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5408B - 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5408B
CN113495408B CN202110284460.1A CN202110284460A CN113495408B CN 113495408 B CN113495408 B CN 113495408B CN 202110284460 A CN202110284460 A CN 202110284460A CN 113495408 B CN113495408 B CN 113495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unit
working fluid
expansion
evap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44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5408A (zh
Inventor
长谷要
胜田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95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5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5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5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投影仪,该投影仪能够简化设置。投影仪具有第1冷却对象、冷却装置和外装壳体。冷却装置具有:第1压缩部,其对气相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冷凝部,其将被第1压缩部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工作流体;第1膨胀部,其对被冷凝部冷凝后的液相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其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工作流体;第1蒸发部,其利用第1冷却对象的热使从第1膨胀部流入的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工作流体并向第1压缩部排出;第1配管,其连接第1压缩部和冷凝部;第2配管,其连接冷凝部和第1膨胀部;以及底座,第1压缩部、冷凝部和第1膨胀部固定于该底座。第1配管和第2配管设置于底座。

Description

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配置于室内并投射影像的室内单元和配置在室外的室外单元的投影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仪中,室内单元除了具有RGB的各激光簇、光学合成部以及投射透镜之外,还具有RGB的激光吸热器、第1制冷剂配管、排放管以及电子膨胀阀。室外单元具有第2制冷剂配管、冷却装置以及制冷剂加热器。在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配设有制冷剂配管和通信线,该制冷剂配管将第1制冷剂配管的一端与第2制冷剂配管的一端连接,并将第1制冷剂配管的另一端与第2制冷剂配管的另一端连接。
在上述投影仪中,电子膨胀阀、G激光吸热器、B激光吸热器、R激光吸热器按该顺序经由第1制冷剂配管串联连接。
第2制冷剂配管经由制冷剂配管与第1制冷剂配管一起形成环状的制冷剂路径。制冷剂按照电子膨胀阀的一端、各激光吸热器、制冷剂加热器、冷却装置的制冷剂压缩机及冷凝器、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的顺序循环。
制冷剂压缩机通过压缩制冷剂气体,使制冷剂气体高温化和高压化。冷凝器使高温化和高压化后的制冷剂气体与通过风扇从室外单元的外部流入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来使制冷剂气体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
电子膨胀阀对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进行减压,使其成为容易气化的液体制冷剂。另外,电子膨胀阀通过控制第1制冷剂配管内的制冷剂的减压量来控制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利用制冷剂的潜热效应来冷却各激光吸热器。
另外,若制冷剂在未完全气化的状态下流入制冷剂压缩机,则会对制冷剂压缩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利用制冷剂加热器对流入制冷剂压缩机的制冷剂进行了加热。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制冷剂路径中的从电子膨胀阀的一端到各激光吸热器以及制冷剂加热器之间的部分,通过制冷剂的潜热效应,将各激光吸热器等的温度保持为恒定。这样,冷却装置能够经由在致冷剂路径内循环的致冷剂,将各激光吸热器、进而将RGB的各激光簇冷却到某个恒定温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2659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仪由于具有经由制冷剂配管以及通信线与室内单元连接的室外单元,因此存在投影仪的设置变得繁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投射,该投影仪具有:第1冷却对象;冷却装置,其对所述第1冷却对象进行冷却;以及外装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冷却对象和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有:第1压缩部,其对气相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冷凝部,其与所述第1压缩部连接,将被所述第1压缩部压缩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第1膨胀部,其与所述冷凝部连接,对被所述冷凝部冷凝后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所述工作流体;第1蒸发部,其与所述第1膨胀部连接,利用从所述第1冷却对象传递来的热,使从所述第1膨胀部流入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并将变化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向所述第1压缩部排出;第1配管,其连接所述第1压缩部和所述冷凝部;第2配管,其连接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1膨胀部;以及底座,所述第1压缩部、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1膨胀部固定于该底座。所述第1配管和所述第2配管设置于所述底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变形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A、1B、1C:投影仪;2:外装壳体;5、6A、6B、7:冷却装置;51:压缩部(第1压缩部);52:冷凝部;53:膨胀部(第1膨胀部);54:蒸发部(第1蒸发部);55、68、78:配管;551、681:第1配管;552、682:第2配管;553、683、687、783:第3配管;5531:第1部分配管(第1流通管);5532:第2部分配管(第1连接管);5533:第1连结部;554、684、688、784:第4配管;5541:第1部分配管(第2连接管);5542:第2部分配管(第2流通管);5543:第2连结部;6832:第1部分配管(第1流通管);6833:第2部分配管(第1连接管);6834:第1连结部;6835:支管(第1连接管);6841:支管(第2连接管);6844:第1部分配管(第2连接管);6845:第2部分配管(第2流通管);6846:第2连结部;685、785:第5配管;686、786:第6配管;6871:分流管(第1流通管);6873:第1部分配管(第1流通管);6874:第2部分配管(第1连接管);6875:第1连结部;6882:第1部分配管(第2连接管);6883:第2部分配管(第2流通管);6884:第2连结部;6889:合流管(第2流通管);56、69、69A、79:底座;561、691、691A、791:底座主体;CT:冷却对象(第1冷却对象);CT1:第1冷却对象;CT2:第2冷却对象。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投影仪的概略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的外观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而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等被投射面上的图像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投影仪1A具有构成投影仪1A的外壳的外装壳体2。
[外装壳体的结构]
外装壳体2具有顶面部21、底面部22、正面部23、背面部24、左侧面部25和右侧面部26,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底面部22具有与载置投影仪1A的设置面接触的多个脚部221。
正面部23在外装壳体2中位于图像的投射侧。正面部23具有使后述的投射光学装置36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部231,由投射光学装置36投射的图像通过开口部231。另外,正面部23在夹着开口部231的位置处具有排气口232和导入口233。排气口232在正面部23位于左侧面部25侧,将对投影仪1A内的冷却对象进行了冷却的冷却气体排出到外装壳体2的外部。导入口233在正面部23位于右侧面部26侧,将外装壳体2外的空气等气体作为冷却气体导入内部。
[投影仪的内部结构]
图2是表示投影仪1A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投影仪1A还具有收纳在外装壳体2内的图像投射装置3。此外,虽然在图2中省略图示,但投影仪1A具有冷却对象、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5(参照图4)、控制投影仪1A的动作的控制装置、以及对投影仪1A的电子部件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
[图像投射装置的结构]
图像投射装置3形成与从控制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并投射所形成的图像。图像投射装置3具有光源装置4、均匀化部31、色分离部32、中继部33、图像形成部34、光学部件用壳体35和投射光学装置36。
光源装置4射出照明光。关于光源装置4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均匀化部31使从光源装置4射出的照明光均匀化。均匀化后的照明光经过色分离部32和中继部33,对图像形成部34的后述的光调制装置343的调制区域进行照明。均匀化部31具有2个透镜阵列311、312、偏振转换元件313和重叠透镜314。
色分离部32将从均匀化部31入射的光分离为红、绿以及蓝的各色光。色分离部32具有2个分色镜321、322和反射由分色镜321分离出的蓝色光的反射镜323。
中继部33设置在比其他色光的光路更长的红色光的光路上,抑制红色光的损失。中继部33具有入射侧透镜331、中继透镜333、反射镜332、33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红色光的光路上设置了中继部33。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使光路比其他色光长的色光为蓝色光,在蓝色光的光路上设置中继部33。
图像形成部34对入射的红、绿以及蓝的各色光进行调制,并对调制后的各色光进行合成,从而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34具有对应于所入射的色光设置的3个场透镜341、3个入射侧偏振片342、3个光调制装置343、3个视野角补偿片344、3个射出侧偏振片345以及1个色合成部346。
光调制装置343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装置4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光调制装置343包含红色光用的光调制装置343R、绿色光用的光调制装置343G以及蓝色光用的光调制装置343B。在本实施方式中,光调制装置343由透射型的液晶面板构成,由入射侧偏振片342、光调制装置343、射出侧偏振片345构成液晶光阀。
色合成部346对通过光调制装置343B、343G、343R调制后的各色光进行合成而形成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色合成部346由十字分色棱镜构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由多个分色镜构成。
光学部件用壳体35在内部收纳上述的各部分31~34。此外,在图像投射装置3中设定有作为设计上的光轴的照明光轴Ax,光学部件用壳体35在照明光轴Ax的规定位置处保持各部分31~34。另外,光源装置4和投射光学装置36配置在照明光轴Ax上的规定位置处。
投射光学装置36是将从图像形成部34入射的图像放大投射到被投射面的投射镜头。即,投射光学装置36投射由光调制装置343B、343G、343R调制后的光。投射光学装置36例如构成为在筒状的镜筒内收纳有多个透镜的透镜组。
[光源装置的结构]
图3是表示光源装置4的结构的示意图。
光源装置4将照明光射出到均匀化部31。如图3所示,光源装置4具有光源用壳体CA以及收纳在光源用壳体CA内的光源部41、远焦光学元件42、均束光学元件43、偏振分离元件44、第1聚光元件45、波长转换元件46、第1相位差元件47、第2聚光元件48、扩散反射部49和第2相位差元件RP。
光源用壳体CA构成为尘埃等难以侵入内部的密闭壳体。
光源部41、远焦光学元件42、均束光学元件43、偏振分离元件44、第1相位差元件47、第2聚光元件48和扩散反射部49配置在设定于光源装置4中的照明光轴Ax1上。
波长转换元件46、第1聚光元件45、偏振分离元件44和第2相位差元件RP配置在设定于光源装置4中且与照明光轴Ax1正交的照明光轴Ax2上。照明光轴Ax2在透镜阵列311的位置处与照明光轴Ax一致。换言之,照明光轴Ax2设定在照明光轴Ax的延长线上。
