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8212A - 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8212A
CN113528212A CN202110731993.XA CN202110731993A CN113528212A CN 113528212 A CN113528212 A CN 113528212A CN 202110731993 A CN202110731993 A CN 202110731993A CN 113528212 A CN113528212 A CN 113528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d
transmission rod
plat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319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8212B (zh
Inventor
陈奕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qiang Energy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7319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82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8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8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8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8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9/00Treating solid fuels to improve their combustion
    • C10L9/10Treating solid fuels to improve their combustion by us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5/00Solid fuels
    • C10L5/40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 C10L5/44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on vegetable substances
    • C10L5/445Agricultural waste, e.g. corn crops, grass clippings, nut shells or oil pressing resid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5/00Solid fuels
    • C10L5/40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 C10L5/44Solid fuels essentially based on materials of non-mineral origin on vegetable substances
    • C10L5/447Carbonized vegetable substances, e.g. charcoal, or produced by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of biom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2290/00Fuel preparation or upgrad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therefore, comprising specific process steps or apparatus units
    • C10L2290/24Mixing, stirring of fuel compon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LFU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ATURAL GAS; SYNTHETIC NATURAL GAS OBTAINED BY PROCESS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10G, C10K;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DDING MATERIALS TO FUELS OR FIRES TO REDUCE SMOKE OR UNDESIRABLE DEPOSITS OR TO FACILITATE SOOT REMOVAL; FIRELIGHTERS
    • C10L2290/00Fuel preparation or upgrad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therefore, comprising specific process steps or apparatus units
    • C10L2290/54Specific separation steps for separating fractions, components or impurities during preparation or upgrading of a fuel
    • C10L2290/547Filtration for separating fractions, components or impurities during preparation or upgrading of a fu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高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包括有分层式预混单元、转运单元和复配混压单元;分层式预混单元下方安装有转运单元;分层式预混单元侧面安装有复配混压单元。本发明可实现对原材料之间的充分混合复配,使得煤炭材料在单位体积内有更高的热值效率,能有效解决在原材料的取用过程中,结块的粉料、颗粒度不规则的粉料以及原料中带有的固体杂质,在对粉料进行复配的时候,颗粒物无法与材料混匀的影响。

Description

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高效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传统的伐木烧火,煤炭取暖的方式已经逐渐被更为方便使用的化石能源所取代,由于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在很多农村的地方,不知道怎么更加有效处理农作为秸秆,会把农作物秸秆就地燃烧,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会严重污染环境,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还会加剧全球变暖。
