共聚物(X-2)和10重量%丙烯/1-丁烯共聚物(Z-2)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5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1。热合温度是高的。
(对比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进行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单个共聚物(X-1)。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2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1和2。热合温度是高的。
(对比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同样方式进行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9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X-1)和10重量%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Z-3)共混比例,该共聚物的熔点117.6℃,乙烯含量1.0重量%,1-丁烯含量20.3重量%。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1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1。热合温度是高的。
                                  表1
                        树脂组合物
  X,重量%   Y,重量%   Z,重量% MFR,克/10分
  实施例1   X-1(90)   -   Z-1(10)   9.5
  实施例2   X-1(90)   -   Z-2(10)   7.5
  实施例3   X-1(80)   -   Z-2(20)   8.1
  实施例4   X-1(70)   -   Z-2(30)   8.1
  实施例5   X-1(65)   Y-1(25)   Z-1(10)   8.1
  对比实施例1   X-2(100)   -   -   8.3
  对比实施例2   X-2(90)   -   Z-2(10)   8.5
  对比实施例3   X-1(100)   -   -   8.2
  对比实施例4   X-1(90)   -   Z-3(10)   8.1
                                          表1(续)
                           薄膜性能
  雾度,%   光泽,%   HST,℃ 粘连,kg/12cm2
  实施例1   2.6   152   82   0.64
  实施例2   2.4   152   95   0.49
  实施例3   2.5   150   94   0.49
  实施例4   2.5   150   93   0.59
  实施例5   2.5   150   83   0.53
  对比实施例1   2.5   150   99   0.72
  对比实施例2   2.7   150   98   0.67
  对比实施例3   2.3   151   96   0.58
  对比实施例4   2.5   150   96   0.43
“第二组”
(实施例6)
[组合物制粒]
87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10重量%TAFMER BL3450(由MitsuiChemicals公司生产,熔点85.8℃)(Z-1,聚-1-丁烯)、3重量%Sumitomo NoblenHU100G(由Sumitomo Chemical有限公司生产,熔点165℃)(W-1,丙烯聚合物)、以100重量份前面组合物粉末计,0.1重量%硬脂酸钙、0.05重量%Irganox1010(由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生产)、0.1重量份2,6-二-叔丁基-4-甲基酚(由Sumitomo Chemicals有限公司生产的BHT)和0.4重量份Tospear 120(由GEToshiba Silicones生产)混合,然后熔融捏合得到粒料。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9.5克/10分。
[拉伸薄膜的制备]
以与实施例1相同方式生产两层双轴向拉伸薄膜,表面层厚1.5微米,基层厚20微米,只是表面层使用上述得到的粒料。得到的薄膜物理性能评价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7)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75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15重量%TAFMER BL3450(Z-1,聚-1-丁烯)和1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9.0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8)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7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10重量%TAFMER XR110T(由Mitsui Chemicals公司生产,熔点109.1℃)(Z-2),它是丙烯/1-丁烯共聚物,和2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9.8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9)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87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10重量%TAFMER BL3450(Z-1,聚-1-丁烯),3重量%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1)、以100重量份前面三种树脂总重量计,0.5重量%(在表2中以phr表示)高密度聚乙烯(MFR=16.5,密度=0.956)(N-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9.2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10)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8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10重量%TAFMER BL3450(Z-1,聚-1-丁烯),1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1)、以100重量份前面三种树脂总重量计,0.5重量%高密度聚乙烯(N-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9.6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11)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52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28重量%Sumitomo Noblen BW150XG(由SumitomoChemical有限公司生产,乙烯含量4.6重量%)(Y-1),它是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15重量%TAFMER BL3450(Z-1,聚-1-丁烯)以及5重量%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2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12)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49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26重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Y-1)、15重量%TAFMER BL3450(Z-1,聚1-丁烯)以及1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9.2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13)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55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30重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Y-1)、15重量%TAFMER BL3450(Z-1,聚-1-丁烯),以及以100重量份前面三种树脂总重量计,0.5重量%高密度聚乙烯(N-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7.9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
