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24488B -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24488B
CN113524488B CN202110615754.8A CN202110615754A CN113524488B CN 113524488 B CN113524488 B CN 113524488B CN 202110615754 A CN202110615754 A CN 202110615754A CN 113524488 B CN113524488 B CN 113524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nergy
heating furnace
hol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57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24488A (zh
Inventor
曹英建
李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Kangtai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Kangtai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Kangtai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Kangtai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57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244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24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4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24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24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9/00Making granules
    • B29B9/02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 B29B9/06Making granules by dividing preform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7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extrusion moulding material or of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by 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8/80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extrusion moulding material or of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by heating or cooling at the plasticising zone, e.g. by heating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7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extrusion moulding material or of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by 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8/86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extrusion moulding material or of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by heating or cooling at the nozzle zone
    • B29C48/87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切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包括加热炉,加热炉的一端固定有冷却件,加热炉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铰龙轴,铰龙轴远离冷却件的一端固定有供能件,加热炉的底端固定有能源箱,能源箱内固定有能源模块,通过能源模块为冷却件提供冷油的同时并未热油口提供热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本发明通过在加热炉的出料口设置冷却件,避免了聚乙烯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一方面避免了冷却液受到污染后处理时增加成本,另一方面聚乙烯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而导致聚乙烯塑料受潮,并使聚乙烯塑料的内部出现气泡的缺陷;多个出料口成环形布置取代了传统的横排布置的出料口,增加的出料口的数量,提高了聚乙烯塑料的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切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背景技术
