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83505A - 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83505A
CN113483505A CN202110646180.0A CN202110646180A CN113483505A CN 113483505 A CN113483505 A CN 113483505A CN 202110646180 A CN202110646180 A CN 202110646180A CN 113483505 A CN113483505 A CN 113483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ylinder
inner cylinder
groove
flow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61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海波
章世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6461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835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83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83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器,主体结构通过内筒和外筒连接;外筒为薄板件、设有凹槽,至少呈一条螺旋状凹槽;外筒连接均流板和内筒,形成流道;流道两端设有输入腔和输出腔,且各有一接口;流道中设有紊流槽,均流板设有均流孔,内筒内表面设有浅窄槽;制冰时,连续有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经输入口输入,经均流孔进入流道,在紊流槽紊流,通过内筒与均匀流过内筒内面的水热交换,吸热蒸发形成低温低压气体,再经输出口输出,水降温逐渐制成有形冰。制冷剂与水之间仅隔一层板,就可实现热交换,通过紊流段实现制冷剂紊流,可以避免流体平行流,提高了本发明热交换效率,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制冰效率,更加节能,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冰机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阶段的制冰机采用的制冰机蒸发器结构简单、生产效率低、换热效率低,在蒸发器筒外盘有设定长度的多圈紫铜管,再通过锡焊保证接触,焊接难度大、容易虚焊,且因为焊料流动不均匀,容易形成换热不良,形成冰块外形不均匀,甚至压缩机容易出现液击现象造成损坏,如附图9所示。
现有技术下的制冰机蒸发器制冰效率差,制冰机压缩机损坏较严重,市场维修量大,且普遍能耗偏大,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蒸发器,旨在提高现阶段的制冰机的制冰效率和系统稳定性,并且提高生产一致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蒸发器,主要包括内筒和外筒;
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同轴设置;
所述外筒设有凹槽,呈螺旋状、且至少呈一条螺旋状凹槽;
所述外筒连接所述均流板后,和所述内筒连接,形成流道;
所述外筒、所述均流板和所述内筒连接形成输入腔,另一端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连接形成输出腔,输入腔设有一个输入口,输出腔设有一个输出口;
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均是薄板件;
所述均流板设有和所述外筒所设凹槽道数相等的均流孔;
所述内筒内表面设有浅窄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筒凹槽多条设置不会相互交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筒设有的凹槽截面和所述内筒连接呈D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均流板设为环形,和所述外筒凹槽对应设有均流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腔输出口和所述外筒螺旋状凹槽反向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筒凹槽截面局部设有紊流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筒凹槽截面形状从两侧连续或非连续聚于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均流孔孔径相互接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未连接面积大于连接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制冰机中设置所述的蒸发器,主体结构通过内筒和外筒连接,间隔层厚薄且均匀一致,同时通过专有的流道设计,实现短流程换热,且有紊流功能,有效避免平行流,大大提高换热效率,大大减少了换热不良风险,提高了蒸发器出口气体干度,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使采用本发明的制冰机系统更加节能,系统更稳定可靠。
2、本发明结构设置巧妙,结构简单紧凑,大大提高了所属制冰机系统的换热效率,改善了所属制冰机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筒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筒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外筒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外筒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外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现有蒸发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内筒;2、外筒;3、均流板;11、浅窄槽;21、输入口;22、输出口;23、紊流槽;24、流道;31、均流孔;90、输入腔;91、输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至附图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冰机用蒸发器,旨在提高现阶段的制冰机的制冰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具体地,结合附图1至附图3以及附图5,本发明蒸发器,主要包括内筒1和外筒2;
所述内筒1和所述外筒2同轴设置;
所述外筒2设有凹槽,呈螺旋状、且至少呈一条螺旋状凹槽;
所述外筒2连接所述均流板3后,和所述内筒1连接,形成流道24;
所述外筒2、所述均流板3和所述内筒1连接形成输入腔90,另一端所述外筒2和所述内筒1连接形成输出腔91,输入腔90设有一个输入口21,输出腔91设有一个输出口22;
所述内筒1和所述外筒2均是薄板件;
所述均流板3设有和所述外筒2所设凹槽道数相等的均流孔31;
所述内筒1内表面设有浅窄槽11。
结合附图4,本发明所述内筒1内直径D取值范围为不小于10mm的任意值,所述外筒2设有的螺旋状凹槽螺旋上升斜率和所述内筒1内直径D取值大小相关,直径越小、斜率越大,直径越大、斜率越小;大直径的更适合。
结合附图7,本发明所述外筒2凹槽多条设置不会相互交叉,与所述内筒1连接后,各自形成独立的流道,用于实现多流道、短流程设计,减小压降,大大提高了制冷剂的蒸发换热效率。
结合附图3,本发明所述外筒2设有的凹槽截面和所述内筒1连接呈D型,保证内筒1和外筒2连接后形成的流道流阻小,且其内的制冷剂流体与内筒1充分接触,用于实现制冷剂与所述内筒1进行热交换,大大提高了制冰机热量交换的效率,用以提高制冰机的制冰效率,更加节能,更加经济实用;大大提高了输出制冷剂的干度,大大提高了制冰机的运行可靠性。
结合附图8,本发明所述均流板3设为环形,和所述外筒2凹槽对应设有圆形均流孔31。所述均流孔31孔径相互接近,最大孔径与最小孔径的差值不大于3mm,用于通过孔径差异来调整每路的冷媒供液量。
继续结合附图7,本发明所述输出腔91输出口22和所述外筒2螺旋状凹槽反向设置,用于实现避免流体惯性致使多流道设计时的分流不均。
继续结合附图3,本发明所述外筒2凹槽截面形状从两侧连续或非连续聚于顶部,所述外筒2和所述内筒1未连接面积大于连接面积。结合附图6,本发明所述外筒2凹槽截面局部设有紊流槽23,用于实现制冷剂产生紊流,避免平行流,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率,保证产冰量稳定、一致;需要说明的,本发明结构设置巧妙,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对制冷剂紊流,大大提高了制冷剂的换热效率。
优选地,所述均流孔31形状不限于圆孔。
优选地,所述外筒2设有的凹槽截面和所述内筒1连接所呈形状不限于D型。