[光源部的结构]
光源部41具有射出光的光源411和准直透镜415。
光源411具有多个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多个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以及支承部件414。
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射出作为激励光的s偏振的蓝色光L1s。蓝色光L1s例如是峰值波长为440nm的激光。从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射出的蓝色光L1s入射到波长转换元件46。
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射出p偏振的蓝色光L2p。蓝色光L2p是例如峰值波长为460nm的激光。从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射出的蓝色光L2p入射到扩散反射部49。
支承部件414支承在与照明光轴Ax1垂直的平面上分别配置成阵列状的多个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和多个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
从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射出的蓝色光L1s和从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射出的蓝色光L2p被准直透镜415转换为平行光束,并入射到远焦光学元件4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411是射出s偏振的蓝色光L1s和p偏振的蓝色光L2p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光源411也可以构成为射出作为偏振方向相同的线偏振光的蓝色光。在这种情况下,在光源部41和偏振分离元件44之间设置将入射的一种线偏振光转换为包含s偏振光和p偏振光的光的相位差元件即可。
[远焦光学元件和均束光学元件的结构]
远焦光学元件42调整从光源部41入射的蓝色光L1s、L2p的光束直径,使它们入射到均束光学元件43。远焦光学元件42由对入射的光进行会聚的透镜421和使由透镜421会聚的光束平行化的透镜422构成。
均束光学元件43使蓝色光L1s、L2p的照度分布均匀化。均束光学元件43由一对多透镜阵列431、432构成。另外,也可以代替均束光学元件43,而设置使入射的光扩散的扩散元件。
[偏振分离元件的结构]
穿过了均束光学元件43的蓝色光L1s、L2p入射到偏振分离元件44。
偏振分离元件44是棱镜型的偏振分束器,将包含在入射光中的s偏振成分和p偏振成分分离。具体而言,偏振分离元件44反射s偏振成分,使p偏振成分穿过。另外,偏振分离元件44具有无论是s偏振成分还是p偏振成分中的哪个偏振成分均使规定波长以上的光穿过的色分离特性。因此,s偏振的蓝色光L1s被偏振分离元件44反射,入射到第1聚光元件45。另一方面,p偏振的蓝色光L2p穿过偏振分离元件44,入射到第1相位差元件47。
[第1聚光元件的结构]
第1聚光元件45将被偏振分离元件44反射的蓝色光L1s会聚到波长转换元件46。此外,第1聚光元件45使从波长转换元件46入射的荧光YL平行化。在图3的例子中,第1聚光元件45由两个透镜451、452构成,但构成第1聚光元件45的透镜的数量不限。
[波长转换元件的结构]
波长转换元件46被入射光激励,产生波长比入射的光长的荧光YL,并将荧光YL射出到第1聚光元件45。换言之,波长转换元件46对入射的光的波长进行转换,并射出转换后的光。由波长转换元件46生成的荧光YL例如是峰值波长为500~700nm的光。波长转换元件46具有波长转换部461以及散热部462。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波长转换部461具有波长转换层和反射层。波长转换层包含将荧光YL扩散并射出的荧光体,荧光YL是对入射的蓝色光L1s的波长进行转换而获得的非偏振光。反射层将从波长转换层入射的荧光YL反射到第1聚光元件45侧。
散热部462设置在波长转换部461的与光入射侧相反侧的面上,释放由波长转换部461产生的热。
从波长转换元件46射出的荧光YL在沿照明光轴Ax2穿过第1聚光元件45后,入射到具有上述色分离特性的偏振分离元件44。然后,荧光YL沿着照明光轴Ax2穿过偏振分离元件44,入射到第2相位差元件RP。
另外,波长转换元件46也可以是通过电机等旋转装置以与照明光轴Ax2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结构。
[第1相位差元件和第2聚光元件的结构]
第1相位差元件47配置在偏振分离元件44与第2聚光元件48之间。第1相位差元件47将穿过了偏振分离元件44的蓝色光L2p转换为圆偏振的蓝色光L2c。蓝色光L2c入射到第2聚光元件48。
第2聚光元件48将从第1相位差元件47入射的蓝色光L2c会聚到扩散反射部49。另外,第2聚光元件48使从扩散反射部49入射的蓝色光L2c平行化。另外,构成第2聚光元件48的透镜的数量可以适当变更。
[扩散反射部的结构]
扩散反射部49以与从波长转换元件46射出的荧光YL同样的扩散角反射并扩散所入射的蓝色光L2c。作为扩散反射部49的结构,可以例示具有使所入射的蓝色光L2c进行朗伯反射的反射片、和使反射片以与照明光轴Ax1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装置的结构。
由扩散反射部49反射的蓝色光L2c在穿过第2聚光元件48后入射到第1相位差元件47。蓝色光L2c在被扩散反射部49反射时,被转换为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的圆偏振光。因此,经由第2聚光元件48入射到第1相位差元件47的蓝色光L2c不是从偏振分离元件44入射到第1相位差元件47时的p偏振的蓝色光L2p,而被转换为s偏振的蓝色光L2s。然后,蓝色光L2s被偏振分离元件44反射,入射到第2相位差元件RP。即,从偏振分离元件44入射到第2相位差元件RP的光是蓝色光L2s和荧光YL混合存在的白色光。
[第2相位差元件的结构]
第2相位差元件RP将从偏振分离元件44入射的白色光转换为s偏振光和p偏振光混合存在的光。这样转换后的白色的照明光WL入射到上述均匀化部31。
[冷却装置的结构]
图4是表示冷却装置5的示意图。另外,在图4中,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由虚线箭头表示。
冷却装置5对构成投影仪1A的冷却对象CT进行冷却。具体而言,冷却装置5使在液相和气相之间相变的工作流体循环,对冷却装置5中的第1冷却对象即冷却对象CT进行冷却。冷却对象CT包含光源411、波长转换元件46以及光调制装置343。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对象CT是光源411。如图4所示,冷却装置5和冷却对象CT被收纳在外装壳体2内。
冷却装置5具有压缩部51、冷凝部52、膨胀部53、蒸发部54、多个配管55、底座56和冷却风扇57。
[多个配管的结构]
多个配管55是将压缩部51、冷凝部52、膨胀部53以及蒸发部54连接成环状的管状部件,工作流体在多个配管55的内部流通。多个配管55包含第1配管551、第2配管552、第3配管553以及第4配管554。
第1配管551连接压缩部51和冷凝部52。
第2配管552连接冷凝部52和膨胀部53。
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由对压力比较高的工作流体的强度耐性比较高的材料、例如金属形成。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设置于后述的底座56。
第3配管553连接膨胀部53和蒸发部54。第3配管553具有第1部分配管5531、第2部分配管5532和第1连结部5533。
第1部分配管5531相当于冷却装置5中的第1流通管。第1部分配管5531与膨胀部53的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532连接。第1部分配管5531设置于后述的底座56。
第2部分配管5532相当于冷却装置5中的第1连接管。第2部分配管5532与蒸发部54与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541连接。
第1连结部5533将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3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1连结部5533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32的联接器构成。
另外,在第3配管553中,设置于底座56的第1部分配管5531由金属形成,第2部分配管5532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3配管553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第4配管554连接蒸发部54和压缩部51。第4配管554具有第1部分配管5541、第2部分配管5542和第2连结部5543。
第1部分配管5541相当于冷却装置5中的第2连接管。第1部分配管5541与蒸发部54的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542连接。
第2部分配管5542相当于冷却装置5中的第2流通管。第2部分配管5542与压缩部51的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511连接。第2部分配管5542设置于后述的底座56。
第2连结部5543将第1部分配管5541和第2部分配管554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2连结部5543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5541和第2部分配管5542的联接器构成。
另外,在第4配管554中,设置于底座56的第2部分配管5542由金属形成,第1部分配管5541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4配管554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压缩部的结构]
压缩部51相当于冷却装置5中的第1压缩部。压缩部51压缩气相的工作流体。即,压缩部51通过对从第4配管554流入的气相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使气相的工作流体高温化和高压化。在压缩部51中被高温化和高压化后的气相的工作流体经由第1配管551流通到冷凝部52。压缩部51具有流入部511,工作流体从第4配管554的第2部分配管5542流入该流入部511的内部。流入部511与第2部分配管5542连接。
[冷凝部的结构]
冷凝部52经由第1配管551与压缩部51连接。冷凝部52将由压缩部51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即,即高温化和高压化后的气相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工作流体。具体而言,冷凝部52使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与从外装壳体2的外部导入到内部并通过冷却风扇59流通到冷凝部52的冷却气体之间发生热交换,将气相工作流体冷凝成高压的液相工作流体。
[膨胀部的结构]
膨胀部53相当于冷却装置5中的第1膨胀部。膨胀部53是减压器,经由第2配管552与冷凝部52连接。由冷凝部52冷凝后的液相工作流体流入膨胀部53。
膨胀部53对被冷凝部52冷凝后的液相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工作流体的状态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状态。即,膨胀部53使工作流体的温度降低。膨胀部53经由第3配管553将液相和气相混合的状态的工作流体排出到蒸发部54。膨胀部53具有流出部532,工作流体从该流出部532的内部流出到第3配管553的第1部分配管5531。流出部532与第1部分配管5531连接。
膨胀部53可以由例如能够控制液相工作流体的蒸发温度的膨胀阀(详细而言,电子膨胀阀)构成以外,还可以由毛细管构成。
[蒸发部的结构]
蒸发部54相当于冷却装置5中的第1蒸发部。蒸发部54经由第3配管553与膨胀部53连接。液相和气相混合的状态的工作流体经由第3配管553从膨胀部53流通到蒸发部54。蒸发部54具有:流入部541,工作流体从第3配管553的第2部分配管5532经由该流入部541流入蒸发部54的内部;以及流出部542,工作流体从蒸发部54的内部经由该流出部542流出到第4配管554的第1部分配管5541。流入部541与第2部分配管5532连接,流出部542与第1部分配管5541连接。
蒸发部54经由热传递部件TM与冷却对象CT连接。热传递部件TM是具有导热性的金属制部件。即,蒸发部54与冷却对象CT能够热传递地连接。蒸发部54利用经由热传递部件TM从冷却对象CT传递来的热,使从膨胀部53流通来的液相工作流体蒸发而变化为气相工作流体。蒸发部54经由第4配管554将变化后的气相工作流体排出到压缩部51。由此,冷却对象CT的热被消耗,冷却对象CT被冷却。
例如,在冷却对象CT为光源411的情况下,由多个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和多个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产生的热经由支承部件414和热传递部件TM传递至蒸发部54,通过传递的热使液相的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的工作流体,由此冷却各半导体激光器412、413。在冷却对象CT为波长转换元件46和光调制装置343等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另外,也可以没有热传递部件TM。
这样,冷却装置5具有工作流体的循环路径CR,在该循环路径CR中,工作流体依次流通过压缩部51、第1配管551、冷凝部52、第2配管552、膨胀部53、第3配管553、蒸发部54、第4配管554,并再次流入压缩部51。循环路径CR对冷却对象CT进行冷却。
[底座的结构]
底座56是固定有压缩部51、冷凝部52以及膨胀部53的部件,并且是具有多个配管55中的一部分配管的部件。即,底座56将压缩部51、冷凝部52、膨胀部53以及多个配管55中的一部分配管一体化。
底座56具有底座主体561、第1配管551、第2配管552、作为第1流通管的第1部分配管5531和作为第2流通管的第2部分配管5532。
在此,包含设置于底座56的第1配管551、第2配管552、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32的配管包含如下形式:底座主体561的一部分成为空腔并利用该空腔形成作为配管的流路。即,设置于底座56的配管也可以由底座主体561形成。
