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8003A - 音响输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音响输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498003A CN113498003A CN202010786987.XA CN202010786987A CN113498003A CN 113498003 A CN113498003 A CN 113498003A CN 202010786987 A CN202010786987 A CN 202010786987A CN 113498003 A CN113498003 A CN 1134980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user
- region
- acoustic output
- output device
- elastic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28—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magnetostrictive driv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1—Centering
- H04R9/043—Inner suspension or damper, e.g. spid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70/00—Problem solutions or mea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L2270/42—Means to improve acoustic vehicle detection by hum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3—Acoustic transducers and sound field adaptation i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音响输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包括:第一扩散体,包括露出在外部的上面;振动机,紧靠固定在第一扩散体下面,且基于线圈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力互动来产生上下振动;第二扩散体,与第一扩散体下面隔着形成空间,且两端与第一扩散体连接,具有通孔,该通孔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振动机下部的面积;弹性件,可以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区域被固定配件与靠近通孔外周面的第二扩散体下面相结合,第二区域通过通孔与振动机下面相结合,第三区域分别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并弹性支承振动机;其中,音响输出装置将基于上下振动来产生的音响信号通过第一扩散体、第二扩散体、弹性件输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响输出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配置在汽车发动机罩的内部,基于振动机所产生的上下振动来扩散音响信号的音响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汽车而言,以汽油、柴油等为燃料的内燃机、蒸汽机、马达(电动汽车)、燃气轮机等原动机为动力驱动。
用内燃机引擎的汽油车、柴油车均利用精制油的爆发力,因此其引擎引起不小的噪声,故当车辆启动、驾驶、减速等模式时警报声(噪声)传达到车辆周边的行人。
电动汽车是指以直流马达为原动机,将蓄电池用作电源的车辆。电动汽车具有不排出气体,噪声很小的优点,但也具有蓄电池大而重,且可持续行驶距离不长的缺点。但是,最近由于科技的发展,已普遍使用小巧轻便的蓄电池以及并用汽油和电动马达的混合动力汽车。
这种混合动力汽车等电动汽车具有如下问题,几乎不产生噪声,行人察觉不到车辆的存在,因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为了防止因行人察觉不到车辆的存在而发生的事故,美国DOT所属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行人安全促进法案(pedestrian safety enhancement act of 2010:PSEA)》以对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建立起码的噪声标准为目标提出并建立了适用于电动汽车的起码的噪声标准。
图1是说明利用现有扬声器的VESS(Virtual Engine Sound System)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将扬声器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罩内并输出引擎声等音响时,扬声器的指向性造成盲区(例如,车侧或车后),以使行人难以听到音响,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图2和图3是说明利用现有振动机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示意图。为了改善扬声器的指向性所产生的局限性,韩国发明专利第10-1323647号提出了将振动马达配置在双重结构的发动机罩之间,基于振动马达所产生的振动来输出音响的非指向性音响输出装置。
如图2所示,以配置在双重结构的发动机罩(31、32)之间的振动马达来产生振动,将发动机罩(31、32)用作扩散体以输出音响。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将设置振动马达的壳体(11)和包括固定配件(12)的结构体(10)嵌入在内部发动机罩(32)槽中之后,还需要将结构体(10)在外部发动机罩(31)和内部发动机罩(32)之间的空间中旋转90度而结合,因此存在其衔接很复杂这一局限性。