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重视起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优质的生物质燃料,来源可靠稳定,目前,一般会采用将秸秆制作成粉料,而后与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燃料进行复配混合,而后再进行压制成生物质混合燃料,再投入使用,秸秆粉与碳粉的直接混合会使得燃料燃烧过快,对于热量的控制要求会比较高,现在一般采用将碳粉与秸秆粉还有黄泥或者污泥一起混合复配,可以通过黄泥对燃料的外形进行一定的塑性,还能对燃料的燃烧进行控制,但由于黄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夹带有砂砾,砂砾会使得粉料在复配过程中,难以实现混合均匀,其次碳粉在空气中吸收水分之后,会有部分结团现象,在复配过程中团聚在一起的碳粉,会使得燃料局部的燃烧过于剧烈,最后秸秆粉在粉碎后仍会有部分难以破碎的小块秸秆材料,会使得复配过程难以将粉料进行均匀混合。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黄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夹带有砂砾,砂砾会使得粉料在复配过程中,难以实现混合均匀,其次碳粉在空气中吸收水分之后,会有部分结团现象,在复配过程中团聚在一起的碳粉,会使得燃料局部的燃烧过于剧烈,最后秸秆粉在粉碎后仍会有部分难以破碎的小块秸秆材料,会使得复配过程难以将粉料进行均匀混合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架、分层式预混单元、复配混压单元、控制屏、电动传送带、周转箱、风机组、基座和防滑垫;底架上安装有分层式预混单元;底架上安装有复配混压单元;底架上设置有控制屏;底架与电动传送带进行固接;底架分别与两组对称设置的风机组进行固接;底架与基座进行固接;分层式预混单元侧面安装有复配混压单元;分层式预混单元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风机组;基座与多组防滑垫进行固接;分层式预混单元可以对湿润黄泥与秸秆粉和碳粉进行分层次的进行预混;复配混压单元可以对完成预混的材料进行杂质之间的相互磨压并将无法处理的杂质滤出。
进一步地,分层式预混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杆、蜗杆、蜗轮、第三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传动杆、转盘、销钉、环形框架、第一限料板、第二限料板、压料板、震动机、四脚弹簧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滑板、喷料头、储料箱、第二电动推杆、挡料板和第三电动推杆;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电机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复配混压单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蜗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转运单元进行固接;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转盘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转盘与销钉进行固接;销钉与环形框架进行传动连接;环形框架与第一限料板进行插接;环形框架与第二限料板进行插接;环形框架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环形框架下方设置有两组第三电动推杆;环形框架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四脚弹簧板进行固接;四脚弹簧板与压料板进行固接;压料板上方安装有震动机;第一电动推杆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板;第一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板与喷料头进行固接;喷料头通过气管安装在储料箱上;储料箱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储料箱与底架进行固接;储料箱上安装有风机组;第二电动推杆与挡料板进行固接;挡料板与储料箱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板至挡料板以转盘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转运单元,转运单元包括有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一轴套、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电动滑板、第五锥齿轮、第六传动杆、第二轴套、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七传动杆、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丝杆、T型板、载物台和限位柱;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设置有第一轴套;第五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套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轴套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轴套与第二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套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第二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面设置有第二轴套;第六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相啮合;第七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八锥齿轮与第九锥齿轮相啮合;第九锥齿轮内部轴心与丝杆进行固接;丝杆与底架进行旋接;丝杆与T型板进行转动连接;丝杆与载物台进行转动连接;T型板与第七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T型板与第二轴套进行转动连接;载物台下方设置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柱;两组限位柱均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复配混压单元包括有第四电动推杆、滑轨、电动转轴、偏心轮、套框、磨擦板、覆料箱、第一推板、第八传动杆、连板、第五电动推杆、第二推板、第三电动滑板、第一齿轮、第四电动滑杆、第五电动滑杆、第二齿轮、第九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十传动杆、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和筛板;第四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滑轨进行固接;滑轨与电动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电动转轴外表面与偏心轮进行固接;偏心轮与套框进行传动连接;套框与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套框与磨擦板进行固接;磨擦板与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磨擦板下方设置有覆料箱;覆料箱内部设置有筛板;覆料箱与第一推板进行固接;第一推板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连板