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83C - 盘盒容器盒 - Google Patents

盘盒容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83C
CN1134783C CNB991029267A CN99102926A CN1134783C CN 1134783 C CN1134783 C CN 1134783C CN B991029267 A CNB991029267 A CN B991029267A CN 99102926 A CN99102926 A CN 99102926A CN 1134783 C CN1134783 C CN 113478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cartridge
tray salver
cover plates
engagement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1029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8596A (zh
Inventor
�������ֿ�
船渡孝次
֮
菊地修一
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28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8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4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 G11B33/0405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modified to store record carriers for storing discs
    • G11B33/0411Single disc boxes
    • G11B33/0416Single disc boxes for disc cartrid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确实保护盘盒并能够容易地插入和取出盘盒以及用合理的成本以各种设计制成的盘盒容器盒。包括:由相对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连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框架构成一体的框架体;插入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框架体由具有比第一和第二盖板的抗撞击性能高的合成树脂制成。第一和第二盖板由透光合成树脂制成。第一和第二盖板在其两侧具有:插入第一和第二框架内第一和第二插槽中的插接边缘,和与啮合孔相对啮合的啮合凸台,因而可以安装到框架体上。

Description

盘盒容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盒容器盒,用于容纳盛装用作信息信号记录媒体的盘,如光盘和磁盘。
背景技术
盛装用作记录媒体的盘的盘盒当其处于未在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上使用的存放期间,被装入盘盒容纳装置中。
盛装磁盘的盘盒有一个开口,该开口向外露出用于记录和/或重放的盘的一部分信号记录区域。盘盒具有关闭开口的活门,以避免在存放期间因含有灰尘的外部物质经开口进入盘盒而使磁盘损伤。
如果在盘盒存放期间意外操作活门而打开用于记录和/或重放的开口,则活门就不能防止含有灰尘的外部物质进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及为了防止掉落物的撞击,盘盒通常置于一个容器盒中。
这种容器盒在本发明的申请人提交的日本专利公报公开A-5-429861中。该公报公开的容器盒由折叠成袋状的合成树脂板材制成,但这种板材不能保证该容器盒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如果掉落物造成的强撞击作用于该容器盒,则可能损坏其内部的盘盒。
折叠板材制成的容器盒具有以下问题:板材不能被精确弯折以及容纳的盘盒可能从容器盒中落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已经在日本专利公报A-5-278772 2中公开的用于充分保护其内盘盒的盘盒容器盒。该公报公开的容器盒具有:用竖板围成三个面的矩形底板的盒主体和面向底板的顶板,从而确定用于装入/取出盘盒的开口。
公报2公开的容器盒具有由能够保障足够机械强度的材料制成的盒主体和顶板,以保护装入的盘盒。公报2公开的容器盒由具有高抗撞击性能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树脂(ABS)或耐冲性聚苯乙烯(Hi-PS)制成。这些树脂通常是不透明的。因此,如果整个盒体由这些树脂制成,则不能够透过盒体看到其内部,以识别其内部装有的盘盒的类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出一种容器盒,该容器盒具有高抗撞击性能并且具有由上述聚苯乙烯(PS)和丙烯腈-苯乙烯(AS)的透明树脂制成的顶板。
然而,如果只有顶板由透明材料制成,则不能看到装入的盘盒的两侧。
另一种容器盒具有由透明PS树脂或AS树脂制成的盒体,以便可以看见装入的盘盒的两侧。然而,如果整个容器盒由透明PS树脂或AS树脂制成,则该容器盒不能获得足够抗撞击性能,而且该盒体在受到掉落物撞击时容易破裂。也就是说该容器盒不能保护装入的盘盒。
为了保证抗撞击性能以及为了能够看见装入的盘盒的两侧,现提供出另一种容器盒,它具有由高抗撞击性能的透明PC(聚碳酸脂)或透明ABS树脂制成的盒主体和顶板。然而,这些树脂价格昂贵,从而明显增加了材料的费用,进而明显增加了生产成本。
上述的盘盒容器盒通过运用所用材料的限制范围来充分保护装入的盘盒,并且能够观看所装入的盘盒两侧。但材料的这种局限性限制了容器盒的设计。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保护所装入的盘盒的盘盒容器盒,同时用合理的费用提供灵活的设计和方便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盘盒容器盒包括:由相对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连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底端的连接框架构成一体的框架体;和要插入在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于是,能够分别为框架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选择非常合适的材料。在这里,能够用具有比第一和第二盖板更优良的抗撞击性能的合成树脂制成框架体,和用透光合成树脂制成第一和第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在插入第一和第二插槽的第一和第二盖板的相对两侧设置的插入边缘,在框架体上安装第一和第二盖板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插槽在第一和第二框架的相对的表面上形成,以便使设置在插接边缘与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啮合装置相对啮合。这样就能简便地组装容器盒。