公开号CN104175414B一种塑料热切机,属于塑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空同向水冷镀铬轴辊的一端连接有轴辊进出水管,两个镀铬大对辊轴的辊筒均为中空结构,每个镀铬大对辊轴辊筒上连接有辊筒进出水管,冷却对辊刀为中空结构,冷却对辊刀上连接有冷却对辊刀的进出水管,所述一对冷却对辊刀由直径10cm铬12钢管制成,外面设有等距凹凸槽。本发明既解决了塑料颗粒雨季容易受潮无法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又解决了塑料直接与水接触造成水污染问题,还充分利用原有机器设备,避免大量资金浪费,节约资源,解决了资金问题。而且产品成规则小长方体颗粒。塑料有好多种,在本发明的塑料热切机上都适用;但是该发明的能源的利用率依旧不高,无法在为塑料加热的同时还能为冷却塑料提供能源,且传统的出料口为横排布置,挤压出的塑料条的数量少,生产效率低。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1.避免了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一方面避免了冷却液受到塑料的污染,在处理受污染的冷却液时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避免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而导致聚乙烯塑料受潮,并使塑料的内部出现气泡的缺陷;2.在为塑料加热的同时还能为冷却塑料提供能源,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利用率不高,传统的出料口为横排布置,挤压出的塑料条的数量少,生产效率低和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而导致聚乙烯塑料受潮,并使塑料的内部出现气泡的缺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包括加热炉、冷却件、能源箱、能源模块和铰龙轴,所述加热炉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与加热炉的内部连通,所述加热炉远离入料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冷却件,所述加热炉靠近冷却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出料口,多个所述出料口成环形布置,所述出料口与冷却件连通,所述加热炉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铰龙轴,铰龙轴用于挤压聚乙烯塑料,所述铰龙轴远离冷却件的一端固定有供能件,所述供能件用于给铰龙轴提供动力,所述供能件固定在加热炉的内部,所述加热炉的侧壁内螺旋盘转地设置有热油口,所述加热炉的底端固定有能源箱,所述能源箱内固定有能源模块,通过能源模块为冷却件提供冷油的同时并未热油口提供热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通过在加热炉的出料口设置冷却件,加快冷却了被铰龙轴挤压出的熔胶状的聚乙烯塑料,进而避免了聚乙烯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一方面避免了冷却液受到聚乙烯塑料的污染,在处理受污染的冷却液时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避免聚乙烯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而导致聚乙烯塑料受潮,并使聚乙烯塑料的内部出现气泡的缺陷;由于冷却件设置出料口,多个出料口成环形布置取代了传统的横排布置的出料口,增加的出料口的数量,提高了聚乙烯塑料的产量。
优选的,所述冷却件包括左侧部分、外环、内柱和右侧部分,所述右侧部分通过螺钉与加热炉固定,所述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对应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之间卡接有内柱和外环,且四者的卡接部位设置有一号密封圈,所述左侧部分、右侧部分和内柱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外环的内部设置有内柱,所述外环与内柱之间留有环形间隙,通过环形间隙方便对环形布置的出料口进行冷却,避免未冷却的聚乙烯塑料由于环形布置的出料口,所述外环外表面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环形间隙连通且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油管与能源模块连接,所述环形间隙内设置有多个塑形管,所述塑形管不与外环和内柱相接触,所述塑形管的两端插接在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的通孔内。
本发明通过向冷却件内通入冷却油,冷却油进入环形间隙对塑形管进行冷却,进而为通过塑形管内部的聚乙烯塑料进行冷却,实现了冷却的效果的同时避免了聚乙烯素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而导致聚乙烯塑料受潮,并使聚乙烯塑料的内部出现气泡的缺陷。
优选的,丁腈橡胶的耐油性良好,工作温度范围在-54℃~150℃,且在本发明内一号密封圈用于对冷油的密封,使用丁腈橡胶材质的一号密封圈符合本发明的使用环境。
优选的,所述供能件包括外壳、连接轴和弧形扇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油端和出油端,所述出油端与热油口连通,所述进油端与能源模块连通,所述外壳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表面固定有多个弧形扇叶,所述弧形扇叶与外壳内部相接触,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二号密封圈和外壳的一侧并与铰龙轴固定。
本发明通过能源模块将热油沿进油端推入外壳内部,热油推动弧形扇叶绕着连接轴转动,进而使连接轴带动铰龙轴转动,为铰龙轴挤压聚乙烯塑料提供动力;弧形扇叶绕着连接轴转动的同时,热油沿着供能件的出油端进入热油口,为熔化聚乙烯塑料提供能量。
优选的,由于热油的温度能达210℃~260℃,不锈钢丝材质的二号密封圈符合本发明的使用环境。