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与第三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齿轮进行固接;连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第二推板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板两侧分别与第四电动滑杆和第五电动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二齿轮;第四电动滑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杆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二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推板至第六传动轮以覆料箱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第六传动轮通过第十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限料板与第二限料板均设置为上宽下窄的结构。
进一步地,第五传动杆与第一轴套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第六传动杆与第二轴套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进一步地,磨擦板下面设置有波纹状的摩擦纹结构。
进一步地,筛板设置为中间有若干通孔结构,两翼设置为带有凹槽的结构。
有益效果为:1、为解决由于黄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夹带有砂砾,砂砾会使得粉料在复配过程中,难以实现混合均匀,其次碳粉在空气中吸收水分之后,会有部分结团现象,在复配过程中团聚在一起的碳粉,会使得燃料局部的燃烧过于剧烈,最后秸秆粉在粉碎后仍会有部分难以破碎的小块秸秆材料,会使得复配过程难以将粉料进行均匀混合的缺点。
2、本发明通过设置分层式预混单元、转运单元和复配混压单元;首先通过转运单元将周转箱转运到分层式预混单元的工作区域,而后往周转箱中添加黄泥作为基底材料,而后在风机组的配合下分层式预混单元将黄泥与碳粉和秸秆粉进行分层混匀,通过层压的方式使得每层的黄泥均能与碳粉和秸秆粉充分的接触,并将秸秆粉和碳粉包覆起来,接着,转运单元将周转箱完成了预混的黄泥混合材料进行转移,然后通过电动传送带将周转箱转运到复配混压单元工作区域,复配混压单元开始对周转箱中的预混材料进行翻转压滤,最后再过滤器上方的较大颗粒的材料进行相互碾压磨合。
3、本发明可实现对原材料之间的充分混合复配,使得煤炭材料在单位体积内有更高的热值效率,能有效解决在原材料的取用过程中,结块的粉料、颗粒度不规则的粉料以及原料中带有的固体杂质,在对粉料进行复配的时候,颗粒物无法与材料混匀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分层式预混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分层式预混单元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转运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复配混压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复配混压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复配混压单元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_底架,5_控制屏,6_电动传送带,7_周转箱,8_风机组,9_基座,10_防滑垫,201_电机,202_第一传动杆,203_第一传动轮,204_第二传动轮,205_第二传动杆,206_蜗杆,207_蜗轮,208_第三传动杆,209_第一锥齿轮,2010_第二锥齿轮,2011_第四传动杆,2012_转盘,2013_销钉,2014_环形框架,2015_第一限料板,2016_第二限料板,2017_压料板,2018_震动机,2019_四脚弹簧板,2020_第一电动推杆,2021_第一电动滑板,2022_喷料头,2023_储料箱,2024_第二电动推杆,2025_挡料板,2026_第三电动推杆,301_第三传动轮,302_第四传动轮,303_第五传动杆,304_第一轴套,305_第三锥齿轮,306_第四锥齿轮,307_第二电动滑板,308_第五锥齿轮,309_第六传动杆,3010_第二轴套,3011_第六锥齿轮,3012_第七锥齿轮,3013_第七传动杆,3014_第八锥齿轮,3015_第九锥齿轮,3016_丝杆,3017_T型板,3018_载物台,3019_限位柱,401_第四电动推杆,402_滑轨,403_电动转轴,404_偏心轮,405_套框,406_磨擦板,407_覆料箱,408_第一推板,409_第八传动杆,4010_连板,4011_第五电动推杆,4012_第二推板,4013_第三电动滑板,4014_第一齿轮,4015_第四电动滑杆,4016_第五电动滑杆,4017_第二齿轮,4018_第九传动杆,4019_第五传动轮,4020_第六传动轮,4021_第十传动杆,4022_第七传动轮,4023_第八传动轮,4024_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实施例
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根据图1-3所示,包括有底架1、分层式预混单元、复配混压单元、控制屏5、电动传送带6、周转箱7、风机组8、基座9和防滑垫10;底架1上安装有分层式预混单元;底架1上安装有复配混压单元;底架1上设置有控制屏5;底架1与电动传送带6进行固接;底架1分别与两组对称设置的风机组8进行固接;底架1与基座9进行固接;分层式预混单元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风机组8;基座9与多组防滑垫10进行固接;分层式预混单元可以对湿润黄泥与秸秆粉和碳粉进行分层次的进行预混;复配混压单元可以对完成预混的材料进行杂质之间的相互磨压并将无法处理的杂质滤出。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将基座9底架1通过防滑垫10平稳的放置在位置上,然后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屏5控制启动该装置;首先通过转运单元将周转箱7转运到分层式预混单元的工作区域,而后往周转箱7中添加黄泥作为基底材料,而后在风机组8的配合下分层式预混单元将黄泥与碳粉和秸秆粉进行分层混匀,通过层压的方式使得每层的黄泥均能与碳粉和秸秆粉充分的接触,并将秸秆粉和碳粉包覆起来,接着,转运单元将周转箱7完成了预混的黄泥混合材料进行转移,然后通过电动传送带6将周转箱7转运到复配混压单元工作区域,复配混压单元开始对周转箱7中的预混材料进行翻转压滤,最后再过滤器上方的较大颗粒的材料进行相互碾压磨合;本发明可实现对原材料之间的充分混合复配,使得煤炭材料在单位体积内有更高的热值效率,能有效解决在原材料的取用过程中,结块的粉料、颗粒度不规则的粉料以及原料中带有的固体杂质,在对粉料进行复配的时候,颗粒物无法与材料混匀的影响。