第一和第二盖板在其底端具有:一个在第一和第二盖板插入到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时要与连接框架进行对接的对接件;和由用于在对接件与连接件间进行相对啮合的啮合凸台和啮合孔组成的啮合装置。因此能够把第一和第二盖板牢固地固定到框架体上。
构成设置在插接边缘与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啮合装置的啮合凸台设置在插接边缘上;用于导入啮合孔的第一引导部分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盖板的插接顶端;第一防移动壁形成在与第一和第二盖板的插入方向相对的底端。这样就能够容易地把第一和第二盖板插入框架体内,并能够避免它们从框架体上脱落。
此外,设置在插接边缘上的啮合凸台设置在平行于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外表面的表面上;框架体的第一和第二啮合孔设置在构成第一和第二插槽的外侧平壁上;第二啮合引导部用来沿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盖板进入框架体的插入方向引导啮合凸台与啮合孔之间的相对啮合;第二防移动壁形成在与形成第二啮合引导部的侧面相反的侧面上。因此,当第一和第二框架变形相互分离时,啮合凸台能容易地与啮合孔相对啮合,和能够沿第一和第二框架相互分离的方向调整其变形。
框架体的连接框架形成一个推力,用于把经啮合装置安装在框架体上相对啮合的第一、第二盖板推入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框架体,所述的啮合装置设置在插接边缘与第一、第二框架之间。于是,可以把第一、第二盖板精确定位安装在框架体上,同时消除啮合元件的啮合误差。
插接边缘有一台阶,其厚度小于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厚度。因此,能够把第一和第二盖板安装到框架体上,而不会在第一和第二盖板与框架体之间产生大台阶。
此外,框架体的连接框架在其相反的两端具有:为了有几乎等于要插入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盖板厚度而形成的台阶部。因此,能够从连接框架侧插入第一和第二盖板。
盘盒夹持槽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框架的轴向方向,用于夹持要装入容器盒的盘盒相对的两侧;而且盘盒夹持器被设置在盘盒槽中。因此,可以不接触第一和第二盖板来容纳盘盒,并能够在盘盒与第一和第二盖板之间获得空间,以插入印刷物。
支持装置插入槽在第一和第二框架的外侧形成,使其能与设置在存放装置中的支持装置啮合。因此,能够规则地把容器盒放入具有多台阶的存放装置中。
比外,通过沿相反方向在第一和第二框架的侧壁形成凸出部来,形成盘盒夹持器,从而使在该凸出部的相反侧形成的缺口被用作存放装置中设置的啮合夹持器的啮合部。因此,盘盒容器盒可以存放在存放装置中,而且不会从存放装置中脱落。
此外,标牌固定部位设置在框架体的连接框架的外表面上。因此能够显示所装入的盘盒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待装入盘盒容器盒的盘盒的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盘盒容器盒的透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盘盒容器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成盘盒容器盒的框架体的纵向截面图;
图5是框架体的后视图;
图6是框架体的纵向截面图;
图7示出设置在构成框架体的框架上的盘支架的平面局部截面图;
图8是示出具有框架盘支架的部分的纵向局部截面图;
图9是框架体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构成盘盒容器的盖板的后视图;
图11是盖板的侧视图;
图12示出设置在盖板上的插接边缘和啮合凸台的透视图;
图13示出设置在盖板上的啮合凸台的纵轴向截面图;
图14示出设置在盖板上的啮合凸台的横向局部截面图;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构成容器盒的框架体的平面视图;
图16示出插入框架体的第一和第二盖板部分的局部截面图;
图17示出在啮合凸台与啮合孔之间进行相对插接的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局部截面图;
图18示具出有安装在框架体上的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容器盒的纵向截面图;
图19示出与啮合孔相对啮合的啮合凸台的横向截面图;
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盒后部的透视图;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容纳盘盒的容器盒平面图;
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容纳盘盒和印刷物的容器盒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盘盒容器盒。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盒用于放置用作信息信号记录媒体的盘(例如光盘和磁光盘)的盘盒。
参见图1,要装入容器盒内的盘盒1含有:由上半部分2和下半部分3组成的盘盒主体4,其中上半部分2和下半部分3由合成树脂制成并相互连接。盘盒主体4具有带有窗口6的上平面和下平面,所述的窗口6用来露出用于记录和/或重放的光盘5的信息记录部分。
盘盒主体4有一个具有U型截面的用于关闭和打开窗口的活门7。活门7安装在盘盒主体4的前面。该活门7与活动安装在盘盒主体4前面的滑板8相连接,并且能够沿图1中A和B的移动方向来打开和关闭窗口6。设置在盘盒主体内的卷簧9沿图1的B方向推动活门7,以便总是关闭窗口6;但也可以用与卷簧9的反向推力沿图1的A方向移动活门7,以打开窗口6。因此,当活门7受到与卷簧9的推力相反方向的力的作用,沿图1中的A方向运动时,活门7移动,从而打开窗口6。