优选的,所述能源模块包括转轴、一号储油箱、二号储油箱、一号回油箱、二号回油箱、多个一号容纳盒、多个二号容纳盒和多个U形强磁铁,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板与能源箱固定,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一号储油箱、一号回油箱、U形强磁铁、二号回油箱和二号储油箱,所述一号储油箱、二号储油箱、一号回油箱和二号回油箱通过连接块与能源箱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一号容纳盒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所述一号容纳盒和二号容纳盒对称固定在能源箱的上下两端且一号容纳盒和二号容纳盒与U形强磁铁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一号储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a、b和c三个通孔,所述通孔a和通孔b不同时被一号偏心轮遮挡,所述通孔a和通孔b分别与一号容纳盒和二号容纳盒连通,所述一号偏心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通孔c通过油管与油泵连接,所述油泵的输出端与供能件的进油端连通,所述一号回油箱上设置有d、e和f三个通孔,所述通孔d和通孔e不同时被二号偏心轮遮挡,所述通孔d和通孔e分别与一号容纳盒和二号容纳盒连通,所述通孔f通过油管与热油口连通;所述二号储油箱上设置有g、h和i三个通孔,所述通孔g和通孔h不同时被三号偏心轮遮挡,所述通孔g和通孔h分别与一号容纳盒和二号容纳盒连通,所述通孔i通过油管与冷却件的进油口连通;二号回油箱上设置有j、k和m三个通孔,所述通孔j和通孔k不同时被四号偏心轮遮挡,所述通孔j和通孔k分别与一号容纳盒和二号容纳盒连通,所述通孔m通过油管与冷却件的出油口连通。
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号偏心轮不同时遮挡通孔a和通孔b、二号偏心轮不同时遮挡通孔d和通孔e、三号偏心轮不同时遮挡通孔g和通孔h和四号偏心轮不同时遮挡通孔j和通孔k,实现了在一号容纳盒或者二号容纳盒内加热的热油始终进入一号储油箱和在一号容纳盒或者二号容纳盒内冷却的冷油始终进入二号储油箱,防止冷油与热油混在一起,进而无法实现冷却和加热的功能。
优选的,本发明需先对油进行加热后才向加热炉内加入聚乙烯塑料,故在一号储油箱、二号储油箱、一号回油箱和二号回油箱表面涂保温涂层,以减缓能量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容纳盒为磁性材料。
优选的,所述磁性材料为钆镓石榴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加热炉的出料口设置冷却件,加快冷却了被铰龙轴挤压出的熔胶状的聚乙烯塑料,进而避免了聚乙烯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一方面避免了冷却液受到聚乙烯塑料的污染,在处理受污染的冷却液时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避免聚乙烯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而导致聚乙烯塑料受潮,并使聚乙烯塑料的内部出现气泡的缺陷;由于冷却件设置出料口,多个出料口成环形布置取代了传统的横排布置的出料口,增加的出料口的数量,提高了聚乙烯塑料的产量;通过能源模块为冷却件提供冷油的同时并未热油口提供热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2、本发明通过向冷却件内通入冷却油,冷却油进入环形间隙对塑形管进行冷却,进而为通过塑形管内部的聚乙烯塑料进行冷却,实现了冷却的效果;本发明通过能源模块将热油沿进油端推入外壳内部,热油推动弧形扇叶绕着连接轴转动,进而使连接轴带动铰龙轴转动,为铰龙轴挤压聚乙烯塑料提供动力;弧形扇叶绕着连接轴转动的同时,热油沿着供能件的出油端进入热油口,为熔化聚乙烯塑料提供能量。
3、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号偏心轮不同时遮挡通孔a和通孔b、二号偏心轮不同时遮挡通孔d和通孔e、三号偏心轮不同时遮挡通孔g和通孔h和四号偏心轮不同时遮挡通孔j和通孔k,实现了在一号容纳盒或者二号容纳盒内加热的热油始终进入一号储油箱和在一号容纳盒或者二号容纳盒内冷却的冷油始终进入二号储油箱,防止冷油与热油混在一起,进而无法实现冷却和加热的功能;本发明需先对油进行加热后才向加热炉内加入聚乙烯塑料,故在一号储油箱、二号储油箱、一号回油箱和二号回油箱表面涂保温涂层,以减缓能量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正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U形强磁铁为二号容纳盒加热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中B-B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却件的剖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加热炉1、铰龙轴11、热油口12、出料口13、冷却件2、左侧部分21、外环22、内柱23、右侧部分24、一号密封圈25、环形间隙26、塑形管27、能源箱3、能源模块4、连接块401、转轴41、一号储油箱42、一号偏心轮421、油泵422、二号储油箱43、三号偏心轮431、一号回油箱44、二号偏心轮441、二号回油箱45、四号偏心轮451、一号容纳盒46、二号容纳盒47、U形强磁铁48、电机49、入料斗5、供能件6、外壳61、连接轴62、弧形扇叶63、二号密封圈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包括加热炉1、冷却件2、能源箱3、能源模块4和铰龙轴11,所述加热炉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料斗5,所述入料斗5与加热炉1的内部连通,所述加热炉1远离入料斗5