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4352U -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 Google Patents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4352U
CN219244352U CN202320146906.9U CN202320146906U CN219244352U CN 219244352 U CN219244352 U CN 219244352U CN 202320146906 U CN202320146906 U CN 202320146906U CN 219244352 U CN219244352 U CN 219244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hannel
plate
groov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69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云龙
黄华
黄炳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g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g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gshengyu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69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4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4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4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该板式换热器包括多块堆叠设置的换热板,相邻的各换热板之间形成交替分布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各换热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各换热板上对应的通孔分别堆叠形成第一输入通道、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入通道以及第二输出通道;第一输入通道经过各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一输出通道连通,第二输入通道经过各第二换热通道与第二输出通道连通;还包括分配器,分配器内设有第一换热介质流道,第一输入通道通过第一换热介质流道与第一换热通道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分配器内设置了用于使冷媒气化的第一换热介质流道,使输送至第一换热通道的冷媒为气态,防止液态的冷媒在第一换热通道的底部聚集。

Description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及包含了该板式换热器的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热泵技术是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制热技术。热泵主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之间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热泵机组工作时,压缩机将冷媒压缩,使冷媒的温度和压力上升,然后将冷媒输送至冷凝器,冷媒在冷凝器中放热,使冷凝器的温度升高;随后冷媒被输送至节流元件,节流元件使冷媒的温度和压力降低后输送至蒸发器,冷媒在蒸发器中吸热,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最后,蒸发器中的冷媒经过回气管路回流至压缩机,以形成冷媒循环。由此,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后将热量转移至冷凝器,蒸发器与空气或水进行换热,以实现对空气或水的制冷。
板式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安装清洗方便、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需对水进行制冷时,可使用板式换热器作为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冷媒与水在板式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水中的热量被转移至低温的冷媒中,从而降低水的温度。
现有技术中,板式换热器包括多块堆叠设置的换热板,相邻的各所述换热板之间形成换热通道,各相邻的换热通道之间可进行热交换;换热通道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二换热通道交替分布,第一换热通道用于通过冷媒,第二换热通道用于通过水;各换热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各换热板与相邻的换热板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各换热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分别堆叠形成第一输入通道、第二输入通道、第三输入通道以及第四输入通道;第一输入通道经过各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一输出通道连通,第二输入通道经过各第二换热通道与第二输出通道连通。
在现有技术中,液态的冷媒容易在各第一换热通道的底部聚集,导致冷媒的换热不均匀,影响换热效率;另一方面,冷媒的聚集也容易导致换热器的底部与中上部的温差较大,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容易导致换热器的底部发生开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液态冷媒在第一换热通道底部聚集的板式换热器以及包括该板式换热器的热泵机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该板式换热器包括多块堆叠设置的换热板,相邻的各所述换热板之间形成换热通道,各相邻的所述换热通道之间可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交替分布;
各所述换热板上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换热板与相邻的所述换热板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各所述换热板上相对应的通孔分别堆叠形成第一输入通道、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入通道以及第二输出通道;所述第一输入通道经过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一输出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输入通道经过各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与所述第二输出通道连通;
还包括多个与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对应的分配器,各所述分配器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内;所述分配器设有第一换热介质入口、第一换热介质出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的第一换热介质流道;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一输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下方;