盘盒1装到记录和/或重放设备上时采用的盘盒装载啮合缺口10设置在与活门7相连接的盘盒主体前部的两侧。如图1所示,该啮合缺口10在下半部3上是贯通的,在上半部2上是有连接的开口。
这样,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用于容纳盘盒1的容器盒11包括:具有相互平行延伸的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的框架体15,所述的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的底部通过连接框架14连接;分别插入框架体15的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中的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以保持其相互平行。
如图3和图4所示,构成框架体15的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在其相对的内表面上具有第一插槽21和第二插槽22,它们分别容纳在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的两侧形成的插接边缘18和19。第一插槽21和第二插槽22在其底部由连接框架14连接,并从底端几乎平行地延伸到顶端。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21和22在底部开放,在端头闭合。底部的开放端作为插接边缘18和19的插入端,而闭合的顶端则作为调节插接边缘18和19的插入位置的调整器23和24。
此外,如图4和图6所示,盘盒1通过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的相对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的盘盒夹持槽25和26夹持盘盒1的两侧被装入盘容器盒11中。盘盒夹持槽25和26位于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之间,并且在框架12和13的几乎整个长度上从其顶端延伸到到底部。如图4所示,盘盒夹持槽25和26在框架12和13的顶端开放,并在底部由连接框架14闭合。顶端的开放端作为盘盒1的插入端,由连接框架14闭合的底部上的闭合端作为盘盒1的插接位置调整器。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的底部设有盘盒夹持器27,夹持器27与设置在盘盒1两侧的啮合缺口10相啮合,啮合缺口10设置在盘盒1的相对的侧面,以防止盘盒1从盘容器盒11中脱落。如图2、图6和图7所示,盘盒夹持器27以伸入到盘盒夹持槽25和26中。
如图7和图8所示,通孔28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中形成,这样,当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在相对于盘盒夹持槽25、26的安装/拆除方向仅与盘盒1的两侧连接时,盘盒夹持器27与第一、第二框架12和13形成一体。在盘盒夹持器27的中央部位设有凸出到盘盒夹持槽25、26的啮合凸台27a。当盘盒1的啮合缺口10与啮合凸台27a啮合或脱离时,可以容易地沿垂直于盘盒1的安装/拆除方向即图7箭头C的方向移动盘盒夹持器27,使其出现在啮合缺口10中和从啮合缺口中消失。此外,如图7所示,啮合凸台27a的两侧设有与盘盒1安装/拆除方向有一角度的啮合导向面27b和27c。啮合导向面27b和27c引导啮合凸台27a进入盘盒1的啮合缺口10或从啮合缺口10中移出。
此外,如图4和图8所示,盘盒夹持器27基本上设置在盘盒夹持槽25、26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如图8所示,盘盒夹持器27以下述方式形成:从盘盒夹持槽26的上表面到盘盒夹持器27的下表面的距离(宽度)W3和从 盘盒夹 持槽26的下表面到盘盒夹持器27的上表面的距离(宽度)W4分别小于啮合 缺口10的宽度W5。由于盘盒夹持器27的这种结构,即使盘盒1倒过来插入容器盒11,盘盒1也能确保通过啮合缺口10啮合,啮合缺口10在下半部分3有开口,在上半部闭合。
此外,如图8所示,当盘盒夹持器27在框架体15的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内形成时,盘盒夹持器27的宽度W5被做成小于通孔28的宽度W1。这能够在通孔28的侧表面上以及在模压盘盒夹持器27金属模板中提供斜面,从而增加金属模板的强度。
如图2和图9所示,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的外侧设有与设置在盒存储装置中的啮合件啮合的支撑件啮合槽29,该盒存储装置用于以堆叠方式存储若干个容器盒。支撑件啮合槽29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的整个长度上形成,并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的底部和顶端开放。由于两端开放,因此容器盒可以从两个方向插入盒存储装置。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的底部表面上,即,在框架体15的背面上,设有能够与设置在盒存储装置内的支持凸台啮合的插孔30。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确定盘盒夹持器27的通孔28和支撑件啮合槽29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它们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宽度方向的中心重叠。这里,通孔28的宽度大于支撑件啮合槽29的宽度W2,以便借助该盒啮合夹持器来定位装入存储装置中的容器盒11。
如图3和图10所示,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被插入具有上述结构的框架体15中。该第一盖板16和第二盖板17具有与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插接并啮合的插接边缘18和19。如图11和图12所示,插接边缘18和19的厚度D2小于盖板16和17的厚度D1。该厚度差值形成了台阶部位31。插接边缘18、19的台阶部位31用来缓冲或调整在构成插槽21、22的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的平壁32与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的平面支撑件生成的台阶部位。
如图12所示,第一和第二插接导板33、34形成位于插接边缘18、19的插入框架体15方向端的斜面和位于平行于插入方向的侧端的斜面,以方便插接边缘18、19插入第一和第二插槽21、22。