此外,对于这种结构而言,振动马达(或者,设置马达的壳体(11))不直接与发动机罩(31、32)相结合,设置振动马达的壳体(11)与固定配件(12)通过螺丝结合,振动马达与发动机罩(31、32)间接固定,因此存在当装置(10)从外部受到冲击等其他原因时会沿着水平方向被挤到这一问题。
此外,包括振动马达的结构体(10)紧靠固定在双重结构的发动机罩(31、32)之间,将发动机罩(31、32)用作扩散体,以汽车的外部发动机罩(31)和内部发动机罩(32)均以相同变位来振动,因而具有过大的噪声进入到车内这一局限性。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假设将与外部发动机罩(31)和内部发动机罩(32)对应的弹性体的弹簧常数分别表现为k1和k2,k1和k2就具有实质相同的值,外部发动机罩(31)的变位(x1)和内部发动机罩(32)的变位(x2)均具有相同的值,因此向车外输出的噪声同样(或类似)会进入到车内而影响驾驶员行驶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对特定方向具有集中性的非指向性音响输出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置在双重结构发动机罩之间,并改善衔接复杂性的音响输出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振动机的音响输出装置直接与车体(发动机罩)通过螺丝结合,即便从外部受到冲击等其他影响也不会沿着水平方向被挤到的音响输出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进入车内的噪声最小化的音响输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从以下记载清楚地理解未提到的其他技术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包括:第一扩散体,包括露出在外部的上面;振动机,紧靠固定在所述第一扩散体下面,且基于线圈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力互动来产生上下振动;第二扩散体,与第一扩散体下面隔着形成空间,且两端与所述第一扩散体连接,具有通孔,该通孔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振动机下部的面积;弹性件,可以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被固定配件与靠近所述通孔外周面的所述第二扩散体下面相结合,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振动机下面相结合,所述第三区域分别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并弹性支承所述振动机;其中,所述音响输出装置将基于所述上下振动来产生的音响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扩散体、所述第二扩散体、所述弹性件输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区域可以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连接的多个螺旋形弹性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的截面可以形成为圆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扩散体可以与所述第一区域分别包括n衔接孔和n固定孔,分别与所述衔接孔和所述固定孔对应的n固定配件与所述衔接孔和所述固定孔结合,以固定所述第二扩散体和所述第一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n可以为3。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扩散体、所述第二扩散体、所述弹性件可以分别具有第一弹簧常数、第二弹簧常数、第三弹簧常数,其中,所述第三弹簧常数既小于所述第一弹簧常数也小于所述第二弹簧常数。
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可以包括附着件,该附着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扩散体与所述振动机之间,所述第一扩散体下面与所述振动机上面通过所述附着件紧靠固定。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包括:第一扩散体,包括上面、平面区域、第一扩散体,其中,所述上面露出在外部,所述平面区域的两端与所述上面连接且紧靠固定在所述上面,所述第一扩散体具有从所述上面向下突出的多个突出区域的下面;振动机,紧靠固定在所述平面区域下面,且基于线圈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力互动来产生上下振动;第二扩散体,分别固定在所述多个突出区域中靠近两个突出区域的下端,具有通孔,该通孔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振动机下部的面积;弹性件,可以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被固定配件与靠近所述通孔外周面的所述第二扩散体下面相结合,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振动机相结合,所述第三区域分别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并弹性支承所述振动机;其中,所述音响输出装置将基于所述上下振动来产生的音响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扩散体、所述第二扩散体、所述弹性件输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区域可以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连接的多个螺旋形弹性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扩散体、所述第二扩散体、所述弹性件可以分别具有第一弹簧常数、第二弹簧常数、第三弹簧常数,其中,所述第三弹簧常数既小于所述第一弹簧常数也小于所述第二弹簧常数。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含于详细说明和附图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利用现有扬声器的VESS(Virtual Engine Sound System)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说明利用现有振动机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剖析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的侧视图。