根据图4-5所示,分层式预混单元包括有电机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传动轮203、第二传动轮204、第二传动杆205、蜗杆206、蜗轮207、第三传动杆208、第一锥齿轮209、第二锥齿轮2010、第四传动杆2011、转盘2012、销钉2013、环形框架2014、第一限料板2015、第二限料板2016、压料板2017、震动机2018、四脚弹簧板2019、第一电动推杆2020、第一电动滑板2021、喷料头2022、储料箱2023、第二电动推杆2024、挡料板2025和第三电动推杆2026;电机201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电机201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2与复配混压单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4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外表面与蜗杆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205与转运单元进行固接;蜗杆206与蜗轮207相啮合;蜗轮207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208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8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9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8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209与第二锥齿轮2010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10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201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1外表面与转盘201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1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转盘2012与销钉2013进行固接;销钉2013与环形框架2014进行传动连接;环形框架2014与第一限料板2015进行插接;环形框架2014与第二限料板2016进行插接;环形框架2014与第一电动推杆2020进行固接;环形框架2014下方设置有两组第三电动推杆2026;环形框架2014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2020与四脚弹簧板2019进行固接;四脚弹簧板2019与压料板2017进行固接;压料板2017上方安装有震动机2018;第一电动推杆2020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板2021;第一电动滑板2021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板2021与喷料头2022进行固接;喷料头2022通过气管安装在储料箱2023上;储料箱2023与第二电动推杆2024进行固接;储料箱2023与底架1进行固接;储料箱2023上安装有风机组8;第二电动推杆2024与挡料板2025进行固接;挡料板2025与储料箱2023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2026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板2021至挡料板2025以转盘2012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
当周转箱7到达合适的位置后,第一电动推杆2020带动四脚弹簧板2019传动压料板2017往上运动,随后,往第一限料板2015和第二限料板2016之间添加黄泥材料,此时,电机201开始运转,电机201带动第一传动杆202传动第一传动轮203转动,第一传动杆202带动复配混压单元运转,第一传动轮203带动第二传动轮204传动第二传动杆205转动,第二传动杆205带动转运单元运转,第二传动杆205带动蜗杆206传动蜗轮207转动,蜗轮207带动第三传动杆208传动第一锥齿轮209转动,第一锥齿轮209带动第二锥齿轮2010传动第四传动杆2011转动,第四传动杆2011带动转盘2012传动销钉2013转动,销钉2013带动环形框架2014同时传动第一限料板2015和第二限料板2016运动,此时,第一限料板2015和第二限料板2016在周转箱7水皮往复运动,再转运单元配合下,转运单元带动周转箱7缓慢下降,会使得黄泥材料在周转箱7底部薄涂一层,同时,第一电动推杆2020带动四脚弹簧板2019传动压料板2017往下运动,压料板2017带动震动机2018往下运动,压料板2017贴在黄泥表面上,对黄泥持续施压,此时,在两组对称的储料箱2023中分别装有碳粉和秸秆粉,当第一限料板2015和第二限料板2016往碳粉箱靠近的时候,秸秆粉箱开始放料,第二电动推杆2024控制挡料板2025对秸秆粉箱内的粉料进行流量控制,而后粉料在风机组8的配合下,将粉料进行定向吹拂,此时,第一电动滑板2021带动喷料头2022随着第一限料板2015和第二限料板2016运动的方向运动,粉料从喷料头2022中喷出,洒落在黄泥的表面上,而后碳粉的放料与秸秆粉的放料过程存在时间差,当黄泥完成了与碳粉和秸秆粉的复配之后,转运单元带动周转箱7继续下降,当周转箱7下降到电动传送带6的工作的水平面,此时,两组第三电动推杆2026将周转箱7从转运单元推到电动传送带6上,电动传送带6将周转箱7转移到复配混压单元的工作区域。
根据图6所示,还包括有转运单元,转运单元包括有第三传动轮301、第四传动轮302、第五传动杆303、第一轴套304、第三锥齿轮305、第四锥齿轮306、第二电动滑板307、第五锥齿轮308、第六传动杆309、第二轴套3010、第六锥齿轮3011、第七锥齿轮3012、第七传动杆3013、第八锥齿轮3014、第九锥齿轮3015、丝杆3016、T型板3017、载物台3018和限位柱3019;第三传动轮3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1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302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303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303外设置有第一轴套304;第五传动杆303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套304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305进行固接;第一轴套304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306进行固接;第一轴套304与第二电动滑板3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套304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308;第二电动滑板307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五锥齿轮308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309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309外面设置有第二轴套3010;第六传动杆309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3010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3011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3011与第七锥齿轮3012相啮合;第七锥齿轮3012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3013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3013外表面与第八锥齿轮3014进行固接;第八锥齿轮3014与第九锥齿轮3015相啮合;第九锥齿轮3015内部轴心与丝杆3016进行固接;丝杆3016与底架1进行旋接;丝杆3016与T型板3017进行转动连接;丝杆3016与载物台3018进行转动连接;T型板3017与第七传动杆3013进行转动连接;T型板3017与第二轴套3010进行转动连接;载物台3018下方设置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柱3019;两组限位柱3019均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