若干啮合凸台35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盖板15、16的台阶部位31的外侧,以便构成防止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从框架体15中移出的啮合机构。这些啮合凸台35与通孔36对应啮合,通孔36设置在构成插槽21、22的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的平壁32中。如图3和图11所示,若干个啮合凸台35沿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的插入方向置入框架体15中。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啮合凸台35于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插入方向的顶端中部和底端置入框架体15。
需要指出的是,在图3中,与各啮合凸台35相对应的若干个啮合孔36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的轴向方向设置。
每一个啮合凸台35在插入方向端均有导入框架体15的第一啮合引导部37。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啮合引导部37为一与底端倾斜的斜面。此外,如图13所示,第一防移动壁38由啮合凸台35底端侧的插接边缘18和19的平面延展形成。不包括第一啮合引导部37。当啮合凸台35与啮合孔36啮合时,第一防移动壁38与啮合孔36的内圆周垂直表面相接触,从而防止了啮合凸台35从啮合孔36移出。
此外,如图14所示,第二啮合引导部39在啮合凸台35的侧面上形成,它沿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进入框架体15的插入方向引导凸台35与啮合孔36啮合。该第二啮合引导部39为一从啮合凸台35的底端侧到顶端侧的斜面。如图14所示,第二防移动壁40在没有第二啮合引导部39的啮合凸台的相反侧形成。第二防移动壁从插接边缘18、19的平面沿展。当啮合凸台35与啮合孔36啮合时,第二防移动壁40与啮合孔36的内圆周垂直表面相接触,从而防止了啮合凸台35从啮合孔36移出。
这样,第二啮合引导部39和第二防移动壁40都在平行于啮合凸台进入第一和第二插槽21、22的插入方向的平面上。这能在框架12和13变成要相互脱开时,推动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相互靠近。因此,第二啮合引导部39用于引导啮合凸台35容易地与啮合孔36啮合。在相对啮合后,第二防移动壁40开始与啮合孔36的内圆周表面接触,以便防止啮合凸台35从啮合孔36中移出。
此外,如图10和图11所示,对接件43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的底侧。当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7安装在框架体15上时,对接件43与框架体15的连接框架14的背部对接。如图4和图5所示,对接件43具有与设置在连接框架14背部的啮合凸台45相对啮合的啮合孔46。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由插接边缘18和19置于连接台阶部48和49上的槽限定壁47构成。所述的台阶部48和49在连接框架的上侧端和下侧端与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的平壁32一起形成。当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插入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之间时,台阶部48和49防止当盖板16和17与连接框架14接触时可能产生裂痕。
此外,如图5所示,凸条50在连接框架中部沿着其轴向方向形成。当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的对接件43、43与连接框架14相接时,凸条50由对接件43、43所夹持,所以对接件43、43之间的间隙非常小。
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框架体15的连接框架14在其长度的中央具有向外略凸的弯曲形状。也就是说,与安装并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的对接件43、43限定的位置相比连接框架14在其中部以图15中E所示的量值凸出弯曲。由于连接框架14具有这种弯曲形状,因而产生与图15箭头F所示插接方向相反的推动安装并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之间的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对接件43、43的力。
如图3所示,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具有弧形的切割凹部51、52。当容器盒组合而成时,切割凹部51、52露出容器盒11内装有的盘盒1背部的手持部位。
下面说明包括框架体15和第一与第二盖板16、17的容器盒11的组装过程。
如图3所示,当组装容器盒11时,第一和第二盖板15和16两侧的插接边缘18和19顶端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引导部33分别插入在第一和第二框架底端露出的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的开放端。然后,把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推入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之间,并把插接边缘18、19插入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中。
插接边缘18和19具有在其一端的第一插入引导部33和在侧面的第二插入引导部34,因此能够容易地把插接边缘18、19插入其厚度几乎等于插接边缘18和19的厚度的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中,所以插接边缘18和19被紧密啮合。
当插接边缘18和19插入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时,啮合凸台35推压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的外侧。如图16所示,第一啮合引导部37为设置在啮合凸台35顶端的斜面,该第一啮合引导部37起推出插槽21和22的楔块的作用。所以,插接边缘18和19可以容易地插入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中。