图9是按照图4中A-B线进行切断的截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结合之前状态。
图10是按照图4中A-B线进行切断的截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结合状态。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振动原理的示意图。
图12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效果的模拟图。
图13和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剖析图。
图16是按照图13中C-D线进行切断的截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结合之前状态。
图17是按照图13中C-D线进行切断的截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结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4至图17,阐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立体图。
根据图4,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扩散体(1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第一扩散体(1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可以是汽车(例如,电动汽车)的双重发动机罩。在图4中示出,第一扩散体(1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的所有面都是隔着配置,但第一扩散体(1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两端的配置可以相互连接。此外,第一扩散体(1100)可以是其一面露出在外部的发动机罩,第二扩散体(1200)可以是其一面向车内(例如,发动机空间)方向的发动机罩。
如根据图1所述,将扬声器安装在汽车发动机罩中并输出引擎声等音响时,扬声器的指向性会造成盲区(例如,车侧或车后),以使行人难以听到音响,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100),在汽车双重发动机罩之间配置的不是扬声器,而是振动机(3000),具有基于振动机(3000)产生的上下振动来输出音响的非指向性特点,故能克服所述局限性。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剖析图。
根据图5,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扩散体(1100)、附着件(2000)、振动机(3000)、第二扩散体(1200)、弹性件(4000)、固定配件(5000、5100)。
第一扩散体(1100)可以扩散振动机(3000)产生的上下振动,以向外传达音响。例如,第一扩散体(1100)可以是汽车发动机罩中露出在外部的发动机罩。
附着件(2000)可以配置在第一扩散体(1100)下面和振动机(3000)上面之间,该附着件可以将振动机(3000)紧靠固定在第一扩散体(1100)上。根据一些实施例,附着件(2000)可以体现为振动机(3000)的一部分。
振动机(3000)由线圈、永久磁铁、弹簧等组成,可以基于线圈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力互动来产生上下振动。例如,振动机(3000)可以是振动马达。振动机(3000)紧靠固定在第一扩散体(1100)下端和弹性件(4000)上端,能将上下振动传达至第一扩散体(1100)和弹性件(4000)。
第二扩散体(1200)可以是露出在内部的发动机罩。第二扩散体(1200)可以包括通孔(1210)。通孔(1210)的截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振动机(3000)下面的截面积。即,为使振动机(3000)贯穿,可以调整通孔(1210)的大小和形状。图中通孔表现为圆形,但并不限于此,按照振动机(3000)的形状可以体现为各种形状。第二扩散体(1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衔接孔(1230)。衔接孔(1230)这一技术特征与弹性件(4000)的结合可以以固定配件(5000、5100)实现。衔接孔(1230)的数量可以大于或等于2。
弹性件(400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4100)、第二区域(4200)、第三区域(4300),其中所述第一区域(4100)结合在第二扩散体(1200)下端,所述第二区域(4200)紧靠固定在振动机(3000)下端,所述第三区域(4300)配置在第一区域(4100)和第二区域(4200)之间,以将第一区域(4100)与第二区域(4200)相连接,并弹性支承振动机(3000)。第一区域(4100)紧靠固定在靠近通孔(1210)外周面的第二扩散体(1200)下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与衔接孔(1230)对应的至少一个固定孔(4150)。对弹性件(4000)的第一至第三区域(4100、4200、4300)以下结合图6至图8详细说明。
固定配件(5000、5100)可以包括固定配件(5000)和固定配件(5100)。固定配件(5000)通过固定孔(4150)和衔接孔(1230)与固定配件(5100)相结合,基于此弹性件(4000)的第一区域(4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可以相结合。固定配件(5000)、固定配件(5100)、固定孔(4150)、衔接孔(1230)的数量可以相同。位于相互重叠的每个固定配件(5000)、固定配件(5100)、固定孔(4150)、衔接孔(1230)可以组成一个组。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的平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的侧视图。