首先将周转箱7放置于载物台3018上,此时,第二传动杆205带动第三传动轮301传动第四传动轮302转动,第四传动轮302带动第五传动杆303传动第一轴套304转动,第一轴套304同时带动第三锥齿轮305和第四锥齿轮306转动,此时,第二电动滑板307控制第一轴套304在第五传动杆303上滑动,同时带动第三锥齿轮305和第四锥齿轮306移动,当第三锥齿轮305和第五锥齿轮308啮合的时候,第三锥齿轮305带动第五锥齿轮308传动第六传动杆309转动,第六传动杆309正转,当第四锥齿轮306和第五锥齿轮308啮合的时候,第四锥齿轮306带动第五锥齿轮308传动第六传动杆309转动,第六传动杆309反转,第六传动杆309带动第二轴套3010传动第六锥齿轮3011转动,第六锥齿轮3011带动第七锥齿轮3012传动第七传动杆3013转动,第七传动杆3013带动第八锥齿轮3014传动第九锥齿轮3015转动,第九锥齿轮3015带动丝杆3016转动,丝杆3016带动T型板3017传动第二轴套3010移动,丝杆3016还能带动载物台3018传动周转箱7在两组限位柱3019的配合下运动,可实现周转箱7的上下运动配合分层式预混单元对黄泥的复配混匀过程,当复配混匀完成后载物台3018带着周转箱7往下运动,当载物台3018的上表面与电动传送带6工作平面齐平的时候,两组第三电动推杆2026配合推动周转箱7,将周转箱7转移到电动传送带6上。
根据图7-9所示,复配混压单元包括有第四电动推杆401、滑轨402、电动转轴403、偏心轮404、套框405、磨擦板406、覆料箱407、第一推板408、第八传动杆409、连板4010、第五电动推杆4011、第二推板4012、第三电动滑板4013、第一齿轮4014、第四电动滑杆4015、第五电动滑杆4016、第二齿轮4017、第九传动杆4018、第五传动轮4019、第六传动轮4020、第十传动杆4021、第七传动轮4022、第八传动轮4023和筛板4024;第四电动推杆401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401与滑轨402进行固接;滑轨402与电动转轴403进行转动连接;电动转轴403外表面与偏心轮404进行固接;偏心轮404与套框405进行传动连接;套框405与滑轨402进行滑动连接;套框405与磨擦板406进行固接;磨擦板406与滑轨402进行滑动连接;磨擦板406下方设置有覆料箱407;覆料箱407内部设置有筛板4024;覆料箱407与第一推板408进行固接;第一推板408与第八传动杆409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9与连板4010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9与第三电动滑板4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杆409外表面与第一齿轮4014进行固接;连板4010与第五电动推杆4011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4011与第二推板4012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板4013两侧分别与第四电动滑杆4015和第五电动滑杆401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轮4014上方设置有第二齿轮4017;第四电动滑杆4015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杆4016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二齿轮4017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4018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18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4019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18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4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20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20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4021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4021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4022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4021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402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4023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4023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第一推板408至第六传动轮4020以覆料箱407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第六传动轮4020通过第十传动杆4021进行传动连接。
当电动传送带6将装有预混料的周转箱7转移到覆料箱407正下方的时候,此时,第三电动滑板4013带动第八传动杆409传动第一推板408往下运动,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推板408带动覆料箱407传动筛板4024往下运动,当筛板4024盖在周转箱7上的时候,第五电动推杆4011控制第二推板4012往前运动,使得第二推板4012接触到周转箱7的侧壁上,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推板4012将周转箱7两侧夹紧,而后第三电动滑板4013带动第八传动杆409传动第一推板408往上运动,第八传动杆409带动第一齿轮4014往上运动,当第一齿轮4014与第二齿轮4017啮合的时候停止运动,此时,第一传动杆202带动第八传动轮4023传动第七传动轮4022转动,第七传动轮4022带动第十传动杆4021同时传动两组对称设置的第六传动轮4020转动,第六传动轮4020带动第五传动轮4019传动第九传动杆4018转动,第九传动杆4018带动第二齿轮4017传动第一齿轮4014转动,第一齿轮4014带动第八传动杆409同时传动连板4010和第一推板408转动,连板4010带动第五电动推杆4011传动第二推板4012转动,两组第一推板408和第二推板4012的配合下,可实现将覆料箱407和周转箱7一起翻转过来,接着两组第三电动滑板4013在第四电动滑杆4015和第五电动滑杆4016配合下滑动,同时分别带动一组第八传动杆409分别传动第一推板408往下运动,两组第一推板408同时带动覆料箱407往下运动,此时,第八传动杆409带动连板4010传动第五电动推杆4011运动,第五电动推杆4011带动第二推板4012传动周转箱7往下运动,当覆料箱407下方落在电动传送带6上的时候,电动传送带6停止运行,工作人员将周转箱7抽出,接着,第四电动推杆401控制滑轨402同时带动套框405和磨擦板406向下运动,当磨擦板406接触到覆料箱407的黄泥混合料的时候,电动转轴403开始转动,电动转轴403带动偏心轮404传动套框405运动,套框405带动磨擦板406水平运动,可实现将黄泥混合料从筛板4024的小孔中压滤到覆料箱407中,在筛板4024上留下无法压滤的固体颗粒会在磨擦板406水平运动的时候,使得固体颗粒物之间相互摩擦,使得一部分固体颗粒物解体变成小颗粒从筛板4024上通过,无法通过摩擦碾碎的部分,可以在操作人员将筛板4024取出的时候,一起将其取出并整理堆放。