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冷却件2,所述加热炉1靠近冷却件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出料口13,多个所述出料口13成环形布置,所述出料口13与冷却件2连通,所述加热炉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铰龙轴11,铰龙轴11用于挤压聚乙烯塑料,所述铰龙轴11远离冷却件2的一端固定有供能件6,所述供能件6用于给铰龙轴11提供动力,所述供能件6固定在加热炉1的内部,所述加热炉1的侧壁内螺旋盘转地设置有热油口12,所述加热炉1的底端固定有能源箱3,所述能源箱3内固定有能源模块4,通过能源模块4为冷却件2提供冷油的同时并未热油口12提供热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通过在加热炉1的出料口13设置冷却件2,加快冷却了被铰龙轴11挤压出的熔胶状的聚乙烯塑料,进而避免了聚乙烯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一方面避免了冷却液受到聚乙烯塑料的污染,在处理受污染的冷却液时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避免聚乙烯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而导致聚乙烯塑料受潮,并使聚乙烯塑料的内部出现气泡的缺陷;由于冷却件2设置出料口13,多个出料口13成环形布置取代了传统的横排布置的出料口13,增加的出料口13的数量,提高了聚乙烯塑料的产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冷却件2包括左侧部分21、外环22、内柱23和右侧部分24,所述右侧部分24通过螺钉与加热炉1固定,所述左侧部分21与右侧部分24对应出料口13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左侧部分21与右侧部分24之间卡接有内柱23和外环22,且四者的卡接部位设置有一号密封圈25,所述左侧部分21、右侧部分24和内柱2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外环22的内部设置有内柱23,所述外环22与内柱23之间留有环形间隙26,通过环形间隙26方便对环形布置的出料口13进行冷却,避免未冷却的聚乙烯塑料由于环形布置的出料口13,所述外环22外表面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环形间隙26连通且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油管与能源模块4连接,所述环形间隙26内设置有多个塑形管27,所述塑形管27不与外环22和内柱23相接触,所述塑形管27的两端插接在左侧部分21与右侧部分24的通孔内。
本发明通过向冷却件2内通入冷却油,冷却油进入环形间隙26对塑形管27进行冷却,进而为通过塑形管27内部的聚乙烯塑料进行冷却,实现了冷却的效果的同时避免了聚乙烯素塑料与冷却液直接接触而导致聚乙烯塑料受潮,并使聚乙烯塑料的内部出现气泡的缺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丁腈橡胶的耐油性良好,工作温度范围在-54℃~150℃,且在本发明内一号密封圈25用于对冷油的密封,使用丁腈橡胶材质的一号密封圈25符合本发明的使用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供能件6包括外壳61、连接轴62和弧形扇叶63,所述外壳61上设置有进油端和出油端,所述出油端与热油口12连通,所述进油端与能源模块4连通,所述外壳61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62,所述连接轴62外表面固定有多个弧形扇叶63,所述弧形扇叶63与外壳61内部相接触,所述连接轴62的一端穿过二号密封圈64和外壳61的一侧并与铰龙轴11固定。
本发明通过能源模块4将热油沿进油端推入外壳61内部,热油推动弧形扇叶63绕着连接轴62转动,进而使连接轴62带动铰龙轴11转动,为铰龙轴11挤压聚乙烯塑料提供动力;弧形扇叶63绕着连接轴62转动的同时,热油沿着供能件6的出油端进入热油口12,为熔化聚乙烯塑料提供能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由于热油的温度能达110℃~260℃,不锈钢丝材质的二号密封圈64符合本发明的使用环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能源模块4包括转轴41、一号储油箱42、二号储油箱43、一号回油箱44、二号回油箱45、多个一号容纳盒46、多个二号容纳盒47和多个U形强磁铁48,所述转轴41的一端固定有电机49,所述电机49通过安装板与能源箱3固定,所述转轴4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一号储油箱42、一号回油箱44、U形强磁铁48、二号回油箱45和二号储油箱43,所述一号储油箱42、二号储油箱43、一号回油箱44和二号回油箱45通过连接块401与能源箱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一号容纳盒46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所述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对称固定在能源箱3的上下两端且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与U形强磁铁48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储油箱42的侧壁上设置有a、b和c三个通孔,所述通孔a和通孔b不同时被一号偏心轮421遮挡,所述通孔a和通孔b分别与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连通,所述一号偏心轮421固定在转轴41上,所述通孔c通过油管与油泵422连接,所述油泵422的输出端与供能件6的进油端连通,所述一号回油箱44上设置有d、e和f三个通孔,所述通孔d和通孔e不同时被二号偏心轮441遮挡,所述通孔d和通孔e分别与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连通,所述通孔f通过油管与热油口12连通;所述二号储油箱43上设置有g、h和i三个通孔,所述通孔g和通孔h不同时被三号偏心轮431遮挡,所述通孔g和通孔h分别与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连通,所述通孔i通过油管与冷却件2的进油口连通;二号回油箱45上设置有j、k和m三个通孔,所述通孔j和通孔k不同时被四号偏心轮451遮挡,所述通孔j和通孔k分别与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连通,所述通孔m通过油管与冷却件2的出油口连通。
