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11790A -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511790A CN113511790A CN202110835993.4A CN202110835993A CN113511790A CN 113511790 A CN113511790 A CN 113511790A CN 202110835993 A CN202110835993 A CN 202110835993A CN 113511790 A CN113511790 A CN 1135117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irring
- hopper
- pit
- telescopic rod
- slu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21—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mechanical de-water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包括搅拌组件、机架、烘干机、料斗以及动力机构,机架的底部位于污泥坑中,烘干机安装在机架的顶部,烘干机位于污泥坑的侧上方,动力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以驱动料斗往复于污泥坑和烘干机之间,料斗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滤水孔,搅拌组件包括水平伸缩杆、竖直伸缩杆、搅拌电机以及搅拌叶,水平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烘干机的顶部,水平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伸缩杆的上端,搅拌电机安装在竖直伸缩杆的下端,搅拌叶安装在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竖直伸缩杆带动搅拌叶进出料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属于污泥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座式捞坑提升机是一种处理污泥的装置,污泥事先存储在污泥坑中,然后料斗将污泥从污泥坑转移至位于上方的烘干机中去除水分。其中料斗上开设有滤水孔,污泥在前往烘干机的过程中内部水分会从滤水孔处渗出,起到预脱水的作用,从而减少污泥的含水量,降低烘干机的工作压力。
但是由于污泥中水分流动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料斗底部的污泥含水量更低,而料斗顶部的污泥含水量高,因此往往料斗底部污泥粘度更大,容易堵塞滤水孔,而且也不容易倾倒至烘干机中,料斗顶部污泥的预排水也不够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包括搅拌组件、机架、烘干机、料斗以及动力机构,机架的底部位于污泥坑中,烘干机安装在机架的顶部,烘干机位于污泥坑的侧上方,动力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以驱动料斗往复于污泥坑和烘干机之间,料斗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滤水孔,搅拌组件包括水平伸缩杆、竖直伸缩杆、搅拌电机以及搅拌叶,水平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烘干机的顶部,水平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伸缩杆的上端,搅拌电机安装在竖直伸缩杆的下端,搅拌叶安装在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竖直伸缩杆带动搅拌叶进出料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料斗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从污泥坑中取出污泥,然后将污泥送至烘干机处进行干燥,在输送过程中,污泥中的水分可以经由滤水孔渗出,从而起到预脱水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水平伸缩杆和竖直伸缩杆配合,从而带动搅拌电机随料斗进行移动,从而使搅拌叶进入料斗内部对污泥进行搅拌,从而使料斗顶部的水分能够向料斗底部转移,继而从滤水孔排出,进而使污泥在进入烘干机的时候预脱水更为充分。此外料斗底部污泥的水分在搅拌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其粘度不会过大,因此料斗在到达烘干机的时候其底部污泥更容易倒出,减少了料斗中污泥残留。搅拌叶在搅拌过程中,水平伸缩杆和竖直伸缩杆配合,从而使搅拌电机和料斗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一方面避免动力机构停工等待搅拌叶工作,从而降低污泥处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搅拌叶不会与料斗内壁发生碰撞,提升搅拌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述搅拌组件数量有两个,两个搅拌组件在水平方向上错开,污泥坑和烘干机之间设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搅拌电机往复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料斗数量有多个,所有料斗通过链带依次连接,相邻两个料斗之间链带的长度为定值,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料斗之间链带的长度。