根据图6至图8,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100)可以包括弹性件(4000)。弹性件(4000)可以体现为螺旋形板弹簧。根据一些实施例,弹性件(4000)可以包括第一区域(4100)、第二区域(4200)、第三区域(4300)。
第一区域(4100)包括弹性件(4000)的外周面,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孔(4150)。第一区域(4100)通过衔接孔(1230)可以与第二扩散体(1200)相结合。第一区域(4100)可以紧靠固定在靠近第二扩散体(1200)外周面的下面。
第二区域(4200)可以包括弹性件(4000)的中心。第二区域(4200)可以紧靠固定在振动机(3000)下面,以将振动机(3000)产生的振动传达给第一区域(4100)和第三区域(4300)。
第三区域(4300)将第一区域(4100)与第二区域(4200)相连接,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螺旋形技术特征。第三区域(4300)可以弹性支承振动机(3000)。即,第三区域(4300)与紧靠固定在振动机(3000)下面的第二区域(4200)连接,当第二区域(4200)按照振动机(3000)的振动上下振动时可以发挥弹性支承第二区域(4200)和振动机(3000)的功能。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振动机(3000)产生上下振动时,该振动传达至与振动机(3000)紧靠固定的第二区域(4200),该振动通过第三区域(4300)和第一区域(4100)可以传达至第二扩散体(1200)。
如图8所示,与第二扩散体(1200)结合之前的弹性件(4000)的每区域(4100、4200、4300)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对结合前后的变化,以下结合图9和图10说明。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100),当将振动机(3000)配置在发动机罩内时,紧靠第一扩散体(1100)(例如,外部发动机罩),而经弹性件(4000)与第二扩散体(1200)(例如,内部发动机罩)连接,以振动机(3000)产生的振动使第二扩散体(1200)的变位小于第一扩散体(1100)的变位。这样,可以减少进入车内的噪声(例如,引擎声)。
图9是按照图4中A-B线进行切断的截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结合之前状态,图10是按照图4中A-B线进行切断的截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结合状态。
根据图9和图10,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4000)结构可以按照与第二扩散体(1200)相结合之前和之后不同地配置。当第一区域(4100)与第二扩散体(1200)相结合之前,第一区域(4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隔着形成空间。即,振动机(3000)与第二区域(4200)紧靠固定,但因为第一区域(4100)与第二扩散体(1200)隔着,所以即便振动机(3000)产生振动,该振动也传达不到第二扩散体(1200)。
第一区域(4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可以被固定配件(5000、5100)相结合。即,通过第一区域(4100)的固定孔(4150)和第二扩散体(1200)的衔接孔(1230)结合固定配件(5000)和固定配件(5100),以第一区域(4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可以紧靠固定,因而振动机(3000)所产生的振动可以通过弹性件(4000)传达至第二扩散体(1200),以输出音响。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弹性件(4000)的第一区域(4100)结合在第二扩散体(1200)(内部发动机罩)下端,以振动机(3000)的衔接过程可以简化。对于图2中现有振动机来说,仅采用将支承振动马达的支承件嵌入在内部发动机罩中之后,将其旋转90度而与内部发动机罩相结合的方式,所以很难实现衔接,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100)不将弹性件(4000)嵌入在第一扩散体(1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之间的空间内,而将其固定在第二扩散体(1200)下部,故具有更加简化第二扩散体(1200)和弹性件(4000)的衔接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弹性件(4000)与第二扩散体(1200)(即,车体)被固定配件(5000)直接结合,故即便从外部受到冲击也不会沿着水平方向被挤到而固定。
此外,对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100)来说,为输出音响产生上下振动的振动机(3000)不直接与第二扩散体(1200)(内部发动机罩)连接,而该振动经弹性件(4000)传达至第二扩散体(1200),故能减少传达到车内的噪声。对振动机(3000)所生成的振动通过弹性件(4000)传达至第二扩散体(1200)的原理以及从而减少进入内部音响的效果,以下结合图11和图12说明。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振动原理的示意图,图12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效果的模拟图。
图11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100)的每个技术特征图式化。具体而言,按照该图式化,第一扩散体(1100)、第二扩散体(1200)、弹性件(4000)分别具有弹簧常数k1、k2、k3的弹性体,振动机(3000)表现为具有质量m1的物体。此外,假定因振动而变化的第一扩散体(1100)的变位为x1、第二扩散体(1200)与弹性件(4000)紧靠固定的a处因振动而变化的变位,即第二扩散体(1200)的变位为x2。此外,将a处的质量m2视为0。