本发明通过设置一号偏心轮421不同时遮挡通孔a和通孔b、二号偏心轮441不同时遮挡通孔d和通孔e、三号偏心轮431不同时遮挡通孔g和通孔h和四号偏心轮451不同时遮挡通孔j和通孔k,实现了在一号容纳盒46或者二号容纳盒47内加热的热油始终进入一号储油箱42和在一号容纳盒46或者二号容纳盒47内冷却的冷油始终进入二号储油箱43,防止冷油与热油混在一起,进而无法实现冷却和加热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需先对油进行加热后才向加热炉1内加入聚乙烯塑料,故在一号储油箱42、二号储油箱43、一号回油箱44和二号回油箱45表面涂保温涂层,以减缓能量的损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容纳盒为磁性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磁性材料为钆镓石榴石。
工作原理,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利用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发生变化时磁性材料的磁矩有序排列发生变化,即磁熵改变,导致磁性材料自身发生吸、放热的现象,进而实现对加热炉1提供热能和为冷却件2提供冷却的能量,具体方式为,通过人为打开电机49和油泵422,电机49带动转轴41转动,转轴41带动U形强磁铁48从一号容纳盒46的表面翻转到二号容纳盒47的表面,进而改变了一号容纳盒46与二号容纳盒47外部磁场,一号容纳盒46自身降温并为一号容纳盒46内的油降温,而二号容纳盒47自身升温并为二号容纳盒47内的油加热,在转轴41转动的同时,一号偏心轮421、二号偏心轮441、三号偏心轮431和四号偏心轮451转动,一号偏心轮421从遮挡通孔b并露出通孔a变为露出通孔b并遮挡通孔a;二号偏心轮441从遮挡通孔d并露出通孔e变为露出通孔d并遮挡通孔e;三号偏心轮431从遮挡通孔g并露出通孔h变为露出通孔g并遮挡通孔h;四号偏心轮451从遮挡通孔k并露出通孔j变为露出通孔k并遮挡通孔j,油泵422将一号储油箱42内的热油沿供能件6的进油端推入外壳61内部并将二号容纳盒47的热油从通孔b吸入一号储油箱42,热油进入外壳61内部推动弧形扇叶63绕连接轴62转动,进而带动铰龙轴11转动,为铰龙轴11挤压聚乙烯塑料提供动力,热油再沿供能件6的出油端进入热油口12为加热炉1加热,接着再从热油口12的出口沿通孔f进入一号回油箱44,同时热油通过通孔d进入一号容纳盒46,并将一号容纳盒46内的冷油沿通孔g挤入二号储油箱43,二号储油箱43内的冷油通过通孔i进入冷却件2的环形间隙26并对塑形管27进行冷却,进而为通过塑形管27内部的聚乙烯塑料进行冷却,实现了冷却的效果,然后再通过冷却件2的出油口沿通孔m进入二号回流箱,二号回流箱内的能有通过通孔k进入二号容纳盒47进行加热,循环上述过程十分钟,实现对加热炉1的持续加热和对冷却件2的持续冷却,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接着再将聚乙烯塑料从入料斗5倒入加热炉1,加热炉1对聚乙烯塑料进行熔化,再经过冷却件2冷却,达到加工聚乙烯塑料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包括加热炉(1)、冷却件(2)、能源箱(3)、能源模块(4)和铰龙轴(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料斗(5),所述入料斗(5)与加热炉(1)的内部连通,所述加热炉(1)远离入料斗(5)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冷却件(2),所述加热炉(1)靠近冷却件(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出料口(13),多个所述出料口(13)成环形布置,所述出料口(13)与冷却件(2)连通,所述加热炉(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铰龙轴(11),所述铰龙轴(11)远离冷却件(2)的一端固定有供能件(6),所述供能件(6)用于给铰龙轴(11)提供动力,所述供能件(6)固定在加热炉(1)的内部,所述加热炉(1)的侧壁内螺旋盘转地设置有热油口(12),所述加热炉(1)的底端固定有能源箱(3),所述能源箱(3)内固定有能源模块(4),所述能源模块(4)为冷却件(2)提供冷油的同时并未热油口(12)提供热油;
所述冷却件(2)包括左侧部分(21)、外环(22)、内柱(23)和右侧部分(24),所述右侧部分(24)通过螺钉与加热炉(1)固定,所述左侧部分(21)与右侧部分(24)对应出料口(13)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左侧部分(21)与右侧部分(24)之间卡接有内柱(23)和外环(22),且四者的卡接部位设置有一号密封圈(25),所述左侧部分(21)、右侧部分(24)和内柱(2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外环(22)的内部设置有内柱(23),所述外环(22)与内柱(23)之间留有环形间隙(26),所述外环(22)外表面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均与环形间隙(26)连通且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油管与能源模块(4)连接,所述环形间隙(26)内设置有多个塑形管(27),所述塑形管(27)不与外环(22)和内柱(23)相接触,所述塑形管(27)的两端插接在左侧部分(21)与右侧部分(24)的通孔内;