插接边缘18和19插入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后,第一和第二盖板15和16沿图16箭头X1所示的方向进一步推压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的顶端,直至啮合凸台35的第一啮合引导部37从啮合孔36的开口端出来。然后,插接边缘18、19进一步插入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中,直至啮合凸台35由第一啮合引导部37引导与相应的啮合孔36啮合,如图17所示。这里,第一和第二插槽的顶端被闭合。所以,插接边缘18和19沿箭头X1的方向的进一步的插入被调整。也就是说,插接边缘18和19进入与插接位置调整器23、24的对接。
由于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具有由插接位置调整器23、24闭合的顶端,因此第一和第二框架12、13能获得盘盒11规则外观即由图2所示的平端面。
当第一和第二盖板15和16插入框架体15直至啮合凸台35与相应啮合孔36啮合时,设置在底端侧的对接件43与向外凸出的连接框架14对接,以便沿箭头X1所示的方向向框架体15内推压连接框架14,从而使对接件43中设置的对接孔46与连接件14中设置啮合凸台45相对啮合。
当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插入框架体15中时,连接框架14沿凸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被推压,以便沿与插入框架体15的插入方向相反即图17箭头X2的方向推动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当连接框架14经对接件43沿图18的方向X2推动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时,也在图17箭头X2的方向上推动啮合凸台35,以致使底端侧形成的第一防移动壁38与啮合孔36的内圆周表面相压接,从而实现了与啮合孔36的紧密啮合。此外,设置在对接件53内啮合孔46和设置在连接框架14内的啮合凸台45也被推压,以实现相互啮合。因而,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通过相对两侧和底端侧的啮合相对于框架体15精确定位,所以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与框架体15制成一体。
此外,如图19所示,当啮合凸台35与啮合孔36啮合时,在插接边缘18和19的平面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防移动壁40面对啮合孔36的内垂直圆周表面。所以,即使Y1方向(参见图19)的力被施加到第一框架12和第二框架13上,第二防移动壁40也能够与啮合孔36的内垂直圆周表面接触,以防止啮合块35从啮合块36中移出。这样,就确保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是与框架体15一体的一部分。
此外,即使由于变形使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相互靠近,造成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处在图19的Y1方向的力作用之下并使啮合块35从啮合孔36中移出,也可以通过作为导件并有一斜面的第二啮合引导部39使啮合凸台35容易地与啮合孔36啮合。
此外,如图19所示,台阶部31在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的两侧形成,从而形成插接边缘18和19。台阶部31高度为H1,H1小于构成第一和第二插槽21和22的平壁32的厚度D3。所以,如图12和19所示,当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装到框架体15上以构成容器盒11时,平壁32可以在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的两侧伸出。由于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的两侧伸出,当若干个容器盒11被堆叠在桌子上时,它能够避免在第一和第二盖板的表面产生擦痕。
此外,如图8和图19所示,平壁32具有倒圆部32a的端部。即使在平壁32与插接边缘18和19的台阶部31之间出现间隙,也能避免附着平壁32端部的外界物质造成的变形,确保啮合凸台35与啮合孔36的啮合。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仅通过把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插入框架体15来形成容器盒11。因而可以容易地组装容器盒11。此外,当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安装到框架体上时,它推压框架体15。因此,能够获得框架体15与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紧密连成一体的容器盒11。
如图20所示,标牌固定部位55设置在容器盒11的后侧,用于固定指示容器盒11装有的盘盒1的内容和类型的标牌。该标牌固定部位55由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的啮合件43背面上的凹槽形成。标牌固定部位55最好具有与要被固定的标牌的厚度相对应的深度。
当把盘盒1放入具有上述结构的容器盒11中时,具有活门7的盘盒1的前端首先经形成切割凹部51和52的插入/移出开口56插入。这里,盘盒1的两侧与设置在框架12和13内侧的盘盒夹持槽25和26啮合。插入容器盒11的盘盒1由盘盒夹持槽25和26引导。如图21所示,当盘盒1完全装入容器盒11时,其两侧的啮合凹槽10、10与设置在容器盒11中的盘盒夹持器27相对啮合。当盘盒夹持器27、27与啮合凹槽10、10啮合时,盘盒将不会从容器盒中落下。
通过握住切割凹部51、52向外露出的部分,可以从容器盒11中拿出装入容器盒11的盘盒1。当盘盒1从容器盒11中拉出时,盘盒夹持器27从第一和第二框架12和13的外部移出并与啮合凹槽10、10脱离啮合。
本发明的容器盒11具有在第一和第二插槽21、22与盘盒夹持槽25、26之间形成的凹槽形成壁47。如图22所示,在其两侧被盘盒夹持槽25、26夹持的盘盒1与插接边缘18、19同第一和第二插槽21、22啮合(以便安装到框架体15上)的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与槽形成壁47的厚度对应的空间。所以,如图22所示,在本发明的容器盒11中,在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与座夹持凹槽25、26夹持的盘盒1之间确定的空间被用作印刷物存放部57、57,用于容纳印刷物58,例如印制有盘盒11中所装光盘5的内容的印刷散页。