本发明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支撑杆、固定在烘干机上的导轨和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块,导轨竖直设置,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滑块上,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竖直伸缩杆的上端。
本发明所述导轨的下端位于烘干机的进料口上方。
本发明所述座式捞坑提升机还包括主控板,搅拌电机上安装有磁性传感器,水平伸缩杆和竖直伸缩杆均为电动推杆,磁性传感器、水平伸缩杆和竖直伸缩杆均电连接至主控板,料斗的底部材质为磁性材料。
本发明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联轴器和搅拌杆,搅拌杆的上端通过联轴器安装在电机轴的下端,搅拌叶为螺旋叶片,搅拌杆固定在搅拌叶的中间,搅拌叶通过搅拌杆安装在电机轴上。
本发明所述搅拌电机和动力机构均电连接至主控板。
本发明所述烘干机的顶部开设有沿水平直线延伸的定位槽,定位槽贯通至烘干机的前侧外壁,水平伸缩杆的外管卡在定位槽内,且水平伸缩杆的外管两端分别位于定位槽的两端,竖直伸缩杆固定在水平伸缩杆的内管端部。
本发明所述烘干机的前侧外壁内凹以形成竖直延伸的收纳槽,收纳槽的上端和定位槽的端部连通,收纳槽用于容纳竖直伸缩杆、搅拌电机和搅拌叶。
本发明当竖直伸缩杆位于收纳槽中时,收纳槽的下端端壁对搅拌电机进行支撑。
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座式捞坑提升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搅拌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座式捞坑提升机的运行状态一的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座式捞坑提升机的运行状态二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座式捞坑提升机的运行状态三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搅拌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包括主控板、搅拌组件、机架(图中未示出)、烘干机1、料斗3以及动力机构。
机架的底部位于污泥坑2中,污泥坑2中存放有含水量很大的污泥,污泥坑2中污泥的含水量在70-80%。烘干机1安装在机架的顶部,从而使烘干机1和污泥坑2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同时烘干机1和污泥坑2在水平方向上错开,因此烘干机1位于污泥坑2的侧上方。
动力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以驱动料斗3往复于污泥坑2和烘干机1之间,料斗3在到达污泥坑2中的时候取出污泥,然后在动力机构驱动下送往烘干机1。一般而言,动力机构通过链带18对料斗3进行传动,料斗3数量有多个,所有料斗3通过链带18依次连接,在料斗3到达烘干机1处的时候,料斗3在链带18带动下发生翻转,将其内部污泥倒入烘干机1中干燥,然后料斗3在动力机构驱动下重新移向污泥坑2。至此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进行进一步展开。
其中,料斗3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滤水孔31,料斗3在从污泥坑2向烘干机1移动的过程中污泥中多余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从滤水孔31处渗出,与之相对,污泥中的固体成分由于粘性等原因,很少会从滤水孔31中掉落。因此通过滤水孔31,可以使料斗3中的污泥从污泥坑2向烘干机1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个预脱水的效果,进而降低烘干机1的工作压力。
现有技术中,未设置搅拌组件的情况下一般料斗3到达烘干机1处的时候,污泥含水量下降至65-70%,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预脱水的效果有限。
而本实施例的搅拌组件包括水平伸缩杆4、竖直伸缩杆5、搅拌电机6以及搅拌叶7。水平伸缩杆4和竖直伸缩杆5均为电动推杆,水平伸缩杆4和竖直伸缩杆5均电连接至主控板,以通过主控板控制水平伸缩杆4和竖直伸缩杆5的伸缩过程。搅拌叶7安装在搅拌电机6的电机轴上,搅拌电机6电连接至主控板,以控制搅拌叶7转动。动力机构同样电连接至主控板,主控板通过对动力机构进行控制,以改变料斗3的移动速度。在主控板的控制下,控制料斗3和搅拌组件的工作过程相配合。