另外,包含设置于底座56的第1配管551、第2配管552、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32的配管也包含如下形式:将与底座主体561为不同部件的配管固定在底座主体561的内部或外部。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于底座56的配管既可以是各配管整体配置在底座主体561的内部,也可以是各配管的至少一部分露出配置在底座主体561的外部。
底座主体561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构成。换言之,在底座56中,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底座主体561具有:固定有压缩部51的第1固定部5611;固定有冷凝部52的第2固定部5612;以及固定有膨胀部53的第3固定部56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座主体561的内部设置有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是供高压的工作流体流通的配管。即,从压缩部51排出并经由第1配管551、冷凝部52以及第2配管552流入膨胀部53的工作流体的压力比从膨胀部53排出并经由蒸发部54流入压缩部51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并且,高压侧的压缩部51、冷凝部52以及膨胀部53固定于底座56。
在底座主体561上设置有第3配管553的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4配管554的第2部分配管5542。
在此,在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42中流通的工作流体的压力不高于在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中流通的工作流体的压力。因此,与高压的工作流体流通的第1配管551以及第2配管552不同,第1部分配管5531以及第2部分配管5542也可以不设置于底座56。但是,在由于故障等理由,要将压缩部51、冷凝部52以及膨胀部53与底座56一起更换时,使第3配管553相对于膨胀部53脱离和连接,或者使第4配管554相对于压缩部51脱离和连接比较繁杂。
针对该情况,将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42设置于底座56,并另外设置第1连结部5533和第2连结部5543。由此,在要将压缩部51、冷凝部52以及膨胀部53与底座56一起更换时,将第2部分配管5532与设置于底座56的第1部分配管5531分离,将第1部分配管5541与设置于底座56的第2部分配管5542分离,由此能够将底座56与蒸发部54分离。另外,通过将第2部分配管5532与第1部分配管5531连结,并将第1部分配管5541与第2部分配管5542连结,能够将底座56和蒸发部54连接起来。因此,能够简单地实施冷却装置5的更换作业。即,能够提高冷却装置5的维护性以及组装性。
另外,底座主体561也可以由层叠陶瓷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底座主体561的内部形成供工作流体流通的配管。
[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起到以下的效果。
投影仪1A通过光调制装置343对从光源41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通过投射光学装置36对调制后的光进行投射。投影仪1A具有:作为第1冷却对象的冷却对象CT;对冷却对象CT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5;以及收纳冷却对象CT和冷却装置5的外装壳体2。
冷却装置5具有:作为第1压缩部的压缩部51;冷凝部52;作为第1膨胀部的膨胀部53;作为第1蒸发部的蒸发部54;第1配管551;第2配管552;以及底座56。
压缩部51压缩气相的工作流体。
冷凝部52与压缩部51连接,将由压缩部51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工作流体。
膨胀部53与冷凝部52连接,对被冷凝部52冷凝后的液相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工作流体的状态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状态。
蒸发部54与膨胀部53连接,利用从冷却对象CT传递来的热使从膨胀部53流通来的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工作流体,并将变化后的气相工作流体排出到压缩部51。
第1配管551连接压缩部51和冷凝部52。
第2配管552连接冷凝部52和膨胀部53。
在底座56上固定有压缩部51、冷凝部52以及膨胀部53。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设置于底座56。
根据这样的结构,冷却装置5与冷却对象CT一起被设置在外装壳体2内。由此,与冷却装置5的一部分被设置在外装壳体2的外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实施投影仪1A的设置。另外,除了能够使投影仪1A的外观良好以外,还能够小型地构成投影仪1A。另外,能够容易地使投影仪1A移动。
进而,在底座56上,除了固定有压缩部51、冷凝部52以及膨胀部53以外,还设置有连接压缩部51和冷凝部52的第1配管551、以及连接冷凝部52和膨胀部53的第2配管552。由此,不需要在将压缩部51、冷凝部52以及膨胀部53固定于底座之后,另外设置连接压缩部51和冷凝部52的第1配管551以及连接冷凝部52和膨胀部53的第2配管552。因此,能够简化冷却装置5的组装工序。
在此,由压缩部51压缩后的工作流体在第1配管551中流通,由冷凝部52冷凝后的工作流体在第2配管552中流通。即,在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中,流通有压力比在冷却装置5的其他部位流通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的工作流体。
针对该情况,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由金属形成。
利用这种结构,能够使工作流体在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中稳定地流通。因此,在冷却装置5中能够使工作流体稳定地循环。
在底座56中,作为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底座主体561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在此,在底座56中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以外的部分全部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底座56容易变重。
针对该情况,底座主体561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由此,与在底座56中第1配管551和第2配管552以外的部分全部由金属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底座56的轻量化。因此,能够抑制冷却装置5变重,进而抑制投影仪1A变重。
从压缩部51排出并经由第1配管551、冷凝部52以及第2配管552流入膨胀部53的工作流体的压力比从膨胀部53排出并经由蒸发部54流入压缩部51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高压侧的压缩部51、冷凝部52以及膨胀部53固定于底座56。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冷却装置5中的高压侧结构单元化。因此,除了能够简化冷却装置5的组装工序之外,还能够容易地构成对高压具有耐久性的冷却装置5。
冷却装置5具有连接膨胀部53和蒸发部54的第3配管553、以及连接蒸发部54和压缩部51的第4配管554。
第3配管553具有第1部分配管5531、第2部分配管5532和第1连结部5533。第1部分配管5531相当于第1流通管,与膨胀部53的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532连接。第2部分配管5532相当于第1连接管,与蒸发部54的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541连接。第1连结部5533将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3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
第4配管554具有第1部分配管5541、第2部分配管5542和第2连结部5543。第1部分配管5541相当于第2连接管,与蒸发部54的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542连接。第2部分配管5542相当于第2流通管,与压缩部51的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511连接。第2连结部5543将第1部分配管5541和第2部分配管554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42设置于底座56。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设置于底座56的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32分离,并将设置于底座56的第2部分配管5542和第1部分配管5541分离,能够将底座56和蒸发部54分离。另外,通过连结第1部分配管5531和第2部分配管5532,并连结第2部分配管5542和第1部分配管5541,能够连接底座56和蒸发部54。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更换冷却装置5时的更换作业、蒸发部54的更换作业以及冷却对象CT的更换作业。即,能够提高冷却装置5的维护性以及组装性。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除了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同样的结构以外,在还具有第2膨胀部、第2蒸发部以及第2压缩部这一点上与投影仪1A不同。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进行了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投影仪的概略结构]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所具有的冷却装置6A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图5中,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工作流体的流通方向,用带斜线的箭头表示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的流通方向。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除了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5而具有冷却装置6A,还具有密闭壳体SC和循环风扇CF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密闭壳体SC在内部收纳构成图像形成部34的入射侧偏振片342、光调制装置343、视野角补偿片344、射出侧偏振片345和色合成部346。入射侧偏振片342、光调制装置343、视野角补偿片344、射出侧偏振片345和色合成部346被在密闭壳体SC的内部循环的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冷却。循环风扇CF配置在密闭壳体SC的内部,使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循环。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被冷却装置6A的构成要素中的、配置在密闭壳体SC内的第2蒸发部66冷却。关于第2蒸发部66,将在后面详细叙述。
[冷却装置的结构]
冷却装置6A与冷却装置5同样地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由冷却装置6A冷却的冷却对象包含第1冷却对象CT1和第2冷却对象CT2。第2冷却对象CT2的管理温度范围比第1冷却对象CT1的管理温度范围低。另外,第1温度范围的下限值也可以比第2温度范围的上限值低。此时,第1温度范围的中间值也可以高于第2温度范围的中间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冷却对象CT1包含光源411,第2冷却对象CT2包含入射侧偏振片342、光调制装置343、视野角补偿片344、射出侧偏振片345以及色合成部34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冷却对象CT2至少包含光调制装置343,但第2冷却对象CT2也可以至少包含射出侧偏振片345。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冷却对象CT2与第2蒸发部66一起被收纳在密闭壳体SC的内部。
另外,第2冷却对象CT2通过向被第2蒸发部66冷却的冷却气体传递热而被冷却,因此也可以说是,冷却装置6A的第2冷却对象CT2是光调制装置343等,第2蒸发部66的冷却对象是冷却气体。
冷却装置6A具有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第1膨胀部63、第1蒸发部64、第2膨胀部65、第2蒸发部66、第2压缩部67、供工作流体在内部流通的多个配管68、底座69和冷却风扇57。
[多个配管的结构]
多个配管68包含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第3配管683、第4配管684、第5配管685以及第6配管686。
第1配管681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配管551同样地连接第1压缩部61和冷凝部62。第2配管682连接冷凝部62和第1膨胀部63。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由金属形成,设置于底座69。
第5配管685连接第2膨胀部65和第2蒸发部66,第6配管686连接第2蒸发部66和第2压缩部67。