需要说明的是,印刷物存放部57,57可以通过改变凹槽形成壁47来调整需要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盒11的框架体15在其两端具有支持件啮合凹槽29。因此,当把容器盒11放入用于在多台阶中容纳若干盒的盒堆叠装置中时,支持件啮合凹槽29可以与堆叠装置中设置的啮合支持体相啮合。以便规则地放置若干个容器盒11。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容器盒11中,构成容器盒11外壁的框架体15独立于面向容器盒11中装入的盘盒1平面的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因此,本发明能够分别使用非常适合于框架体15及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功能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容器盒11中,框架体15由具有比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的抗撞击性高的合成树脂制成。作为具有极好抗撞击性能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以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树脂、聚丙烯(PP)树脂和聚醛(POC)树脂。
至于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可以使用透光合成树脂,以便能够从外部观看容器盒11中装入的盘盒1。例如,可以使用聚苯乙烯(P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S)或聚碳酸脂(PC)。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看见容器盒11的内部,只需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中的一个由透光合成树脂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盒11由独立形成的啮合组装而成:构成外壁的框架体和由框架体15环绕安装的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因此,在能够获得构成第一和第二盖板16、17(它们组成了容器盒11的主表面)的材料的宽范围选择的同时,容器盒11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这样就能够容易地形成盘盒1的容器盒11的最佳结构。
容器盒11具有在盖板16和17上的啮合凸台35,而啮合孔36设置在框架体15中。但是,这种设置可以反向。此外,啮合凸台35能够设置在插接边缘18和19的侧端,啮合孔36能够设置在框架12和13的侧面。
此外,在容器盒11中,第一和第二盖板16和17具有与框架体15的连接框架14进行啮合的啮合件43,所以矩形盖板16和17的三个侧面由框架体15支持。但是,它只能够固定具有插接边缘18和19的相对的两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盒包括由连接框架连接的第一和第二框架组成的框架体和在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插接的第一和第二盖板。因此,能够分别选择非常适用于框架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材料。这里,框架体可以由具有比第一和第二盖板的抗撞击性能高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第一和第二盖板的至少一个可以由透光合成树脂制成。因而能够以合理的成本生产使用容纳盘盒的容器盒。
此外,第一和第二盖板借助插入到在第一和第二框架的相对面上的第一和第二插槽中的插接边缘安装到框架体上,设置在插接边缘与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啮合部件相对啮合,因而方便了组装过程。
此外,第一和第二盖板在其底端具有当第一和第二盖板插接在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时与框架体的连接框架进行对接的对接件。此外,容器盒设有由当第一和第二盖板插接在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时相对啮合的啮合凸台和啮合孔组成的啮合部件。因而,第一和第二盖板可以牢固地固定到框架体上。

Claims (15)

1.一种盘盒容器盒,包括:
由相对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底端的连接框架构成一体的框架体;
要插入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第一和第二两对插槽,每个均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的相对表面上形成,沿相互平行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具有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的底端上的开放端和在其顶端上的插接调整器;
由啮合凸台和啮合孔组成的啮合装置,用于提供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与插接边缘间的相对啮合,所述插接边缘在要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槽并与其啮合的第一和第二盖板的相反的两侧形成;
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的相反表面上的盘盒夹持器;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通过把两侧的所述插接边缘从插入端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插槽直至设置在所述插接边缘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所述啮合装置进行相对啮合来实现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在其底端具有:一个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盖板被插入到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时要与所述连接框架进行对接的对接件;和由用于在所述对接件与所述连接件间进行相对啮合的所述啮合凸台和所述啮合孔组成的啮合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的连接框架形成一个推力,用于推动经啮合装置安装在框架体上的第一、第二盖板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框架体,所述啮合装置设置在所述插接边缘与所述第一、第二框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插接边缘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并沿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的插入方向设置的所述啮合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
