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60005A -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60005A
CN113460005A CN202110832780.6A CN202110832780A CN113460005A CN 113460005 A CN113460005 A CN 113460005A CN 202110832780 A CN202110832780 A CN 202110832780A CN 113460005 A CN113460005 A CN 1134600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plate
arc
install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327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8327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600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600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6000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3/00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e.g. cho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16F15/023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with at least one gas sp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具体包括:放置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顶部的倾角装置,且安装在所述倾角装置顶部的驻车挡位装置,所述驻车挡位装置包括:安装轴柱,以及安装在所述圆柱主体顶部的弧形驻车板,且安装在所述弧形驻车板凸面且靠近所述圆柱主体一侧的半圆柱气囊,以及开设在所述半圆柱气囊外表面远离所述圆柱主体一侧的气流孔,且安装在所述半圆柱气囊外表面且位于所述气流孔上方的辅助装置,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通过半圆柱气囊的设置对新能源汽车驻车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半圆柱气囊对气流流动方向进行导向限制,限制车辆在新能源汽车车辆底部进行流动,避免行驶后的汽车底部热量对设备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驻车时,车辆会因为自身持续性的运动产生冲击力,容易使得驻车装置产生损坏,同时车辆持续的运动产生大量热量,容易使得驻车装置产生热疲劳,导致设备损坏。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驻车时,车辆会因为自身持续性的运动产生冲击力,容易使得驻车装置产生损坏,同时车辆持续的运动产生大量热量,容易使得驻车装置产生热疲劳,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具体包括:
放置板,该放置板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顶部的倾角装置,且安装在所述倾角装置顶部的驻车挡位装置,所述驻车挡位装置包括:
安装轴柱,该安装轴柱具有圆柱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圆柱主体顶部的弧形驻车板,且安装在所述弧形驻车板凸面且靠近所述圆柱主体一侧的半圆柱气囊,以及开设在所述半圆柱气囊外表面远离所述圆柱主体一侧的气流孔,且安装在所述半圆柱气囊外表面且位于所述气流孔上方的辅助装置。通过半圆柱气囊的设置对新能源汽车驻车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新能源车辆在驻车过程中冲击力对设备内部构件造成损坏,同时半圆柱气囊可用于存储气流,为设备驱动提供动力来源,避免设备安装位置受外部能源供给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安装轴柱底部与所述倾角装置连接,且所述半圆柱气囊和所述辅助装置底部与所述倾角装置连接。通过半圆柱气囊的设置,在驻车结束后可通过自身形变弹性进行恢复,实现设备的多次使用,同时自身形变收到新能源车辆的重力的影响,可持续性的保护原有状态,避免半圆柱气囊自我改变对驻车安全造成影响,便于车辆的驻车与离开。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
定位支架,该定位支架具有竖直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竖直板体相互靠近一侧的顶部的芯轴,且安装在所述芯轴外表面的扇叶页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扇叶页板中间位置的磁铁柱,且设置在所述竖直板体上方的弧形柔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柔板内表面底部的感应线圈,且安装在所述弧形柔板外表面且位于所述感应线圈位置的转换能器。通过扇叶页板的设置,在驻车过程中对气流进行导向,实现对设备内部构件的散热,同时扇叶页板位置的转动带动磁铁柱的运动,为电磁转化提供动力的来源,并且磁铁柱的设置强化了构件自身的运动惯性,提高了电磁转化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定位支架底部与所述倾角装置连接,且所述磁铁柱位于所述定位支架之间。通过弧形柔板的设置,对弧形驻车板进行轻微阻挡,在吸收弧形驻车板挤压力的同时将对气流流动方向进行导向限制,限制车辆在新能源汽车车辆底部进行流动,避免行驶后的汽车底部热量对设备造成影响,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包括:
底板,该底板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底部的斜向摩擦板,且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底部远离所述弧形驻车板一侧的圆抵柱。通过斜向摩擦板的设置增加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强化设备自身的稳固性,避免设备与车辆接触时因挤压力产生位置变化,确保设备整体的驻车效果,防止滑车现象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倾角装置包括:
承载板,该承载板具有L型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L型板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强化板,且安装在所述强化板底部左侧的弧形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强化板底部右侧的菱形架,且安装在所述菱形架两侧的电磁铁柱,以及安装在所述L型板体内壁顶部的通电导柱。通过菱形架和电磁铁柱以及弧形板的设置可利用车辆的驻车冲击力对新能源车辆后轮进行倾角提升,在实现车轮限位稳定的同时,使得车辆整体车尾部分升起,改变车辆中心位置,对运动惯性进行抵消,避免惯性导致车辆进一步的后移产生碰撞。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设备整体放置在平坦或倾斜的地面,通过斜向摩擦板与地面进行接触,实现摩擦固定;
步骤二:车辆驻车时,车轮首先与驻车挡位装置的弧形驻车板接触,使得弧形驻车板沿着安装轴柱进行角度的变换;
步骤三:弧形驻车板位置改变对半圆柱气囊产生挤压,使得半圆柱气囊内部空气通过气流孔排出;
步骤四:气流对辅助装置中的扇叶页板进行吹动,使得扇叶页板带动磁铁柱围绕着芯轴转动;
步骤五:感应线圈对磁铁柱策磁场线进行切割,进行电磁转化发电,并将电流传递至转换能器中转化;
步骤六:弧形驻车板对弧形柔板进行挤压,使得转换能器与倾角装置的通电导柱接触,将电流通过通电导柱传输给电磁铁柱,使得电磁铁柱产生电磁力相互吸引,菱形架向上升起,使得承载板围绕着弧形板转动,将新能源汽车后轮升起,利用弧形驻车板对后轮进行固定;
步骤七:电磁铁柱磁力不断消耗,菱形架自动复位,承载板重新成型水平状态,弧形驻车板受到车辆重力的影响保持后倾状态,对后轮进行持续性固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通过半圆柱气囊的设置对新能源汽车驻车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新能源车辆在驻车过程中冲击力对设备内部构件造成损坏,同时半圆柱气囊可用于存储气流,为设备驱动提供动力来源,避免设备安装位置受外部能源供给的影响。
(二)、该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通过半圆柱气囊的设置,在驻车结束后可通过自身形变弹性进行恢复,实现设备的多次使用,同时自身形变收到新能源车辆的重力的影响,可持续性的保护原有状态,避免半圆柱气囊自我改变对驻车安全造成影响,便于车辆的驻车与离开。
(三)、该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通过扇叶页板的设置,在驻车过程中对气流进行导向,实现对设备内部构件的散热,同时扇叶页板位置的转动带动磁铁柱的运动,为电磁转化提供动力的来源,并且磁铁柱的设置强化了构件自身的运动惯性,提高了电磁转化的效率。
(四)、该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通过弧形柔板的设置,对弧形驻车板进行轻微阻挡,在吸收弧形驻车板挤压力的同时将对气流流动方向进行导向限制,限制车辆在新能源汽车车辆底部进行流动,避免行驶后的汽车底部热量对设备造成影响,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
(五)、该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通过斜向摩擦板的设置增加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强化设备自身的稳固性,避免设备与车辆接触时因挤压力产生位置变化,确保设备整体的驻车效果,防止滑车现象的发生。
(六)、该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通过菱形架和电磁铁柱以及弧形板的设置可利用车辆的驻车冲击力对新能源车辆后轮进行倾角提升,在实现车轮限位稳定的同时,使得车辆整体车尾部分升起,改变车辆中心位置,对运动惯性进行抵消,避免惯性导致车辆进一步的后移产生碰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驻车挡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倾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置板、11底板、12斜向摩擦板、13圆抵柱、2倾角装置、21承载板、22强化板、23弧形板、24菱形架、25电磁铁柱、26通电导柱、3驻车挡位装置、31安装轴柱、32弧形驻车板、33半圆柱气囊、34气流孔、35辅助装置、351定位支架、352芯轴、353扇叶页板、354磁铁柱、355弧形柔板、356感应线圈、357转换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具体包括:
放置板1,该放置板1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方形板体顶部的倾角装置2,且安装在倾角装置2顶部的驻车挡位装置3,驻车挡位装置3包括:
安装轴柱31,该安装轴柱31具有圆柱主体,以及安装在圆柱主体顶部的弧形驻车板32,且安装在弧形驻车板32凸面且靠近圆柱主体一侧的半圆柱气囊33,以及开设在半圆柱气囊33外表面远离圆柱主体一侧的气流孔34,且安装在半圆柱气囊33外表面且位于气流孔34上方的辅助装置35。通过半圆柱气囊33的设置对新能源汽车驻车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新能源车辆在驻车过程中冲击力对设备内部构件造成损坏,同时半圆柱气囊33可用于存储气流,为设备驱动提供动力来源,避免设备安装位置受外部能源供给的影响。
安装轴柱31底部与倾角装置2连接,且半圆柱气囊33和辅助装置35底部与倾角装置2连接。通过半圆柱气囊33的设置,在驻车结束后可通过自身形变弹性进行恢复,实现设备的多次使用,同时自身形变收到新能源车辆的重力的影响,可持续性的保护原有状态,避免半圆柱气囊33自我改变对驻车安全造成影响,便于车辆的驻车与离开。
辅助装置35包括:
定位支架351,该定位支架351具有竖直板体,以及安装在竖直板体相互靠近一侧的顶部的芯轴352,且安装在芯轴352外表面的扇叶页板353,以及安装在扇叶页板353中间位置的磁铁柱354,且设置在竖直板体上方的弧形柔板355,以及安装在弧形柔板355内表面底部的感应线圈356,且安装在弧形柔板355外表面且位于感应线圈356位置的转换能器357。通过扇叶页板353的设置,在驻车过程中对气流进行导向,实现对设备内部构件的散热,同时扇叶页板353位置的转动带动磁铁柱354的运动,为电磁转化提供动力的来源,并且磁铁柱354的设置强化了构件自身的运动惯性,提高了电磁转化的效率。
定位支架351底部与倾角装置2连接,且磁铁柱354位于定位支架351之间。通过弧形柔板355的设置,对弧形驻车板32进行轻微阻挡,在吸收弧形驻车板32挤压力的同时将对气流流动方向进行导向限制,限制车辆在新能源汽车车辆底部进行流动,避免行驶后的汽车底部热量对设备造成影响,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
放置板1包括:
底板11,该底板11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方形板体底部的斜向摩擦板12,且安装在方形板体底部远离弧形驻车板32一侧的圆抵柱13。通过斜向摩擦板12的设置增加底板1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强化设备自身的稳固性,避免设备与车辆接触时因挤压力产生位置变化,确保设备整体的驻车效果,防止滑车现象的发生。
倾角装置2包括:
承载板21,该承载板21具有L型板体,以及安装在L型板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强化板22,且安装在强化板22底部左侧的弧形板23,以及安装在强化板22底部右侧的菱形架24,且安装在菱形架24两侧的电磁铁柱25,以及安装在L型板体内壁顶部的通电导柱26。通过菱形架24和电磁铁柱25以及弧形板23的设置可利用车辆的驻车冲击力对新能源车辆后轮进行倾角提升,在实现车轮限位稳定的同时,使得车辆整体车尾部分升起,改变车辆中心位置,对运动惯性进行抵消,避免惯性导致车辆进一步的后移产生碰撞。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设备整体放置在平坦或倾斜的地面,通过斜向摩擦板12与地面进行接触,实现摩擦固定;
步骤二:车辆驻车时,车轮首先与驻车挡位装置3的弧形驻车板32接触,使得弧形驻车板32沿着安装轴柱31进行角度的变换;
步骤三:弧形驻车板32位置改变对半圆柱气囊33产生挤压,使得半圆柱气囊33内部空气通过气流孔34排出;
步骤四:气流对辅助装置35中的扇叶页板353进行吹动,使得扇叶页板353带动磁铁柱354围绕着芯轴352转动;
步骤五:感应线圈356对磁铁柱354策磁场线进行切割,进行电磁转化发电,并将电流传递至转换能器357中转化;
步骤六:弧形驻车板32对弧形柔板355进行挤压,使得转换能器357与倾角装置2的通电导柱26接触,将电流通过通电导柱26传输给电磁铁柱25,使得电磁铁柱25产生电磁力相互吸引,菱形架24向上升起,使得承载板21围绕着弧形板23转动,将新能源汽车后轮升起,利用弧形驻车板32对后轮进行固定;
步骤七:电磁铁柱25磁力不断消耗,菱形架24自动复位,承载板21重新成型水平状态,弧形驻车板32受到车辆重力的影响保持后倾状态,对后轮进行持续性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具体包括:
放置板(1),该放置板(1)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顶部的倾角装置(2),且安装在所述倾角装置(2)顶部的驻车挡位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挡位装置(3)包括:
安装轴柱(31),该安装轴柱(31)具有圆柱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圆柱主体顶部的弧形驻车板(32),且安装在所述弧形驻车板(32)凸面且靠近所述圆柱主体一侧的半圆柱气囊(33),以及开设在所述半圆柱气囊(33)外表面远离所述圆柱主体一侧的气流孔(34),且安装在所述半圆柱气囊(33)外表面且位于所述气流孔(34)上方的辅助装置(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柱(31)底部与所述倾角装置(2)连接,且所述半圆柱气囊(33)和所述辅助装置(35)底部与所述倾角装置(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35)包括:
定位支架(351),该定位支架(351)具有竖直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竖直板体相互靠近一侧的顶部的芯轴(352),且安装在所述芯轴(352)外表面的扇叶页板(353),以及安装在所述扇叶页板(353)中间位置的磁铁柱(354),且设置在所述竖直板体上方的弧形柔板(355),以及安装在所述弧形柔板(355)内表面底部的感应线圈(356),且安装在所述弧形柔板(355)外表面且位于所述感应线圈(356)位置的转换能器(35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351)底部与所述倾角装置(2)连接,且所述磁铁柱(354)位于所述定位支架(35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1)包括:
底板(11),该底板(11)具有方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底部的斜向摩擦板(12),且安装在所述方形板体底部远离所述弧形驻车板(32)一侧的圆抵柱(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装置(2)包括:
承载板(21),该承载板(21)具有L型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L型板体底部中间位置的强化板(22),且安装在所述强化板(22)底部左侧的弧形板(23),以及安装在所述强化板(22)底部右侧的菱形架(24),且安装在所述菱形架(24)两侧的电磁铁柱(25),以及安装在所述L型板体内壁顶部的通电导柱(26)。
7.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设备整体放置在平坦或倾斜的地面,通过斜向摩擦板(12)与地面进行接触,实现摩擦固定;
步骤二:车辆驻车时,车轮首先与驻车挡位装置(3)的弧形驻车板(32)接触,使得弧形驻车板(32)沿着安装轴柱(31)进行角度的变换;
步骤三:弧形驻车板(32)位置改变对半圆柱气囊(33)产生挤压,使得半圆柱气囊(33)内部空气通过气流孔(34)排出;
步骤四:气流对辅助装置(35)中的扇叶页板(353)进行吹动,使得扇叶页板(353)带动磁铁柱(354)围绕着芯轴(352)转动;
步骤五:感应线圈(356)对磁铁柱(354)策磁场线进行切割,进行电磁转化发电,并将电流传递至转换能器(357)中转化;
步骤六:弧形驻车板(32)对弧形柔板(355)进行挤压,使得转换能器(357)与倾角装置(2)的通电导柱(26)接触,将电流通过通电导柱(26)传输给电磁铁柱(25),使得电磁铁柱(25)产生电磁力相互吸引,菱形架(24)向上升起,使得承载板(21)围绕着弧形板(23)转动,将新能源汽车后轮升起,利用弧形驻车板(32)对后轮进行固定;
步骤七:电磁铁柱(25)磁力不断消耗,菱形架(24)自动复位,承载板(21)重新成型水平状态,弧形驻车板(32)受到车辆重力的影响保持后倾状态,对后轮进行持续性固定。
CN202110832780.6A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Withdrawn CN1134600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2780.6A CN113460005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32780.6A CN113460005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60005A true CN113460005A (zh) 2021-10-01

Family

ID=77881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32780.6A Withdrawn CN113460005A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6000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785A (zh) * 2021-11-02 2021-11-30 浙江浦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4961A (en) * 1974-08-08 1977-07-12 Breen Kenneth J Drive-on vehicle leveling device
US20050042056A1 (en) * 2003-08-20 2005-02-24 Anderson John D. Supplemental restraint for auto-rack railroad car restraint system
US20050145446A1 (en) * 2003-08-20 2005-07-07 Anderson John D. Supplemental restraint for auto-rack railroad car restraint system
FR2909364A1 (fr) * 2006-12-01 2008-06-06 Schardes Eurl Entpr Unipersonn Sabot de calage d'une roue et installation de calage motorisee
WO2013137530A1 (ko) * 2012-03-16 2013-09-19 주식회사 에이엔케이 바퀴 안전고임장치
CN107472214A (zh) * 2017-07-13 2017-12-15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坡道驻车防溜车装置
CN207128869U (zh) * 2017-08-08 2018-03-23 浙江沃尔拓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坡道驻车辅助装置
US20200216276A1 (en) * 2017-09-14 2020-07-09 9172-9863 Quebec Inc. Wheel chock with locking mechanism