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与所述第一输入通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沿斜上方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器为环状,各所述分配器的内侧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入通道上,且各所述分配器的两端分别与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两侧所述换热板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设置在所述分配器的环状的内侧,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设置在所述分配器的环状的外侧,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设置在所述分配器的环状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为角度大于180°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器包括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三凹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设有第四凹槽、第六凹槽以及连通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六凹槽的第五凹槽;
所述第一本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本体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六凹槽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五凹槽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板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换热板以及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分别固定设置在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所述第一换热板以及所述第二换热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一换热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各所述换热板的两面均交替设置有凸条和凹槽,各所述凸条以及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V形;在同一块所述换热板上,各所述凸条和各所述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相同;各所述换热板上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与相邻的所述换热板上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各所述换热板与相应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凹槽为一体成型。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泵机组,该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上述的板式换热器;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经过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膨胀阀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所述第一输入通道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所述第一输出通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了将第一输入通道与第一换热通道连通的分配器,并在分配器内设置了用于使冷媒气化的第一换热介质流道,使输送至第一换热通道的冷媒为气态,防止液态的冷媒在第一换热通道的底部聚集造成的换热不均匀以及换热板被冻裂;
2、分配器分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配器内部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第一换热介质流道以及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围合形成,降低了分配器的制造难度;
3、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本体设置在第一换热板上,第二本体设置在第二换热板上,无需单独装配分配器,使板式换热器的装配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板的正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板的正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器的横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的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板式换热器的分配器的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
30a、第一换热板;311a、第一通孔;312a、第二通孔;313a、第一平台;314a、第二平台;321a、第三通孔;322a、第四通孔;323a、第三平台;324a、第四平台;
30b、第一换热板;311b、第五通孔;312b、第六通孔;313b、第五平台;314b、第六平台;321b、第七通孔;322b、第八通孔;323b、第七平台;324b、第八平台;
40、分配器;41、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2、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3、第一换热介质出口;
40a、第一本体;41a、第一凹槽;42a、第二凹槽;43a、第三凹槽;
40b、第二本体;41b、第四凹槽;42b、第五凹槽;43b、第六凹槽;
E1、第一换热通道;E2、第二换热通道;
T11、第一输入通道;T12、第一输出通道;T21、第二输入通道;T22、第二输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如图1所示,该板式换热器包括多块堆叠设置的换热板,相邻的各板式换热器之间形成换热通道,各相邻的换热通道之间可进行热交换;换热通道包括第一换热通道E1和第二换热通道E2,第一换热通道E1与第二换热通道E2交替分布。
各换热板30上均设有多个通孔,各换热板30与相邻的换热板30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各换热板30上相对应的通孔分别堆叠形成第一输入通道T11、第一输出通道T12、第二输入通道T21以及第二输出通道T22;第一输入通道T11经过各第一换热通道E1与第一输出通道T12连通,第二输入通道T21经过各第二换热通道E2与第二输出通道T22连通。
还包括多个与各第一换热通道E1对应的分配器40,各分配器40设置在相应的第一换热通道E1内;分配器40设有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以及连通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与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的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与第一输入通道T11连通,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与相应的第一换热通道E1连通。
由此,冷媒进入第一输入通道T11后,经过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进入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由于压力的下降,液态的冷媒在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中转化为气态,随后气态的冷媒从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进入第一换热通道E1中,由此避免了液态的冷媒进入第一换热通道E1后在第一换热通道E1底部聚集而造成的换热不均匀以及换热板因热胀冷缩被冻裂。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的长度越长、孔径越小,则对冷媒造成的压力下降越大,因此可通过调整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的长度和孔径来调整分配器40输出至第一换热通道E1的冷媒的压力及相态。