构成设置在所述插接边缘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之间的啮合装置设置在所述插接边缘上;
导入所述啮合孔的第一引导部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插入顶端形成;
第一防移动壁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插入方向相反的底端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插接边缘上的啮合凸台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外侧平行的表面上;要与所述啮合凸台啮合的所述啮合孔设置在外侧平壁上;
其中第二啮合引导部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盖板插入所述框架体的插入方向引导所述啮合凸台与所述啮合孔的相对啮合;第二防移动壁在与形成所述第二引导部的侧面相反的侧面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边缘具有台阶部,以便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盖板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的连接框架在其相对端部具有形成的台阶部位,以便具有与要插入所述第一、第二框架之间的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盖板几乎一样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盘盒夹持槽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的轴向方向设置,用于夹持要装入所述容器盒的盘盒的相反的两侧;而且所述盘盒夹持器设置在所述座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借助所述盘盒夹持槽夹持盘盒两侧而容纳的盘盒,印刷物容纳空间在所述盘盒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支持装置插入槽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的外侧形成,使其能与设置在存放装置中的支持部件啮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通过沿相反方向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框架的侧壁形成凸出部,来形成所述盘盒夹持器,从而使在该凸出部的相反侧形成的缺口被用作存放装置中设置的啮合夹持器的啮合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由具有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的抗撞击性能高的合成树脂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盖板中的至少一个由透光合成树脂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容器盒,其特征在于,标牌固定部位设置在所述框架体的连接框架的外表面上。
CNB991029267A 1998-02-09 1999-02-09 盘盒容器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7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027666A JPH11232817A (ja) 1998-02-09 1998-02-09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ケース
JP27666/1998 1998-02-09
JP27666/98 1998-02-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8596A CN1228596A (zh) 1999-09-15
CN1134783C true CN1134783C (zh) 2004-01-14

Family

ID=12227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29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783C (zh) 1998-02-09 1999-02-09 盘盒容器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988374A (zh)
JP (1) JPH11232817A (zh)
KR (1) KR19990072481A (zh)
CN (1) CN113478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1960A (ja) 1998-05-18 1999-11-24 Sony Corp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ケース
US6241086B1 (en) 1998-07-07 2001-06-05 Case Logic, Inc. Sleeve for holding digital video discs and graphics
USD493658S1 (en) * 2003-04-17 2004-08-03 Case Logic, Inc. Sleeve for holding multiple digital video discs and graphics
US6186320B1 (en) * 1998-07-31 2001-02-13 Case Logic, Inc. Double sided sleeve with a single sheet non-woven material for holding compact discs
