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4057A - 无人飞行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飞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4057A
CN113544057A CN202080018957.2A CN202080018957A CN113544057A CN 113544057 A CN113544057 A CN 113544057A CN 202080018957 A CN202080018957 A CN 202080018957A CN 113544057 A CN113544057 A CN 113544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rface
suction
unmanned aircraft
adsorp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89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菱田聪
清水俊彦
柿本将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tian Technology Researc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tian Technology Resear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tian Technology Researc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tian Technology Research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44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40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B64U30/26Ducted or shrouded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5/00Alighting gear
    • B64C25/32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 B64C2025/325Alight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elements which contact the ground or similar surfa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lic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201/00UAV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light controls
    • B64U2201/10UAV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light controls autonomous, i.e. by navigating independently from ground or air stations, e.g. by using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60/00Undercarriages
    • B64U60/50Undercarriages with landing le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70/00Launching, take-off or land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人飞行机(1),其包括:具有用于在空中飞行的推力产生部(12)的主体(10);具有吸附部(21)且安装于主体(10)的真空吸附装置(20);和控制推力产生部(12)和真空吸附装置(2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通过吸附部(21)的真空吸附能够将主体(10)固定于壁面,上述无人飞行机(1)具有检测吸附部(21)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40),控制装置在主体(10)相对壁面的吸附时和/或者脱离时,基于压力传感器(40)的检测控制推力产生部(12)的动作。

Description

无人飞行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飞行机,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向壁面吸附的无人飞行机。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向壁面吸附的现有的无人飞行机,公知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吸附无人驾驶飞行机。该吸附无人驾驶飞行机包括:具有螺旋桨的飞行机主体;和具有吸附部的真空吸附装置,当吸附部吸附于被吸附物时使螺旋桨的旋转停止,能够进行规定的工作。在吸附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控制真空吸附装置具有的吸风扇的旋转速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33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无人飞行机相对壁面的真空吸附,在吸附中的稳定状态中,比较容易将吸附力稳定地维持,而在从飞行状态转移到稳定状态的靠近时、和从稳定状态转移到飞行状态的脱离时,无人飞行机的操作、姿态容易变得不稳定,有可能发生与壁面的碰撞、坠落。