图11的振动仪是二自由度系统,该系统的运动方程可以引导为数学公式1和数学公式2。
【数学公式1】
【数学公式2】
以行列式来表现的所述数学公式1和数学公式2如数学公式3。
【数学公式3】
数学公式3左边的第一项称为质量矩阵(【M】),第二项称为刚度矩阵(【K】)。数学公式3可以以质量矩阵(【M】)和刚度矩阵(【K】)来简单地表现为下边的数学公式4。
【数学公式4】
将二自由度的所述数学公式4的根可以表现为下边的数学公式5。
【数学公式5】
{x}={u}ejwt
如果将数学公式5代入数学公式4中,可以导出下边的数学公式6。
【数学公式6】
([K]-w2[M]){u}ejwt=0
如果将{u}的两个因素u1和u2代入所述数学公式5和数学公式6中,成立下边的数学公式7。
【数学公式7】
此时,a处的质量为m2=0,故成立下边的数学公式8。
【数学公式8】
即,外部发动机罩第一扩散体(1100)的变位(x1)和内部发动机罩第二扩散体(1200)的变位(x2)之间的相对比取决于第二扩散体(1200)的弹簧常数(k2)和弹性件(4000)的弹簧常数(k3)。此外,第一扩散体(1100)和第二扩散体(1200)分别是汽车的外部发动机罩和内部发动机罩,各个弹簧常数会事先预定(或固定),所以可以理解为第一扩散体(1100)的变位(x1)和第二扩散体(1200)的变位(x2)之间的相对比取决于弹性件(4000)的弹簧常数(k3)。
根据数学公式8和图12,当弹性件(4000)的弹簧常数(k3)等于第二扩散体(1200)的弹簧常数(k2)时,第二扩散体(1200)的变位(x2)将变为第一扩散体(1100)的变位(x1)的一半。此外,当弹性件(4000)的弹簧常数(k3)为1,第二扩散体(1200)的弹簧常数(k3)为3时,第二扩散体(1200)的变位(x2)变为第一扩散体(1100)的变位(x1)的四分之一。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第二扩散体(1200)的变位(x2)与第一扩散体(1100)的变位(x1)之间的相对比(x2/x1)越小,内部发动机罩的振动范围也越小,从而减少进入车内的噪声。
图13和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立体图。在说明以下实施例时,对与已结合图4至图12说明的实施例重复的不做说明。
根据图13和图14,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200)可以包括第三扩散体(1300)和第四扩散体(1400)。第三扩散体(1300)和第四扩散体(1400)可以是汽车(例如,电动汽车)的双重发动机罩。此外,第三扩散体(1300)可以是其中一面露出在外部的发动机罩,第四扩散体(1400)可以是其中一面向车内(例如,引擎空间)露出的发动机罩。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四扩散体(1400)的两端与第三扩散体(1300)相连接,且可以包括紧靠固定在第三扩散体(1300)下面的平面区域,以及从所述第三扩散体(1300)向下突出的多个突出区域。
图15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剖析图。
根据图15,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200)还可以包括第五扩散体(1500)。振动机(3000)(或附着件(2000))紧靠固定在第四扩散体(1400)下面,第五扩散体(1500)固定配置在靠近第四扩散体(1400)的突出区域上,此外第五扩散体(1500)可以包括通孔(1510),其中,该通孔(1510)的截面积大于或等于振动机(3000)下部的截面积。
音响输出装置(200)可以与根据图4至图12说明的音响输出装置(100)相同运行。不过,振动机(3000)不紧靠固定在外部发动机罩第一扩散体(1100)上,而紧靠固定在内部发动机罩第四扩散体(1400)上,弹性件(4000)不与内部发动机罩第二扩散体(1200)结合,而与结合在内部发动机罩第四扩散体(1400)的突出区域上的第五扩散体(1500)相结合。
将结合图11和图12说明的音响输出装置(100)的运行和效果可以适用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200)。此时,第三和第四扩散体(1300、1400)体现为一个第一扩散体(1100),第五扩散体(1500)体现为第二扩散体(1200)。即,第三和第四扩散体(1300、1400)是一个具有弹簧常数(k1)的扩散体,第五扩散体(1500)作为具有弹簧常数(k2)的扩散体运作。这时候,第五扩散体(1500)的变位(x2)与车辆发动机罩第三和第四扩散体(1300、1400)的变位(x1)之间的相对比(x2/x1)越小,内部发动机罩的振动范围也越小,从而减少进入车内的噪声。
图16是按照图13中C-D线进行切断的截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结合之前状态,图17是按照图13中C-D线进行切断的截面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音响输出装置的结合状态。
根据图16和图17,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4000)结构按照与第五扩散体(1500)相结合之前和之后,可以不同地配置。当第一区域(4100)与第五扩散体(1500)相结合之前,第一区域(4100)和第五扩散体(1500)隔着形成空间。即,振动机(3000)与第二区域(4200)紧靠固定,但因为第一区域(4100)与第五扩散体(1500)隔着,所以即便振动机(3000)产生振动,该振动也传达不到第五扩散体(1500)。
第一区域(4100)和第五扩散体(1500)可以被固定配件(5000、5100)相结合。即,通过第一区域(4100)的固定孔(4150)和第五扩散体(1500)的衔接孔(1530)结合固定配件(5000)和固定配件(5100),以将第一区域(4100)可以与第五扩散体(1500)紧靠固定,因而振动机(3000)所产生的振动可以通过弹性件(4000)传达至第五扩散体(1500)。
以上结合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制造为各种不同形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本发明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或必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实施。故以上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为既是示例性的又是非限定的。