[第3配管的结构]
第3配管683连接第1膨胀部63和第1蒸发部64及第2膨胀部65。第3配管683具有分流管6831和支管6835、6836。
分流管6831连接第1膨胀部63和支管6835、6836。分流管6831将从第1膨胀部63流入的工作流体向第1蒸发部64及第2膨胀部65分流。分流管6831具有第1部分配管6832、第2部分配管6833和第1连结部6834。
第1部分配管6832与第1膨胀部63的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632连接。
第2部分配管6833与支管6835、6836连接。
第1连结部6834将第1部分配管6832和第2部分配管6833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1连结部6834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6832和第2部分配管6833的联接器构成。
支管6835将第2部分配管6833与在第1蒸发部64中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641连接。支管6835使由分流管6831分流后的一部分工作流体流通到第1蒸发部64。
支管6836连接第2部分配管6833和在第2膨胀部65中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651。支管6836使由分流管6831分流后的其他工作流体流通到第2膨胀部65。
在冷却装置6A中,第1部分配管6832相当于第1流通管,第2部分配管6833和支管6835相当于第1连接管。第1部分配管6832设置于后述的底座69。
另外,在第3配管683中,设置于底座69的第1部分配管6832由金属形成,第2部分配管6833和支管6835、6836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3配管683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第3配管683构成为使得,从分流管6831经由支管6835流通到第1蒸发部64的工作流体的流量比从分流管6831经由支管6836和第2膨胀部65流通到第2蒸发部66的工作流体的流量大。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流通到支管6835的工作流体的流量与流通到支管6836的工作流体的流量相同,还可以使流通到支管6835的工作流体的流量小于流通到支管6836的工作流体的流量。
[第4配管的结构]
第4配管684连接第1蒸发部64及第2压缩部67和第1压缩部61。第4配管684具有支管6841、6842和合流管6843。
支管6841将在第1蒸发部64中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642与合流管6843连接。支管6841使从第1蒸发部64流通来的工作流体流通到合流管6843。
支管6842将在第2压缩部67中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672与合流管6843连接。支管6842使从第2压缩部67流通来的工作流体流通到合流管6843。
合流管6843连接支管6841、6842和第1压缩部61。合流管6843使经由支管6841从第1蒸发部64流通来的工作流体和经由支管6842从第2压缩部67流通来的工作流体合流后向第1压缩部61流通。合流管6843具有第1部分配管6844、第2部分配管6845和第2连结部6846。
第1部分配管6844与支管6841、6842连接。
第2部分配管6845与第1压缩部61的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611连接。
第2连结部6846将第1部分配管6844和第2部分配管6845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2连结部6846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6844和第2部分配管6845的联接器构成。
在冷却装置6A中,支管6841和第1部分配管6844相当于第2连接管,第2部分配管6845相当于第2流通管。第2部分配管6845设置于后述的底座69。
另外,在第4配管684中,设置于底座69的第2部分配管6845由金属形成,支管6841、6842和第1部分配管6844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4配管684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第1压缩部和冷凝部的结构]
第1压缩部61与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部51同样,通过对从第4配管684流入的气相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使气相的工作流体高温化和高压化。在第1压缩部61中被高温化和高压化后的气相的工作流体经由第1配管681流通到冷凝部62。第1压缩部61具有流入部611,工作流体从第4配管684的第2部分配管6845经由该流入部611流入第1压缩部61的内部。流入部611与第2部分配管6845连接。
冷凝部62经由第1配管681与第1压缩部61连接。冷凝部62与第1实施方式的冷凝部52同样,将被第1压缩部61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即,即高温化和高压化后的气相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工作流体。
[第1膨胀部的结构]
第1膨胀部63是减压器,经由第2配管682与冷凝部62连接。第1膨胀部63与第1实施方式的膨胀部53同样,对被冷凝部62冷凝后的液相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工作流体的状态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状态。即,第1膨胀部63使工作流体的温度降低。第1膨胀部63可以由与膨胀部53同样的毛细管或膨胀阀构成,详细地说可以由电子膨胀阀构成。第1膨胀部63具有使工作流体从第1膨胀部63的内部流出到第3配管683的第1部分配管6832的流出部632。流出部632与第1部分配管6832连接。
[第1蒸发部的结构]
第1蒸发部64通过构成第3配管683的分流管6831和支管6835与第1膨胀部63连接。液相和气相混合的状态的工作流体的一部分从第1膨胀部63流入第1蒸发部64。第1蒸发部64具有:流入部641,工作流体从第3配管683的支管6835经由该流入部641流入第1蒸发部64的内部;以及流出部642,工作流体从第1蒸发部64的内部经由该流出部642流出到第4配管684的支管6841。流入部641与支管6835连接,流出部642与支管6841连接。
第1蒸发部64经由热传递部件TM与作为第1冷却对象CT1的光源411的支承部件414连接,由多个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和多个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产生的热经由支承部件414和热传递部件TM被传递到第1蒸发部64。
第1蒸发部64利用从光源411传递来的热,使从第1膨胀部63流通来的一部分工作流体即液相工作流体蒸发而变化成气相工作流体。由此,多个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和多个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的热被消耗,从而多个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和多个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被冷却。
第1蒸发部64经由构成第4配管684的支管6841和合流管6843将变化后的气相工作流体排出到第1压缩部61。
这样,冷却装置6A具有工作流体的第1循环路径CR1,在该第1循环路径CR1中,工作流体依次流通过第1压缩部61、第1配管681、冷凝部62、第2配管682、第1膨胀部63、第3配管683、第1蒸发部64、第4配管684,并再次流入第1压缩部61。如上所述,第1循环路径CR1对作为第1冷却对象CT1的光源411进行冷却。
[第2膨胀部的结构]
第2膨胀部65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膨胀部63相同的减压器,经由构成第3配管683的分流管6831和支管6836与第1膨胀部63连接。液相和气相混合的状态的其他工作流体从第1膨胀部63流入第2膨胀部65。第2膨胀部65具有:流入部651,工作流体从第3配管683的支管6836经由该流入部651流入第2膨胀部65的内部;以及流出部652,工作流体从第2膨胀部65的内部经由该流出部652流出到第5配管685。流入部651与支管6836连接,流出部652与第5配管685连接。
第2膨胀部65通过对经由分流管6831和支管6836从第1膨胀部63流通来的其他工作流体进一步减压,使工作流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作为这样的第2膨胀部65,与第1膨胀部63同样,可以采用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
另外,在第1膨胀部63和第2膨胀部65分别由膨胀阀构成的情况下,构成第1膨胀部63的膨胀阀的开度和构成第2膨胀部65的膨胀阀的开度能够单独进行调整。因此,从第1膨胀部63流出的工作流体的温度和从第2膨胀部65流出的工作流体的温度能够单独进行调整。
[第2蒸发部的结构]
第2蒸发部66经由第5配管685与第2膨胀部65连接。由第2膨胀部65减压后的工作流体经由第5配管685流入第2蒸发部66。第2蒸发部66具有:流入部661,工作流体从第5配管685经由该流入部661流入第2蒸发部66的内部;以及流出部662,工作流体从第2蒸发部66的内部经由该流出部662流出到第6配管686。流入部661与第5配管685连接,流出部662与第6配管686连接。
如上所述,第2蒸发部66被设置在密闭壳体SC内。第2蒸发部66利用从第2冷却对象CT2中的至少一个热源受热的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的热、即从第2冷却对象CT2传递的热,使从第2膨胀部65流入的液相工作流体蒸发而变化为气相工作流体。由此,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被冷却,进而,光调制装置343等第2冷却对象CT2被冷却。即,第2蒸发部66对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进行冷却,其结果是,对第2冷却对象CT2进行冷却。另外,从第2蒸发部66经由第6配管686流通到第2压缩部67的工作流体是气相的工作流体。
在此,在密闭壳体SC内设置有隔板SC1,被第2蒸发部66冷却后的冷却气体通过循环风扇CF沿着由隔板SC1形成的空气循环流路在密闭壳体SC内循环。由此,密闭壳体SC内的图像形成部34的结构(例如光调制装置343以及射出侧偏振片345)被由第2蒸发部66冷却后的冷却气体高效地冷却。
[第2压缩部的结构]
第2压缩部67经由第6配管686与第2蒸发部66连接。另外,第2压缩部67经由第4配管684与第1压缩部61连接。第2压缩部67具有:流入部671,工作流体从第6配管686经由该流入部671流入第2压缩部67的内部;以及流出部672,工作流体从第2压缩部67的内部经由该流出部672流出到第4配管684的支管6842。流入部671与第6配管686连接,流出部672与第4配管684的支管6842连接。
第2压缩部67压缩从第2蒸发部66经由第6配管686流入的气相工作流体。即,第2压缩部67使气相工作流体高温化和高压化。由第2压缩部67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在第4配管684的支管6842中流通,并在合流管6843处与在支管6841中流通的气相工作流体合流后向第1压缩部61流通。即,第2压缩部67经由第4配管684将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排出到第1压缩部61。
在此,第2压缩部67压缩从第2蒸发部66流入的气相工作流体,使得从第2压缩部67流入第4配管684的支管6842的气相工作流体的压力与从第1蒸发部64流入第4配管684的支管6841的气相工作流体的压力大致相同。即,由第2压缩部67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的压力与从第1蒸发部64排出的气相工作流体的压力大致相同。由此,能够使得从第2压缩部67流通到支管6842的气相工作流体和从第1蒸发部64流通到支管6841的气相工作流体容易地在合流管6843处合流并流通到第1压缩部61。
第2压缩部67的驱动频率与第1压缩部61的驱动频率大致相同。由此,能够抑制在驱动频率的相位一致的定时,各压缩部61、67所产生的噪音变大的情况。另外,第1压缩部61的驱动频率与第2压缩部67的驱动频率大致相同包含各驱动频率相同的情况。
这样,冷却装置6A具有工作流体的第2循环路径CR2,在该第2循环路径CR2中,工作流体依次流通过第1压缩部61、第1配管681、冷凝部62、第2配管682、第1膨胀部63、第3配管683的分流管6831和支管6836、第2膨胀部65、第5配管685、第2蒸发部66、第6配管686、第2压缩部67、第4配管684的支管6842和合流管6843,并再次流入第1压缩部61。第2循环路径CR2和第1循环路径CR1共有从第4配管684的合流管6843到第3配管683的分流管6831的路径。如上所述,第2循环路径CR2对光调制装置343等第2冷却对象CT2进行冷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光源411的第1冷却对象CT1的发热量比包含光调制装置343的第2冷却对象CT2的发热量大。因此,如上所述,分流管6831使得经由支管6835供给到第1蒸发部64的液相工作流体的流量比经由支管6836、第2膨胀部65和第5配管685供给到第2蒸发部66的液相工作流体的流量大。由此,能够更适当地冷却发热量比第2冷却对象CT2的发热量大的第1冷却对象CT1。因此,能够将第1冷却对象CT1的温度维持在第1冷却对象CT1的管理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并且能够将第2冷却对象CT2的温度维持在第2冷却对象CT2的管理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6A中,利用第1蒸发部64吸取由多个第1半导体激光器412和多个第2半导体激光器413产生的热,由此能够冷却光源411。另外,在冷却装置6A中,利用第2蒸发部66吸取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的热,由此能够对冷却气体进行冷却,进而能够冷却包含光调制装置343的图像形成部34。因此,能够利用一个冷却装置6A冷却第1冷却对象CT1和第2冷却对象CT2这两个。
[底座的结构]