上述现有的吸附无人驾驶飞行机,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控制吸风扇的旋转速度,由此虽然能够实现吸附力的维持,但是相对壁面靠近时和脱离时的问题没有被充分研讨,在这一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相对壁面的吸附和/或者脱离的无人飞行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无人飞行机达成,该无人飞行机包括:具有用于在空中飞行的推力产生部的主体;具有吸附部且安装在上述主体的吸附装置;和控制上述推力产生部和上述吸附装置的动作的控制装置,上述吸附部通过上述吸附装置的动作吸附壁面,并且能够将上述主体固定在壁面,并且,包括检测上述吸附部的吸附状态的吸附状态检测部,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主体相对壁面的吸附时和/或者脱离时,基于上述吸附状态检测部的检测控制上述推力产生部的动作。在该无人飞行机中,优选上述吸附装置为利用上述吸附部能够真空吸附壁面的真空吸附装置,优选上述吸附状态检测部为检测上述吸附部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优选上述无人飞行机在基于上述推力产生部的动作进行飞行中,使上述主体靠近壁面时,上述控制装置利用上述吸附状态检测部检测基于上述吸附装置的动作进行的向壁面的吸附,并使上述推力产生部停止。在该结构中,优选具有检测上述主体靠近了壁面的情况的壁面检测传感器,优选上述控制装置基于上述壁面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开始上述吸附装置的动作。优选上述壁面检测传感器具有检测与壁面的距离的多个距离传感器。
另外,优选上述无人飞行机在基于上述吸附装置的动作进行的向壁面的吸附中,利用上述推力产生部的动作进行悬停时,上述控制装置停止上述吸附装置,并且在通过上述吸附状态检测部检测到与壁面的吸附解除后,使上述推力产生部动作,以使上述主体从壁面脱离。在该结构中,优选包括检测上述主体相对壁面的接触力的接触力传感器,优选上述控制装置在通过上述接触力传感器检测到上述主体成为能够脱离的状态后,停止上述吸附装置,使上述主体从壁面脱离。
优选上述主体相对壁面的吸附和/或者脱离,通过上述推力产生部使上述主体水平飞行来进行。
优选上述控制装置,在基于上述吸附装置的动作进行的向壁面的吸附中,上述吸附状态检测部检测到吸附解除时,使上述推力产生部动作,以维持上述主体的姿态。
上述主体在被吸附于壁面的状态下,能够支承安装有被移动体的绳索状体,并且能够利用卷扬机卷起上述绳索状体而使上述被移动体移动。上述被移动体能够具有多个送风机,通过控制上述送风机的动作,能够将上述被移动体维持为规定的姿态。或者,上述被移动体能够构成为能够沿着壁面移动。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相对壁面的吸附和/或者脱离的无人飞行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机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机相对壁面的吸附时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机相对壁面的脱离时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的侧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的侧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的侧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的侧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的侧面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无人飞行机的动作的主要部分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无人飞行机1具有主体10和真空吸附装置20。
主体10在框架11安装推力产生部12、筐体(壳体)部15和脚部16而构成。框架11通过将从中心呈辐射状地延伸的臂11a的前端连结为俯视时正六边形形状而构成。
推力产生部12包括:在框架11的各臂11a安装的多个螺旋桨13;和之中框架11的后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的涵道风扇14。螺旋桨13的个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但只要能够向任意的方向产生飞行推力,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也可以是3个、4个、8个等。各螺旋桨13在主体10水平的状态下,以旋转轴成为铅直方向的方式配置。
涵道风扇14通过在圆筒状的管内具有叶片而构成,一在主体10水平的状态下旋转轴成为水平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使主体10以基于螺旋桨13的动作产生的悬停状态水平飞行。涵道风扇14利用由伺服电机构成的方向转换装置14a绕与旋转轴正交的轴可转动地被支承,通过控制排气口的方向,能够进行前进飞行或者后退飞行。
筐体部15除了具有CPU或存储器等的控制装置以外,还具有操作通信装置、GPS天线、加速度传感器、电池等的操纵者操纵无人飞行机1时所需要的功能,被固定在框架11的上部。为了容易理解无人飞行机1的结构,图1中用虚线表示了筐体部15。
脚部16为在框架1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以彼此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被支承的棒状的部件,在接地时支承无人飞行机1。
真空吸附装置20包括吸附部21和连接于吸附部21的真空泵。吸附部21由树脂或橡胶等的弹性材料构成,在能够吸附于壁面的吸附面22的中央形成有吸引孔23。吸附部21分别设置于框架11的前部的左右两侧,吸附面22以朝向前方的方式配置。真空泵被收容在筐体部15内,通过用虚线表示的配管25与各吸附部21分支连接。吸附部21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2个,如果相对于壁面能够可靠地吸附,则也可以是单个,或者也可以将吸附部21设置3个以上,考虑必要的吸引力和吸附场所的状态等适当设定即可。