第一限料板2015与第二限料板2016均设置为上宽下窄的结构。
可以使得第一限料板2015和第二限料板2016在对黄泥进行推放的过程中,通过上宽下窄的结构,减少下部对黄泥材料的粘附。
第五传动杆303与第一轴套304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第六传动杆309与第二轴套3010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可以使得第一轴套304能在第五传动杆303上滑动,还能被第五传动杆303带动转动,使得第二轴套3010能在第六传动杆309上滑动,还能被第六传动杆309带动转动。
磨擦板406下面设置有波纹状的摩擦纹结构。
可以使得磨擦板406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波纹状摩擦结构增大摩擦面积。
筛板4024设置为中间有若干通孔结构,两翼设置为带有凹槽的结构。
可以使得筛板4024的两翼凹槽能卡在周转箱7上,黄泥混合料在通孔中滤过。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架(1)、电动传送带(6)和风机组(8);底架(1)与电动传送带(6)进行固接;底架(1)分别与两组对称设置的风机组(8)进行固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分层式预混单元和复配混压单元;底架(1)上安装有分层式预混单元;底架(1)上安装有复配混压单元;分层式预混单元侧面安装有复配混压单元;分层式预混单元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风机组(8);分层式预混单元可以对湿润黄泥与秸秆粉和碳粉进行分层次的进行预混;复配混压单元可以对完成预混的材料进行杂质之间的相互磨压并将无法处理的杂质滤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分层式预混单元包括有电机(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传动轮(203)、第二传动轮(204)、第二传动杆(205)、蜗杆(206)、蜗轮(207)、第三传动杆(208)、第一锥齿轮(209)、第二锥齿轮(2010)、第四传动杆(2011)、转盘(2012)、销钉(2013)、环形框架(2014)、第一限料板(2015)、第二限料板(2016)、压料板(2017)、震动机(2018)、四脚弹簧板(2019)、第一电动推杆(2020)、第一电动滑板(2021)、喷料头(2022)、储料箱(2023)、第二电动推杆(2024)、挡料板(2025)和第三电动推杆(2026);电机(201)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电机(201)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2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2)与复配混压单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4)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外表面与蜗杆(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5)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205)与转运单元进行固接;蜗杆(206)与蜗轮(207)相啮合;蜗轮(207)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208)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8)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209)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208)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209)与第二锥齿轮(2010)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010)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2011)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1)外表面与转盘(2012)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2011)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转盘(2012)与销钉(2013)进行固接;销钉(2013)与环形框架(2014)进行传动连接;环形框架(2014)与第一限料板(2015)进行插接;环形框架(2014)与第二限料板(2016)进行插接;环形框架(2014)与第一电动推杆(2020)进行固接;环形框架(2014)下方设置有两组第三电动推杆(2026);环形框架(2014)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2020)与四脚弹簧板(2019)进行固接;四脚弹簧板(2019)与压料板(2017)进行固接;压料板(2017)上方安装有震动机(2018);第一电动推杆(2020)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滑板(2021);第一电动滑板(2021)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板(2021)与喷料头(2022)进行固接;喷料头(2022)通过气管安装在储料箱(2023)上;储料箱(2023)与第二电动推杆(2024)进行固接;储料箱(2023)与底架(1)进行固接;储料箱(2023)上安装有风机组(8);第二电动推杆(2024)与挡料板(2025)进行固接;挡料板(2025)与储料箱(2023)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2026)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板(2021)至挡料板(2025)以转盘(2012)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复配混压单元包括有第四电动推杆(401)、滑轨(402)、电动转轴(403)、偏心轮(404)、套框(405)、磨擦板(406)、覆料箱(407)、第一推板(408)、第八传动杆(409)、连板(4010)、第五电动推杆(4011)、第二推板(4012)、第三电动滑板(4013)、第一齿轮(4014)、第四电动滑杆(4015)、第五电动滑杆(4016)、第二齿轮(4017)、第九传动杆(4018)、第五传动轮(4019)、第六传动轮(4020)、第十传动杆(4021)、第七传动轮(4022)、第八传动轮(4023)和筛板(4024);