底座69与第1实施方式的底座56同样,是固定有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的部件,并且是具有多个配管68中的一部分配管的部件。即,底座69将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第1膨胀部63以及多个配管68中的一部分配管一体化。
底座69具有底座主体691、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第3配管683的第1部分配管6832以及第4配管684的第2部分配管6845。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包含设置于底座69的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第1部分配管6832以及第2部分配管6845的配管可以是底座主体691的一部分形成为空腔的流路,也可以是作为与底座主体691分开的部件的配管。
底座主体691与第1实施方式的底座主体561同样,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构成。换言之,在底座69中,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第1部分配管6832以及第2部分配管6845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底座主体691具有:固定有第1压缩部61的第1固定部6911;固定有冷凝部62的第2固定部6912;以及固定有第1膨胀部63的第3固定部69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座主体691的内部设置有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是供高压的工作流体流通的配管。即,从第1压缩部61排出并经由第1配管681、冷凝部62以及第2配管682流入第1膨胀部63的工作流体的压力比从第1膨胀部63排出并经由第1蒸发部64流入第1压缩部61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另外,从第1压缩部61排出并经由第1配管681、冷凝部62以及第2配管682流入第1膨胀部63的工作流体的压力比从第1膨胀部63排出并经由第2膨胀部65、第2蒸发部66以及第2压缩部67流入第1压缩部61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并且,高压侧的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固定于底座69。
在底座主体691上设置有第3配管683的第1部分配管6832和第4配管684的第2部分配管6845。由此,在要将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与底座69一起更换时,使第2部分配管6833和设置于底座69的第1部分配管6832分离,将第1部分配管6844和设置于底座69的第2部分配管6845分离,由此能够将第1蒸发部64、第2膨胀部65、第2蒸发部66以及第2压缩部67和底座69分离。另外,通过将第2部分配管6833与第1部分配管6832连结,并将第1部分配管6844与第2部分配管6845连结,能够将第1蒸发部64、第2膨胀部65、第2蒸发部66以及第2压缩部67和底座69连接起来。因此,能够简单地实施冷却装置6A的更换作业。即,能够提高冷却装置6A的维护性以及组装性。
另外,底座主体691也与底座主体561同样,可以由层叠陶瓷形成。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除了能够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同样的效果之外,还起到以下的效果。
投影仪1B利用光调制装置343对从光源411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利用投射光学装置36对调制后的光进行投射。投影仪1B具有:第1冷却对象CT1和第2冷却对象CT2;对各冷却对象CT1、CT2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6A;以及收纳各冷却对象CT1、CT2和冷却装置6A的外装壳体2。
冷却装置6A具有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第1膨胀部63、第1蒸发部64、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和底座69。
第1压缩部61压缩气相的工作流体。
冷凝部62与第1压缩部61连接,将由第1压缩部61压缩后的气相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工作流体。
第1膨胀部63与冷凝部62连接,对被冷凝部62冷凝后的液相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工作流体的状态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状态。
第1蒸发部64与第1膨胀部63连接,利用从第1冷却对象CT1传递的热使从第1膨胀部63流通来的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工作流体。第1蒸发部64将变化后的气相工作流体排出到第1压缩部61。
第1配管681连接第1压缩部61和冷凝部62。
第2配管682连接冷凝部62和第1膨胀部63。
在底座69上固定有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设置于底座69。
根据这样的结构,冷却装置6A与第1冷却对象CT1一起被设置在外装壳体2内,所以与冷却装置6A的一部分被设置在外装壳体2的外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实施投影仪1B的设置。另外,除了能够使投影仪1B的外观良好以外,还能够小型地构成投影仪1B。另外,能够容易地使投影仪1B移动。
进而,在底座69上,除了固定有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之外,还设置有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由此,不需要在将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固定于底座69之后,另外设置连接第1压缩部61和冷凝部62的第1配管681以及连接冷凝部62和第1膨胀部63的第2配管682。因此,能够简化冷却装置6A的组装工序。
在此,被第1压缩部61压缩后的工作流体在第1配管681中流通,被冷凝部62冷凝后的工作流体在第2配管682中流通。即,在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中,流通有压力比在冷却装置6A的其他部位流通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的工作流体。
针对该情况,利用金属形成了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所以能够使工作流体在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中稳定地流通。因此,在冷却装置6A中能够使工作流体稳定地循环。
在底座69中,作为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底座主体691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在此,在底座69中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以外的部分全部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底座69容易变重。
针对该情况,底座主体691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由此,与在底座69中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以外的部分全部由金属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底座69的轻量化。因此,能够抑制冷却装置6A变重,进而抑制投影仪1B变重。
从第1压缩部61排出并经由第1配管681、冷凝部62以及第2配管682流入第1膨胀部63的工作流体的压力比从第1膨胀部63排出并经由第1蒸发部64流入第1压缩部61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从第1压缩部61排出并经由第1配管681、冷凝部62以及第2配管682流入第1膨胀部63的工作流体的压力比从第1膨胀部63排出并经由第2膨胀部65、第2蒸发部66以及第2压缩部67流入第1压缩部61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并且,高压侧的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固定于底座69。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冷却装置6A中的高压侧结构单元化。因此,除了能够简化冷却装置6A的组装工序之外,还能够容易地构成对高压具有耐久性的冷却装置6A。
投影仪1B具有收纳于外装壳体2的第2冷却对象CT2。冷却装置6A具有第2膨胀部65、第2蒸发部66以及第2压缩部67。
第2膨胀部65与第1膨胀部63连接,对从第1膨胀部63流通来的液相工作流体进行减压。
第2蒸发部66与第2膨胀部65连接,利用从第2冷却对象CT2传递来的热,使从第2膨胀部65流通来的液相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工作流体。
第2压缩部67与第1压缩部61以及第2蒸发部66连接,对从第2蒸发部66流入的气相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并排出到第1压缩部61。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一个冷却装置6A对第1冷却对象CT1和第2冷却对象CT2进行冷却。因此,除了不需要对每个冷却对象设置冷却装置之外,还能够在对第1冷却对象CT1进行冷却的第1循环路径CR1和对第2冷却对象CT2进行冷却的第2循环路径CR2中共有第1压缩部61、第1配管681、冷凝部62、第2配管682以及第1膨胀部63。因此,能够使具有冷却装置6A的投影仪1B小型化。
冷却装置6A具有连接第1膨胀部63和第1蒸发部64的第3配管683、以及连接第1蒸发部64和所述第1压缩部的第4配管684。
第3配管683具有分流管6831和支管6835,分流管6831具有第1部分配管6832、第2部分配管6833和第1连结部6834。第1部分配管6832相当于第1流通管,与第1膨胀部63的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632连接。第2部分配管6833和支管6835相当于第1连接管,与第1蒸发部64的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641连接。第1连结部6834将构成第1流通管的第1部分配管6832和构成第1连接管的第2部分配管6833及支管6835可分离地连结。
第4配管684具有支管6841和合流管6843,该合流管6843具有第1部分配管6844、第2部分配管6845和第2连结部6846。支管6841和第1部分配管6844相当于第2连接管,与第1蒸发部64的供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642连接。第2部分配管6845相当于第2流通管,与第1压缩部61的供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611连接。第2连结部6846将构成第2连接管的支管6841及第1部分配管6844和构成第2流通管的第2部分配管6845可分离地连结。第1部分配管6832和第2部分配管6845设置于底座69。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设置于底座69的第1部分配管6832和第2部分配管6833分离,并将设置于底座69的第2部分配管6845和第1部分配管6844分离,能够将底座69和第1蒸发部64分离。另外,通过连结第2部分配管6845和第1部分配管6844,并连结第2部分配管6845和第1部分配管6844,能够连接底座69和第1蒸发部64。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更换冷却装置6A时的更换作业、第1蒸发部64的更换作业以及第1冷却对象CT1的更换作业。即,能够提高冷却装置6A的维护性以及组装性。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
在冷却装置6A中,构成第3配管683的分流管6831的第1部分配管6832设置于底座69,第2部分配管6833和支管6835、6836设置在底座69的外部。另外,在冷却装置6A中,构成第4配管684的合流管6843的第2部分配管6845设置于底座69,支管6841、6842和第1部分配管6844设置在底座69的外部。但是不限于此,在第3配管和第4配管中,设置于底座的部位能够适当变更。
图6是表示作为冷却装置6A的变形的冷却装置6B的结构的示意图。
例如,投影仪1B也可以代替冷却装置6A而具有图6所示的冷却装置6B。
冷却装置6B与冷却装置6A同样,设置于外装壳体2的内部,对第1冷却对象CT1和第2冷却对象CT2进行冷却。冷却装置6B除了代替第3配管683、第4配管684和底座69而具有第3配管687、第4配管688和底座69A之外,具有与冷却装置6A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第3配管的结构]
第3配管687将第1膨胀部63和第1蒸发部64及第2膨胀部65连接,将从第1膨胀部63流出的工作流体分流至第1蒸发部64和第2膨胀部65。第3配管687具有分流管6871和支管6872、6876。
分流管6871连接第1膨胀部63的流出部632和支管6872、6876。分流管6871将从第1膨胀部63流入内部的工作流体向支管6872、6876分流。
支管6872连接分流管6871和第1蒸发部64的流入部641,使由分流管6871分流后的一部分工作流体流通到第1蒸发部64。支管6872具有第1部分配管6873、第2部分配管6874和第1连结部6875。
第1部分配管6873与分流管6871连接。
第2部分配管6874与第1蒸发部64的流入部641连接。
第1连结部6875将第1部分配管6873和第2部分配管6874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1连结部6875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6873和第2部分配管6874的联接器构成。