具体的,水平伸缩杆4水平设置,竖直伸缩杆5竖直设置,水平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烘干机1的顶部,水平伸缩杆4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伸缩杆5的上端,搅拌电机6固定安装在竖直伸缩杆5的下端。水平伸缩杆4带动竖直伸缩杆5和搅拌电机6整体进行水平直线移动,并且确保竖直伸缩杆5和搅拌电机6远离烘干机1的进料口,从而在料斗3倾倒污泥的时候进行避让。竖直伸缩杆5则带动搅拌电机6和搅拌叶7进行竖直移动。
综上所述,水平伸缩杆4的伸缩速度决定了搅拌叶7的水平移动速度,竖直伸缩杆5的伸缩速度决定了搅拌叶7的竖直移动速度。
料斗3在从污泥坑2移向烘干机1的过程中,通过水平伸缩杆4的控制,保持料斗3的水平移动速度和搅拌叶7的水平移动速度一致,从而使搅拌叶7和料斗3始终处于同一竖直直线上。通过竖直伸缩杆5的控制,改变料斗3和搅拌叶7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速度,从而达到控制搅拌叶7进出料斗3的目的。
搅拌叶7在进入料斗3的过程中,先逐渐改变竖直伸缩杆5的伸缩速度,以使搅拌叶7和料斗3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逐渐保持一致,与此同时,搅拌电机6驱动搅拌叶7转动,以使搅拌叶7搅动料斗3内的污泥。
料斗3底部污泥靠近滤水孔31,因此预脱水效果较好,而料斗3顶部污泥远离滤水孔31,预脱水效果较差,故而料斗3底部污泥相较料斗3顶部污泥含水量更低。料斗3顶部污泥中水分在预脱水过程中无法及时传导至料斗3底部污泥,由此导致了料斗3中污泥整体预脱水效果有限。此外料斗3底部污泥含水量下降明显,粘度提升更大,故而滤水孔31更容易被堵塞,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抑制了污泥的预脱水的效果。
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拌叶7的搅动作用,促使料斗3内的污泥发生搅动,促使了污泥内水分从料斗3顶部向料斗3底部的转移,继而从滤水孔31处排出,以此提升了料斗3顶部污泥的预脱水效果。由于料斗3底部污泥在搅拌过程中受到料斗3顶部污泥中水分的补充,其粘度提升受到抑制,从而减少了滤水孔31堵塞情况的发生。此外料斗3底部污泥粘度提升受限,因而在料斗3将污泥倾倒至烘干机1的过程中污泥更不容易粘附在料斗3底壁。
此外通过水平伸缩杆4和竖直伸缩杆5的配合,实现了搅拌电机6的吊装,从而在座式捞坑提升机运行工作过程中避免了搅拌电机6进入污泥坑2,也避免了搅拌电机6的非电机轴部分与料斗3的接触,从而减少搅拌电机6上粘附的污水量。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搅拌叶7需要在料斗3到达烘干机1之前离开料斗3,从而避免影响料斗3的倾倒过程。而后通过水平伸缩杆4和竖直伸缩杆5的伸缩动作,带动搅拌叶7前往下一个料斗3中进行搅拌。
由此可见,料斗3中污泥的整个搅拌过程由于水平伸缩杆4和竖直伸缩杆5配合,不需要动力机构停机,料斗3能够以正常速度进行移动,避免搅拌过程对料斗3的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本实施例污泥经过搅拌叶7搅拌之后,到达烘干机1处时其含水量约为50-55%,预脱水的提升效果十分明显,烘干机1的工作压力获得很大下降。
此外料斗3底部污泥的水分在搅拌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其粘度不会过大,因此料斗3在到达烘干机1的时候其底部污泥更容易倒出,减少了料斗3中污泥残留。搅拌叶7在搅拌过程中,水平伸缩杆4和竖直伸缩杆5配合,从而使搅拌电机6和料斗3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一方面避免动力机构停工等待搅拌叶7工作,从而降低污泥处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搅拌叶7不会与料斗3内壁发生碰撞,提升搅拌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搅拌组件还包括支撑杆8、固定在烘干机上的导轨9、滑动设置在导轨9上的滑块10。导轨9竖直设置,支撑杆8的长度不可调节,为实心硬质杆。支撑杆8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滑块10上,支撑杆8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竖直伸缩杆5的上端。
水平伸缩杆4和导轨9始终处于垂直状态,且水平伸缩杆4的端部固定在导轨9的上端,水平伸缩杆4通过导轨9安装在烘干机上。支撑杆8的长度为c,水平伸缩杆4的长度为a,滑块10到导轨9上端的距离为b,则c2=a2+b2,故而随着水平伸缩杆4长度的变化,滑块10能够在导轨9上滑动,同时支撑杆8的两端也会分别在滑块10和竖直伸缩杆5的上端转动,水平伸缩杆4、支撑杆8和导轨9形成了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不论水平伸缩杆4长度如何变化,都能使得水平伸缩杆4的两端都获得了支撑作用,从而抑制水平伸缩杆4端部在导轨9上端的形变,减少竖直伸缩杆5和搅拌电机6重力作用对水平伸缩杆4和导轨9连接强度的影响。
优选的,导轨9的下端位于烘干机1的进料口上方,以避免支撑杆8在水平方向上对料斗的倒料过程产生干扰。同时支撑杆8也不会对水平伸缩杆4和竖直伸缩杆5之间运行独立性产生影响。
此外,本实施例搅拌电机6上安装有磁性传感器13,磁性传感器13电连接至主控板,料斗的底部材质为磁性材料,从而使料斗底部发出磁场。每个料斗的形状尺寸都是固定的,当搅拌叶7靠近料斗底部的时候,磁性传感器13会感应到料斗底部的磁场,此时磁性传感器13反馈信号至主控板,主控板对竖直伸缩杆5的伸缩速度进行控制,避免搅拌叶7撞击料斗底部发生毁损。