另外,无人飞行机1包括压力传感器40、壁面检测传感器50和接触力传感器60。压力传感器40例如由薄膜式压力计构成,以面对吸附孔23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各吸附部21,检测各吸附部21内的压力。
壁面检测传感器50是检测无人飞行机1靠近壁面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框架11的前部的左右两侧,具有分别安装在各吸附部21的上方的多个距离传感器51。各距离传感器51例如由超声波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构成,以不妨碍由吸附面22产生的与壁面的吸附的方式配置在比吸附面22稍微靠后方,分别检测与靠近吸附面22的前方的壁面的距离。
接触力传感器60例如由压电元件构成,以当无人飞行机1吸附于壁面时与壁面抵接并检测接触力的方式,分别安装在左右的脚部16的前部。接触力传感器60和脚部16的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以不妨碍推力产生部12的推力的方式将棒状的脚部16在框架11的中央仅设置1个,在该脚部16的先端安装接触力传感器60。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人飞行机的功能结构的模块图。如图1和图2所示,收容在筐体部15内的控制装置30,在主体10相对壁面的吸附时或者脱离时,接收来自压力传感器40、壁面检测传感器50和接触力传感器60的输入信号,控制真空吸附装置20的真空泵24的动作,并且控制推力产生部12的螺旋桨13和涵道风扇14的动作。
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无人飞行机1的动作。在无人飞行机1相对壁面的吸附时,通过由操纵者进行的发射器的手动操纵或者自动操纵,如图3(a)所示,使无人飞行机1飞行至在铅直方向上延伸的壁面W的近旁。当壁面检测传感器50检测到至壁面W的距离成为规定距离L以下时,控制装置30开始真空泵24的动作,并且一边使螺旋桨13以悬停(空中停止)的状态动作一边使涵道风扇14动作,使主体10向壁面W在箭头所示的水平方向上飞行。壁面吸附时的主体10的飞行速度可以是一定的,但也可以以随着壁面检测传感器50检测的与壁面L的距离变短而逐渐降低的方式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壁面检测传感器50,由于在主体10的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检测与壁面W之距离的距离传感器51,因此以使从各距离传感器51至壁面W的距离彼此相等的方式控制左右的涵道风扇14的工作,由此,能够使各个吸附面22以与壁面W大致平行的状态可靠地吸附。距离传感器51的安装位置不一定限定于主体10的前部,例如,也可以是主体10的后部。另外,在水平飞行时,除了距离传感器51以外,还可以利用气压传感器等的其它传感器。
如图3(b)所示,当吸附部21的吸附面22与壁面W紧贴时,真吸附部21利用空泵24被抽真空,内部被减压。当压力传感器40检测出吸附部21内成为规定的负压时,控制装置30判断为主体10相对壁面W的吸附完成,停止螺旋桨13和涵道风扇14。由此,无人飞行机1利用自重向箭头方向倾斜,如图3(c)所示,接触力传感器60与壁面W抵接。由控制装置30进行的吸附完成的检测,可以通过在上述的压力传感器40的检测的基础上,适当并用由距离传感器51进行的与壁面W的距离的检测值、从压力传感器40检测减压起的经过时间等来进行。
通过真空泵24的动作,无人飞行机1吸附于壁面W的期间,能够使搭载于无人飞行机1的检查装置、洒水装置、药剂喷洒装置、涂布装置等的各种作业装置(未图示)动作,能够进行对壁面W或者其近旁的规定的作业。压力传感器40在相对于壁面W的吸附中总是监视着吸附部21内的压力,当压力传感器40检测到规定的负压降低(向大气压侧的压力变动)时,控制装置30以使主体1悬停或者慢速下降的方式使螺旋桨13动作,维持主体10的姿态。如此一来,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吸附中的无人飞行机1的下落。这时,控制装置30也可以向操纵者的发射器等发送表示使螺旋桨13紧急动作的异常信号。
当使无人飞行机1从壁面W脱离时,如图4(a)所示,接收来自发射器或作业装置等的脱离信号,控制装置30一边维持基于真空泵24的动作产生的吸附状态一边使螺旋桨13动作来进行悬停,并且以涵道风扇14的方向成为能够后退的方式使方向转换装置14a动作。主体10通过悬停而成为水平姿态,因此接触力传感器60从壁面W离开,接触力传感器60的检测值降低。控制装置30在检测到接触力传感器60的检测值成为规定值以下时,判断为主体10能够脱离,停止真空泵24的动作。基于螺旋桨13的动作产生的悬停,代替通过控制装置30的控制进行,而可以通过操纵者的操作等来进行。
并且,通过压力传感器40检测出吸引部21内的规定的负压降低后,使涵道风扇14动作,如图4(b)所示,使主体10向箭头所示的水平方向上飞行,能够使无人飞行机1从壁面W脱离。为了迅速地进行吸引部21的负压降低,也可以在吸引部21设置排气阀,在真空泵24的停止的同时使排气阀动作,将吸引部21的内部向大气开放。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1构成为,向壁面W的吸附时,通过压力传感器40检测出向壁面W的吸附完成后,停止螺旋桨13和涵道风扇14的动作,另一方面,在从壁面W脱离时,在通过压力传感器40检测出与壁面W的吸附解除后,开始涵道风扇14的动作,因此,能够防止无人飞行机1的姿态变得不稳定,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相对壁面的吸附和脱离。
另外,由于在向壁面W的吸附时,基于构成壁面检测传感器50的距离传感器51的检测,开始真空吸附装置20的动作,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无人飞行机1的吸附。距离传感器51除了主体10的前部以外,也可以设置在后部、左右、上下,能够保持与周边物体的距离,实现碰撞的防止。距离传感器51也可以是能够通过2维扫描或者3维扫描测量至任意的多个测距点的距离等的单一的距离传感器。