冷媒进入第一换热通道E1后,在第一换热通道E1中吸收热量,随着吸收热量的过程进行,冷媒的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因此,为了使冷媒的流向与密度变化形成的运动趋势相同,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输入通道T11形成于第一换热通道E1的下方,第一输出通道T12形成于第一换热通道E1的上方;由此,冷媒由第一输入通道T11进入第一换热通道E1后,随着吸收热量的过程进行,充分吸收了热量的冷媒分布在较上层,并从第一输出通道T12排出,而未充分吸收热量的冷媒分布在较下层,防止未经充分换热的冷媒从第一输出通道T12排出,由此提高了换热效率。
由于膨胀阀输出至换热器的冷媒为气液混合态,若使气液混合态的冷媒经过分配器40输送至各第一换热通道E1,由于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的密度差异较大,且难以控制进入各第一换热通道E1的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的比例,导致进入各第一换热通道E1的冷媒的流量差异比较大,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冷媒在第一输入通道T11中分层,上层为密度较低的气态冷媒,下层为密度较高的液态冷媒,若只将第一输入通道T11中的液态冷媒经过分配器40输送至各第一换热通道E1中,则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因此,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与第一输入通道T11的底部连通;由此,只有液态冷媒能够经过分配器40输送至相应的第一换热通道E1中。可以理解的是,冷媒存在气液平衡,气态冷媒能够转化成液态冷媒,因此,只将第一输入通道T11中的液态冷媒输入各第一换热通道E1中并不会导致第一输入通道T11中的气态冷媒持续增加。
为了减小分配器40输出的冷媒对各第一换热通道E1底部的冲击,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沿斜上方与相应的第一换热通道E1连通,由此,冷媒由斜上方从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喷出,进入相应的第一换热通道E1中。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或图7所示,分配器40为环状,各分配器40的内侧套设在第一输入通道T11上,且各分配器40的两端分别与形成第一换热通道E1的两侧换热板30连接,由此将第一输入通道T11与各第一换热通道E1分隔;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设置在分配器40的环状内侧,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设置在分配器40的环状的外侧,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设置在分配器40的环状的内部,由此通过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以及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将第一输入通道T11与相应的第一换热通道E1连通。
为了充分利用分配器40内部的空间,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为角度大于180°的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也可以是螺旋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的直径为0.5-2.3mm,长度为50-200mm。
为了便于分配器40的制造,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分配器40包括第一本体40a以及第二本体40b,第一本体40a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41a、第三凹槽43a以及连通第一凹槽41a与第三凹槽43a的第二凹槽42a,第二本体40b的顶部设有第四凹槽41b、第六凹槽43b以及连通第四凹槽41b与第六凹槽43b的第五凹槽42b;第一本体40a的顶部与第二本体40b的顶部抵接,第一凹槽41a与第四凹槽41b围合形成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第三凹槽43a与第六凹槽43b之间围合形成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第二凹槽42a与第五凹槽42b之间围合形成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由此,分配器40内部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以及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均由第一本体40a以及第二本体40b拼合形成。
为了便于各分配器40的装配,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换热板30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换热板30a以及第二换热板30b,第一本体40a与第二本体40b分别固定设置在形成第一换热通道E1的第一换热板30a以及第二换热板30b上;装配时,将第一换热板30a与第二换热板30b交替堆叠,即可使第一本体40a的顶部与第二本体40b的顶部抵接,从而使第一本体40a与第二本体40b拼合形成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以及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无需再单独对分配器40进行装配,降低了装配的难度,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为了提高第一换热板30a与第一本体40a、第二换热板30b与第二本体40b之间的连接强度,以防止发生泄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本体40a与第一换热板30a一体成型,第二本体40b与第二换热板30b一体成型;具体的,一体成型的方式可以是冲压成型。
为了提高各换热板的换热效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各换热板的正面和背面均交替设置有凸条和凹槽;各换热板正面的凹槽与背面的凸条位置相对应,各换热板正面的凸条与背面的凹槽的位置相对应,各凹槽形成用于流过需换热的流体的流道。凸条和凹槽的设置,增大了换热板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相邻的第一换热通道E1和第二换热通道E2之间的换热量;凹槽形成的用于流过需换热的流体的流道,起到引导需换热的流体的作用,使需换热的流体在换热板上的分布更均匀,同样也能起到提高换热效率的作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凸条以及各凹槽的形状为V形;在同一块换热板上,各凸条和各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相同;各换热板上的凸条以及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与相邻的换热板上的凸条以及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相反;由此,换热板两侧形成的用于流过需换热的流体的通道互相交错,从而进一步提升换热效率。
为了使换热板的厚度更薄,以及使换热板上各处的厚度更均匀,以提高换热板两侧的流体的换热效率以及换热均匀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换热板与凸条以及凹槽为一体成型。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板30a、第二换热板30b和分配器40,分配器40包括第一本体40a和第二本体40b。