污泥对搅拌电机6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为了确保搅拌电机6始终与料斗之间保持一定间距,以减少污泥搅拌过程中溅射至搅拌电机6上的污泥量,搅拌组件还包括联轴器11和搅拌杆12,搅拌杆12的上端通过联轴器11安装在电机轴的下端,搅拌叶7安装在搅拌杆12上,从而通过搅拌杆12安装在搅拌电机6上并由搅拌电机6进行驱动。搅拌杆12没入料斗中的污泥内的时候,整个搅拌电机6都位于料斗的上方,从而确保料斗内污泥搅拌过程顺利进行,并且使搅拌电机6和污泥之间留出足够的避让距离。
优选的,搅拌叶7为螺旋叶片,搅拌杆12固定在搅拌叶7的中间,搅拌电机6驱动搅拌杆12转动的时候带动搅拌叶7转动,由于搅拌杆12处于竖直状态,因此搅拌叶7的转动能够促使料斗内的污泥进行上下对流,从而尽可能使料斗顶部的污泥水分向料斗底部转移。
此外本实施例导轨9、水平伸缩杆4、支撑杆8和竖直伸缩杆5可以作为整体安装至烘干机上,从而直接由现有的座式捞坑提升机改装为本实施例的座式捞坑提升机。
实施例3:
参见图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搅拌组件数量有两个,两个搅拌组件在水平方向上错开,以避免相互干扰。为便于区分,本实施例两个分别称为第一搅拌组件22和第二搅拌组件23。污泥坑和烘干机之间设置有第一工位16和第二工位17,料斗将污泥从污泥坑送至烘干机的过程中会依次经过第一工位16和第二工位17。第一搅拌组件22和第二搅拌组件23分别控制各自的搅拌电机6往复于第一工位16和第二工位17之间。
在料斗的移动路径上,相邻两个料斗之间链带18的长度为定值,而第一工位16和第二工位17之间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料斗之间链带18的长度。本实施例以其中相邻的三个料斗进行说明,该三个料斗依次为第一料斗19、第二料斗20和第三料斗21。此时第一料斗19位于第二料斗20的下方,第二料斗20位于第一工位16处,第三料斗21位于第二工位17处。第一搅拌组件22的搅拌叶位于第二料斗20的正上方,第二搅拌组件23的搅拌叶位于第三料斗21的正上方。此时为座式捞坑提升机的运动状态一。
随着链带18的动作,第一料斗19朝向第一工位16移动,第二料斗20朝向第二工位17移动,而第三料斗21逐渐离开第二工位17进一步朝向烘干机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搅拌组件23的搅拌叶从第二工位17的上方逐渐朝第一工位16的上方移动,而第一搅拌组件22的搅拌叶先进入第二料斗20中进行搅拌,而后逐渐离开第二料斗20。此时为座式捞坑提升机的运动状态二。
之后当第一料斗19到达第一工位16处的时候,第二料斗20也恰好到达第二工位17,此时第二搅拌组件23的搅拌叶位于第一料斗19的正上方,而第一搅拌组件22的搅拌叶已经离开第二料斗20并位于第二料斗20的正上方。此时为座式捞坑提升机的运动状态三。
重复上述运动状态的变化,就能通过第一搅拌组件22和第二搅拌组件23的配合,对每一个料斗中的污泥进行搅拌,避免遗漏。
实施例4:
参见图6,水平伸缩杆包括外管24以及套设在外管24中间的内管25。烘干机1的顶部开设有沿水平直线延伸的定位槽14,定位槽14贯通至烘干机1的前侧外壁,外管24卡在定位槽14内,从而通过烘干机1对外管24进行定位和支撑。水平伸缩杆的外管24两端分别位于定位槽14的两端,从而使外管24和定位槽14内壁之间有充足的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定位槽14对外管24的定位效果。外管24质量较大,内管25质量较轻,因此内管25在其允许的移动范围内,可以保证水平伸缩杆的重心始终落在定位槽14内,从而保证了水平伸缩杆的支撑稳定性。
竖直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在内管25端部,内管25在外管24中间移动,定位槽14在烘干机1前侧外壁处的开口可以对内管25的移动进行避让,通过内管25带动竖直伸缩杆进行移动。内管25的外径小于外管24内径,因此定位槽14的内壁也不会对内管25的移动产生阻碍。
烘干机1的前侧外壁内凹以形成竖直延伸的收纳槽15,收纳槽15的上端和定位槽14的端部连通。当水平伸缩杆的长度达到最短的时候,竖直伸缩杆、搅拌电机和搅拌叶可以容纳进入收纳槽15,对竖直伸缩杆、搅拌电机和搅拌叶进行保护,同时也有利于搅拌组件和烘干机整体进行搬运安装。
由于内管25端部连接竖直伸缩杆上端,因此内管25无法完全进入外管24内,故而内管25端部无法获得定位槽14的内壁支撑。因此当竖直伸缩杆位于收纳槽15中时,收纳槽15的下端端壁对搅拌电机6进行支撑,从而减少内管25端部受力,从而竖直伸缩杆上端和内管25端部的连接处连接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组件、机架、烘干机、料斗以及动力机构,机架的底部位于污泥坑中,烘干机安装在机架的顶部,烘干机位于污泥坑的侧上方,动力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以驱动料斗往复于污泥坑和烘干机之间,料斗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滤水孔,搅拌组件包括水平伸缩杆、竖直伸缩杆、搅拌电机以及搅拌叶,水平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烘干机的顶部,水平