第四电动推杆(401)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401)与滑轨(402)进行固接;滑轨(402)与电动转轴(403)进行转动连接;电动转轴(403)外表面与偏心轮(404)进行固接;偏心轮(404)与套框(405)进行传动连接;套框(405)与滑轨(402)进行滑动连接;套框(405)与磨擦板(406)进行固接;磨擦板(406)与滑轨(402)进行滑动连接;磨擦板(406)下方设置有覆料箱(407);覆料箱(407)内部设置有筛板(4024);覆料箱(407)与第一推板(408)进行固接;第一推板(408)与第八传动杆(409)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9)与连板(4010)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409)与第三电动滑板(4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杆(409)外表面与第一齿轮(4014)进行固接;连板(4010)与第五电动推杆(4011)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4011)与第二推板(4012)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板(4013)两侧分别与第四电动滑杆(4015)和第五电动滑杆(401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齿轮(4014)上方设置有第二齿轮(4017);第四电动滑杆(4015)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杆(4016)与底架(1)进行固接;第二齿轮(4017)内部轴心与第九传动杆(4018)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18)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4019)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4018)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4019)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20)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20)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4021)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4021)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4022)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4021)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402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4023)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4023)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第一推板(408)至第六传动轮(4020)以覆料箱(407)中心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第六传动轮(4020)通过第十传动杆(4021)进行传动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转运单元,转运单元包括有第三传动轮(301)、第四传动轮(302)、第五传动杆(303)、第一轴套(304)、第三锥齿轮(305)、第四锥齿轮(306)、第二电动滑板(307)、第五锥齿轮(308)、第六传动杆(309)、第二轴套(3010)、第六锥齿轮(3011)、第七锥齿轮(3012)、第七传动杆(3013)、第八锥齿轮(3014)、第九锥齿轮(3015)、丝杆(3016)、T型板(3017)、载物台(3018)和限位柱(3019);第三传动轮(3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1)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302)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303)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303)外设置有第一轴套(304);第五传动杆(303)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套(304)外表面与第三锥齿轮(305)进行固接;第一轴套(304)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306)进行固接;第一轴套(304)与第二电动滑板(3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轴套(304)上方设置有第五锥齿轮(308);第二电动滑板(307)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第五锥齿轮(308)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309)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309)外面设置有第二轴套(3010);第六传动杆(309)与底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套(3010)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3011)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3011)与第七锥齿轮(3012)相啮合;第七锥齿轮(3012)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3013)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3013)外表面与第八锥齿轮(3014)进行固接;第八锥齿轮(3014)与第九锥齿轮(3015)相啮合;第九锥齿轮(3015)内部轴心与丝杆(3016)进行固接;丝杆(3016)与底架(1)进行旋接;丝杆(3016)与T型板(3017)进行转动连接;丝杆(3016)与载物台(3018)进行转动连接;T型板(3017)与第七传动杆(3013)进行转动连接;T型板(3017)与第二轴套(3010)进行转动连接;载物台(3018)下方设置有两组对称的限位柱(3019);两组限位柱(3019)均与底架(1)进行滑动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第一限料板(2015)与第二限料板(2016)均设置为上宽下窄的结构。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第五传动杆(303)与第一轴套(304)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第六传动杆(309)与第二轴套(3010)接触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磨擦板(406)下面设置有波纹状的摩擦纹结构。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其特征是:筛板(4024)设置为中间有若干通孔结构,两翼设置为带有凹槽的结构。