第一换热板30a的上部设有第一通孔311a和第二通孔312a,下部设有第三通孔321a和第四通孔322a,第一通孔311a、第二通孔312a、第三通孔321a和第四通孔322a的外周分别设有第一平台313a、第二平台314a、第三平台323a以及第四平台324a,第一平台313a与第三平台323a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平台314a与第四平台324a处于同一平面;对于第一换热板30a的正面,第一平台313a与第三平台323a高于第二平台314a与第四平台324a;对于第一换热板30a的背面,第二平台314a与第四平台324a高于第一平台313a与第三平台323a。
第一本体40a为环状,其顶部设有第一凹槽41a、第三凹槽43a以及连通第一凹槽41a与第三凹槽43a的第二凹槽42a,第一凹槽41a连通于第一本体40a的环状的内侧,第三凹槽43a连通于第一本体40a的环状的外侧;第一本体40a设置在第一换热板30a的第三平台323a的背面,且第一本体40a的底部边缘与第三通孔321a的边缘连接;对于第一换热板30a的背面,第一本体40a的顶部与第二平台314a、第四平台324a处于同一平面。
第二换热板30b的上部设有第五通孔311b和第六通孔312b,下部设有第七通孔321b和第八通孔322b,第五通孔311b、第六通孔312b、第七通孔321b和第八通孔322b的外周分别设有第五平台313b、第六平台314b、第七平台323b以及第八平台324b,第五平台313b与第七平台323b处于同一平面,第六平台314b与第八平台324b处于同一平面;对于第二换热板30b的正面,第六平台314b与第八平台324b高于第五平台313b与第七平台323b;对于第二换热板30b的背面,第五平台313b与第七平台323b高于第六平台314b与第八平台324b。
第二本体40b也为环状,且形状与第一本体40a对称;具体的,第二本体40b的顶部设有第四凹槽41b、第六凹槽43b以及连通第四凹槽41b与第六凹槽43b的第五凹槽42b;第四凹槽41b连通于第二本体40b的环状的内侧,第六凹槽43b连通于第二本体40b的环状的外侧。
装配时,将第一换热板30a与第二换热板30b交替堆叠,各第一通孔311a与各第五通孔311b堆叠形成第一输出通道T12,各第二通孔312a与各第六通孔312b堆叠形成第二输入通道T21,各第三通孔321a与各第七通孔321b堆叠形成第一输入通道T11,各第四通孔322a与各第八通孔322b堆叠形成第二输出通道T22。第一换热板30a的背面与相邻的第二换热板30b的正面之间形成第一换热通道E1,第一换热板30a的正面与相邻的第二换热板30b的背面之间形成第二换热通道E2。
第一平台313a的背面与第五平台313b的正面之间形成间隔,由此将第一输出通道T12与第一换热通道E1连通;第一本体41a的顶部与第二本体40b的顶部抵接,第一凹槽41a与第四凹槽41b围合形成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第三凹槽43a与第六凹槽43b之间围合形成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第二凹槽42a与第五凹槽42b之间围合形成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与第一输入通道T11连通,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与第一换热通道E1连通,由此将第一换热通道E1与第一输入通道T11连通;第二平台312a的背面与第六平台312b的正面之间形成密封,第四平台324a的背面与第八平台324b之间形成密封,由此防止第一换热通道E1与第二输入通道T21以及第二输出通道T22连通。
第六平台312b的背面与第二平台312a的正面之间形成间隔,由此将第二输入通道T21与第二换热通道E2连通;第八平台324b的背面与第四平台324a之间形成间隔,由此将第二输出通道T22与第二换热通道E2连通;第五平台313b的背面与第一平台313a之间形成密封,第七平台323b的背面与第三平台313a的正面之间形成密封,由此防止第二换热通道E2与第一输入通道T11以及第二输入通道T12连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泵机组,该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上述的板式换热器;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经过冷凝器和膨胀阀与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输入通道T11连通,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输出通道T12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入通道T21用于输入常温水,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输出通道T22用于输出冷水。
压缩机将压缩后的冷媒输送至冷凝器,冷媒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后被输送至膨胀阀,膨胀阀使冷媒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膨胀阀将低温的冷媒经过第一输入通道T11进入各第一换热通道E1;同时,常温水经过第二输入通道T21输入各第二换热通道E2,由于各第一换热通道E1中的冷媒的温度较低,各第二换热通道E2内的水的热量被转移至各第一换热通道E1内的冷媒中,由此使水的温度降低;各第二换热通道E2内经过降温的水经过第二输出通道T22输出,各第一换热通道E1中经过换热的冷媒经过第一输出通道T12、和压缩机的回气口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再次对冷媒进行压缩,并再次将压缩后的冷媒输出至冷凝器,以实现冷媒循环;冷媒将在第一换热通道E1中获取的热量转移至冷凝器,并从冷凝器排出,由此实现热量的持续转移,对通入板式换热器的常温水进行持续制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置了将第一输入通道与第一换热通道连通的分配器,并在分配器内设置了用于使冷媒气化的第一换热介质流道,使输送至第一换热通道的冷媒为气态,防止液态的冷媒在第一换热通道的底部聚集造成的换热不均匀以及换热板被冻裂;
2、分配器分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配器内部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第一换热介质流道以及第一换热介质出口由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围合形成,降低了分配器的制造难度;
3、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本体设置在第一换热板上,第二本体设置在第二换热板上,无需单独装配分配器,使板式换热器的装配更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块堆叠设置的换热板(30),相邻的各所述换热板(30)之间形成换热通道,各相邻的所述换热通道之间可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通道包括第一换热通道(E1)和第二换热通道(E2),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E2)交替分布;
各所述换热板(30)上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换热板(30)与相邻的所述换热板(30)上的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各所述换热板(30)上相对应的通孔分别堆叠形成第一输入通道(T11)、第一输出通道(T12)、第二输入通道(T21)以及第二输出通道(T22);所述第一输入通道(T11)经过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与所述第一输出通道(T12)连通,所述第二输入通道(T21)经过各所述第二换热通道(E2)与所述第二输出通道(T22)连通;
还包括多个与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对应的分配器(40),各所述分配器(40)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内;所述分配器(40)设有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的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与所述第一输入通道(T1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入通道(T11)形成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的下方;