CN111976669A (zh) * 2020-09-04 2020-11-24 铜陵市开发区柏川汽车修理服务部 一种汽车斜坡缓冲防滑限位器
CN112942941A (zh) * 2021-02-02 2021-06-11 孙优 基于雪天斜坡停车的冰雪快速融化防溜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4961A (en) * 1974-08-08 1977-07-12 Breen Kenneth J Drive-on vehicle leveling device
US20050042056A1 (en) * 2003-08-20 2005-02-24 Anderson John D. Supplemental restraint for auto-rack railroad car restraint system
US20050145446A1 (en) * 2003-08-20 2005-07-07 Anderson John D. Supplemental restraint for auto-rack railroad car restraint system
FR2909364A1 (fr) * 2006-12-01 2008-06-06 Schardes Eurl Entpr Unipersonn Sabot de calage d'une roue et installation de calage motorisee
WO2008071876A2 (fr) * 2006-12-01 2008-06-19 Schardes Eurl Sabot de calage d'une roue et installation de calage motorisee
WO2013137530A1 (ko) * 2012-03-16 2013-09-19 주식회사 에이엔케이 바퀴 안전고임장치
CN107472214A (zh) * 2017-07-13 2017-12-15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坡道驻车防溜车装置
CN207128869U (zh) * 2017-08-08 2018-03-23 浙江沃尔拓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坡道驻车辅助装置
US20200216276A1 (en) * 2017-09-14 2020-07-09 9172-9863 Quebec Inc. Wheel chock with locking mechanism
CN111976669A (zh) * 2020-09-04 2020-11-24 铜陵市开发区柏川汽车修理服务部 一种汽车斜坡缓冲防滑限位器
CN112942941A (zh) * 2021-02-02 2021-06-11 孙优 基于雪天斜坡停车的冰雪快速融化防溜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5785A (zh) * 2021-11-02 2021-11-30 浙江浦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50547U (zh) 一种可充电的立体停车库
CN11346000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方法
CN102431526A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更换系统
CN207552969U (zh) 移动式太阳能道路显示屏
CN204149880U (zh) 基于风力发电的汽车充电装置
CN103386858A (zh) 一种太阳能车轮及车
CN212004081U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减震装置
CN205836787U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系统的车轮限位机构
CN214728299U (zh) 一种电池快速更换装置
CN205589200U (zh) 自动转向移车装置以及汽车
CN21091690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振平装置
WO2021253818A1 (zh) 一种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及其应用
CN211691710U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防撞垫
CN108263236A (zh) 一种可供电动汽车充电的供电系统
CN217760310U (zh) 一种支持无线充电的井筒环形板式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
CN111910563A (zh) 一种具有多种标识功能的潮汐式车道机器人
CN20737722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立体车库车位
CN219565048U (zh) 一种油田测井车固定装置
CN220422297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降温机构
CN205150105U (zh) 新型电动车
CN214929128U (zh) 基于风光发电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系统
CN213862513U (zh) 能够有效保护电源的自行车电源安装机构
CN114039531B (zh) 一种车用蓄电池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20298314U (zh) 一种适用于多轴距车型轴距调节装置
CN220150146U (zh) 一种智慧城市车辆疏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