(对比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65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和35重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Y-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0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热合温度是高的。
(对比实施例6)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9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和10重量%TAFMER BL3450(Z-1,聚-1-丁烯)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2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加工稳定性是差的。
(对比实施例7)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65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25重量%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Y-1)和10重量%TAFMER BL3450(Z-1,聚-1-丁烯)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9.1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加工稳定性是差的。
(对比实施例8)
以与实施例6相同方式制粒、成膜和评价物理性能,只是使用65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1)、25重量%以丙烯为基的聚合物(W-1)共混比例。得到的粒料具有MFR为8.2克/10分。这些结果列于表2。热合温度是高的。
                                              表2
                                    树脂组合物
  X重量%   Y重量%   Z重量%   W重量%   Y重量%   MFR,克/10分
  实施例6   x-1(87)   -   Z-1(10)   W-1(3)   -   9.5
  实施例7   x-1(75)   -   Z-1(15)   W-1(10)   -   9.0
  实施例8   x-1(70)   -   Z-1(10)   W-1(20)   -   9.8
  实施例9   x-1(87)   -   Z-1(10)   W-1(3)   N-1(0.5)   9.2
  实施例10   x-1(80)   -   Z-1(10)   W-1(10)   N-1(0.5)   9.6
  实施例11   x-1(52)   Y-1(28)   Z-1(15)   W-1(5)   -   8.2
  实施例12   x-1(49)   Y-1(26)   Z-1(15)   W-1(10)   -   9.2
  实施例13   x-1(55)   Y-1(30)   Z-1(15)   -   N-1(0.5)   7.9
  对比实施例3   x-1(100)   -   -   -   -   8.2
  对比实施例5   x-1(65)   Y-1(35)   -   -   -   8.0
  对比实施例6   x-1(90)   -   Z-1(10)   -   -   8.2
  对比实施例7   x-1(65)   Y-1(25)   Z-1(10)   -   -   9.1
  对比实施例8   x-1(65)   Y-1(25)   -   W-1(10)   -   8.2
                                       表2(续)
                           薄膜性能
  雾度,%   HST,% 粘连,kg/12cm2   加工稳定性
  实施例6   2.7   83   0.55   ○
  实施例7   2.3   81   0.42   ○
  实施例8   2.5   90   0.31   ○
  实施例9   2.8   85   0.46   ○
  实施例10   2.8   85   0.52   ○
  实施例11   2.4   87   0.44   ○
  实施例12   2.4   82   0.57   ○
  实施例13   2.4   87   0.43   △
  对比实施例3   2.3   96   0.58   ×
  对比实施例5   2.7   95   0.31   △
  对比实施例6   2.2   80   0.79   ×
  对比实施例7   2.5   83   0.53   ×
  对比实施例8   2.5   95   0.34   ○
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聚丙烯薄膜,该薄膜具有与现有技术同样的光学特性,例如透明性和光泽,具有优良的低温热合性和防粘连性。

Claims (14)

1、一种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它含有:
10-99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该共聚物(X)由1-30重量%组分(A)和70-99重量%组分(B)组成,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1,或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1和要求2,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3,或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3和要求4,其中共聚物(X)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5,
0-6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Y),它由丙烯和α-烯烃和/或乙烯制成,共聚物(Y)的丙烯含量是86-97重量%,乙烯和α-烯烃含量之和是3-14重量%,
1-30重量%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它的熔点115℃或更低,如果组分(A)和组分(B)量的每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量为基的,并且组分(A)和(B)量的百分数之和是100重量%,共聚物(X),共聚物(Y)和聚合物(Z)量的每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Y)和聚合物(Z)量之和为基的,以及在共聚物(Y)中丙烯含量和在共聚物(Y)中乙烯和α-烯烃含量之和分别是以共聚物(Y)中丙烯、乙烯和α-烯烃量之和为基的,
要求1:在这种组分中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的含量不小于1摩尔%,但小于15摩尔%,
要求2:在这种组分中乙烯含量不大于5摩尔%,
要求3:在这种组分中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的含量是15-30摩尔%,
要求4:在这种组分中乙烯含量不大于5摩尔%,
要求5:在测量材料的DSC曲线时,在温度范围T-10℃至T+10℃内吸热量占在温度范围53-170℃内吸热量的15-36%,其中T表示出现最大吸热峰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第一步使组分(A)聚合,接着在第二步或在第二步以及下面的步骤中,在第一步骤中已生成的组分(A)存在下,使组分(B)聚合这样得到的一种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在没有惰性溶剂的情况下进行生成组分(A)的聚合作用,并且在气相中进行生成组分(B)的聚合作用这样得到的一种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在作为基本组分含有Ti、Mg和卤素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存在下,通过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或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聚合所得到的一种共聚物(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20-99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0-60重量%共聚物(Y)和1-30重量%聚合物(Z),如果共聚物(X)、(Y)和聚合物(Z)量的和是10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物(Z)是含有1-丁烯的共聚物。