所述供能件(6)包括外壳(61)、连接轴(62)和弧形扇叶(63),所述外壳(61)上设置有进油端和出油端,所述出油端与热油口(12)连通,所述进油端与能源模块(4)连通,所述外壳(61)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62),所述连接轴(62)外表面固定有多个弧形扇叶(63),所述弧形扇叶(63)与外壳(61)内部相接触,所述连接轴(62)的一端穿过二号密封圈(64)和外壳(61)的一侧并与铰龙轴(11)固定;
所述能源模块(4)包括转轴(41)、一号储油箱(42)、二号储油箱(43)、一号回油箱(44)、二号回油箱(45)、多个一号容纳盒(46)、多个二号容纳盒(47)和多个U形强磁铁(48),所述转轴(41)的一端固定有电机(49),所述电机(49)通过安装板与能源箱(3)固定,所述转轴(4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一号储油箱(42)、一号回油箱(44)、U形强磁铁(48)、二号回油箱(45)和二号储油箱(43),所述一号储油箱(42)、二号储油箱(43)、一号回油箱(44)和二号回油箱(45)通过连接块(401)与能源箱(3)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一号容纳盒(46)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所述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对称固定在能源箱(3)的上下两端且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与U形强磁铁(48)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一号储油箱(42)的侧壁上设置有a、b和c三个通孔,所述通孔a和通孔b不同时被一号偏心轮(421)遮挡,所述通孔a和通孔b分别与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连通,所述一号偏心轮(421)固定在转轴(41)上,所述通孔c通过油管与油泵(422)连接,所述油泵(422)的输出端与供能件(6)的进油端连通,所述一号回油箱(44)上设置有d、e和f三个通孔,所述通孔d和通孔e不同时被二号偏心轮(441)遮挡,所述通孔d和通孔e分别与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连通,所述通孔f通过油管与热油口(12)连通;所述二号储油箱(43)上设置有g、h和i三个通孔,所述通孔g和通孔h不同时被三号偏心轮(431)遮挡,所述通孔g和通孔h分别与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连通,所述通孔i通过油管与冷却件(2)的进油口连通;二号回油箱(45)上设置有j、k和m三个通孔,所述通孔j和通孔k不同时被四号偏心轮(451)遮挡,所述通孔j和通孔k分别与一号容纳盒(46)和二号容纳盒(47)连通,所述通孔m通过油管与冷却件(2)的出油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密封圈(25)为丁腈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密封圈(64)为不锈钢丝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储油箱(42)、二号储油箱(43)、一号回油箱(44)和二号回油箱(45)表面涂有保温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为磁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材料为钆镓石榴石。
CN202110615754.8A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Active CN1135244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5754.8A CN113524488B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5754.8A CN113524488B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4488A CN113524488A (zh) 2021-10-22
CN113524488B true CN113524488B (zh) 2023-07-21

Family

ID=7809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5754.8A Active CN113524488B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2448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0149A (en) * 1968-10-11 1972-04-12 Sund Borg Machines Corp Plasticizing and working machine
CN103925732A (zh) * 2014-04-11 2014-07-16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串极磁制冷系统
WO2015154973A1 (de) * 2014-04-07 2015-10-15 Coperion Gmbh Schnecke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aufbereitung von kunststoffmaterial
CN207467348U (zh) * 2017-11-14 2018-06-08 成都顿威新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带温控功能的锂带运输方桶