另一方面,因为构成为,在从壁面W脱离时,在基于真空吸附装置20的动作进行的向壁面W的吸附中,使螺旋桨13动作而使无人飞行机1悬停,在接触力传感器60检测到从壁面W离开而能够脱离的状况后,控制装置30将真空吸附装置20停止而使主体10从壁面脱离,因此能够使无人飞行机1的脱离安全且流畅地进行。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具体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主体10靠近壁面W的壁面检测传感器50具有多个距离传感器51而构成,但不一定限定于能够测量与壁面的距离的传感器,也可以是检测在规定的区域内存在壁面W的摄像机或红外线传感器等。作为壁面检测传感器50使用摄像机的情况下,通过在向壁面W的吸附后继续进行拍摄,由此能够确认吸附状态。壁面检测传感器50在本发明中不是必须的,通过操作者等用目视确认无人飞行机1靠近壁面W而操作发射器,能够手动地使真空吸附装置20动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1中,推力产生部12具有多个螺旋桨13和多个涵道风扇14而构成,通过将多个螺旋桨13以旋转轴相对于水平的主体10倾斜的方式配置,能够不设置涵道风扇14,而使主体10保持水平姿态水平飞行,进行相对壁面W的吸附和/或者脱離。螺旋桨13的旋转轴的倾斜也可以通过能够调整角度的倾斜机构实现。
另外,吸附部21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于主体10,但也可以经由万向接头等可转动地安装于主体10,即使在相对壁面W的吸附方向的偏移产生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吸附部21的转动吸收该偏移。
在利用无人飞行机1进行各种作业的情况下,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那样将作业装置固定于主体10,并且使无人飞行机1移动至所希望的位置而使其吸附于壁面W,由此作业装置在吸附位置能够进行规定的作业。或者,也可以构成为,主体10在吸附于壁面W的状态下支承安装有被移动体的绳索状体,利用卷扬机将绳索状体卷起来移动被移动体,能够通过被移动体具有的作业装置来进行各种作业。
例如,如图5所示,能够构成为在主体10固定卷扬机70,在通过卷扬机70卷起的钢丝绳等的绳索状体71的前端安装有被移动体72的结构。依据该结构,使无人飞行机1吸附于壁面W,通过卷扬机70进行绳索状体71的卷起或者展开(下放/松开),能够使被移动体72移动而进行各种作业(例如,壁面W的检查或涂装等)。被移动体72的移动不限定于在卷扬机70的正下方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也可以使绳索状体71的长度充分长,使被移动体72以沿着地面或者水面等拖拽的方式移动。
基于主体10的绳索状体72的支承,除了图5所示的结构以外,也能够通过图6、图7所示的结构实现。图6所示的结构构成为,在主体10安装绳索状体71的一端侧,将绳索状体71的另一端侧能够通过卷扬机72卷起或者展开。在该结构中,通过与卷扬机70一起将被移动体72固定在台板73等,能够利用卷扬机70的动作将被移动体72进行移动。图7所示的结构,是在主体10设置有滑轮74的结构,在挂在滑轮74的绳索状体71的一端安装被移动体72,将绳索状体71的另一端侧通过设置于地面F等的卷扬机70进行卷起或者展开,由此能够使被移动体72移动。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1构成为,在相对壁面W的主体10的吸附时和脱离时的双方,基于压力传感器40的检测控制推力产生部12的动作,但也可以构成为仅在吸附时或者脱离时的一方,进行基于压力传感器40的检测的推力产生部12的动作控制。无人飞行机1吸附的壁面W不一定限定于在铅直方向延伸的壁面,也可以是倾斜面或顶面等,通过相对于所希望的壁面能够在正交方向上靠近或者脱离地配置吸附部21,也能够使无人飞行机1吸附。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无人飞行机1,作为用于将主体10固定在壁面的吸附装置使用了真空吸附装置20,但也可以使用以利用真空吸附以外的吸附技术(例如爪、粘着、电磁铁、静电吸附、分子间力等)进行相对壁面的吸附和吸附解除的方式进行动作的其它吸附装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吸附部21的吸附状态を的吸附状态检测部,使用了压力传感器40,但在使用真空吸附装置20以外的吸附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将与吸附装置的吸附技术对应的各种传感器等作为吸附状态检测部使用。
图5至图7所示的被移动体72在通过绳索状体71悬挂支承的状态下也能够以使姿态稳定化的方式构成。图8是表示具有这样的被移动体72的无人飞行机1的一例的侧面图。图8中所示的被移动体72,在支承筐体状的被移动体主体72a的矩形状的基板72b的四角分别安装送风机72c而构成。送风机72c由涵道风扇等的各种风扇构成,风扇的旋转轴以朝向铅直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被移动体主体72a,不仅收容检测被移动体72的姿态的陀螺仪传感器等的姿态检测传感器、控制被移动体72的姿态的控制装置,还收容有检查壁面W的拍摄摄像机、超声波诊断装置等的检查装置72d等。送风机72c可以根据被移动体72的大小、形状适当配置多个,只要能够控制被移动体72的姿态,其方向没有特别的限定。
图8所示的无人飞行机1,在通过绳索状体71被悬挂支承的被移动体72由于风或振动等而摇动的情况下,通过在被移动体主体72a中检测被移动体72的姿态来控制各送风机72c的动作,由此能够将被移动体72维持为水平姿态等的规定的姿态,因此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进行由检查装置72d进行的壁面W等的检查。在主体部72a可以设置进行对壁面W的各种作业(例如打孔(coring)、熔接、激光爆破等)的作业装置,在该情况下也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进行作业。对于送风机72c、检查装置72d、作业装置等,能够从搭载于无人飞行机1的主体10的电源或发电机等(未图示)经由绳索状体71供给电力,因此能够实现被移动体72的轻量化,也能够应对大功率作业。
另外,被移动体72也能够构成为能够沿着壁面移动。图9是表示具有这样的被移动体72的无人飞行机1的一例的侧面图。图9中所示的被移动体72,在筐体状的被移动体主体72e的两侧具有一对脚部72f、72g。一对脚部72f、72g具有真空吸附衬垫72j,分别通过转动轴72h、72i可转动地支承于被移动体主体72e。在被移动体主体72a收容有:用于使一对脚部72f、72g转动的电动机;检测脚部72f、72g抵接于地面F、壁面W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真空吸附衬垫72j、电动机的动作的控制装置等。