CN202110731993.XA 2021-06-30 2021-06-30 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Active CN1135282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1993.XA CN113528212B (zh) 2021-06-30 2021-06-30 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31993.XA CN113528212B (zh) 2021-06-30 2021-06-30 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8212A true CN113528212A (zh) 2021-10-22
CN113528212B CN113528212B (zh) 2022-10-11

Family

ID=78126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31993.XA Active CN113528212B (zh) 2021-06-30 2021-06-30 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82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1523A (zh) * 2023-04-07 2023-06-13 江苏泰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材料的添加剂生产用混合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18075A2 (de) * 2010-08-09 2012-02-15 Wilhelm Röll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ellets aus Biomasse
CN107259623A (zh) * 2017-08-10 2017-10-20 四川成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饲料添加剂的高效混合设备
CN107442031A (zh) * 2017-09-21 2017-12-08 林红英 一种建筑涂料颗粒粉碎搅拌混合一体装置
CN109439379A (zh) * 2018-09-30 2019-03-0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燃料的制备系统
CN210906306U (zh) * 2019-10-21 2020-07-03 王永利 一种水泥原料碾碎磨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18075A2 (de) * 2010-08-09 2012-02-15 Wilhelm Röll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ellets aus Biomasse
CN107259623A (zh) * 2017-08-10 2017-10-20 四川成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饲料添加剂的高效混合设备
CN107442031A (zh) * 2017-09-21 2017-12-08 林红英 一种建筑涂料颗粒粉碎搅拌混合一体装置
CN109439379A (zh) * 2018-09-30 2019-03-0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燃料的制备系统
CN210906306U (zh) * 2019-10-21 2020-07-03 王永利 一种水泥原料碾碎磨粉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1523A (zh) * 2023-04-07 2023-06-13 江苏泰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材料的添加剂生产用混合装置
CN116251523B (zh) * 2023-04-07 2023-09-15 江苏泰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材料的添加剂生产用混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8212B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28212B (zh) 基于煤炭高效利用的煤碳复合材料前处理装置
CN207119450U (zh) 一种高效的中药材粉碎研磨一体机
CN200939429Y (zh) 一种筛片机
CN207443902U (zh) 一种畜牧养殖饲料破碎投料一体机
CN206853635U (zh) 一种无杂质生物质燃烧颗粒制造机
CN206463914U (zh) 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
CN206009211U (zh) 一种选矿用节能高效直线筛
CN107913782A (zh) 一种蔬果酵素生产用粉碎装置
CN109676785A (zh) 一种便于定量出料的干粉砂浆混合装置
CN108165736B (zh) 一种炼铁厂用烧结矿底料平铺装置
CN207688557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
CN208050123U (zh) 一种生产墙板用原料粉碎装置
CN215940131U (zh) 一种用于膨润土粉碎加工的磨粉装置
CN202059842U (zh) 一种膨润土猫砂的制备装置
CN213315230U (zh) 再生混凝土粉碎料中粗集料细化装置
CN206046168U (zh) 一种新型石膏粉改性磨机
CN211937130U (zh) 一种颜料研磨装置
CN205966080U (zh) 一种用于化肥生产中的原料粉碎装置
CN207222041U (zh) 一种低噪音省人工粉碎机
CN206751882U (zh) 一种金属矿材原料制团机
CN207154385U (zh) 一种环保型市政垃圾回收处理车
CN219702017U (zh) 一种用于谷物营养提取的研磨机
CN206731522U (zh) 一种石料筛选设备
CN117225573B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浇筑用沙石筛分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212524912U (zh) 一种化妆品用筛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5

Address after: 16th Floor, Building G5, Shuian Town, Ruyi Industrial Park,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0000

Applicant after: Inner Mongolia Yiqiang Energy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037000 No. 302, unit 2, building 11, yujinyuan South District, east of Yuhe West Road,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 Yiqu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