Claims (10)
1.一种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扩散体,包括露出在外部的上面;
振动机,紧靠固定在所述第一扩散体下面,且基于线圈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力互动来产生上下振动;
第二扩散体,与第一扩散体下面隔着形成空间,且两端与所述第一扩散体连接,具有通孔,该通孔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振动机下部的面积;
弹性件,可以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被固定配件与靠近所述通孔外周面的所述第二扩散体下面相结合,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振动机下面相结合,所述第三区域分别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并弹性支承所述振动机;
其中,所述音响输出装置将基于所述上下振动来产生的音响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扩散体、所述第二扩散体、所述弹性件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区域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连接的多个螺旋形弹性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的截面形成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扩散体与所述第一区域分别包括n衔接孔和n固定孔,
分别与所述衔接孔和所述固定孔对应的n固定配件与所述衔接孔和所述固定孔结合,以固定所述第二扩散体和所述第一区域,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为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散体、所述第二扩散体、所述弹性件分别具有第一弹簧常数、第二弹簧常数、第三弹簧常数,
其中,所述第三弹簧常数既小于所述第一弹簧常数也小于所述第二弹簧常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附着件,该附着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扩散体与所述振动机之间,
所述第一扩散体下面与所述振动机上面通过所述附着件紧靠固定。
8.一种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扩散体,包括上面、平面区域、第一扩散体,其中,所述上面露出在外部,所述平面区域的两端与所述上面连接且紧靠固定在所述上面,所述第一扩散体具有从所述上面向下突出的多个突出区域的下面;
振动机,紧靠固定在所述平面区域下面,且基于线圈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磁力互动来产生上下振动;
第二扩散体,分别固定在所述多个突出区域中靠近两个突出区域的下端,具有通孔,该通孔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振动机下部的面积;
弹性件,可以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被固定配件与靠近所述通孔外周面的所述第二扩散体下面相结合,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振动机相结合,所述第三区域分别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连接并弹性支承所述振动机;
其中,所述音响输出装置将基于所述上下振动来产生的音响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扩散体、所述第二扩散体、所述弹性件输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区域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连接的多个螺旋形弹性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响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扩散体、所述第二扩散体、所述弹性件分别具有第一弹簧常数、第二弹簧常数、第三弹簧常数,
其中,所述第三弹簧常数既小于所述第一弹簧常数也小于所述第二弹簧常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040104 | 2020-04-02 | ||
KR1020200040104A KR102256206B1 (ko) | 2020-04-02 | 2020-04-02 | 음향 출력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498003A true CN113498003A (zh) | 2021-10-12 |
CN113498003B CN113498003B (zh) | 2023-03-24 |
Family
ID=7613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86987.XA Active CN113498003B (zh) | 2020-04-02 | 2020-08-07 | 音响输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256206B1 (zh) |
CN (1) | CN11349800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41653A1 (fr) * | 2022-11-09 | 2024-05-10 | Psa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prise exterieure de recharge de batterie de traction d’un vehicule avec signal sonor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84607A1 (en) * | 2004-02-20 | 2005-08-25 | Yuichi Nakajima | Exciter for directly vibrating board |