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竖直伸缩杆的上端,搅拌电机安装在竖直伸缩杆的下端,搅拌叶安装在搅拌电机的电机轴上,竖直伸缩杆带动搅拌叶进出料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数量有两个,两个搅拌组件在水平方向上错开,污泥坑和烘干机之间设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搅拌电机往复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料斗数量有多个,所有料斗通过链带依次连接,相邻两个料斗之间链带的长度为定值,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间距等于相邻两个料斗之间链带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支撑杆、固定在烘干机上的导轨和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滑块,导轨竖直设置,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滑块上,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竖直伸缩杆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下端位于烘干机的进料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式捞坑提升机还包括主控板,搅拌电机上安装有磁性传感器,水平伸缩杆和竖直伸缩杆均为电动推杆,磁性传感器、水平伸缩杆和竖直伸缩杆均电连接至主控板,料斗的底部材质为磁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联轴器和搅拌杆,搅拌杆的上端通过联轴器安装在电机轴的下端,搅拌叶为螺旋叶片,搅拌杆固定在搅拌叶的中间,搅拌叶通过搅拌杆安装在电机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电机和动力机构均电连接至主控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的顶部开设有沿水平直线延伸的定位槽,定位槽贯通至烘干机的前侧外壁,水平伸缩杆的外管卡在定位槽内,且水平伸缩杆的外管两端分别位于定位槽的两端,竖直伸缩杆固定在水平伸缩杆的内管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的前侧外壁内凹以形成竖直延伸的收纳槽,收纳槽的上端和定位槽的端部连通,收纳槽用于容纳竖直伸缩杆、搅拌电机和搅拌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式捞坑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当竖直伸缩杆位于收纳槽中时,收纳槽的下端端壁对搅拌电机进行支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35993.4A CN113511790B (zh) | 2021-07-23 | 2021-07-23 |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35993.4A CN113511790B (zh) | 2021-07-23 | 2021-07-23 |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11790A true CN113511790A (zh) | 2021-10-19 |
CN113511790B CN113511790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7806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35993.4A Active CN113511790B (zh) | 2021-07-23 | 2021-07-23 |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51179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8884A (zh) * | 2022-01-14 | 2022-04-19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污泥搅拌装置 |
CN114777453A (zh) * | 2022-04-07 | 2022-07-22 |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壳聚糖制备用高效真空干燥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2397A (en) * | 1922-05-17 | 1923-08-17 | John Vermehr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ixing machines |
JP2007191859A (ja) * | 2006-01-17 | 2007-08-02 | Hanshin Expressway Co Ltd | インバート路床施工法 |
CN209901401U (zh) * | 2019-04-24 | 2020-01-07 | 沧州市得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斗 |