7、具有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层的薄膜。
8、一种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
10-98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X),该共聚物(X)由1-30重量%组分(A)和70-99重量%组分(B)组成,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1,或组分(A)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1和要求2,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制成,并且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3,或组分(B)是一种共聚物组分,它由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制成,它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3和要求4,其中共聚物(X)满足下面定义的要求5,
0-6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共聚物(Y),它由丙烯和α-烯烃和/或乙烯制成,共聚物(Y)的丙烯含量是86-97重量%,乙烯和α-烯烃含量之和是3-14重量%,
1-30重量%以烯烃为基的结晶聚合物(Z),其熔点为115℃或更低,
1-30重量%以丙烯为基的结晶聚合物(W),它的熔点155℃或更高,和/或成核剂(N),其量是以100重量份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量之和为基0.1-3重量份,如果组分(A)和组分(B)量的每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量为基的,并且组分(A)和(B)量的百分数之和是100重量%,共聚物(X),共聚物(Y)和聚合物(Z)、(W)量的每个百分数是以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量之和为基的,以及在共聚物(Y)中丙烯含量和在共聚物(Y)中乙烯和α-烯烃含量之和分别是以共聚物(Y)中丙烯、乙烯和α-烯烃量之和为基的,
要求1:在这种组分中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的含量不小于1摩尔%,但小于15摩尔%,
要求2:在这种组分中乙烯含量不大于5摩尔%,
要求3:在这种组分中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的含量是15-30摩尔%,
要求4:在这种组分中乙烯含量不大于5摩尔%,
要求5:在测量材料的DSC曲线时,在温度范围T-10℃至T+10℃内吸热量占在温度范围53-170℃内吸热量的15-36%,其中T表示出现最大吸热峰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第一步使组分(A)聚合,接着在第二步或在第二步以及下面的步骤中,在第一步骤中已生成的组分(A)存在下,使组分(B)聚合这样得到的一种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在没有惰性溶剂的情况下进行生成组分(A)的聚合作用,并且在气相中进行生成组分(B)的聚合作用这样得到的一种共聚物。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共聚物(X)是在作为基本组分含有Ti、Mg和卤素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存在下,通过丙烯和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或丙烯、具有4个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和乙烯聚合所得到的共聚物(X)。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
20-98重量%共聚物(X),
0-60重量%共聚物(Y),
1-25重量%聚合物(Z),
1-20重量%聚合物(W),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之和是100重量%,和/或成核剂(N),其量是以100重量份共聚物(X)、(Y)和聚合物(Z)、(W)量之和计0.1-3重量份。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聚合物(Z)是含有1-丁烯的共聚物。
14、具有由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层的薄膜。
CNB031226728A 2002-03-29 2003-03-27 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与由其生产的薄膜 Expired - Lifetime CN12698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7930/2002 2002-03-29
JP97932/02 2002-03-29
JP2002097930 2002-03-29
JP2002097932 2002-03-29
JP97932/2002 2002-03-29
JP97930/02 2002-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8433A CN1448433A (zh) 2003-10-15
CN1269894C true CN1269894C (zh) 2006-08-16

Family

ID=2804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26728A Expired - Lifetime CN1269894C (zh) 2002-03-29 2003-03-27 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与由其生产的薄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22049B2 (zh)
CN (1) CN1269894C (zh)
DE (1) DE10313942A1 (zh)
SG (1) SG1100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59972A1 (en) * 2000-08-04 2004-08-19 Koschmieder Stefan U. Propylene polymers having agreeable odor characteristics and shaped articles thereof
DE102004039453B4 (de) 2003-08-20 2021-08-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olymerzusammensetzung und Folie daraus
CN101111544B (zh) * 2004-11-29 2012-11-14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株式会社 聚丙烯类膜及其叠层体
WO2006066998A1 (en) * 2004-12-21 2006-06-29 Basell Poliolefine Italia S.R.L. Heat-sealable polyolefin films
US20070116911A1 (en) * 2005-11-21 2007-05-24 Fina Technology, Inc. Hot seal resins
US20080003332A1 (en) * 2006-05-12 2008-01-03 Dimitrios Ginossatis Multilayer heat shrinkable cook-in film
ATE552304T1 (de) 2008-01-02 2012-04-15 Flexopack Sa Pvdc-formulierung und wärmeschrumpfbare folie
JP5062036B2 (ja) * 2008-05-23 2012-10-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JP5062035B2 (ja) * 2008-05-23 2012-10-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フィルム