KR101323647B1 (ko) * | 2013-03-18 | 2013-11-08 | 주식회사 예일전자 | 자동차용 외부 음향출력장치 |
CN204316698U (zh) * | 2014-09-26 | 2015-05-06 | (株)泰瑞多仁 | 振动产生装置及体感振动音响接收器 |
CN109552163A (zh) * | 2017-09-25 | 2019-04-02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声音发生器系统 |
KR101991671B1 (ko) * | 2018-01-23 | 2019-09-30 | 대동모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가상 엔진 사운드 발생장치 |
KR102061073B1 (ko) * | 2018-10-26 | 2019-12-31 |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 사운드 진동 액츄에이터 |
-
2020
- 2020-04-02 KR KR1020200040104A patent/KR10225620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0-08-07 CN CN202010786987.XA patent/CN1134980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84607A1 (en) * | 2004-02-20 | 2005-08-25 | Yuichi Nakajima | Exciter for directly vibrating board |
KR101323647B1 (ko) * | 2013-03-18 | 2013-11-08 | 주식회사 예일전자 | 자동차용 외부 음향출력장치 |
CN204316698U (zh) * | 2014-09-26 | 2015-05-06 | (株)泰瑞多仁 | 振动产生装置及体感振动音响接收器 |
CN109552163A (zh) * | 2017-09-25 | 2019-04-02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声音发生器系统 |
KR101991671B1 (ko) * | 2018-01-23 | 2019-09-30 | 대동모벨시스템 주식회사 | 차량용 가상 엔진 사운드 발생장치 |
KR102061073B1 (ko) * | 2018-10-26 | 2019-12-31 |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 사운드 진동 액츄에이터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141653A1 (fr) * | 2022-11-09 | 2024-05-10 | Psa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prise exterieure de recharge de batterie de traction d’un vehicule avec signal sonor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256206B1 (ko) | 2021-05-26 |
CN113498003B (zh) | 2023-03-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23647B1 (ko) | 자동차용 외부 음향출력장치 | |
US10457207B2 (en) | Sound generator system of vehicle | |
KR101855335B1 (ko) | 차체를 이용하여 소리를 발생시키는 장치 | |
US20130039526A1 (en) | Electrodynamic sound-emitting device | |
CN113498003B (zh) | 音响输出装置 | |
JP2014168356A (ja) | ケース支持部材 | |
CN114643920A (zh) | 用于产生电动车辆的虚拟效果的装置 | |
JP2020062958A (ja) | 車両接近通報装置 | |
CN109074794B (zh) | 隔音构件 | |
JP6952386B1 (ja) | 車両のスピーカ装置及び部屋のスピーカ装置 | |
WO2013190824A1 (ja) | スピーカおよびこのスピーカを用いた電子機器、移動体装置、ならびに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 | |
CN209390250U (zh) | 麦克风组件 | |
KR20140110126A (ko) | 차량용 가상 엔진 사운드 발생 장치 | |
CN113518290A (zh) | 振动扬声器 | |
US20190172441A1 (en) | Passive sound enhancement system for a vehicle | |
JP2884633B2 (ja) | 内燃機関用インタンクポンプ | |
JP6736983B2 (ja) | 駆動装置 | |
CN212125003U (zh) | 汽车 | |
EP3944630B1 (en) | Vehicle-mounted device | |
RU2799403C2 (ru) | Борто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04906632U (zh) | 一种车载麦克风组件及汽车 | |
KR20180031668A (ko) | 차체를 이용하여 소리를 발생시키는 장치 | |
CN214154775U (zh) | 用于车载音响的盆架 | |
KR101795793B1 (ko) | 차량용 액티브 사운드 제네레이터 | |
JP2022186424A (ja) | 車載用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