在冷却装置6B中,分流管6871和第1部分配管6873相当于第1流通管,第2部分配管6874相当于第1连接管。
支管6876连接分流管6871和第2膨胀部65的流入部651,使被分流管6871分流后的其他工作流体流通到第2膨胀部65。支管6876具有第1部分配管6877、第2部分配管6878和第1连结部6879。
第1部分配管6877与分流管6871连接。
第2部分配管6878与第2膨胀部65的流入部651连接。
第1连结部6879将第1部分配管6877和第2部分配管6878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1连结部6879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6877和第2部分配管6878的联接器构成。
在冷却装置6B中,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第1部分配管6877设置于底座69,第2部分配管6874和第2部分配管6878设置在底座69的外部。
另外,在第3配管687中,设置于底座69的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第1部分配管6877由金属形成,第2部分配管6874和第2部分配管6878由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3配管687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第4配管的结构]
第4配管688连接第1蒸发部64及第2压缩部67和第1压缩部61,使从第1蒸发部64流出的工作流体和从第2压缩部67流出的工作流体流通到第1压缩部61。第4配管688具有支管6881、6885和合流管6889。
支管6881连接第1蒸发部64的流出部642和合流管6889。支管6881使从第1蒸发部64流入的工作流体流通到合流管6889。支管6881具有第1部分配管6882、第2部分配管6883和第2连结部6884。
第1部分配管6882与第1蒸发部64的流出部642连接。
第2部分配管6883与合流管6889连接。
第2连结部6884将第1部分配管6882和第2部分配管6883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2连结部6884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6882和第2部分配管6883的联接器构成。
在冷却装置6B中,第1部分配管6882相当于第2连接管,第2部分配管6883和合流管6889相当于第2流通管。
支管6885连接第2压缩部67的流出部672和合流管6889。支管6885使从第2压缩部67流入的工作流体流通到合流管6889。支管6885具有第1部分配管6886、第2部分配管6887和第2连结部6888。
第1部分配管6886与第2压缩部67的流出部672连接。
第2部分配管6887与合流管6889连接。
第2连结部6888将第1部分配管6886和第2部分配管6887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第2连结部6888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6886和第2部分配管6887的联接器构成。
合流管6889将支管6881的第2部分配管6883及支管6885的第2部分配管6887与第1压缩部61的流入部611连接起来。合流管6889使经由支管6881从第1蒸发部64流通来的工作流体和经由支管6885从第2压缩部67流通来的工作流体合流后向第1压缩部61流通。
在冷却装置6B中,第2部分配管6883、第2部分配管6887和合流管6889设置于底座69。
另外,在第4配管688中,设置于底座69的第2部分配管6883、第2部分配管6887和合流管6889由金属形成,第1部分配管6882和第1部分配管6886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4配管688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底座的结构]
底座69A与底座69同样,是固定有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的部件,并且是具有多个配管68中的一部分配管的部件。
底座69A具有底座主体691A、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第3配管687的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第1部分配管6877、第4配管688的第2部分配管6883、第2部分配管6887和合流管6889。
底座主体691A与底座主体691同样,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构成。换言之,在底座69A中,包含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第1部分配管6877、第2部分配管6883、第2部分配管6887和合流管6889的配管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底座主体691A具有:固定有第1压缩部61的第1固定部6911;固定有冷凝部62的第2固定部6912;以及固定有第1膨胀部63的第3固定部69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座主体691A的内部设置有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另外,在底座主体691A上设置有第3配管687的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第1部分配管6877、第4配管688的第2部分配管6883、第2部分配管6887和合流管6889。由此,与利用底座69的情况同样,能够简单地实施冷却装置6B的更换作业。
具有这样的冷却装置6B的投影仪1B能够起到与具有冷却装置6A的投影仪1B同样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说明本公开的第3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相同的结构,但在第2膨胀部和第2压缩部固定于底座这一点上与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不同。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已经进行了说明的部分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投影仪的概略结构]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C所具有的冷却装置7的结构的示意图。另外,在图7中,用虚线的箭头表示工作流体的流通方向,用带斜线的箭头表示密闭壳体SC内的冷却气体的流通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C具有图7所示的冷却装置7来代替第2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6A、6B,除此之外,具有与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B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冷却装置的结构]
冷却装置7与冷却装置6A、6B同样,对第1冷却对象CT1和第2冷却对象CT2进行冷却。第1冷却对象CT1和第2冷却对象CT2与利用冷却装置6A、6B时相同。
冷却装置7具有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第1膨胀部63、第1蒸发部64、第2膨胀部65、第2蒸发部66、第2压缩部67、供工作流体在内部流通的多个配管78、底座79和冷却风扇57。
[多个配管的结构]
多个配管78具有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第3配管783、第4配管784、第5配管785以及第6配管786。
[第3配管的结构]
第3配管783将第1膨胀部63和第1蒸发部64及第2膨胀部65连接,使从第1膨胀部63流入的工作流体向第1蒸发部64以及第2膨胀部65分流流通。第3配管783具有分流管6871和支管6872、7836。
如上所述,分流管6871与第1膨胀部63的流出部632连接。此外,支管6872具有与分流管6871连接的第1部分配管6873、与第1蒸发部64的流入部641连接的第2部分配管6874、以及将第1部分配管6873和第2部分配管6874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的第1连结部6875。
支管7836连接分流管6871和第2膨胀部65的流入部651。
在第3配管783的结构中,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支管7836设置于后述的底座79,第2部分配管6874设置在底座79的外部。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支管7836由金属形成,第2部分配管6874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3配管783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在冷却装置7中,分流管6871和第1部分配管6873相当于第1流通管,第2部分配管6874相当于第1连接管。
[第4配管的结构]
第4配管784连接第1蒸发部64及第2压缩部67和第1压缩部61,使从第1蒸发部64流出的工作流体和从第2压缩部67流出的工作流体流通到第1压缩部61。第4配管784具有支管6881、7845和合流管6889。
如上所述,支管6881具有与第1蒸发部64的流出部642连接的第1部分配管6882、与合流管6889连接的第2部分配管6883、以及将第1部分配管6882和第2部分配管6883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的第2连结部6884。
支管7845连接第2压缩部67的流出部672和合流管6889。
合流管6889将第2部分配管6883及支管7845与第1压缩部61的流入部611连接起来。
在第4配管784的结构中,第2部分配管6883、支管7845、合流管6889设置于后述的底座79,第1部分配管6882设置在底座79的外部。第2部分配管6883、支管7845和合流管6889由金属形成,第1部分配管6882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4配管784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在冷却装置7中,第1部分配管6882相当于第2连接管,第2部分配管6883和合流管6889相当于第2流通管。
[第5配管的结构]
第5配管785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5配管685同样,连接第2膨胀部65和第2蒸发部66,使从第2膨胀部65流出的工作流体流通到第2蒸发部66。第5配管785具有第1部分配管7851、第2部分配管7852和连结部7853。
第1部分配管7851与第2膨胀部65的流出部652连接。
第2部分配管7852与第2蒸发部66的流入部661连接。
连结部7853将第1部分配管7851和第2部分配管785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连结部7853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7851和第2部分配管7852的联接器构成。
在第5配管785的结构中,第1部分配管7851设置于后述的底座79,第2部分配管7852设置在底座79的外部。第1部分配管7851由金属形成,第2部分配管7852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5配管785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在冷却装置7中,第1部分配管7851相当于第3流通管,第2部分配管7852相当于第3连接管。
[第6配管的结构]
第6配管786与第2实施方式的第6配管686同样,连接第2蒸发部66和第2压缩部67,使从第2蒸发部66流出的工作流体流通到第2压缩部67。第6配管786具有第1部分配管7861、第2部分配管7862和连结部7863。
第1部分配管7861与第2蒸发部66的流出部662连接。
第2部分配管7862与第2压缩部67的流入部671连接。
连结部7863将第1部分配管7861和第2部分配管7862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连结部7863例如能够由设置于第1部分配管7861和第2部分配管7862的联接器构成。
在第6配管786的结构中,第1部分配管7861设置在后述的底座79的外部,第2部分配管7862设置于底座79。第1部分配管7861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第2部分配管7862由金属形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6配管786整体由金属形成或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在冷却装置7中,第1部分配管7861相当于第4连接管,第2部分配管7862相当于第4流通管。
[底座的结构]
底座79与第2实施方式的底座69、69A同样,是固定有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以及第1膨胀部63的部件,并且是具有多个配管68中的一部分配管的部件。另外,第2膨胀部65和第2压缩部67固定于底座79。
底座79具有底座主体791、第1配管681、第2配管682、第3配管783的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支管7836、第4配管784的第2部分配管6883、支管7845和合流管6889、第5配管785的第1部分配管7851以及第6配管786的第2部分配管7862。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设置于底座79的配管可以是底座主体791的一部分形成为空腔的流路,也可以是作为与底座主体791分开的部件的配管。
底座主体791与第2实施方式的底座主体691、691A同样地,例如由合成树脂等金属以外的材料构成。换言之,在底座79中,各配管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底座主体791具有:固定有第1压缩部61的第1固定部6911;固定有冷凝部62的第2固定部6912;固定有第1膨胀部63的第3固定部6913;固定有第2膨胀部65的第4固定部7914;以及第2压缩部79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座主体791的内部设置有第1配管681和第2配管682。