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与所述第一输入通道(T11)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沿斜上方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器(40)为环状,各所述分配器(40)的内侧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入通道(T11)上,且各所述分配器(40)的两端分别与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的两侧所述换热板(30)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设置在所述分配器(40)的环状的内侧,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设置在所述分配器(40)的环状的外侧,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设置在所述分配器(40)的环状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为角度大于180°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器(40)包括第一本体(40a)以及第二本体(40b),所述第一本体(40a)的顶部设有第一凹槽(41a)、第三凹槽(43a)以及连通所述第一凹槽(41a)与所述第三凹槽(43a)的第二凹槽(42a),所述第二本体(40b)的顶部设有第四凹槽(41b)、第六凹槽(43b)以及连通所述第四凹槽(41b)与所述第六凹槽(43b)的第五凹槽(42b);
所述第一本体(40a)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本体(40b)的顶部抵接,所述第一凹槽(41a)与所述第四凹槽(41b)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入口(41),所述第三凹槽(43a)与所述第六凹槽(43b)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出口(43),所述第二凹槽(42a)与所述第五凹槽(42b)之间围合形成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板(30)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换热板(30a)以及第二换热板(30b),所述第一本体(40a)与所述第二本体(40b)分别固定设置在形成所述第一换热通道(E1)的所述第一换热板(30a)以及所述第二换热板(30b)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40a)与所述第一换热板(30a)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40b)与所述第二换热板(30b)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换热板(30)的两面均交替设置有凸条和凹槽,各所述凸条以及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V形;在同一块所述换热板(30)上,各所述凸条和各所述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相同;各所述换热板(30)上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与相邻的所述换热板(30)上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凹槽的V形顶点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换热板(30)与相应的所述凸条以及所述凹槽为一体成型。
10.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板式换热器;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依次经过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膨胀阀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所述第一输入通道(T11)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所述第一输出通道(T12)连通。
CN202320146906.9U 2023-01-17 2023-01-17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Active CN219244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6906.9U CN219244352U (zh) 2023-01-17 2023-01-17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6906.9U CN219244352U (zh) 2023-01-17 2023-01-17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4352U true CN219244352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6906.9U Active CN219244352U (zh) 2023-01-17 2023-01-17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4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1957B (zh) 蓄电池冷却器
CN100439821C (zh) 具有扁管的热交换器
US6926075B2 (en) Plate type heat exchanger
US10168083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
US20150121949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of refrigerator
US10655894B2 (en) Refrigeration cycle of refrigerator
US20240133640A1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with improved connection strength
CN219244352U (zh)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CN111780459B (zh)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112455211A (zh) 一种独立分区高效喷淋式液冷系统
CN215260648U (zh) 蒸发式冷凝器和空调机组
CN110285603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其的制冷系统
CN108020106B (zh) 用作经济器的板式换热器
CN211551843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378292U (zh) 空调换热系统和回热器
JP2014074508A (ja) カスケード熱交換器
CN219223436U (zh)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KR20220134758A (ko)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30035513A (ko) 이산화탄소용 열교환기
CN219037715U (zh) 板式换热器
KR100825708B1 (ko) 이산화탄소용 열교환기
CN221222975U (zh) 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113654277B (zh) 一种冷凝器
JPH02171591A (ja) 積層形熱交換器
CN113649775B (zh) 一种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