CN111116000A (zh) * | 2018-10-29 | 2020-05-08 | 扬州市国翔智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料斗防堵塞装置 |
CN111576528A (zh) * | 2020-04-02 | 2020-08-25 | 浙江省海洋技术服务中心 | 围海区域内河清淤装置 |
CN216236631U (zh) * | 2021-07-23 | 2022-04-08 | 浙江物产环能浦江热电有限公司 |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
-
2021
- 2021-07-23 CN CN202110835993.4A patent/CN1135117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2397A (en) * | 1922-05-17 | 1923-08-17 | John Vermehr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mixing machines |
JP2007191859A (ja) * | 2006-01-17 | 2007-08-02 | Hanshin Expressway Co Ltd | インバート路床施工法 |
CN111116000A (zh) * | 2018-10-29 | 2020-05-08 | 扬州市国翔智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料斗防堵塞装置 |
CN209901401U (zh) * | 2019-04-24 | 2020-01-07 | 沧州市得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斗 |
CN111576528A (zh) * | 2020-04-02 | 2020-08-25 | 浙江省海洋技术服务中心 | 围海区域内河清淤装置 |
CN216236631U (zh) * | 2021-07-23 | 2022-04-08 | 浙江物产环能浦江热电有限公司 |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郑智宏主编: "《煤化工生产基础知识》", 31 January 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68884A (zh) * | 2022-01-14 | 2022-04-19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污泥搅拌装置 |
CN114777453A (zh) * | 2022-04-07 | 2022-07-22 |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壳聚糖制备用高效真空干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511790B (zh) | 2023-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11790A (zh) |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 |
CN216236631U (zh) | 一种座式捞坑提升机 | |
CN108841565A (zh) | 一种自动翻醅装置 | |
CN109914753B (zh) | 瓷砖混料上灰一体机 | |
CN116871241B (zh) | 一种氯化钡原料矿石洗涤装置 | |
CN218915597U (zh) | 一种蚕丝加工用脱水机 | |
CN218108025U (zh) | 一种羟乙基纤维素漂洗用离心机 | |
CN213349268U (zh) | 带有水循环装置的螺旋洗砂机 | |
CN210699934U (zh) | 一种具有内壁清洁功能的搅浆机 | |
CN211586172U (zh) | 一种自动上料液压升降打浆机 | |
CN117100611B (zh) | 一种胶囊生产线 | |
CN215139301U (zh) | 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泥浆搅拌装置 | |
CN220392092U (zh) | 悬浮刮板粘性物料进料仓 | |
CN220098435U (zh) | 一种垂直式上料提升机 | |
CN219810244U (zh) | 一种用于机械化控制石灰立窑生产线的布料系统 | |
CN213363099U (zh) | 一种联萘酚的全自动干燥装置 | |
CN218002017U (zh) | 农作物烘干塔上料防堵装置 | |
CN219276186U (zh) | 一种自动化制砖给料装置 | |
CN217895272U (zh) | 一种底部加装曝气结构的羽绒调节池 | |
CN208898857U (zh) | 一种自动翻醅装置 | |
CN215785520U (zh) | 一种树脂粘合剂物料桶清洗设备 | |
CN212127320U (zh) | 一种防水原料的提升装置 | |
CN115125533B (zh) | 一种高密度纤维板镀膜加工装置 | |
CN118024387B (zh) | 一种绝缘子上釉设备及工艺 | |
CN219355365U (zh) | 用于压滤机的翻板式集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