JP2011068844A (ja) * 2009-08-24 2011-04-07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ストレッチ包装用フィルム
WO2011064119A1 (en) * 2009-11-24 2011-06-03 Basell Poliolefine Italia S.R.L.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having a low seal temperature and improved hot tack
WO2011064124A1 (en) * 2009-11-24 2011-06-03 Basell Poliolefine Italia S.R.L. Polyolefin compositions having a low seal temperature and improved hot tack
EP2520518B1 (en) 2011-05-03 2020-09-23 Flexopack S.A. Waste packaging device
EP2535279B1 (en) 2011-06-16 2016-11-16 Flexopack S.A. Waste packaging system and film
US9604430B2 (en) 2012-02-08 2017-03-28 Flexopack S.A. Thin film for waste packing cassettes
US9789669B2 (en) 2013-06-14 2017-10-17 Flexopack S.A. Heat shrinkable film
AU2015258191B2 (en) 2014-11-19 2020-02-27 Flexopack S.A. Oven skin packaging process
EP3501822A1 (en) 2017-12-22 2019-06-26 Flexopack S.A. Fibc liner fil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9964A (en) 1978-10-30 1980-05-06 Sumitomo Chemical Co Polypropylene multilayer film
JPS6184242A (ja) 1984-10-02 1986-04-28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多層フイルム
JPS61108647A (ja) 1984-11-02 1986-05-27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結剤性プロピレンランダム共重合体組成物
JPH06104698B2 (ja) 1985-11-20 1994-12-21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系ランダム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熱可塑性樹脂用ヒートシール性改善剤
JPH0651808B2 (ja) * 1987-04-28 1994-07-06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高収縮性及び高密着性ポリオレフインフイルム
US5176953A (en) * 1990-12-21 1993-01-05 Amoco Corporation Oriented polymeric microporous films
JPH06184242A (ja) 1992-12-21 1994-07-05 Sumitomo Chem Co Ltd 塩化ビニル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IT1269914B (it) * 1994-03-24 1997-04-16 Himonty Inc Composizioni verniciabili di copolimeri cristallini del propilene aventi bassa temperatura di saldabilita'
JP3228106B2 (ja) 1994-12-22 2001-11-12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延伸フィルム用ポリプロピレン組成物及び積層延伸フィルム
JP3570772B2 (ja) 1995-04-12 2004-09-2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シーラント
BE1009963A3 (fr) * 1995-12-22 1997-11-04 Solvay Compositions a base de copolymeres statistiques du propylene, procede pour leur fabrication, et feuilles multicouches thermoscellables les contenant.
JP4086348B2 (ja) * 1997-11-12 2008-05-1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複合フィルム
DE69909689T2 (de) * 1998-08-25 2004-04-15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Propylenharzzusammensetzung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WO2000020473A1 (fr) * 1998-10-06 2000-04-13 Idemitsu Petrochemical Co., Ltd. Copolymeres aleatoires a base de propylene et compositions de resine a base de propylene, films associes et stratifies de resine a base de propylene
JP4655344B2 (ja) * 2000-08-30 2011-03-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プロピレン系共重合体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ピレン系共重合体からなるフィル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0036A1 (en) 2005-04-28
CN1448433A (zh) 2003-10-15
US6822049B2 (en) 2004-11-23
DE10313942A1 (de) 2003-10-09
US20030220453A1 (en) 200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9894C (zh) 以丙烯为基的树脂组合物与由其生产的薄膜
CN1030993C (zh) 聚乙烯混和物及其应用
CN1110514C (zh) 可控剥离强度可热封膜的聚烯烃组合物
CN1533407A (zh) 丙烯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83C (zh) 聚烯烃组合物及其模塑制品
CN1320037C (zh) 聚丙烯薄膜和多层层压材料
CN1069034A (zh) 烯烃的气相聚合方法
CN1051183A (zh) 热塑性烯烃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04509C (zh) 用于切割的粘合片
CN1678669A (zh) 可伸薄膜
CN1195796C (zh) 制备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乙烯聚合物组合物的颗粒和由该颗粒制成的膜
CN1061231A (zh) 丙烯聚合物薄膜和层压制品
CN1044126C (zh) 一种经过拉伸的聚丙烯薄膜
CN87107496A (zh) 低结晶性丙烯系无规共聚体组成物其制造方法及聚丙烯复合层压体
CN1520438A (zh) 包括丙烯无规共聚物的聚合物膜
CN1460117A (zh) 粘接性树脂组合物及用该组合物的多层层压结构体
CN101056929A (zh) 用高活性催化剂制得的多峰聚乙烯组合物
CN1616535A (zh) 聚乙烯薄膜
CN1269893C (zh) 以丙烯为基础的树脂组合物与由其生产的薄膜
CN1611538A (zh) 聚合物组合物及其膜
CN1045968C (zh) α-烯烃聚合物及α-烯烃聚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260287C (zh) 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和薄膜
CN1176984C (zh) 聚烯烃树脂改性剂,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和取向聚烯烃膜
CN1128163C (zh) 薄膜用聚丙烯及薄膜的制造方法
CN1047600C (zh) 低结晶性丙烯系无规共聚体组合物的制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