图9所示的无人飞行机1,通过送出绳索状体71使被移动体72与地面F接地,从而能够使被移动体72沿着地面F和从地面F竖起的壁面W移动。
图10表示图9所示的被移动体72沿着地面F和壁面W移动的动作的一例。如图10(a)所示,在使一方的脚部72f的真空吸附衬垫72j吸附于地面F,将另一方的脚部72g的真空吸附衬垫72j的吸附解除了的状态下,使被移动体主体72e绕转动轴72h向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在被移动体主体72e的转动中使另一方脚部72g绕转动轴72i向箭头所示方向转动时,如图10(b)所示,另一方脚部72g的真空吸附衬垫72j靠近壁面W。当另一方脚部72g抵接于壁面W时,在被移动体主体72e,使另一方脚部72g的真空吸附衬垫72j吸附于壁面W,如图10(c)所示,使被移动体主体72e绕转动轴72i向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在被移动体主体72e的转动中,使一方脚部72f绕转动轴72h向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如此一来,能够使在地面F移动的被移动体72顺畅地移动到壁面W。与图8所示的结构同样地,在被移动体主体72e能够搭载各种检查装置、作业装置,能够一边在壁面W移动一边进行检查、作业。作为检查、作业的具体例子,能够举例对隧道、桥梁、水坝、建筑物、发电设施、各种工厂设备等的壁面的、基于摄像机进行的拍摄检查、利用锤子进行的敲击声检查、利用探测器进行的板厚检查等。
被移动体72相对地面F、壁面W的吸附也能够利用真空吸附以外的电磁铁等来进行。另外,使被移动体72沿着地面F和壁面W移动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如也能够利用在周方向整体具有吸附部的车轮或履带、或者尺蠖运动原理等。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无人飞行机
10 主体
12 推力产生部
13 螺旋桨
14 涵道风扇
20 真空吸附装置(吸附装置)
24 真空泵
21 吸附部
30 控制装置
40 压力传感器(吸附状态检测部)
50 壁面检测传感器
51 距离传感器
60 接触力传感器
70 卷扬机(绞盘)
71 绳索状体
72 被移动体
72c 送风机
W 壁面。

Claims (12)

1.一种无人飞行机,其包括:
具有用于在空中飞行的推力产生部的主体;具有吸附部且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吸附装置;和控制所述推力产生部和所述吸附装置的动作的控制装置,
所述吸附部通过所述吸附装置的动作吸附壁面,并且能够将所述主体固定在壁面,所述无人飞行机的特征在于:
包括检测所述吸附部的吸附状态的吸附状态检测部,
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主体相对壁面的吸附时和/或者脱离时,基于所述吸附状态检测部的检测控制所述推力产生部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装置为利用所述吸附部能够真空吸附壁面的真空吸附装置,
所述吸附状态检测部为检测所述吸附部内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所述推力产生部的动作进行飞行中,使所述主体靠近壁面时,
所述控制装置利用所述吸附状态检测部检测基于所述吸附装置的动作进行的向壁面的吸附,并使所述推力产生部停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所述主体靠近了壁面的情况的壁面检测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壁面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开始所述吸附装置的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面检测传感器具有检测与壁面的距离的多个距离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所述吸附装置的动作进行的向壁面的吸附中,利用所述推力产生部的动作进行悬停时,
所述控制装置停止所述吸附装置,并且在通过所述吸附状态检测部检测到与壁面的吸附解除后,使所述推力产生部动作,以使所述主体从壁面脱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检测所述主体相对壁面的接触力的接触力传感器,
所述控制装置在通过所述接触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主体成为能够脱离的状态后,停止所述吸附装置,使所述主体从壁面脱离。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相对壁面的吸附和/或者脱离,通过所述推力产生部使所述主体水平飞行来进行。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在基于所述吸附装置的动作进行的向壁面的吸附中,所述吸附状态检测部检测到吸附解除时,使所述推力产生部动作,以维持所述主体的姿态。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在被吸附于壁面的状态下,支承安装有被移动体的绳索状体,
能够利用卷扬机卷起所述绳索状体而使所述被移动体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移动体具有多个送风机,通过控制所述送风机的动作,能够将所述被移动体维持为规定的姿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人飞行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移动体构成为能够沿着壁面移动。
CN202080018957.2A 2019-03-06 2020-02-20 无人飞行机 Pending CN1135440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0084 2019-03-06
JP2019040084 2019-03-06