在底座主体791上设置有第3配管783的分流管6871、第1部分配管6873和支管7836、第4配管784的第2部分配管6883、支管7845和合流管6889、第5配管785的第1部分配管7851以及第6配管786的第2部分配管7862。由此,与利用底座69、69A的情况同样,能够简单地实施冷却装置7的更换作业。
[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
具有这样的冷却装置7的投影仪1C除了能够起到与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A、1B同样的效果之外,还起到以下的效果。
第2膨胀部65和第2压缩部67固定于底座79。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冷却装置7中,能够将与第1冷却对象CT1对应地设置的第1蒸发部64以及与第2冷却对象CT2对应地设置的第2蒸发部66以外的结构,即第1压缩部61、冷凝部62、第1膨胀部63、第2膨胀部65以及第2压缩部67固定于底座79。由此,除了能够容易地组装冷却装置7之外,还能够容易地小型地构成冷却装置7。
[实施方式的变形]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和改良等包含在本公开中。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对象CT,列举了光源411、波长转换元件46以及光调制装置343等。在上述第2和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冷却对象CT1,列举了光源411,作为第2冷却对象CT2,列举了光调制装置343等。但是不限于此,冷却装置5、6A、6B、7的冷却对象也可以是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等其他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多个配管55、68、78中的第1配管551、681和第2配管552、682以外的配管也设置于底座56、69、69A、79。但是不限于此,只要冷却装置所具有的多个配管55、68、78中的至少第1配管551、681和第2配管552、682设置于底座56、69、69A、79即可,其他配管也可以不设置于底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1配管551、681和第2配管552、682由金属形成。但是不限于此,第1配管551、681和第2配管552、682也可以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底座56、69、69A、79的底座主体561、691、691A、791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但是不限于此,底座主体561、691、691A、791也可以由金属形成。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底座主体561、691、691A、791上形成作为第1配管551、681和第2配管552、682发挥功能的流路。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第2膨胀部65和第2压缩部67固定于底座主体791。但是不限于此,第2膨胀部65和第2压缩部67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不固定于底座主体791。
在上述第2和第3实施方式中,第2冷却对象CT2与第2蒸发部66及循环风扇CF一起收纳在密闭壳体SC内。但是不限于此,第2冷却对象CT2也可以不必收纳在密闭壳体SC内。即,投影仪1B、1C也可以不具有收纳第2冷却对象CT2的密闭壳体SC。另外,也可以没有收纳在密闭壳体SC内部的循环风扇CF。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5、6A、6B、7具有使冷却气体流通到冷凝部52的冷却风扇57。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没有冷却风扇57。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A、1B、1C具有图2所示的图像投射装置3,图像投射装置3具有图3所示的光源装置4。但是不限于此,图像投射装置3具有的光学部件的结构和布局可以适当变更,光源装置4具有的光学部件的结构和布局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光源装置4所具有的波长转换元件46是将由波长转换部461生成的荧光YL向蓝色光L1s的入射侧射出的反射型的波长转换元件,但也可以在光源装置中采用沿着蓝色光L1s的入射方向射出荧光的透射型的波长转换元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4的光源411具有半导体激光器412、413。但是不限于此,光源装置4也可以具有超高压水银灯等光源灯、或LED等其他固体光源来作为光源。并且,光源装置4也可以具有分别射出红、绿和蓝的色光的LD、LED等其他固体光源或光源灯来作为光源。该情况下,冷却装置5、6A、6B、7的冷却对象也可以是其他固体光源或光源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A、1B、1C具有3个光调制装置343(343B、343G、343R)。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具有2个以下或者4个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中应用本公开。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调制装置343为光入射面和光射出面不同的透射型的液晶面板。但是不限于此,作为光调制装置,也可以采用光入射面和光射出面相同的反射型的液晶面板。并且,只要是能够对入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的光调制装置,则也可以采用使用了微镜的器件,例如利用了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等的器件等液晶以外的光调制装置。
[本公开的总结]
在下文中,将说明本公开的总结。
本公开一个方式的投影仪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投射,该投影仪具有:第1冷却对象;冷却装置,其对所述第1冷却对象进行冷却;以及外装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冷却对象和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具有:第1压缩部,其对气相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冷凝部,其与所述第1压缩部连接,将被所述第1压缩部压缩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第1膨胀部,其与所述冷凝部连接,对被所述冷凝部冷凝后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所述工作流体;第1蒸发部,其与所述第1膨胀部连接,利用从所述第1冷却对象传递来的热,使从所述第1膨胀部流入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并将变化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向所述第1压缩部排出;第1配管,其连接所述第1压缩部和所述冷凝部;第2配管,其连接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1膨胀部;以及底座,所述第1压缩部、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1膨胀部固定于该底座,所述第1配管和所述第2配管设置于所述底座。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冷却装置与第1冷却对象一起被设置在外装壳体内,所以与冷却装置的一部分设置在外装壳体的外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实施投影仪的设置。并且,除了能够使投影仪的外观良好之外,还能够小型地构成投影仪。另外,能够容易地使投影仪移动。
另外,在底座上,除了固定有第1压缩部、冷凝部和第1膨胀部之外,还设置有连接第1压缩部和冷凝部的第1配管、以及连接冷凝部和第1膨胀部的第2配管。由此,不需要在将第1压缩部、冷凝部以及第1膨胀部固定于底座之后,另外设置连接第1压缩部和冷凝部的第1配管以及连接冷凝部和第1膨胀部的第2配管。因此,能够简化冷却装置的组装工序。
在上述一个方式中,所述第1配管和所述第2配管也可以由金属形成。
在此,被第1压缩部压缩后的工作流体在第1配管中流通,被冷凝部冷凝后的工作流体在第2配管中流通。即,在第1配管和第2配管中,流通有压力比在冷却装置的其他部位流通的工作流体的压力高的工作流体。
针对该情况,根据上述结构,利用金属形成了第1配管和第2配管,所以能够使工作流体在第1配管和第2配管中稳定地流通。因此,在冷却装置中能够使工作流体稳定地循环。
在上述一个方式中,在所述底座中,所述第1配管和所述第2配管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在此,在底座中第1配管和第2配管以外的部分全部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底座容易变重。
针对该情况,根据上述结构,与在底座中第1配管和第2配管以外的部分全部由金属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底座的轻量化。因此,能够抑制冷却装置变重,进而抑制投影仪变重。
另外,在底座主体由层叠陶瓷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在底座主体的内部形成供工作流体流通的流路。
在上述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从所述第1压缩部排出并经由所述第1配管、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2配管流入所述第1膨胀部的所述工作流体的压力比从所述第1膨胀部排出并经由所述第1蒸发部流入所述第1压缩部的所述工作流体的压力高,高压侧的所述第1压缩部、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1膨胀部固定于所述底座。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冷却装置中的高压侧结构单元化。因此,除了能够简化冷却装置的组装工序之外,还能够容易地构成对高压具有耐久性的冷却装置。
在上述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还具有收纳于所述外装壳体的第2冷却对象,所述冷却装置具有:第2膨胀部,其与所述第1膨胀部连接,对从所述第1膨胀部流通来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减压;第2蒸发部,其与所述第2膨胀部连接,利用从所述第2冷却对象传递来的热,使从所述第2膨胀部流通来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以及第2压缩部,其与所述第1压缩部和所述第2蒸发部连接,对从所述第2蒸发部流入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并排出到所述第1压缩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一个冷却装置对第1冷却对象和第2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因此,除了不需要对每个冷却对象设置冷却装置以外,还能够在对第1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第1循环路径和对第2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第2循环路径中共有第1压缩部、第1配管、冷凝部、第2配管以及第1膨胀部。因此,能够使具有冷却装置的投影仪小型化。
在上述一个方式中,所述第2膨胀部和所述第2压缩部可以固定于所述底座。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冷却装置中,能够将与冷却对象对应地设置的第1蒸发部和第2蒸发部以外的结构,即第1压缩部、冷凝部、第1膨胀部、第2膨胀部以及第2压缩部固定于底座。由此,除了能够容易地组装冷却装置之外,还能够容易地小型地构成冷却装置。
在上述一个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可以具有:第3配管,其连接所述第1膨胀部和所述第1蒸发部;以及第4配管,其连接所述第1蒸发部和所述第1压缩部,所述第3配管具有:第1流通管,其与所述第1膨胀部的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连接;第1连接管,其与所述第1蒸发部的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连接;以及第1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流通管和所述第1连接管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所述第4配管具有:第2连接管,其与所述第1蒸发部的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连接;第2流通管,其与所述第1压缩部的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连接;以及第2连结部,其将所述第2连接管和所述第2流通管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所述第1流通管和所述第2流通管设置于所述底座。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将设置于底座的第1流通管和第1连接管分离,并将设置于底座的第2流通管和第2连接管分离,能够将底座和第1蒸发部分离。另外,通过将第1流通管和第1连接管连结,并将第2流通管和第2连接管连结,能够将底座和第1蒸发部连接起来。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更换冷却装置时的更换作业、第1蒸发部的更换作业以及第1冷却对象的更换作业。即,能够提高冷却装置的维护性以及组装性。

Claims (6)