需要说明的,本发明结构设置巧妙,结构简单紧凑,大大提高了制冷剂的换热效率。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本发明输出的低温低压的湿气态制冷剂经气液分离后气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后输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机构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输入本发明从内筒1中吸热、内筒1再从沿内筒1内壁流动的水中吸热来完成制冰,从而完成一个制冰的制冷回路,本发明高效、可靠的换热性能,有利于提高制冰速度、降低能耗、增加制冰产量。
需要说明的是,过热度对于制冰机的正常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吸气如果完全无过热度,就有可能产生回气带液,甚至引起湿冲程液击损坏压缩机。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就需要一定的吸气过热度,本发明因其高效、可靠的换热性能,可以保证足够量干蒸汽进入压缩机,以保证制冰机高效、稳定运行。
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或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本领域或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此处不再详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另一端”、“输入”、“输出”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另一端”、“输入”、“输出”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内筒和外筒;
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同轴设置;
所述外筒设有凹槽,呈螺旋状、且至少呈一条螺旋状凹槽;
所述外筒连接所述均流板后,和所述内筒连接,形成流道;
所述外筒、所述均流板和所述内筒连接形成输入腔,另一端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连接形成输出腔,输入腔设有一个输入口,输出腔设有一个输出口;
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均是薄板件;
所述均流板设有和所述外筒所设凹槽道数相等的均流孔;
所述内筒内表面设有浅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凹槽多条设置不会相互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设有的凹槽截面和所述内筒连接呈D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设为环形,和所述外筒凹槽对应设有均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腔输出口和所述外筒螺旋状凹槽反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凹槽截面局部设有紊流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凹槽截面形状从两侧连续或非连续聚于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孔孔径相互接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未连接面积大于连接面积。
CN202110646180.0A 2021-06-09 2021-06-09 蒸发器 Pending CN1134835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6180.0A CN113483505A (zh) 2021-06-09 2021-06-09 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6180.0A CN113483505A (zh) 2021-06-09 2021-06-09 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83505A true CN113483505A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3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6180.0A Pending CN113483505A (zh) 2021-06-09 2021-06-09 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8350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7740A (ja) * 1992-10-01 1994-04-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製氷装置
JPH10111053A (ja) * 1996-10-07 1998-04-28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オーガ式製氷機
JP2002206849A (ja) * 2001-12-03 2002-07-2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US20140060089A1 (en) * 2012-02-09 2014-03-06 Manitowoc Foodservice Companies, Llc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ice machine
CN103727718A (zh) * 2013-12-23 2014-04-16 福建盛荣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7740A (ja) * 1992-10-01 1994-04-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製氷装置
JPH10111053A (ja) * 1996-10-07 1998-04-28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オーガ式製氷機
JP2002206849A (ja) * 2001-12-03 2002-07-2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US20140060089A1 (en) * 2012-02-09 2014-03-06 Manitowoc Foodservice Companies, Llc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ice machine
CN103727718A (zh) * 2013-12-23 2014-04-16 福建盛荣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片冰机蒸发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68630B1 (ko) 냉장고의 냉각 사이클
US10655894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of refrigerator
CN113899116A (zh) 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
CN204063687U (zh) 热交换器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CN100580345C (zh) 空调的二次节流再冷却装置
CN216745002U (zh) 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
CN201621986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110440473B (zh) 一种安装有可调过冷器组的液冷冷水机
CN113483505A (zh) 蒸发器
CN217005013U (zh) 食用冰发生器
CN208108567U (zh) 分液器及空调器
CN114719507B (zh) 一种应用于冰箱的涡流制冷装置、冰箱及其使用方法
CN115014003A (zh) 回热器、制冷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10532745U (zh) 立式满液式蒸发器
CN111765668A (zh) 一种制冰机的制冷系统
CN113310258A (zh) 食用冰发生器
CN219511059U (zh) 一种变频风冷热泵用翅片盘管
CN219244352U (zh)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CN203024505U (zh) 满液式蒸发器
CN215063563U (zh) 一种节能型烘干热泵系统
CN212390663U (zh) 一种制冰机用多功能套筒结构
CN113280544A (zh) 食用冰发生器
CN100360875C (zh) 热泵型中央及户式中央空气调节设备的制冷系统
CN219531247U (zh) 一种双冷凝节能温度调节设备
CN219913524U (zh) 一种具有能量转换的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