PCT/JP2020/006656 WO2020179461A1 (ja) 2019-03-06 2020-02-20 無人飛行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4057A true CN113544057A (zh) 2021-10-22

Family

ID=7233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8957.2A Pending CN113544057A (zh) 2019-03-06 2020-02-20 无人飞行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1428B2 (zh)
JP (1) JP6906264B2 (zh)
CN (1) CN113544057A (zh)
WO (1) WO20201794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7935B2 (en) * 2017-08-28 2021-08-03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Thruster based locomotion for perche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IL264394B (en) * 2019-01-22 2020-02-27 Pearlsof Wisdom Advanced Tech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UAV that places a sensor on a wall
CN113325874A (zh) * 2021-06-11 2021-08-31 北京双栖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飞行器吸附或脱离目标对象的飞行控制方法及其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0528A (zh) * 2011-10-21 2012-03-2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空中飞行和全方位吸附微型机器人
CN103192987A (zh) * 2013-04-07 2013-07-1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飞行和爬壁两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KR20150041999A (ko) * 2013-10-10 2015-04-20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호버링 로봇을 이용한 화물창 작업용 장치
CN204563394U (zh) * 2015-03-26 2015-08-19 沈有宁 一种高楼消防空中平台
CN105667779A (zh) * 2016-04-11 2016-06-15 吉林大学 可栖息于不同倾角墙壁的智能飞行机器人
JP2017006634A (ja) * 2015-06-25 2017-01-1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遠隔作業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7428414A (zh) * 2015-02-18 2017-12-01 飞猿Ip有限责任公司 反转无人驾驶飞机
CN206822591U (zh) * 2017-02-10 2018-01-02 杭州智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和清洗机器人控制系统
CN108403028A (zh) * 2017-02-09 2018-08-17 王欢 一种带有横向位置测量装置的攀壁作业机器
CN108438227A (zh) * 2018-03-06 2018-08-24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侧向喷涂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01168A (ja) * 2013-11-22 2015-06-04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飛行装置
US9878257B2 (en) * 2014-06-10 2018-01-30 University Of Kansas Aerial vehicles and methods of use
US9720519B2 (en) * 2014-07-30 2017-08-01 Pramod Kumar Verma Flying user interface
CN106292655A (zh) 2015-06-25 2017-01-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远程作业装置和控制方法
KR101765074B1 (ko) * 2016-01-12 2017-08-07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고층건물 인명구조용 무인 비행체 및 그 운용 방법
JP6977219B2 (ja) * 2016-04-19 2021-12-08 インダストリーネットワーク株式会社 吸着ドローン飛行体および該吸着ドローン飛行体を使用した作業方法
US10099778B2 (en) * 2016-04-19 2018-10-16 Prodrone Co., Lt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KR101707865B1 (ko) * 2016-11-28 2017-02-27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시설물 근접 촬영용 무인비행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촬영 방법
JP6790932B2 (ja) 2017-03-14 2020-11-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飛行体運用システム、クレーン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22267B2 (ja) * 2017-03-28 2021-01-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飛翔機及び飛翔機の使用方法