CN108413644A (zh) * 2018-02-09 2018-08-17 中科磁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磁回热器的磁制冷系统
CN110965257A (zh) * 2019-12-26 2020-04-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热泵、洗烘一体机
CN110978321A (zh) * 2019-12-27 2020-04-10 浙江驭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母粒的造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64281U (zh) * 2016-01-18 2016-07-06 东莞市众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尼龙材料的造粒机
CN109130139B (zh) * 2018-09-10 2020-12-04 阜阳市金地橡塑助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型橡胶生产造粒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0149A (en) * 1968-10-11 1972-04-12 Sund Borg Machines Corp Plasticizing and working machine
WO2015154973A1 (de) * 2014-04-07 2015-10-15 Coperion Gmbh Schnecken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r aufbereitung von kunststoffmaterial
CN103925732A (zh) * 2014-04-11 2014-07-16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串极磁制冷系统
CN207467348U (zh) * 2017-11-14 2018-06-08 成都顿威新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带温控功能的锂带运输方桶
CN108413644A (zh) * 2018-02-09 2018-08-17 中科磁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磁回热器的磁制冷系统
CN110965257A (zh) * 2019-12-26 2020-04-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磁热泵、洗烘一体机
CN110978321A (zh) * 2019-12-27 2020-04-10 浙江驭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母粒的造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24488A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74300U (zh) 一种塑料改性用高速混合机
CN113524488B (zh) 一种聚乙烯热切造粒设备
CN116238120A (zh) 一种水冷式铸造模具
CN110682468A (zh) 一种利于塑料挤出且成品率高的可控温造粒设备
CN215397129U (zh) 一种制备新材料用挤压装置
CN213055926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双螺杆挤出机
CN217729578U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的成型装置
CN213227466U (zh) 一种对聚乙烯具有熔融塑化和过滤功能的挤出机
CN212266675U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吹膜机
CN217068996U (zh) 一种风水双冷降温pe磨粉机
CN113478681A (zh) 一种母粒间接冷却装置
CN213412818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装置
CN218489035U (zh) 一种tpu薄膜的挤出设备
CN219804593U (zh) 冷风闭路循环硫磺造粒机
CN221022276U (zh) 一种peek材料棒型材制品的高效定型模具装置
CN220008780U (zh) 一种用于吹塑设备的高效物料加热装置
CN217319233U (zh) 双螺杆挤出机
CN214395353U (zh) 一种用于生产蜂窝板的高效冷却机
CN220883342U (zh) 一种带有冷却装置的挤出机
CN216968335U (zh) 一种应用于开炼机的辊筒冷却装置
CN212867718U (zh) 一种密封性能高的发动机隔热罩
CN214395317U (zh) 一种挤出机
CN215743939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破碎机
CN214324128U (zh) 一种热收缩印刷膜双螺杆熔融挤出装置
CN220186842U (zh) 一种冷渣机的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7

Address after: Chutian Road, Makou Industrial Park, Hanchuan City,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2000

Applicant after: HUBEI KANGTAI PLASTIC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Room 202, building 9, Hequn new village, south side of peideli community,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ao Yingji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