US6698587B2 (en) * 1998-07-31 2004-03-02 Case Logic, Inc. Double sided sleeve with a single sheet non-woven material for holding compact discs
TW452149U (en) * 1999-03-05 2001-08-21 Princo Corp Sleeve case for disk cartridge
US6230885B1 (en) * 2000-04-11 2001-05-15 Donald Rochelo Memory card protective carrier
DE10117159C2 (de) * 2001-04-05 2003-11-20 Rainer Timpe Schutzbehälter für einen plattenförmigen Datenträger
JP2003331551A (ja) * 2002-05-07 2003-1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20040195465A1 (en) * 2003-04-04 2004-10-07 Alain Crouan CD case support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424187B2 (ja) * 2004-12-09 2010-03-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用の保護部材及び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8783455B2 (en) * 2007-07-31 2014-07-22 Nc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 disc
USD733218S1 (en) * 2012-12-11 2015-06-30 Promising Ground, Llc Chart holder
US11547188B2 (en) * 2019-03-27 2023-01-10 Justin J. Myers Customizable card wall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60248A (en) * 1973-04-20 1975-01-14 Ibm Record member apparatus
US4316539A (en) * 1980-12-10 1982-02-23 Rca Corporation Video disc caddy
JPS606930Y2 (ja) * 1981-06-01 1985-03-0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円盤状情報記録媒体用カ−トリツジ
US4627531A (en) * 1985-03-07 1986-12-09 Clemens Philip M Recording disk enclosure
JPH0542986A (ja) * 1991-08-02 1993-02-23 Sony Corp デイスクカセツトの収納装置
AU665986B2 (en) * 1992-03-31 1996-01-25 Sony Corporation Casing for housing disc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the casing
JP3331618B2 (ja) * 1992-03-31 2002-10-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用ケース
GB2268473B (en) * 1992-07-06 1996-03-06 Tdk Corp Casing for housing a cartridge
JPH0818631B2 (ja) * 1993-12-27 1996-02-28 昭和有機株式会社 扁平シェル収納用扁平ケ―ス
KR100311267B1 (ko) * 1996-01-04 2002-09-05 더 미드 코포레이션 착탈형모듈디스크및평형물건보관장치
JPH10310187A (ja) * 1997-05-08 1998-11-24 Tdk Corp カートリッジ収納ケー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1232817A (ja) 1999-08-27
US5988374A (en) 1999-11-23
CN1228596A (zh) 1999-09-15
KR19990072481A (ko) 1999-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83C (zh) 盘盒容器盒
CN1279487C (zh) 外部存储装置
CN1152773A (zh) 磁盘盒及其装载用托盘
KR101956523B1 (ko) 보호 커버
US6283283B1 (en) Mechanically assembled compact disc package
CN1072595C (zh) 光盘装填盒容纳罩
CN1088236C (zh) 光盘和盘盒
CN1169144C (zh) 用于容纳盘盒的套
CN1044751C (zh) 小型唱盘卡的储存容器
KR100415167B1 (ko) 기록매체포장체
JP2003026272A (ja) コンパクドディスク(cd)用板紙トレイ
CN1136570C (zh) 容纳不同尺寸光盘的盒
KR19980081574A (ko) 디스크카트리지 수납케이스
CN205487349U (zh) 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N1418364A (zh) 盘盒收放装置和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CN216901760U (zh) 多用途行车记录仪
CN1195417A (zh) 盘片盒的装载装置
CN1101745A (zh) 放置光盘盒的容器壳体
CN218676470U (zh) 一种唱片裱框
KR200347362Y1 (ko) 메탈 cd 케이스
CN1284723A (zh) 卡式存储盒
US6820276B2 (en) Disk cartridge with shutter keeper molded as one piece with housing
US7424726B2 (en) Mounting mechanism for mounting a cartridge or an optical disc to the tray of an optical disc device
JP2014005047A (ja) 包装用箱
CN219872137U (zh) 一种用于固定废粉仓芯片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