WO2019001661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Vestas Wind Systems A/S METHOD F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IN WIND TURBINES
JP2019026244A (ja) * 2017-07-26 2019-02-21 株式会社ジェック 天井走行型無人飛行体
JP2019031194A (ja) * 2017-08-08 2019-02-28 株式会社東芝 飛行装置、設置対象物の設置方法、及び設置機構
US20190323866A1 (en) * 2018-04-19 2019-10-24 Aurora Flight Sciences Corporation Surface Mounting Device for a Sensor Package
KR102019634B1 (ko) * 2018-04-20 2019-09-06 이해곤 유리닦이와 물류배송을 겸용한 드론
CA3118188A1 (en) * 2018-10-19 2020-04-2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Base attachment module for small aerial vehicle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0528A (zh) * 2011-10-21 2012-03-28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空中飞行和全方位吸附微型机器人
CN103192987A (zh) * 2013-04-07 2013-07-1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飞行和爬壁两栖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KR20150041999A (ko) * 2013-10-10 2015-04-20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호버링 로봇을 이용한 화물창 작업용 장치
CN107428414A (zh) * 2015-02-18 2017-12-01 飞猿Ip有限责任公司 反转无人驾驶飞机
CN204563394U (zh) * 2015-03-26 2015-08-19 沈有宁 一种高楼消防空中平台
JP2017006634A (ja) * 2015-06-25 2017-01-1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遠隔作業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5667779A (zh) * 2016-04-11 2016-06-15 吉林大学 可栖息于不同倾角墙壁的智能飞行机器人
CN108403028A (zh) * 2017-02-09 2018-08-17 王欢 一种带有横向位置测量装置的攀壁作业机器
CN206822591U (zh) * 2017-02-10 2018-01-02 杭州智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和清洗机器人控制系统
CN108438227A (zh) * 2018-03-06 2018-08-24 西南交通大学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侧向喷涂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79461A1 (ja) 2021-03-11
US11981428B2 (en) 2024-05-14
JP6906264B2 (ja) 2021-07-21
US20210347476A1 (en) 2021-11-11
WO2020179461A1 (ja)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44057A (zh) 无人飞行机
KR101536574B1 (ko) 구조물 검사용 비행체
JP6977219B2 (ja) 吸着ドローン飛行体および該吸着ドローン飛行体を使用した作業方法
JP7349282B2 (ja) 非水平面上でクローリングする自走式ロボット車両のための重力補償
WO2017183219A1 (ja) 無人航空機
KR101564835B1 (ko) 선체 파손과 결함 탐지 및 수리용 이동 로봇
JP6262318B1 (ja) ケーブル点検装置
KR102019634B1 (ko) 유리닦이와 물류배송을 겸용한 드론
JP6178949B1 (ja) 無人航空機
JP2015223995A (ja) 撮影用無人飛行体
WO2015119677A1 (en) Automated mobile boom system for crawling robots
JP6949071B2 (ja) マルチコプターを用いた計測器移動補助装置
CN106995053A (zh) 一种新型带臂四旋翼无人机
JP2020015350A (ja) 無人小型飛行体を用いた点検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無人小型飛行体
JP2018144627A (ja) 無人航空機
JP2019026244A (ja) 天井走行型無人飛行体
CN111374587B (zh) 玻璃清洗机器人及清洗方法
KR101965362B1 (ko) 송전선 이착륙 기반 송전선 점검용 무인항공기
JP2020015488A (ja) 無人小型飛行体を用いた点検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無人小型飛行体
JP6676285B2 (ja) 外壁検査装置
JP6973124B2 (ja) 飛翔機
JP7105579B2 (ja) 検査対象物の点検装置及び点検方法
JP2017178014A (ja) 無人飛行体および回転締結部材の操作方法
JP7419596B1 (ja) 無人航空機を用いた構造物の点検・補修方法
JP7123459B1 (ja) 飛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