1.一种投影仪,其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投射,该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1冷却对象;
第2冷却对象;
冷却装置,其对所述第1冷却对象和所述第2冷却对象进行冷却;以及
外装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冷却对象、所述第2冷却对象和所述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具有:
第1压缩部,其对气相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
冷凝部,其与所述第1压缩部连接,将被所述第1压缩部压缩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冷凝成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
第1膨胀部,其与所述冷凝部连接,对被所述冷凝部冷凝后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减压,使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液相和气相混合的所述工作流体;
第1蒸发部,其与所述第1膨胀部连接,利用从所述第1冷却对象传递来的热,使从所述第1膨胀部流入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并将变化后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向所述第1压缩部排出;
第1配管,其连接所述第1压缩部和所述冷凝部;
第2配管,其连接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1膨胀部;
底座,所述第1压缩部、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1膨胀部固定于该底座;
第2膨胀部,其与所述第1膨胀部连接,对从所述第1膨胀部流通来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减压;
第2蒸发部,其与所述第2膨胀部连接,利用从所述第2冷却对象传递来的热,使从所述第2膨胀部流通来的液相的所述工作流体变化为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以及
第2压缩部,其与所述第1压缩部和所述第2蒸发部连接,对从所述第2蒸发部流入的气相的所述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并排出到所述第1压缩部,
所述第1配管和所述第2配管设置于所述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配管和所述第2配管由金属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座中,所述第1配管和所述第2配管以外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由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1压缩部排出并经由所述第1配管、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2配管流入所述第1膨胀部的所述工作流体的压力比从所述第1膨胀部排出并经由所述第1蒸发部流入所述第1压缩部的所述工作流体的压力高,
高压侧的所述第1压缩部、所述冷凝部和所述第1膨胀部固定于所述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膨胀部和所述第2压缩部固定于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具有:
第3配管,其连接所述第1膨胀部和所述第1蒸发部;以及
第4配管,其连接所述第1蒸发部和所述第1压缩部,
所述第3配管具有:
第1流通管,其与所述第1膨胀部的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连接;
第1连接管,其与所述第1蒸发部的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连接;以及
第1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流通管和所述第1连接管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
所述第4配管具有:
第2连接管,其与所述第1蒸发部的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出的流出部连接;
第2流通管,其与所述第1压缩部的供所述工作流体流入的流入部连接;以及
第2连结部,其将所述第2连接管和所述第2流通管以能够相互分离的方式连结,
所述第1流通管和所述第2流通管设置于所述底座。
CN202110284460.1A 2020-03-19 2021-03-17 投影仪 Active CN113495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8803 2020-03-19
JP2020048803A JP7052816B2 (ja) 2020-03-19 2020-03-19 プロジェク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5408A CN113495408A (zh) 2021-10-12
CN113495408B true CN113495408B (zh) 2022-10-21

Family

ID=77748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4460.1A Active CN113495408B (zh) 2020-03-19 2021-03-17 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4342B2 (zh)
JP (1) JP7052816B2 (zh)
CN (1) CN11349540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8428B2 (ja) 1999-04-15 2005-01-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4701951B2 (ja) 2005-09-22 2011-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源用冷却装置及び光源装置
JP4703539B2 (ja) 2006-10-31 2011-06-1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CN101275787B (zh) * 2007-03-29 2010-06-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冷冻单元的装置及具有冷冻单元的投影机
CN101275788B (zh) * 2007-03-29 2012-06-06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具备冷冻单元的装置以及具备冷冻单元的投影机
JP5103144B2 (ja) 2007-11-14 2012-12-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の起動方法
JP2009222868A (ja) 2008-03-14 2009-10-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US20110037954A1 (en) * 2008-03-17 2011-02-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or
WO2009150850A1 (ja) * 2008-06-13 2009-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5125877B2 (ja) 2008-08-21 2013-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2010072592A (ja) 2008-09-22 2010-04-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2010113204A (ja) 2008-11-07 2010-05-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US20100302463A1 (en) * 2009-05-27 2010-1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ion video display device
JP2011180241A (ja) * 2010-02-26 2011-09-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KR101815579B1 (ko) * 2010-07-28 2018-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운전방법
US9146046B2 (en) * 2010-07-28 2015-09-29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05528B1 (ko) * 2010-07-29 2017-0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냉장고 제어 방법
US20120111037A1 (en) 2010-11-04 2012-05-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apor-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with refrgierant bypass and controlled heat load
CN102818390B (zh) * 2011-06-08 2015-12-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101973621B1 (ko) * 2012-06-22 2019-04-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동 사이클 장치
EP2835601B1 (en) * 2013-08-06 2017-10-04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2181650B1 (ko) * 2013-10-04 2020-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 개의 압축기를 구동하기 위한 인버터 모듈
JP2015118305A (ja) 2013-12-19 2015-06-25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沸騰冷却システム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6341664B2 (ja) * 2014-01-10 2018-06-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KR101611699B1 (ko) * 2014-06-19 2016-04-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160011001A (ko) * 2014-07-21 2016-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262722B1 (ko) * 2015-01-23 2021-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냉각사이클장치
JP6828438B2 (ja) * 2017-01-06 2021-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熱輸送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US20190168582A1 (en) * 2017-12-01 2019-06-06 Carrier Corporation Multi-temperature transport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JP7035717B2 (ja) 2018-03-29 2022-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20148410A (ja) * 2019-03-14 2020-09-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6996533B2 (ja) 2019-08-20 2022-0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94189A1 (en) 2021-09-23
JP2021148959A (ja) 2021-09-27
US11714342B2 (en) 2023-08-01
CN113495408A (zh) 2021-10-12
JP7052816B2 (ja)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5839B (zh) 投影仪
JP5081558B2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US10678121B2 (en) Projector with detachable cooling
US10877361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projector
CN210401984U (zh) 投影仪
CN113189830B (zh) 投影仪
CN113495408B (zh) 投影仪
CN111103747B (zh) 冷却装置和投影仪
CN113189829B (zh) 投影仪
CN114488669B (zh) 投影仪
US11480858B2 (en) Projector and cooling device
JP2018084777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US11619869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CN115616843A (zh) 光源装置、投影仪以及冷却板
JP2021033072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